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丰碑杨门-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耿金花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气,对着杨延嗣施礼。
“多亏七弟发觉,处理了一切。七弟这份恩情,嫂嫂记下了。”
杨延嗣赶忙扶住了耿金花,“二嫂,你这是折煞小弟了。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些都是我这个当弟弟的该做的。”
杨延定沉声道:“七弟,说说吧,到底邀我和你三哥来这里做什么。”
有四郎信件打前站,杨延定猜测,杨延嗣邀请他们过来,必定有大事相商。
三人坐定,杨延嗣说道:“二哥,俗话说,狡兔三窟。我想给杨家立一窟,请二哥帮我。”
杨延定沉吟道:“七弟想图谋邕州?”
杨延嗣摇头,直言道:“我想打下整个交趾。”
“这……”
杨延嗣这话把杨延定吓的不轻。
“打下整个交趾?!”
杨延定赶忙道:“七弟的意思,是帮着朝廷打下交趾,以后由我杨家镇守交趾?”
杨延嗣再次摇头,讥笑道:“二哥,你太高看朝廷了。朝廷此次征讨交趾,必定无功而返。”
“那你拿什么打交趾?”
杨延嗣指着窗户外绵延的大山,“翻过这座山,后面有一座城,名叫密札,以前是交趾所属,现在已经归我所有了。”
“弟在此,已经屯兵两万了。”
“怎么可能?”
杨延定难以置信。
杨延定在武胜军中,虽然整日里无所事事,但是他和杨延光二人,还是很关系讨伐交趾的战争的。
对于交趾各路进军,以及动向,他们都多少知道一些。
讨伐交趾,三路兵力部署,他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也知道杨延嗣虽然是永宁军监军,但是能调动的人手,也只有营地里的一些老弱病残。
猛然之间,杨延嗣告诉他,他掌控了交趾一座城,并且屯兵两万,这让他难以相信。
杨延嗣到交趾,满打满算也就四个多月,居然拉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队伍。
而且还是不被人知晓的队伍。
这怎么能不让人吃惊。
“七弟,你在跟哥哥开玩笑吗?”
杨延嗣淡然一笑,喝道:“来人。”
门外的稻草人守卫,进入到了房内。
“少爷有何吩咐。”
杨延嗣摆手,“告诉我二哥,现在密札城外军营,屯兵多少。”
稻草人施礼,然后正色道:“按照最新的数据,目前密札城外四座军营,屯兵一万八千人。此外,还有分配到各个田庄的田字营五千人。总共两万三千人。”
“装备配备和训练情况如何?”
“两万三千人,有两万人已经配备了长刀和披甲,此外,各形弓弩已经配备到位。除了田字营以外,剩下的三营,均已按照少爷制定的训练方法,日以继夜的在训练。”
杨延嗣在杨延定惊愕的眼神中,摊开手。
“这只是大致的情况,具体的,二哥可以直接到军中去看。”
“咕嘟~”杨延定吞了一口唾沫,“真有两万多屯兵。你是怎么做到的?”
“去了密札城,你就什么都知道了。”
第0261章 二将军()
杨延定在杨延嗣忽悠下,最终踏上了前往密札城的路。
关于打下交趾以后,是否交给朝廷这个问题,杨延嗣一直避而不答。
杨延嗣没办法跟杨延定说实话,所以在聊这个话题的时候,顾左右而言他。总是想方设法的避开这个话题。
杨延定从杨延嗣的反应,猜出了一些端倪。
但是他不敢确定,所以他也没有当场答应,帮杨延嗣打下交趾,只是答应去看看。
杨延定和耿金花在良月带领下,翻过了山,到了交趾境内。
到了交趾境内以后,就由赵廸带着他们参观密札城。
也不知道杨延定和耿金花出于什么目的,两个人在到了交趾境内以后,居然带上了面具。
两张造型怪异的面具。
在通往密札城的路上,在田地里劳作的交趾女人和自家捡到的男人,就看到两个脸带面具的人,在地头瞎转悠。
赵廸一直跟在他们身后,见杨延定对交趾的水田有兴趣,就上前解说。
“二将军,这是交趾的水田。交趾的稻米,一年三熟,这水田功不可没。”
杨延定不许杨延嗣手下的人称呼他的姓氏和名号,一时间又想不到其他的代号。索性就让人称呼自己二将军。
杨延定抓着水田里的绿苗,有些惊愕,“水田里的稻米可以一年三熟?”
