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山河志-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塔闻言,点了点头:“这么说来,咱们贸然进入,可能是有去无回?”
帖木儿点头:“此间山路狭窄,不利我铁骑展开。敌人以逸待劳,即使能够通过这里,也是伤亡惨重。”
可是,郑亲王济朗,下的是死命令,要支援部队务必协助李国翰,守住宝庆府。
满塔无奈,对帖木儿道:“军令如山,我等只得奉命行事。”
帖木儿闻言,建议道:“要不要等纱布过来?他有一百具装骑兵。”
满塔疑惑,叹了口气:“不知道纱布这小子,愿不愿意干。”
部将塔里布闻言,不满叫嚷:“满八旗将领,个个骄横,打仗不出力,老是让我们打头阵,当炮灰。他们在后面坐收渔利。”
满塔很不高兴:“满蒙一家,怎么如此说话?”
“我呸。”
塔里布啐道,“大清朝廷,嘴上说的好听,什么狗屁满蒙一家,实际上对咱蒙古族人,从来都是小心提防。说句难听的,咱们蒙古人的地位,还不如人家汉人。”
“大胆,竟然在本王面前胡言乱语。”满塔怒了,“来人,快给我拿下。”
帖木儿急忙来劝:“塔里布喝醉了,酒后无德,王爷还是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行军途中,哪里会喝醉酒。这分明是帖木儿为塔里布掩饰,帖木儿沙场老将,满塔得给面子。帖木儿见满塔没有坚持,急忙给众将递了个眼色。
众将会意,簇拥塔里布,退到一边。
满塔见塔里布退了,对帖木儿道:“咱们蒙古人,不能让满人瞧不起。本王打头,将军殿后,立即突破埋伏,尽快赶到宝庆府。”
帖木儿一把拉住了满塔的缰绳:“末将有一番肺腑,希望王爷听一下。”
满塔无奈:“有话快说。”
“刚才塔里木说的是实情。”
满塔闻言,心中很不高兴,瞪着帖木儿。
帖木儿不避满塔的目光:“汉人软弱无能,随随便便笼络一下,就搞定了。然而咱们不一样,蒙古人战力超强,世人皆知。如今西域准格尔部落,大有取代卫拉特,独霸漠西的趋势。漠北喀尔喀与清海和硕特,都和大清貌合神离。”
“大清表面上是极力拉拢咱们漠东蒙古,但实际上对咱们,采用的是分而化之的策略。最为强大朵颜部落,已经消亡。曾经强大的察哈尔部,被分成了两旗。科尔沁被分成了五部,乌珠穆沁被分成了三部。曾经强大无比的漠东蒙古,就这么被折腾的七零八落。”
“大清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衰落。将士们的心,都是雪亮的。如今派我们来南方,就是借助和亲的名义,让我们出力。所以这种炮灰仗,大家都不想打。”
满塔听了帖木儿一席话,低头不语。
“一旦南方战事结束,大清回过头,就会对咱们蒙古人开刀。所以,末将的私心,就是尽量让满八旗消耗。以便将来,减轻对咱们族人的压力。”
帖木儿不愧为沙场宿将,一语点破了当今形势的发展。可是满塔的巴图鲁亲王,是人家大清封的。漠东蒙古,如今四分五裂。整个蒙古部族,更是七零八落。满清二十万,却是团结一致,劲能使在一处。所以蒙古人整体实力虽然强悍,但还是难以撼动满清的地位。
年轻的满塔,思索良久,无奈叹了口气:“今日这些话,不得透漏给任何人。”
帖木儿见满塔眼神坚定,知道他要坚决执行命令,叹了口气,望了一眼周围的高山,感慨道:
“三百年前,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属于咱们蒙古人。祖先的血液,在这里的每一处流淌。可是三百年后,祖先的子孙,却要为别人抢夺祖先的土地。无能的子孙,有何面目站在这块土地上!”
