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丰碑杨门-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启程!”
负责监送他们的禁军将领一声喊。
几乎所有人都回头遥望汴京城。
然后一言不发的在禁军的监管下,前往了西北。
到了西北,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待遇,他们心里也不清楚。
当真是前路茫茫。
……
有一个人就比他们清楚。
这个人就是吕端。
经过了十日的突击审问。
吕端终于在一系列的蛛丝马迹中找到了线索。
查出来的真相,让吕端有点懵。
随后就是滔天的怒火。
大同府衙门。
大堂上。
吕端手里捏着证据,看着站在他眼前的马寡妇、已死的绿柳、牢房里的义士们。
怒发冲冠!
“嘭!”
吕端拍桌,大堂上所有人吓的颤抖了一下。
“杨延嗣!你耍我!”
吕端愤怒的咆哮了一声,冷冷的扫了一眼大堂里的人。
“带上他们,跟本官去杨府,本官要当面向杨延嗣问一个清楚。”
随着吕端一声令下,这一行人被带着,跟随着吕端,浩浩荡荡的杀到了杨府。
杨府内。
杨七正抱着儿子在玩耍,就听到了一阵争吵声。
“吕大人,少爷正在休息,你不能进去。”
彭湃拦着声怒的吕端。
吕端连打带踹,骂着彭湃,“你给我让开!”
盛怒的吕端还是很凶残的。
加上彭湃心里知道杨七看重吕端,所以不敢跟吕端动手。
这让吕端成功的突破了他的阻拦,进入到了杨府的花厅。
一进花厅,见到杨七。
吕端就怒不可执的质问杨七,“你这是什么意思?”
“哇……”
小宗卫被吕端一声怒吼吓哭了。
杨七一边哄着儿子,一边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你能不能小点声,什么什么意思?你说清楚点。”
吕端当即就要怒吼,不过看着啼哭的小宗卫,他收起了愤怒的声音,咬牙切齿的低声质问,“你派遣这么多人,制造这么大的一个局,引我上钩。你这是什么意思?戏耍我?”
杨七抱起了小宗卫,把小宗卫架在了脖子上,颠簸了两下,小宗卫立马不哭了。
杨七看着愤怒的吕端,笑道:“你可以把这看成是一种考校!”
“考校?”
吕端冷哼道:“你有什么资格考校我?我看你分明是戏耍我。”
杨七笑眯眯道:“你还别说,你要是早来一天,我还真没资格考校你。今天你来的正是时候,我刚好有了资格考校你。”
吕端皱起了眉头,盯着杨七,“你是什么意思?”
杨七对彭湃道:“把今早汴京城送过来的文书,给吕大人看看。”
彭湃去杨七书房,拿了一份文书,递到了吕端手上。
吕端疑惑的翻开了文书,扫了一眼就愣住了。
“怎么会?”
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的盯着文书上每一字每一句,看了个清清楚楚。
“噗通~”
吕端当即瘫坐在了地上。
他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朝廷把我卖给了你?”
吕端低声呢喃。
这个信息太让他震撼了。
为官十几载,距离他梦寐以求的参知政事,仅有一步之遥。
眼看着再进一步,就可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了。
就这么,轻易的被卖给了杨延嗣?
这他怎么接受得了?
“我吕端为大宋江山,奔波十几年。如今,却被轻而易举的就送给了你杨延嗣。我算什么?”
吕端盯着杨延嗣,“货物吗?”
杨七并没有安慰吕端,以吕端的性格,不需要他去安慰。
杨七颠着呵呵笑的儿子,幽幽说道:“这就是政治,在没有进入权力中枢之前,一旦碰到了形势比人强的场面,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牺牲的。
想想刘邦的白登山之围,想想李世民的白马之盟。你就应该明白你的处境。”
吕端怨恨的盯着杨七,“你要,他们就得给?”
杨七似乎没看到吕端怨恨的眼神,他平静的道:“我要,他们就得给。因为我够强,我能威胁到他们,他们却威胁不到我。”
吕端怒极,低吼道:“你算什么?连个草头王都不算,凭什么威胁大宋江山?”
