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老兵重生-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一点就是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很大,日本兵的射击精准度要远远超过宋营和游击队的战士,距离压的越近伤亡就越大,但是如果距离远了,根本就做不到有效打击,只能是浪费子弹。
关键时刻,孟杰民从掩体中站起身对身后的众人大声喊道:
“同志们!为了胜利,跟我冲!”
东、西两个方向的进攻的确给鬼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并且出现了伤亡,但是游击队和百姓这边的伤亡却更大,远超鬼子十倍以上,尤其是那些手里拿着那种农具作为武器的百姓。
双方之间还有着近百米的距离,百姓一方的伤亡就超过了百人之数。
在这样的形势下,根本没有完全之策,只能是咬着牙向前推进,否则,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更加惨重的代价!
第31章 惨烈()
刘成带着那些孩子借着房屋等建筑的掩护走在最前面,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之后,终于将与鬼子之间的距离拉近到了二十米之内。
鬼子选择的防御据点位置很好,就在一条十几米宽的街道对面,视野开阔,射击角度完整。
这样的距离如果投掷树枝制成的标枪,除了干扰,起不到任何的杀伤效果。
刘成躲在墙角仔细观察了一下对面日军的情况:
一共大约二十个人,两挺机枪,十几条步枪,剩下的那些汉奸手里都是驳壳枪。
村长这个时候凑到刘成身边,有些焦急的问:
“刘成啊,你看现在咱咋办?总不能就在这儿躲着吧?”
刘成转身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迟疑半晌才沉声说道:
“村长,让所有人在房子上拆门板,最好是街边店铺上的厚门板,要是能找到铁板更好,找到之后到我这儿集合!”
村长没有多问,转身招呼人去找门板了。
之所以迟疑,是因为他要做的这件事情,完全是亲手将一些百姓推进了鬼门关!
他要让人以门板为掩护冲到街上吸引火力,掩护后面的人投掷标枪,自己则找机会射杀那两个机枪手和其他的鬼子。
这样做的代价就是,那些负责掩护人将是九死一生!
曾经在看到抗日神剧里面随手掀起桌子就能抵挡子弹的镜头时,刘成都恨不得把电视砸了。
日本人的三八式步枪一直在被人说威力不行,却很少有人详细了解原因,都是断章取义,以讹传讹。
由于弹头射击的原因,三八式步枪在二百到六百米的距离上由于弹道平稳,容易产生进出两端的伤口一样大的贯穿伤,所以如果不是击中要害的话,有很大机会受伤的人会活下来。
但是在二百米之内和六百米之上的距离,一旦被击中,高速旋转的弹头会在瞬间搅碎伤口内大量的组织器官,击中人体的一面是手指粗细的伤口,透出的一面却是至少拳头大小!
这些门板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真正挡住子弹,所以,这些人根本就是去送死!
时间不长,村长再次回到刘成身边,喘着粗气问道:
“门板都找来了,接下来怎么办?”
刘成半低着头看着地面,声音有些干涩:
“村长,找三四十个人,冲到街上,用那些门板挡住鬼子的射击,后面的这些人才能投掷标枪!”
村长一愣,旋即就从刘成的表情上看出了什么,他伸手在刘成的肩膀上拍了拍,只说了一句话:
“一定要杀了这些鬼子,报仇!”
说完转身就走。
刘成猛然抬起头看着老人有些蹒跚的背影,缓缓的握紧了拳头。
村长在百姓当中挑出来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随着老村长的一声大喊,这些老人门板挡在身前,一起从藏身的房子后面快速冲出来,并排靠在一起。
还没等他们往前走,鬼子的枪就响了。
刘成看到,老村长和其他几个老人的身体几乎同时晃了一下,鲜血瞬间从不同的部位流了下来。
但是,他们却努力的让身体前倾,没有立刻倒下去。
眼看着刚刚组成的木墙就要坍塌,老村长生生将涌进口中的鲜血咽下去,嘶吼般的喊道:
“老兄弟们!别让这面墙倒下去!这是我们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是子孙后代的希望!”
