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900-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您就不担心经济崩溃,让您的经营突然破产,然后再次成为一片废墟?”
里芬斯塔尔问道。
杨潮疑惑道:“怎么可能呢?就算没有欧洲的战争,就算中国当时真的遭遇了经济危机,但是我们的工业基础存在了,受过训练的工人出现了,经济危机总会过去,但是工业基础和受训的工人掌握的支持却不会消失。您难道不认为,工业化是不可逆的吗?一旦形成了一个工业基础,加上庞大的产业工人,那么这个国家肯定就走上了工业化这条不可逆的道路。”
里芬斯塔尔一愣,这还真是简单的实用主义哲学啊,他理好像真是这么个理儿,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但她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里芬斯塔尔疑问道:“那万一您遇到的经济危机如同现在这么深重呢?”
他说的是这次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杨潮笑道:“怎么可能?这次经济危机是百年罕见的,以当时中国的经济地位和工业实力,是不可能引发这种规模的经济危机的。只会是一场短期的小型经济危机,经过调整后,经济会继续快速增长,向前增长,因为工业化是不可逆的吗。”
里芬斯塔尔还是不满意杨潮的解释:“那为什么一战之后,您的那种大规模投资行为,就再也没有出现?莫非您也认识多了那种行为是不合理的?”
杨潮道:“那倒不是,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轻重工业体系,我的目标已经完成了啊,为什么还要进行那种程度的经济建设呢?”
里芬斯塔尔从杨潮的话中听不出任何破绽,似乎,好像,杨潮真的是这么想的一样。
她疑惑道:“那您的意思是,全世界的非工业国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自己国家的工业体系,最大的风险不过是一场短期的,小规模的经济危机?”
杨潮点头:“当然,苏俄就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他们的建设规模太过庞大了,在我看来,他们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就可以结束这种国家投资行为,而允许市场进行竞争,这样经济的活力会比较强一些。”
里芬斯塔尔脑子有点乱,通过国家推动,建立一个出具规模的工业体系,然后让市场进行调节和竞争,既能很快打造出一个工业体系,又不会失去经济的活力,这种方式似乎真的十分可行,她不由得有些精神恍惚,真的这么容易吗?那欧洲人那么多年不是白白浪费了。
杨潮又道:“当然,各国的情况不一样,需要建立的初始工业基础也不同。如果是工业基础太差的国家,需要的努力就更多一些,如果是工业基础较好的国家,需要的努力可能就会小一些。总之这条道路是对的。其实也不是中国一个国家在这么做,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多个成功的例子了,只是大家没有去观察总结而已。”
里芬斯塔尔疑惑道:“您说还有其他国家?”
杨潮点点头:“当然了。比如彼得大帝的改革,也是通过建立国家工厂,在当时的条件下,建立了一个初级工业体系,所以这些年俄国经济相对欧洲中心地带的国家虽然落后,可却始终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始终是一个世界强国。还有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同样是建立国家工场奠定的基础。你们德国崛起,不也是建立在德国国家推动的铁路建设基础上面吗。
