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丰碑杨门-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地汉民都渴望过幸福的日子,但是真正有胆色豁出命的去逃跑的人,寥寥无几。
如今虎侯的兵马近在眼前,不仅帮他们打跑了欺负他们的辽国贵族和辽兵,看样子以后还准备收复这里。
他们又怎么可能再平淡处之?
躲在屋内的辽地汉民们,在听到了虎侯的名字以后,眼中都露出了希望的光芒。
但是长期在压迫下生存的他们,不敢去做那第一个出头鸟。
然而,他们却忘了。
再辽国贵族手里,当个挑事的出头鸟会死,但是杨七却不是辽人。
出头鸟有时候并不一定代表着死亡,更多的时候它代表着机遇。
一个年迈瘦弱的老头子,颤颤巍巍的打开了房门。
他可能觉得自己活够了。
在辽人压迫下,活到他这个岁数,已经比很多人都幸运了。
一把老骨头死了就死了,没什么遗憾的。
老头子撑着门,颤颤巍巍的看着门外向自己扑来的那一群穿着很好的人,声音颤抖的问了一句,“你们……真是虎侯的兵马……”
陈耀第一个扑到了老头子身边,他亲切的拉着老头子的手,诚恳道:“老丈,你看到的那些兵,都是虎侯的兵马。虎侯派人来救你们了。
那些兵马是来打跑辽人的,而我陈耀,就是负责治理此地的。”
老头子难以置信的看着陈耀,颤声质问道:“虎侯要从辽人手里抢回这里?还要给这里派官?”
陈耀郑重道:“不止是这里,还有整个朔州,整个寰州。”
派官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此地会被杨七纳入到麾下,受杨七保护。
老头子从陈耀嘴里得到了肯定的话,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他紧紧的捏着陈耀的手,红着眼睛,激动道:“你们终于来了……你们终于来了……”
“呜呜呜……小老儿等了几十年了,还以为这辈子再也等不到你们了,还以为这辈子再也做不了汉家男儿了……”
“呜呜呜……呜呜呜……”
“小老儿……小老儿……小老儿以后出去了……终于可以大声的跟人说,小老儿是汉家男儿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0698章 古人的智慧()
几十年的等待,只为向别人说一句‘我是汉家男儿’,一瞬间就戳中了所有人的泪点。
陈耀,以及跟在陈耀身后的官员们,都哭成了一团。
这些官员们,原以为他们跟着陈耀到朔州、寰州,是一种发配。
如今,他们再也没有那种心思了。
他们现在更多的感受是惭愧,以及惭愧之后的光荣。
老头子哭着哭着,见大家都哭了,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抬起手,想去帮陈耀抹去脸上的泪珠,可是有害怕自己的手脏了陈耀白净的脸。
他只能干巴巴的搓搓手,局促不安的道:“哭啥……别哭了,这是喜事,大喜事,我们应该高兴的……”
眼看着大家哭的不停,他也不会安慰人,只能绞尽脑汁的想办法缓解一下气氛。
临了了,只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大家都交出来。
老头子侧身出了门,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小老儿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乡亲们。”
随着老头子挨家挨户的去敲门、去叫人、去解释。
最终,那些躲在屋子里的人才怯怯的走了出来。
大人们有悲伤有喜悦,凑在一起嚎啕大哭,各自诉说着自己家的故事。
娃娃们不懂大人们为什么哭。
所以他们就跟着大人们一起哭。
你要问娃娃们为什么哭?
