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丰碑杨门-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俚族和僚族的精壮们,一个个都挤破头的应征入伍,想要当兵吃饷银。

    妇人们在杨延嗣派遣的汉人农民带领下,正在有条不紊的耕种。

    士兵们在日以继夜的训练。

    各地街道上汉族人开设的商铺,在零零散散的开张。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前进。

    或许,对一个国家而言,并不是真的需要有那么一个人,有那么一个皇帝。

    很多时候,皇帝,或许是一个精神象征。

    有皇帝在,皇位坐的稳固。

    事实上,皇位上到底有没有坐人,百姓们根本不知道,有个名号足以。

    有这个名号在,百姓和臣民们,就能放心的去经营整个国家。

    这就是杨延嗣在这两个月时间内的体悟。

    在杨延嗣小侄子满月宴会的次日,苏易简就被迫走马上任了。

    上任的过程完全不容他拒绝。

    几个蛮横的亲兵,在赵廸带领下,闯进了苏易简临时居住的院子里,驾着苏易简,直接到了临时设立的衙门里办公。

    苏易简咆哮着指责赵廸蛮横无理。

    赵廸的回答却让苏易简很郁闷。

    “在你苏相国没来之前,我们就是这么办事的。若是你苏相国觉得有什么不妥,完全可以订立相应的规矩。这是我们少爷赋予你的权力,也是你这位相国理应承担的责任。”

    苏易简刚到府衙办公,仅仅短短一天时间,南国各地的政务,一下子就堆满了他的桌子。

    苏易简一整天时间,都在废寝忘食的看着各地的政务。

    他想通过这些政务,了解南国境内,目前的政体究竟是怎么样子的一种状况。

    经过了一天了解,他发现南国整个国家的政体,目前还处于简单的原始状态。

    国家内的许多地方,目前为止还都处于在军管状态。

    各地的官员非常的匮乏。

    制订律法,选派各级官员,安排五千多儒生等等。

    苏易简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很多。

    苏易简在考虑治理南国的问题的时候。

    杨延嗣正在皇宫里接见从大宋赶来的曹杨两家的掌柜们。

    能真正进宫见杨延嗣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杨家的曹琳手下的得力大管家叶弘;另一个是曹家的本家,名叫曹允声,曹家所有生意的大掌柜。

    两个人见到杨延嗣的时候,立马向杨延嗣施礼。

    用的并不是君臣大礼,而是仆人见家主的礼仪。

    杨延嗣也懒的理会两个人耍小心眼。

    他接受了二人见礼以后,就开口了。

第0333章 没有天生的奴仆() 
“叶弘,家中生意现在如何?”

    近一年不见,叶弘清瘦了许多,站在杨延嗣面前,像是个麻秆。

    他塌着腰,笑呵呵的说道:“回禀少爷,家中温室大棚的生意一直在汴京盘桓着,每年有上万两银钱获利。少夫人把温室大棚赚取到的钱财,全都补贴了家用。

    目前咱们杨府东院,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酒作坊的生意。

    自从少夫人酿造出了火辣辣的烧酒以后,在曹家帮衬下,已经打开了烧酒的销路。

    目前,东北和西北两地,对烧酒的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

    去年一年,咱们酒作坊扩大了二十倍,获利近百万两之巨。

    小人此番来南国的时候,少夫人就已经命人将百万两白银,兑换成了金叶子,命小人带给少爷。

    除此之外,此番跟随小人前来南国的酒铺伙计、掌柜、各地分店掌柜、酿酒师傅,共计一千零三十七人。

    如今这些人手全部在密札城内,等候少爷调遣。”

    杨延嗣听得入神,待到叶弘禀报完了,他才出声勉励道:“叶弘,一年不见,你可清瘦了不少,少说也瘦了二十斤有余,足见你这一年的忙碌。

    你的功绩本少爷记下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少不了你那一份好处。

    即便是你想做官,本少爷也可以让你如愿以偿……”

    叶弘闻言,噗通一声,直接跪倒在了地上,向杨延嗣施大礼,感动道:“小人必定忠心耿耿,以报少爷的知遇之恩。”