满塔闻言,低头默不作声。
曾经的大元帝国,是何等的强盛。鼎盛时期的蒙古人,横扫全世界。这里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曾经大元帝国的疆土。可是时过境迁,如今的蒙古人,七零八落,不复往日的强盛。大多数时候,也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
良久,满塔才从感慨中回过神来,叹了口气,对帖木儿道:“先不做丢人事,打完这仗再说。”
帖木儿无奈地摇了摇头。满塔一马当先,冲进了狭路。帖木儿只得催促大军急进。
山上滚木大石,乱箭飞枪,纷纷而下。蒙古人虽然死伤惨重,但并不纠缠,火速疾驰,以极快的速度,穿出了山谷。窦名望的步兵,根本追不上冲出埋伏的骑兵。大家望着远去的蒙古人,不住地叹息。
众军刚要离开,斥候突然通报,又有一支精兵赶来。窦名望急忙登高,从旗帜上看出,这是满洲正白旗的人马。
蒙古人被放了过去,如果这支正白旗精兵再放过去的话,明军主力的压力,将会倍增。于是窦名望毫不犹豫,立即下令,推下大石,堵死道路。
正白旗前哨,发现道路被堵死,急忙回报纱布。都统纱布听到情况,急忙策马前来。
一块巨大的石头,窝在道路中间,将前进的路,堵得死死的。谷内横七竖八,蒙古人的尸体,躺的满地都是。正白旗众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蒙古人发现有埋伏,也不通知一声,众将纷纷开始抱怨。纱布还算有点常识,知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支援宝庆府,于是下令强行突击。
这次窦名望卖了命,明军乱箭齐发,正白旗根本没法靠近大石。纱布无奈,只得向山上强攻,以图攻下明军阵地,再搬开大石。
窦名望沉着指挥,一次又一次地将正白旗打退。为了不大一点的山头,双方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
满塔带着人马,刚刚赶到宝庆府城外,就遭到李嗣兴的埋伏。明军万箭齐发,密如飞蝗,一下子就把蒙古人打懵了。
一轮箭雨过后,明军不得不重新张弩搭箭。然而相对于弓来说,弩虽然操作简单,但相对笨重,张弩极不方便,因此耗时也较长。
满塔趁明军张弩之际,立即发起强袭。李嗣兴见状,立即命令部下,前排拒马桩,后摆刀牌手,弩兵退到最后。
蒙古人一看这架势,强突肯定吃大亏。于是帖木儿改为正面佯攻,两翼侧击的策略。
明军步兵变阵速度,远远不及骑兵的冲击速度。正在李嗣兴决定拼死抵抗之时,忽然传令兵送来李定国的命令,要李嗣兴放蒙古人入城,并立即带领部队,支援窦名望。
李嗣兴听了命令,一脸懵逼,不明白李定国为何这么做。传令兵见李嗣兴犹豫,特意强调,支援窦名望是死命令。
眼看蒙古人的两翼,即将包抄过来,李嗣兴不再犹豫,下令撤军。满塔也不追赶,率领大军,径往宝庆府开进。
李国翰一看蒙古人来了,兴奋地跳了起来,急忙下令放下吊桥,欢迎满塔入城。
然而等蒙古人入城之后,帖木儿猛然醒悟,大声惊叫:“咱们不善守城!”
他这么一喊,蒙古人全傻眼了。
原来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万里坦途。蒙古人全是骑兵,最擅长野战突袭,对守城几乎没有什么概念。
满塔醒悟过来,急忙让李国翰打开城门,想借助骑兵优势,在城外对明军进行突袭。但是东门吊桥刚刚放下,明军推着撞门车,涌了过来。
撞门车体积庞大,将出城道路堵得死死的。蒙古骑兵刚出城门,只得又缩了回去。李国翰一看形势不妙,急令升起吊桥,关闭城门。
然而吊桥绳索早被砍断了,而刚刚关上的城门,被撞车几下就撞开了。东门顿时失守,满塔没办法,只得下令骑兵下马步战。
马上的蒙古人,纵横全世界。但下马的蒙古人,可就不行了。滇军将士,大多是云南苗疆各族族人,筋强骨健,穿山越岭,脚步贼快。尽管蒙古人长得也很结实,但是下了马的蒙古人,在滇军面前,就是木偶一样,被滇军将士赶鸭子般地追撵。
