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丰碑杨门-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祜瞪了他一眼,低吼,“你闭嘴!”

    王旦纵然是心里不服,但碍于其父威严,还是闭上了嘴,然后挑衅的看了杨七一眼。

    杨七对此并不在意,王旦就像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又年少成名,此刻寄人篱下,心里难免有些怨气,这情有可原。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年少时志得意满,若不张狂一些,等到了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变成一个圆滑之人后,人生也就少了几分乐趣。

    杨七麾下皆是少年老成之辈,偶尔多一个年少轻狂的,也不是坏事儿。

    杨七笑道:“王大人说笑了,我与子明兄有同窗之意,子明兄的性格,我也了解一些,又岂会怪罪于他。”

    “那就好!”

    王祜感激的说了一句,见王旦似乎要多嘴,立马瞪了他一眼。

    王旦只能一脸埋怨的看向杨七。

    杨七懒得现在调教他,所以对他埋怨的眼神不理不睬。

    杨七对着他们四人拱了拱手,“四位大人在汴京时,各自官居要职。此番入了西北四府,在嗣麾下做事,嗣对四位大人有一些安排,四位大人且先听上一听,不满意的,可以提出来。”

    王祜、向敏中、吕端三人点头。

    杨七对王祜道:“王大人在汴京时,官居兵部郎中,对于兵部的政务非常了解。所以嗣想请王大人入复兴武院。

    届时,嗣会在复兴武院设立军机阁,以复兴武院山长杨业、副山长杨洪,以及王大人三人为军机阁之首,管理西北四府治下的所有兵将。

    王大人以为,此举如何?”

    王祜脸上带着一丝骇然,心头狂跳。

    他原本以为,刚入西北,杨七不会对他委以重任,没想到,一下子就让他接触到了西北军权的核心位置。

    杨七对他如此信任,并且委以重任,他心里感觉一暖。

    但同时,对于杨七如此轻易的相信他一个外人,他又觉得杨七有些托大,甚至觉得杨七难成气候。

    两种感触,互相在王祜心里交错。

    王祜神色复杂的看着杨七,声音低沉问道:“虎侯为何如此相信王某,王某初来乍到,虎侯就委以重任,是不是有些……于理不合?”

    杨七脸上浮现出从容的笑容。

    “常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我接纳了四位,必定唯才适用,绝不会因为一些小心思,就磨灭了诸位的才华。”

    “虎侯心胸豁达,让王某有些自惭形愧。”

    王祜脸上露出了一丝惭愧的表情。

    虽然有几分演戏的成分,但是也带着一丝真诚。

    就第一眼的印象,以及交谈下来的感官,让王祜内心对杨七生出了一丝钦佩。

    在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叛乱以后,还敢如此放心大胆的把军权交出去,这种肚量,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的。

    王祜的心思,杨七大致猜到了几分,他笑道:“王大人客气了,对于嗣的提议,王大人以为如何?”

    王祜起身,施礼道:“王某必定不负虎侯所托。”

    杨七满意的点头。

    “如此甚好。”

    杨七的目光从王祜背后的王旦身上掠过,落到了吕端身上,“易直兄在大同府任职知府已经半月有余,大同府内的一应政务,易直兄也都吃透了。就有劳易直兄正式接任大同府知府一职。”

    吕端的眼神有些阴翳,他目光隐晦的扫了杨七一眼,皱眉道:“我能不能也去军中?”

    杨七愣了一下,看向吕端。

    “易直兄可会兵法?”

    “不会!”

    “可会冲锋陷阵?”

    “也不会!”

    杨七失声笑道:“那你去军中干什么?”

    吕端愣了愣,他理解了杨七话里的意思。

    当即,吕端冷声道:“我可以去军中担任监军,也可以担任军司马。”

    杨七笑道:“我麾下的军中,监军一职,必须由武将担任。而且必须是从底层一步步爬起来的武将担任监军。

    至于军司马,由监军兼任……”

    顿了顿,杨七扫了一眼在座的四人,淡淡道:“诸位,我必须提醒你们一句,在我西北,军政互不干涉。军方不得干涉地方政务,同样的地方也不得干涉军方。”

    “那我还是要去军中……”

    吕端皱了皱眉,鄙夷道:“就军中那群丘八,如何能担任好军司马?”

