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丰碑杨门-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乎就是在逼着她在两个儿子里面二选一。
她这个当娘的很为难。
所以,从她见杨七的那一刻起,就没有逼着杨七去做决定,而是用试探的口吻,打探杨七心底里的想法。
所幸,杨七从不让她失望。
杨七并没有因为权力,而牺牲自己的兄弟。
这是佘赛花乐意看到的。
“那萧倬以后若是再以此逼你,你准备怎么办?”
第0651章 操!()
怎么办?
凉拌!
杨七现在一点儿头绪都没有,但是却不能跟佘赛花说实话。
对爹妈报喜不报忧,这才是当儿子该做的。
“娘您放心,孩儿心中已有对策,以后绝不会再被萧倬要挟。”
佘赛花长出了一口气,脸上浮起了开心的笑意,“那为娘就放心了。”
杨七吩咐曹琳道:“琳儿,你去准备一桌上好的酒菜,再去让人帮娘安排好住处。”
佘赛花笑呵呵的阻拦,“不用那么麻烦,娘在这里也不会待太久,今日歇息一晚,明日就走。”
杨七愕然道:“为何不多待两天?”
佘赛花轻叹道:“你爹那个老顽固,一个人在复兴府,为娘不放心。府里也只有为娘勉强能劝得住他。若是他趁着为娘不在,偷偷溜去辽国找四郎拼命,那可不得了。”
一瞬间,杨七有些哭笑不得。
他完全没想到,往日里高冷的老杨,居然还有这么皮的一面。
杨七笑道:“娘您就在府里多待两日吧。后日是佛诞日,城里的寺庙里很热闹。您老信佛,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
“佛诞日?”
佘赛花明显一愣,一拍手,苦笑道:“娘一着急,就把这事给忘了。若不是你提醒,还真要错过了佛诞。娘听你的,在府里多待几日。”
“那就好!”
曹琳张罗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杨七陪着佘赛花吃了一些。
然后安顿了佘赛花在府里住下。
此后三天,杨七和曹琳二人,陪着佘赛花在大同府里好好的转了转。
三天后,过了佛诞,杨七送走了佘赛花,刚回到了府里,就看到彭湃急匆匆的进了书房。
“少爷,不好了!”
彭湃一进书房,就焦急的大喊。
杨七皱眉道:“又出什么事了?不会是萧倬那个贱人让人送信给我,让我帮着她打大宋吧?”
彭湃摇摇头,“此事可大宋无关。是登州那边的人送来的消息。辽国封海了,许进不许出。”
“封海?许进不许出?”
杨七明显一愣。
彭湃解释道:“辽国封锁了临近辽国的海岸,只许满载货物的船只进入辽国,但是不许满载着货物的船只出辽国。商人们想要从辽国出来,就必须空船而出。
如今那些在登州和辽人做生意的商人们,以及稳不住了。他们有不少人已经脱离了登州,开始载着货物,前往辽国做生意了。
王明诚很焦急,他派人快马送信过来,请少爷您拿个主意。”
“哈哈……哈哈哈……”
杨七突然放声大笑。
这下弄的彭湃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少爷,辽国这么做,咱们垄断辽国商业的计划,可就被辽国给破坏了。您还有心思笑。”
杨七兴奋的道:“我不仅要笑,而且还要放声大笑。正愁没机会从萧倬身上讨回一个公道呢,没想到这么快就送上门了。实在是太好了。”
彭湃愕然道:“这算是好事?”
杨七坚定道:“让然了,不仅是好事,还是大好事。”
彭湃疑惑的摇了摇头,表示不明白。
杨七解释道:“你说说,辽国盛产什么?”
彭湃迟疑了一下,试探道:“牛羊皮毛?”
“还有呢?”
“剩下的好像没了吧!类似于盐铁这些东西,辽国出产的远远不够自己用。所以不会拿出来交易。”
“所以呢?”
“所以什么?”
