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山河志-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州乃湖广南大门,一旦失去,湘水官道丢失,衡州就会直接成为前线。所以衡州清军大本营,听说李来亨要进攻永州,郑亲王济朗怕满塔轻敌,绕过不可一世的堪尼,派镶黄旗都统穆马,总领四旗精锐前往支援。
当初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八旗面前向来不堪一击。所以穆马前脚刚走,吴三桂就不动声色地拱火,告诉敬亲王堪尼,李来亨的部队,就是原来的大顺军。
果然,堪尼以为忠贞营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立功心切,非要亲自前往永州,誓要消灭李来亨。济朗劝止不住,只得让豫亲王多尼跟着一起去。
由于以前的大顺军,老是打败仗,因此无论是满八旗还是蒙古八旗,都不把李来亨放在眼里。他们要拿现在的忠贞营,打打牙祭。
全州乃是永州的前哨,但杂牌清军摄于明军的声威,投降了李来亨。堪尼听说,开始有点慌神,立即命令大军加快脚步,迅速向永州推进。
得了全州的李来亨,并没有停下,也是像堪尼大军一样,立即快速向永州推进。明清双方,几乎同时赶到了永州城下。
巴图鲁亲王满塔,虽然不把李来亨放在眼里,但还是有点军事素养。他见满八旗兼程赶来,人困马乏,建议他们进城先休息,让蒙古八旗来对付李来亨。但是堪尼等人,根本不把李来亨放在眼里,立即命令骑兵全线冲击。
十多年的较量,此时的李来亨,早已熟知满八旗的路数。因此在骑兵发起冲击之前,忠贞营就摆好的阵势。
李来亨的部队,虽然都是步兵,突然遭遇八旗铁蹄,不但没有慌乱,反而有条不紊地排兵布阵。豫亲王多尼觉得眼前的大顺军,不同以往,于是连忙提醒堪尼。前方李来亨排出的步兵方阵,穆马等人也从没见过,因此纷纷勒马观望。
但堪尼狂妄自大,挥旗策动正蓝旗冲击。正蓝旗的骑兵,早已按耐不住,喊杀震天,飞马向忠贞营冲去。
李来亨的步兵方阵,乃是西班牙步兵团常用的作战方阵:
前阵五百人为长矛阵,矛长两丈,前排二排士卒,皆挺矛直指,对付直线冲击的骑兵。三排四排士卒,斜挺长矛,对付跃空骑兵。后面的士卒持矛静待,随时补充前面的空缺。
后阵为西洋机械弩阵,这种弩射程五百步,杀伤力巨大。正蓝旗骑兵,第一次见到这种西洋方阵,根本不了解其中的奥妙。冲上去的骑兵,就像串糖葫芦一样,被长矛穿刺,纷纷死在阵前。后排弩兵充分发挥远距离攻击优势,用箭雨切断后方骑兵的冲击阵型。
西洋长矛方阵的布局,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矛头的作战密度,充分发挥了步兵以静制动的优势。满八旗这种传统的打法,在西洋长矛强弩方阵面前,无异等于送死,没到一顿饭工夫,正蓝旗人马死伤了五百多人。
多尼终于看不下去,见堪尼竟然被吓呆了,立即抢过令旗,命令残余人马迅速后撤。
第一次冲锋,正蓝旗惨败,八旗将士,个个瘪茄子脸,满塔的蒙古八旗,却在城上幸灾乐祸。
回过神来的堪尼,恼怒异常:“重甲铁骑何在?”
多尼小声回道:“他们脚慢,恐怕还在五十里之外呢。”
八旗重甲骑兵,人马皆裹铁甲,虽然冲击力巨大,但具装极为沉重,因此不如轻骑兵跑得快。堪尼无可奈何,气得大摔马鞭。
多尼摇了摇头,扭头小声问穆马:“都统见多识广,可知对面是什么怪阵?”
穆马直摇头,贺布凑过来回道:“末将倒是以为,和曹继武的精步营很像。”
“倒是有些相似。”
穆马又摇了摇头,“不过精步营靠的是强弩、铁槊和盾牌,如果面前是精步营,铁槊能够轻易洞穿任何装甲,所以即便是重骑兵,也是送死。”
图桑愤愤地砸了一拳马鞍:“难道非要靠重甲骑兵不可?”