娃娃们自然是看到别人在哭,自己也跟着哭咯。
更多人的悲伤,自然惊醒了沉浸在悲伤中的陈耀等人。
他们抹掉了眼泪,开始安抚百姓。
最终,陈耀以朔州、寰州,统领两州知府的名头,任命了老头子为屯长,并且还给百姓们发了不少粮食、农具、种子。
除此之外,陈耀还安置了一部分的百姓,托付老头子照应。
热心肠的老头子满口答应了,并且邀请陈耀时时过来检查他的工作。
总之,哭过之后,更多的是喜悦。
而这一幕,正在朔州内游骑军扫清的各个村庄内接二连三的上演,逐渐有向朔州扩散的趋势。
不论是殇倾子率领的游骑军,还是杨大率领的复兴军和杨五率领的铁骑军,行军的路上,基本上都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
当各路斥候,以及游骑军的传递回来的消息汇聚在杨大手上的时候,杨大也了解了敌人的意图。
马背上的杨大,手里捏着斥候回报的消息,策马并排而走的杨五苦笑道:“咱们的对手很聪明,他们知道我们手里有游骑军,根本不怕他们的骚扰战术,所以他们就选择了收缩所有的兵力,踞城而守。这是给咱们准备了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啃啊。”
杨五瘪了瘪嘴,说道:“反正我麾下的铁骑军,干的是正面和敌人抗衡的勾当,攻城战我们不擅长,而且派遣铁骑军去攻城,是对铁骑军的侮辱。”
杨五这话要是搁在别的军中,很容易被扣上一个畏战的名头。
但是杨大却知道杨五说的是实话。
铁骑军从创立,到诞生,再到经历磨练。
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正面战场上,以弱胜强,击溃敌人。
让耗资巨大的铁骑军去攻城,那并不是侮辱,而是谋杀。
铁骑军并不是不能攻城。
只是他们那厚重的装备决定了他们攻城属于弱项。
在攻城战上,铁骑军的军卒们根本发挥不出他们的实力,也没办法做到以一敌百。
所以让铁骑军将士们去攻城,就等于是在扔掉杨七精挑细选出的人马的性命,说不定还得扔掉一套昂贵的装备。
亏本的买卖杨大可不干。
攻城战斗上铁骑军插不上手,不代表铁骑军就不能协助攻城。
杨大稍微盘算了一下,心里就有了对策,“复兴军负责攻城,铁骑军负责拦截要道,阻止敌人援军驰援,游骑军继续扫荡。
敌人既然放弃了乡野,那么我们就没必要再给他们留着。
他们既然喜欢扎钉子,那么我们就想方设法把他们变成一根一根的钉子,把除掉。”
杨大攻城,杨五围点打援,殇倾子清除残余。
这一套兵法,用在现在这种局面上,刚刚好。
杨五没理由拒绝。
当即他点头赞同了杨大的战略布置。
杨大迅速的派人去把他的命令传达给了远在几十里之外的殇倾子。
就这样,在殇倾子的扫荡下和疏通道路下,杨大率领着兵马,轻松的到达了朔州的第一个城池前。
这是一座老城,杨大很容易的从上面看到了汉朝时期的城墙的影子,从城门楼子上判断出唐代建筑的样子。
瞅着这座老城,杨大和杨五齐齐摇头。
为何摇头呢?
因为这座城的主人,绝对是一个蠢货。
研究史书的人,会在史书上轻易的发现,军队在进攻作战的时候,很少会去绕开一座城,去攻击下一作城。
他们打仗就像是拔木桩子一样,一个一个的攻克过去。
之所以不绕开,并不是因为绕开以后,后被后面绕过去的城池偷袭。
而是因为,古代的大多城池,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交通要道上,要么依山而建,要么依水而建,要么依林而建,要么就建在平坦大道的必经之路上。
总而言之,怎么挡路怎么建。
这要是在后世,挡路,特别是挡住高速要道建立城池,一定会被人喷死。
但是在古代,这却是智慧的结晶。
古人之所以选择这么建城,就是因为占据了交通要道,敌军就没办法从这里绕过去,去攻击容易攻打的城池。
一个木桩子拔不掉,就别想拔下一个。
当然了,占据了交通要道,也阻止不了两条腿可以行便天下的人。
那么是为了阻止什么呢?
辎重!