杨七看向吕端,冷笑一声,“只要辽国不灭,我就算是一坨屎,大宋也得供着我。而你,连屎都不如。”
“连屎都不如?”
吕端重复了一句,旋即仰天长笑,“哈哈哈……哈哈哈……”
吕端一边笑,一边哭。
笑声传遍了杨府。
眼泪却已经布满了脸颊。
“对!你说的对!我连屎都不如!连屎都不如!”
“哈哈哈……”
吕端显得有些癫狂。
他疯狂大笑,疯狂流泪。
然后不理会任何人,跌跌撞撞的往杨府外跑去。
杨七皱了皱眉,低声吩咐,“彭湃,你派人去跟着他。绿柳,你也跟上去。”
“属下明白。”
“奴婢明白。”
彭湃派遣了稻草人和绿柳一起,去跟上了吕端。
吕端出了杨府以后,直奔大同府城内最大的酒楼。
长乐坊。
吕端在长乐坊内大醉了三天,每日里清醒以后就喝酒,一边喝酒一边哭笑。
如同一个疯子一样。
被自己的国家抛弃,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就像是突然之间被人挖了心头肉,抽去了灵魂。
痛到了骨头里,痛到了灵魂深处。
吕端想要借酒去忘记这种痛苦,可是这种痛苦在他的胸膛里越来越痛,怎么也忘不掉。
如梦得到了杨七的传话,所以就任由吕端在长乐坊里瞎胡闹。
吕端在长乐坊闹了三天。
第四天的时候。
吕端一大早穿戴整齐以后,就到了杨府。
他站在杨七的对面,整个人显得很阴沉,目光变的十分敏锐,十分的犀利。
似乎要噬人一样。
杨七也穿戴的整整齐齐的。
今天,汴京城里送来的人到大同府城。
杨七准备去迎接。
吕端的家眷也在其中,吕端很明显也要去迎接。
看着对面的吕端,杨七皱眉道:“不疯了?”
吕端面无表情的道:“我从没疯过。”
杨七张了张嘴,感慨道:“别那么心灰意冷,在我麾下任职,不会辱没你的才华。”
吕端阴翳的看向杨七,冷声道:“等你什么时候让我坐上了堪比大宋国相的位置以后,你才有资格这么说。”
这是……在鼓动我造反?
杨七明显嘴角抽搐了一下。
第637章 如虎添翼()
很多人觉得,造反是一个脑力活儿。
其实就造反本身而言,它是一个考验胆量的活儿。
百姓们造反是不甘心被重重压迫,最终铤而走险,冒着杀头的风险,带领着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推翻压迫他们的官僚。
所以在许多百姓造反的文献中,可以明确的看到‘官逼民反’,‘杀官造反’等一系列的词。
这就是个胆量问题。
胆大的人在受到了压迫以后,就会铤而走险,用拳头拼出一个未来。
胆小的只会在重重压迫下,变的越来越卑微,到最后被压迫致死,一辈子活的像是个奴隶。
官员们造反的本质,其实跟百姓们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他们的野心更大,他们觉得骑在他们头上的那个人,总是逼着他们卑躬屈膝,逼着他们跪服在他脚下,甚至逼他们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于是乎,他们就想把头上那个人拉下来,自己坐上去欺负别人,而不是被人欺负。
这也是个胆量问题。
胆大的官员在受到了头上那个人压迫以后,就会想方设法的把他拉下马。
这一类人一般会被称之为奸雄。
胆小的官员会被压迫的一辈子抬不起头,即便是偶尔抬起头想做些事,也会被踩下去。
这一类人一般会被称之为忠臣。
以上的四类人,在大宋比比皆是。
所以在大宋造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
史料记载,大宋两百多年的历史,造反的次数多达四百多次。