亚洲国家则首先是日本建立这套体系的,明治维新的殖产兴业,就是先通过国家推动,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官办工厂。我记得他们建立了大量的模范缫丝厂、纺织厂,到现在日本的纺织工业规模也相当庞大。造船厂、兵工厂都是国家先开始经营,然后私人才开始跟进的。这跟我在中国做的事情,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中国的规模要大得多,所以更有影响一些。你们欧洲人从不关心日本,所以对日本的方式不太了解,但我却大量模仿和参照日本的方式。”
里芬施塔尔点点头,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
但还是有区别的:“日本可没有您那么多黄金。”
杨潮笑道:“当然黄金让中国减少了积累的时间,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记住,黄金只有变成了国家的强大基础,那才是最好的投资,如果全部用来给国民买汽车,给国民买食物消费了,那就花得太愿望了。”
里芬斯塔尔当然知道这一点,她只是开一个玩笑而已,就算没有黄金,中国通过自己的积累,也不过是让速度慢一些,但最终却一定能成功的,只是现在的苏俄却好像不打算像中国这样,打造一个初级基础,然后就放开市场,而是打算一直这么搞下去。
之后里芬斯塔尔又问了一些其他话题,比如之后的几场战争之类的,杨潮也一一作答,但已经不是自己的主要目的了。
他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文化上给欧洲指路,在经济上给落后国家指路。
相信如果欧洲人看到这部电影,那么在文化上怕是他们的知识精英,真的会有一部分反思的,而不发达国家看到后一部分,恐怕像巴西、墨西哥这样的国家,会更加坚定走工业化道路,世界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控制,大英帝国肯定是无力维持秩序,那么中国就有机会,因为这个混乱的体系,是杨潮提出来的,是中国人推动的体系,中国自然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请输入正文(。)
第七百四十六节 海上油井()
里芬斯塔尔采访完杨潮,她这部纪录片就算结束了,其实她并喜欢使用这种带旁白的表达方式,她的纪录片中,往往只有沉默的镜头,但是这些是王求要求的,同时她也觉得,有些东西如果不用这种方式,真的很难表达出来,所以才加了这一段唯一的解说作为提纲。
杨潮的解说,加上后面一幅幅中国强大底蕴的画面,有规模宏大的大西南水电,遍布全国的高密度铁路网,山东连成一片的工业区,规模庞大的海军舰队,非常能说明问题,肯定会让富强党获得极高的支持,但同时也是中国最好的国家宣传电影,会给大量挣扎在西方工业国压迫下的落后国家希望,就好像苏俄给他们的吸引力那样,但是苏俄的后遗症太大,中国这种没有后遗症的模式,或许更容易学习和模仿,制度的输出,其实是最大的文化输出。
随着里芬斯塔尔这种世界级的导演拍摄的电影,会将中国的影响力呈几何倍释放出去,给无数后进过年带来强大的希望,杨潮也很有兴趣帮助他们强大,尤其是美洲地区的国家,因为美国在哪里太过一枝独秀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实事上,美洲国家已经在走这条路了,巴西和墨西哥就是两个典型。
他们也拥有了这个基础,因为现在都是民族政客上台,有强烈的强国愿望。
巴西的瓦加斯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都是这样的人物,他们都有强烈的经济du立倾向,强烈的建设工业的倾向,只是他们没有技术储备,没有工业基础,这些杨潮都可以给他们,但他们缺钱。
这些,杨潮也可以给他们,不过不能白给,否则他们倒要怀疑中国人的用心了。
巴西的铁矿,墨西哥的石油,这些就是他们的资金。
前几年杨潮就告诉巴西政府,他在巴西的马托格罗索州又发现了一座储量巨大的铁矿,这座铁矿储量确实很大,预测储量115亿吨,只是平均品位差了一些,只有41%,不过相对来说也是相当富的铁矿了,只是无法跟米纳斯州和帕拉州那些铁矿相比罢了。