杨七狠狠的瞪了彭湃一眼,低骂道:“动一动你的猪脑子,许进不许出,这就代表着,我们可以无限的输入商品到辽国,从辽国赚走大笔大笔的金银。而辽国的盛产的皮毛,在他们的严令下,运送不出辽国。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大量的从辽国赚走钱财,而辽国却没办法从我们的手里再把钱财赚回去。”
彭湃眼前一亮,可是很快又黯淡了下去,“少爷,可是王明诚还说,辽国在海岸边设立了重重关卡,要收取许多重税。
咱们手下的商人过去了,赚的钱,只怕又被辽国当成重税收走了。”
杨七不仅没生气,反而更加高兴了,“还有这好事?”
“额?!”
彭湃一脸愕然,不解的看向杨七。
杨七却懒得搭理他,笑眯眯的托腮自语,“辽国这是嫌弃物价还不够贵啊!嘿嘿嘿……”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辽国收取重税的目的,是为了从商人身上敛财。
可是商人呢?
就那么乖巧的坐以待毙?
商人可是最狡猾的一群人。
辽国在设下关口,收重税,看似辽国朝廷从商人身上获取了足够的财富,可是实际上呢?
商人们对辽国朝廷无可奈何,不代表他们对辽国的百姓无可奈何。
为了获取足够的利润,商人们会把他们拿到辽国的商品卖的更贵。
以此来满足自己所获得的丰厚的利润,以及辽国朝廷所需的沉重赋税。
到头来,辽国朝廷只是利用商人在百姓们身上薅羊毛而已。
也就是说,在这种政策下,辽国的国库虽然丰厚了,可辽国的百姓会变的很穷很穷。
辽国百姓被杨七压榨了一年已经很穷了。
当辽国百姓被压榨的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会做什么?
杨七可以很肯定的说,那个时候的辽国百姓一定不会太友好。
杨七得意的一笑,吩咐彭湃道:“你去派人告诉王明诚,让他组织好商人,开始向辽国运送货物。让他一定要记住两点,不能做赔本的买卖。辽国的税越高,咱们送过去的东西价格就必须更高。
同时提醒他,一定要运送那些耐储存,耐久放的东西过去。”
彭湃点点头,沉吟道:“少爷,您的命令,南国商人会听,依附在南国钱行麾下的商人们也会听。可是还有很多并没有依附在南国钱行麾下的商人,他们为了利益,未必会听您的话。”
杨七莞尔一笑,“此事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对策。”
彭湃不解的离开了杨七的书房。
他很想知道杨七用什么办法让那些商人听话。
但是杨七不愿意说,他又没办法强逼。
彭湃一走。
杨七沉吟了许久,提笔挥毫,写了一封长信,密封封好以后,拿着信找到了曹琳。
曹琳显得很忙,马上到春日了,大同府外的诸多大棚要撤走,她需要安排好此事。
“琳儿?”
杨七轻呼了一声。
曹琳没搭理他。
杨七无奈的凑到了曹琳身前。
曹琳这才发现杨七到了,“郎君怎么突然到妾身这来了?”
杨七笑眯眯道:“让你手下火山卫的人,帮我传一封信过去。”
曹琳疑惑的道:“什么信这么重要,还要您亲自过来吩咐妾身?”
杨七摇了摇头,“这件事你不知道最好。”
杨七把信交给了曹琳,曹琳点了点头,随手敲击了一下桌面,一个红衣女子就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杨七吩咐道:“把信送到登州,交给一个名叫落叶的人。”
红衣女子点了点头,拿上了信件,退出了房内。
曹琳好奇的看着杨七,双眼弯如月,笑问道:“郎君想到了对付萧太后的办法了?”
杨七捏了捏曹琳的脸蛋,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不过,这个办法不是我想出来的。”
“那是什么?”