他的话音刚落,一道人影从人群中快步冲出来,伸手扶住了一个刚要倒下的人,也撑住了那块即将倒下的门板。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他们互相搀扶,神情坚定,顶着那面木墙一步一步的走到街上,挡住了鬼子密集的子弹。
刘成抬手抹掉眼角的泪水,伸手抽出一根标枪,闪身站到空地上,朝身后怒吼一声:
“所有人准备!”
一道道手持标枪的人影迅速出现在他身后,没有一个人出声,也没有一个人哭泣,在这一刻,他们的眼中只有愤怒和坚定!
“投!”
随着刘成的一声怒吼,一根根树枝制成的标枪腾空而起,带着熊熊燃烧的怒火直奔鬼子的掩体飞去。
不断的有人冲向那道木墙,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道防线,为活着的人争取时间。
刘成一边指挥着那些百姓投掷标枪,一边寻找角度连续射杀三名鬼子,终于让那两挺机枪哑了火。
旁边的鬼子想要去拿机枪,却被一根根标枪限制住,根本无法移动半分,所有人身上都或轻或重的受了伤。
那些标枪都是树枝制成的,不论是重量、锋利程度还是投掷的手法都不足以穿透那些鬼子的身体,最多也就是让他们受伤。
但是密密麻麻的标枪却成功的限制住了他们的行动,别说瞄准,就连动一下都困难。
枪声终于停了下来,刘成第一个绕过那道鲜血铸成的木墙,来到鬼子的掩体面前,费力的将一挺机枪从那些标枪当中拽出来,在鬼子和汉奸绝望的目光当中扣下了扳机!
可惜的是,这些人当中,刘成并没有发现松尾横二的身影。
随着一颗颗子弹钻进鬼子的身体,刘成的视线也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他甚至不敢回头去看那道鲜血筑成木墙,不敢看那一具具神色平静的尸体。
重生之后,他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有着前世的记忆,生死这种事情已经不会再引起他内心的波澜。
但是从见到那两个孩子尸体的时候,他的这种想法就出现了动摇。
现在那堵鲜血染红的木墙,更是让他情难自已。
以至于他在杀了那些鬼子和汉奸之后没有片刻停顿,就端着那挺机枪迈步朝北面冲去。
宋志敏带着宋营的士兵已经先一步攻破了鬼子的防线,同样选择了先支援这个方向的百姓。
刘成赶到的时候,北面在宋营和百姓的合力之下已经攻破,众人立即朝游击队的方向赶去。
孟杰民手里没有机枪,而且他这个方向完全就是一片开阔地带,在鬼子机枪的火力压制下,游击队完全被压制在一处土坡下面,寸步难进。
冲破了其他三个方向的防线之后,众人的火力都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打掉了这一窝鬼子。
第32章 少年营()
这一仗绝对是自从游击队成立一以来打的最漂亮的一仗。
全歼了驻守磐石的日军小队和四十几个汉奸,活捉小队长松尾横二,缴获完好的三八式步枪三十九支,驳壳枪二十四把,轻机枪四挺,子弹五千发。
(此数据并非史实,剧情需要而有所夸大,不要骂我…)
但是在这场胜利的背后,却是一条鲜血铺就的路!
此役,宋营跟着宋志敏起义的士兵共计阵亡二十一人,重伤三人,轻伤十九人,几乎是人人挂彩。
孟杰民的分队阵亡七人,重伤两人,轻伤九人,并没有比宋营好哪里去。
至于百姓,跟着刘成从南面进城的百姓共计死亡一百三十六人,没有一个受伤的,其中一百人左右是为了护住那道木墙而死,要不是他们用身体和鲜血铸成了那道防线,伤亡情况会更重。
而北面的百姓由于完全没有经验,共计死亡二百八十六人,重伤九十七人,轻伤一百一十二人。
可以说他们是完全用人、用生命在冲击鬼子的防线!
