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丰碑杨门-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五瘪了瘪嘴,不咸不淡的道:“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

    对于自己这个面冷心热的五哥,杨七一点脾气也没有。

    “三位哥哥,坐下说话。”

    兄弟四人坐定以后。

    杨七就直接开始讲正题。

    “此番请三位哥哥特地过来一叙,就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三位哥哥商量。想必三位哥哥在来的路上,已经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了吧?”

    杨大缓缓点头,“听说宋辽两国合谋一处,准备对我们下手。”

    杨七认真的道:“这可不是什么谣传,而是事实。宋辽两国的兵马已经出发了。你们看看这个……”

    杨七将三人引到了地图前,又拿出了探子查探到的密信,递给了他们三人。

    杨大三人在看地图和密信,杨七在一旁也没闲着。

    他继续说道:“宋国发兵五十万,其中十五万马步卒,由我岳丈呼延赞率领,牵制大理的曹家。其中二十五万兵马,由石守信率领,过邕州,穿蟒山,入侵南国。还有十万水军,由江宁府团练使率领,沿水路,奇袭南国。

    在此之前,我已经去信给了二哥、三哥,让他们集结南国的兵马,准备随时应敌。”

    杨六闻言,沉吟道:“南国的兵马,皆是这些年跟随着我们南征北战的悍卒。特别是从山林里出来的俚僚,战斗力更强悍。

    虽然你之前发出了裁军的命令,裁撤了一部份人。

    但是只要军中要用他们,他们也会迅速的整装成军。

    这样一来,南国的兵力就不弱于宋国。

    而南国地理位置特殊,地貌很复杂。

    宋军根本不熟悉南国的地貌,反而南国兵马很熟悉。

    所以论山地作战,宋军在南国讨不到好处。

    只要二哥和三哥不冒失,稳扎稳打。

    宋军拿不下南国。”

    杨七缓缓点头,“我也这么认为,所以我已经去信叮嘱了二哥和三哥,并且给他们送去了相应的物资。南国方面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东晟府和港城。”

    杨七细细的把他之前遇到的困难讲给了杨大三人。

    杨大在这个时候,也看完了地图和密信。

    杨大低头瞧着宋辽两国的进军路线,感叹道:“没想到,有一天宋辽两国居然会联合在一起。若不是七弟提早发现,只怕我们这一次要吃大亏。”

    

第0810章 昔日《将军令》再响() 
杨五一脸凝重的在一旁点头道:“背后布局之人真是阴狠,这是要一举吞掉燕国和南国,将我们赶尽杀绝啊。”

    杨六沉重的道:“如果没有提前发现,纵然我们兄弟拼死相搏,恐怕也守不住。”

    杨七咧嘴笑道:“但是我们提前发现了啊?!”

    兄弟四人相视一笑。

    笑过之后。

    杨七重新恢复了一脸的严肃,他指着地图道:“在你们来之前,我已经推演了一次这一次的战争。辽国兵分四路,分别从东晟府、古北口、榆关、港城四个方向,入侵我燕国。

    古北口、榆关皆有重兵。

    所以这两个方向的辽军不足为虑。

    但是东晟府、港城两点,辽国必然派遣出重兵突袭。

    五哥率领着铁骑军固守东晟府,但是对上了辽国的轻骑兵,还是很吃力的。

    游骑军虽然能驰援东晟府,但是殇倾子重伤未愈,游骑军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即使铁骑军和游骑军合兵一处,对付辽军仍然有些吃力。

    而到那个时候,折家军必然会被李继迁给拖住。

    而其他地方又无法抽出兵马去驰援东晟府。

    所以对于东晟府的防御,我很担心。”

    杨大和杨五对视了一眼,同时看向了杨七。

    杨七有些愣。

    杨大笑眯眯的道:“七弟恐怕已经很久没有到西北四府走一走看一看了。你或许忘记了西北四府的百姓,但是西北四府的百姓却没忘记你。特别是那些曾经随着我们一起征战的军卒……”

    杨五神色复杂的道:“愚兄痴长你几岁,经历的比你多一些。愚兄曾经在北汉待过,也在宋国待过,南征北战数十年。却从没有见过如此的百姓……”

