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900-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谁让杨潮没造过天然气船呢,所以采取了最稳妥的设计。

    这首天然气船,跟后世著名的液化天然气船可不一样,他运输的可不是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的运输中,最重要的是稳定,必须将温度控制在在零下162度,天然气才能保持液态,这个时代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技术。

    所以杨潮用的是另一种运输方法——压缩天然气,后世油气运输有三种类型,最有效率的当然是液化天然气船,简称lng船,还有一种叫做液化石油气,简称lpg,lng船需要极其稳定的保温设备,这个时代还不具备,lpg运输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跟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天然气不同,因此无法用来运输天然气,最后一种运输天然气的运输设备,简称g,原理是将天然气压缩进容器,跟普通老百姓家里用的煤气罐一样的原理。

    不过煤气罐用的是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g运输,主要是陆上的汽车运输,汽车上装上圆柱形的气罐,这种气罐一半长12米左右,直径却只有600毫米左右,犹如导弹一样,因此常常被称做炸弹车。

    这种压缩天然气罐,一般能安全的承受25兆帕以内的压力,这意味着可以把天然气压缩250倍,液化天然气直接将气体液化了,体积也不过缩小了600多倍而已,因此这种光用压力就能达到液化天然气船这种高科技船三分之一的运输能力的方式,效率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可行性也不用担心,虽然这种方式还没有被应用,但不意味着技术就不够成熟了,法国液化空气公司就是生产这种气罐的专家,而他们早在第一次世界之前就在山东建设了工厂,现在是齐柏林公司氢气和氦气储存罐最大的供应商。

    他们生产的氢气罐压力都有25兆帕,没道理从来装天然气就会爆炸,而且杨潮让他们使用的性能最先进的炮用钢材,山东兵工厂研发的最新型跑用钢材,炮膛压力已经能承受500兆帕了,区区25兆帕只是小儿科。

    即便是这样,杨潮也没同意装运25兆帕压力的压缩天然气,只允许他们装运20兆帕。

    这次去墨西哥的就是这样一艘船,容积达到了2100立方米,用20兆帕运输,相当于压缩200倍,一次能装运的天然气是42万立方米。

    1立方米的天然气热值大概相当于1。2公斤标准煤,42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听起来很恐怖,但算起来才只有可怜的500吨出头的标准煤。

    横跨太平洋,就为了运输500吨标准煤能量的天然气,显然很不划算,一百年都把成本收不回来。因此这并不是正常的运输,而是在进行试验,试验跨洋天然气运输而已。

    杨子石油公司的第二个主营业务,就要向天然气运输发展了。

    此前一年,这艘船已经多次往返南阳,将文莱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已经运回了山东,并且储存在东营的储气罐中,推动了一座实验性的燃气轮机工作。

    这次他们的航行,是为了跨洋运输收集数据,方便日后的大型船舶运输天然气。

    杨潮可不会天真的生产大量这种天然气船,他已经在开建心得天然气巨轮了。

    通过建造这艘船,中国早床公司得到了足够的技术储备,正式开建的第一艘天然气船,采用的是5万吨级船型,直接用巨型油轮改的。

    船长280米,宽70米,吃水10米,建成后储罐容积8万立方米,差不多是船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多一些,跟后世液化天然气船二分之一的容积比还是有很大的技术差距的。

    不过8万立方米的容积,一次可以运输1600万立方米天然气,这个效率就比较实用,相当于2万吨左右的标准煤,标准煤可比原煤热力高,1吨标准煤大概相当于0。7吨左右的标准煤,因此算成原煤的话,都接近3万吨了,效率已经相当不错了。

    而且这个时代,天然气应用还没有推广开来,用5万吨的货船,运输相当于3万吨煤炭的天然气,杨潮给了墨西哥人相当于1000吨煤炭的价格,墨西哥人就已经很高兴了,毕竟如果中国人不要,他们那些天然气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另外他们的气田储量巨大,每年能生产出上千万立方米,日均产量就有五千立方米,这还仅仅是钻探了一口气井的情况下,如果钻个百十口气井,一天生产个十万立方米都不是问题。