刘成跟着大伙一起在城外的山坡上将那些在这场战斗中死去的人埋葬,内心却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
他在自责,深深的自责。
自从找到游击队之后,他为了不引起张振国等人的质疑,一直在尽力的掩饰,不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懂得太多、会的太多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担心和他的自私,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死!
刘成甚至没有勇气正眼去看那些尸体脸上的表情,因为在他心里,装满了对他们的愧疚……
在所有人带着内心的悲痛去庆祝这场胜利的时候,刘成却悄悄离开人群,在宪兵队的牢房里找到了松尾横二。
他吃力的拖着松尾横二来到曾经挂着那些牺牲同志尸体的那条街上,在那些百姓掺杂着惊喜与恐惧的目光中拔出刺刀,狠狠的刺入了松尾横二的身体。
一刀、两刀、三刀……
刘成在下刀的时候,特意避开了松尾横二的要害,他要让这个以凶悍自居的日本人在极度的痛苦与恐惧中死去。
松尾横二的确不怕死,众人冲进宪兵队的时候他正在准备剖腹。
但是当松尾横二发现面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年的意图时,一股寒意瞬间从尾椎骨冲到百会穴。
死亡对他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方并不是在杀你,而是在折磨你!
刺刀刺入身体并不能够让松尾横二感到恐惧,那些不断累积的疼痛同样不能,但是刘成愤恨中带着坚定的眼神,却让松尾横二的信念出现了动摇。
原本,他是坚信自己的国家必将征服这片土地和这个懦弱的民族的,但是现在,他的心中出现了怀疑和担忧。
张振国刚进磐石,就看到了这一幕。
他并没有责怪刘成,也没有这样的时间。
因为,他是来求援的。
其他的两个分队在打击地主恶霸给百姓分粮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
那些地主恶霸勾结汉奸走狗和山上的土匪,在两天前伏击了那两个分队,游击队损失惨重!
而且在来的路上,他还发现了几辆鬼子的卡车正在朝磐石方向赶来。
与孟杰民见面之后,两人决定立即转移。
将宪兵队里能用的东西全都带上,所有人迅速撤离磐石县城,朝桦甸县蜜蜂顶子赶去。
虽然另外的两个分队伤亡惨重,但是在磐石这场战斗之后,游击队的人数却反而增加到了二百多人。
跟着一起反攻磐石的那两个村子的百姓,除了年纪大的,剩下的全都表示要加入游击队。
十月二十三日,张振国组织大家开会,决定将游击队改编为四个大队,由孟杰民任总队长。
由于这次加入游击队的有不少十几岁的少年,所以张振国将他们全部归入第四大队,又称为“少年营”,由刘成任“营长”。
要是放在以前,刘成肯定不愿意带着一帮孩子“过家家”,但是现在,他却是一万个乐意。
那个年代的孩子可不是二十一世纪这些娇生惯养的“少爷”“公主”,心智成熟的很早,加以现代化的训练方式,一两年之内他们就可以成为合格的战士!
在队伍改编之后,张振国就悄悄离开了磐石,去哈尔滨向上级汇报工作了。
的确,游击队成立到现在走了不少的弯路,他需要向上级请示下一步的计划和队伍的发展方向。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错误,孟杰民在张振国走后下令队伍就在蜜蜂顶子整顿,暂时不进行任何行动。
这倒是正合了刘成的意,他在这段时间里,每天带着少年营进行各项基础训练。
装备的问题他解决不了,但是却能够想办法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战术、体能、纪律意识,这些都是在战场上决定胜负最重要的因素,必须要让战士们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刘成还将自己的训练方式形成书面材料交给孟杰民,建议他参考一下。
十一月,时任省军委代理书记的杨张贯一来到蜜蜂顶子,传达了上级党组织的思想方针,并且正式将游击队改编为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下设三个大队和一个教导队。
刘成的少年营在这次改编中被编入教导队,刘成任队长,李红光任政委。
改编之后,部队离开蜜蜂顶子,重新回到磐石。
桦甸县城中,一道身影悄然穿过一条胡同,纵身翻进了宪兵队的院内。
小野太郎刚刚给自己煮好一杯咖啡,办公室的门就被人敲响了。
“进来!”