“哈哈哈……”
杨七朗声大笑,“是萧倬派人送过来的。”
曹琳皱起眉头,一脸疑惑。
杨七却不多解释,“你迟早会知道的,不必急于一时,说出来就不灵了。”
杨七被萧倬要挟着,放弃了对辽国出兵的计划。
反过来,杨七却利用了萧倬施行的政策中的弱点,给萧倬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大坑。
萧倬却对此全然不知。
……
上京城内。
萧倬萧太后正在跟满朝文武商量出兵的事宜。
内侍在这个时候匆匆进入到殿内,手里捧着一封密封的书信。
“太后,这是杨延嗣派人送过来的信。”
内侍恭敬的把信捧到了萧太后面前。
满朝文武听到了是杨延嗣的信,顿时停下了商讨出兵的事宜,一个个仰着脖子看向萧太后。
对于杨延嗣突然给萧太后送来信件,他们表示很好气。
萧太后在万众瞩目下,拆开了信封。
拿出了里面的信纸。
展开一看,她愣了。
一瞬间,她脸上寒霜密布,似乎随时都有暴走的可能。
满朝文武更加好奇,伸长了脖子想要瞧瞧,到底是什么样的信,能把萧太后气到这个份上。
在万众瞩目下。
萧太后脸上的寒霜骤然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爽朗的笑声,“哈哈哈……”
萧太后看着满朝文武一脸疑惑的表情,笑道:“诸卿,此番我大辽对宋国用兵,可放手一搏。杨延嗣已经答应了不会干涉这一次战斗。”
萧太后捻起了信纸,又笑道:“本宫知道诸卿一定很好奇,本宫为何会如此肯定杨延嗣不会干涉这一次的战斗。答案就在本宫手里,就是一个字。”
萧太后把信纸展开了,让百官们看清楚了上面那个大字。
于是乎,整个大殿内的文武官员们,愣在了原地。
一脸难以置信。
“放肆!”
“杨延嗣是活腻了!”
韩德让和耶律休哥,二人脸色铁青的低吼。
能让韩德让和耶律休哥同时动怒,足以证明杨七写的这个字不一般。
只见那雪白的纸上,写着一个斗大的字。
‘操!’
如此充满了侮辱性的一个字,就是杨七送给萧太后的。
里面充满了侮辱和辱骂。
敢给一个掌控着一个帝国权柄的大佬送这么一个字。
足以见杨七是如何胆大狂妄。
偏偏,萧太后对这个充满了侮辱的字眼,似乎一点儿也不生气。
她反而还在安慰韩德让和耶律休哥,“韩爱卿,休哥,你们不必动怒。韩爱卿在书法上颇有造诣,你应该能从这个字上面感受到,杨延嗣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心里充满的无奈和愤怒。
这恰恰说明,他对本宫无可奈何,只能用这个字来羞辱本宫,以此发泄心中的不满。”
萧太后看向满朝文武,“在此之前,本宫曾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杨延嗣,用了一计,让杨延嗣投鼠忌器,不敢参与这一次宋辽一战。如今通过这个字,本宫可以清楚的知道,杨延嗣不会参与这一次的宋辽之战。
因为,本宫的威胁,奏效了。”
萧太后又道:“至于这个字,本宫觉得很好。本宫会命人装裱起来,挂在大殿之上。本宫要让你们所有人,记住这位嗣仙人的风采。本宫也要让杨延嗣知道,本宫胸中的气量。”
“太后圣明!”
“太后威武!”
“天佑大辽!”
“……”
一群文武百官们开始拍马屁。
耶律休哥脸黑道:“此字挂在大殿上不妥当……”
韩德让点头,表示赞同耶律休哥的说法。
萧太后摇了摇头,她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淡漠的看着所有人,轻声道:“本宫不仅要让你们所有人记住嗣仙人的风采,本宫更要让你们记住,有一个狂妄之徒,在侮辱大辽的国母。
他是在侮辱本宫,更是在侮辱整个大辽。
本宫希望有一天,你们可以提着狂妄之徒的脑袋来见本宫。
本宫更希望有一天,这普天之下,没人敢向我大辽任何一个人说出这个字。”
萧太后目光冰冷的看着百官,郑重的道:“本宫记得,在宋人的史书中,记载这一位唐朝的皇帝。当时,有人侵犯到了唐朝领地,擅杀了一位唐朝的百姓。
这位唐帝,兵发数万,灭了他们整个部落,以此告慰他治下那位百姓的在天之灵。
本宫希望有一日,我大辽,亦如此!”
