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地主爷-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追兵全部渐渐消失,已经从凌晨到了上午,将士劳累,断红尘和楚江一合计,选了在一处地方暂时驻扎下,正想该往各处去的时候,太阳下面,出现了大批军队。

    往四周看,都是高句丽人!这才是真正的伏兵

    断红尘的计策,被高禅估计到了。此时,高禅已经将后方粮道,渡口的兵全部抽调了上来,并且将高封先前分到的一千人悄悄撤走。如此一来,断红尘和楚江才感觉到了攻打高封营地特别容易。

    那撤走的一千人也没远走,埋伏在周围,等断红尘攻下营地,就虚张声势冒出来,起到驱赶猎物的作用。断红尘按照高禅的计划走了一路

    高禅不选择早点动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借断红尘的手把高封干掉。

    “该死,我断红尘居然被这么个毛头小子算计了!”对于断红尘来说,这一次不仅没跳出包围,反而惹到了一身骚,可谓大吃一亏。杀了高元的儿子,谁知道老头子会做出什么激动的事?

    那是远虑,现在管不着,要管的,是眼前的燃眉之急。

    加上粮道的兵,渡口的兵,又把老三高琮的兵抢了过来,高禅手里又有了一万多兵力。断红尘和楚江手里,却拢共只有五千人。一比二,又没有兵种优势的情况下,断红尘这边,必败无疑。

    高禅久久不进攻,只派人远远查看,看着高高上升的大太阳,他不由得眉开眼笑。

    晒吧,晒吧,晒死一两个最好不过。

    断红尘也意识到了,他选这里驻扎,只是为了休息一下,因为这里隐蔽性好就选了,却没有考虑水源等方面。

    毒辣的太阳一晒,躲都没地方躲,军士们汗如雨下。喝完了一点点存水之后,没有水补充,口干舌燥,越来越没力气士气大降!

    唉,真是一步错,步步难啊。

    忽的楚江凑过来,拿了一个竹筒递给断红尘。断红尘摇摇头,示意自己不喝,楚江却道:“你看看这水”

    断红尘往竹筒里一看,咦?这水能喝吗?泥巴水啊

    的确,这竹筒里的水十分混浊,放在平日里,洗衣都嫌她脏。断红尘喝了一口,发现这水,清凉清凉的,井水?

    哪里来的井?!

    断红尘一看楚江的兵,发现他们虽然也坐的七零八落,打了败仗似的,可看面色却没发现精神萎靡。有猫腻!

    仔细看去,只见楚江手下的兵,正在悄悄地用一把短铲在掘土。掘出来的土,又不动声色的运了出来,刚好被坐的七零八落的人挡住了。

    他们在临时挖井

    断红尘激动地看了一眼楚江,又埋怨地到:“好小子,你喝饱了才送给我来!”

    说完,断红尘也不给楚江辩解的机会,急匆匆去其他士兵也按这个法子挖井去了。

    有了对水的渴望,大家十分配合,一个人出两个人的力,迅速挖了不少。

    挖的井不深,有的没水,有水的也少,但总算能让大部分人喝上一小口。随着时间的移动,井慢慢地加深,水也慢慢的浸出来。

    不会被天气打败了,那又怎么抵御一万装备精良且士气高昂的高句丽人呢。

    驻扎得匆忙,防御工事几乎没有,全靠人拼,除了弩箭稍有优势,其他的没优势。而且,在陆地上,步兵可以灵活的使用盾牌抵挡弩箭,弩箭有什么用?

    下午,太阳稍弱了,却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高句丽人动了。一排排的步兵,高举厚盾,齐齐整整合拢过来!

    断红尘迅速结圆形阵,准备迎接这生死一战!

    高句丽人一步步接近,断红尘似乎都能听见高句丽人的笑声了!

    远处的空气突然颤动起来:

    “噔噔噔”

    “乌拉乌拉~”

第180章 一条大河() 
“乌拉乌拉!”

