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山河志-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月生疑惑:“就为了小竹村那点交情,也说不过去吧?”
解道士抖了抖衣服,叹了口气:“白莲教一向为穷苦百姓着想,这是历代教主坚守的本分。你们既然能将长沙城治理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和白莲教的理念,并没有本质的矛盾。所以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金日乐捶了解道士一拳:“你这龟儿子,自己人挨打,你却壁上观,好自在!”
解道士叹了一声;“张志诚苦心经营数十年,怎肯一朝让与他人?我的话如果管用,就早就不用你们费心了。如今你们既然胜了,看在我的薄面,不要再追了。”
“放你狗屁,张志诚是贼,三爷费了老鼻子劲,怎能说放就放?”
解道士又叹了口气:“这几年张志诚虽然霸占湘江水道,但对百姓作恶并不多。”
金日乐的眼神,充满怀疑。
解道士拍胸保证:“不信,你们可以长沙城打听一下,我若葫芦你们,不得好死。”
金日乐还真不信:“胡说,他抢良家女子,你眼睛被狗屎蒙了?”
解道士知道,金日乐指的是湘淑,顿时哈哈大笑,指了指调皮鬼的鼻子:“你这小子喜欢她,却不敢明说。”
金日乐还真对湘淑有那么点意思,被解道士说中了心事,低头不语。
解道士反问道:“寨中没有一个女人,你们难道没发现?”
中洲水寨中,果然没有一个女人,这在土匪当中,的确极不正常。唯一的解释,就是张志诚并不抢人家妇女。
解道士见三兄弟不说话,一脸笑盈盈:“那个湘淑的身份,想必你们也知道,对于她家的大明,百姓实在是没什么好感。估计你们也听说了,烧杀长沙藩王府的,就数附近的百姓最积极。所以湘淑的事,咱就不要提了。既然金二公子喜欢她,白莲教不干涉就是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曹继武也不再坚持,于是告辞。
解道士却拦住了曹继武,请求放了范大成。
二金不大乐意,解道士一脸神秘:“如果不是我暗中默许司马勇,他怎么可能就把祖泽润带走呢?”
三兄弟闻言,立即明白了。
原来范坤博传递的消息:‘里应外合,有人暗助’。这个人,指的就是解道士。
解道士一脸坏笑,冲金日乐一挤眼:“你们的名声,比狗屎还臭,因此杀不杀范大成,对你们三个的声誉,没多大影响。况且,你们还是越俎代庖,因此也没什么功劳可言。干的好,讨不来赏,干得不好,不挨骂是不可能的。”
曹继武见说,也不和他计较,摆出手势,命仇仕通放了范大成。
金日乐不满冷嘲热讽,又揪住解道士:“小虾小蟹要不要?”
解道士一脸嬉笑:“龙王爷看不上他们,如果长沙由臭水潭变成了大海,就让他们快活去吧。”
金日乐被解道士嬉眉皮眼,给逗乐了。
剿灭了张志诚,湘江水道被打开。曹继武立即飞鸽传书给洪承畴,请他出面,从北京宗人府,调出长沙府大明藩王的卷宗。
当年的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可谓是呕心沥血。他亲自编了一套庞杂的家谱,将所有的子孙,置于帝国最上层,妄图享受永世的荣华富贵。
然而靖难之役,朱棣消灭了朱元璋的正牌子孙,成了大明帝国第三代皇帝。由于是旁支出身,朱棣怕别的支系效仿自己。于是家谱当中,除了名字,还着重记录了各个支系的家底,宗人府由此产生。有了皇帝直接掌控藩王的家底,因此朱棣一脉,掌控了帝国两百多年。
曹继武为什么要调来卷宗?当然是为了了解,长沙朱家子孙的家底。
长沙府大张旗鼓的治理,和洪承畴儒家治理观念,截然不同。因此他也想看看,曹继武的办法,到底有没有效果。
有了洪承畴的帮忙,藩王卷宗,很快就被送到了长沙府。
卷宗一到手,曹继武立即颁布了第二批法令,主要的内容,清点原大明各个藩王的土地。
