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灯塔-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况怎么样?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看到鲍里斯从外面走进来,正坐在桌子边吃着干面包的崔可夫,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之前,集团军指挥部与**夫指挥的坦克第23军失去了联系,鲍里斯今天就是去找**夫的。

    “情况不太好,”鲍里斯走到桌子边上,随手从崔可夫的餐盘里拿了一块面包,捏下一角放进嘴里,一边咀嚼着一边说道,“**夫的部队只有不到50辆坦克了,而且其中将近半数已经被打坏了,只能当成固定炮台用。”

    崔可夫眼睛里的期盼消失了,他放下手里的面包,伸手拿过了一支烟。

    “还有一个坏消息,”鲍里斯继续说道,“在今天一天的战斗中,我们的中央防线已经被德军冲破,阿维阿戈罗多克和126。3、144。3、153。7几个高地已经被德国人占领了。而在左翼位置上,萨多瓦亚车站东面的拖拉机厂也失守了。”

    崔可夫捏着烟的手抖了一下,随即,他飞快的站起身,一把推开桌上的餐盘,伏下身去查看地图。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落到了德国人手里,”鲍里斯凑过去,指着地图上的几个位置,说道。

    地图上标注的情况很清楚,丢失了这些地方之后,第62集团军所固守的中央防线已经变得脆弱,市内的工厂区和工人住宅区都直接面临德军的威胁,而一旦德军突破了这两个区域,其距离伏尔加河将只剩5公里的路程。

    “我们需要新的部队,至少3个步兵师,”察看了一会地图,崔可夫扔掉手里的铅笔,抚摸着额头说道。

    “我们当然需要新的增援,不过,在那之前,我们需要稳固防线,”鲍里斯说道,“我认为,我们可以打一场反击,至少要把今天丢掉的防线夺回来。”

    “可我们的兵力不足,”崔可夫皱着眉头说道。

    “没错,这一点德国人也知道。”鲍里斯沉声说道。

    “你的意思是……打一场突袭?”崔可夫眼前一亮,语速飞快的说道,因为说得太快,他甚至被自己的口水噎了一下。

    “现在的局势太被动了,我认为,在新的增援抵达之前,我们必须将主动权夺回来,哪怕是局部的、暂时的也好,”鲍里斯继续说道。

    “你有什么想法?”崔可夫听他这么说,便知道鲍里斯的脑子里已经有了成熟的计划,他问道。

    “我认为,现在应该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中央防线上,因为那里显然是德国人的主攻方向,他们的作战计划,应该是从这个薄弱部位发起向心突击,将我们整个集团军切割成两部分。”鲍里斯拿起桌上的铅笔,在第62集团军的中央位置划了一道线,“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个方向上打断德国人的作战计划,将他们的进攻迟滞两到三天时间,以便给后续增援部队的到来争取时间。”

    崔可夫点点头,算是认可了鲍里斯的看法。

    “考虑到集团军的兵力问题,我认为在这条战线上,我们只能抓住几个要点,”鲍里斯继续说道,“我建议,把摩托化步兵38旅调到拉兹古丽娅耶夫卡方向上去,再给它一个加强炮营,由其向拉兹古丽娅耶夫卡东南方向发动攻势,以吸引该线德军的注意力。同时,由萨拉耶夫同志指挥的部队,向德军控制的126。3、144。3两处高地发动发冲击。”

    一边听着鲍里斯的计划,崔可夫一边查看着地图,他认为这个计划可行,因为拉兹古丽娅耶夫卡村是德军一支炮兵部队的驻地,对伏尔加河航线的炮击,就是由这支德军发动的。命令编制相对完整的摩托化步兵第38旅向这个方向进攻,德军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而一旦德军做出围剿这支苏军部队的决定,那么其守卫两处高地的兵力必然被分散,这也就为萨拉耶夫的部队创造了机会。

    不过,崔可夫同样很清楚,这样的计划实际上也是很冒险的,若是萨拉耶夫的部队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夺取两处高地,并为第38旅提供支援的话,那么,第38旅的命运恐怕不会太好。

    现在,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崔可夫的面前,到底应不应该批准这个方案,应不应该拿第62集团军所剩不多的部队,来作这一场赌博?

