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丰碑杨门-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法海?法海是个道士?哈哈哈哈哈……”

    杨七笑的捶胸顿足,恨不得一口气笑到明天。

    然而,瞧着法海老道越来越黑的脸色以后,他就硬生生给憋住了。

    法海老道面色阴沉的盯着杨七,声音阴恻恻的道:“老夫的道号有那么好笑吗?好笑在哪儿,说出来老夫听听。”

    法海老道明显的面色不善。

    大有一言不和就放一百只毒虫咬死杨七的架势。

    为了自己的小命,杨七还是硬生生的把胸膛的笑意压了下去。

    见杨七不笑了,法海老道面色才缓和了几分。

    “记得你答应过老夫的事儿。你骗老夫没关系,可是你若骗的道门,有什么下场,你心里应该很清楚……”

    杨七连声道:“不敢不敢。”

    传承上千年的道门底蕴到底有多恐怖,杨七可不愿意去试探。

    似法海老道这种国手级别的大夫,在道门里也只是一个跑腿的角色,由此可见,道门绝对不是杨七现在得罪的起的。

    法海老道很满意杨七的态度,他傲然道:“你知道后果就好。一旦骗了我道门,老夫敢保证,你子子孙孙都别想安宁。”

    杨七重重的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和道门结下了缘分以后。

    法海老道脸色突然变的很庄重,他盯着杨七沉声道:“如今老夫奉你为主,有些事情自然得告诉你。”

    法海老道突然搞得这么严肃,弄得杨七也跟着严肃了起来。

    只听法海老道道:“你知道油灯吗?”

    杨七不明白法海老道为何问这么一个幼稚的问题。

    不过看在他不是在开玩笑的份上,杨七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

    得到了杨七的回答,法海老道徐徐说道:“既然你知道油灯,那么你就应该知道油灯里的灯油和捻子。这油灯要想烧的旺,就的不断的挑起捻子,但是这样很费油。可是不挑捻子,油灯里的灯油,就会侵灭了捻子。

    而人的身体,就像是一盏油灯。寿数就是油灯里的灯油。”

    杨七皱起眉毛,不明白法海老道话里的意思。

    法海老道依旧自顾自的自说自话,“你天生神力,看似有远超常人的厉害之处。可其实,上天赋予你的这一身神力,就是不断挑动火捻子的钳子。

    只要你每使用一次你的神力,你的火捻子就会被挑动。你的寿命,也会跟着迅速的燃烧。

    也就是说,你天生的神力,是用寿命跟老天爷换的。

    只要你多用一次,就会折损一定的寿命。”

    杨七很像反驳法海老道的话,可是他仔细想了想,觉得法海老道的比喻很有道理。

    人确实像是一盏油灯。

    人的身体征伐的太过了,就回导致英年早逝。

    这就相当于油灯燃烧的过旺,却燃烧不了多长时间。

    同理,人的身体羸弱,一阵风都能吹到,太羸弱了,就容易早夭。

    就相当于油灯燃烧的太慢,灯芯会随时被侵灭。

    杨七一脸尴尬的问道:“你的意思是……我其实是个短命鬼?”

    法海老道直言不讳道:“如果你长期的使用自己的神力,那么你确实会变成一个短命鬼。但是你如果不试用你的神力,再加上老夫的调养的话,未必就不能长寿。”

    这是要断绝自己的武道之路。

    杨七有点儿不情愿。

    因为他发现,战场上冲杀这种事儿,会上瘾。

    平日里各种压抑、各种装乖、各种隐藏情绪。

    猛然在战场上,放开手脚的冲杀一次,比吸大麻还痛快。

    而且,杨七也很喜欢战场上简单的肉搏肉的感觉。

    简单。

    暴力。

    杨七试探的问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有。”

    “禁欲。”

    杨七顿时脸黑了,这貌似比不能习武还惨。

    杨七不死心的问道:“难道我以后就不能习武了吗?”

    法海老道皱了皱眉,思考了一下,郑重的道:“也不是不能习武了。只要你不试用天赐的神力,你干什么都行。”

    杨七侧目,疑惑的道:“你确定没忽悠我?”