    虽然这个时代石油价格十分低廉,每吨石油井口价才十几美分,比二三十美分一吨的煤炭低了一半以上,因此使用石油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价格会一直持续到70年代,缺乏资源的日本,就是在中东廉价的石油能源支撑下,才得以完成工业化的,那时候日本人连发电都用的是石油,等到石油涨价之后他们的经济也就一蹶不振了。

    但是,天然气的价格更为廉价,一吨石油的热值相当于两吨煤炭,一吨石油的价格才相当于煤炭的一半,意味着同样热值的石油只是同样热值的煤炭价格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而墨西哥人的天然气价格是多少呢?

    杨潮给他们开价是1千立方1美元,1千立方的天然气相当于1吨半煤炭的热值,相当于6桶多石油,天然气价格只有煤炭的十分之一,而且还不用支付墨西哥国内的运费,相当1美元一桶的石油价格的六分之一还多。

    可是因为杨潮是唯一的客户,而且他们每年如果能生产1亿立方米天然气,那就是10万美元,那么每年生产1千亿立方米呢,那就有1亿美元了,根据杨子石油公司的技术人员估算,墨西哥的气田有每年生产2千亿立方米的潜力,这就很值得投资了。

    而且如果国际天然气市场能够开拓出来,价格还会涨,就像石油一样,就是涨到1千立方2美元甚至3美元,算下来依然比石油便宜,要知道洛克菲勒的石油1桶1美元一吨可就是7。3美元,即便1千立方涨价到了3美元,依然只有石油的二分之一,这是很合理的涨价空间。

    杨潮也答应过墨西哥石油公司,如果国际天然气市场形成,他愿意按照国际价格支付,如果国际天然气市场始终开拓不出来,杨潮也愿意给他们按照这个保底价格支付。

    所以只要多开几座气井,每年1亿美元不是梦,墨西哥人看到中国的天然气船的时候,如同看到了金山开向了他们一样高兴,最后竟然有一万人在码头上围观这艘奇怪船舶。

    但美国人呢,他们会高兴吗?(。)

第七百二十七节 燃气双雄() 
随着美国人对天然气发电的热潮,西门子立刻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个新行业,他们终于后悔了对这个项目的轻视,可是此时已经晚了,负责燃气轮机项目的中国工程师团队集体辞职,全都跳槽到了上海的求新机器造船厂,开始研发燃气轮机的后续应用。

    尽管这些人留下了全套的技术资料,西门子的各个配套工厂和合作企业,之前也成功生产出了第一台实用性燃气轮机记住,意味着西门子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将燃气轮机技术应用化的公司,可是整只技术团队的流失,却是他们难以承受的,西门子选择了打官司。

    西门子起诉了燃气轮机团队,认为他们用西门子的技术,进行后续研发,侵犯了西门子的专利权,哪怕这个技术是他们团队搞出来的,但专利技术可不是他们的。

    但是这个官司很复杂,因为这个技术也不是西门子独有的,西门子只有使用权和后续的研发权,真正的归属权是属于杨子实验室的,是属于杨潮的。

    官司一打,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件事还跟杨潮有关。

    杨潮也是通过官司才知道这些事,他哪里管得到这些东西,他一直以为是西门在研发,哪里想到西门子的燃气轮机团队竟然都是中国人,而且全都跳槽走了。

    官司打起来后,双方各执一词,不但牵出了杨潮,而且牵出了西门子公司内部的种族歧视内幕,中国人愤怒了,你个德国鬼子的公司,在中国赚钱,还歧视中国人,你奶奶个腿,这不能忍,绝对不能忍。

    上海一大批电器企业,立刻开始宣传抵制西门子。

    但西门子发言表示,中国不应该将西门子看做是一家纯粹的德国公司,因为中国的杨子财团可是持有西门子公司四成的股份的,西门子公司有一半中国血统,应该被视作一家中国公司。

    结果西门子的表态,一下子就将杨潮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有心人甚至抛出了杨潮太喜欢给洋人合作,对中国本土企业产生了压迫的诛心言论,事关杨潮的名誉,李思第不敢大意,直接面见杨潮询问态度。