    看着崔可夫陷入沉思,鲍里斯在一边默然不语,他知道这个选择对崔可夫来说有多难,尽管这个方案是由他鲍里斯提出来的,但崔可夫毕竟是集团军的司令员,一旦战事不利,他需要承担的将是主要责任。

    过了大约十几分钟,就在鲍里斯以为崔可夫要放弃的时候,这位司令员同志突然站起身,将上半身整个趴到桌子上,仔细的看了一会儿地图,而后才面色沉静的说道:“鲍里斯同志,我认为,这个方案还需要做一些修改,主要是进一步的完善。”

    鲍里斯叹了口气,听崔可夫这么说,他认为这个方案应该是被否定了。

    但没想到的是,崔可夫紧接着说道:“我认为,我们需要在阿维阿戈罗多克方向,在153。7高地方向,也作出一些进攻的安排。”

    鲍里斯一愣,视线不自觉的转到地图上。

    “我计划命令第23坦克军凑出一个坦克团的兵力来,配合混成团向阿维阿戈罗多克方向实施反突击作战,”崔可夫继续说道,“命令独立42旅向153。7高地方向发动攻势,以支援第23坦克军在阿维阿戈罗多克方向的攻势。你认为怎么样?”

    鲍里斯皱着眉头,如果说他之前的方案是一场赌博的话,那崔可夫的补充方案无疑是将全部的筹码一次性的押了进去。在没有任何预备队,甚至连自身兵力都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打这样一场反突击战斗,第62集团军面临的风险实在太大了,一旦失败,第62集团军的整个中央防线都将崩溃。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考虑,一旦这个作战计划成功了,他们的收获也将是巨大的,哪怕苏军的部队只能在这些夺回来的阵地上坚守一天,德军再抢回去,再重新调整防线,然后再发动新的攻势,也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而这段时间里,方面军调拨过来的支援部队也必然抵达了。

    实际上,第62集团军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原来的方案,是在防守中迟滞德军,以争取时间,而现在,则变成了在进攻中打乱德军节奏,以此来争取时间。从军事上看,这两种作战方式实际上没有太大不同,因为它们追求的作战目的是相同的,但是从政治上看,它们的意义便截然不同了,一个是进攻,一个是防守,两者的政治影响根本没办法作对比。

    “司令员同志,我同意你的意见,”考虑一番之后,鲍里斯抬手将头上的军帽摘下来,同时说道,“作为副司令员,我愿意到阿维阿戈罗多克方向去指挥作战。”

    崔可夫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摇摇头,说道:“不,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我希望你留下来,留在这里,组织好察里察河口方向的防御工作。至于阿维阿戈罗多克方向的战斗,我要亲自去。”

    skbshge

第127章 指挥() 
对于崔可夫做出的决定,鲍里斯半点都不觉得意外,实际上,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鲍里斯觉得崔可夫都不可能让自己去指挥这次的行动。

    首先,从悲观的角度来考虑,这场冒险的反突击作战将来万一失败了,不管是不是崔可夫指挥的,他这个集团军司令员都必须承担主要责任,既然需要承担主要责任,人家为什么不亲自去指挥?其次,从乐观的角度来考虑,万一这场冒险的战斗打赢了,作为司令员的崔可夫却不是最主要的指挥者,那会是如何尴尬的一个场面?最后,不管如何的认可鲍里斯的指挥才能,人毕竟都是更相信自己一些的,尤其是类似崔可夫这样的高级指挥员,面对这种冒险性很高的军事行动,崔可夫当然觉得自己亲自去指挥才更加的具备成功率。

    更何况,之前集团军指挥部刚刚下过命令,要求指挥员亲临一线指挥战斗,而类似这种规模比较大的作战,集团军司令员亲临指挥也是名正言顺的。

    其实,对于鲍里斯来说,去不去指挥这场反突击作战,本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崔可夫否决了他的请战要求,转而自己亲临前线,也不一定就真是为了跟他争夺功劳,毕竟这战斗到目前为止还是胜负难料的。

    相比起这场反突击作战,鲍里斯更加关注的,实际上还是即将在马马耶夫岗爆发的残酷争夺战,德军未来的进攻方向将会证明,这个关键点才是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中心。