    杨七一脸茫然的看着两位兄长,“到底……发生了什么……”

    杨大长叹一声,羡慕的看着杨七,“为兄也从未见过如此受百姓爱戴的君主。”

    杨五直肠子,不喜欢卖关子,他见杨七急了,就坦然说道:“我和大哥在来的路上,路径西北四府的县府,皆看到昔日随我们南征北战的将士们,一个个穿戴着昔日的盔甲,佩戴着昔日的刀柄,坐在门口,等待你的征召。”

    杨大补充道:“我来的时候,忠义山的守陵人特意堵在了复兴关门口,跪地请命。他们告诉我,燕国若需要,他们一身残躯,随时可以再为燕国征战沙场。”

    杨七直愣愣的愣在了原地。

    他没想到,值此危难之际,百姓们并没有抛弃他去逃命,反而选择跟他一起同生共死。

    一份感动,止不住的涌上心头。

    杨七缓缓的闭上眼,害怕自己流下泪水,他颤声道:“他们……他们多是受过伤的军卒,再上战场……”

    “他们不怕死……”

    杨大唏嘘的说了一句。

    他们确实不怕死。

    怕死的话,也不会在这个危难的时候站出来。

    杨七睁开了双眼,沉重的道:“我不想用他们……”

    杨大沉默了。

    杨五迟疑了片刻,咬牙道:“不用他们的话,就只能征召被裁撤的燕云十六州的旧卒。燕云十六州的旧卒,多是老弱病残,在辽人压迫下,常年未曾训练。战斗力羸弱……”

    召他们,跟让他们送死没区别。

    这句话杨五没说出来。

    兄弟四人一下子陷入到了沉默中。

    毫无疑问,现在征召昔日的跟随他们南征北战的老卒是最划算,也是赢面最大的。

    然而杨七内心却很挣扎。

    这些被裁撤的归乡的军卒,多多少少都是有伤在身。

    这些人上战场,肯定是抱着必死的志向。

    有必死的志向,战斗力自然不会弱。

    可是相对的,因为身体的缘故,他们也会死很多人。

    杨七实在是不忍心把这些人全部送上战场。

    “你没有其他选择……”

    杨大叹了一口气,低声说了一句。

    杨七无奈的点点头。

    “是啊!我没得选。”

    杨七缓缓的攥紧了拳头,咬着牙道:“你们不负我杨延嗣,我杨延嗣也不负你们……”

    “彭湃!”

    “属下在!”

    “传令下去,西北四府各地,起《将军令》……”

    彭湃面色凝重的点点头,退出了房内。

    下达了这一条命令。

    杨七像是脱掉了一层皮,他无力的坐在了椅子上,幽幽道:“有他们相助,东晟府必然能守住。那港城呢?”

    杨六郑重道:“我手下新建的三万水军,虽然在水战上不堪一击。可是他们也是从昔日步卒中抽调出来的,配上刀剑,也可以一用。

    加上你部署的四万人,足足七万人。

    应该能守住两百里的海岸线。”

    杨七摇摇头,咬牙道:“不够……不够……我不仅要守住燕国,我还要给宋辽两国一个惨痛的教训。”

    杨大皱眉道:“可是我们已经没有兵马可以调遣了……”

    杨七皱着眉头,低声道:“这件事我再想想,咱们还是论一论谁坐镇那一方吧。”

    杨五拍着胸膛道:“东晟府非我莫属。让我会一会耶律斜轸……”

    杨大哭笑不得的道:“那我就只能走一遭古北口了……”

    杨六郑重道:“港城交给我……”

    杨七在这时,却缓缓摇头道:“六哥,港城交给我。你走一趟榆关。”

    杨大三人一脸愕然。

    杨五愣道:“你不坐镇燕京城?”

    杨七翻了个白眼,低声道:“我坐镇燕京城干嘛?添乱吗?”

    杨五挠了挠头,皱眉道:“什么意思?”

    杨大和杨六却已经猜出了杨七的用意。

    二人皆摇头苦笑。

    杨大指着杨七,哭笑不得的道:“你啊你,这一次打完仗,恐怕一顿家法免不了了。”

    杨五抓耳挠腮道:“到底什么意思?”