不论是什么时期的战争,只要是有人参与的战争,辎重都占据着很大的地位。
而古代的战争中,辎重就显得更加的重要。
建立在交通要道上的城池,可以轻松的挡住想要过去的装载着辎重的牛车、马车、驴车等。
即便是让你们费尽心思绕过去了。
城池内的兵马,一样可以轻而易举的偷袭押送辎重的队伍。
交通不便,运输不便的情况下。
押送辎重的队伍,又怎么可能跑得过轻装简从的敌军呢?
而杨大和杨五齐齐摇头,就是因为这个城的城主是蠢货。
这座城池明显建于汉朝,修建于唐朝。
能被两朝重视的城池,占据的自然是一块交通要道。
城池是依托丘陵而建,在城池的两边,都有低矮的丘陵。
丘陵并不能阻挡辎重的车马。
但是杨大和杨五能轻易的判断出,在这原本的丘陵上面,应该栽种着密密麻麻的树木。
逢林莫入。
这是兵法的一大要诀。
为的就是防止敌人在林中埋伏,或者火攻。
而这座城的主人,显然是自做聪明,他不仅砍伐了丘陵上的树木,甚至连树桩也拔除干净了,而且还在场面养了一片厚厚的绿草。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0699章 讨伐辽国第一战()
不用问,他们二人就知道城主一定是一个辽人。
他大概是想在自己的领地上,建立他一个辽人贵族该有的草场,然后放牧牛马。
只是他完美的破坏了城池两边丘陵该有的用途。
杨五得意的冲着杨大一笑,“我先走了,这个白痴城主就交给你了。”
杨五率领着麾下的铁骑军,以及铁骑军预备役的将士们,跨马轻易的从丘陵上穿过。
而城头上的辽人贵族,就只能咬牙切齿的干看着。
杨五率领着铁骑军绕到了城池的后方,选择了一个有利于铁骑军作战,又能阻挡敌方援军的地方,轻易的切断了这座城池和其他城池的联系。
杨大再确认了杨五切断了敌方援军的路途以后,他抬起手,下令随时准备进攻的复兴军,“擂鼓!攻城!”
“咚咚咚咚……”
十八个大汉,甩开了膀子敲打着比他们腰围还大一圈的鼓面。
大鼓发出了沉闷的声音。
一首《将军令》随即传播到了复兴军所有将士的耳中。
“杀啊!”
建功立业近在眼前。
跟着杨七有肉吃,杨七不会亏待手底下的兄弟的,这是西北四府所有军卒的共识。
西北四府的功勋制度很特别,人头只跟军功挂钩,累计一定的军功,可以升迁,但是杀敌多少,不奖钱,也不奖地。
一些无望升迁,或者只想在军中混一个富贵的军卒,为何还会如此奋勇的杀敌呢?
因为在西北四府的功勋制度中,还有一条。
缴获所得,可以拿三成。
也就是说,抢一百两,就能拿到三十两。
在所有积累财富的途径中,抢劫永远是最快的积累财富的途径。
在西北四府抢劫是犯法的,但是在敌人的地盘上抢敌人,那不叫抢劫,叫缴获。
想要拿敌人的钱财,敌人不可能乖乖的拱手送上来,那么就只剩下了一条路。
弄死他!然后抢走他的所以钱财。
有游骑军抢劫发家致富在前,几乎西北四府所有的兵马,都知道抢劫最赚钱。
当他们一个个被金钱迷了眼睛以后,他们就是最凶悍的悍卒,也是最残忍的匪军。
死?
他们不在乎!
特别是那些有老婆孩子的,最不在乎。
在战场上丢了这条命,官府会发一大笔的抚恤金,会亲自送到他妻儿手里。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孩子不会沦为孤儿,流落街头。
官府会帮你把孩子养大,还花钱供他们读书识字。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最惨烈的阶段。
冲在最前面的军卒们,不畏死的往城头上爬,前面的死了后面的跟上。
没有人畏惧死亡,更没有人惧怕战场这个修罗场。
经历过曾经复兴关一战的人,他们见识过真正的修罗场。
和那一场战争的残酷比起来,这里算是毛毛雨。
背着兽皮口袋的火药兵,窜到了城门下以后,点燃了火药罐子,就扔到了城门下。
“嘣!”