    法海老道黑着脸,“老夫有什么可忽悠你的。老夫只是不希望你早死,然后借此推脱你的许诺。”

    杨七若有所思的说道:“姑且相信你一次。话又说回来了,以我现在的状态,也没办法习武。就算你要禁止我试用那一身天赐神力的话,也得等到我身体痊愈了以后再说。”

    法海老道点头道:“从今以后,我会一直跟在你身边,帮你调理身体。”

    “哈~”

    杨七长处了一口气,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比孕妇还金贵。

    杨府内有了法海老道,杨七也就不再显得那么寂寞了。

    两个人重新开始了昔日的友谊。

    也就是几天前。

    开始在杨府内对弈解闷。

    已经把法海老道诓骗到手了,杨七也就不再留手了。

    在棋盘上,把法海老道杀的片甲不留。

    法海老道气的哇哇大叫,朗声大骂杨七不当人子。

    杨七在府上悠闲的欺负法海老道的时候。

    朝堂上。

    赵普也在欺负三皇子赵元僖。

    大幕是从刑部员外郎的一封奏疏拉开的。

    自从符家、杨家、党家,遇袭以后。

    刑部员外郎,就在赵光义的命令下,假模假样的调查此事。

    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帝特别交代过的事情,基本上不用调查,一直拖下去,拖到没音了就行了。

    赵光义把这事儿甩给了刑部员外郎以后,再也没过问过。

    突然,刑部员外郎给赵光义上了一道奏疏。

    奏疏的意思很简单。

    党家寡妇和党家的子孙,在天牢里被杀了。

    连头的不见了。

    而最近,进去过天牢的外人。

    只有依附在三皇子府上的张德林。

    剩下的啥话也没说。

    也没明确的指出张德林是凶手。

    但是,这几乎明示了,凶手就是张德林。

    然后,满朝的文武都开始喷张德林。

    张德林也很冤枉。

    他只是代替刘娥去天牢里看了看他那个不成器的弟弟而已。

    却没想到被按上了一口大黑锅。

    张德林的大黑锅还没背稳。

    就发现,文臣们的风向一下子变了。

    从喷他,变成了喷三皇子。

    而关于三皇子的丑闻,也一件一件的被扒出来。

    文臣们也是够狠,仗着自己的职权,有的没得全都栽倒了三皇子头上。

    盛怒之下的赵光义,为了堵住悠悠众口。

    只得招来三皇子在君前奏对。

    三皇子在垂拱殿上,费尽了唇舌解释了一番。

    勉强混了过去。

    临了的时候。

    一个口吃结巴,不受待见的御史,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

    “宋琪……行……行……凶……当夜……你……你……在……何处?”

    三皇子随口说了一句。

    “西宫。”

    一下子,一头栽进了雷坑,再也没爬上来。

    自从赵光义登基以后,西宫就被人给占了。

    一个身份极其尴尬的人占着。

    那是一个女人,一个美艳的女人。

    年龄仅比赵德芳大两岁。

    而她的身份,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禁忌。

    她就是先帝去世前,册封的皇后,宋氏。

    赵光义登基以后,为了表示敬意,一直把美艳的皇后宋氏供养在西宫内。

    而西宫,也成为了一处皇宫内的禁地。

    即便是以赵光义包天的色胆,也不敢冒着大不为,去西宫。

    连身背着母子身份的赵德芳都没资格去。

    三皇子居然去了。

    传言三皇子好人妻,又趁着夜晚,偷偷跑去西宫。

    这是想干什么?