    杨延嗣瞥了叶弘一眼,没好气道:“在这南国,不兴跪拜之礼。这人,不能跪,更不能习惯跪着。跪久了,膝盖就软了,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叶弘站起身,丝毫不为自己跪拜感到羞耻,反而笑嘻嘻说道:“小人一时间莽撞了,少爷勿怪。”

    杨延嗣摆了摆手,指着身旁的桌椅,示意叶弘坐下。

    叶弘轻坐在椅子上,屁股只搭在了椅沿上,却没有深坐。

    随手从桌上捻起了一个南国的时令水果,扔给了叶弘,杨延嗣说道:“记得你是卖身给了曹家,后来曹琳嫁到了杨府,你的卖身契也随着曹琳一起到了杨府。赶明儿,我给曹琳去个信,让他烧毁了你的卖身契,以后你就自由了。”

    叶弘刚接到了杨延嗣赏赐的水果,心中还有些欢喜,听到了杨延嗣这一番话,他立马站起身,噗通一声又跪倒了杨延嗣面前了。

    “少爷……少爷,是不是小人办事不力,您要开革小人?”

    “小人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少爷您明示,小人马上改……”

    杨延嗣哭笑不得,“老子只是见你尽心尽力为我办事,所以想给你一个自由的机会,没有其他意思。难道你连自由都不想要了?”

    叶弘的答案出乎了杨延嗣的预料,面对自由这个问题,叶弘几乎连考虑都不考虑,果断的摇头。

    “少爷,小人不想要什么自由。小人只想庇护在少爷门下,为少爷办事。”

    杨延嗣目瞪口呆,愕然道:“叶弘,你是不是傻?自由都不要,情愿当奴仆?”

    一直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的曹允声突然开口了。

    “姑爷,这小老儿可是一点都不傻……”

    杨延嗣疑惑,“此话怎讲?”

    曹允声略微拱手施礼,移步上前,努力距离杨延嗣近了一些,这才说道:“姑爷,在下出自于曹家本族,从大宋立国之初,就一直掌管着曹家生意上的大小事宜。

    似叶弘这种,情愿抛弃自由,也要依附在权贵之家的人,见过的多不胜数。

    此刻在店门外,站着的许多曹家掌柜,基本上都是主动依附曹家的。”

    “主动依附?”

    杨延嗣皱了皱眉,曹允声想要出声,继续为杨延嗣解惑,却被杨延嗣拒绝了。

    杨延嗣沉吟道:“我想,我大概明白了这些人为何会抛弃自由,主动依附在权贵之家了。”

    杨延嗣感叹,“士农工商,商人在大宋,和贱籍几乎没什么两样。没有地位,却又善于敛财。钱财一多,就遭人妒忌,容易被人连钱带人一起吞下去。

    所以,想要在大宋行商,就必须有一个稳固的靠山。

    我说的可对?”

    曹允声和叶弘一起向杨延嗣躬身施礼,赞叹道:“少爷(姑爷)圣明。”

    杨延嗣翻了个白眼,“别拿对付大宋皇帝的那一套,对付我。这里是南国,不是大宋,我不吃那一套。”

    杨延嗣走到了叶弘身边,郑重道:“叶弘,你记住,以后南国就是你行商的大本营。在南国境内,不分高低、不分行业,举国上下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南国国民,另外一种就是奴隶。

    只要你是南国国民,并且遵守律法,全额交纳商税。那么,这个国家内,任何人都不能用任何手段去夺取你一分钱的家产。

    只要有人敢伸手,我会毫不犹豫的砍掉他的手。

    任何人都不行,哪怕他是国主。”

    叶弘一脸愕然的看着杨延嗣,曹允声有些茫然。

    杨延嗣叹了一口气,沉声道:“三天之后,我会在皇宫正门口,竖起一面律石,有一些律法,我会铭刻在律石上。其中就有关于商人的问题。”

    叶弘和曹允声对视了一眼,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对着杨延嗣躬身施礼。

    这一躬,无关乎亲疏,只是两个商人,代替南国境内的所有商人,向一位开明的统治者致敬。

    施礼过后,叶弘挺直了腰板,朗声道:“少爷若是真的设定这种律法,并且记录在律石上,小人愿意脱掉奴籍,成为南国一位属民。”

    杨延嗣欣慰的点了点头,走上前,拍了拍叶弘的肩膀,“这才像是个男人。咱们南国境内,不应该有奴仆,即便是有,也只能是雇佣关系,而不是签订生死协议。

    你一定要记住,咱们南国境内,除了战俘的奴隶以外,其余的都是南国属民。所有的南国属民,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叶弘心头震动,沉吟了许久,才问出了一句话。

    “皇族也是如此吗?”

