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灯塔-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叛徒,都是叛徒!”坐在座位上的赫鲁晓夫开始在一个个的小黑本上签字,一边签还一边愤怒的自语,“穆济琴科、波涅杰林、基里洛夫……还有卡恰洛夫,都是叛徒,都应该被枪决!”
听了他的自语,就连图皮科夫都感觉呼吸困难了。
赫鲁晓夫提到的这几个人,穆济琴科,第6集团军司令员;波涅杰林,第12集团军司令员;基里洛夫,第13步兵军军长;卡恰洛夫,第28集团军司令员,他们都在之前的战斗中被德军俘虏了。
感觉到气氛太过压抑,图皮科夫轻咳一声,从手头的文件中取出了一份,站起身,递到赫鲁晓夫面前。
现在,他已经顾不上波捷欣和巴格拉米扬的感受了,反正西方面军传过来的情报早晚都会被赫鲁晓夫知道,早一点晚一点的没有多大区别。
skbshge
第59章 委员的反击()
正在签批逮捕令的赫鲁晓夫一开始没注意到图皮科夫递过来的文件,他只是抬头看了看图皮科夫,什么都没说,继续低头去签发他的逮捕令——斯大林同志对基辅方面的表现非常不满,昨晚的通话中,连续的五个问句虽然语气不怎么严厉,但赫鲁晓夫还是能够感受到电话那头被压抑住的怒火。
“是别列兹纳方向昨天战斗获得的战果,21集团军截获的德军情报显示,德军昨天在别列兹纳损失很大,一名德军的校级参谋被炸死。”图皮科夫咳嗽一声,说道,“德军负责该方向进攻的47摩托化军已经决定转向,他们认为攻克别列兹纳不仅需要付出惨重代价,还需要耗费3到5天的时间。”
“哦?”赫鲁晓夫签字的手猛地一顿,不过,他还是垂着头,似乎仍旧在看着面前的小黑本。
“消息准确吗?”过了将近二三十秒,他才抬起头来,两只眼睛盯着图皮科夫,轻声问道。
他问的声音很轻,好像这是一条假消息,唯恐被别人听到一样。
“准确,而且西方面军已经核实过了,”图皮科夫的视线在指挥室里扫了一圈,这才严肃的说道。
“向最高统帅部,斯大林同志汇报过了吗?”嗓门提高了一点,赫鲁晓夫扬着他颇具特色的短眉毛,问道。
“应该已经汇报过了吧,”图皮科夫不是很确定的说道,“这是由战区司令部转发过来的。”
赫鲁晓夫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满,他嘴里不知道嘀咕了两句什么,这才飞快的抓过那份文件,仔细的看了起来。
指挥室的气氛瞬间便松弛下来,图皮科夫也是吁了一口气。
不过,这份松弛没能保持多久,不过是两三分钟的工夫,当赫鲁晓夫看完了整份文件之后,脸上的表情再次阴沉下来,浓云的厚度甚至比刚才更甚。
他什么都没说,看完之后就把文件放在了手边,而后开始继续签批逮捕令。
赫鲁晓夫这次沉默的时间很长,随着时间的流逝,指挥室里的人越来越多,到7点20分,巴格拉米扬带着一脸的疲惫走进来,他昨天去了战区司令部所在地的普里卢基,十分钟前才刚刚匆忙的赶回来。
巴格拉米扬在会议桌边没有座位,他的位置在图皮科夫的身后,属于第二圈的范围。
从巴格拉米扬走进指挥室,赫鲁晓夫就停下了签批的工作,他拿小眼睛紧紧盯着对方,巴格拉米扬的身影走到哪儿,他的眼神就追到哪儿,可怜这位将来的元帅同志,被他瞅的心里发毛,即便坐到座位上,都浑身不得劲。
此时,指挥室里已经来了二十多个人,各集团军的一二把手,几个师旅级的指挥员,军区的参谋、军事委员会委员等等等等,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气氛的诡异,因此,一个敢于大声说话的人都没有。
在巴格拉米扬后面进来的,是不久前才接替里亚贝舍夫担任38集团军司令员的尼古拉?弗拉基米尔洛维奇?费克连科少将,这位和希特勒一样,在鼻子下面留了一小撮胡子的家伙,总是大大咧咧的。
不过,费克连科也不是神经大条的人,他一进指挥室便感觉到气氛不对了,迟疑着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他跟旁边的40集团军司令员库兹马?彼得罗维奇?波德拉斯少将小声说道:“怎么回事,是不是德军又有了新的行动?”