    “断红尘,爷来救你啦!”徐清乘一匹跑得飞快的草原马,在紧握缰绳之余吼了一句,结果差点人仰马翻。没办法,这草原马太猛了!徐清平日里骑普通马,都只敢让马小跑的,可现在为了跟上部队,只能“狂踩油门”了。

    “乌拉!”接近了高句丽人,大贺氏骑兵迅速拉弓射箭,切着高句丽人包围圈的外围闪过。高句丽人也有弩箭,奈何没有三排线阵的辅助,弩箭根本发挥不出力量,忙拿出盾牌抵挡。

    绕了一大圈,高句丽人阵型便散乱了。

    断红尘见此,圆形阵变为箭矢冲锋阵,找准了高禅所在一面冲了过去。此阵形状像箭矢,故而得名箭矢冲锋阵。其长处在于,冲锋的时候不会影响到部队里的弓弩手发挥作用。

    一边射,一边跑,直冲到高禅面前。

    阵型大乱,高禅喝令手下将领捉稳兵马,奈何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眨眼之间断红尘和楚江的五千人已经冲到了眼前。

    外有骑兵不断袭扰,每绕着跑一圈,就会有数百高丽人死亡。里面断红尘越来越近,也在不断用弩箭射击,每让他们前进一步,也有数百高丽人要死去。高句丽人虽然也有反击,但却收效甚微,高禅慌了!

    兵败如山倒

    高禅壁虎断尾,带着兵如落叶一般散去,狂逃十几里,回到了古渡口。回到古渡口时,高禅手里只有一千余人了。这一下,轮到了高禅烧毁所有船只阻止别人渡河了。

    “吁~”徐清止住马匹,胃里翻江倒海,滚下来马背,倒在一边狂吐。

    大家追了一阵渤海人,杀个爽快,退了回来。楚江扎一营,断红尘扎一营,大贺氏人也扎一营,三营互相远离。

    断红尘和楚江在一处小坡上找到了半死不活的徐清,扶起了他道:“徐清,这数千骑兵,你是从哪里搞来的?”

    徐清缓了缓劲:“再也不飙车了”

    “什么?”

    “哦哦,我说,这些骑兵都是从大贺氏借过来的。”

    “大贺氏怎么会无故借兵?前些日子你说的是和奚族交和吗?”

    看断红尘一脸不解,徐清晃了晃头,以便清醒一下:“啧啧,你有所不知”

    徐清就将这些天如何结交奚族,如何去大贺氏借兵,又达成了什么什么协议,一一的对断红尘道来。说清楚这些话,断红尘感慨不已,又忧心忡忡:“那。大贺氏会不会借此机会对我渤海下手?”

    “会,但三年之内不会动手,他需要防备突厥人黄雀在后。”

    楚江道:“要是这三千骑兵趁机发难,控制住我们,而不吞并怎么办?”

    徐清眼睛一眯,心道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

    徐清指着断红尘道:“他手里不是有弩兵吗?要是这样被大贺氏人控制了,他就不是断红尘了。”

    断红尘笑了笑,认可了徐清的话。

    “哦,对了”楚江想起一件事:“主公,高禅仓惶逃走,他帐里的东西没来得及带走,我发现了这个”

    说着,楚江从宽大的铠甲掏出来一叠信件。徐清挑一个看了看,冷笑一声,交给了断红尘。断红尘面色冷峻:“好好好,我就知道这群吃里扒外的”

    三人商量半天,决定让断红尘带兵北上,利用弩兵之利突袭奚族人。徐清带着骑兵和楚江手下一千州兵,接近古渡口,防御高句丽人贼心不死再次进犯。

    古渡口:

    高禅大败而归,兵将全损,兄弟又被杀,重重打击让他一病不起。虽然兄弟被杀,他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可那是在胜利的情况之下,而如今,只能等着高封他母亲大发雷霆找他这个主帅算账了。

    “咳咳咳高琮呢,高琮呢?”高禅头上放着湿手巾,面色苍白,嘴唇没了丝毫血色。

    “大哥”高琮走进高禅帐中,脸色一如前时平静。

    “三弟啊,我,怕是不行了”高禅气若游丝,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他还是坚持说道:“我母后死了,如今兵将也赔光了,父亲为了维持体面,恐怕不会认我这个儿子了”

    “父亲?”高琮笑了笑,父亲是百姓家里才有的温馨称呼,王族,哪里有什么父亲?高琮继续道:“父王他不会那么狠心的”

    高禅眼睛转了一下,有了一丝活力,他看着高琮道:“你是说我就狠心喽?你还是怪我坑杀了你二哥吧?”