    “哈哈哈……”

    杨七放声大笑,指着吕端,摇头道:“吕端啊吕端,你也太小看我杨延嗣麾下的人马了。丘八?这个词不适合用在我军中。”

    杨七站起身,傲然道:“可以这么说,但凡我军中将士,副班正以上的将官,皆识字。即便是军中普通的军卒,在入伍后一年内,也会熟练的掌握并应用三千字左右。”

    “而且,我希望丘八这个词,易直兄你以后不要再讲了。我麾下的将士为国为民征战,劳苦功高,他们只需要被人尊敬,不需要被人贬低。”

    杨七最后一句话,说的很重,可是在座的四人,却没有人听在耳中。

    他们已经完全震惊于杨七麾下的将士全部识字的这个消息中。

    “军中将士皆识字?”

    向敏中揪着胡子,喃喃了一句,然后看向杨七,问道:“虎侯在跟我等开玩笑?”

    “我怎么可能拿这种事儿跟你们开玩笑。”

    杨七说的很诚恳。

    向敏中震惊道:“教育军中十几万将士们识字,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儿。”

    杨七背负双手,抬头仰望明月,豪情万丈,“没有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只要肯付出。所有想做的事情都能完成。我不仅要让我麾下的将士们全都识字,甚至还要让西北四府内的所有百姓全部都识字。”

    王旦第一次看向杨七的目光里没有了不屑,反而充满了震惊。

    王祜早已震惊的张大了嘴。

    吕端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一阵潮红。

    向敏中拽掉了一撮胡须,却全然不知,他眼睛直愣愣的盯着杨七,义正言辞的道:“这根本不可能!”

    “有可能……”

    回答他的不是杨七,而是吕端。

    吕端双拳紧握,内心极不平静,他声音沉重的道:“你们三人到西北时日尚浅,根本不了解虎侯对教化百姓的重视。

    根据我在西北的了解,虎侯在西北四府内设有书院,在四府治下的各县设立了学院,而在各县治下的各村各庄户上,皆设有私塾。

    并且,虎侯命令他治下的孩童,不论男女,皆要入学读书。

    为此,虎侯还特地减免了学子们上学的所有费用,并且还为学子们提供两餐饭食。”

    “这……不可能吧……”

    王祜、向敏中、王旦三人再也不淡定了,他们纷纷站起身,看向了背负双手而立的杨七。

    教化世人最崇高的目标,就是做到人人有书读。

    但是,仅仅是个目标而已。

    从三皇五帝,传承至大宋,没有任何一位君主、诸侯、皇帝,能够做到让治下百姓人人有书读这个目标。

    要做到这个目标,有多困难,所有读书人都深有体会。

    它或许比建造两座长城,外加开凿一条京杭大运河,更难。

    但是,就是这么难的事,杨七却做到了。

    面对三人的质疑,杨七轻笑了一声,“三位不用质疑,以后三位就要在我西北任职,西北的一切都逃不过三位的眼睛。

    嗣有没有骗三位,三位可以亲自去看看,亲自去体会。”

    “你若是真做到了让治下百姓,人人有书读,我向敏中……”

    向敏中很想放一句狠话,比如誓死追随你之类的。

    但是,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来。

    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他需要给自己留好后路。

    杨七摆了摆手,示意向敏中不必多言,他看向吕端,“易直兄要入军中,到底想干什么,嗣心里明白。但是你了解了我军中状况以后,也该明白,我军中并没有你的位置。

    而且把你放在军中也是浪费你的才华。真正属于你、适合你的地方,应该是大同府衙门。”

    吕端有些不甘心,内心挣扎了许久,长叹了一口气。

    “我听你的……”

    安排了吕端的任职,杨七又看向了向敏中和王旦。

    “常之兄、子明兄,对于你们二位的任用,我心里也有盘算。常之兄老成持重,又为官多年,足以坐镇一方。

    眼下东昇府知府一职空缺,就有劳常之兄担任。至于子明兄,我准备把你安排到复兴府,跟陈耀做伴。

    此外,我西北四府的政务和大宋略有不同,所以我希望两位在走马上任之前,能够留在大同府内观政一个月,仔细的了解一下我西北四府的政务。”