    杨潮笑着说,让那几个小子来见他。

    他确实没想到误打误撞,几个中国技术人员,竟然掀起了这么大的波澜。

    许元启也没想到自己的辞职引发了如此大的波澜,他没想到会把杨潮这样的大人物都卷进来,但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确实忽视了知识产权的问题,他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些,他以前只管研发,从来不考虑经营。

    求新机器厂的朱斌候也是一个粗线条的人,他也没什么经营方面的经验,在这方面麻木了。

    但是他人脉深厚,很快就找到了各种关系,把话递给了杨潮,表示求新机器厂愿意购买这项专利,供他们的人继续研发。

    杨潮没有搭理这货,直接把许元启叫到了青岛。

    见到许元启杨潮很高兴,这可是宝贝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的专家,中国专家。

    许元启还略有些紧张,在一问一答中,将他最近的工作向杨潮做了一番汇报。

    “那玩意还能装到飞机上?”

    鄙视杨潮这文科狗,他是真的不知道燃气轮机装到飞机上,你就是喷气发动机,就好像蒸汽轮机放在电厂里是用来发电的,放在轮船上就是驱动螺旋桨的。

    许元启告诉杨潮,他的团队现在已经展开了两个方向的研发,由他带领进行船用燃气轮机的研发,他的副手马雄冠负责飞机用燃气发动机的研发工作。

    之所以这么分配,是许元启很不自信,他担心求新机器造船厂的投资会打了水漂,因为即便是飞机用喷气发动机研发成功也未必能挣到钱,而船用总能有市场,因此船用才可能带来利益,为了不让求新机器造船厂破产,许元启才亲自抓船用型的研发。

    说到这里,许元启自己也不由感叹起来,以前在西门子,只管负责研发,根本就不用考虑经营和风险,只知道西门子的技术中,也不是每一项都能盈利的,甚至有一大半的技术都是无用的。

    “好好好!继续研究,杨子实验室可以拨给你们300万两进行持续研发。不但要研发船用发动机,飞机发动机,还要继续在发电方面进行研发。”

    杨潮对此十分看好。

    但是许元启却有些犹豫:“可是在下已经加入了求新机器造船厂了。”

    他认为此时离开求新机器造船厂转投杨子实验室不仁义。

    杨潮笑道:“放心,你们就继续留在求新机器厂吧,朱斌候这小子,做事还挺有魄力。就当是杨子实验室跟求新机器厂的合作了。跟杨子实验室合作,你们就不用担心技术专利的问题了,自然是会给你们授权的。”

    许元启这才稍微放心,不过随即又叹道:“恐怕我们的人才根本无法支持这么大项目的研究的,我们其实最合适的是进行一项技术的研发,担心失败,这才勉强分成两组。要是继续上发电项目的话,不说技术力量不足,恐怕根本就无法跟西门子竞争。”

    这下子,竟然直接就把竞争对手放在西门子那样的巨头身上了。

    杨潮笑道:“放心吧。技术力量的问题,你们可以招募吗,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只要你觉得合适,可以进行全球招聘,把胸怀放大一些,只要你的心胸足够大,全世界的智力资源都能让你使用。”

    许元启不由心跳了一下,这不就是西门子的模式吗,一想到他可以像西门子那样做事,心中还是颇有一番激动的。

    杨潮又道:“不过要跟西门子竞争,光是懂技术,会研究还不行,还差的很远呢。既然你有跟西门子竞争的雄心,那我就在帮你一次。趁着燃气轮机技术被人熟知了,那么就趁热打铁,干脆组建一个超级公司。我会邀请全上海的电器公司,大家一起出资,结合所有公司的商业渠道,资金力量,技术力量,集中力量打造一个可以跟西门子竞争的大集团。”

    许元启呼吸都有些急促了,更让他急促的是,杨潮的眼睛紧紧的盯着他的眼睛,盯得他透不过气来。

    “而你——就是这个大集团的掌门人!”