长沙府大明藩王朱家子孙,如今几乎被杀绝,他们当年所强占的土地,也就成了无主之地。各地地头蛇、恶绅等等有手段的烂豆子,纷纷以各种名目,抢占了无主之地。可怜的老百姓,因为势弱,仍然是两手空空。
农耕时代,土地比人命还要金贵。所有的仁义道德,在切身利益面前,全是放屁。因此那些霸占土地的各类人物,岂肯轻易将到手的土地,吐给曹继武?他们请了一群没落酸腐,以及各路有头有脸的人物,扛起孔圣人仁义道德大旗,到处游说。
然而手段高明的曹继武,懒得和他们纠缠,通过刘玄初,向吴三桂借了一万精兵,护送各路精干吏员,前往各县寻地。
宗人府卷宗,是皇家的家谱,朱元璋各枝子孙的府邸、人口、家财和田产,卷宗上记录的清清楚楚。各级官吏,在曹继武的要求下,按照卷宗寻地,统统没入官府。
那些烂豆子哪里肯善罢甘休?然而监督的部队,早就得到了曹继武的命令,有谁胆敢阻拦,就地处决。
一时间,长沙府各县,人头滚滚,血染湘土,秃鹫成群,乌鸦乱飞,像极了人间地狱,直吓得成人不敢睁眼,小儿不敢啼哭。
由部队监督,因此执行效率极高,不到半个月时间。藩王的土地,全被收回,共得土地近四十万亩,而且全都是良田。
众人纷纷怀疑,曹继武要私吞土地。恰在此时,第三部法令,已经张贴在长沙府各个显眼的位置。
主要内容:凡是无地之人,每人可以暂且租借官府一亩良田,良种三十斤。官府主持修渠,租田之人,每人只要完成三丈任务,便可以得到租借之田,三十斤良种免费;鼓励经商,凡在长沙开铺立号,官府出喜钱三百文,并免课税三年。
第516章 湘君楼交接一()
第三部法令一出现,全城都轰动了,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长沙府。人们几乎将各县的县衙挤破,就连岳州府,常德府,武昌府等附近州府的无地之人,也纷纷赶往长沙府。
即便是如今大明治下的衡州府,百姓也是携老扶弱,纷纷涌入长沙府。这让正统的衡州王夫之,相当的不能理解。
各地商旅,听闻消息,也纷纷涌向长沙。有了百姓的积极性,长沙的繁荣,指日可待。
然而目前的三兄弟,毕竟不是政务人员。为了维持接下来的局面,曹继武决定在湘君楼,将各项政务,转交给右布政使范承谟,以及长沙知府耿介。
范承谟等人,对曹继武的诸多政策,颇为费解,因此连珠炮地发问。
这帮人的酸言腐语,金日乐不大喜欢,冲众人大声嚷嚷:“一个一个问,叫叫嚷嚷,放羊呢?”
众人闻言,纷纷静了下来。
当代名儒,饱读圣人诗书的知府耿介,忍不住首先开问:“收地之时,手段太过残暴,把那帮烂豆子抓起来,施以教化,以仁义之道教育他们,假以时日,便可重新成为良民。何必杀了他们,弄得天怒人怨。”
金日乐伸手敲了耿介的光脑门:“蠢蛋!”
金月生也一脸不屑:“到底是进士出身,剩人之言,真是一套一套的。”
曹继武拦退了二金,对耿介耐心道:“第一,那帮烂豆子,占的是朱明皇家的土地,在大明时代,那也是个死罪,曹某是替朱元璋举起了刀。事先曹某已经警告过他们,可是他们不识相。那朱元璋的刀,当然也就不客气了。”
这一番话很有意思,这是替朱元璋杀人。朱元璋即便是杀人犯,那也没办法,因为人家是明国的开创者。在正统的儒家眼里,杀人犯也就成了圣人。
小小的平头老百姓,朱元璋家的土地,你也敢占有?朱元璋如果从钟山爬出来,扒皮抽肠下油锅,这应该还是轻的。当年的湖广,被朱元璋杀空,所以江西填湖广。所以如今的曹继武,对付烂豆子,仅仅是杀头,已经很够意思了。
曹继武一出口,就搬出朱元璋,占据了世俗道德的制高点,一众正统人氏,皆面面相觑,谁也找不出理由反驳。
见这帮酸腐都是一脸瘪茄子样,二金笑得极为灿烂。
“第二,朱明皇家的土地,本就是从百姓手里抢来的。如今他们都死光了,这些土地,也本应回到百姓的手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明时代,百姓是一帮虾蟹。如今大明亡了,他们仍然是一群虾蟹。”
曹继武叹了口气,继续,“无主之地,即便到了他们眼前,他们也抓不到手。因为那帮烂豆子够狠。百姓怕死,所以百姓仍然是两手空空。从除暴安良的角度来说,那帮烂豆子,是不是也该死?”