第0334章 钱行() 
“皇族?!”

    不得不承认,叶弘问出的这个问题很苛刻,

    作为杨家的家仆,当着少主人的面,问出这种话,那必须得冒着随时被打死得风险。

    瞧着杨延嗣愣在原地,许久都没有出声,叶弘的两条腿已经开始在打颤了。

    心里暗骂自己多嘴,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当冷汗布满叶弘额头的时候,只听杨延嗣才幽幽开口说道:“也许,以后的南国没有皇族……”

    叶弘和曹允声听到杨延嗣这话,差点吓的爬到在地上了。

    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个国家,怎么可能会没有皇族?

    杨延嗣侧着头,似笑非笑的盯着叶弘,“叶弘,这事儿你少掺和……”

    叶弘打了个哆嗦,颤巍巍道:“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杨延嗣转头看向曹允声,正色道:“刚才我对曹允声说的话,也是要对你说的。我知道你是曹家本族派过来试探南国潜力的。

    对此,我并不关心。

    我刚才所说的话,希望你们用心记住,然后用你们自己的办法,给我迅速的在商人圈子里扩散。

    务必要让所有商人都知道,南国是一个商人的圣地。”

    曹允声抱拳道:“在下明白。”

    “很好!”

    杨延嗣在座位上坐了个端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题外话谈完了,咱们接下来就该谈正事了。”

    二人齐声道:“听少爷(姑爷)吩咐。”

    杨延嗣沉声道:“南国初定,百废待兴。商业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没有商业流通,各地缺衣少食,甚至连一些生活的必需品都很难买到。

    所以,我希望你们二人,加上你们手下的人手,尽快的在南国境内,铺开有关衣食住行的商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南国治下的每一城,每一个镇子,都务必能够买到基础的衣食住行所或缺的东西。

    由于南国新钱币尚未铸造,所以你们在做生意的时候,可以暂时收取原交趾的货币,或者可以以物易物。

    南国最不缺的就是粮食,相信你们收到最多的应该会是粮食。

    收到了大批粮食,不用急着倒卖。

    我南国和大宋有粮食上的贸易往来。

    两国签订的契约上是一千万担粮食。

    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大宋每年缺少的粮食,可不是一千万担粮食就能够弥补的。

    所以,以一千万担粮食为借口,我们向大宋运送多少粮食都行的。

    相信,大宋的官员,即便是知道了此事,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叶弘和曹允声听到杨延嗣这些话,惊的说不出话来。

    一千万担粮食的生意……

    这么大规模的生意,他们长这么大都没做过。

    一千万担粮食,若是换成了钱财,那该得多少钱?

    杨延嗣丝毫不理会二人的震惊,继续说道:“首批运送到大宋的粮食,已经囤积在南国东南沿海临时新建的码头上了。

    这几日便启程动身,运送向大宋。

    粮食到了大宋,卖掉之后的所得,可以购买一些南国继续的衣食住行的基础物资,运送回来。

    海船来回不走空,来回都在赚钱。

    具体怎么操作,你们两个商人,应该比我更在行。”

    叶弘颤抖着说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生意,数量庞大如斯……”

    曹允声也有些不淡定了,“转眼间,便可以富可敌国……”

    杨延嗣站起身,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含笑道:“两位努力,十年之内,谁做的最让我满意,我南国财政就归谁执掌……”

    叶弘和曹允声已经完全说不出话了。

    杨延嗣给他们的震惊太多,让他们感受到的幸福也太多了。

    直到被杨延嗣派人把他们送出了皇宫,他们都没有一点儿知觉……

    送走了叶弘和曹允声,杨延嗣又在大殿内接见了另外一个人。

    原太学博士,刘辛!