    向敏中迟疑了一下,对杨七拱了拱手,又转身对吕端拱手笑道:“那就有劳吕贤弟了。”

    吕端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丝笑意,“我在西北也只任职两旬而已,许多事情也在学习当中。大家共同学习。”

    王旦有些不满意,想要强辩,却被王祜隐晦的瞪了一眼。

    他丧气的冲着杨七和吕端拱了拱手,“多谢虎侯,有劳吕兄了。”

    杨七满意的点了点头,走到桌前,举起茶杯,“四位,今夜嗣以茶带酒,敬诸位一杯。以后西北四府,就有劳四位了。”

    四人连道不敢,然后陪着杨七一起饮下了杯中的茶水。

    聊过了正事,四人也没在花厅多待,纷纷起身告辞。

    他们四人下榻的地方,皆是曹琳安置的,都在西院的厢房。

    四人到了房门口。

    王祜率先开口,“两位,可否到王某房里一叙。”

    吕端和向敏中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王祜这个时候邀请他们的意思。

    吕端淡然道:“好!”

    向敏中拱手施礼,“那就叨扰王大人了。”

    四人进入到了王祜房内,一进门,王旦率先开口,“这算什么事儿?凭什么你们两个是知府,我却要去给人家打下手?”

    其余三人闻言一愣,向敏中似笑非笑的看着王旦,“莫非子明贤弟对杨延嗣麾下的官职很感兴趣?你若是真感兴趣,为兄可以帮你指一条明路,只要你发誓效忠杨延嗣,相信杨延嗣一定不会亏待你,必以高位许之。

    似寇准两旬的年纪,就能在西北担任要职。

    想来在杨延嗣麾下做官,年龄并不是障碍。”

    王祜瞪了儿子一眼,苦笑着看着向敏中,“常之,你可别祸害我儿子。”

    向敏中轻笑道:“王大人多虑了,我只是看子明贤弟义愤难平,所以帮他出出主意。”

    “哼!”

    王旦冷哼一声,不屑道:“我王旦才不会效忠杨延嗣这等不忠不义之人。”

    “咳咳……”

    吕端轻咳了一声,扫了王旦一眼,低声道:“现在我们可是在杨延嗣的地头上,最好说话注意一些。”

    王旦看向吕端,冷笑道:“怕什么?难道杨延嗣还能吃了我不成?你这么维护杨延嗣,莫非你已经投靠了杨延嗣?”

    吕端面无表情,淡然道:“吕某觉得,投靠杨延嗣也没什么不好。毕竟,除了跟着杨延嗣,我们也没有其他的去处。”

    吕端在王旦三人脸上扫了一眼,讥笑道:“我们可是一群被抛弃了的人。”

    王旦三人闻言,沉默了下来。

    半晌,王旦单手握拳,沉声道:“朝廷并没有抛弃我们。朝廷之所以派我们到西北,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潜藏在西北,忍辱负重。待到朝廷收复西北的那一日,就是我等功成名就之时。”

    “嘿~”

    吕端嘲讽的笑了一声。

    向敏中目光有些怜悯的看了王旦一眼。

    王祜苦着脸,咬了咬牙,不知道要不要告诉儿子真相。

    王旦听着吕端嘲讽的笑声,觉得很刺耳,他恼怒的瞪着吕端,“你笑什么?”

    “我笑什么?”

    吕端讥讽道:“我笑你单纯,笑你幼稚。我等为何被人抛弃扔到了西北?真是朝堂上那些相公们嘴里说的忍辱负重?潜藏?拜托你清醒清醒。

    至于朝廷收复西北的问题,我希望你可以去了解一下西北的军制。等你了解清楚了西北的军制,我希望你还有勇气说出刚才的话。”

第0639章 人心难收() 
王祜眉头一皱,急问道:“西北的军制有何不同?”

    听吕端说的这么吓人,王祜很好奇。

    他作为曾经大宋的兵部郎中,以后的军机阁三大决策者之一,自然更关心军务。

    王旦一脸不屑。

    向敏中紧盯着吕端,他觉得吕端不会无的放矢。

    吕端冷声道:“全民皆兵!”