朱明皇家,靠着权势抢地,烂豆子靠狠抢地,其实都是一丘之貉。然而,令大家都没想到是,如今长沙府出现了三个,比烂豆子更狠的角。既然是比狠,当然是更狠的角,占据主导优势。那些烂豆子不识趣,落为刀下之鬼,也不值得可怜。
从仁义道德的角度,曹继武的理由,有些揶揄,但正统的耿介,实在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看见耿介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金月生往他身边凑了凑:“仁义道德,大明都教化了两百多年,如今还是一副鸟样。我看,你这辈子,也别痴人说梦了。”
金日乐也凑过来揶揄:“替剩人说话,拿剩人的经典语录打幌子,你堂堂一个大活人,还比不上一把两千多年的老骨头,不觉得丢人吗?”
这句话相当的打脸,在场的孔孟之徒,个个血脉喷张,脸涨得黑紫。
耿介气得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跳脚大叫:“这官我没法干了。”
“你说什么?”
金月生虎目一张,耿介吓了一大跳。
金日乐倒是不以为然,一脚翘在了桌子上:“你不干,自有人干,汉人什么都缺,就不缺你这种酸腐。”
耿介极度难堪,浑身发抖。
曹继武不想再愚弄他,于是对耿介道:“曹某的政策,你可以不接受,但绝不可以更改。三年之后,如果没有效果,我曹继武愿做你刀下之鬼。”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范承谟赶紧暗地里捅了耿介一下。
耿介于是借坡下驴:“那接下来,你要我做什么?”
曹继武不假思索:
“搞粪。”
耿介是河南人,把吴语‘粪’听成了‘费’,想当然地理解为曹继武要他搞钱,这让他很愤怒,吹胡子瞪眼睛:“什么费?”
见耿介理解错了,金日乐跳起来大叫:“粪就是屎,猪屎,狗屎,搞粪就是搞屎。什么费不费的,你猪耳朵啊?”
众人闻言,哄堂大笑。
耿介气得花翎帽子一摔:“老子不干了!”
范承谟、顾炎武,急忙拉住了耿介。老板杜省斋忍住笑,捡起了耿介的官帽,帮他戴上。
耿介被大家公认的大儒,天下闻名。然而堂堂一代儒学大师,竟然被当众‘羞辱’,另一位儒学大师王夫之,实在看不下去了,指着曹继武的鼻子骂道:“嬲你娘娘别,你个嗯咯杂化孙,吃屎长大的你?”
荆南湖广人,刀刚火爆的脾性,骂出来的话极脏。而曹继武在大家心中的印象,比吃人恶妖还要坏,因此在场的众人,皆为王夫之捏了一把汗。
然而曹继武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嘻嘻地点了点头。二金也咧着大嘴,冲王夫之直乐。三兄弟不同寻常的表情,大大出乎王夫之的意料,在场的人全懵逼了。
“所有的人,都是吃屎长大的,有的时候直接吃。但大多数时候,是间接吃。所以吃屎这个话题,并不可耻。”
曹继武此言一出,众人俱皆错愕。
良久,王夫之又跳了起来:“放屁,你能说出道道来,我就服你。”
金月生闻言,一脸笑嘻嘻:“五灵脂是什么?”
王夫之脱口而出:“寒号鸟”
屎字他没说出来,因为他后悔了。
五灵脂就是寒号鸟屎,能治心腹气冷,小儿五疳,女子血闭,乃是一种良药。由于其产于河东,远离湖广,在这长沙府,一钱五灵脂的价格,差不多能买两担大米。因此平常百姓,几乎吃不起。
王夫之很不服气:“就这一例而已。”
金日乐抢问:“那夜明砂呢?”
“天鼠”
刚说了俩字,王夫之反应过来,‘屎’字硬生生地咽进了肚子里。
“望月砂,蚕沙,白丁香,鹰白条,鸽白条,这些都是什么来着?”
