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丰碑杨门-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有私心,她害怕。
她害怕说出口,杨四就会离开自己。
她不敢去赌,不敢赌杨四对她的感情比亲情还重。
“没什么,只是看到四妹那么小,就要被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伤害,心里就难过。”
铁镜公主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撒谎。
杨四听到铁镜公主的话,愣了愣,感叹道:“有时候,当公主,未必有平民百姓幸福。你如果担心海靖公主的安危,不如把她接到你府上住吧。”
“不行!”
铁镜公主果断的拒绝了。
她害怕海靖公主说漏嘴。
见杨四眼神异样的看着自己,铁镜公主赶忙解释道:“四妹这一次受惊不轻,御医说需要静养。她也住习惯了自己的府邸,贸然搬到我府里去,只怕对她的病情不利。”
杨四点点头,算是相信了铁镜公主的话。
铁镜公主和杨四又温存了一会儿,然后让人驾着马车回府了。
回到府里以后,铁镜公主让杨四去帮她训练府里的护卫,她自己带着丫鬟回到了卧房。
一进卧房,铁镜公主脸色骤变,她冷声吩咐丫鬟,道:“你去吩咐上京府尹,让他带人密切的注意最近入城的宋人。发现和杨字有关的宋人,通通给本宫轰出上京城。再去给本宫调动一支近卫,让他们守在附近,一旦发现了可疑的宋人,立刻拿下。”
丫鬟愕然的问铁镜公主,“公主,这么做会不会太霸道了。很有可能会惹到其他契丹八族……”
“哼!”
铁镜公主冷哼一声道:“反正母后和耶律叔叔正在杀人立威,谁跳出来,就让谁去死。”
事到如今,铁镜公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铁镜公主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
既然爱上了杨四,那就绝不会让杨四被其他人夺走。
即便那个人是杨四的亲兄弟。
……
面对与铁镜公主布下的天罗地网,杨七全然不知情。
此刻,他刚进城。
进入到了辽国的上京城,杨七有种进入到汴京城的感觉。
虽然是冬日,但是上京城依然繁华。
其繁华程度,丝毫不比汴京城弱。
只是相比于汴京城充满的书卷气息,上京城多了一些野蛮的气息。
即便是那些个辽人,穿上了宋人的装扮,也掩饰不了他们身上的野蛮气息。
在距离杨七不远的地方,杨七看到了两个书生打扮的辽人,扯着嗓子高声的吟唱汴京城里知名的诗句。
只是这两个辽人,学问明显不高,许多诗句都是拼凑在一起吟出,全无美感。
偏偏,还有许多辽人小姑娘,频频侧目观看。
当然了,除了辽人以外。
杨七还看到了许多宋人,他们有挂着辽国朝堂官员腰牌的,也有跟在辽人身后一边鄙夷一边捧臭脚的。
总之在辽国的上京城内的宋人,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读书人。
另一类就是苦力。
杨七裹着一张宽大的熊皮,腰间挂着刀,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辽人。
在城内走了半圈,杨七到了上京城里的南国钱行。
相比于西京城里的南国钱行,上京城里的南国钱行开的更早。
不过,占地面积却不大。
仅有三十几亩地。
上京城里的南国钱行很繁华,各地、各国汇聚到上京城内的商人,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南国钱行。
因此,上京城的南国钱行,更像是一个商会钱行。
而且,在上京城的南国钱行里,还有酒楼客栈。
掌管上京城南国钱行的掌柜,也算是一个妙人,基本上把上京城的这三十亩地的地盘用到了极致。
杨七到了南国钱行门口的时候,钱行的掌柜带领着一群伙计,已经在钱行门口恭候。
杨七一身的熊皮很显眼。
即便是在辽国,似杨七身上这一张完整的黑熊皮也很罕见。
钱行的掌柜名叫沈鹏,五十多岁,是一个很有眼力价的人。
沈鹏见到了杨七的时候,匆忙就出了钱行门口,躬身道:“老仆沈鹏,见过七少爷。”
沈鹏以前是杨家的账房,后来被调遣到了南国去。
如今,已然成为了坐镇一方的大掌柜。
跟随在沈鹏身后的一众伙计们,全部向杨七施礼,“见过少爷。”
在这里的伙计,几乎全部都是稻草人的人马。
他们除过了平日里的工作外,还要私底下收集辽国的情报。
这也是除了汴京城以外,稻草人最集中的情报处之一。
