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山河志-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前欧洲最好的陆战理念在瑞典。而最好的海战理念,在荷兰和英吉利。荷兰舰船以中小型为主,擅长近海乱局战。英吉利舰船以大中型为主,擅长远海阵列战。所以欧洲各国,陆军学瑞典,海军学荷兰和英吉利。当然眼前的三兄弟,顺应的也是这个潮流。

    而轻武器的战场效率,西班牙人最好。所以欧洲许多国家,摒弃西班牙老套的理念,而直接效仿他们的轻武器。

    这些最新式的西洋陆军野战火器,足够装备一个专业炮兵团,两个火枪步兵团,一个辎重兵团。三兄弟亲自验收,大为满意。

    其中陆战火炮包括十门十八磅攻城加农炮,射程十五里,由八匹马牵引,能够紧跟骑兵快速突进;

    十门十二磅野战攻坚加农炮,射程十里,六匹马牵引;十门十二磅新式野战榴弹炮,射程八里,远距离打击障碍物之后的目标,六匹马牵引;中程加农炮和榴弹炮,各十五门,四匹马牵引;各式进程速射火炮六十门,两匹马牵引。

    全部一百二十门火炮,皆是定装发射药,配备实心铁弹、蜂窝弹,爆裂弹,开花弹和硫磺开花弹。

    强盗枪是仿制西班牙人的轻型火枪,这是西班牙步兵团的制式装备。

    斑鸠脚铳是一种重型火铳,有一只独立支架形似鸟脚,二金称之为斑鸠脚,因此这种重型火铳,被称为斑鸠脚铳。斑鸠脚铳也是西班牙步兵团制式装备,经过多年实战检验,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可靠的重型火铳。

    西班牙劈刺剑,是西班牙步兵团制式冷兵装备,也是经过了丰富的实战检验。

    由于西班牙步兵团纵横全球,兵器的实战检验,最为可靠。所以轻型火铳、重型火铳和劈刺剑,路德维希等人,对这三样兵器仿制并加以改进。经过新技术的改进之后,三种兵器的威力,更胜一筹。

    滑齿组合十字弩,是仿制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中常用的西洋弩。这种弩有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两个齿轮绞盘和滑轮组,组成机械组合拉动弩弦,可以达到六百斤的弦力,三百步之内,足以洞穿任何形式的铁甲。

    这种弩由压杆发射,和东方普遍使用的扳机发射弩相比,压杆发射时弩弦跳动幅度更小。因此发射时,箭杆的震动更小,精度更高。这种弩缺点,是造价昂贵,维护的费用也高。但钱财问题,在曹继武眼里不是问题,所以曹继武选择制造这种弩。

    除了先进的武器之外,六十辆英式四轮马车,能够装载弹药辎重和给养,随部队快速前进。

    所有的这一切,安亲王岳乐,都没见过,大感稀奇。但由于行程日紧,岳乐也没仔细了解,便带上三兄弟准备的礼物,准备返回京城。

    路德维希、埃里克松、斯密斯、亚历山大、舍维奇等等新教传教士,沃尔夫冈等西洋失意军人,以及改了汉人姓名的罗雅谷、王丰素、徐日升等天主教传教士,在曹继武身上看到了曙光,因此在三兄弟的支持下,也随着岳乐去了北京城。

    路德维希临走之时,送给了曹继武两把转轮手枪。

    这种手枪,是德意志刚刚出现的新型短枪。长约一尺,弹巢容弹八发,手动拨转弹巢,以使巢孔对准枪管,无论是射击速度、射击频率和威力,都远胜单发短铳。

    两把转轮在手,左右射击,威力十分惊人,曹继武甚是感激路德维希。可是曹继武还没玩过瘾,就被二金给抢去了。

第442章 大内总管一() 
船政局和火器局采用的是西洋模式,对根深蒂固的儒家礼教,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由于民间,甚至汉人士大夫,对西洋人妖魔化。曹继武特意嘱咐一同回朝的彭春和苏春,一定要保护这批西洋人的安全,二人拍胸脯答应。

    二金作为换转轮手枪的条件,也分别给家里人写信,嘱托照顾进京的西洋人,曹继武才放下心来。

    南洋战争的结束,船政局和火器局设在广州,目前已经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两局是西洋管理模式,当地士绅,煽动愚昧人群,经常以破坏风水、扰乱礼教、引妖入室等等乱七八糟的借口,前来疯狂捣乱。尚可喜、索图等人,不胜其烦。两局里的汉人工匠,经常被愚昧人群羞辱。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顶不住世俗的压力,渐渐流失。