一声炸响。
木门上被炸出一个洞,门却没有被炸开。
从炸开的洞里面望过去,可以看到后面堆砌着厚重坚硬的大青石头。
耳边的喊杀声不断,七八个负责爆破的火药兵望着门口面的大青石凑在一起思量对策。
“咋办啊?将军还指望着咱们火药兵大显神威呢。城头上那些二球们看着杀的欢,其实都没出死力。他们都等着咱们炸开城门,然后一拥进去抢东西呢。”
“城门要是炸不开,咱们可就要挨鞭子了。强攻一座城,战损那么大。咱们本来人就少,所以虎侯才给咱们配了大量的火药。”
“要不多整点火药,那个一粒一粒的那种黄色的,将军说慎用的那个,给用上。”
“对,就用那个。老子还就不信了,他们能把里面全都塞成石头。”
“弄!”
“……”
七八个火药兵快速的取出了一个精心制作的方块状的东西。
一口气给城门口堆了六个。
“噗呲~”
点上了火,七八个火药兵按照以前演练的,退出到了四五丈开外。
“嘣!”
“……”
两声惊天炸响。
整座城池都跟着在晃动。
城门口被炸出了一个大窟窿。
七八个火药兵被火药掀起的碎石和泥土埋进了土里。
他们以前没有用过颗粒火药。
这东西是杨七临时给他们配备的,并且让军中的监军交代他们慎用的。
几个家伙也不知道颗粒火药的威力,点火以后还离的那么近,被埋进去很正常。
一个个头大的家伙率先从土里拱了出来。
他出来以后,吐了几口唾沫,心大的感慨了一句,“太猛了!洒家就喜欢这种又强又猛的东西。”
感叹过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其他几个弟兄还埋在土里。
他顾不得额头上被碎石擦伤的痕迹,双手快速的在刨自己的兄弟。
几个人互相帮忙都刨出来以后。
个头大的乐呵呵的跟他兄弟们说道:“太猛了!好家伙!以后这东西归我管了。”
“你说啥?”
“啊?”
“……”
几个家伙被炸声震的有些耳鸣,暂时失聪了。
没等到他们恢复听觉。
看到了城门炸开了一个大洞的复兴军军卒们,一窝蜂的向城内涌去。
抢东西这种事儿,手快有手慢无。
杀敌?
城都破了,杀敌那就是顺手的事儿。
西北四府兵马打扫战场的速度,堪称诸国中第一。
杨大跨马进城的时候,那些个复兴军的军卒们,一个个带着自己的缴获,兴高采烈的出来了。
防御此城的兵马有一万五。
被他们宰了六千多。
还剩下近九千的俘虏。
加上城里那些辽国贵族们等等,过了上万人。
突然多了上万的俘虏,这让杨大有点头疼。
从他们兄弟到西北四府开始打仗,就没收过俘虏。
此次讨伐辽国大战,在商讨的时候,他们也没提过如何安置俘虏。
按殇倾子那个煞星的意思,他打仗从来都没有俘虏,俘虏是累赘。
杨大也没想过收俘虏,可是谁叫城里的辽军不经打。
还没认认真真干一场呢,他们就投了。
多了这么多俘虏,怎么处理?带着肯定是累赘。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0700章 俘虏的价值()
安置到后方?
后方目前尚未稳定,这些人弄到后方去,万一作乱,是个麻烦。
送到西北四府去?
虽然路途不远,可是差遣兵马押送回去,有些划不来。
杨大麾下兵马本来就不多,还要分出去一部分去押送俘虏,太耗费军立。
怎么办?
杨大面对着上万俘虏,皱着眉头想了良久,只想出了一个办法。
坑杀!
下意识的,杨大看着俘虏们的眼神,就多了几分杀意。
什么人道主义一类的话,从来都不在杨大考虑之列。
坑杀俘虏,自古有之。
人屠白起为何要在战场上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
是因为他喜欢杀人?
不是!
白起是平民百姓出身,他又怎么可能是罔顾他人性命的那种人?