也就是说,平均一年,有两次造反。
大宋能在这么多造反中坚挺下来,确实不容易。
杨七也有过这个念头,但是想到了老杨,他就迅速的把自己这个念头给掐死了。
只是让杨七没想到的是,他没有造反的念头了,他手下的人反而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似乎每一个跟了他的人,都会被黑化。
忠贞耿直的忠臣,也开始慢慢的向反贼蜕变。
比如寇准,在跟随杨七之前,一直忠心耿耿的准备为大宋百姓谋福祉,跟随了杨七以后,就开始鼓动他造反。
还有陪着杨七一起去接人的吕端,在没有跟随杨七之前,他真的是在为大宋的江山上下奔走,劳苦功高,跟随了杨七以后,他语言中就开始暗示杨七造反。
杨七甚至觉得,或许有一天,他手下的人,真的会把黄袍披在他身上,拥立他登基。
“嘿~”
马背上的杨七独自讥笑了一声。
车到山前必有路。
到时候再看。
现在忧虑这个问题,为时过早。
杨七去接人的队伍并不庞大,仅有百人,但是显得很浓重。
杨七一袭白衣,头顶象征着他侯爵身份的金冠,披着一张黑熊皮的大衣。
吕端一袭青衫,也披着一件熊皮大衣,紧跟在杨七身边。
在他们二人身后,彭湃率领着稻草人,摆开了属于杨七侯爵的仪仗。
金瓜、铜锤、斧钺。
这象征着杨七是一位武侯,而且还是开国侯。
杨字大旗迎风招展,引的路人纷纷侧目。
杨七在西北的时候,很少打出自己的仪仗。
其一,是因为懒得用。
其二,是因为在西北,没有几个人能有资格让杨七打出仪仗迎接。
而今日,杨七打出仪仗,迎接从汴京城而来的向敏中一行,可见对其敬重。
当然了,此举难免有收买人心的嫌疑。
但是杨七又岂会在乎别人的看法?
他就是要收买人心。
杨七的仪仗到达了大同府城南门口的时候,从汴京城而来的向敏中一行还没到。
杨七、吕端二人,带领着迎接的人,在大同府城门口等了足足有一个时辰。
向敏中一行人才姗姗来迟。
监管他们的禁军,早在大同府边陲的时候就已经撤走。
如今护送他们到大同府城的是杨七麾下的大同军。
以王祜为首的队伍到达了大同府城城门口的时候。
杨七主动迎了上去。
隔着老远,杨七就拱手笑道:“见过诸位大人,诸位大人远道而来,嗣倍感荣幸。”
王祜、向敏中等人不敢托大。
一起躬身向杨七施礼。
“参见虎侯……”
他们也是聪明人,此行一路而来,三五个人凑在一起,互相商讨之下,也了解到了自己的处境。
汴京城他们是回不去了,以后九成九要在杨七麾下做事。
所以在杨七面前,他们不敢摆架子。
杨七移步上前,激动的拉着王祜的手,“王大人能亲赴西北,嗣感激莫名。”
王祜老脸上布满灿烂的笑容,反握着杨七的手,诚恳道:“能得虎侯亲自迎接,王某也是倍感荣幸。以后我王家一门,就要在虎侯门下讨生活了,还望虎侯多多提携。”
“切!”
王旦就像是一只骄傲的孔雀,仰着头,一脸不屑。
王祜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很想转头给王旦一巴掌。
没眼里的东西!
杨七并没有因为王旦的不屑而生气,他假装没听到,依旧对王祜笑脸相迎,“王大人言重了,快请入城,我已经布置好了酒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请!”
送了王家一门先行入城。
杨七又先后和沈伦的家眷以及吕端的家眷打了一个招呼。
轮到向敏中的时候,二人显得有些唏嘘。
连日的奔波,向敏中脸上多了几道皱纹,年仅四旬的人,看着更像是五旬。
“向兄,昔日汴京城一别,再见面,感触良多啊!”