波德拉斯用中指在脑门上挠了挠,借着这个动作的掩饰,朝费克连科使了个眼色,怕他不明白,还拿眼角朝赫鲁晓夫的后背瞟了瞟,那意思是告诉费克连科,赫鲁晓夫同志正在酝酿火气,这时候别多事。
没成想,费克连科完全误解了波德拉斯的意思,他还以为在他进来之前,赫鲁晓夫表示了什么对他不满的意思呢,整个人瞬间便僵住了。他在座位上不安的扭动了一会儿,越想越是担心,他所指挥的38集团军在最近的一系列战事中,的确表现的非常不力,两天前,他才被基尔波诺斯同志点名批评过。
不行,这事不能耽搁,不管哪犯了错,都得提前向委员同志表示一下,费克连科越想越是不安,最终,还是鼓气勇气,从座位上站起来,凑到了赫鲁晓夫的身后。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同志,我有个情况想跟你汇报一下。”说话的声音没敢太大,费克连科弯着腰,小声说道。
“哦,什么情况?”赫鲁晓夫这时候可心情理会他,因此,头也不回的问了一句。
“……”费克连科哪知道自己要汇报什么啊,他只是想着,自己过来主动开了口,要是赫鲁晓夫有什么不满的,还不顺势说出来?
沉吟了良久,费克连科还在努力想着自己该汇报些什么呢,就听到指挥室里响起哗啦啦的声音,却是所有人都离开座位站了起来。
谢天谢地,费克连科趁势直起腰,将目光转向门口,正好看到基尔波诺斯同志带着几个人走进来。
“大家都坐吧,”作为西南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员,基尔波诺斯最近一段时间憔悴得很,各条战线的不利令他的精神高度紧张,他连续向战区司令部、最高统帅部提交了四次报告,要求将部队撤到第聂伯河东岸地区,都没有得到批准。
最近一次,斯大林同志亲自和他通了电话,在电话中,斯大林提醒基尔波诺斯,不要忘记此前西南方面军在乌曼遭遇的溃败,西南方面想要撤到第聂伯河以东,撤到普肖尔河地区,不是不可以,但作为方面军司令员,他基尔波诺斯必须对撤离中苏军可能出现的溃败承担责任。
斯大林实际上是对西南方面军的撤退提出了要求,即:如果西南方面军准备撤离基辅地区,那就必须在普肖尔河一线构筑好防御阵地,同时,还要对南下的古德里安部队发动反击,有效阻止这支德军部队的快速南下。只有做到了这些,西南方面军才能保证在撤退的过程中,不会遭遇德军来自侧翼的攻击,从而导致全线崩溃,重演乌曼战役的悲剧。
作为西南方面军的司令员,基尔波诺斯很清楚斯大林提出的条件实际上很难实现,因此,他这段时间备受煎熬,今天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就是为了讨论这个问题,看看能不能抽调出足够的力量,先期阻击古德里安部南下的德军。
战事紧急,基尔波诺斯也顾不上多说废话,让众多指挥员重新归坐,他快步走到自己的座位前,不等坐下,便直接将话题引入关键。
按照基尔波诺斯的想法,他希望在苏梅、科诺托普一线驻防的,新组建起来的,波德拉斯所指挥的40集团军能够向索斯尼察方向推进,配合布良斯克方面军所部,有效阻击南下德军的攻势。同时,要求第5集团军配合第26集团军一部,在皮里亚京、洛赫维察一线,阻击德军北上的突击部队。另外,37集团军所部,则需要向奥布霍夫方向的德军发起反击,以牵制南线德军的进攻力量。
不过,面对基尔波诺斯提出的要求,40集团军司令员波德拉斯提出,他的集团军因为刚刚组建,下辖的都是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的新兵,其战斗力很有限。另外,他的部队武器装备也严重不足,面对德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第47摩托化军,他担心可能守不住索斯尼察的防线。
“库兹马?彼得罗维奇同志,我想提醒你,你的40集团军虽然存在你所说的各种问题。”此前,一直阴沉着脸,保持沉默的赫鲁晓夫同志,终于在波德拉斯提出各种苦难的时候开口了,他猛地站起来,抓着手边那份文件,用力挥舞着胳膊,大声咆哮道,“但事实是,就在昨天,同样是面对这支德军部队,一位不被我们的巴格拉米扬同志和波捷欣同志所信任的旅级指挥员,却依靠着一个旅的新兵,给敌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所以!”啪的一声将文件拍在桌上,赫鲁晓夫瞪着小眼睛,在指挥室内环顾了一圈,恶狠狠的总结道,“我认为,任何托词借口都是软弱无力的,关键是我们的一些指挥员本身不具备足够的指挥素养,有些人甚至是被德国人的攻势吓破了胆,消极的避战、积极的怯战,这是懦夫的表现,是叛国的行径!”