门开,一个穿着华夏百姓衣服的男人走了进来。
见到这个人,小野顿时皱了皱眉:
“铃木君,我不是告诉过你,白天不要来这里吗?”
此人正是当初小野还在磐石的时候经常出现在他办公室里的日本特务,铃木冈县。
见小野有些不悦,铃木冈县立刻一挺身:
“报告小野阁下,发现了支那人的游击队!”
“哦?”
小野太郎一下来了兴致,从椅子上站起身,饶有兴致的问道:
“他们在哪儿?!”
第33章 准备战斗!()
铃木冈县低声说道:
“今天上午,那些支那人在蜜蜂顶子出现,随即分成四队,朝磐石方向离开。”
小野太郎点点头:
“好,我知道了,你现在到磐石去一趟,找到一个叫张志仁的地主,让他到这里来一趟。”
“哈衣!”
铃木答应一声,随即有些迟疑的说:
“小野阁下,上次这些支那人攻打磐石之后,现在人数已经达到了二百多人……”
小野打断他的话说:
“这些你不用管,越多越好……”
说着,朝铃木摆了摆手。
铃木冈县没有再说什么,轻轻退了出去。
小野太郎缓缓踱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天空思索了一会儿,回到桌前拿起电话:
“让于宽来见我。”
时间不长,门外响起了于宽略显奸细的声音:
“报告小野太君,于宽前来报到!”
小野回到椅子上坐下,朝门口喊了一声:
“进来。”
门被缓缓推开,探进来一个脑袋,半尺长的头发从正中间梳了一道雷劈的缝儿,上面抹了猪油,一绺一绺的粘在一起,太阳一照比皮鞋还亮。
绿豆眼,扫帚眉,招风耳,蛤蟆嘴,尤其是那个鼻子,鼻头儿挺大,但似乎里面没有鼻梁骨,像是被踩了一脚的粘豆包一样糊在那张瘦的像骷髅一般的脸上。
小野有些厌恶的朝门口看了一眼,带着一丝怒意的说道:
“赶紧滚进来!”
“好、好、好……”
随着声音,一个猴子一般的身影随即出现在小野的眼中。
对于这个身高不过一米六、体重不过八十斤,而且相貌丑陋的于宽,小野实在是没有办法不感到厌烦。
不过没有办法,这个于宽虽然外形不好又能拍马屁,但是还真有点儿本事。
小野没来之前于宽就已经是桦甸保安团的团长了,而且一直以来交给他的事情他都办的很好。
于宽从一进门开始,脸上原本就十分怪异的五官立刻就以一种更加怪异的角度拧在了一起:
“小野太君,您有什么吩咐?”
小野每次见到这张脸都有一种想要一脚踹上去的冲动,他只能强压着这种念头沉声说道:
“于宽,立即带着你的人赶到滚马岭,准备好伏击。”
于宽一愣:
“小野太君,不知是伏击什么人?”
小野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表情:
“游击队。”
于宽没有再废话,答应一声往后退了几步,转身走了。
关上小野办公室的门,于宽的腰杆儿顿时挺了起来,一米六的身高愣是生生挺起来一寸多,脸上那种谦卑的表情瞬间消失不见。
保安团听起来像是人不少,但实际上只有五十几个人,在小野太郎调任之前就已经成立了,一直以来干的就是欺压老百姓的活儿。
在当地百姓眼里,这个于宽甚至比鬼子更可恨。
有一次鬼子下令征粮,每家每户按人头算,一个人交三十斤粮,十四岁以下的不算。
但是于宽带人来收粮的时候,愣是按每人四十斤收,而且不论男女老少,喘气儿的就算,连牛马驴一类的大牲口都要算进去。
当时有一家的媳妇儿正在生孩子,这小子愣是等着人家把孩子生下来,死活又算了一份儿。
于宽带着保安团赶到滚马岭,等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影。
他的副团长花皮凑到他身边小声说:
“于团长,咱们差不多就撤吧,都等了这么长时间了,估计人家早绕道走了,我听说东村有个姓贾的厨子,原来是在宫里头做饭的,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个娘们儿,好像还是跟皇上睡过的,一会儿咱去尝尝滋味儿?”