    自己耗费精力打下的基础,如果自己不在,保守派一定会破坏。二金建议尚可喜,再次动刀,杀杀广州城的愚昧。

    见识怎么来的?真正的见识,是揍出来的。蒙古人和西洋人,都是用这种方式,教全世界的人,什么是见识。尚可喜一旦再次动刀,广州城士绅和百姓的见识,立即就会再一次有了。所以二金的建议,既直接又有效果。

    然而二金这耍熊的招式,索图和熊赐履坚决反对,尚可喜也犹豫不决。

    广州城真正的刀,掌握在尚可喜手里。尚可喜如今已经开藩设府,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方诸侯。这对于一个曾经挖煤的家伙来说,已经到了事业的顶峰。再说尚可喜也将近六十,他已经满足了,再也没有那份雄心壮志,来跟着曹继武折腾。

    曹继武无奈,只得让周龙华兄弟,将船政局和火器局搬迁到旧港。洗革天下,广州都洗不了,更何况是天下?二金嘲笑曹继武是软面蛋。

    虽然对无知之人很愤怒,但儒家礼教,已根入汉人骨髓千年。真正的刀,不在自己手里。目前曹继武的力量,还相当薄弱,一时半会,无法与世俗抗衡。

    平南王尚可喜,功名在身,早已没了进取的锐气,成了一个安享晚年的老头。按察使熊赐履,今日祖宗之法,明天华夏正统,后日接着仁义之道,三兄弟不厌其烦,只得带着精步营离开广州,前往澳门暂避流言。

    过了一段时间,广州风声渐退,曹继武于是暗中前往广州城,会见尚可喜。他极力说服尚可喜,买下南洋贸易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曹继武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让尚可喜加入南洋贸易公司。有了尚可喜的支持,今后南洋贸易公司,会省去不少麻烦。

    但在尚可喜眼里,曹继武这小子,极不安分,谁跟谁倒霉。目前心满意足的尚可喜,只想好好过日子,自然不愿跟着曹继武折腾。况且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花费巨大,通海也与朝廷的禁海令相悖。安乐王爷多好?所以任凭曹继武磨破嘴皮子,尚可喜愣是不敢答应。

    然而曹继武死缠烂打,尚可喜无奈,灵机一动:“你找本王,无非是给南洋贸易公司找一个靠山。这样好了,目前内务府总管吴良辅,正在为皇家布置产业。你如果能说动吴良辅,搭上内务府这条船,本王愿买下百分之五的股份。”

    目前的尚可喜,已经没有什么大志可言。见他搭了个很好的台阶,曹继武也不再勉强,忙问吴良辅所在。

    尚可喜低头附耳:“吴良辅这次是秘密前来,目前住在本王府中西跨院。”

    曹继武谢过尚可喜,正要离开,却被尚可喜一把拉住。

    “皇家的事,向来秘密!”尚可喜声音很低,一脸神秘兮兮。

    曹继武会心一笑:“王爷尽管放心,曹继武又不是小孩子。”

    尚可喜点头,终于放开了曹继武。

    华夏所谓的天下,自古至今,皇家都是最富有的一家,大明为内帑,大清为内务府。皇家为了维持庞大的开销,又不便拉下脸面向户部要钱,因此经常派内侍,秘密前往各地捞钱。尚可喜怕曹继武不懂皇家的暗路子,于是提醒了曹继武。

    曹继武告别尚可喜,急急忙忙赶往西跨院,却被门前两个太监拦住了。他也不答话,掩藏了精气神,掏出怀中的团龙扇,递给其中的一个太监。

    那太监打开一看,大吃一惊,两人面面相觑,细看眼前的年轻人,除了年轻,没什么特别之处。一个太监喝问:“小小毛孩,乳臭未干,哪来的此物?”

    曹继武睁圆怪眼,沉声走鼻音:“这是你该问的吗?”

    两个太监又面面相觑,见曹继武熊背猿腰,两眼似寒潭,深不可测,只得将扇子还给曹继武,以手引路:“贵人请。”

    曹继武点了点头,收取扇子,径自走了进去。

    拐过两道门槛,但见一个六旬左右的宦官,衣衫不整,赤脚斜卧在竹榻之上,手托烟枪,神仙快感般地吞云吐雾。

    曹继武微微一笑,上前行礼:“总管大人好自在啊!”