金日乐一阵连珠炮,王夫之紧紧夹着嘴巴,不敢回答。
望月砂就是兔子屎,蚕沙是蚕宝宝屎,白丁香是麻雀屎,鹰白条是鹰屎,鸽白条就是鸽子屎,这些全是中药。
见王夫之一副可怜样,金日乐直乐:“吃了不敢承认,瞧你那副熊样。男子汉大丈夫,一点担当都没有。”
耿介要替王夫之解围,上前一步,绷着老脸,瞪着大眼:“那间接呢?”
曹继武欠了欠身子,反问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你听过没有?”
耿介气呼呼地回道:“当然。”
曹继武接着问:“这肥来自哪里?”
、“大”
耿介这次,反应速度超级快,闪电般地捂住了嘴巴,连同‘粪’字,一起盖进了肚子里,这一下子,把众人全逗乐了,连王夫之也忍不住偷笑。
“最好的肥料,的确来自大粪。看来你这犊子,还是有点常识。”
金月生忍住笑,凑到耿介身边,“剩人没教你这个,你居然也知道?”
众人哄堂大笑。知府耿介,傻傻地站在那里,局促忸怩,气也不是,怒也不是,恨也不是,当然更不愿意认栽,囧在哪里,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
“粮食能不能高产,全靠肥料,而最好的肥料就是粪。所以我们吃的粮食,和粪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曹某粗略估计了一下,如果能将粪肥合理地利用起来,长沙府的粮食产量,能提升一倍。民以食为天,有了翻倍的粮食产量,这长沙府,能不兴旺吗?”
曹继武说完,转头盯着耿介,“曹某让你搞粪,你还觉得委屈吗?”
耿介低头不语。
“哎呀!不就是面子嘛。”
金日乐一脸笑嘻嘻,捅了耿介的屁股,“少整那些没用的,你多搞来一坨屎,就能多打半斤粮食。如今百姓分了四十万亩好地,一年之后,就能多出二十万斤粮食。到那个时候,谁要是敢嘲笑你,你就拿这二十万斤粮食砸死他,我看还有那个犊子,敢不给你面子。”
“目前正是草创之初,如果长沙府的粮食,能翻上一倍,对大清国而言,那将是天大的事。到时候你耿介,想不要面子都难。”
金月生拍拍耿介的肩膀,“别人给不给你面子,那得靠本事。如果长沙大治,对百姓也是一大好事。这不正是你知府大人,想要的结果吗?”
作为明国遗民,出来做清国的官,时刻都会承受着巨大的世俗压力。耿介之所以出山,就是想为百姓做点事。所以,经过连番开导,耿介茅塞顿开,朝三兄弟分别行了个礼。
第517章 湘君楼交接二()
“物形多变,不可捉摸,因而产生数。数者,物之量化,据乃依据。所以数据作为依据,最有说服力。”
曹继武说完,将桌子上的一本簿子,推给耿介,“曹某这里,做了一部水田纲要,一亩地施肥多少,播种多少,间苗多少,产量多少等等,你都要亲自试验,并将数据,一一记录在案。如果有不足之处,你要补充上去。”
耿介虽然当世大儒,但哪里会知道数据?因此水田纲要上的一列列数字,让他极为困惑。
大儒不懂数字,曹继武知道解释了也没用,于是对他说道:“数你虽看不懂,但字你一定懂得。你到了田间,老百姓会告诉你,是什么意思。”
耿介闻言,不再迟疑,将水田纲要揣了起来。
交代完了水田纲要,曹继武又将一幅图递给了范承谟。
大儒范承谟,哪里懂得图纸?他一脸懵逼地看着曹继武。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金月生郑重对范承谟道:“长沙府各州县,往年的水渠,早已破败不可用。这是师兄根据地势,重新设计的水渠网。不过农田水利,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因此必须有你布政使,亲督不可。”
这幅长沙府塘渠网图,是曹继武用西洋制图法,画出来的。西洋制图法,采用大量的数字、线条和比例等等制图技法,其精确度,远远高过用传统手法画出的图纸。
范承谟看了半天,仍然一脸懵逼:“这哪里有水渠模样,全是线条。”
金日乐闻言,脚尖一指:“这个吴油子能看懂。”
大儒顾炎武,曾经跟曹继武学过西洋图纸。他凑过来一看,图纸画的甚是精妙,赞不绝口。经顾炎武大致一说,范承谟大致明白了些。
范乘辽望着秘密麻麻的线条,很是不解:“这长沙府到处是水,为什么还要修这么复杂的塘渠?”