抬头瞅了一眼绿油油一片的田地。
杨延定追问,“那岂不是说,这里的人,都不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赵廸点头,“这是自然。粮农们除却留足了自己的,每次粮食成熟的时候,还能向密札城交上百万担的粮食。”
“上百万担,供给两万军卒,确实绰绰有余。”
杨延定不懂农事,但他也知道一年三熟的稻米,意味着什么。
杨延定跟着赵廸,一路上观察稻田,频频称奇。
三人到了密札城门口以后。
赵廸疑问,“二将军先入城歇息一番,还是先到军营?”
杨延定迟疑了一下,“先看看军营吧。我想知道,密札城屯的两万兵丁,战力如何。”
赵廸带着杨延定,到了城外一座大营前面。
隔着老远,就能听到营地里响彻震天的呼喊声。
“这声音,中气十足,军心可用。”
杨延定点头赞叹了一句。
三人走到了营门口,就被人拦下了。
“军营重地,止步。”
两个俚人,学习汉话时间不长,说话磕磕绊绊的。
赵廸从怀里掏出了一面铁牌,上面铭刻着一个绑在十字架上的稻草人。
守门的军卒放行。
赵廸带着杨延定和耿金花进入到了营地。
一进辕门,就瞧见了一队披甲,手持着长刀的将士们,在教头们鞭策下,迎面走了过来。
在他们面前,有一个深坑,坑里有臭烘烘的大粪。
“唰唰唰~”
军卒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前行。
“噗通~”
有军卒一头栽进了大坑,后面的军卒依然没有停下的意思,依旧向前。
大坑里的军卒爬起来,继续趟着大粪,继续前行。
“这是……”
杨延定有些愕然,转头问赵廸,“教头们眼瞎吗?看不见前面有一个大坑?”
赵廸解释道:“教头们并没有眼瞎,军卒们执行军令,别说前面是粪坑,就算是刀山火海,没有命令,也必须前行。”
“军法如此严酷?是谁定下的?”
赵廸笑道:“营地里的所有训练计划,都是少爷定下的。”
杨延定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言。
然后跟着赵廸继续在军营里观看。
营地里的训练项目很多,许多东西都是杨延定以前没有见过的。
猛一看,有点胡闹,像是小孩子的玩具。
仔细观看以后,思量一会儿,杨延定就明白了其中的用意。
杨延定在营地里,见到最多的,就是队列行进。
营地内一排排,一行行,整齐划一的队列。
杨延定从未见过,即便是皇城里的禁卫,也站不齐这么严整的队列。
“论军容,当时罕见。只是不知道战力如何。”
大宋乃至大宋周边,大大小小的军队,杨延定都见过。
把队列操演的这么缜密的,他第一次见。
他很好奇这些把时间用在了队列上的军卒,到底有多少战斗力。
“二将军,这边请。”
在营地了一角,一片开阔的空地上,有两支百人的兵马在演练。
其中一队人马,扮演的是骑兵,另外一队,以步军方阵在前行。
“杀!”
骑兵为首者是一个魁梧的汉子,手持着一柄九环大刀,高呼一声,领着他的骑兵,冲杀了过去。
“百骑对百步,骑兵必胜。”
相同数量的军卒对战,骑兵拥有绝对的优势。
步兵依旧向前,眼看骑兵接近,大吼一声。
“盾!”
步兵架起了护盾,蹲在了地上。
上下左右,四方全被盾牌裹的严严实实。
从盾牌的缝隙中,有长枪频频刺出。
整个步兵方阵,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大刺猬。
骑兵掠过,长刀砍在盾牌上,发出砰砰砰的声响。
火花四溅。
“进!”