之所以坑杀,还杀那么多人。
一定是有原因的。
以白起将军的身份而言,必定是跟战事有关。
肯定是战争需要。
这里不是在为白起洗白,而是在阐释一个事实。
比如在赵军粮草消耗殆尽,而秦军粮草也捉襟见肘的时候,白起不得不杀。
战国时期的秦国,虽然很强,但是并不代表秦人就很富裕。
相对而言,其实秦国当时很穷。
穷自然养不起那么多俘虏,又不能放回去看着赵国重新武装兵力,继续做大,那么就只剩下了一条路了。
此刻的杨大也觉得,摆在自己眼前的似乎就剩下一条路了。
慈不掌兵。
这四个字说起来轻飘飘的。
可是只有真正感受到这四个字真正含义的时候,才知道这四个字有多血淋淋。
杨大深吸了一口气,抬起手,准备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延平将军……”
关键时刻,跟上了杨大脚步的陈耀,出现在了杨大面前。
杨大皱了皱眉,不悦的看着陈耀,“何事?”
陈耀压低了声音,凑在杨大耳边,“将军可是要杀俘……”
杨大眯起眼,扫了陈耀一眼,点点头。
陈耀低声一笑,说道:“杀了可惜了……”
杨大虎目一睁,露出凌厉的光芒,“何意?”
陈耀耐心的跟杨大解释道:“延平将军,咱们西北四府虽然繁荣,可是一直都很缺人,特别是劳力。虎侯本领高绝,西北四府从原来的两府之地,扩充到了四府,眼看着就要扩充到五府,甚至六府,甚至更多。
大同府和复兴府的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建设虽然齐备了,可是东晟府、西夏府,以及以后的其他诸府的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建设还没有齐备。
偏偏这些地方都是新得的,人口又相对稀少。所以,需要大量的劳力帮忙。
而且,虎侯还暗中命人扩建了兵器工坊,炼制兵器需要铁矿和煤矿。
我们手底下,需要大量的劳力去挖矿。
还有南国,南国山林里矿产丰富,也需要大量的劳力。
总而言之,我们很缺劳力,大批大批的劳力。”
杨大虎目中凌厉的光芒消退了不少,眉头却拧成了一团,“可是派人押送这些俘虏,需要很多时间,也需要腾出一些兵力。
你应该清楚,此番我们出征的兵马本来就不多,每一兵每一卒,都有他的用处。分不出一点儿兵力押送他们。”
陈耀会心一笑,提醒道:“不是还有七万民夫可用吗?他们虽说是民夫,可是跟军卒并无差别。”
杨大一愣,笑了,“要不是你提醒,我还真把他们当成寻常的民夫了。罢了,俘虏就交给你,你看着处理。”
顿了顿,杨大又道:“我得提醒你一句,这些个辽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一旦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跳上了马背,那他们瞬间就能变成勇猛的战士。”
“嘿嘿嘿……”
陈耀低声一笑,“您就放心吧,我有的是手段对付他们。”
陈耀是杨七从最底层擢升上来的官员,历任政绩虽然谈不上卓然,但是却走的四平八稳,办事利利索索的。
杨大跟陈耀打过不少交到,了解陈耀。
陈耀既然说有办法对付俘虏,那杨大也就相信了他。
得到了杨大的首肯,陈耀立马就去调遣了一队万人的民夫,帮他押送俘虏。
俘虏。
早在开战之前,陈耀就盯上了。
想要让以后的朔州、寰州快速的繁荣起来,需要建设的东西有很多。
而朔州、寰州两地,经过了常年战争,以及西北四府的几次人口掠夺,人口本来就稀少。
靠着他们建设两州,还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有俘虏就不一样了。
没人权的俘虏,陈耀可以随便的使用,而且还不用给他们发工钱,每天给吃一顿稀的,一顿干的,就能鞭策他们干一天的活儿。
逃跑?
上马作战?
嘿!
挑断他们每人一只脚的脚筋,看他们能跑到哪儿去。
好好的被压着被奴役,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