“唰~”
满朝文武跪倒在地。
悲壮而热血的喊道:“臣等谨遵太后之命,愿为大辽赴死,愿大辽称霸天下。”
韩德让也跪倒在地,咬牙切齿的低吼,“老臣有朝一日,一定摘下那个小贼的头颅,送到太后面前。”
耶律休哥这位免跪的南院大王,也跪倒在了萧太后的膝下,郑重道:“本王定会踏破宋国,诛灭杨家,让我大辽雄踞天下。”
一国之母,敢接下如此奇耻大辱,以此激励满朝文武。
她足以得到满朝文武的敬重。
萧太后满意的点点头,“甚好!诸位有如此雄心壮志,本宫心中甚慰。”
第0652章 大战起()
一封极具欺辱的信,被萧太后当成了激励满朝文武的利器。
由此可见,萧倬能稳坐大辽太后宝座,垂帘听政,震慑大辽百官,不是没有道理的。
杨七所书的那个大大的‘操’字,被装裱了起来,挂在了辽国皇宫议政的大殿上。
辽国百官再无一人言忍。
诸将纷纷求战。
甚至还有人向萧太后请令,要率领大军去剿灭杨七那个狂妄之徒。
这种事,萧太后自然不会答应。
如今宋辽大战在即,萧太后舍下了脸皮,用小外甥威胁了一次杨七,再去撩拨杨七,那之前的事岂不是白做了?
扬言要去剿灭杨七的奏请,很快被淹没在了议政大殿内。
但是对宋国发兵的奏请,一封封摆在了萧太后面前的龙案上。
二月二,龙抬头。
大辽这一条噬人的巨龙,张开了自己的尖牙利齿。
由大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担任统帅,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除此之外,还汇聚了近三十万朝不保夕的辽民,随着耶律休哥一起南下。
萧太后牵着小皇帝,亲自在皇城上宣告对宋国这一战的重要性,以及政治正确性。
并且,萧太后还亲自向十万大军承诺,此战所缴获的一应物品,全归各自所有。
一瞬间,辽国皇城前,十万大军化成了一片沸腾的人海。
以往,他们所缴获的战利品,朝廷要没收七成,如今朝廷那七成不要了,全归他们了,他们感觉到很激动。
发财了!
随后,十万雄赳赳气昂昂的辽国骑兵,在耶律休哥的统领下,浩浩荡荡的杀出了上京城。
一场大战,拉开了帷幕。
耶律休哥名义上率领的是十万辽国铁骑,可是实际上,他的兵力远远不止这些。
三十万朝不保夕的辽民,其实跟真正的辽国骑兵没有多少差别。
此外,在前往宋辽边陲的路上,耶律休哥还一路接收了不少的辽民。
那些各州各府内,因为贫穷而发起暴乱的人,全部被一股脑的塞进了耶律休哥的军中。
等到耶律休哥到达了宋辽边陲的时候,他麾下率领的人,多达五十万人。
其中十万辽国铁骑,四十万辽国百姓。
辽国,似乎要通过这一场战争,把杨七在辽国境内造成的经济危机,转嫁到大宋身上。
……
“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
已经接替了王超的瓦桥关守将之职的呼延赞,在听到了斥候汇报这个消息以后,惊的揪掉了一撮胡须。
呼延赞铁塔般的身躯,有些摇晃,他沉声吩咐道:“派人立刻将消息送到飞狐口石国公手里,同时向朝廷请求增派援军。”
呼延赞打仗,素来以稳健著称。
他不求百战百胜,但求稳扎稳打,平局也好。
五十万大军就像是一座大山,隐隐的压在了瓦桥关内的每个人心头上。
瓦桥关内的气氛变的格外紧张,各处堡垒的军卒们,严防死守着整个关口。
他们有人胆怯、有人恐惧、有人腿软,但是没有人后退一步。
保家卫国的念头,对于他们而言,太过崇高。
他们之所以没有逃跑,是惧怕那些满脸刺青的呼延家家将。
后退者、逃脱者,杀无赦。
这是呼延赞在接掌了雄建军以后,立下的第一条军规。
负责执行这条军规的就是呼延家家将。
……
飞狐口。
石守信老态龙钟的躺在中军大帐内假寐。
石保兴跪在一旁在帮石守信煮酒。
军司马站在大帐中间,手持着呼延赞送来的军奏,轻声的阅读,“二月初二,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领十万辽军,出上京城……
二月二十六,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兵临大定府,从各地汇聚的兵马,多达四十多万……
三月初八,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领五十万大军,兵临幽州城……”
“哐当~”
石保兴听到五十万辽军南下,手一哆嗦,差点把酒壶扔在了地上。
军司马收起了奏报,面色凝重,“公爷,辽国出兵五十万,咱们如何抵挡?”