步兵们驾着护盾,一路前行。
骑兵们围着步兵,几番攻伐,都没讨道好处。
“弩!”
转眼间,从盾牌缝隙,喷射而出各种箭矢。
这些箭矢都不是真箭矢,箭头上用的都是染料。
染上了染料的骑兵,自动退出战斗。
双方绞杀,你来我往,持续了一个时辰。
当最后一个骑兵被万箭穿心以后,整场战役,以步兵获胜结束。
杨延定瞧着战斗,频频皱眉。
“这一伙步兵不错,骑兵有些太差强人意了。”
“可惜了他们配备的好马和好刀了。”
在杨延定眼里,步兵配合的虽有章法,但是也漏洞百出。
若是由他领兵的话,只需要一炷香时间,就能拿下这一伙刺猬一样的步兵。
杨延定算是看出来了。
杨延嗣训练出的士卒确实都是难得的精锐,其军法严明,在他所见的军队中,没有一支能与之相比。
只可惜手中有精兵,却没有良将。
想必,这也是杨延嗣邀自己到这里的缘由。
赵廸淡然一笑,“二将军,您要不要上去试试。”
第0262章 骑兵真的很费钱()
赵廸看不到杨延定面具下似笑非笑的表情,只见他摆手,道:“不用了,七弟为了留下我,还真是煞费苦心,让你们这么多人一起演戏骗我。”
赵廸脸色的笑意一僵,干笑了一声,“呵……二将军说笑了,我们怎么可能骗您呢?”
杨延定冷冷一笑,“七弟虽说已经弃武从文,但毕竟是将门出身,从小耳濡目染下,多少也学到了一些统兵要领。怎么可能把骑兵训练的如此不堪。”
耿金花娇笑道:“七弟知道你擅长操控骑兵,所以想用这种拙略的战术激起你心中的怒意,引你出手,从而达到留下你的目的。”
杨延定瞧着赵廸,讥笑道:“我夫妻二人分析的可对?”
“咳咳咳……”
赵廸干咳了几声,掩饰了一下心中尴尬。
这个计策,事实上是赵廸提出来的。
杨延嗣告诫过他,这种计策,根本瞒不过杨延定的双眼,他不信邪,尝试了一下。
如今,果然被一眼拆穿了。
“二将军和二夫人果然慧眼如炬,这点小伎俩,一点儿都没瞒过二位的双眼。请二位移步,见识见识我军真正的本事。”
阴谋不能奏效,那就用堂堂正正的阳谋。
赵廸相信,只要带着杨延定见识一下泉字营,清一水的弓弩兵,见识到弩阵的威力,必定能够征服他。
岂料,杨延定根本不按照他的剧本走。
只见杨延定摇头,淡然道:“军营里没必要看下去了。能训练出此等精锐之士,必定还有其他的杀手锏。只是我现在没有兴趣继续在营地待下去了。你还是带我去密札城里转转吧。”
赵廸闻言一愣,心有不甘,却不能强留杨延定在军营,只能依照杨延定的吩咐,带他去密札城。
“二将军请。”
三人出了军营,踏上了进入密札城的驰道。
密札城的驰道,经过几番修整,黄土垫起的平坦大道上,铺满了一层小碎石头。
“这驰道很平整,只是这驰道上的小碎石很伤马蹄。”
杨延定打量着平整的驰道,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马掌,也就是马蹄铁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
然,现今的宋朝却没有此物。
碎石对马蹄的伤害很严重,每年大宋军中因为碎石导致的战马折损的数量,高达上万匹。
这也是杨延定为何如此评价碎石铺成驰道的原因。
赵廸听到杨延定这话,乐了,终于有他表现的机会了。
他嘴角上扬,神秘的笑道:“二将军有所不知,这驰道铺成已有三个多月了,目前还没有一匹马因为小碎石而受到损伤。”
说完这话,赵廸等着听杨延定惊呼的声音。
等了半晌,只听杨延定满不在乎的说道:“交趾少马,这驰道又直通城内,路上行人纷纷。尔等平日里骑马的日子只怕不多,即便是要骑马进城,也不会策马狂奔,尽量减速慢行。如此以来,自然很难发现,小碎石对马匹的损伤。”
“呼~”
赵廸吐出了一口浊气,沉声道:“我等平日里骑马的日子确实不多。但是策马狂奔,却是常有的事儿。”
“吹大话……”
杨延定冷笑了一声。
赵廸心头火气,“属下就向二将军证实一下,看看属下有没有说大话。”
由于刚出军营,距离军营不远。
赵廸持自己的令牌,从军营里调遣出了十个骑兵。
事实上他想调遣更多,想狠狠的震慑一把杨延定。
奈何,他调兵的权限不够。
杨延嗣对属下的权力划分的很细致。
赵廸是稻草人的领军人物,掌控着整个稻草人。在杨延嗣麾下,也算是二号人物。
但是,以他的身份,最多也只能从军营里调遣十骑。
分属不同,权限的大小就不同。
调来了十个身披盔甲,腰挎长刀,身背弓弩,全副武装的骑兵。
赵廸当着杨延定面,下命令道:“你等,从即刻起,以此为点,快马疾驰到城主府,然后再折返回来,如此往复。一个时辰后,在城主府门口交令。”
“诺!”