    杨潮说完,许元启的心脏不争气的剧烈跳动起来,脸红到了脖子上,不是害羞的,是激动的,他几乎要热血沸腾了。

    杨潮的倡议很快就得到上海一帮电器制造企业的支持,现在大西南水电已经到了建设的尾声,进入了密集的设备安装阶段,这些公司这几年通过采购设备,招募人才,成功的吸收了美国通用电气和西屋电气转让的技术,为大西南水电生产出了四分之一的设备。

    不但让他们的技术能力提升了一大截,在硬件上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他们培养出了一大群高端电器制造人才,每一家都有不可小觑的技术力量,但劣势是太分散了,根本不可能跟西门子、通用电气这样的巨头竞争。

    杨潮早就有心整合他们了,趁着这次燃气轮机的争议,不如完成电器行业的整合。

    这种大型电力设备的制造,属于最高端,最高利润,但是产量却不会高,不可能容纳成百上千的公司,美国那样的市场容量,也不过产生出了通用电气和西屋电气两大巨头,欧洲就只有德国、法国等少数几家能够生产,连英国人都搞不出一家来。

    所以杨潮认为,中国也只需要两家就够了,一家是自己拥有四成股份的西门子,另一家就要由上海这些正在崛起的电力企业联合了。

    这些企业在大西南水电项目中,赚了一大笔钱,但是却不得不面对,大西南水电竣工之后的市场萎缩,他们有的人打算开发小型水电设备,为贵州、广西、湖南等地的小水电提供设备,有的打算向其他方向发展,比如造船业,有的还打算建立自己的发电厂。

    这时候杨潮向他们提供了一个方向,立刻就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兴趣,跟杨潮做生意,好像都能挣到钱,杨潮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加上在热炒之中,他们突然发现,天然气发电,好像是有前途啊,不然西门子这种巨头不会为此打官司,还把杨潮都牵扯了出来。

    他们积极响应,很快就派人来跟杨子财团谈判,李思第将杨潮的想法跟他们一说,告诉他们,杨子银行将用100万两资本外加全部的技术授权入股,占新公司四成的股份,剩下六成分别由上海的电力设备公司认购,总股本目前核算为1000万两。

    这个数字让这些刚刚爆发了一次的家伙们也不由得倒吸冷气,杨潮的100万两加技术,占有四成股份,那么剩下的900万两就只有六成股份,意味着这个公司的估值是1500万两,这可是超级大公司了。

    但对这些公司来说,也不是不能承担,大西南水电项目的设备采购金额达到了50亿,他们分到了15亿左右,光是利润就有5亿,让他们吃的膨胀了一圈,共同出资组建一家1500万两估值的公司还是可以做到的。

    让他们吃惊的是,杨潮竟然如此看好燃气轮机的发展前景,这岂不是说,当年许元启带着技术来找他们合作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看走眼了。

    他们同意了,很快一家名为联合动力的公司就在上海注册成立了,注册资金1000万两,名字意味着是上海所有的大型电力设备厂的联合。

    此时还没人知道,这家公司会在几年内就成为西门子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尤其在燃气轮机领域,跟西门子一起成为称霸世界的双雄之一。(。)

第七百二十八节 美国人的合作() 
联合动力公司组建之后,很快杨潮就收到了美国人的合作建议。

    洛克菲勒希望跟杨潮合作联合发展天然气运输,洛克菲勒希望能够发展液化天然气运输,洛克菲勒在1917年就建了一座液化天然气工厂,但只是实验性质的,在美国本土,他们用管道就足够运输了,液化是为了把天然气卖到欧洲去,可是始终无法实现船运。

    美国人第一艘运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船,还得等到二战后的50年代,现在这个时代,技术显然还达不到,但是杨潮的天然气船,让洛克菲勒生出了希望,觉得跟杨潮合作,没准能早日实现应用。