杨七长叹了一声,感慨道。
向敏中艰难的挤出了一丝笑容,瓮声瓮气道:“是啊!昔日见你,你还是汴京城内的一介纨绔,而我却已位居朝堂。
再见面,你虎侯已经成为一方诸侯,而我却差点沦为阶下囚。
人生无常,我也没料到自己会落到今日这步田地。”
杨七拍了拍向敏中的肩头,鼓励道:“向兄不必灰心,西北地域辽阔,百姓有数百万之多。有的是机会让向兄一展抱负。”
向敏中点了点头,迟疑了一下,问出了一个一直困扰他的疑惑。
“虎侯,向某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恳请虎侯能够不吝赐教。”
“你问吧!”
“朝廷为何突然把我、吕兄,还有王贤弟三人,发配到西北?虎侯可知道这其中的内情?”
向敏中直愣愣的盯着杨七,迫切的想知道答案。
“向兄,这话你就说的不对了。你们到了西北,这是高升,而不是发配。”
顿了顿,杨七又道:“至于朝廷为何把诸位送到西北,这个问题我倒是知道答案。”
“为何?”
杨七咧嘴一笑,“因为我向朝廷去了文书,要求他们,送一些文官们过来,帮我治理西北四府。”
“啪啪啪!”
杨七拍着已经瞳孔放大的向敏中,笑容更加灿烂,“然后,朝廷就把你们派遣给我了。”
向敏中浑身颤抖的盯着杨七,咬牙切齿的道:“原来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你?!”
向敏中猛然扑到杨七身前,颤声厉喝,“你为何要害我?”
杨七任由向敏中愤怒的盯着自己,平静的道:“我何曾害你?”
“若不是你,我又怎么会被全家发配到这西北?”
向敏中咆哮。
杨七讥笑道:“你是大宋的官员,而我杨延嗣在大宋官员眼里,就是一个心怀叵测的叛逆。我一个叛逆,要害你这位朝中重臣?朝廷若是不同意,我能害到你?
我向朝廷要人,朝廷可以拒绝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拒绝,反而亲自把你们送到了我大同府的边陲。
朝廷若是有心要保你们,何至于此?”
“朝廷?!”
向敏中已经相信了杨七的话,他眼含热泪,“他们三个,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我向敏中做错了什么?”
杨七怜悯的看着向敏中。
“你没有做错什么,做错事的是他们。而你,只不过是他们为了承担错误付出的代价。”
向敏中瞪着眼睛,双眼赤红的看着杨七。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超铜台关大捷的事情你可知晓?”
杨七反问了一句。
向敏中点点头,“这件事在汴京城,乃至整个大宋,是人人皆知的一件事。”
“那就好……”
杨七轻笑道:“那么,我可以告诉你,真正斩杀辽国十五员将军的人,是我五哥。真正拿下铜台关的人,也是我五哥。
而在此战期间,王超麾下的雄建军,从未离开瓦桥关一步……”
向敏中震惊道:“王超冒领了杨延德的军功?”
“对!朝堂上的三位宰辅都知道此事。可是他们选择了沉默,默认了此事。他们既然冒领了我西北的军功,那就得付出点代价。
而你们,就是他们付出的代价。”
向敏中瞪着眼,红着眼,咬牙道:“为何我从不知道此事?”
杨七幽幽道:“这等龌龊事,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公之于众。”
“可恨!”
“可恨啊!”
向敏中凄厉道:“他们的错,却要我向某人承担过错。着实可恨!”
杨七拍着向敏中肩头,笑道:“看开点,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能改。这件事还远远没有结束。等你看到王超的结局的时候,或许你的心情会好点。”
“王超的结局?什么意思?”
“你好歹也是一位京官,这点门道都看不透?”
向敏中迟疑了一下,道:“你说的是辽人?”
杨七翻了个白眼,“不然呢?据我所知,辽人的使团已经在南下的路上了。”
“嘶~”
向敏中倒吸了一口冷气,“辽人可不好应付。”
“管他呢!谁叫他们贪心呢。进城吧!”
“不去!”
杨七愕然,“为何?”
向敏中擦干了泪珠,板着脸,义正言辞,“本官乃是宋臣,岂能入贼城。”
“嘿!”
杨七被向敏中气笑了,“是我刚才那番话白说了,还是你刚才哭哭啼啼的再跟我演戏,实际上想套我话?”