帖木儿一看不妙,急令将士重新上马。但是城内街道狭窄,大股骑兵,根本展不开。明军三五成群,利用窄巷房屋,对三三两两的骑兵,进行袭杀。满塔的人马,很快被打乱,四处乱窜。
一个更夫路熟,带着马宝的人马,钻进了知府衙门。李定国见城内火起,知道知府衙门已被攻占,于是扔了鼓槌,亲自上阵。明军士气大振,蜂拥登城。城墙上的清军,见城内火起,纷纷弃城逃窜。
李国翰见大势已去,翻上鹅黄金,夺路而逃。
帖木儿见李国翰跑了,也急令蒙古人撤退。顿时城内大乱,百姓纷纷抄起家伙,帮助明军肃清残敌。
李定国亲率明军仅有的三百马队,追击残敌。
第488章 捞好处()
当年的多尔衮时代,正白旗强行挤掉正蓝旗上三旗的位置。所以如今纱布手里的正白旗,战斗力也是极为强悍。宝庆府城外,山谷之中。尽管窦名望卖了死命,仍然无法抗衡正白旗的轮番冲击。
就在窦名望几将不支之时,李嗣兴带人及时赶到。纱布见援兵来了,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人马撤了下来。双方隔着路中的一块大石,僵持了下来。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汉军镶蓝旗残兵败将,纷纷从宝庆府涌来。正白旗将士抬头一看,镶蓝旗汉军,个个垂头丧气,知道宝庆府丢了。纱布急令部下进攻,接应李国翰撤退。
李嗣兴的弩阵,万箭齐发,正白旗将士纷纷乱窜。
李国翰见明军集中对付正白旗,急令残兵败将突袭。窦名望见李国翰光着身子,急令弩兵集中射李国翰。顿时李国翰周围,箭如雨下。
尽管鹅黄金灵巧异常,但无奈箭如飞蝗,将周围覆盖的严严实实。窦名望见李国翰身披七箭,仍然不倒,忍不住大呼神勇。
李国翰趁明军松懈之机,暗提鹅黄金。
尽管鹅黄金也身中五箭,但仍能纵跃两丈,跳过了大石。明军将士,惊得眼珠子都快要跳出来了,目送一团暖黄,逃出生天。
蒙古人知道窦名望在埋伏,所以绕了另外的路逃跑了。李定国见追不上李国翰,于是下令众军回撤。
宝庆府的丢失,衡州西大门洞开,征南大将军堪尼大怒,要斩李国翰。
李国翰大清宿将,实乃汉化女真人,众将皆为他求情。堪尼不得已,念在往日军功和受伤的份上,饶了李国翰,贬为汉军镶蓝旗参将。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无论是哪种八旗,都是绝对的主力,都统和参领的裁撤,都必须由大清皇帝说了算。然而天高皇帝远,堪尼拿着御赐金牌当令箭。所以众将对堪尼的滥施权威,也是敢怒不敢言。李国翰遭到了羞辱,再加上本身的箭伤,更是一病不起。
宝庆府丢了,衡州西侧门户洞开。好在李定国大军需要调整休息,所以并没有对衡州立即展开进攻。李来亨见李定国没有动,也是按兵不动。
堪尼抓住机会,一面命令大批清军,迅速集结衡州,一面命令尚可喜出兵桂阳,袭击李来亨侧后。
然而尚可喜派出的人马,刚到连州,再一次遭到了高一功的埋伏。广东方向是靠不住了,堪尼只得请洪承畴加派兵力。然而此时的洪承畴,手里已经无兵可调,只得让吴三桂出力。
衡州一旦有失,长沙门户洞开。吴三桂知道衡州的重要性,出动了自己的精锐夷丁突骑,防备李来亨。刘玄初听闻吴三桂将要下血本,急忙起身,从长沙赶往衡州。
连日几场凉雨,将荆南洗刷的干干净净。漫山遍野的葱葱绿绿,被一团团雾气笼罩。天空仍然布满阴云,鬼知道何日才来晴天。
大清平西王吴三桂,望着长满青苔的岩石,愣愣地发呆。
自从多尔衮食言之后,吴三桂一直处于尴尬地位。本来属于同盟的关系,如今却成了属下。虽然心有不甘,但时运不济,吴三桂只得默默地忍受着。利用各方势力的掣肘,吴三桂小心翼翼地保存实力,就是要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然而衡州一旦不保,湖广就有可能保不住,自己要等待的机会,可能永远都不会再来了。吴三桂心中焦虑不安,眼前似乎长满青苔的岩石,也展露出黑黑的腐败来嘲笑,他愤愤地扔了一块石头。
石头击破腐败的苔尸,惊出了一只灰头土脸的老鼠。
看见老鼠,吴三桂突然发觉有点同感,顿时大怒,弯腰又捡了一块石头,奋力砸向乱窜的老鼠:“他娘的,老子倒霉的时候,怎么冒出你这么个东西来!”