穆马想了想,喃喃道:“他的阵法虽妙,但长矛过长,影响机动。两翼侧击,效果应该好一些。”
一语典型梦中人,堪尼立即命令两红旗,从两翼出击。
李来亨见状,急忙命人,在长矛阵两侧,排上了拒马桩。两红旗的人马一看不对劲,纷纷掉头就跑。堪尼气得跳脚骂娘,众将皆一脸晦气,对目前局面是毫无办法。
贺布想到用步兵对付,但八旗步兵脚程更慢,估计在百里之外。图桑建议骑兵下马步战,堪尼极力赞同。
然而就连八旗步兵,也不比忠贞营强,更何况是下了马的骑兵?下马步战,无疑是送死,因此多尼、穆马和正黄旗参将图敏,都坚决反对。
众将吵吵嚷嚷,战与不战,两派互不相让。
第481章 力战巴图鲁()
正在大家争吵之时,御前侍卫巴图鲁葫芦虎,按耐不住,大叫一声,策动胯下焦黄马,上前叫阵。
忠贞营名将王大锤见状,跃马而出,大战葫芦虎。两边人马,纷纷为自己人吆喝助威。一时间,明清两将各呈武艺,大杀起来。
葫芦虎力大无穷,双手使六十斤丈五铁枪,舞得是虎虎生风。王大锤气力不加,渐渐支撑不住,拨马要跑。但葫芦虎跃马腾空,抢先一个马位,生生将王大锤劈为两半。清军阵营喝彩如雷,明军阵营却个个泄气。
大将魏震天不服气,跃马来战,但仅三个回合,就被葫芦虎刺于马下。
王石磙气不过,策马而出。然而和葫芦虎刚一交手,王石磙就知道自己的斤两,立即拨马就跑。葫芦虎也不追赶,大骂明军无能。
这回轮到清军扬眉吐气,而明军个个就瘪茄子了。李来亨见失了锐气,无可奈何,只得鸣金收兵。
“胡虏休走!”葫芦虎正准备离开,忽见一将从李来亨营后飞马而来。
此人面如海棠,娇容月貌,但眼光如电,眉如剑锷,一脸冷艳。她身穿银铠,大红披肩,左手凤翅刀,右手飞龙剑,胯下栗红炭火马,名曰飞火龙。
这飞火龙产自西域,汗血宝马中的极品,日行千里,原为李自成坐骑。李自成死后,飞火龙归夫人高桂英。
原来高桂英殿后,听说前阵折了锐气,急忙飞马赶来助阵。葫芦虎认得高桂英,听说她武艺高强,只是没交过手。他见飞火龙异常神骏,占有之心顿起。
葫芦虎欺高桂英是一介女流,放心大胆地冲击过去。两马相交之时,葫芦虎一枪刺来,高桂英飞龙剑使了个粘力,侧身让过,同时勒缰闪身,错开马位,左手横折凤翅刀。
葫芦虎铁枪长大,一枪刺空,回转极不灵活,他想侧身躲过凤翅刀。
然而双马一错位,被高桂英抢了有利身位。此时的高桂英,翻刀下压,同时一脚狠踢马腹。飞火龙吃痛,飞跃而起。
葫芦虎失了身位,想转身避过凤翅刀,然而哪里比得上飞火龙的速度?身在半空之中的高桂英,根本就没有用力,借助有利身位和飞火龙突然爆发的巨大冲击力,一刀就将葫芦虎的脑袋斩下。
仅仅一个回合,御前侍卫葫芦虎的脑袋就搬了家,这次轮到明军山呼海啸,而清军又个个瘪茄子了。
大内侍卫巴图鲁哈琦善骑一匹黑马,一跃出阵,来战高桂英。
葫芦虎的轻敌落败,哈琦善看在眼里,因此他不敢小瞧高桂英。哈琦善拖着开山刀,虽然喊声如雷,但行动不紧不慢,缓缰控马,恰到好处。
高桂英知道,自己力量不如对方,硬抗肯定吃亏,于是拨马就走,想用拖刀斩,来对付哈琦善。
哈琦善乃使刀高手,见高桂英转马而去,知道有诈,因此小心控马,并不贪追。对方如此小心,高桂英一时无可奈何。