坐在对面,图皮科夫无语的抹了一把脸,他看到基尔波诺斯的脸都青了,而在赫鲁晓夫的身后,波德拉斯气的嘴唇发抖,波捷欣也是一脸无语的表情,虽然看不到身后巴格拉米扬的脸色,但估计他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赫鲁晓夫的炮火攻击太猛了,打击范围几乎涉及到了整个西南方面军所有的指挥员。
“这是21集团军昨天截获的德军一份情报,我可以给你们读一读,让你们了解一下,一位不被巴格拉米扬同志和波捷欣同志信任的旅级指挥员,是如何英勇指挥作战的。”发了一通飚,赫鲁晓夫还没打算掀过这一页,他还准备继续打脸,于是,那份被他挥舞在空中的文件再次被拿出来说事,他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这份文件读一遍,让这些自以为是的指挥员们好好羞愧一下。当然,在读之前,他还不忘再次点了巴格拉米扬和波捷欣的名字。
skbshge
第60章 视察()
赫鲁晓夫在方面军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首先,他在战前是乌克兰第一书记,大清洗中,乌克兰的政府机构,乃至政治局和书记处都被他洗刷了一个遍。直到现在,凡是乌克兰系统内的官员,听到他的名字就会打冷颤。
其次,他是西南方面军内,唯一一个由斯大林同志亲自任命的政治委员,资格很高,他可以直接同斯大林同志通话,而别人,就算是基尔波诺斯,也得汇报请示之后,才能与斯大林直接联系上。
再者,赫鲁晓夫出身政治系统,而且在其中威名赫赫,像军事委员会委员叶夫根尼?帕夫洛维奇?雷科夫,被他拿眼睛一瞪,就连话都说不出了。即便是身为方面军司令的基尔波诺斯,面对暴怒的赫鲁晓夫也是得退避三舍。
实际上,包括图皮科夫在内,很多人都知道赫鲁晓夫为什么如此暴怒,他可不是单纯为了给鲍里斯鸣不平,更多地,他还是在借题发挥,以此来增加他在方面军中的发言权。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过去一直搞政治工作的赫鲁晓夫,在西南方面军内都是处境尴尬的,他虽然是斯大林亲自任命的政治委员,但因为本身不具备什么军事素养,因此,在方面军的指挥系统内,他的声音都不是很大。举个例子,他要想推荐什么人担任什么样的职务,方面军的指挥员们可以很轻易的找到借口否决他的提议,就像鲍里斯从239旅调任34旅一样。
这次,赫鲁晓夫好不容易抓到了机会,他当然要发发飚,给方面军一干高层指挥员们留下个深刻的印象。
方面军指挥部发生的事情,远在别列兹纳的鲍里斯当然无从得知,说真的,作为一个旅长,他的视线就被局限在了目前这一层级上,更高层的东西他不可能知道,也不可能了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他就搞不清楚为什么德军猛烈的攻势仅仅持续了一天,到了第二天,整个别列兹诺北部市区的战斗就突然缓和下来了。
从8号上午开始,直到下午五点,德军在城区内仅仅发动了四次稍具规模的攻势,按照其进攻烈度来分析,鲍里斯甚至有理由认为这是德军的试探性佯攻。
下午五点,34旅指挥部迎来了以赫鲁晓夫同志为首的方面军视察团,直到这时,鲍里斯才知道自己对阵的是德军的哪支部队,同时,他也了解到,德军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已经决议绕开别列兹纳,转而向索斯尼察方向发起了攻势。
没错,这才符合德军闪击战的性质,为了能够快速推进到苏军的后方,他们并不会积极攻打苏军防守严密的牢固防线,而是会选择苏军防线的薄弱地带施以攻击,突破后,再迂回包抄到苏军战线的后方,以此对苏军施加包围。
苏军负责在别列兹纳地区防守的,是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一支部队,另外,由西南战区司令部协调,布良斯克方面军也将在侧翼位置对德军的进攻部队实施攻击,以此来给德军南下部队制造障碍。