    一场关键性的战斗,自然不是作战计划出来之后,立刻就能着手进行安排的,其中还涉及到了很多准备工作需要去安排,比如说参战部队的部署、支撑火力的配备调遣、指挥人员对作战计划的领会等等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

    不过,鲍里斯因为不负责这场战斗的直接指挥,所以,他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急于赶去中央防线调兵遣将的崔可夫,给了鲍里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接管从察里察河口到中央火车站一线的防御指挥工作,同时,在增援部队抵达伏尔加河左岸之后,与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员会协调,尽快将这些新锐部队接应到市区,并为他们安排作战任务。

    在这个时候,谁都没想到这场旨在拖延时间的反突击作战,竟然会引发一场意外,而这场意外的到来,不仅给了鲍里斯一个扬名的机会,同时,也给了他一个首次全方面指挥一支方面军的机会。

    ……………………………………

    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种青白的诡异色泽,松木板在高温的灼烤下,时不时发出一声爆响,只不过,这声音在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的遮掩下,显得弱不可闻。

    手里拿着望远镜,鲍里斯在阿尔谢尼和四名警卫的簇拥下,穿过一片瓦砾场和一道满是弹坑的小街,走进一栋少了两面围墙的残破建筑。

    这栋建筑在战争爆发之前曾经是邮电局的办公大楼,一共有四层,采用的是斯大林式的建筑风格,非常坚固,但即便如此,德军的飞机还是将它炸毁了,至少是毁了一半。

    “将军同志!”

    “将军同志!”

    尽管建筑已经被炸毁了一半,但这里仍旧藏匿着一个苏军作战小分队,人数不多,不到20名战士的样子,而且其中大半都带了伤。

    看到鲍里斯从大楼后方的缺口走进来,三、五个正在休息的士兵急忙站起来,一边向他敬礼一边打着招呼——没错,这里是前线,斯大林格勒地域德军进攻的苏军防御阵地,从这栋楼往前,穿过不足10米宽的街道,对面那栋大楼里隐藏着的便是德国人。

    而后这栋大楼往南,不到500米之外,便是马马耶夫岗前的坡道,顺着坡道爬上山顶,南坡下方便是鲍里斯的指挥所,也是目前第62集团军的指挥部所在地。换句话说,在今天这个时候,德国人的前锋部队距离第62集团军指挥部,仅有不到800米的距离。如果是在地势开阔、视野良好的地方,一个德军狙击手,就可以把第62集团军的指挥部给端掉了。当然,这个指挥部目前也只有鲍里斯一个人而已。

    就在四天前,崔可夫带领集团军指挥部转移到了中央防线后方,并在那里指挥既定部队,向德军发动一场意料之外的反突击。这场反突击战斗打的非常成功,苏军在两天时间内,相继收复了126。3、144。3、153。7等数个高地以及相邻的一片区域,迫使该方向上的德军向后撤退了2公里。

    但随后发生的一切却令苏军所面临的局势急转直下——崔可夫所率领的集团军指挥部,在工厂区的油料站遭遇德军炮火袭击。德军的炮火击中了油料站内原本应该是废弃的十几个油罐,可是谁都没想到,这些油罐里竟然装满了油,爆炸引发的大火顷刻间便吞噬了整个油料站,随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方圆近3公里的范围内,全都被埋进了火海。

    集团军指挥部从此之后就失去了联系,方方面面的联系都中断了,没有任何的消息,也没有任何的指令。

    作为集团军的副司令员,也是目前整个第62集团军仅剩的一名高级指挥员,鲍里斯不得不接过全部的指挥权,同时,也承担起了全部的责任。

    但,这些还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中央防线发起的反击虽然取得了成效,可油料站发生的大火,却使得德军放弃了在这一线的进攻。就在昨天,霍特的装甲部队率先向中央火车站所在的方向发起了攻势,在军车和坦克的搭载下,成群的德军步兵涌入工人区,向苏军薄弱的防御阵地发动了攻势。

    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苏军丢失了整个中央火车站,并向伏尔加河方向撤退了一大步,德军将战线推进到了马马耶夫岗的山脚下。