    和一年前相比,刘辛年轻了不少,胖了不少。

    刘辛是一个传统的儒生,信奉忠孝节义。

    在被杨延嗣命人捆绑到了南国以后,抵死不从。

    最终,被杨延嗣给说服了。

    对付刘辛这种棋痴,杨延嗣的方法很简单。

    他只是问了刘辛一句。

    ‘你下了一辈子的棋,也痴了一辈子棋。有没有想过下一盘旷古棋局?以万里江山为棋,以芸芸众生为子……’

    刘辛屈服在了杨延嗣这句话之下。

    诱惑太大了。

    刘辛进入殿内,和杨延嗣双方见礼过后,杨延嗣就直言不讳的说出了招他来的目的。

    “刘兄,如今南国初建,又和大宋有一笔价值千万两白银的生意要做,急需铸造货币……”

    刘辛沉吟道:“你是想让我帮你去监督铸造货币的事宜?”

    杨延嗣摇头,“不单单只有货币,事实上货币这个东西,只要给出了相应的图纸,和具体的金属比例,工匠们很快就能铸造出货币……

    我找刘兄来,一则是为了督造货币,一则是要建立钱行。

    钱行初期,比较简单,却必须缜密严谨。

    刘兄痴迷棋道半生,缜密严谨已经深入骨髓。由刘兄执掌钱行,在合适不过了。”

    “钱行?”

    这两个字对刘辛来说,很陌生,非常陌生。

    他疑惑的看着杨延嗣,他需要一个清楚的解释。

    杨延嗣也没有卖关子,他直言道:“所谓的钱行,就是储存钱币的地方。帮助老百姓、帮助商人、帮助所有国民,储存他们手里多余的钱财……”

    杨延嗣话说了一半,就被刘辛打断了。

    刘辛皱眉道:“老百姓完全可以把钱储存在家里,放在钱行,岂不是浪费?而且,你既然说是钱行,那么规模应该不小,到时候老百姓储存银钱,肯定要收取一些费用,他们又不傻,怎么可能把钱存到钱行。”

    杨延嗣笑道:“刘兄,钱行初期,却是需要收取一点儿费用。可是一旦扩散开,建立了一定的信用,并且有足够的流动银钱。那么就不需要再向存钱的老百姓收取银钱了。

    到时候不仅不收钱,存钱反而会有相应的利息。

    当然了,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钱行建立之初,主要负责两个目的。

    其一,帮助国家,尽快的发行,并且使用新铸造的钱币。

    其二,钱行前期的主要客人,暂时以商人为主。”

第0335章 辽地汉民() 
一晃,两个月时间过去了。

    南国境内的各府衙门,和府衙治下的十二座城池的衙门已经投入到了使用工作中了。

    同时在这些城池中,商铺也渐渐的开设了起来。

    南国境内,珠宝玉石繁多,又有香料、犀牛角、鳄鱼皮等等盛产,商业潜力巨大。

    曹允声已经把南国商业潜力无穷的消息派人快马加鞭的告诉了汴京城中的曹家本族。

    曹家本族在这两个月内,陆陆续续的抽掉了大宋境内曹家的人马,开始向南国进发了。

    南国的政事,杨延嗣全权交托给了苏易简,并且留下了赵廸在汉城帮助苏易简。

    杨延嗣自己带着呼延赤金,两个人在南国境内开始视察各地。

    视察的最后一站,是位于南国东南角,也就是后世港澳的地方。

    此地虽未大宋土地,但是大宋对他们却并不重视。

    杨延嗣果断派人将此地给收为了南国用,并且在此地设立了码头。

    港澳码头,如今算得上是南国最繁华的码头。

    南国最先繁荣起来的就是这个码头。

    从宋地,甚至从海上过往的商客,都会在这里歇脚,并且在这里交易。

    两个月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停船的空荡荡的码头。

    两个月后的此地,已经成为了一片火热的市集。

    酒楼、脚店、车行、马市、仓库、青楼、赌馆等等,都纷纷在此地建立了起来。

    商业,是让一地繁华的根本,这不是一句空话。

    杨延嗣走在港澳码头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多不胜数,一辆辆装载着货物的马车,络绎不绝。

    在街道两旁,还有挑着担子的挑夫,在大声叫卖。

    这些挑夫们大多卖的都是海产。

    杨延嗣凑到了一个卖海产的商客面前,瞧着他摊子上的货物,都是一些大小不一的珍珠。

    “少郎君,要不要挑一些珠子,回去送给贵夫人?”