过街老鼠,胆小猥琐,四处乱窜,到处躲避。而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比过街老鼠更令人讨厌。
时过境迁,吴三桂对清国的作用,已经没有当初那么重要了。所以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应对清廷的不信任,无奈地跟着清军跑遍全国,竭力维护自己仅有的一点点本钱,保住自己的小命。
看见乱窜的老鼠,吴三桂潜意识中,就联系到了自己。那只可怜的老鼠,被吴三桂砸中了尾巴,惨叫一声,跳入了乱草丛中。
吴三桂不解恨,迈开大步追击老鼠,忽然背后被人拍了一下肩膀。急回头,见是刘玄初,吴三桂顿时大喜,急忙拿衣袖扑了扑石凳让座。
刘玄初也不客气,掀衣端坐下来,捋须笑道:“是不是感同身受?”
吴三桂闻言,知道刘玄初指的是刚才那只老鼠,无奈地摇了摇头:“军师这么一说,还真有这么个意思!”
一绺凉水,慢慢沿石桌边缘,蜿蜒到吴三桂面前。吴三桂急抬头,见刘玄初满脸水珠,面色微红,气喘刚定,一身蓑衣,半截袖子早被浸透了。
他这才醒悟过来,急忙起身行礼:“原来军师刚从长沙冒雨急来,恕三桂怠慢了!”
吴三桂急忙命人,扶刘玄初去换衣服。
军师却摆手拒绝了:“这里人少,安静,乃商谈的好地方。”
吴三桂见说,命人上火盆来。
不大一会儿,手下送来一大盆炭火,一盒木炭和一套茶具。
刘玄初伸手烤了烤火,驱除寒意,给吴三桂递了个眼色。吴三桂会意,立即屏退了所有的下人。
“这次决战,你是不是要下本了?”
吴三桂点了点头,一脸无奈:“衡州一旦有失,湖广就保不住了。湖广一丢,三桂翻身的机会,就再也没有了。因此此次战斗,不想下本也不行了!”
刘玄初闻言,微微一笑,搓了搓手,又来问道:“对于对手来说,最有利的事,会是什么事?”
“当然是内斗了。”
吴三桂笑了,“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时候,对于对手来说,是最好的事了。”
刘玄初闻言,摇了摇头,吴三桂疑惑:“以军师之见”
“知道本朝土木堡之变吗?”
“这个岂能不知。”
吴三桂毫不犹豫,“土木堡之战,英宗皇帝被擒,大明北京城整个文武班底,包括所有的精锐,全部丧失。我大明帝国,从此由盛转衰,一步步走到灭亡的尽头。说起来此事,无不让人扼腕叹息!”
刘玄初追问:“后来呢?”
“后来于谦力排众议,重新立朱祁钰为帝,终于保住了大明江山。”
吴三桂忽然感到疑惑,“这是天下皆知之事,军师不会耍我玩吧?”
“以于谦刚直的个性,按照大明一般的常情,他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刘玄初喝了一口茶,继续道,“然而正是因为土木堡之变,大明文武高层全部丧失,才让名不见经传的于谦,抓住了机会,从而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吴三桂闻言,叹息了一声:“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按照一般的发展,大明还真没于谦什么事。”
刚说完这话,吴三桂忽然又感到疑惑:“军师是不是把话题打偏了?”
“事实求是地说,英宗朱祁镇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蠢货一个!”吴三桂毫不客气,“只是他是大明皇帝,所以尽管他是个蠢蛋,文人酸腐们,还是把他吹成了圣人。”
刘玄初点了点头,郑重看着吴三桂:“我的意思,你该明白了吧?”
吴三桂闻言,望着刘玄初深邃的眼神,顿时大悟:“我明白了,如果对手是个蠢蛋,尤其当这个蠢蛋还是老大时,对于对手来说,是最有利的事。”
蠢蛋英宗朱祁镇,一手将大明的几十万精锐,送入了虎口,连带着将大明的强盛,也埋进了坟墓。所以当老大是个蠢蛋时,所有手下的人,都会跟着倒霉,而且倒霉得捶足顿胸,倒霉得无语无奈。
刘玄初敲了敲桌子,将吴三桂从思索中拉回:“堪尼这个人怎么样?”