巴西政府也很感兴趣,但是双方在比例分成上没有谈拢,巴西政府要求,外国资本不能拥有控股权,最多不成超过30%,他们愿意让杨子财团旗下的渣打矿业持有40%,算是额外的特权,杨潮还是没有同意,因为杨潮并不在乎这座铁矿。
直到瓦加斯上台之后,杨潮才跟他达成了协议,他依然不太在乎这座铁矿,这座铁矿的产出就是给巴西人准备的,是给瓦加斯建设的钢铁厂准备的,已经过去了7年了,那座铁矿现在年开采量已经达到了2000万吨,除了少部分出口欧洲之外,大多数都被巴西钢铁公司消费了。
瓦加斯把价格压得很低,铁矿几乎没什么盈利,杨潮同样也不在乎,反而继续帮助巴西建立了一整套军工产业,这次欧洲战争,让巴西发了一笔小财,钢铁、军火甚至造船,都得到了生意,第一次开始盈利了。
墨西哥不用说了,他们的石油储量,让他们不可能贫穷,只是过去被英美财团控制,墨西哥人只能喝点汤,而且还是清汤,现在好了,他们抓住机会,收回了石油资产,并且在中国的介入下,打破了英美的封锁,可以将石油卖给中国,换取巨额外汇。
不过以拉丁民族的性情,杨潮还真担心卡德纳斯立刻开始大搞福利计划,把好容易挣来的钱都给国民花了,那样他们还怎么强国啊,如果没有外部的危机,估计墨西哥人还真的很可能将突然得来的巨额财富,转手就花出去,变成美国人的利润,就好像他们的祖先西班牙人一样,从美洲掠夺回去的黄金白银,转手就送给了英法,成为人家完成工业化的积累。
所以杨潮千方百计的挑起了美国人的介入,如果杨潮不介入,美国也不会介入,他们会通过封锁、禁运,让墨西哥的石油生产降到谷底,从此不再是一个重要的产油国,直到二战结束,那时候一切就都晚了,美国已经是一个世界霸主,墨西哥人翻不了天了。
可是中国介入,强行冲破美国的封锁,不但让墨西哥提前恢复了石油生产,油气管线修到墨西哥西岸的同时,在中国设备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们恢复了所有被英美关闭的油井,并且打出了更多的新井,将石油产量恢复到了二十年前的水平,而且稍微有所增长,达到了年产量2亿吨。
虽然他们的石油卖的很便宜,一桶只有50美分,但是这也是一笔1亿美元的进项,减去生产成本,净利润绝对超过一半以上,这笔5000万以上的纯收入,除了少部分归还债务利息,绝大多数都是政府手里可用的资金。
在美国人封锁他们的海上气田之后,墨西哥人民异常激愤,反美情绪和民族情绪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卡德纳斯政府表示要将所有的石油输入投入到工业建设中,得到了举国一致的支持。
不过这点钱还不太够,对于一个人口只有2000万左右的国家,建立一个满足自身需要的军事工业体系是够了,但建立一个足矣挑战美国的军事工业体系,还远远不够。
起码他们还缺少造船厂,还缺少建造军舰,尤其是主力舰的能力,这就不是单纯靠花钱能办到的了,日本明治维新30年才打造了一个强大的造船产业,背后付出的是连续不断的造船补贴和航运补贴,墨西哥人不可能有这种魄力和耐心,所以他们最好的选择是买船。
但买船长期来说比造船要贵,可短期内却能形成战斗力,唯独一点,就是花钱。
所以墨西哥需要更多的钱,否则他们是不可能拥有挑战美国的勇气的。
愿望他们不缺,野心他们不缺,只缺勇气。
他们向朝鲜人订购了30艘小型舰船,最大的只有5000吨的巡洋舰,因为朝鲜人的造船能力也就到这里了,到目前为止还不可能给他们生产万吨巨舰,几遍能生产,也不是墨西哥人消费得起的,因为一艘美帝埃塞克斯级那样的航母就要3700万美元,装满装甲的战列舰价格更贵,超过6000万美元都不在话下。
因此他们订购这些小船,满足一下拥有一定规模的海军的虚荣心也就够了,让他们去挑战世界第一流海军的美帝海军,他们暂时还不会发这个疯。
可是如果他们每年的石油收入不是1个亿,而是十个亿呢,能让他们一年时间,购买一只拥有10艘主力舰的大舰队,他们会不会还像现在这么没有勇气,苟活在美帝的淫威之下呢。
年收入十个亿,以墨西哥的油价,那就得20亿桶的产能,看似天方夜谭,美国人打了80多年的油井了,石油产量也才不过15亿桶,墨西哥凭什么?
凭他们的海上油田!