十个骑兵,按照赵廸的命令,骑马狂奔而去。
杨延定望着已经远去了的骑兵背影,疑问,“我们不会就在这里等一个时辰吧?”
赵廸摇头,阴沉着脸,“请二位随属下进城,一个时辰后,在城主府门口,二位就可以证实,看看属下到底有没有说谎。”
杨延定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随着赵廸沿着驰道入城。
杨延定边走边侧头对耿金花沉声道:“夫人,你有没有注意到,刚才那十骑的装备。他们的装备和刚才在营地里看到的大有不同。”
在营地里的时候,他们见到的骑兵的盔甲和长刀,并没有见识到这些骑兵全部的装备。
耿金花点头,略有些惊叹,“锁子甲、弯刀、手弩,妾身还看见马背上有两支短枪,都是用精钢锻造而成的,工艺精良。
这一身装备,在汴京城内,少于两百贯,置办不起来。
七弟能把他们编制成军,又任由人随意调用。这说明,军中骑兵的数量,不少于三千。
供养这么一支骑兵,只怕得耗费不少银钱。也不知道七弟那里来的这么多钱?”
在古代,培养一个优秀的骑兵,所耗费的银钱,足足能培养上百的步兵。
熟知《宋史》的人,对西夏的铁鹞子应该都不陌生。
李元昊就是凭借着三千铁鹞子,驰骋沙场,无往而不利。
而他为了打造这三千铁鹞子,几乎耗尽了整个西夏的国力。
由此,可以推断出,在古代,培养一支精锐的骑兵,所要耗费的钱财之巨。
这也是杨延定和耿金花,见到骑兵全部装备以后,吃惊的原因。
从见识到骑兵全部装备的那一刻起,杨延定就对这一支骑兵上了心。
旁敲侧击的问赵廸,“似这等骑兵,密札城有多少?”
赵廸挑眉,引得杨延定主动发问,这说明,骑兵震慑到他了。
赵廸不由得挺了挺胸膛,说道:“交趾少马,目前搜罗到能用的战马,只有三千两百匹。除却了各营将官的配马以外,还剩下三千一百零六匹,全部归骑兵驾驭。”
第0263章 何为忠?()
“哦?”
杨延定皱眉,询问道:“按照马匹的数量挑选骑兵,这样挑出来的人手,会是合格的骑兵?”