    卖珍珠的是一个年龄不大,皮肤黝黑的汉子,赤着脚,陪着笑脸问道。

    杨延嗣仔细在珍珠摊子上瞅了许久,忍不住问道:“这位小哥,我看你摊子上的珍珠品相不错,一起打包卖给那些珠宝商人就是了,为何在这里摆摊?”

    黝黑的汉子瘪了瘪嘴,“卖给那些贪婪的珠宝商人,能卖几个钱?那些贪婪的家伙,给的钱极少,和明抢没什么区别。”

    “南国境内,买卖公平,人人平等,欺压之事是不允许的。你可以告官的……”

    黝黑的汉子咧嘴讥笑道:“告官?这码头是由本地驻军在管,那些富商大户,每日里就给本地驻军军官送银子,甚至还送女人。

    你觉得本地驻军收了银子,会向着谁?”

    杨延嗣阴沉着脸,所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转头对呼延赤金说道:“海布里才坐镇在这里几天,就已经开始贪钱了……”

    呼延赤金摇头说道:“郎君,海布里以前生活在山中,不通俗世,也没见识过商人们的贿赂手段,很难低挡的住,这也正常。”

    杨延嗣摆了摆手,“这不能成为他贪污受贿的理由。”

    杨延嗣吩咐跟在身边的落叶,道:“去海布里处,传达我的意思,让他把最近贪污的银子都整理整理,回头送到港澳码头新设立的钱行去。

    同时,命令他暂时待在军营里,等我迎接过了王明诚以后,就去他军中。”

    落叶领了命令,悄然退出了杨延嗣的队伍。

    杨延嗣带着呼延赤金,继续在码头上的行市里转悠。

    直到手下的人马前来汇报,王明诚的船队快达到码头的时候,杨延嗣才出了行市。

    站在行市门口,回望整个市场。

    杨延嗣叹气道:“必须尽快制定一系列的商法了。没有商法的约束,商人们做事有些肆无忌惮了。而且,这些商人们偷税漏税,甚至有些人还不交税,这样下去,我开设这码头还有什么意义?”

    呼延赤金赞同道:“确实,目前开设在南国各地的钱行,收获虽然少,但是都有所收获。被你寄以重任的港澳钱行,却迟迟铺不开,想必这其中就有商法的缘故。”

    杨延嗣牵着呼延赤金,边向码头行进,边说道:“没有商法的约束,商人们就没办法相信南国政权的信誉,更不可能把钱存在港澳钱行。”

    杨延嗣一行人走到码头的时候,码头上已经汇聚了浩浩荡荡的人群。

    今日码头戒严,许进不许出,所以码头上的所有人,都想来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值得这般珍重对待。

    人群中各种猜测不断,也有了解内情的,说出了此番戒严码头的深意。

    在众说纷纭中,第一座大船,挂着一面红色的旗帜,进入到了众人的视野中。

    紧接着,在大船后面,又有数不清的船只,也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短暂的一刻钟后,港澳码头的海面上,停满了挂着红色旗帜的船只。

    这些船只,直接遮蔽了整个海面。

    在为首的一座大船上,王明诚赤着上身,老泪纵横道:“兄弟们,我们到家了……”

    短短四个月,王明诚苍老了不少。

    他率先下船,在人群里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躲在暗处的杨延嗣,忍不住心中有些哀伤。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表现出愤怒,而是有条不紊的站在码头边上,安排大船上的人下船。

    从大船上下来的人,一个个犹如鹌鹑一样,低着头,浑身脏兮兮的,蓬头垢面的看不清容貌。

    他们见到了其他人,下意识的都很畏惧。

    有大胆的商客,凑上前去,掰开他们的嘴,看牙口。

    王明诚见了,愤怒的扑到商客面前,拳打脚踢的赶走商客,然后在商客的怒容下,咆哮道:“他们都是我们的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