于宽斜着眼睛看了花皮一眼,反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
“你他妈的要是想死,可别拉上老子!你以为那个小野那么好对付?活儿干好了,他可以容着咱们,大事儿小事儿都睁一眼闭一眼,伏击游击队这么大的事儿,要是办砸了,他杀你连眼都不带眨一下的你信不信?”
花皮被打了一个趔趄,捂着腮帮子没敢再说话。
滚马岭是桦甸到磐石松山镇的必经之路,小野之所以让于宽在这儿埋伏,是因为他猜测分成四路的游击队当中很可能会有一路去松山镇。
松山镇的地理位置很好,四面环山,直接连着长白山脉,适合游击队隐匿行踪。
由于小野并不能确定,所以才没有派日本士兵来,他也没打算靠于宽这些人能消灭这支游击队,而且,他现在也没想消灭这支游击队。
在他心里,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
事实上小野太郎还真就猜对了,而且要去松山镇的,正是刘成和李红光带领的教导队。
教导队中除了原本少年营的人,还有七八个刚加入游击队的学生,算起来大家年纪都差不太多,相处的也比较随和。
这些人当中最大的是李红光,二十二岁,那几个学生都是十七八九。
他们虽然比刘成大几岁,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质疑刘成的能力。
撇开反攻磐石那件事情不说,光是他的那些训练手段,就让他们全都佩服不已。
为了那些训练方式不引起怀疑,刘成特意让队员们在树杈上做引体向上,用游戏的方式训练摔擒术,以弩为教具训练瞄准。
虽然队伍在蜜蜂顶子只待了两个多月,但是这些队员的进步却十分明显。
所以在决定回磐石的时候,上级才会让他和李红光单独带队先去松山镇。
从离开蜜蜂顶子开始,刘成就不断派人离队侦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告。
小野太郎在桦甸的事情,刘成可是一刻都没有忘。
对于这个人,刘成必须保持十二分的警惕。
快到滚马岭的时候,到前面侦查的田六娃急匆匆的跑回来,冲到刘成身边上气不接下气的说:
“队、队长、前面、前面有、有二狗子!”
刘成瞳孔一缩:
“有多少人?”
“四、四五十个。”
刘成听完,半晌没有说话。
现在他们手里有十七支步枪,六把驳壳枪,还有三支土枪,子弹也有上千发,打得起这场仗。
最主要的是,这些娃娃兵如果不经历真正的战斗,就永远只能是合格的战士而不是真正的战士!
抬起头,迎着那一道道希冀中夹杂着一丝紧张的目光,刘成沉声说了四个字:
“准备战斗!”
第34章 首战()
众人虽然没有欢呼出声,却都在用实际行动表达着他们内心的兴奋。
于宽其实心里也没底。
他手下的这些人原本都是些市井混混,虽然在投靠日本人之后接受过一定的训练,但是真要是打起仗来,完全就是当炮灰的命。
唯一让他稍感安慰的,就是他的这支队伍在武器装备上还算不错,二十七支步枪,三支三八式,剩下的全是驳壳枪。
而且在他看来,这支所谓的游击队不过就是一帮农民拼凑起来的,战斗力自然也强不到哪儿去,所以,尽管有些没底,但是还不至于害怕。
刘成将队伍一分为二,自己和李红光各带一队,实施反包围,两面夹击。
这是他重生之后第一次指挥战斗,尽管人数比他前世当排长的时候还要多,但是这种级别的对手,刘成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不过,轻视并不意味着轻敌,狮子搏兔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此时的于宽还在望眼欲穿的等着,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虽然他平时欺压百姓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