南国钱行的掌柜,在辽国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可也是能和大人物说上话的人。
猛然间,这位掌柜恭敬的向一个人施礼。
南国钱行里的客人们都下意识的看了过来。
几乎所有的商人们,都想记住杨七的身影。
杨七摆了摆手,轻声道:“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多礼数。都去忙吧。”
“是。”
扮作伙计的稻草人们,快速的散开了,去忙了。
只留下了沈鹏一人伺候在杨七身边。
杨七此行十分低调,他不愿意被人认出来,所以没在钱行里多待,就让沈鹏带着他到了后堂。
沈鹏弓着腰,跟在杨七身边,轻声道:“七少爷,您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是很累了。老仆已经吩咐人准备好了吃食和热水。您先洗漱一下,用一下饭。”
杨七淡淡点头,道:“也好。”
沈鹏虽然不是杨府最内层的仆人,但是他多少了解一些杨七的嗜好。
因此,在杨七洗澡的时候,沈鹏并没有派人伺候。
只是让人随时给杨七备着热水,以便于杨七添水。
洗过以后,杨七换上了一身宽松的衣衫,进入到了饭厅。
饭厅内的地火龙烧的旺盛。
因此,杨七单衣进入到了饭厅以后也感觉不到冷。
饭桌上的饭菜很有特色。
摆在最中间的是一道炖熊掌。
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肉食,还有两个炒菜。
沈鹏等到杨七坐定以后,略显尴尬的道:“上京城里炒菜做的好的厨子都在皇宫里,或者被达官贵人把持着……”
杨七摆了摆手,打断了沈鹏的话,笑道:“都是自己人,随便吃两口即可。用不着准备多好的菜色。我要是真的要吃好的菜色,也用不着其他厨师。”
杨七说的这话极其自信。
沈鹏愧疚道:“七少爷您好不容易来一趟,老仆就是想让你尝一尝,这辽国的所有美食……”
杨七摆手,道:“坐下一起吃吧。”
沈鹏惶恐道:“那怎么敢……”
沈鹏也算是知道杨七身份的。
他这个南国钱行的掌柜的,看起来风光,可是跟杨七相比,终究是各下人而已。
杨七执意的邀请,沈鹏才坐下,陪着杨七吃饭。
一边吃饭,杨七一边发问,“之前让你查的事情,查的如何?”
沈鹏慌忙的放下筷子,把嘴里的肉块生生咽下去,恭敬道:“老仆已经查过了。四少爷确实在铁镜公主府上。如今已经坐到了公主府侍卫统领的位置。”
杨七点点头,又问道:“你有没有尝试过联系他?”
沈鹏尴尬道:“四少爷……四少爷每一次出来的时候,都跟铁镜公主在一起。咱们的人没有接触的机会。而铁镜公主府上,从不用宋人奴仆。所以咱们的人也进不去。”
杨七吧唧了一下嘴,说了一句让沈鹏摸不着头脑的话。
“千里姻缘一线牵啊!还真是孽缘,逃不过去……”
第0550章 辽国韩家()
诚如杨七所言,杨四和铁镜公主这一段姻缘是天定的。
在杨七肆意的篡改演艺世界历史走向的情况下,杨四依然和铁镜公主走到了一起。
似乎千山万水,也拦不住两人之间的孽缘。
杨七在南国钱行内惊鸿一瞥,看似并不起眼,却引起了上京城内不少商人和权贵的注意。
南国钱行背后的真正的东家,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对此,外界一直都颇多的猜测。
有人说南国钱行的东家,就是南国皇室。
也有人说,南国钱行的东家是南国第一大财主。
更有人说,南国钱行背后的东家,其实是源自于先秦的赵氏一脉。
每一个身份背后,都有一个布满了传奇色彩的故事。
商人们遍及南北,也把这些故事传到了南国周边的各个国家。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没有人见过南国钱行东家的真正面目。
今日南国钱行上京城分号掌柜,对一个年轻公子极其的恭敬,而且施的是家仆礼,这边引起的众人的猜测。
神秘的南国钱行的东家出现了。
这一则消息一出,许多人趋之若鹜,恨不得一睹为快。
商人们是最善于攀关系的一群人,他们觉得,只要能跟南国钱行的东家吃一顿饭,以后出去了,跟其他人做生意,别人也得给他三分薄面。
即便是这三分薄面是看在南国钱行的面子上给的,那也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一张张烫金的拜帖递入到南国钱行里以后,沈鹏的脸色就变的十分的怪异。
沈鹏端着一张檀木盘子,盘子里的拜帖码的整整齐齐,进入到了杨七休息的厢房以后,他恭敬的把檀木盘子放在了杨七眼前的桌上。
“怎么会有这么多拜帖?”