向敏中抚摸着胡须,淡淡的瞥了杨七一眼。
“你觉得呢?”
“老小子,居然跟我演戏,差点被你给骗了。”
杨七恼怒的瞪着向敏中,“朝廷把你们派给了我,以后你们就是我的人。”
“彭湃,绑了!”
彭湃上前,二话不说,直接用绳索绑了向敏中。
向敏中一点儿反抗也没有。
任由彭湃绑起了他。
而后很自然的跟着杨七入了大同府城。
在很多人看来,向敏中这种做法,有点儿多此一举。
其实不然。
恰恰是这一点,体现出了向敏中的聪明之处。
从见到杨七,到进入大同府城,向敏中所表现出的一切,都是在演戏。
他这是在为自己留后路。
他要告诉那些潜藏在大同府城里的探子,他向敏中人在曹营心在汉。
他日朝廷若是平定了西北四府。
他向敏中就会成为一个当代苏武。
他在杨七麾下所作的一切,那都是忍辱负重。
杨七也看穿了向敏中心底里的想法,所以才顺着向敏中的心思,让彭湃绑了他。
至于向敏中在他麾下玩什么人在曹营心在汉,杨七一点儿也不在乎。
人才难得,用了再说。
真要是诚心做二五仔,杨七就会把他丢到南国去,让他去教导山里的蛮人。
等到杨七带着向敏中到了杨府内以后。
曹琳早已准备好了宴席在等待他们。
“还不松开我?”
一进入杨府,向敏中就冲着彭湃说道。
彭湃看向了杨七,杨七点了点头。
向敏中解除了束缚以后,领着妻儿老母,坐到了桌前,直接开吃。
再不吃可就没了。
王家一门、吕家一门、数百犯官、沈伦家家眷,近千人,坐在桌前猛吃猛喝的场面,分外壮观。
至于等待杨七这位主人?
他们想都没想过。
吃了一路的清汤寡水了,正好借此机会开开荤。
在官场上混过几年的人,在饭桌上都是老油条。
虚伪的俗礼,那是在人前的表演。
在人后,谁在乎?
杨七既然肯接纳他们,那就是要用他们。
只要他们还有利用的价值,即便是表现的粗狂一点,杨七也不会说什么。
曹琳显然是见惯了这种场面,她在丫鬟的陪伴下,穿梭在女眷群中,劝酒攀谈,嘻嘻哈哈,在帮杨七笼络人心。
杨七望着满院子如同乞丐一样吃东西的官员以及其家眷们,笑容灿烂。
“如虎添翼啊!”
第0638章 军机阁()
宴会一直持续到夜晚。
饿了一路的官员们以及其家眷很能吃。
足足吃了六头牛、二十只羊、五口大肥猪,其余酒菜无数。
酒足饭饱。
杨七派人把数百犯官以及其家眷送到了大同府城驿站内休息,只留下了王祜、王旦、向敏中、吕端四人。
加上杨七一共五人,坐在花厅内饮茶。
杨七端起茶杯,“嗣在这里以茶带酒,敬四位一杯。”
“切!”
王旦瘪了瘪嘴,不以为意,故意不喝杨七敬的茶,还把茶杯拨远了一些。
王祜瞪了儿子一眼,将手里的茶水一饮而尽,尴尬的看向杨七,“承蒙虎侯款待,王某不甚荣幸。应该王某敬虎侯一杯才是。”
“王大人不必客套,到了大同府,就像是到了家里一样。”
杨七笑眯眯的继续向王祜敬茶。
王祜瞧了一眼傲娇的儿子,惭愧道:“小儿年幼,说话做事难免掌握不了分寸,若是有得罪虎侯之处,王某现在这里跟虎侯赔罪了。”
杨七还没说话,王旦不乐意了,他嚷嚷着,“爹,您这是干什么,孩儿又没做错什么。”
王祜瞪了他一眼,低吼,“你闭嘴!”
王旦纵然是心里不服,但碍于其父威严,还是闭上了嘴,然后挑衅的看了杨七一眼。
杨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