“爹?!”
石保兴焦急的看向石守信。
石守信缓缓睁开眼,不紧不慢的说道:“慌什么?”
石保兴苦着脸道:“那可是五十万大军,您麾下只有五万兵马,如何能够抵挡得住辽国十倍的兵力?”
石守信抬起手,淡然道:“扶老夫起来。”
石保兴起身,扶起了石守信。
石守信晃晃悠悠的在大帐内迈着步子,淡淡道:“五十万大军又如何?想当初,老夫陪着先帝剿灭后蜀,后蜀足有三十多万兵力。老夫率领的兵马却只有三万人。
你王伯伯一举击溃了后蜀先锋大军,老夫亲率三万兵马,杀进了后蜀的都城。
后蜀皇帝孟昶麾下上有十万大军,三倍于老夫的兵力,老夫一声暴喝。
‘降者不杀!’
十万蜀军齐卸甲,唯有一女子在城墙上,以身殉国。”
石守信看着疑惑的儿子,沉声道:“老夫之所以给你讲这件事,就是让你记住,这打仗,从来都不是在拼人数。更多的时候,它拼的是胆气和智谋。
若有胆气,一人可敌百人。
若无胆气,百人难敌一卒。”
“嘿嘿嘿……”
石守信讥笑了一声,“再者说,耶律休哥说他麾下有五十万大军,就真有五十万大军?当年赤壁之战,曹孟德号称有八十万大军,他就真有八十万大军?”
石保兴眉头一挑,愕然道:“爹,您的意思是说,耶律休哥麾下并无五十万大军?”
石守信笑眯眯道:“五十万人还是有的,可并不是所有人,都算得上是军卒。老夫若是想要唬人,也可以说老夫麾下有十一万大军。因为老夫麾下确实有十一万人。”
“爹是说,那耶律休哥把民夫也算作是军卒了?”
石守信满意的点点头,“然也……那耶律休哥要是真有五十万大军,他就不会提早暴露出来。”
石守信似乎想起了什么,轻叹道:“那人阴着呢……”
经过了石守信一番解释,军司马也恍然大悟,他躬身道:“公爷,既是如此,咱们应该如何跟呼延将军回话?”
石守信低头思索了一下,说道:“耶律休哥此人,骁勇善战,不好对付。他既然带了这么多人,肯定会将这么多人发挥到极致。
而且辽人各个骁勇,即便是普通的辽人,论勇武,也远胜我大宋百姓。
所以,援军还是得请。
不仅他得请援军,老夫也的上奏朝廷,请派援军。”
石保兴诧异道:“爹,您刚才不是说耶律休哥是虚张声势吗?怎么您也要想朝廷请援军?”
石守信淡然笑道:“这你就不懂了。老夫如今已经升无可升,立功越多,只会招来陛下的忌惮。曹彬那个老匹夫,已经被陛下雪藏。他有一个好女婿,在背地里替他谋划。可是老夫没有好女婿,所以老夫不能步他后尘。
要让陛下处处用着我石家,又不用小心翼翼的提防着我石家,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你要好好学学。”
“孩儿明白了。”
……
一连两封请求援军的奏疏送到了汴京城。
赵光义看到了辽国五十万大军南下,当时就惊的叫了起来。
“五十万大军?萧倬这个贼婆娘,是要跟朕死磕吗?”
被赵光义请来议事的赵普、曹彬等人,一脸错愕。
赵普沉着脸,惊声道:“辽国当真要和我大宋,掀起惊天大战?”
赵光义扬了扬手里石守信的奏疏,冷声道:“石爱卿为人稳重,他既然写奏疏请求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