杨七正穿着一身雪白的长衫,盘腿坐在厢房内低矮的书桌前在阅读稻草人递给他的有关于铁镜公主府的消息。
瞧见了沈鹏端来的一盘子的拜帖以后,明显有些错愕。
沈鹏双手叠放在腹前,笑眯眯道:“这些都是身处在辽国的商人,在得知了七少爷您到了以后,递上的拜帖……”
“我的身份暴露了?”
杨七有些诧异。
沈鹏摇头,恭敬道:“他们只是想拜访一下南国钱行背后的东家,并不知道七少爷的身份。”
杨七愣了愣,点点头,伸手从盘子里捻起一张拜帖,翻开瞧了瞧,又扔回了盘子。
接连翻阅了十几张拜帖,杨七一股脑的把盛放拜帖的盘子,推到了沈鹏面前。
“真是一群败家玩意儿,不是镶金边的,就是錾金丝的,甚至还有通体鎏金的?这是在向我炫富吗?”
杨七兴趣乏乏的摆了摆手,“拿下去想办法把里面的金子弄出来,存到我的户头上。”
沈鹏嘴角抽搐了一下,还是照做了。
能把别人递进来的拜帖融了取金子的人,满世界的贵族圈,恐怕也只有杨七一人了。
沈鹏很想告诉杨七,找工匠们把上面的金子一毫不差的剥离下来工钱,远比这些拜帖上的金子更花钱。
打发了沈鹏,杨七坐在书桌前,继续观看稻草人递过来的情报。
根据稻草人情报上所述,最近几天,铁镜公主府的护卫们增加了三成。除此之外,在铁镜公主所住的街道两旁,盘桓着数量不少的近卫军军卒。
近卫军是辽国皇室的侍卫军之一,人数一直保持在三千人左右。
其战斗力,远比辽国的精锐皮室军还要强横一截子。
有点儿类似大宋皇室的金枪班、御龙直卫等等大内侍卫。
这些近卫军盘桓在铁镜公主府附近,做的事情让很多人感觉到匪夷所思。
那就是驱逐宋人。
旁人或许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杨七却从这中间,感觉到了浓浓的恶意。
似乎铁镜公主已经猜到了他到了辽国的上京城,所以在暗中针对他。
只是,铁镜公主既然猜到了他到了辽国的上京城,却没报知给耶律休哥和萧太后,这让杨七有些意外。
杨七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耶律休哥和萧太后这两位站立在辽国权力顶端的两个人心里的敌对地位。
恐怕,仅比被辽国视为心腹大患的赵光义,只低了一头。
若是让他们二人知道了杨七进入到了上京城,他们一定会派人封闭四门,然后大军压境,来一个瓮中捉鳖。
而上京城内至今没有什么大的动向,这恰恰表明了,铁镜公主并没有把他的身份透露给耶律休哥和萧太后。
杨七屈指敲打着桌面,一边在揣摩铁镜公主的心思,一边在思考如何接近铁镜公主府的对策。
铁镜公主,一方面对她表现出敌意,一方面又替他隐瞒了行踪,这让杨七很费解。
杨七再思量对策的时候,沈鹏再次捧着一个摆满了拜帖的盘子进入到了杨七的房内。
杨七并没有在意那些拜帖,而是侧头问沈鹏,“沈鹏,你说说,能有什么办法避开铁镜公主府的侍卫和近卫军的眼睛,见到我四哥?”