墨西哥凭借他们的海上油田,后世最高峰日产量达到340万桶,短期内虽然杨子石油公司的技术能力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是达到每天100万桶,每年4亿桶还是做得到的,加上他们2亿桶规模的陆上油田,那就是6亿桶。
要让他们一年收入10亿美元,6亿桶显然不够,加上天然气也不够,所以杨潮答应他们提价了,在墨西哥石油公司的叽叽歪歪下,上个月杨潮答应按照美国的油价,给他们1桶1美元,但是要求他们必须保证石油产量,否则就影响到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了。
这个要求墨西哥人是笑着答应的,猛然间就多了一年3亿的收入。
当然前提是他们海上油田被发现。
这不是问题,李光团队在马塔莫罗斯海域的海上气田被美国人封锁之后,就带着团队南下,因为杨潮告诉他在墨西哥坎佩切湾附近海域,有石油矿场的潜力,让他带人去哪里尝试钻探。
地点都告诉他了,借助优秀的海上********,李光团队第一个月就钻出了一口喷射井,之后平均半个月发现一座油井,欧洲战争这半年间,李光团队打出了15口油井,而且都是高产油井,平均日产原油6万多桶。
这个产量并不奇怪,因为坎佩切湾是墨西哥石油最大的产地,后世这里五个油田组成的坎塔雷尔油田是全球产量第二大的油田,占墨西哥全国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二,因为是刚刚开采,坎塔雷利大油田又是公认的世界第二大油田区,仅次于中东油田区,每一口井现在都是自喷井,这点产量并不算多,要知道世界纪录就是墨西哥的油田创造的,记录是每天21万桶。
在杨潮提供的资料帮助下,李光团队已经在其中三个油田树立了油井平台。
而且新油田刚刚开发,正是油层最厚,最容易开采的时候,13口油井,每天冒出100万桶原油,并不是什么奇迹。
但墨西哥人却为此欢呼雀跃不已,卡德纳斯已经给李光团队人人都颁发了勋章,给与他们墨西哥荣誉国民称号等等。
这些人也确实成了墨西哥的英雄,每次当他们浑身疲惫的从海上平台上轮回上岸的时候,都有大帮墨西哥爱国青年朝着他们欢呼,尤其是当美国的舰队就在墨西哥湾徘徊封锁墨西哥天然气井的时候,墨西哥却不断地从非争议海域打出一口口完全属于自己的石油油井,简直就像是打了美国人的巴掌一样。
只是那边鼓动美国政府派舰队封锁墨西哥湾的洛克菲勒,却越来越苦涩,眼见着墨西哥石油产量越来越高,他就越来越后悔失去了这里的石油开采权。请输入正文(。)
第七百四十七节 墨西哥被抛弃了()
随着坎佩切湾海上油田的开采,卡德纳斯总统对美国就越来越不买账,越来越有底气不跟美国进行划分墨西哥海域的谈判。
美国政府却越来越急于要划线,因为随着海上石油钻探的成功,美国人对墨西哥湾海域的重视程度陡然上升了一个等级,这是关乎国家石油安全的。
罗斯福总统十分苦恼,对墨西哥强硬吧,他上台后执行的睦邻友好政策就算彻底失败,以后美国在美洲的形象,只怕很难改善了,不对墨西哥强硬吧,看着墨西哥人雇佣中国的钻井队不断的打出一口又一口油井,越来越深入大海,不划线,这里就是公海,美国就无法干涉,无法阻止。
想到任由中国人将石油平台深入深海,迟早美国也必须做出干涉,就像封锁马塔莫罗斯海域的气田,驱逐中国开采团队一样,迟早都要动手,那还不如趁他们没有得手前动手呢,罗斯福总统于是下令,如果墨西哥政府不跟美国谈判墨西哥湾划界问题,美国将驱逐整个墨西哥湾上作业的钻井团队,无论是不是在墨西哥领海一律驱逐,因为墨西哥即便在自己领海的石油开采,也有可能抽走原属于美国海域海底的石油资源。
美国的理由牵强,但是霸道,墨西哥人一下子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示weiyou行,可鸟用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可以跟美帝抗衡的舰队,激愤之下,卡德纳斯总统公开宣布,墨西哥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海军,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防止某个liu氓国家动不动就用海军威胁伟大的祖国墨西哥。
卡德纳斯的呼声得到了全体墨西哥人的支持。
但是找谁呢?
当然是琉球了。
琉球宣布接受墨西哥十艘航母,十艘战列舰的超级大订单,并表示会尽全力尽快交货,只是他们的建造能力有限,恐怕需要墨西哥人等两年以上。
墨西哥人的表态,让罗斯福死了心,睦邻友好,听起来美,可做起来太难,众口难调,这么多国家挤在美洲,你不可能兼顾每个国家的利益,总有不满足的,为了让墨西哥满意,难道还要把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再还给他们吗?