在场的北方人氏,也都很疑惑,金日乐不耐烦地叫道:“你们这帮旱鸭子,洞庭八百里,湘江两千多里,都是水,能直接往田里放吗?”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长沙府这里,都是水田,和北方旱田截然不同。范乘辽等北方人氏不知道,不足为奇。南方水虽然多,但多是江河野水,不能直接往田里灌,否则将会连同庄稼,一并被冲走。
所以要用水渠,将野水引入水塘,再由水塘引入水田。旱时,水塘能够将水存起来,涝时,又能将田中多余的水,引入江河流走。所以水塘对于水田而言,起着旱涝保收的作用,因此非常重要。
经顾炎武一番解释,范承谟兄弟、耿介等北方人,皆恍然大悟。
范承谟忽然疑惑:“这么大工程,得要耗费多少民力?”
金月生闻言,微微一笑:“一人三丈,四十万人,民力绰绰有余了。”
曹继武收缴大明藩王的良田,百姓要想得到,可不是白送的。想要得到一亩良田,就得替官府修三丈水渠。四十万亩良田,换取一百二十万丈水渠,对长沙府的农田水利渠网,已经足够了。
范承谟追问:“那又要多久才能完成?”
金日乐笑了:“往常的经验,老百姓都拿官府的告示当屁话。因此,我们哥仨一旦离开长沙城,他们一定会怕你们变卦。所以为了尽快把田地弄到手,他们一定更加卖力气。不出两个月,水网就能建成。到时候你再出点钱,小修小补,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范承谟闻言,吃了定心丸。
然而王夫之又不高兴了,冲三兄弟骂道:“你们三个化孙伢子,朱家的地,本就是百姓的,如今还给他们,那也是天经地义。可是你们却变着戏法,让他们白出力气,真不要脸!”
顾炎武闻言,也来指责曹继武:“王兄说的没错,百姓的地,还给百姓就是了,你们却忽悠他们白出力,这也太不应该了!”
“不错!”
耿介可逮住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官府要这么多地,也没什么用,最终还是要还给百姓。既然这样,就不如直接还给他们,也落个好名声。可是你们这么一来,百姓不但不感激你们,反而会恨你们入骨。”
“哎呀!你们这帮拱嘴的家伙,懂个屁啊!”
金日乐不耐烦地叫道,“天下这么大,有没有不干活白吃饭的?”
众人闻言,皆很不高兴。
金月生扫了众人一眼:“百姓无能,土地被朱家抢了去。然而朱家倒了,还是因为他们无能,竟然抢不过一群烂豆子。大清把朱家干了,百姓不感激、我们把烂豆子干了,百姓还不感激。似这等不知恩情的家伙,你们有什么脸面替他们说话?”
金日乐点头:“土地是我们从烂豆子手里夺来的,给与不给,那是我们的自由,你们又有什么资格,来说三道四?我们把土地还给他们,顺便让他们干点活。不想要地,就不要干活。这多简单的事,你们瞎嚷嚷什么?”
金月生开骂了:“你们这帮道德婊子,真他娘的一副猪嘴,到处虾球子乱拱。朱元璋抢地的时候,你们干什么去了?你们不但连个屁也不敢放,反而舔着老朱家的屁股,一起跟着欺负老百姓。”
金日乐接着来:“大清把朱家干了,烂豆子得势了,你们同样不敢吱声。朱元璋和烂豆子,都把刀架着,有谁胆敢放屁就剁了谁。所以你们这帮嘴皮子,都不敢瞎嚷嚷。是不是也想让我们,把刀架在你们脖子上?”
众人被二金一顿骂,都不敢抬头。
曹继武拦退了二金,郑重叮嘱右布政使司,各级官吏:
清国官府,要对整个长沙府负责,修塘渠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将水引入田中。然而百姓和官府,站的位置不同。百姓目光短浅,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
尽管修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百姓。尽管百姓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与自身的眼前利益相比,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