    杨大幽幽的道:“爹在燕京城……”

    杨五愕然,一脸郁闷的看着杨七,“你连爹都算计……”

    杨七一脸无辜的道:“我可没有……爹这些年一直闲着,对爹这个无敌将军而言,不能上战场是一种折磨。我只是做了一个当儿子的应该做的,顺应爹的心意,也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杨大哭笑不得道:“天底下这么尽孝心的,恐怕也就只有你一个人。”

    杨七难得的咧嘴笑了。

    兵法有云:其徐如林、其疾如风、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这四条要诀。

    老杨算是把不动如山练到了化境。

    有老杨这一支已经闲的快生锈的定海神针坐镇燕京城。

    谁又能在燕京城翻起大浪?

    至于老杨会不会出手,杨七根本不担心。

    以老杨的性子,真到了关键的时候,恐怕别人不请他出山,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夺权燕京城的兵权。

    然后狠狠的教训一顿作乱的贼人。

    等到打败了敌人以后,他会毫不犹豫的扔出兵权。

    丢给杨家兄弟一个高山仰止的背影。

    这可不是杨七在瞎猜。

    去岁的时候老杨在古北口就是这么干的。

    不动声色的干死了辽军十数万的援军,然后等到杨家兄弟赶到的时候,老杨早就一甩衣袖闪人了。

    他似乎就是在借此告诉杨家兄弟。

    打仗?

    你们兄弟还嫩了点。

    还不是要让老子给你们擦屁股。

    对于老杨恶趣味的做法,杨七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他不得不承认,老杨在兵法上的造诣,确实已经登峰造极。

    有老杨坐镇,杨七心里踏实。

    兄弟四人短暂的相聚过后,又各自踏上了征途。

    临别之际。

    杨七送杨大三人到了官道上。

    杨七看着马背上的三位兄长,抱拳道:“三位哥哥一路保重,记得弟弟的叮嘱。”

    杨五拽着马缰绳,乐呵呵的笑道:“记得,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真要打不过,我们会跑,不会傻乎乎的跟人硬拼。”

    杨大和杨六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杨七暗自摇头一叹。

    别看杨五说的大气。

    杨七恰恰最不放心的就是杨五。

    杨五性情耿直,又不愿意输给旁人。

    遇战,必然死拼。

    论危险,杨五才是兄弟们几个里面最危险的。

    杨大在遇到危险以后,可能会权衡再三,选择最有利的一条。

    这一条路不论生死。

    但是相比而言,比杨五会更安全一些。

    至于杨六,杨七倒是不担心。

    真要到了该逃的时候,杨六会毫不犹豫的撤退。

    杨七的心里话,他自然不可能说出来。

    落了兄长们的面子,让兄长们在战场上分心,不是杨七想要的。

    “保重!”

    “保重!”

    再次施礼过后。

    杨大三人带着亲随,驱马离开了山口。

    杨五往西北,杨大往正北,杨六往东北。

    杨七送别了三位兄长以后,回到了山内的演武场,聚集了神机营的一万人马,也踏上了前往港城的征程。

    ……

    三日后。

    复兴关。

    忠义山。

    年迈的老苍头扛着一杆旗杆,浑身披甲,靠在树干上打瞌睡。

    一位缺了一条胳膊的汉子,扛着锄头从老苍头面前经过,打趣的说道:“王头,您老还扛着您那旗杆呢?怎地,还想给陛下扛旗?”

    打瞌睡的老苍头睁开了眼睛,浑浊的眼睛缓缓变得清澈,转瞬间瞪的愣圆。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老夫这旗杆可是陛下钦赐的。以前的时候,它只是个不起眼的杨木杆,可是现在它可是皇家之物。

    就你小子,连摸它一下的资格都没有……

    老夫拿它敲你,你也只能站着挨打……”