    高琮低着头不说话,高禅又道:“这不好吗?你二哥死了,我也这副德行了,不就正好让你捡了”

    “住口!不要把我当成和你一样的人!”高琮大怒:“你还记不记得,七八年前,我们都不过十几岁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三兄弟多幸福!”

    “那些年,你带着我们撒丫子跑,你教我们骑马,你教我们练剑!”

    “隋军打过来了,你带着我们躲在被子里说:‘我保护你们的,我是你们大哥!’。”

    “那个疼爱弟弟的大哥去哪里了?”

    “那个说要保护我们的大哥去哪里了?”

    “八年啊,当初的你,亲手把自己弟弟给设计死了!”

    高琮连声诘问,高禅眼睛微微湿。润了,陷入了回忆。高琮继续道:“你以为我稀罕狗屁王位?我稀罕的是兄弟之情!”

    高禅回过神来,嘴唇微动:“三弟啊,是我错了”

    不过转瞬,高禅又道:“不过三弟,大哥做的事,你不懂,你不会理解的,因为你是老三!”

    高句丽王位继承从长,但也有从宠的例子,所以王位不是传给高禅,那就肯定是高封,只要不出意外,断不会是到高琮手里。

    “你不会懂得,不会懂的”高禅不断重复这句话,然后道:“三弟,大哥不后悔!”

    “到了那个世界,我再去向二弟赔罪,只希望在那个世界,再不会让我们兄弟相争了!”

    高琮不感冒,冷冷地问:“你叫我来不会就是说这些废话的吧?”

    “父王,不,父亲,他身边那些人,每日奉承他是什么天神,他老了,糊涂了”高禅道:“我死之后,他必定会提兵亲征,务必劝住父亲。”

    “此事,我自然知晓利害,只是依着父亲的性子,我是劝不住的。”

    “渤海人,我们是打不过的,守住这个渡口,先将新罗百济除掉,到那时,我们才能打的过他们!”高禅话到这里,忽觉胸腔内气血大动,呼吸甚艰,他知道自然是天命到了。高禅眼中闪过一丝凶狠,急忙对高琮说道:

    “若是劝不住父亲,就杀了他!保我高句丽人的昌盛才是大事!”

    高琮诧异了一下,确定了高禅断气了之后,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高禅,亡。高琮接管兵马,上报军情。高元老头子大怒,准备调集重兵亲征。高琮上书劝,高元驳斥高琮:“我之大不幸,汝曹之大幸!”如此反复,三劝三驳,高元差点没被这个“蠢”儿子气死。不久,高封的母亲绝望得自缢而亡,还一把火烧了王宫。高元受了大惊,也病得不轻,亲征之事就此搁置下来。

    又过了几天,一封王诏过来,立高琮为王世子,统领全国兵马。高琮,成了半个高句丽王了。

    这些天来,徐清将高句丽人留下的各类物资清理完毕,驻守在鸭绿江边。没办法,就是他想渡河去“将剩勇追穷寇”,也没办法去了。何况他手下的三千骑兵如果不能带马过河,那就还比不上高句丽人一个步兵哩,加上徐清不想用自己手下的州兵去送命,故而就在河岸驻扎防守了。

    驻扎起来也不是白驻扎,徐清在河岸后面几里的地方找到了个流民自己建立的小村,只有几户人家。徐清找到这村之后,命手下带着俘虏的高丽人在这里开垦荒地,造了许多房屋,然后建造城堡。

    在边界死守其实是最消耗资源的,而最好的守边,其实是开发。让边界能够自己供应自己一斗米,就能剩下大后方五斗。

    徐清想在这里建造一个军民合一的边界堡垒。这个堡垒将来交给来此镇守的农民,农民战时为兵,平时务农。兵农结合,这是秦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以一国战胜六国的重要保证。当然,这个堡垒也可以是监狱,所有被捉住的俘虏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劳改”。

    对于现在的渤海来说,如果不能有效的建立战争体系,任何一场战争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特别是在徐清离开之后,渤海面临的挑战很大。

