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900-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因为自己的影响,一个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小姑娘,突然成了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出于贪慕虚荣也好,出于乐于助人也罢,杨潮没有反对。

    而他也发现,原来他也是一个凡夫俗子,根本就拒绝不了这种成为伟人的诱惑力。

    这让他心中生出一个警醒,如果这种状态下他当政的话,恐怕会成为朱元璋那样在晚年大犯错误的皇帝的。

    “如果是东方绘画的画,源头自然是在中国,我建议去中国走一走。我可以帮助你找名师指导。正好我要去的地方,有大量的国画名作,也许你可以欣赏一下,如果对你的绘画艺术有所帮助,我会很欣慰的。”

    于是杨潮邀请萨拉跟他一起南下中国,金家姐妹暂时拜托给帕图申斯基夫人照顾,反正帕图申斯基已经去了萨摩亚,他夫人孤独寂寞,正好跟金家姐妹在一起派遣寂寞。

    跟萨拉做自己的专列,一路疾驰到了北京,路上的景色似乎跟去年来的时候不太一样,具体来说就是感觉更繁华了一些,出入火车站的人多了一些,运输物资的车辆多了一些,附近的建筑物多了一些罢了。

    到了北京也是这种感觉,毕竟这是一个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城,就算不进行特殊扶持,他基本的经济优势也是很足的。

    杨潮到了北京后,没有跟官方接触,而是径直驶往紫禁城,他得跟老朋友载沣见一见。

    提前已经沟通过了,杨潮的汽车直接开进紫禁城,载沣的护卫没有拦截。

    因为载沣也很想请杨潮帮他,这些天他的日子过的提心吊胆的,社会上一拨又一拨要打到腐朽的满清皇室的声浪,几乎要淹没过紫禁城的红墙绿瓦,直接将他淹死。

    民族主义者在潘训的有意引导下,终于把目光看向了载沣这个失去权力,在紫禁城中小心谨慎混吃等死的过气皇帝身上。

    ————————————

    第370推荐票加更。大家快点啊,争取到400。(。)

第四百三十一节 载沣流亡() 
废帝问题,其实是一个遗留问题,袁世凯时代留下的。

    袁世凯要名要利,既想夺取政权,又不想落下一个谋朝篡位的不忠之名。

    所以当他当了大总统后,是让载沣下了退位诏书,但是依然优待载沣,允许载沣继续住在紫禁城中,并且继续享有皇帝尊号,做紫禁城里的皇帝。

    每年袁世凯定下的规矩是给清帝200万两银子的经费。

    这个问题始终是一个敏感问题,黎元洪执政的时候没有碰,杨潮执政的时候也没有碰,因为北京城几十万遗老遗少,动了载沣,这些人会作何反应实在是难以预料,作为一个负责人的总统,黎元洪和杨潮都不会在这种问题上采取激进做法。

    可是到了潘训,国家经过米青四年的过渡,已经彻底走出了满清时代的阴影,国家中在也没有了清朝统治的痕迹,即便是满人也已经不在怀念前朝了。

    杨潮从来没有强行要求剃发,因为那样只会适得其反,用暴力来移风易俗让满清背负了千古骂名,因此杨潮对服饰不做任何要求。

    到现在大街上还能看到留着辫子的人,但大多都是一些老人家,老思想,老观念,改不过来的。可如果学校里谁还留辫子,那是要被人耻笑的。大风气已经让这个发誓走到了历史,人心中不再有辫子了,脑袋上的辫子自然留不住了。

    而对满人问题,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干涉,李富安主导户籍登记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满人都将自己的民族登记为汉人,当时是出于恐慌,作为异族始终对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不是出现的驱逐鞑虏的声音很敏感,所以他们就直接将自己的民族报成了汉人。

    实际上呢,这些人也早就汉化了,从文化上来讲。服饰自然是满式的,因为剃发易服,全国都是满式,但是语言、文字、绘画、饮食、建筑。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是汉化的,绝大多数满人都已经不会说满语了。