    三皇子一下捅了马蜂窝了。

    朝堂上的两朝老臣们,一个个都似笑非笑的盯着赵光义。

    赵光义这个当皇帝的,臊的都不愿意在垂拱殿待了。

    当即,抽下了腰间的玉带,对着儿子就是一顿爆捶。

    三皇子频频喊冤,却无人理会。

    因为不管你冤不冤,背着一个好人妻的名头,晚上去西宫,就是你的不对。

    其实三皇子赵元僖确实冤枉。

    他对西宫的那位还真没兴趣,他是追逐一位宫娥,不小心闯进西宫的。

    然而,皇宫里没有能藏的住的秘密。

    所以,这一次冒失之举,立马被人抓住利用了。

第0453章 回代州() 
即便是赵光义当庭把儿子打的皮开肉绽,也没有换来满朝文武的怜悯之情。

    作为先帝的侄儿,窥视先帝的妻子,有违人伦大道。

    三皇子赵元僖,这位身负真龙之命,未来的真宗皇帝,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栽了。

    为了给满朝文武一个交代。

    赵光义把三皇子的爵位,从郡王爵,降到了国公爵位。并且勒令他去为先帝守陵,永世不得还超。

    自此,三皇子赵元僖,再也和皇位无缘了。

    失魂落魄的三皇子,被金甲侍卫们抬出了垂拱殿。

    三皇子回到府里以后,在大太监王继恩监管下,收拾了东西,连夜被逐出了汴京,去帮赵匡胤守陵。

    三皇子前脚出了汴京城。

    有人就捧着盒子进入到了天波杨府。

    杨府的家丁把人带到了正堂内。

    那人恭敬的把盒子摆在了杨七面前。

    杨七掀开了盒子的一角,盒子里装着一颗人头。

    一个杨七从未见过的美艳的妇人的人头。

    “刘娥的人头?”

    杨七盯着人头发问。

    那人回禀道:“正是。您让赵公做的三件事,赵公已经全部做完了。赵公希望您履行自己的承诺。”

    杨七掩上了盒子,骂骂咧咧的喊道:“杨洪,杨洪,让府上的人动手,把打包好的行囊装车。咱们该回代州了。”

    杨洪听到了杨七的命令,立马带着府上的家丁,把早已准备好的行囊,装上了马车。

    由于杨七行动不便,杨洪还特地为杨七准备了一副滑杆,两人抬的,并且准备了六个人轮换。

    打点好了一切的东西。

    杨洪又去南国钱行,通知人家来收房。

    南国钱行的人来的很快。

    杨府的宅子已经抵押给了南国钱行,杨七看起来也没有赎回来的打算,所以就直接当卖给了他们。

    交接了杨府的钥匙。

    杨七坐上了滑杆,法海老道骑着马,杨洪赶着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杨府。

    杨府人去楼空。

    南国钱行的人,摘下了杨府的牌匾,封上了杨府大门,也悄然离去了。

    天波杨府是卖给南国钱行了,可是南国钱行没人敢动,只能任由它空着,平日里还的派人过来打扫、修缮。

    杨七一行人悠哉游哉的赶到了汴京城外的时候。

    杨七回头遥望着汴京城,扯了扯嘴角,笑道:“再回来的时候,这汴京城的天,也就变了。”

    留下了这句话,杨七就潇洒的离开了。

    杨七一走。

    这个消息立马就被汴京城里时时刻刻关注着消息的文官们知晓了。

    所有人在得知杨七离京以后,都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

    总算把这个祸害给送走了。

    他们心底里暗自发誓,这辈子也不能给杨七返京的机会。

    杨七一行人,行了半天的路。

    在距离汴京城外三十里处的一处驿站落脚。

    明明还能趁着天色不晚赶路的,可杨七却强硬的要求休息。

    杨七在驿站里歇息了一夜。

    在这天夜里,驿站里断断续续的汇聚了不少人。

    等到杨七第二天启程的时候。

    原本人员稀少的车队,一下子冒出近百人的护卫。

    这可把杨洪吓的不轻。

    等杨洪去找杨七的时候,却被杨七告知,这些都是自己人。

    杨七懒洋洋的侧躺在滑杆上,正在和彭湃叙话。

    “皇姑观里的事情,处置妥当了?”