两人追了三圈,高桂英并没有出手机会。而哈琦善在追逐的过程中,慢慢加快马步,悄悄拉近二人的距离。此时的高桂英,如果回头应战,必然失去先机和身位,接下来的落败,便是自然之事。
但高桂英没有这么傻,而是一边控马,一边细听黑马脚步声,借此判断二人之间的距离。
两人心中各有打算,待黑马马头接近飞火龙马尾之时,高桂英突然向左勒马,急减马速,同时错开马位。
机会难得,哈琦善反应极快,一蹬马肚子,黑马嘶鸣窜出,抢了半个身位。哈琦善抓住机会,右手抡刀准备斜劈高桂英。
然而就在哈琦善猛踢马腹之时,高桂英突然勒缰,飞火龙嘶鸣,前蹄顿时腾空而起,直身而立。趁立马的一刹那,高桂英折腰反手倒推凤翅刀。
高桂英乃左手腰间拖刀,且位于哈琦善左侧。由于身位相错,视角受限,哈琦善根本看不见高桂英出刀。
飞火龙这一立马,给哈琦善让了半个身位,同时送了个提前量,哈琦善这一刀如果劈下,必然落空。由于哈琦善是抡刀,所以胸腹中门洞开,凤翅刀重六斤四两,刀头如凤凰展翅,直插哈琦善天突。天突位于颈根,胸骨上窝中央,此乃要害所在。
但巴图鲁不愧为巴图鲁,哈琦善突然察觉刀将落空,所以并没有落刀,而是集中力量于左手,反抓凤翅刀背。
然而高桂英占了先机,拖刀之后旋拧大翻身,一把抓住了凤翅刀刀把,在哈琦善发力抓紧之前,突然翻转刀刃。
此时黑马一窜余势未消,哈琦善怎能和马力相抗?高桂英抓住机会,借助黑马的冲击力,一刀连肩带头,斩了个利索。
整个过程电石火花之间,众人先是听见黑马一声嘶鸣,紧接着红马一声嘶鸣,再一看,哈琦善的人头,已经落地了。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此时此刻,全都傻了眼。
过了半天,明军首先反应过来,欢呼声响彻寰宇。而清军阵营,鸦雀无声,静的可怕。
两大巴图鲁被斩,清军士气大挫,霜打的茄子,个个垂头丧气。自从入关以来,横扫天下的满八旗,哪受过这么大的挫折?堪尼无神,多尼叹气,二人担心军心不稳,想要猛将穆马出战,为清军赢回颜面。
但穆马一想到葫芦虎和哈琦善项上喷血的情形,心里直发毛。两位亲王无奈,眼望着满塔,意思让满塔出战,赢回尊严。
巴图鲁亲王这个封号,还是大清开国以来的第一次,足见满塔的勇猛。既然堪尼和多尼把眼神都递了过来,满塔要是不出战,就会丢人现眼,从此声名扫地。蒙古人视勇敢为自己的命,虽然满塔也心怯高桂英,但被推了出来,他就只能硬着头皮出战。
正在满塔犹豫之时,身边蒙古巴图鲁阿刺不花解了围,出阵应战高桂英。
阿刺不花大喊一声,握一把蒙古弯月刀,骑一匹膘健青马,跑步匀速,小心靠近高桂英。
蒙汉两族,世代在长城内外交锋,边民对蒙古人的战法,十分熟悉。高桂英生于边疆陕北,因此对蒙古弯刀刀法,十分了解。
弯刀最有效的招式就是挥劈,这招虽然威力巨大,但伸展幅度大,距离也长。因此高桂英准备利用这些弱点,暗提灵活的飞龙剑,给他来个当门刺。
阿刺不花既然被清廷封为巴图鲁,自然是有些本事的。他见高桂英一动不动,知道她要以静制动,给自己来个突然袭击。于是阿刺不花暗中捉弓,待离高桂英三十步时,突施冷箭,接着策马疾步飞驰,不给高桂英反应时间。
暗箭突袭,大出高桂英意料。但见寒光一点,高桂英骤然偏头,冷箭擦鬓而过,暗叫一声:好险!