    从血统上讲,这也是一个汉化极为彻底的民族,所谓的满汉不通婚。在皇家和贵族家庭中也许能够保证,但是中下层的满人早就顾忌不到了,除非他们不娶媳妇。更何况即便是满汉不通婚,汉八旗也是被当做旗人看待,应该叫做旗汉不通婚,皇帝的妃子中还有来自汉八旗的呢。

    入关时候的20万满人,5、6万男丁,找就淹没在上亿汉人的血脉之中了。现在满清灭亡,随着满人自己改换了民族,满人这个民族从历史上消失了。

    在这种情况下。潘训就不用顾忌满遗的态度,可以开始处理载沣这个敏感问题。

    显然他先制造舆论,一方面降低一下大家太过于关注排华法案问题,另一方面也借机处理了载沣,留下这么一个皇帝在紫禁城中,难保一些遗老遗少想玩猫腻,现在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不会出事,如果一旦经济困难,始终是一个雷。

    但杨潮怕潘训做的过了。一个废帝而已,没有多大威胁,只是住在紫禁城中不太合适,所以他来就是要让载沣搬家。

    “皇上啊。几年不见,胖了。”

    杨潮见到大腹便便的载沣,不由调侃起来。

    载沣一副苦恼,他确实胖了,没有了任何政治抱负,整天混吃等死。能不胖吗。

    可是他死了不要紧,一大家子人怎么办?

    “杨大人,说笑了,咱现在不是皇上了,千万不敢这么叫啊。”

    载沣一听杨潮还喊他皇上,他就有些紧张,报纸看多了社会舆论造成的压力太大。

    “再下来是恳请皇上搬家的,紫禁城,五百年旧宫殿,是非之地,不能久居啊。”

    杨潮直接挑明来意,在舆论的要求下,潘训随时可能下令把载沣赶走,满足舆论。

    赶走一个废帝出不来大问题,但这不符合文明国家的惯例,袁世凯能让载沣和平退位,一改中国几千年改朝换代就要赶尽杀绝的传统,在这西方世界可落下了很好的名声,结果到了潘训手里把人赶走了,这岂不让人觉得中国人言而无信,政府允许载沣住在紫禁城却把人赶了出去。

    而且杨潮还怕载沣这样的身份,一旦离开紫禁城,会保不住他自己的性命,那样就更是丑闻了。

    所以必须让载沣自己走,发表一个声明,或者下达一个诏书,再或者跟共和国政府签订一个协议,宣布放弃紫禁城,将紫禁城捐献给国家,这样他的面子也有了,共和国政府的形象也没有那么野蛮。

    “搬家,搬到哪里去啊?”

    这是个问题,不过杨潮早就想好了。

    “搬的越远越好,最好是出过,这辈子不要回来了。”

    载沣不由露出痛苦之色,这等于发配了啊,流徙三千里的意思。

    “皇上,走吧。你留在这里,对你,对国家,对满人,都没什么好处。反不如直接将紫禁城交换政府,落个一身轻,得个好名声,来的潇洒。”

    杨潮继续劝道。

    眼下的情况载沣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自己主动走,总比被人轰走来的体面。

    “可是我该去哪里啊?”

    天地虽大,却没有他容身之地。

    杨潮笑道:“世界大了,不止一个中国。西方国王倒台会都选择流亡,你见过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现在就在荷兰他表亲家里做客呢。”

    “那我也去荷兰?”

    载沣疑问道。

    杨潮呵呵一笑:“当然也可以。不过以西方的例子,皇上去日本或者朝鲜更合适。不过如果皇上有心思的话,当然也可以去荷兰看看。”

    载沣点点头:“我这是要老死他乡了吗,我死后能埋到中国吗,不求埋在东陵,随便一处坟地就行。”

    杨潮叹道:“皇上过滤了。出了国也没人限制你的自由,在国外安顿几年,游历一番,随时都可以回国看看,但是要低调一些,毕竟你的身份不同。”

    载沣眼睛一亮,还能回来,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于是很快载沣就答应按照杨潮的说法,公开宣布将紫禁城捐献给政府,并且建议将紫禁城开放成为博物馆,其中清宫收藏的大量艺术品,载沣也愿意捐献出来,作为博物馆中的展品。