    相对于这些坏消息,鲍里斯也接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亚历山大?伊里奇?罗季姆采夫率领的近卫第13步兵师终于赶到了斯大林格勒,只不过他们还在伏尔加河左岸,渡河需要在夜间进行,换句话说,他们要到第二天才能正式投入战斗。

    对罗季姆采夫这个人,鲍里斯是认识的,两人曾经在基辅见过面,那时候两人都是旅长,只不过鲍里斯指挥的是步兵旅,而罗季姆采夫指挥的是空降旅。没错,就是那个曾经将德军吓退的,由“飞行员”组成的空将第5旅。

    基辅战役时,罗季姆采夫指挥的空降第5旅在德军包围圈中成功突围,此后,他被调任第87步兵师,担任师长职务,实际上,现在的近卫第13步兵师,就是从第87步兵师转化而来。这是一支战斗力顽强、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超过一万人的编制,也使得这个师的战力高企,只要它能顺利完成渡河任务,鲍里斯相信,马马耶夫岗方向的战斗肯定能继续进行下去。

    在马马耶夫岗的山脚下,坚守20个小时,为近卫第13步兵师进入阵地争夺时间,这可以说是鲍里斯目前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

    在大楼的上下几层巡视了一遍,鲍里斯最后又登上了楼顶,不过他没有向对面德军防守的大楼窥探,双方的阵地离得太近,任何窥探对方的举动都是不明智的。

    这栋大楼是附近最高的一栋建筑,苏军在楼顶上设置了炮兵观察哨,另外,还有一门防空火炮也安排在这里、

    炮兵观察哨的任务,是为布置在伏尔加河左岸的苏军炮兵提供轰炸目标指引的,至于防空火炮自然是防空的,不过关键时刻也可用作反坦克炮。

    楼顶上除了炮兵的观测手和防空炮的操作人员之外,还有几个手持信号枪的苏军士兵,他们的任务是在德军飞机来袭的时候,向空中发射信号弹。之所以这么做,目的是为了给德军飞机的轰炸制造障碍,当然,这个策略也是鲍里斯下达的命令。

    随着战斗进入市区,尤其是德军的大规模轰炸以及油料站的大火,整个城市上空弥漫起了浓浓的烟雾,可以说能见度是非常低的,因此,德军飞机的轰炸需要有地面指引才成。

    通过过去两天的观察,鲍里斯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德军飞机在飞临城市上空的时候,凡是德军步兵防守的建筑里,总会向空中发射信号弹,有的时候是七八枚,有的时候则是十几枚。

    在有了这个发现之后,鲍里斯就下令一线作战的部队也配备信号弹,在德军飞机进行轰炸的时候,向空中发射信号弹。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非常有效的,昨天下午德军飞机的三次轰炸,都将炸弹投到了苏军防线的后方,很明显,他们被迷惑住了。

    除了下达这个旨在迷惑德军飞机的命令之外,鲍里斯还向方面军指挥部发出了增调狙击手的要求,他计划采用特殊兵种作战的方式,来迟滞德军的进攻。

    skbshge

第128章 拉锯() 
密集的炮火如同耕犁一般在马马耶夫岗的山坡上密集爆炸,这块面积并不是很大,但却能够俯视整个斯大林格勒市区的小高地,俨然成了一片地狱,滚滚的浓烟、腾空而起的尘土砂砾,笼罩着这里,哪怕只是隔了十几米的距离,视线就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了。

    为了阻止德军夺取这个高地,鲍里斯在马马耶夫岗安排了一个团的兵力,六道战壕以半圆形的结构构建在高地坡顶的外围,可惜的是,这些战壕尽管挖得比较深,但因为准备时间有限,因此,防御效果,尤其是防御德军炮火袭击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德军的进攻还没有正式发起,仅仅是一轮长达30分钟炮击,驻守高地的苏军便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一道道战壕内,甚至是战壕外面,都横七竖八的躺着一些苏军士兵的尸体。当然,更多被炸死的苏军士兵已经找不到尸体了,他们的尸体都变为了散落各处的残肢断臂。

    幸存下来的士兵们,都尽力蜷缩起身子,将自己隐藏在坑道里——负责守卫马马耶夫岗的这个团,是一支战斗经验丰富的苏军部队,可以说每一名士兵都经历过残酷的战斗,也只有这样的士兵,才不会在德军如此猛烈的炮火之下丧失战斗意志。