    向敏中满脸惊愕,王旦瞳孔一缩。

    王祜失声叫道:“这不可能,真要全民皆兵,这西北岂不早就乱了套了。”

    吕端背负双手,冷冷的道:“据我所知,杨延嗣治下的西北四府,有军卒近二十万。除却了隐藏最深的铁骑军外,剩下的大同军、复兴军、游骑军,三军十五万人,采用的是服役制。

    军卒十八岁服役,满五年以后,卸甲归田。

    每一年,三军中都会各征兵三万,每一年各三军都会放还三万军卒卸甲归田。

    如此循环。

    而新立的晋军,则采用的是府兵制度和服役制度双立。府兵们,战时为兵,闲时为民。而常役兵三万,采用的也是复兴军等三军的轮换制度。”

    顿了顿,吕端掷地有声,“杨延嗣这一招叫做藏兵于民,每过一年,他麾下就会多出四万兵马,藏在民间。西北四府有精壮男丁一百多万,也就是说只需要二十五左右年。这八十万的精壮男丁就会全部蜕变成受过训练的军卒。

    一旦大战起,只要杨延嗣一声令下,他就能轻易的汇聚八十万大军,加上常役的二十万大军,兵力瞬间就能突破一百万。”

    吕端冷冷的看着他们三人,“你们告诉我,这不算全民皆兵算什么?”

    “另外,我还要提醒你们,杨延嗣还年轻,而且他治军极严。”

    他们三个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吕端话里的意思。

    杨延嗣还年轻,就证明他有更多的时间看着自己治下的百姓由民到兵转变。

    而他治军极严,就说明杨延嗣治下的民在变成了兵以后,会变成强横的悍卒。

    真要随随便便聚拢起来百万大军。

    朝廷想要啃下杨延嗣,还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牙口。

    王祜三人惊的目瞪口呆。

    以前他们在大宋的时候,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得到西北的消息。

    可是不论西北的消息有多么骇人,在他们看来,只要朝廷天兵一到,西北四府就会被轻易的消灭。

    大宋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没有理由打不下一个比大宋小好几十倍的西北四府。

    这是一个大国的官员应有的自信。

    然而,当他们到了西北,一步一步的真正的接触和认识到西北四府的一切的时候。

    他们才知道。

    在他们眼里不起眼的西北四府,表面上像是一个井口,可是里面却藏着一个吞噬一切的巨坑。

    而且这个巨坑,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的变大。

    再给西北几年的发展时间,大宋还能奈何的了西北吗?

    三人心里同时生出了这个疑问?

    当他们看到吕端讥讽的笑容以后,立马把脑海里这个疑问给甩了出去。

    “杨延嗣藏的好深啊!”

    王祜感叹了一句,笑道:“但是我始终坚信,朝廷一定能收复西北。陛下绝不会给杨延嗣二十五年,让他治下的百姓蜕变成强军的。”

    吕端看着他们三人,挑眉道:“所以,你们打算学一学徐庶或者关羽?”

    三人沉默不语,笑眯眯的看着吕端。

    “嘿~”

    吕端讥笑了一声,看向王祜,“所以王大人叫我们过来,是想商谈一下如何忍辱负重?”

    “坐下说。”

    王祜摆了摆手,请吕端和向敏中坐下,“我叫二位过来,就是有一件事想问问两位的意见。”

    王祜压低了声音,“二位觉得,陛下能不能苏醒,一旦陛下苏醒,杨延嗣又能在陛下的攻伐下支持多久?”

    向敏中迟疑道:“王大人为何有此一问?”

    王祜干笑了一声。

    “二位应该知道,我也算是陛下潜邸出身。对于陛下了解甚深,以陛下的性格,绝不会允许杨延嗣这类人存在。

    若是陛下能醒过来,我们难免要做一次徐庶。要是陛下不醒……”

    吕端一愣,阴翳的脸上多出了一丝笑容。

    向敏中皱眉道:“若是陛下不醒,又如何?”

    王祜沉吟了一下,低声道:“若是陛下不醒,那我就只能真心诚意的在杨延嗣麾下效力了。”

    “为何?”