    载沣的宣言很快就得到了政府的回应,潘训高调的赞扬了载沣的态度,接受了载沣的捐献,也愿意按照载沣的愿望,将这里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甚至留任伺候载沣的大量太监,让他们作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熟悉清宫的他们,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讲解员和文物保管员。

    一个正式的移交仪式签订后,紫禁城的产权转交给了政府。

    这时候载沣才宣布,他将出国游历,以一个中国普通公民的身份游历世界。

    接着就恢复了低调,一切都在悄悄中进行。

    “皇上,钱方面应该够用吧。”

    杨潮亲自送载沣登船。

    载沣笑道:“你们的政府这几年按期给钱,我现在可是一个大富豪啊,汇丰银行里存了一千多万两银子呢,够十辈子花销了。”

    杨潮点头:“荷兰那边你就放心吧,他们非常欢迎你访问,访问多长时间都行。”

    载沣最后到底选择了荷兰,他觉得去朝鲜和日本都不太合适,他毕竟是大清的皇帝,朝鲜过去是一个属国,而日本则跟大清有各种冲突,让他以平民的身份跟日本人打交道,他觉得憋屈。

    对他选择荷兰,杨潮也是欢迎的,由于南洋的问题,杨潮可是有意拉拢荷兰人的,维持跟荷兰的友谊,有助于华人在南洋开拓。

    而荷兰也同样有这个打算,他们还想维持跟中国的友好关系,让他们可以继续安稳的统治南洋呢,光是南洋的石油,就不是荷兰人能够舍得的利益。

    双方一拍即合。

    只不过杨潮还有些顾虑:“只是这说话方面一定要注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皇上可得斟酌好了。”

    如果这货到了西方,可着劲的说现政府的坏话,那同样对国家形象很不利。

    载沣笑道:“放心吧,当朝对我族、对宗室都可谓优待之至,在下心中感念恩德,岂会胡言乱语。”

    杨潮点点头,他相信载沣说的是真话,以中国的传统,对待前朝有分量的人物,那绝对是斩草除根的,就是他们清廷入关,不也是杀了大量的明朝王子吗,别的不说,朱三太子那一笔冤债,就做的很不地道。

    而且大量的遗族都还在国内过活,载沣也不能不顾及他们的安稳。

    “那皇上一路顺风!”

    杨潮拱拱手算是告别了。

    有这么一个皇帝在欧洲说现政府的好话,这也是不错的宣传,西方人就吃这一套啊。

    这也算是废物利用了吧。

    让载沣去跟威廉二世那个二货做做伴也好,两人也是老朋友,叙叙旧。

    对威廉二世那个大嘴巴,杨潮可一直很有兴趣,抽时间都想去看看他。

    过去多么的嚣张跋扈,据说现在整天劈柴运动,身体还是棒棒哒,活到了阿道夫上台。

    ————————————

    第400推荐票加更。(。)

第四百三十二节 文化大国() 
紫禁城中大量的文物经过专家指点,增添展览设备,雇佣人员,足足用了两个月时间,这才开张。

    开张后迎来了大江南北无数旅客,其中有一大批都是中国的文化名流,南张北齐全都想要一睹清宫秘藏的风采。

    杨潮也留在这里,对这些文化名人还是很重视的,帮萨拉引荐了旅居北京的齐白石,让她拜了齐大家为师,耐下心来,系统的学习中国绘画艺术。

    同时杨潮也开始着手组织这些文化名人,第一步要把他们的艺术作品带到西伯利亚展览,接着要推向全世界。

    老一辈的吴昌硕、齐白石,新一辈的徐悲鸿、张大千,清末民初这段时间,可是涌现出了无数的艺术名家,大家,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每逢国家动荡,政权变迁的时候,总能勾起艺术家心中的冲突,受此刺激文艺往往会大兴。

    远的有宋末涌现出来的辛弃疾、陆游等大诗人,明末清初的许多大文豪,近的有俄国掀起的西伯利亚风,都是同样的道理,国家际遇投射到艺术家的心灵中,激发出的那些灵感,会秘籍的创造出大量的财富。

    中国也是一样,这是一个制造大师的年代,在这个年代,如果不输出中国文化,还等什么时候呢?