    摩根旗下的通用电气则希望杨潮能够跟他们合作继续研发燃气轮机,研究下一代技术,直接将功率提高一倍以上,达到1万千万甚至更高。

    通用电气的计划是,杨潮出技术,给他们授权,他们给杨潮专利费,将来每生产一台燃气轮机都给杨潮一笔额外的专利费用。

    燃气轮机技术,这可是下一代技术,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如果有可能,杨潮希望美国人永远都不要掌握,但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美国在电器领域的技术实力,依然是这个时代最雄厚的,即便是西门子也无法和他们竞争,只是侥幸第一个研发出了实用性燃气轮机罢了。

    美国人如果早点关注,恐怕也早就研发出来了,正是没人关注,所以原本的历史上,才让瑞士人摘了这个第一,不过这个时代,就没有瑞士人什么事了,因为杨潮的介入,一下子将这些技术最快速度的推向了应用,利用风险投资的方式,极大推动了这项技术向前发展,上了运输、储存和发电一整套产业,直接进入市场应用阶段。

    并且将西门子、通用电气这些巨头都吸引了过来,瑞士人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

    对于洛克菲勒的建议,杨潮答应跟他进行合作开发,如果能够实现,杨潮愿意为杨子石油公司采购这样的船。

    对于通用电气的建议,杨潮提出了另外的建议,组建联合研发团队,他要利用美国人的智力资源,尽快推动这项技术向前发展,同时美国人也需要在杨子实验室的燃气轮机基础上进行研发,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具体合作方式是这样的,杨子实验室在美国成立分支机构,授权通用电气公司继续研发燃气轮机的后续技术,杨子实验室和通用电气共同出资,研发的成果由双方共享,但是通用电气只拥有在美国的专利使用权和后续开发的权力,就像西门子当初获得的条件一样,而杨子实验室是该专利的拥有者,如果美国人生产的燃气轮机在美国国内使用,杨子实验室无权干涉,但如果他们要拿到国外出售,就必须得到杨子实验室的授权,授权费不得超过销售价的半分之三。

    对杨潮来说,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跟通用电气合作,这家巨头肯定能研发出自己专利技术的燃气轮机,避开杨子实验室的专利壁垒,与其如此,还不如跟他们合作,在杨子实验室的技术基础之上,不断地向前推进,让后来者想要重新做基础研发,就不得不考虑对方已经研发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技术差距,只能老老实实取得授权,或者放弃这个行业。

    就像许元启的团队一样,美国人也想将这项技术进行拓展,他们也打算研发船用型、飞机发动机和下一代发电动力设备,同时他们的计划更多,他们还打算在火车上进行应用,制造燃气轮机火车头,获得更快的速度。

    好吧美国人还是走到燃气轮机火车的疯狂道路上了,不过他们还没有苏俄人疯狂,苏俄人可是在后世将燃气轮机装上了卡车的。

    中国这边,从墨西哥运输回来的天然气经过养马岛的海底管线输送到烟台,驱动了烟台刚建成的燃气轮机,终于发出了电力。

    而经过一年时间的建造,杨潮的5万吨级天然气船下水了,墨西哥大使亲自出席了这艘船的下水仪式,并且亲自将香槟摔碎在轮船船壳上。

    此时墨西哥那边,已经建成了高压储气罐,跟中国不一样,他们直接就建造在码头上,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安全问题。

    只是他们的油气管道还没有修到西岸,这意味着杨子石油公司第二艘天然气船,依然要绕道墨西哥湾,可是这艘船船体过于宽大,达到了70米,根本就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需要绕道好望角或者巴西南部,增加了至少三千多公里的路途。

    美国人在二战期间,制造的所有军舰,为了通过运河,基本上都不超过30米的宽度,最大宽度33米,衣阿华级战列舰甚至因此显得过于瘦长,导致齐射的时候,船体倾斜太过厉害,跟日本战列舰相比完全没有优势。

    杨潮最后打算绕道好望角,方便为这条航线积累数据,毕竟将来还要去中东去运输天然气呢。

    事实上英国人已经在跟杨潮谈判了,他们也想将波斯的那些用不完白白烧掉的天然气,廉价卖给杨潮,经济危机期间,能挣一点是一点。

    别说英国人有这个想法了,美国人同样有这个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