    在这忠义山,能被称之为陛下的人,必然是杨七。

    而为杨七扛过旗的老苍头,也只有那么一位。

    那就是曾经跟随杨七在复兴关血战的王行。

    王行也算是复兴军的老卒,在复兴关一战后,杨七念其年迈,不愿意让王行跟着他奔波,所以就让王行到了忠义山,当了一个守陵人。

    王行虽然没办法上战场了,可是他却从没丢下过手里的旗杆。

    因为他时刻都记得,杨七在交给他旗杆的时候说过。

    人在旗在,人亡旗亡。

    即使旗杆上已经没有了战旗。

    王行依然要让它竖着,而不是横着。

    瞧着王行吹胡子瞪眼,作势要打。

    独臂汉子立马陪着笑脸道:“王头说的是,这忠义山上谁不知道王头是唯一帮陛下扛过旗的人。大家都佩服的紧呢。”

    王行撇撇嘴,冷哼道:“算你识相……”

    独臂汉子凑到了王行身边坐下,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他面色凝重的道:“王头,平日里你的消息最灵通,燕京城那边还没有陛下的消息吗?”

    王行皱起了眉头,摇了摇头。

    独臂汉子顿时神色有些暗淡。

    不过没多久,他重新抬起了头,一脸希冀的道:“陛下乃是神人降世,如今又贵为天子,他一定不会有事的。”

    王行毫不迟疑的点头道:“肯定是宋辽两国的贼人见咱们燕国的百姓过的好,不让咱们称心如意,所以放出来的谣言。”

    独臂汉子捏起拳头,愤恨的道:“他们都欠打!”

    王行也愤恨的点点头。

    顿了一下,脸上又勾起了一丝苦笑,“他们就算再欠打,也轮不到我们去打。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上战场。

    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老夫都不稀罕。

    老夫就想再为陛下扛一次旗。”

    “哪怕死在战场上?”

    “嘿……咱们忠义山的这群老兄弟,有怕死的吗?”

    “额……说的也是,兄弟们都埋在这地下,不孤单……”

    独臂汉子迟疑了一下,又问道:“我可听说了,宋辽两国这一次放出了风声,就是为了扰乱我们燕国。然后他们联合在一起,欺负我们。

    依陛下的性子,绝对不会跟他们服软。

    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前几日,大将军离开的时候,兄弟们还一起去复兴关堵门了,要求请战。

    可是大将军没答应。

    说要陛下恩准。

    王头,您为陛下扛过旗,在军营里吃得开。

    您帮忙去打探打探,看看有没有咱们兄弟上战场的机会?”

    王行一愣,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就知道你小子接近老夫没好事,感情是让老夫去帮你讨一个送死的名额。”

    顿了顿,王行讥笑道:“那你可就想多了。陛下仁厚,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不然是不可能召我们这些残兵再上战场的。”

    独臂汉子颓然的垂下脑袋,喃喃道:“这么说……真没机会了?”

    王行长叹了一口气,苦笑道:“老夫等了快四年了,也没等到这个机会……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等到。”

    “咚咚咚……咚咚……”

    王行的话音刚落。

    沉闷的战鼓声突然响起。

    从复兴关传至忠义山,又从忠义山开始向复兴府蔓延。

    王行和独臂汉子猛然站起身,一脸愕然。

    “这是……”

    “《将军令》!”

    

第0811章 兄弟踏歌去出征() 
“真是……《将军令》……”

    王行、独臂汉子,激动的浑身都在打颤。

    独臂汉子激动握住了王行的胳膊,大喊道:“陛下还记得我们!”

    王行早已激动的说不出话,他一手拄着旗杆,一手拽着独臂汉子的胳膊,重重的点头。

    “现在咱们咋办?”

    “带上刀兵,去复兴关!”

    “……”

    忠义山上。

    一个个在山上默默的守陵人在听到了战鼓声以后,缓缓站起身,热泪盈眶的向复兴关汇聚而去。

    缺胳膊的、少腿的、没耳朵的、瞎了眼的。

    形形色色。

    没有一个完好无损的。

    然而,至此国家危难之际,真正无怨无悔为国家赴死的,恰恰就是这一群人。

    他们凑到了复兴关前,互相打着招呼,嘻嘻哈哈的,就像不是去出征,而是去喝喜酒。

    “张瘸子,你狗日了也去上战场,就怕有命去,没命回来?”