罗斯福知道,美国永远无法让墨西哥满意,他深谙统治哲学,如果不能让民众满意的话,就要让他们感到恐惧,放在国际外交之中同样适用,现在美国已经无法让墨西哥人满意了,那么干脆就让他们恐惧好了。
接着美国大西洋舰队驶入墨西哥湾,开始驱逐油井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关闭油井,并立刻返回岸上。
在大炮巨舰的威慑之下,中国技术人员和墨西哥工人没有选择,只能暂时关闭了油井,并且乘坐救生艇回到陆地。
墨西哥人自然再一次炸了天,自然再一次鸟用没有,形势比人强,你只能忍耐。
卡德纳斯把官司打到了国联,要求国联出面制裁美国的侵略行径,但国联哪里顾得上,国联三巨头,中国因为日本跟朝鲜的事情正头痛呢,英国和法国正在跟德国打仗,谁都顾不了谁。
墨西哥人是有帮手的,杨子石油公司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的霸道行径,严重影响了杨子石油公司的利益,并且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美国在政府和美国海军,要求他们赔偿杨子石油公司的损失。
但美国州法院根本就没有受理。
正是战争期间,全世界油价都在暴涨,纳粹的狼群战术已经收到效果,虽然炸沉的商船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可是带来的恐慌,让美国输往欧洲的商船大大减少,价格自然就暴增。
因为意大利尚未参战,因此英国商船放心大胆的从地中海航线运输物资,早在战争爆发才一个月,英国人还没有这个意识的时候,德国潜艇就在地中海希腊海域炸沉了英国雅典娜号客轮。
由于地中海航线上有德国潜艇出没,英国人无法全力使用这条航线,导致中东出产的石油运不出去,英国国内再次恢复进口美国石油,美国石油产量瞬间从每天370万桶,增加到每天470万桶,多余那100万桶就是供应大英帝国遍及世界的庞大船队和国内消耗的。
造成的结果是大量石油滞留在中东地区,沙特、波斯和伊拉克的石油码头上,储罐装的满满的,却始终等不到油船到来。
当然中国油船是风雨无阻,按期到来,装走足够的石油,每年定量3亿桶,雷打不通。
英国人倒是想让中国多买一点,可他们不愿意降价,降价就意味着收入少,收入少就意味着他们更难应付这场战争。
四月底,一艘从印度出发,为了安全起见,绕过好望角前往欧洲的大型商船,突然在南非附近海域,被德国潜艇伏击,装满纺织品的轮船冒着滚滚浓烟沉没的画面,瞬间传遍全世界,英国人是想证明德国人的残忍。
但是杨子石油公司却认为大英帝国已经难以维护印度洋的安全,宣布为了安全起见,暂停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
受此消息影响,东亚地区油价瞬间从2美元一桶,暴涨到了5美元。
杨子石油公司更有理由跟美国人大官司了,但美国的法院以涉及政治问题不予受理,杨子石油公司求告无门之下,只能宣布放弃索赔,转而跟洛克菲勒财团商议,决定在战争期间扩大向美国的石油进口量,洛克菲勒以欧洲战争为由,借机将石油价格提高到了2美元。
东亚地区的石油价格再次增长,涨到了6美元一桶,短短几天时间,油价增加了三倍,让东亚国家叫苦不迭。
从美国进口的石油产量增加了,除了减少从中东地区进口外,还减少从墨西哥的进口,减少量刚好就是墨西哥海上油田的每天100万桶左右的产量,这让墨西哥人每天净损失都在50万美元以上,这还不算油井的投入折损,杨子石油公司给他们开采油井,可不是免费的,石油勘探业务可是一项利润丰厚的买卖。
这十几口油井,每一口墨西哥人都支付了100万美元的费用,没想到才刚刚收回成本,美国人就把他们的油井封了,欺负人没有这样的。
美国人不但封了墨西哥的油井,更让人愤慨的是,他们增大了向中国的石油供应,这才是最气人的,墨西哥很容易从中领悟到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