    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学,中国的艺术,这些都可以放到西方人面前去展现。

    而且随着中国硬实力的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变大,现在全世界聆听中国,关注中国的国家比过去多了太多,但是硬实力还不足以掀起席卷世界的文化大势,就像前几百年的英国文化和后一百年的美国文化那样,但现在打一个前站还是必须的。

    作为一个大富豪,杨潮赞助这些名家的作品到全世界巡回展览,这也是非常适合身份的,西方的富人可都喜欢资助艺术。这可是一个好习惯,值得学习。

    这些文化大家对此也十分感兴趣,文人谁不好名啊,一听杨潮要拿他们的作品在全世界展览。都愿意拿出自己最好的藏品,有很多甚至都不是他们自己的作品,而是他们收藏的珍品,未必有多贵,但却独具一格。

    就这样杨潮很快收集到了上千间书画艺术品。又让新开张的故宫博物馆挑选一些清宫珍品,组成一个数量三千件的庞大展品集群,将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展览过去。

    除了资助这些人的作品出过展览,杨潮还邀请他们复兴中国艺术,邀请这些大师聚集在一起成立一个艺术学院,不但邀请画家、书法家,还要邀请雕塑家,如果没有刻板出身的,那些朴实的老石匠都可以进艺术学院当师傅教授学生们中国传统雕刻技艺。

    当然也不保守,不但教授中国艺术。以弘扬和发展中国艺术为宗旨,但并不禁止其他文明的艺术,兼容并蓄才是王道,因此也聘请西方画家做教师,教习西方绘画艺术,不止是西方的,还要包括日本的,朝鲜的,东南亚的,印度的。甚至一些非洲和美洲土著人的艺术也要引进来进行系统研究。

    但有一个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接受最正规的中国绘画等艺术教育,也就是最内核的东西必须是中国的。以中国的内核,吸附其他艺术的精髓,能创造出什么东西,杨潮自己都十分的好奇,但注定肯定会迎来艺术的大发展。

    而中国也到了艺术大发展的时代,国家更迭让一大批艺术家的灵魂中拥有了积蓄。国家接着走向富强,又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不止这些大师,很多不是很出名的画家,也可以以此为生,而更多的家庭可以允许子女接受艺术教育,而不会迫于生活压力,只能让他们现实的出去工作。

    说到底艺术是一种有钱有闲的奢侈品,注定是小众的喜好,有了他不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一分,少了他不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饿肚子,可是杨潮认定有他跟没有他还是不一样的,这是文明的象征,而文明才是征服人心的东西,蒙古人的马刀可以摧毁无数国家,但柔弱的文化才能传承千年。

    齐白石也是艺术学院的教授,而且是一等教授,享受月薪一千两的高薪,学院的财务独立,不受任何政治影响,杨潮保证不干涉这些艺术家的创作,给他们最大的自由,学院的资金来源则接受社会捐款,很多艺术家表示愿意出售他们的作品来支持学院的资金,不过目前还不需要,有杨潮带头,大批喜好名声附庸风雅的庸俗资本家都愿意捐款。

    不够学生还不多,学院只是初建,目前确定的学生只有一个,那就是犹太姑娘萨拉。

    齐白石收了这个洋学生后,用心教导,虽然发现萨拉的功底算不上扎实,但是却有一股子难得的灵动,视野十分开阔,大概跟犹太人的世界观,接触过多种绘画艺术,还有年纪不大却浪迹中日朝俄四国,这些经历对艺术创作都是有帮助的。

    在齐白石的指导下,萨拉扔掉一切烦恼,开始进入中国艺术的世界,一笔一划的跟着齐白石学习正宗的中国绘画技法,泼墨山水画、工笔花鸟画、人物仕女画等等。

    同时还跟齐白石这样的文化大家学习中国书法,齐白石教他描摹北京大量存在的碑刻,从秦汉一直到明清的历代名碑文都值得学习。还带她去北京大量的古建筑中采风,名山古刹中的壁画,神佛塑像,都能吸收到绘画方法。

    萨拉的进步很大,美院慢慢走入正轨,她接触了更多的名家,跟着尚年轻的张大千等人开始游历东西南北,走访名山大川,拜见一个个老文士,参观江南的园林庭院,走峨眉山看古刹,最后还在敦煌蹲了三个月,描摹同样成为博物馆的敦煌壁画。