沈鹏笑眯眯的从盘子里拜贴里取出了一张请帖,放在了杨七面前,“或许这一张请帖,能帮得上忙。”
“韩府?”
杨七翻开帖子,就看到了两个大字,他有些诧异的抬起头,问道:“那个韩府?”
沈鹏躬身道:“楚国公韩德让的那个韩府……”
辽国楚国公韩德让,那可是一个人物。
唐末的时候,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被掠至辽国成为了奴隶,后来他的祖父,凭借着奴隶之身,一路做到了辽国的中书令的位置上。
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官居南京留守,被封为燕王,后因为与宋军作战失败,遥授晋常节度使,爵位降到了秦王的位置上。
韩德让自小受到了其祖父和父亲的熏陶,智略过人,深明治国道理。
后来入仕为官,先后挫败了赵光义两次伐辽的战斗。
被授予辽国南院枢密使、楚国公的爵位。
成为了辽国最具实权的汉臣。
辽景宗去世以后,他和萧倬达成了密议,拥立了现在的幼帝。
成为了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萧倬为了拉拢他,不仅擢升了他为楚国公,加赐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甚至还赐下名德昌。
以此洗清他奴隶的身份。
甚至近期,还有传闻,说萧太后予以赐皇族姓氏给韩德让。
而韩德让,也是萧太后这位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支持者之一。
经过了此次两京被掠夺后,耶律皇族和萧氏后族联合逼宫的事宜。
为了解决萧太后的后顾之忧,韩德让已经暗地里开始和萧太后一起谋划,改革辽国的制度,在辽国推行汉制。
可以说,韩德让已经是足以并肩耶律休哥的一个实权派的‘摄政王’。
就是这么一个在辽国跺一跺脚也能掀起风浪的人物。
居然请杨七一个来路不明的商人吃饭。
沈鹏见杨七眼神怪异的看着自己,就陪着笑脸解释道:“七少爷,您别这么看着老仆,真正请您吃饭的,自然不可能是韩德让。事实上真正请您去吃饭的,是韩府的二公子。他只是假托韩德让之名。”
杨七挑眉道:“韩府的二公子,能有办法让我见到我四哥?”
沈鹏轻咳了一声,低声道:“老仆听说,辽国皇太后萧倬,和韩德让的关系不一般。因此,辽国皇室的几位公主,和韩府两位公子的关系也比较亲近。
据说,辽国皇太后萧倬,已经答应了把自己膝下的大长公主晋国公主,下嫁给韩德让的大儿子。
总之,韩家和皇室的关系匪浅。如果韩府的二公子肯帮忙,您想见四少爷,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杨七挥动着手里的请柬,轻笑道:“这么说,这位韩府的二公子,我是非见不可咯?”
“应该见见。”
沈鹏含蓄的笑道。
杨七似笑非笑的问道:“你如此费心的推举韩家,我不信你在这其中没图谋什么……”
沈鹏脸上的笑容一僵硬,尴尬的道:“实不相瞒,咱们南国钱行,虽然跟萧氏后族搭上了关系,可是并不牢靠。如果咱们能跟韩家搭上关系,那咱们南国的生意,在辽国就稳如泰山。
老仆这也算不上什么图谋,只是希望七少爷您能顺便搭把手,帮我们一把。”
“你啊你!”
杨七哭笑不得的指了指沈鹏,然后把手里的请柬扔给了沈鹏,骂道:“滚去准备。”
沈鹏闻言,狂喜道:“老仆这就去准备。”
杨七能够理解沈鹏,同时也知道沈鹏的话里有水分。
他不相信,南国钱行和韩家没有搭上关系,如果没搭上关系的话,韩家二公子为什么要请他吃饭?