    向敏中失声问了一句,随后赶忙道:“王大人的意思是,陛下不醒,朝局不稳,朝廷未必会出兵剿灭杨延嗣。这也就给了杨延嗣坐大的机会。

    一旦杨延嗣势成,朝廷再想要剿灭杨延嗣,就不可能了?”

    王祜迟疑着点点头,又摇摇头。

    “也不是说陛下不醒,朝廷就剿灭不了杨延嗣。两位应该清楚,把我们丢到这西北来的是二皇子和三位宰辅。

    说句大不敬的话,一旦陛下归天,二皇子登基,那我们就没有回去的希望了。

    就算到时候朝廷剿灭了杨延嗣,三位宰辅是绝不会让我们活着回去的。”

    向敏中一下子觉得,心里最后的那一点希望在慢慢的消散。

    王旦身上的傲气已经消失的干干净净了。

    他已经从他父亲的话里,分析出了现在的形势。

    什么忍辱负重的潜藏,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三位宰辅欺骗了他。

    他就像是一条丧家之犬,被人抛弃了。

    “噗通~”

    王旦瘫坐在了地上。

    王祜有些于心不忍,可是他还是没有去安慰王旦。

    儿子一直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

    他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吕端脸上露出了洋溢的笑容,“王大人言之有理。只是陛下能不能醒,这个谁也不能断言。”

    吕端沉吟道:“王大人,吕某以为,与其把希望寄托在陛下身上,不如把希望寄托在辽人身上。”

    “哦?”

    王祜疑惑,“什么意思?”

    “北伐!”

    吕端郑重道:“大宋的心腹大患始终是辽国。有辽国在一旁牵制,就算是陛下苏醒,也不可能派兵剿灭杨延嗣。

    所以,北伐才是真正的关键。一旦朝廷北伐成功,夺回了燕云十六州,那么必定会携大胜的姿态,顺势剿灭了西北四府。

    等朝廷夺回了燕云十六州,我们再做定夺。

    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好好的往上爬,努力的掌控西北的权势。

    看得出杨延嗣并不是一个贪权的人,所以我们有很大的机会掌控西北的权柄。

    只要我们掌控了西北四府的权柄,到时候朝廷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我们光明正大的投降朝廷。

    就算是三位宰辅有心要杀我们,也得掂量掂量。”

    “当然了……”

    吕端顿了顿,轻笑道:“朝廷若是拿不下燕云十六州,或者是不征讨辽国。那我们也能稳坐西北。”

    “进退之间,我们都立于不败之地……”

    吕端笑眯眯的看向了他们三人。

    王祜目瞪口呆,他震惊于吕端的言语。

    也震惊于吕端的计智。

    半晌,王祜站起身,在吕端面前躬身施礼,“多谢吕大人指点。”

    向敏中也反应了过来,他犹豫了一下,也站起身,躬身道:“吕大人心思之缜密,让向某汗颜。”

    吕端摆了摆手,反问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王祜、向敏中同时点头。

    “那就睡吧!”

    四个人散开,各自回到各自的房内去睡。

    吕端一进房门,见到自己屋内有人,瞥了一眼,没有搭理,悉悉索索的脱下了外衣,伸了一个懒腰。

    然后走过去,坐在了桌前,从桌上抢过了茶壶,狠狠的闷了一口。

    “你堂堂一个一方诸侯,怎么弄的跟做贼的似的?”

    吕端放下了茶壶,鄙夷的扫了杨七一眼。

    杨七嫌弃吕端污染了茶壶嘴,就放下了茶杯,不再斟茶,笑眯眯的看着吕端,“聊的如何?”

    “什么聊的如何?”

    吕端装傻充愣。

    杨七摇头一笑,“你心里很清楚,我问的是什么……”

    “呵~”

    吕端讥笑了一声,脸上的笑容有些发苦,“你以为谁都想我一样,能够轻易的说变就变?”

    吕端握紧了拳头,咬牙切齿的低声道:“我距离中枢只有一步之遥,可是他们却断了我的前程。我和他们不共戴天。我要找他们算账,就只能投靠你,借助你的力量。”

    “有机会的……”

    吕端脸上的恨意来的快,去的也快,他笑道:“可是王祜三人不同,他们始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