此时的阿刺不花,已经举起了弯刀。高桂英不敢怠慢,左手突勒缰绳,飞火龙前脚骤弹离地,后脚原地急旋飞转,让开了半个身位。阿刺不花刀劈一半,突然发觉飞龙剑穿肋而来。
原来高桂英旋马的同时,刺出了飞龙剑。大劈弯刀,势大力沉,但中门洞开,飞龙剑乃闪电直刺,速度要比劈刀快上一点。
尽管劈刀占尽先机,但飞龙剑直刺距离更短,何况高桂英又让了半个身位。所以弯刀能将高桂英左臂斩断,但飞龙剑必定会穿胸而过。这是高桂英壮士断腕,以己重伤,致敌亡命的打法。
阿刺不花可不想做这种赔钱的买卖,骤然闪身,青马疾驰而过。
高桂英立即调转马头,策动飞火龙,疾步追击。
飞火龙乃西域汗血马,速度远比蒙古小马快。眼看就要被追上,阿刺不花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他猛然间想起,自己的师父,曾经提醒过,拖刀斩必须是直刀才行,弯刀旋转飞行,很容易被识破。于是阿刺不花暗暗套上圆月刃,准备突施杀手。
圆月刃形似圆月,边锋开刃,使用时套在手臂上,旋转甩掷,杀人于百步之外。这种轮刃武器,原产于印度,蒙古帝国征服世界时,传入蒙古草原。由于轮刃是甩掷武器,利用马匹的冲击力,能够大大提升杀伤距离和效果。所以轮刃武器,在蒙古人中很流行。
正当阿刺不花要甩掷圆月刃时,凤翅刀却突然从背后袭来。
这是前拖刀,充分利用了马匹的冲击力,因此比后拖刀,更为迅速势沉。
但前拖刀隐蔽性差,很容易被发现。所以当阿刺不花听到背后刀风之时,立即侧身转马,避过凤翅刀,回身弯刀就劈。
殊不知高桂英使得是连招,前拖凤翅刀,后手飞龙剑,直刺阿刺不花后颈。
尽管阿刺不花已经转身回劈,但飞龙剑占尽先机,而且是直刺。眼看阿刺不花的脖颈,就要被刺穿,嗖——
突然又一支冷箭袭来。
原来敬亲王堪尼,早就暗暗拈弓搭箭,以待高桂英疏忽时暗施杀手。但此时阿刺不花遇到了危险,堪尼提前放出了冷箭。
第482章 荆南雨下()
高桂英听得背后箭鸣,急闪身,避开了冷箭。但此时阿刺不花的弯刀,已经劈下。高桂英刚才全力闪避冷箭,此时迫不得已,只得剑锋骤偏,挡住阿刺不花劈刀手腕的去路。
虽然能杀高桂英,但阿刺不花不想落个残废,他刀锋一偏,想飞马脱离接触。
然而正是这一念之差,被高桂英抓住了机会。阿刺不花本以为能够快马脱离接触,但就在青马将要脱离之时,高桂英突勒缰绳,飞火龙一个横步窜,一头撞上了青马马臀。
飞火龙身长一丈,肩高八尺,神骏异常,青马怎能经得起这么一撞?
青马被撞了个趔趄,高桂英趁机弹抖锦绳,回拖凤翅刀。坐骑此时自顾不暇,阿刺不花重心不稳,躲闪无力,左颈被划开三寸余深的伤口,血喷如注。
颈部动脉被切断,青马还没跑出二十步,阿刺不花就已经血尽,栽撞马下。明军呼声震天,清军鸦雀无声。
三斩巴图鲁,高桂英过人的胆识,超绝的武艺,高明的策略和精湛的骑术,展示的淋漓尽致。清军全都傻了眼,人马一动不动,像柱子一样立在原地。
李来亨恼怒堪尼放冷箭,趁清军傻愣之时,立即鸣鼓进军。
明军喊杀震天,气势如虹。待清军反应过来,忠贞营已经杀到了跟前。堪尼看见高桂英朝自己冲了过来,吓得魂飞魄散,俯身马背,掉头就跑。
多尼、穆马等人心惧高桂英,也纷纷逃跑。蒙古人本来想给阿刺不花报仇,但转头一看,满八旗全跑光了,再不跑就被忠贞营包饺子了。因此蒙古人也顾不得许多,纷纷掉头逃跑。
阿刺不花武艺绝伦,就连满塔也没有把握能战胜他,如今一出阵,就被高桂英所杀。所以满塔觉得自己未必是高桂英的对手,因此也跟着逃跑。
两大八旗骑兵,被忠贞营追得到处乱窜,挣着往永州城逃跑。马匹蜂拥堆积,将丈宽的城门,堵得死死的。秩序大乱,城上的清军,根本拉不起吊桥,关不上城门。忠贞营尾随而至,杀入城内。
堪尼和多尼见永州城守不住了,当机立断,飞马逃跑。
满八旗逃跑也不通知一声,蒙古人纷纷破口大骂。永州官道,临湘水而设,极为狭窄,根本容不了蜂拥的大队人马。
路上人马挤成一团,乱糟糟的,根本跑不开。多尼见蒙古人落在后面,急忙摇旗,命令满塔断后。蒙古人见多尼让他们殿后当苦力,顿时哗然。
此时忠贞营已经追到,李来亨命令强弓硬弩,对着人马乱射。挡在最前面的蒙古人,被射成了刺猬。于是后面的骑兵,再也不愿送死,掉头奋力前冲,满塔喝止不住。
前队人马,被后面的人马冲撞,纷纷跌入湘水,尸体塞江断流。多尼等人一看,全乱套了,也顾不上许多,夺路而逃。此时清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逃命。
最可怜当属汉奸部队了,这帮人两条腿,道路被骑兵堵死,他们根本跑不了。眼见忠贞营追了上来,这些汉奸见逃跑无望,于是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道路被投降的汉奸给堵住了,忠贞营根本就过不去,反而给堪尼等人提供了方便。
李来亨灵机一动,登高大喊:“杀一个鞑子,免罪。杀两个鞑子,赏银二两。畏惧不前者,斩立决!”