    断红尘已经开拔前往奚族了,两面夹击之下,战胜的机率应该是比较大的。只要获得了那一大批人口物资,关键是在奚族人手里的奴隶,救出他们,也能给千疮百孔的渤海回红加蓝。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徐清立在河岸的土山上,看着这川流不息的鸭绿江,不自觉的哼唱起了这一首儿时便会的歌。

第181章 谁的臣?() 
龙泉府王廷之上,外出已久的主人,终于重新回到了那个古朴却散发着无限威严与诱。惑的王座上。王廷之中,跪满了一地,有的白发苍苍,有的年逾不惑,但无一不华衣锦绣,却又瑟瑟发抖。

    令他们惶恐不安以至于瑟瑟发抖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断红尘手边摆放的一小堆信件,和侍立在王廷内的大刀武士。

    断红尘对下面跪翻一地的人冷笑一声,那些跪着的人马上身体一震,断红尘继而拿起一封信面无表情念到:

    “臣陈旺密言,尊高句丽王在上,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上月伪王断红尘者窃居渤海王位”

    念到一半,断红尘止住了,长叹道:“陈旺是谁?”

    “臣臣臣臣在此,王王王上”一个白发老头匍匐着爬了出来。

    “就是你啊,哈哈哈哈”断红尘一阵大笑,众人不解其义,纷纷侧目,只见断红尘笑够了对那老头说到:

    “你在信上写‘臣本只求玉石俱损以尽忠,然恩祖母尚在’,你祖母不成老妖精了?哈哈哈哈”

    断红尘说罢,又大笑起来。可王廷之中只有他一个人笑,也只有他一个人笑得出来。断红尘有声有色的继续念信:

    “臣少时为孤儿,多疾病,零丁孤苦,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茕茕孑立,唯形影相吊也。

    祖母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至于成立。

    而祖母现在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不敢废离。祖母年纪已大,臣只想在祖母面前尽孝之后尽忠尔”

    断红尘喝问道:“你的忠,尽到哪里去了?!”

    “老臣”

    “呸,你也配自称老臣!谁的臣还不知道呢!”

    “草民,小人”陈旺哭嚎道:“是小人老糊涂了,求王上饶命啊,臣定能”

    “住嘴!”断红尘喝断他的哀求,朝王廷上一招手:“来人!将这老贼推出去,把他皮剥了,抄家灭族,祖坟也要挖了他的,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你啊啊啊!”陈胜听到了断红尘如此狠言,不由得气血上涌,陈旺,卒。

    不过,武士们可不管你是死是活,走上来了把尸体拖出去,照样扒皮!

    这时,王廷内众人不只是瑟瑟发抖了,翻翻白眼晕过去的还算好的,屎尿齐流的比比皆是!

    弄醒了那些吓晕过去的,又是一阵求饶求放过的声音伴着磕头声传来。断红尘纹丝不动,面色更冷!

    又拈起一张信念了起来:

    “得知圣朝神兵至此,救我臣民于水火,喜极泣也。猥以微贱,臣当携壶浆以侍,非陨首所能上报。”

    念完,断红尘问:“这是谁写的?”

    一片寂静,无人敢回答,因为刚才那一封信里没有署名!谁会冲上去顶了这个?反正大家写的都差不多!

    断红尘淡淡地道:“那好,也不用查了,全推出去扒皮,其余按刚才那老贼一样!”

    这时,王廷内又热闹起来,全杀,不如举报立功吧!死道友不死贫道,阿弥陀佛!

    “我举报,是他!”

    “日月你妈!王上,我知道那封信”

    “王上,怎么可能是我,您是知道我刘家的”

    “王上,他们都在说谎,写封信的人是谁,只有我知道!”

    “哦?”

    这时,大家听见那一句“只有我知道”,齐齐静了下来,又齐齐地看着那说话的人道:“就是你!”

    只有你知道,那还不就是你写的喽?阿弥陀佛么么哒,道友好胆量,道友好担当,在此先行谢过,若是逃出生天,必带只整羊,不,整鸡,不,整蛋去祭奠你!