    彭湃一边策马跟着杨七,一边说道:“按照最初的计划,属下准备挖一个地道过去的。地道挖了一半,您就和赵普达成了协议。所以属下只需要派人再填上地道即可。”

    杨七侧躺着,慵懒的说道:“那就好,以后做事首尾一定要收拾干净。皇城司的人,都是属狗的,鼻子可灵了,别让他们抓到把柄。”

    彭湃点头道:“属下明白。”

    交代了彭湃等人谨慎行事以后,杨七就躺在滑杆里,身上盖着一张熊皮,闭眼假寐。

    为了怕太阳晒着,杨七还命人在滑杆上,搭建了一个遮阳用的篷子。

    行行复行行。

    有杨七这个重伤员拖累。

    一行人从汴京城到代州,足足用了十五天的时间。

    等他们到代州的时候。

    春风已经拂过了大地,万物开始复苏。

    青嫩的草叶子、树芽子,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往外冒。

    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百姓们正在挥汗如雨的耕种。

    一进入代州。

    耕种的气息就更浓的。

    凡是碰到的百姓,身上隐隐都能感受到一种朝气。

    干起活来特别卖力气。

    杨七眺望着田地里劳作的百姓们,由衷的感叹了一句,“寇准果然是一介治国良臣。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焕发出了代州百姓身上的朝气。”

    进入代州以后,杨七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放缓了脚步,一路上明察暗访的观看着代州各地的变化。

    等杨七到了代州城外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二月底了。

    临近代州城,那种热火朝天的感觉就越发的明显了。

    有不少年轻的汉子,行色匆匆的往代州城赶。

    杨七拍了拍滑杆,彭湃就识趣的凑到了他身边。

    “找人去问问,这么多年轻的汉子去代州城做什么?”

    彭湃得令,立马派人去探查消息。

    一会儿过后,彭湃回到杨七身边,回禀道:“少爷,这些人都是去投军的。大同军开始征兵了,他们大同军如今换了主将,饷银给的足,而且从不拖欠,所以都去参军了。”

    杨七仔细观察了一下路上的行人,皱眉道:“我看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明显不满足征兵的资格,还有些人年龄太小了。这些人也去参军?”

    彭湃愣了愣,笑道:“他们也是去碰一碰运气的,如果不成,他们就进城去务工了。夫人在城里,重新把酒作坊开起来了,而且规模比以前还大,所以需要的人手多。他们这些人,都是家里地少,所以交给了家里的老人和妻儿搭理了。自己到城里来赚一份钱,贴补家用。”

    杨七闻言,失笑道:“我这位夫人,倒是把生意做精了,汴京城的酒作坊被拆了以后。她就把人全都派去了南国,继续经营。如今到了代州,又继续开启酒作坊,她这是想扩大辽国的市场,从辽人手里大把的赚钱。”

    “最近两年才出现的烈酒,是你家产出的?”法海老道从一旁策马上前,疑问道。

    杨七似笑非笑的问道:“你们道门,也想插手?”

    法海老道面色一红,干巴巴笑道:“老夫只是随便问问。”

    杨七笑了笑,沉默不语。

    法海老道的话,有点儿欲盖弥彰。

    烈酒是杨家出产的这事儿,在大宋,那是人尽皆知的事儿。

    道门作为一个千年传承的门派,信徒遍布天下,岂会不知道这种消息。

    杨七刚说出了烈酒,法海老道就迫不及待的出来说话,这里面要是没猫腻,那就奇怪了。

    只是杨七现在还不确定,到底是法海老道想掺和一下,还是道门想掺和。

    在法海老道不说出实情的情况下,杨七是不愿意跟他们合作的。

    时至中午的时候。

    杨七一行人终于赶到了代州城前。

    代州城,跟杨七离开前相比,几乎是变了一个模样。

    不论是城头上的守军,还是城门口负责盘查和收税的军卒们,都显得井然有序。

    而且,他们脸上有着很明显的扎马合部族的特征。

    这表明了,城头上的守军和城门口的军卒们,都是扎马合部族的人。

    由此可见,扎马合部族的人,已经融入到了代州城里。

    寇准似乎也领会了杨七招揽扎马合部族的意思,所以几乎把扎马合部族的人,都摆在了台面上。

    西北之地,横跨三国。

    各少数民族和部落众多。

    杨七就是想通过这种手段,让人见识到他豁达的心胸。

    由此,招揽四方饱受压迫的少数民族和部落的人来投靠。

    临近城门的时候。

    杨七就听到了一阵争吵的声音。

    “尔等蕃兵,也敢盘查我们卫国公府的货物,是谁给你们的胆量?”