平时这些汉奸兵,都被鞑子吓破了胆,此时见鞑子乱窜,只顾逃命,而且杀敌还有赏银。所以李来亨一声喊,他们纷纷欢呼,拿起武器,个个争先,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到骑马的就剁。
汉奸反水,发了疯般的冲击,殿后的满塔,再也不管那么多了,催动人马,能跑多少就跑多少。一时间,湘水官道,尸塞路绝,人马塞江而下。
李来亨不给清军喘息的机会,催动忠贞营,驱赶着投降的汉人部队,一路跟踪追杀。
清军一路逃到松江渡口,终于碰到了迟缓的重甲骑兵。堪尼急令参将洞明,率领重骑兵抵挡忠贞营。
洞明放过大军之后,列队阻挡。投降的汉军部队,猛然间看到具装骑兵,吓得纷纷后退。
忠贞营催开一众降军,赶到前方。李来亨一见具装骑兵,立即命令火枪队列于阵前。
火枪队的西班牙火枪,制造精良,精铜铳管,在太阳的照射下,直泛油光。当年在泉州打东洋人之时,洞明跟随过曹继武一段时间,对火器有些见识。他从没见过西班牙铳,为了保险起见,洞明于是喝止部下,停止冲击。
忠贞营趁洞明犹豫之时,摆出了斑鸠脚铳。李来亨亲发一铳,将一个具装骑兵,连人带马,直接洞穿。清军大惊失色,洞明一看威力如此巨大,急令撤军。
由于长距离追击,将士们早已跑不动了,李来亨不得不下令休息。清军趁机撤回了衡州城。
松江渡离衡州城只有三十里,可谓是近在咫尺。八旗军大败,全无战心,堪尼不得不请吴三桂出马,抵挡李来亨。
吴三桂心中老大不乐意,听闻洞明的具装骑兵都战败了,哪里还敢把自己的精锐摆上?于是他派了次子吴应麟带些弱兵,前往松江渡口意思意思。
李来亨长途追击,粮草不济,加上投降的汉军需要整编,因此也没有攻击吴应麟。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话说从桂林城逃脱的曹继武等人,汇合精步营,抄小路赶往永州府。
但他们刚到地方,就看到了清军大败而逃。精步营众弟兄心中欢喜,二金却大骂堪尼等人无能。
永州被李来亨占领,曹继武只得另寻他路。侯得林建议翻越猫耳岭,到达西延城,再沿资水返回衡州。
然而这条路要多走五百余里,将荆南绕了个大半圈。可是湘水官道被占,曹继武无奈,只得采纳侯得林的建议。于是精步营掉头,赶往猫耳岭。
猫耳岭山高林密,异常险峻,采药人路极为惊险。侯得林四兄弟带着斥候队开路,众弟兄慢慢在后面跟着。
正在行军当中,阿生和阿强兄弟从前面飞奔而来:“前面发现敌人。”
众人闻言大惊,在此山道狭窄之处被袭,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曹继武命令精步营,原地休息,带着二金立即赶到前方查探。
三兄弟登高,用千里目远眺,但见一群农夫摸样的部队,沿着林间秘径,蜿蜒而来。
这帮人与其说是部队,其实就是一帮农民,扛着铁锄铁叉等农具,个个走路歪歪斜斜,根本就不像是打仗的。他们前前后后,沿着崎岖的山路,连绵五六里远。曹继武粗略估计一下,大约有五六千人。
既然不是打仗的,为何有这么多的农民聚集?很显然,他们的行进,虽然懒散,但的确像是在行军。众人正在疑惑的时候,金日乐忽然哈哈大笑。
众人极为不解,纷纷回头,金日乐跳脚大笑:“湖广狍子王夫之!”
辽东话,狍子就是傻帽。众人闻言,急忙朝金日乐手指的方向探查:果然,湖广名士王夫之,走在队伍中央,正和一个竹竿条子红脸庞的年轻人交谈。
不大一会儿,侯得林发现,苏州名士顾炎武,竟然也跟在队后。
原来李定国的士卒,大多是云南人,不熟悉湖广的地形,特意让王夫之回家,召集一批人入伍。
招集人马,报效国家,王夫之义不容辞,但自己势单力薄,于是他拉上了顾炎武。李定国怕他们俩书生气太重,带不好人马,于是让刘文秀的儿子刘震帮忙。
王夫之在衡州一带,威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