视察团在视察了杰斯纳河以北地区的34旅防线之后,赫鲁晓夫对鲍里斯和他指挥的34旅大加褒奖,他当着鲍里斯以及34旅诸多指挥员、士兵的面,作出承诺,声称将向最高统帅部申请,授予别列兹纳“英雄荣誉城市”称号,以此来表彰34旅在此次战斗中的卓越表现。
另外,赫鲁晓夫还向鲍里斯透露,最高统帅部以及国防人民委员部,正在起草一项全新的命令,即308号命令。根据该项命令,国防人民委员部,将授予一些此前战斗中表现突出的部队“近卫军”称号,他计划将34旅的事迹提交上去,但前提是,34旅必须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有更加突出的表现——比如说,向别列兹纳正面的德军发起反击,以求进一步扩大战果,最好是能够有效的歼灭一部德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赫鲁晓夫也为鲍里斯争取到了一些后备兵员和武器装备。目前,西南方面军已经没有更多的预备队了,因此,鲍里斯的34旅要想补充损失的兵力,只能从士兵中转站获取。
所谓的士兵中转站,实际上就是苏军中专门收容溃败士兵的地方,现在,西南方面军最大的士兵中转站就设在基辅东北120公里处的博布罗维察,那里收容了此前溃败的数个集团军士兵数万人。不过,这些士兵刚刚经历了战场的大溃败,一个个人心浮动,情绪不稳,再加上又担心受到军事法庭的处罚,因此,战心和士气都很低落,绝对算不上是什么优质的兵员。
赫鲁晓夫的意思,34旅的补充兵力,目前只能在这些败兵里挑选,除此之外,别说是他,就连方面军指挥部都没有办法。
至于武器装备,赫鲁晓夫为34旅争取到的却是不少,其中包括军用运输车40辆,各口径火炮19门,反坦克炮32门,另外还有11辆坦克和大量的ppd冲锋枪。
说实话,对于赫鲁晓夫提出的反击计划,鲍里斯非常的不以为然,他很清楚,打反击战和打防守战是两回事,他的士兵之所以能打好防守战,是因为他们分小队作战,依托一栋栋的建筑为阵地。在这些建筑里,这些分成小队的苏军士兵实际上就是一头头的困兽,他们不是在防守阵地,而是在争夺自己的生存空间,因此,面对德军步步紧逼的攻势,他们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是很惊人的。
反之,若是将这些刚刚经历了一场战火的士兵们推到前线,让他们去进攻德军的防线,那最终能够收获什么样的战果,就很难预测了。
不过,鲍里斯也知道,对于赫鲁晓夫的提议,自己很难拒绝,主要是,他非常清楚这位政治委员同志是什么样的人,也很清楚这家伙将来能在苏联获得什么样的地位。现在,这位政治委员同志需要自己的34旅向德军发起反击,如果自己服从这个命令,那么,对德军的反击可能会失败,也可能会在局部取得一些成绩。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自己的反击失败了,充其量会让赫鲁晓夫感觉失望,若是自己侥幸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么作为回报,赫鲁晓夫肯定也不会亏待自己。反之,若是自己坚持己见,从完全的理性出发,拒绝了赫鲁晓夫的这一项命令,那么,赫鲁晓夫同志恐怕就不仅仅是要失望了,他多半会惦记上自己。
被赫鲁晓夫同志整天惦记着,可不是什么好事。
好吧,鲍里斯承认,自己终归还是离着标准的军人有些差距,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上,自己还不能坚持己见,对个人得失考虑的还是多一些,可那又如何?在如今的苏联,真的存在那种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牢固坚持己见的真正的军人吗?貌似还没有吧?