赵廸一愣,傲然道:“这件事,二将军你可就想差了。军中的骑兵训练和挑选,都是由呼延家家将和黑甲军军卒们完成的。
目前,营地里合格的骑兵人选,有七千多人。碍于马少,所以才先配备了三千一百零六匹。”
不得不承认,俚人和僚人。
这些被宋人看不起的蛮夷,却是一个个当兵的好苗子。
只是稍加训练一番,他们就会脱颖而出,显现出精兵的本色。
杨延定眉头舒展,迟疑了一下,点头道:“呼延家家将和黑甲军军卒,一个个都是尸山血海里面杀出来的老兵。既然由他们亲自挑选,这些骑兵自然不会差。”
将门的人,最信得过的就是自己家中的老兵。
可以说,老兵是每个将门真正的中坚力量,也是将门最信得过的一群人。
杨延定感叹,“俚人和僚人,仅有一万五千人当兵,却挑选出了七千多人的合格骑兵。看来,世人都小逊了俚人和僚人了。”
赵廸点头道:“首领曾经说过,俚人和僚人久居山林,以打猎为生,和野兽为伍。身具野性,骁勇善战。他们之所以被人小逊,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杨延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耿金花靠近了杨延定,低声笑道:“心动了?”
杨延定苦笑道:“作为一个武将,见到如此精锐,谁又不会心动?只是七弟扬言要打下交趾,却不说打下交趾以后,会不会把交趾交出去。这让为夫很为难。”
耿金花迟疑了一下,咬了咬牙,沉声道:“我觉得七弟说的有理,狡兔三窟。杨家多一条退路,就多一份保障。”
杨延定摇头,“你把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七弟的心里,只怕不仅仅是为杨家准备一挑退路。”
“什么意思?”耿金花疑惑。
杨延定呼出一口气,尽量让自己放松。
然后幽幽叹气,“七弟想掌控交趾,把交趾变成只属于杨家的地方。也许还有曹家……呼延家……”
“这……”
耿金花瞪大眼珠,一脸难以置信。
半晌,耿金花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愕然道:“这不可能吧?”
杨延定无奈的耸立耸肩膀,“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当年五代战乱,先祖为了生存,就是这么干的。先祖去世以后,爹爹受到刘崇赏识,就跟随了刘崇。”
耿金花迟疑了一下,说道:“此事我知晓一些。”
“先祖也只是占据了麟银二州,七弟的心,却比先祖要大。他这是要占一个国。”
耿金花沉默了。
良久,她仰起头,轻声道:“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反正占的不是大宋的土地。在大宋土地外做的事儿,大宋朝堂上的君臣也管不着。
有这么一块地方,咱们杨家,也不用死命的为赵家卖命。为眼看着咱们杨府断子绝孙的人卖命,我觉得划不来。”
杨延定橫了耿金花一眼。
“为人臣者,怀有二心,视为不忠;为人子者,陷父不忠,视为不孝。难道你要让我做一个不忠不孝之人?”
耿金花闻言一愣,而后梗着脖子,沉声道:“我只看到了不忠的人,现在都高居庙堂。”
“这……”
一句话把杨延定怼的讲不下去大道理了。
按照杨延定的道德标准去评判,耿金花的这句话,一点儿也没有错。
赵光义、赵普、沈伦、薛居正、高怀德、石守信、潘仁美……
等等,这些人一个个数过去。
他们都曾经是后周的臣子。
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他们都有份儿。
耿金花见杨延定沉默不语,就继续说道:“郎君无话可说,那就听我说两句。”
“何为忠?为将者,不辜负黎民百姓的重托,牧守四方,庇佑万民。这才是忠。忠的百姓,忠的是天下芸芸众生。”
“所以,我们要忠于黎民,而不是忠于某一个人。”
杨延定一脸愕然的看着耿金花。
他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讲大道理的女人,真的是自己的媳妇。
耿金花的这句话,却是值得品味,而且越品,越觉得有道理。
杨延定低头品味了半晌,猛然抬头,疑惑道:“这话是七弟教你的吧?”
耿金花恼了,“你觉得我想不出这话吗?”
杨延定诚恳的点头。
耿金花恨不得提着大刀,现在就跟杨延定切磋一番。
让他见识见识‘大刀耿二娘’的恐怖。
但是被杨延定直愣愣的眼神盯着,她有些心虚的低下头。
“这话……是我爹生前告诉我的。”
“岳丈大人?”
听到耿金花的回答,杨延定有些意外。
耿金花将门虎女,她爹也是是原北汉泽州镇守大将耿忠,人称花刀令公。
杨延定将信将疑的问道:“真是岳丈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