    吴良辅闻言,吃了一惊,触电般地坐了起来,喝问曹继武:“你是什么人?怎么进来的?”

    曹继武仍然微笑,拉了条竹靠背椅子,斜身坐了下来,端起茶壶,悠起了小茶。

    吴良辅怒了,敲着烟枪喝道:“当这里是你家?好大胆子。”

    “在下曹继武,特来拜会总管大人。”

    “曹继武?”

    吴良辅一脸疑惑,心里寻思:难道是洪承畴身边的,那个曹继武?听说这小子神通广大,凭着几条破船,打败了东洋人。又率领一帮海盗,打败了西洋人。海上折腾事,一定有两把刷子。

    吴良辅悠起烟枪,仔细打量曹继武:

    眼前的年轻人,一身怪异的番邦服饰,披肩垂发,两髯如漆,身材俊朗魁梧,目朗凤眉,熊肩虎背猿腰,隐隐帅御之质。

    看了半天,以吴良辅多年的识人经验,眼前的这位,绝非屈人之下之辈。他身上具备的超凡气质,绝对是大风大浪练出来的。

    看来这小子能力非凡,将来前途不可估量。若和他结交,将来定是一大靠山。

    吴良镛点了点头,放下烟枪,清了清嗓子:“说吧,找我何干?”

    “不知总管大人,可曾听说南洋贸易公司?”

    “就是舶来西洋人的玩意,类似咱们的商行?”

    吴良辅不懂西洋人的公司模式,曹继武于是将西洋公司的运行模式,说给了他。可是西洋人的公司,对东方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吴良辅听了半天,仍然一知半解。

    于是曹继武不再过多废话,直接对吴良辅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曹某此次来的目的,就是要总管大人代表内务府,买下南洋贸易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买?!”

    吴良辅一屁股坐了起来,眼睛瞪成了铜铃,“黑内务府头上了,好大的胆子!”

    曹继武微微一笑:“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每年大约能够带来上百万两银子的收益。”

    吴良辅冷笑一声:“就凭你一张嘴,能有百万两银子?”

    曹继武连连摇头:“看来你对海洋贸易,真是一窍不通啊!”

    “胡说。”吴良辅很不高兴,“咱家自天启年间,就和海洋贸易打交道,岂能不知?”

    曹继武闻言,笑了一下,欠身问道:“海洋贸易极为赚钱,一次贸易至少几十万两银子,难道总管大人真的不知道?”

    吴良辅闻言,默不作声。

    海洋贸易,走的都是瓷器、丝绸、茶叶等等紧俏货,利润相当巨大。据东厂内部传闻,明国隆庆开关第一年,从菲律宾马尼拉,运往华夏的西班牙银币,就达百万枚之巨。几乎相当于户部一年的赋税总额,惊得当时的隆庆皇帝,相当的咂舌。

    沿海富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年的东厂,奉皇家之命,数次想插手海洋贸易,结果都被士大夫集团,用仁义道德、太祖旧例的高帽子,给挡了回去。就连隆庆皇帝给皇后买几件首饰的钱,士大夫集团也拒绝支付,让九五之尊的朱载垕,相当的窝火。

    据魏忠贤估计,自隆庆至天启年间,将近五十年的时间,西洋输入明国的白银,达三亿两之巨。然而这些巨额财富,并没有流入户部。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士绅阶层,几乎个个富得流油,而明国政府,却穷的叮当响。

    当年在天启皇帝的支持下,魏忠贤对士大夫集团,进行了强力打压。然而傻不楞冬的崇祯一上台,不听天启的临终遗言,执意扳倒魏忠贤,连带也将东厂给撤了。由此造成的恶果,崇祯只能天天坐在空荡荡的乾清宫里,为边关军饷发愁。

    最终天下巨变,朱家皇族,几乎被杀了个一干二净,老百姓死了成千上万,而士绅阶层,剃了脑壳,换了身鞑子皮,照样吃香的喝辣的,利益几乎没有半点损失。所以这次博弈的结局,朱家和老百姓血亏,满清鞑子超级赚,而士绅阶层,损失不大。