几乎没怎么费功夫,鲍里斯就说服了自己,在赫鲁晓夫视察的过程中,他就明确表态,将会在补充了新的兵员之后,于11日前后,向别列兹纳北部的德军发起反击。
对鲍里斯的明确表态,赫鲁晓夫同志感觉非常满意,他要求鲍里斯利用最近两天的时间,做一份详细的反击计划出来,如果切实可行的话,他甚至会考虑要求21集团军方面做出配合。
在准备离开别列兹纳,返回基辅的时候,赫鲁晓夫又询问了一句,意思是问鲍里斯有没有兴趣转调到内务人民委员部直属的内卫军去,如果他愿意去的话,他可以在这次战役结束之后,在内卫军系统内给鲍里斯安排一个不错的职位。
对于赫鲁晓夫提出的这个建议,鲍里斯倒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还没疯掉呢,说什么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加入内卫军的系统,要知道,进了这个系统就避免不了要同凶名卓着的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同志打交道,考虑到这个家伙悲催的未来,鲍里斯觉得自己还是离他远一点比较好。
最重要的是,内卫军系统虽然战事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这份安全也必然会限制他个人的发展。战事嘛,升迁最快的当然还是在前线,躲到大后方有什么前途?
或许此时的鲍里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随着一连串的晋升,以及几场战斗的指挥,他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如今,面对战争,他已经不再像当初那般的畏惧了。
送走了赫鲁晓夫为首的视察团,鲍里斯隐约察觉到34旅指挥部的氛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些指挥员的表现还不是很明显,而身为政治委员的德梅尔,却是骤然间成了他这个旅长的坚定支持者,对他的称呼,也从过去的“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变成了“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库廖科夫少校同志”——在俄罗斯,称呼人全名,再加上一个职位,那是非常尊重的表现。
skbshge
第61章 反击()
没开灯的房间里几乎看不到一点光,这里是一处地下室,没有任何开窗,自然也进不来一星半点的光线。
呼哧呼哧的穿着粗气,鲍里斯从奥尔加柔软的身上翻下来,一只手伸到床头摸索着,找到台灯所在的位置,咔哒一声按下开关。
浊黄的灯光瞬间铺满了整个房间,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整个地下室剧烈的震颤了一下,屋顶上的尘土扑簌簌的落下来,像是下了一场小雨。
“呸,”吐掉落尽嘴里的土星子,鲍里斯瞅了瞅原木结构的屋顶,嘀咕着骂了一句什么,这才扭头朝身边的奥尔加看过去。
刚刚经历了一场风雨的奥尔加,此时显得有些慵懒,她头发蓬松的躺在那儿,双腮晕红,一对浅蓝色眸子里像是蕴着一汪水,诱人至极。
或许是感受到了他的视线,奥尔加翻过身来,探头在他布满吸汗的大腿上亲吻一下,腻声说道:“要走了吗?”
“嗯,”鲍里斯收回目光,翻身下床,一边找着自己的鞋子,一边说道,“今天要去博布罗维察,必须早点出发。”
终于找到了那双被踢到床下的拖鞋,鲍里斯把它趿拉上,起身说道:“你再睡一会吧,我先去洗漱一下,马上就走。”
“嗯,那你路上小心。”奥尔加又叮嘱了一句,这才翻了个身,只留给鲍里斯一个妖娆的**背影。
与之前安排的房间不同,或许是察觉到了鲍里斯与奥尔加之间的不正当关系,会来事的阿尔谢尼专门给奥尔加安排了这个地下室。
一般来说,地下室的环境都不会太好,但在这个时候,有间地下室栖身显然要安全得多,更何况,这个地下室还配了浴室和卫生间,还有一天24小时的电力供应,相对比来说,这就相当于和平时期的豪华别墅了。
用最快的动作洗了洗身子,再刷牙洗脸,顺便把胡子刮了,约莫20分钟,鲍里斯离开了这处令他颇为迷恋的地方。
从地下室出去,外面是一条向上的狭窄通道,这不是军队战前准备好的防空洞,而是民用的仓库。通道有十几米长,出去之后,就是一栋位于街边的三层小楼。德军的炮火早已将这栋小楼炸成了废墟,此时留下的只有一片残垣断壁。
刚从地下室的通道里出来,一个用军装撑起来的遮雨棚不失时机的出现在鲍里斯头顶,随即,才听阿尔谢尼的声音说道:“少校同志,车已经准备好了,我还给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