    无名氏,卒。

    一个个接着一个个的人被推出去血溅三尺,最早剥下的人皮已经送到了王廷上供大家“观看”。

    人血似乎止步不住断红尘杀人,只见他拿起一张张信念道:

    “伏惟圣朝以仁厚治国,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臣现居伪朝,历职郎署,本图苟活,不矜名节。今圣朝以神兵至,至只求大王宽恕其罪。

    愿王上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杀!杀!杀!”断红尘越念,心中怒火更甚,在王廷上咆哮,像要把人都吃了一般。

    王的怒火,伏尸百万,血流漂橹。断红尘还算仁慈的了,杀,只杀家主一人,其余人员只是罚做奴隶。三族之外,连追究都没有追究。

    连杀十人,众人终于明白哀求是换不回命的,于是有人站起来,对断红尘道:“王上,臣有一言”

    “谁的臣?”

    “呃,渤海的臣!”那人拱手道:“昔日曹操官渡之战,败了袁绍之后,缴获大批信件。曹操不看一封,全部烧毁,从而得了人心,横行天下。王上当向前人学习啊”

    “得人心?曹操得了人心?哈哈哈哈”断红尘大笑:“那些被曹操饶恕了的人后来是怎么做的?帮司马氏篡位!此事不论,可你们,比得上曹操手下半分?一群蛀虫!”

    “你,如此不仁,必将遭天谴!”

    “哼!那也不是你们能看见的了”断红尘也不念了,直接照图索骥,有署名的先杀了个遍,然后又将众人分开,把没署名让他们自己的弄出来。最后剩下五六人,断红尘找不到他们的信,宁可错杀,不能放过,先关起来吧!

    那些豪右私兵想要作乱,也被断红尘用手段收服。整治好了后方,断红尘正式开拔向北。

    断红尘带兵悄悄北上,五天,和大贺氏一起发动突袭。大贺氏将奚族主力吸引开来,断红尘趁虚而入,占领了奚族人后方大本营。

    奚族人是奴隶制部落国家,族中有许多汉人,靺鞨人等奴隶。断红尘一到就把所有奴隶解放了,让他们拿起兵器战斗,一下子兵力增长到了万人。

    等奚族发现后方以失,分兵来救时,却被断红尘的弩兵打了个头破血流。

    大贺氏趁机南下,继续攻打奚族。奚族力战,也让大贺氏吃了小亏。只不过战到最后,奚族人依旧是失败的。一些联合部落望风投降,一部分奚族人投降求生,一部分逃亡突厥地,一部分成为了游荡在草原上的马贼。

    无论哪样,奚族这个名字,都将不过在世界上出现了。

    部落战争,胜利者会将战败者的族名并入自己的族名里头。大贺氏里头又有不同,这个并名的光荣任务落到了耶律白这一部手里。

    丹部,改名奚丹部,在大贺氏里头,“奚”读作“契”——契丹族,似乎就这样诞生了。徐清得知了这个小消息之后,不由得大发感慨,历史的车轮,还真是倔强啊。本以为借此机会改变契丹的,没想到竟然会让契丹族提前诞生了,没想到啊

    排排坐,分果果。战后,断红尘和耶律白分红,按照徐清约定了的协议。两人分“赃”之时,互相远远地打量了许久,却终究没说一句话,分战利品的时候,也都让手下去管。也许,这就是两个强者的交流吧?

    上万头牛羊,还有七八千解放的奴隶,数千人奚族奴隶,数千匹马分给了断红尘。

    光点清楚这些东西人口的数,就花了三天,累死了一匹草原马。

    当然,还有双方都准备了一件“小礼物”给徐清。这个小礼物,绝对比得上一个草原小首领的全部家财。不过,从解放了的俘虏里看到了大量汉人,渤海人,甚至纯种靺鞨人。

    在奚族人的使者来渤海议和之时,竟然只字不提对这一部分人。断红尘心中明了,晓得了这奚族狼子野心,根本没想过要和渤海交和。只想渡过这次危机,然后再秋后算渤海的帐。

    如此,断红尘最后一丝内疚也都消失了。渤海国,三年之内,算是北境无忧了。

    南边,高句丽!

    “唉”断红尘叹了一口气,他真的想策马鸭绿江南,将高句丽人打下来?可如今的渤海也需要消化,也需要休息断红尘深知治国安民的重要性,穷兵黩武只会徒劳无功。

    “只要高句丽人不来,我便不去吧!你若犯我,定叫你有来无回!”

    鸭绿江边,古渡口,徐清的驻军已经在此接受了几批奚族俘虏,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