第443章 大内总管二() 
想起明国以往的旧事,吴良辅咬牙切齿,攥紧拳头,把竹椅当士绅,狠狠地乱砸。

    如今清国时代,顺治也清醒地认识了这个严重的问题。所以尽管汉化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他也慢慢疏远了士大夫,渐渐靠近了身边的宦官。毕竟利益的驱动,只要是人,都无法避免。宦官始终和皇家绑在一起,而士大夫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正如尚可喜所说,这次吴良辅秘密前来广东,就是奉顺治口谕,前来为皇家置办产业的。

    然而海洋贸易虽然赚钱,但吴良辅却一窍不通。以前的东厂,利用手中的权势抢夺,大明皇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当今的鞑子顺治,竟然不让吴良辅这么玩。

    吴良辅沉吟良久,有些担心:“买股份的事,内务府从来没有干过!”

    曹继武笑了:“大姑娘上轿,曹某也是头一回。如今的西洋人,在全世界搞的风生水起。钱都让西洋人给赚了,总管大人难道不知道?”

    吴良辅点了点头:“内务府办事,从来只占便宜不吃亏。”

    “不错!亏本的买卖,谁也不去做。”

    曹继武神秘一笑,话锋一转,“不过国有国法,商有商规,白拿股份,如果传出去,对皇家的声誉,可是大大的不妙。”

    吴良辅低头,沉默不语。

    如今全球的西洋大公司,基本上都有皇家参股。老牌帝国西班牙,更是皇家直接控股。然而正因为皇家一家独大,西班牙公司的效率,相当低下。

    所以引领公司潮流的荷兰和英吉利,将股权和经营权分离,皇家只参股而不经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经营权掌握在专业的民间之手,因此如今全球,荷兰和英吉利公司的效益最高。

    曹继武捡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详细给吴良辅分析了股份分配的收益。

    公司具体怎么运行的,吴良辅听不懂。然而收益那可是小钱钱,吴良辅天生就很灵感。曹继武提供的数据,非常细致,吴良辅没有找到半点纰漏,他开始心动了。

    做生意嘛,讨价还价是避免不了的。然而眼前的这档子事,自己根本不懂,磨嘴都没法磨,更别提讨价还价了。一下子出血太多,虽然不是自己的,但要从吴良辅手里出去,他也相当心疼。

    于是吴良辅来了行话:“如今咱家带的银两不多,能不能延后支付?”

    大明皇家惯例,经常仗势欺人,没有什么制约,赖账几乎是家常便饭。曹继武和龙公子接触过,以曹继武的眼力,他绝不是一个耍懒皮的人。

    但是眼前却是吴良辅,这是明国历练出来的一根老油条。毕竟无论是哪朝哪代,华夏文明千年的超级奇葩,皇家离了宦官,根本就无法运转。吴良辅如果按照惯例来,龙公子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皇宫内院,每年的脂粉钱,听说不下四十万两”曹继武说了一半,故意吞了又一半,眼望吴良辅,等待他的表情。

    皇宫内院的脂粉钱,这都是娘活,你一个下级军官,又是一个大老爷们,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吴良辅惊讶不已,他知道曹继武怕自己赖账,叹了口气:“你好像对皇家之事,颇为了解。”

    曹继武欠了欠身子,单刀直入:“总管大人所花的钱,大概三年时间,就能收回。与其竭泽而渔,不如放长线钓大鱼。眼前的利益,固然令人心动,但如果白拿白要,皇家的信誉,荡然无存。到时可能会导致大家怨声载道,内务府就有可能崩溃。”

    西洋皇家参股而不控经营权,这个吴良辅听不懂。然而刚才曹继武的这番话,太直白了。

    不错,曹继武的方式,倒是给内务府指明了一条生财之道。与其粗暴地强征,不如和商家合作,赚取分红。这样内务府不但可以创收,也会省去不少怨恨。给皇家免去了麻烦,自己的富贵,自然也就保住了。

    吴良辅沉思半天,终于点点头:“百分之十五的股份,需要多少?”

    曹继武伸出了三个指头:

    “三百万两。”

    吴良辅大吃一惊,一下子蹦起了三尺多高:“讹人呢!?三百万两白银,隆庆朝三年的收入。”

    曹继武也不生气,喝了一口茶,语气不紧不慢:“总管大人久居宫中,应该知道,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多少财富?”