吴三桂脱口而出:“蠢蛋一枚。”
刘玄初追问:“于谦是怎么死的?”
吴三桂不假思索:“死于蠢蛋朱祁镇之手。”
“堪尼就是当今的朱祁镇,如果你跟着他混,你可能就是当今的于谦。最终的结局,也可能和于谦一样。”刘玄初郑重强调,“在蠢蛋手下卖命的人,也绝不是什么聪明之人。”
吴三桂闻言,沉默不语。
以史为鉴,可以正得失。话是这么个说法,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真正每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以借鉴历史,要做出抉择,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过了半天,吴三桂疑惑地看着,自己用宝马换来的军师:“堪尼真的会像朱祁镇一样,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除非你吴三桂,拼尽全力!”刘玄初捋了捋胡须,紧紧盯着吴三桂。
要拼尽自己的老本,任谁都舍不得,吴三桂语气充满恳求:“还望军师明言。”
刘玄初有喝茶之意,吴三桂眼尖,抢先将茶杯递了过去。
军师也不客气,润了润喉咙,缓缓分析眼前形势:
常言道,士别三日,即要刮目相看。吴三桂面前的对手李来亨,早已脱胎换骨。以前的大顺军,在骑兵的追击下,往往是一溃千里。但是如今,事情反过来了。
孔有德的汉军正红旗,那是毛文龙的老班底,尤其是骑兵,战力更在满洲骑兵之上。可是就是这样一支强悍的部队,在桂林城下,被李来亨打的是一败涂地。
而满洲八旗,在永州城下大败,竟然被李来亨追杀三百多里。自从八旗军和大顺军交战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反常的事情。
既然孔有德的汉军骑兵和堪尼的八旗骑兵,都打不过李来亨,那么吴三桂的夷丁突骑,也是挡不住忠贞营的。要想挡住李来亨,必须连同步兵,将自己的老本全压上。
刘玄初分析完了,吴三桂一想到压上老本,心就发疼,不住地摇头叹息。
“严关之战,李定国大破孔有德,出动的是象兵”
“象兵?!”吴三桂震惊,一脸疑惑地看着刘玄初。
“据我所知的消息,李定国在云南,利用夷人训练大象,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象兵部队。骑兵在象兵面前,简直就是土渣。”刘玄初压低声音,“这支象兵部队,已经到了宝庆府,很快就会对衡州发起攻击。因此,八旗那帮傻鸟,到时候连哭的机会都没有。”
吴三桂惊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回过神来:“听说大象这东西,比山还大!要是真有象兵,堪尼焉能不败?”
刘玄初点了点头:“堪尼只是个蠢蛋,如今蠢蛋却占据高位。一旦衡州丢失,这个蠢蛋也就倒了,到时候天下震动,大清急需力挽狂澜的人物,主持大局。所有的不信任和戒备之心,皆会靠边站。所以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越是最危急的时刻,越是有本事的人,走上前台最好的时刻,这也是于谦声名鹊起的根本原因。接下来会有同样的机会,就看吴三桂能不能抓住了。刘玄初一席话,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吴三桂喜不自禁,连忙给军师又上了一杯好茶。
忽然吴三桂又皱起眉头:“军师,可是眼下三桂该”
吴三桂说了半截话,但刘玄初明白他的意思,伸手示意。吴三桂急忙靠近,将耳朵凑了过来。
听完刘玄初的计谋,吴三桂大喜过望:“如此行事,我们的实力,将会大大增强。大清即使不想我吴三桂出马,到时候也由不得他们。”
刘玄初点了点头,郑重提醒道:“此事一定要密,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湖广藏龙卧虎之地,小心驶得万年船。”
吴三桂重重地点头:“三桂一定照军师的意思办。”
二人对视一眼,皆哈哈大笑。
第489章 像山一样大的猪()
西路清军接连失败,三兄弟的精步营,连个歇脚的机会都没有,只得一路穿山越岭,绕过明军的关卡,来到了衡州城下。
二金上前自报家门,但城上清军见他们装束奇特,不敢开门,急忙上报。
堪尼等人登楼,一眼望去,精步营将士,个个洋装,显得极为怪异。图敏和穆马认出二金,急叫放下吊桥。但堪尼为保险起见,只让二金进城。曹继武无奈,只得在城外等待。
二金上了城楼,递上身份腰牌。众人皆不敢相信,眼前一身洋气的家伙,竟然是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