    持续了半个小时的德军炮火终于停止,一名几乎被埋在土里的苏军中尉从战壕里爬起来,不等抖落身上的泥土,中尉便迫不及待的架起望远镜,朝山坡下方望过去。

    望眼镜的视距内满是浓烟和尘土,视线非常的不清晰,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中尉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爬出战壕,向前方移动了一段距离,躲到了一个之前被炸出来的弹坑内,再次向山坡下方了望。

    这一次,视线清晰了许多,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山脚下的城市废墟中,一辆辆德军坦克正从布满瓦砾和随时的街道中开出来,缓缓向山岗的方向驶来。而在坦克的后方,则是协同进攻的德军步兵。

    中尉从单坑里翻身爬起来,飞快的向后方战壕移动,同时,将胸前挂着的口哨放进嘴里,用力吹响。

    顷刻间,刺耳的口哨声响彻整个阵地,潜藏在坑道内的苏军士兵纷纷现身出来,将之前藏起来的重机枪、反坦克步枪之类的武器,架设到战壕前面。

    重新回到战壕内的中尉,却是第一时间命令通讯兵与后方指挥部取得联系,他们需要炮火支援,来自伏尔加河对面的炮火支援。

    在市区内的战斗打响之后,无论战事多么吃紧,第62集团军指挥部都没有将炮兵部队调动到市区,而是始终安排在伏尔加河右岸地区。

    炮兵集群隐蔽在伏尔加河右岸地区,一方面可以躲避德军飞机的轰炸,减少损失,另一方面,斯大林格勒市区的狭长地势,决定了炮兵部队即便是在伏尔加河右岸,也能为左岸市区的战斗提供全方面的炮火支援。

    就拿马马耶夫岗所在的位置来说,伏尔加河右岸地区的炮兵集群,能够轻而易举的对高地以北区域实施炮火覆盖,粉碎德军正在集结中的进攻集群。

    跟德国人打了将近一年的交道,鲍里斯对他们的战术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没错,相比起苏军来,德军的士兵素质普遍较高,他们纪律严明,技战术到位,武器装备也较苏军精良,但同样的,这些优点在某些时候也会变为缺点,比如说,因为纪律严明、技战术到位,德军在进攻的战术上也变得更加死板。他们有一套标准的进攻流程,每次进攻基本上都会按照这个流程来实施:先是飞机轰炸、炮火准备,而后便是坦克的突击,步兵部队只有在坦克部队到位之后,才会正式发起进攻。

    鉴于德军战术上的这一特点,鲍里斯也全方面的调整战术。他命令伏尔加右岸的炮兵部队处在随时可以移动的机动状态,一旦德军的飞机对左岸城市的某个区域实施大规模轰炸,待命中的炮兵部队便会向该区域的后方实施机动,并迅速构筑火炮阵地。如此一来,往往德军的地面部队实施进攻的同时,处在伏尔加右岸地区的第62集团军炮兵部队,就能对其进攻集群实施打击。

    这样的战术在马马耶夫岗的争夺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军之前的数次进攻,都在推进的过程中遭遇沉重打击。在德军的炮火下,负责防守马马耶夫岗的苏军损失惨重,而负责进攻的德军,同样也在苏军的炮火下蒙受重大损失。双方的拉锯战俨然成了炮战,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马马耶夫岗这块高地,却始终被苏军控制在手里。

    就在德军再一次向马马耶夫岗发起攻势的时候,东面不到2公里处,科尔洛尼茨会让站的一片大楼废墟内,沙依金中士安静的匍匐在一段扭曲变形的铁轨下方。

    这段铁轨在一周前,还安静的铺设在30米外的铁路路基上,德国人的飞机将整段铁路完全炸毁,这一段近7米长的铁轨,就那么凌空飞起来,砸到了这栋建筑的棚顶上,然后撞漏了两层楼板,砸在了一楼的客厅里。

    当然,这栋原本应该是会让站办公楼的建筑,这会也差不多成了碎石堆,一楼和二楼之间的楼板整个的坍陷了,楼板的东侧一角整个撑在了地上,最西侧的位置却还连在接缝处,于是,楼板和西侧的墙壁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