    跟这些中国艺术精英一起学习,萨拉的水平提高的很快,她的西方世界观,油画的绘画功底,慢慢的跟东方的艺术融合,渐渐的有一种新的东西诞生了。(。)

第四百三十三节 德国崩溃前兆() 
共和国七年,美国也摆脱了长达一年半的战后萧条,开始步入繁荣。

    全世界都是一片大好的情况。

    欧洲大陆上,英国依然是死气沉沉,他们的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殖民地经济就是这样,没有飞快的发展,没有急速的跌落,已经成了一个纯粹的进口国,靠金融利润来平抑逆差,这已经是一个金融资本性质的经济体了,就好像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后来的华尔街帝国美帝一样。

    不过通过从中国借贷的5000吨黄金,英镑重新变得坚挺无比,世界货币地位难以撼动,伦敦依旧是世界金融中心,让美国金融家急切想要把纽约变成世界金融中心的企图失败了。

    得到这么多黄金之后,英国人国内投资并没有增长,温吞水一般,向国外,尤其是殖民地上的投资却拥有了充足的资本,开始向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殖民地大规模放贷。

    这些殖民地上的投资收益,是远大于在英国的收益的。

    法国跟英国的情况不一样,他们的情况要好得多,北方十个省被打烂,重建是一个大市场,中国的黄金很是提振了他们的金融一把,让他们可以发放更多的货币,为重建提供资金支持。

    原本的历史上,法国战后经济发展就比较顺利,他们击败了欧洲大路上最大的经济竞争对手德国,又跟大量新成立的国家,比如波兰、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国家建立了围堵德国的联盟,这些国家的市场也向法国开放。

    收回被德国在普法战争后侵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这里的煤炭储量占法国煤炭总储量的76%以上,铁矿资源也占了一大半,德国经营半个世纪又留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这里的交通条件又是欧洲大陆的咽喉位置,得到了这两个地方,让法国的工业实力就提高了一大截,起码煤铁都可以自给自足。给工业提供充足的能源和材料。

    有资源,有资金,有市场,法国经济想不快速发展都不行。

    于是在这些有力条件支持下。法国的汽车工业爆发,战争中发了大财的雷诺可以更大规模的生产小汽车,阿尔斯通的电力工业,施耐德的电器工业,失去劳动力资源后农村又需求大量的农用机械。法国几乎迎来了一波全面增长。

    英法情况都在复兴的情况下,过去的德奥两国情况却并不是很好。

    凡尔赛条约让德国失去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和17%的工业实力,德国失去了很多传统的市场,比如中国和殖民地市场,中东欧腹地的市场也面临着法国人激烈的竞争。

    过去传统的奥匈帝国市场被法国挤占,还要支付法国大量的赔款,只能通过继续印刷纸币来应付,通过膨胀继续恶化着,马克兑美元的比率已经到了320:1。

    只是有大量美国银行界提供的短期融资在支撑。行将崩溃的时候,总有一笔紧急贷款,好似一个行将就木的人突然抽了一口大烟一样,又挺了过来。

    在这个过程中,法国得到了赔款,美国得到了短期贷款的丰厚利息,德国工业巨头也可以通过出口获利,损失的不过是一大批中产阶级的财产和在银行中的存款在通货膨胀蒸发,整个中产阶级在快速向着赤贫退化。

    奥匈帝国就更不用所了,被直接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匈牙利。割让了部分领土给塞尔维亚和意大利,一盘散沙,原本发达的工业分割到了这些小国中,根本就没有统一的市场。欧洲大陆上又挤不进去,除了个别产业,大多数产业都在萧条之中。

    另一个大国俄国就更不用说了,被分割成了沙皇统治的西伯利亚,苏俄统治的欧洲区,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等小国。还割让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部分地区给波兰,苏俄的统治工业不用说了,一塌糊涂,连传统的农业都无法自给自足。

    俄国失去的农业市场自然也被农业发达的法国给挤占了,美国农业也分享了一杯羹。

    可以说除了英法,整个西欧都在战争后的废墟中挣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