    吴良镛闻言,愣了良久,最终又坐了回去,点了点头:“郑和带来的财富,永乐皇帝修了紫禁城,修了武当山,具体的数目,由于年代久远,咱家也不太清楚。但看紫禁城和武当山的规模,郑和带来的财富,无法用数量形容。”

    曹继武点点头:“商业之规,收益巨大,投资也是惊人。总管大人,应该知晓这个。”

    目前大清国户部,一年也就五百万两的税银。多尔衮当年定下制度,内务府不得擅动户部的银子。顺治汉化改革,士大夫为了表忠心,暗中从户部划拨了两年的税收,作为皇家的用度。如今到了他手里,一下子出去三百万两,顺治一定会心疼泣血。

    毕竟出来一趟,不是白跑的。不给皇家办事,回去挨骂,一定是免不了的。然而海洋贸易,由于士绅强力阻挠,终大明一朝,皇家都无法插足。不如趁此机会,先试一试。万一靠谱,内务府有了可靠的收益,皇上最终也会高兴。

    吴良辅思索了一会儿,终于点了头:“目前咱家只能代表内务府,出资两百万两。”

    华夏之人,向来保守。眼前看不到利益,绝大多数华夏人,都会选择退缩。内务府总管一出手,就是两百万两,已经相当有胆识了。曹继武点了点头,谢了吴良辅。

    吴良辅重新点燃了烟枪,深深地吸了一口:“过两天,咱家会派人,把银两送到澳门。”

    曹继武起身致谢,告辞而去。

    “慢着!”

    吴良辅喊住了曹继武,朝着直直升起的青烟,轻轻吹了一口,一脸笑盈盈:“咱家帮了你的大忙,你就没什么表示?”

    这家伙索贿的方式,相当的老练。吴良辅的两只眼珠子,始终盯着袅袅升起的青烟。曹继武明白了他的意思,摇头无奈:“曹某猜的不错的话,这个东西,应该叫福寿膏。”

    福寿膏其实就是鸦片,当年的万历皇帝,为了掩人耳目,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算你小子有见识。”

    吴良辅伸了伸懒腰,浑身一阵超级的舒坦。烟瘾过后,他一手支在案几上,无奈叹了口气:“这个东西,比黄金还要贵啊!”

    曹继武摇了摇头,郑重对吴良辅道:“这东西作为药物,妙用无穷。但像总管大人这种用法,却后患无穷。休怪曹某直言,还请总管大人,戒了这个东西。”

    吴良镛没有生气,反而一脸笑盈盈:“这是当年万历皇帝推崇的妙用之法。宫中有地位妃子,大多都来效仿,怎能说后患无穷呢?单凭你刚才那一番话,就是个大不敬之罪。万历若在,你的人头,早就落地了!”

    “堕落腐化,果然从皇帝开始!”

    “好大的胆子!”

    吴良辅坐了起来,指着曹继武的鼻子叫道:“竟敢在咱家面前妄议皇上,真不想活了?”

    曹继武摇了摇头,转移话题:“王承恩殉国,想必总管大人和曹化淳,如今的日子,过得不怎么舒服吧?”

    吴良辅闻言,神色顿时黯淡下来。

    大明覆亡,文人士大夫,争相投降,把脏水全泼在曹化淳、吴良辅等等宦官身上。实际上,崇祯殉国,以王承恩为首的三千宦官,也跟着自杀殉国,气节要比文官集团好上百倍。

    可是,那些不要脸的投降文官,为了洗刷自身,拼命编造故事,将罪责推到他人身上,其可耻行径,令人发指。然而,那帮投降派,掌握着笔杆子,混淆视听,愚昧无知之人,也跟着投降派起哄。吴良辅饱受煎熬,借鸦片减压,也不足为奇。

    曹继武点中了吴良辅的痛处。他低头痛苦,许久才缓过神来。曹继武伸手探怀,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盒,打开盒盖,凑到了吴良辅鼻下。

    随着吸气,吴良辅顿感一股清凉直透肺腑,大叫舒服,忙问曹继武何物。

    曹继武将小盒递给了吴良镛:“这个叫薄荷脑,和鸦片同产于印度。可以提神醒目,驱蚊止痱。今后大人困顿,不如拿这个提神。福寿膏只适合药物。还望大人趁早戒除。”

    吴良辅接过薄荷脑,连吸几下,大叫舒服。

    “染上福寿膏,想戒除,比登天还难。皇宫除了表面的光鲜亮丽之外,剩下的就是勾心斗角,龌龊不堪。除了皇帝本人,皇宫里的每个人,都是极度空虚。所以自万历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