    “葛独眼,你都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就算要死,那肯定是你死在老子前面。”

    “嘿嘿……你死了老子也不会死。等你死了,老子就回来,睡你媳妇打你娃。”

    “狗日的,滚……”

    “……”

    昔日的老卒们凑在了一起,嘻嘻哈哈的互相挖苦。

    往日里觉得忌讳的话,今个儿一口气全说了出来。

    《将军令》已起。

    燕国召集他们这一群残部,很明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此一去。

    他们远比别人生还的机率要低很多很多。

    一些手脚不利索的,摆明了是去送死,可是他们依然没有退缩。

    他们一身残骨,能为了保卫河山,丢在战场上,死得其所。

    复兴关外的老卒们,以极短的时间,在复兴关外汇聚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战阵。

    两万老卒,一个不剩的全部出现在了这里。

    端端正正的站在复兴关前。

    等到他们成军以后,再无人讲闲话,一个个静悄悄的等待着命令。

    而王行,扛着他的旗杆,站在最前列。

    “啪!”

    王行一跺脚,手握着旗杆,扯着嗓子喊道:“原复兴军,侍卫营旗手王行,依令到。”

    “原复兴军,火头营班正简正,依令到。”

    “原复兴军……”

    “……”

    老卒们一个又一个的汇报他们曾经的番号。

    复兴关城城墙上。

    霍红叶看着关城下那些明明已经残疾,却依然屹立在那儿的老卒们,心里五味杂陈。

    他没有打扰老卒们汇报番号,就那么静静的听着。

    偶尔回头吩咐身后的稻草人一两句。

    让他们尽快的将老卒的身份统计出来。

    此一去,九死一生。

    也许很多人都要战死沙场。

    必须记下他们的名字。

    不能让英雄白死。

    等到老卒们汇报完了番号。

    霍红叶缓缓踏前一步,走到了城墙上最耀眼的位置,一身黑色的盔甲闪烁着金光,火红的斗篷在风中吹的猎猎作响。

    霍红叶深吸了一口气,向城下的老卒们行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的喊道:“陛下让我问你们,而今宋辽两国,亡我燕国之心不死,举重兵入侵。尔等复兴老卒,尚能战否?”

    “唰!”

    整齐的刀兵出鞘的声音。

    “啪啪啪!”

    “猛!猛!猛!”

    “……”

    老卒们用刀兵捶打着盔甲,奋力的嘶吼着。

    ‘猛’字,就是他们的答案。

    昔日,在这复兴关。

    杨七单枪赴会,又单骑杀出重围。

    赢得了全军将士一个‘猛’字赞誉。

    也就是从那以后,‘猛’字就成了复兴军敢战的代名词。

    霍红叶看着城下身体残缺,却气势如虹的老卒,心中甚为敬佩。

    他再次深吸了一口气,呐喊道:“令,家中独子者出列!令,家中有妻儿老母需要奉养者出列!令,孤寡者且尚未娶亲者出列!”

    能在复兴军中行令的,唯有复兴军主将杨大,以及燕王杨七。

    而霍红叶代表的自然是杨七。

    三条杨七的军令传下。

    复兴关外的军阵中却静悄悄的。

    没有一人出列。

    霍红叶眼眶一下就红了。

    他顾不得这个严肃的场合,嘶吼道:“我知道诸位有一腔报国热血,诸位的忠心,陛下也能感受到。可是陛下也不希望看到诸位为了尽忠,连子嗣都绝了。”

    “此去九死一生,你们好歹留下几个人帮兄弟们守墓啊……”

    “……”

    霍红叶嗓子都吼干了,依然没能劝动一个人退出队列。

    霍红叶却不为所动,依旧在做最后的挣扎,“这是陛下的军令,你们身为军人,应该明白军令如山。你们应当遵守陛下的军令!”

    站在队伍最前列的王行,面目坦然的看着城头上的霍红叶,沉声道:“霍头领不必再说了,我们这一帮老兄弟,心意已决。”

    “你们这又是何苦呢?”

    王行撑起了旗杆,抱拳道:“还请霍头领出示陛下的调令,陛下需要我等赶到何处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