    一个嘴上有两撇胡子的管事,义正言辞的在呵斥扎马合部族的军卒。

    扎马合部族的军卒,看起来很死板,态度很生硬,“这是城里的规定,凡是进城的商贩,必须缴纳一定的税钱。”

    两撇胡子的管事,愤怒的指着匆匆入城的百姓们,喝斥道:“为什么这些贱民可以不用交钱,就能入城?”

    扎马合部族的军卒,沉声道:“入城税,仅仅针对商贩。百姓不用交钱。”

    两撇胡子的管事,从腰间摘下一个腰牌,在扎马合部族的军卒面前晃了晃,喊道:“看清楚,我是为卫国公府上的人。你们出去打听打听,我们卫国公府上的人,什么时候交过税?

    我们家老爷,你们得罪的起吗?就算是杨业在我们老爷面前,也得低着头做人。你们这些个杨业的狗,也有资格拦我们?”

    “呵呵~”

    杨七冷笑了一声,拍了拍滑杆,道:“抬我过去。”

    杨七的滑杆出现在了城门口,扎马合部族的军卒,明显认识他,二话不说就要给他施礼。

    杨七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客气。

    杨七一出现,扎马合部族的军卒们,就一句话都不说了。

    只留下了卫国公府上的管事还在那儿叫嚣。

    杨七也懒得跟这种小人物计较,当即下令道:“全部拿下。”

    彭湃率领的稻草人,立马把杨七簇拥在了中间,以防止卫国公府的管事暴起伤人。

    守卫在南城门口的扎马合部族的军卒,一拥而上,迅速的把卫国公府的人尽数擒拿。

    两撇胡子的管事,大声的叫嚣,“你们这是做什么?你们要杀人,你们这是造反。来人啊!救命啊!代州城的人杀人了。”

    杨七冷声道:“让他闭嘴。”

    扎马合部族的军卒也不客气,上去就给了两撇胡子的管事两个大嘴巴子,然后把一个腥臭的汗巾塞进了管事嘴里。

    杨七坐直的身体,朗声对着围观的人群说道:“我叫杨延嗣,代州权知州,代州一切,我说了算。”

    杨七环顾四周,在百姓们茫然的目光中,继续说道:“今天,我就跟诸位说一说,咱们代州城,为什么要收商人入城税。商人以牟利为目的,经常会用驼马,或者牛车马车,运送大批的货物,在代州的官道上来往。这些重型的牛车马车来往,回对代州官道造成损伤。

    之所以收入城税,就是为了用来维护官道。

    代州的官道,是代州的百姓修的。

    他们耗人耗力修建了官道,却被商人所损伤了,难道不应该作出补偿?”

    百姓们听着杨七这话,感觉特别暖心,特别提气,一个个梗着脖子帮腔。

    “应该给钱。”

    “路是咱们自己修的,他们弄坏了,就的给钱。”

    “就是就是,只是收个入城税而已,都没收他们过路费,已经算是轻的了。”

    “入城税也不是多贵,十几个大子儿而已,还不够他们喝一顿酒呢。”

    “……”

    两撇胡子的管事,被塞住了嘴,不停的冲着杨七‘呜呜呜呜呜’叫唤。

    杨七并没有搭理他,而是继续说道:“咱们代州城收的入城税,将来也会全部用到道路的修建中。一分一毫都不会有人贪墨。还有,这入城税,针对所有的商客。不论是谁,不论什么身份,都一视同仁。

    哪怕是我杨家的货物要入城,也得交税。”

    “好!”

    百姓们闻言,一个个拍手叫好。

    杨七继续说道:“我刚才在城门口看了一下,入城和出城的商人太多,容易都在一起。这样很不好。所以我决定。从即日起,代州城东门、南门,作为入城的门户。西门和北门,作为出城的门户。所有的门户,共一分为二,一半供商客车马通行。

    另外一半,则是专门供给百姓们进出。

    虽然有时候大家会绕行一段路。

    但是,相比而言,咱们也不用因为拥堵的关系,堵在门口很久时间不能进城。

    而且,代州城也会沿着护城河,建造一个环城墙的大道。

    尽量的给予诸位便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