只能说明,目前南国钱行和韩家的接触,只是还停留在最表层的最薄弱的层面,并不牢靠稳固。
甚至,沈鹏根本没有跟韩家真正有身份的人交谈过。
贵族嘛,总是最自持身份的一群人,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把他们和普通人隔绝开,甚至通过各种手段,在两者中间设立下巨大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以此来衬托他们的身份。
韩家好不容易混到了辽国最顶层的贵族圈子,自然更加自持身份。
因此,在韩家真正有身份的人眼里,或许只有南国钱行的东家,勉强才有资格跟他们攀谈。
沈鹏在得到了杨七的应允以后,迅速的和韩府的人联系上了,双方共同商定好了赴宴的事件。
事实上,基本上是韩府的人定下时间,沈鹏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只是耐心的当了一次传声筒而已。
约定好的时间是两天后的晚上。
沈鹏特地为杨七准备了一身看起来充满了贵气的衣装,却被杨七给拒绝了。
杨七只是简单的穿上了一件雪白长衫,头上绑上了一个束发的玉冠,手握着一柄象牙骨扇子,披上了一件熊皮大衣,敢去赴宴。
赴宴的地方在樊楼。
上京城的樊楼。
相比于汴京城的樊楼,上京城的樊楼更具有异域风情。
虽然从酒楼的建设和装潢都是仿造的汴京城的樊楼,但是相比于汴京城的樊楼充满的书卷气,上京城的樊楼则充满了铜臭气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场面,在上京城樊楼里看不到。
一进入上京城的樊楼,看到的更多的是那些辽国的贵族子弟们,牵着恶犬,驾着雄鹰,在互相争斗。
似乎两犬相争的胜负,远比一篇道德文章更引人注目。
偶尔也有一些打扮的不伦不类的书生装扮的人留恋在其中。
但是他们口中的淫词艳语,简直是不堪入耳。
些许在大宋被批判为庸俗话本的东西,在他们中间似乎更受欢迎。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们知道嗣仙人这首词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的吗?”
“什么情况下?”
“嘿嘿嘿……你想象,你一回头,看到有个女子在灯火忽明忽暗的地方,你说说,这个女子在干什么……”
“在思春……”
“在偷窥男人……”
“在洗澡……”
“……”
当杨七听到了自己剽窃的诗词被如此解说的时候,他脸色黑的可怕。
恨不得掉头就走。
不过,一转身,对上了沈鹏那可怜巴巴的眼神以后,他只能叹了一口气,踏进了上京城樊楼。
杨七一进门,喧嚣的樊楼清净了不少。
杨七的装扮,和他身上的气质,都彰显出他是一个纯正的读书人。
在这上京城,纯正的读书人并不多见。
大多读书人入了上京以后,都改弦易张,穿起了辽人的装扮。
他们似乎想要借此方式,博得辽国贵族的欢心,好借此能谋取一个一官半职的。
还有一些骨头硬的读书人,其中长相俊俏的,都被辽国彪悍的妇人们抢到了府里去了。另外一部分,则被身份高贵的辽国贵族,强硬的收入到了府上当了幕僚。
总之,辽人似乎对大宋的读书人,充满了无限的征服欲,而且不分男女。
而似上京城樊楼,每曰其名是读书人待的地方,可实际上真正的读书人却并不多见。
突然冒出了一个样貌俊俏,纯正的读书人。
一下子就像是唐僧进入了女儿国一样,引人注目。
第0551章 贪婪()
随着杨七进入到了上京城樊楼,樊楼里的辽人吵闹的声音下意识的变低了不少。
许多人看着杨七窃窃私语。
其中有一些陪伴着家中兄长出来玩闹的女子,毫不掩饰眼中充斥的占有欲。
杨七像是一块肥肉,一下子出现在了一群恶狼面前。
“看什么看,我们韩府请的人,也是你们能随意窥视的。”
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突然出现在了樊楼通往二楼的楼梯口,脸色冰冷的冲着一楼的辽人训斥了一句。
那些个辽人中间,明显有人感觉到了畏惧。
但也有人心存布满,低着头满脸怨毒。
总之在场的辽人,没有人敢直面韩家的威势。
由此可见,韩家在辽国如日中天的地位。
白衣女子训斥过了在场的辽人,欠身向杨七施礼,“可是南国钱行的易公子。”
杨七拱手还礼,“正是。”
白衣女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