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山河志-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日乐凑近了成楚客:“从古自今,法令执行效率最高的时代,就是大秦帝国。所以大秦帝国,是华夏文明最公平的时代。既要公平,又不想受罪,世间没有这么好的事。所有的公平,都是争取得来的。你要是不争取,公平永远都不会降临。”

    金月生点头:“虽然现在是大清帝国,然而只要你们汉人敢于争取,大清就会给你们公平。在我们满人眼里,汉人连奴才都不如。但有些人却是例外,就比如大师兄。湖广所有的满人,包括郑亲王济朗和豫亲王多尼在内,他们没有一个人敢对着大师兄吆喝。”

    金日乐继续:“如今,大师兄把公平,帮你们长沙府挣来了。如果你们不要,那我们大清国,也就没必要,看你们的脸色了。所以,对于这些遗留的伢崽子,如果你不出山,你就是混犊子玩意!”

    三兄弟的连篇大论,让成楚客倍长见识。因此虽然二金的语气不甚友好,但成楚客并没有生气。

    强大的大明王朝,就是被一帮仁义道德之徒玩完的。所以边军出身的成楚客,对仁义道德也不感冒。曹继武的盛情相请,他此时感觉到非常的荣幸。但曹继武杀了五千多人,遗孤可不是小数目,凭他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于是他又犹豫了起来。

    华夏没有孤儿院的概念,民间也不存在这种机构,但西洋人那里却有。天主教和新教,传播福音的同时,也会收养无人抚养的孤儿。

    目前在大清国,意大利人卫匡国,是天主教中华区的主教。三兄弟在广州时期,大量的新教牧师,共同推举了德意志人路德维希为负责人。

    离开广州之时,为了方便传教,火炮专家路德维希,改名路德威,西医专家施莱登冯,改名施来恩。因此在法令实施以前,曹继武就给卫匡国和路德威分别去了一封信,恳请他们派人,赶来长沙建立孤儿院。

    曹继武被西洋人称为摩西先生,因而卫匡国和路德威,对他的事都很重视。此时天主教牧师王丰素和新教牧师施来恩,已经赶到了长沙城。曹继武将小吴门精步营驻地腾出,送给了两位牧师。而维持孤儿院的经费,则由杜省斋负责。因此成楚客的担忧,其实是多余的。

    长沙城绝大部分烂豆子,已被曹继武强力清理干净。但等曹继武走后,新的烂豆子,可能会重新长出来。而且外府的烂豆子,也可能趁机涌入长沙府。所以三兄弟请成楚客出山的目的,就是以免有人骚扰孤儿院。

    曹继武详细地将孤儿院的情况,告诉了成楚客。成楚客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担忧,顿时解除了。但当他知道王丰素和施来恩,是西洋人时,脸上全是惊讶和疑惑。

    成楚客没见过西洋人,不解是正常的。

    曹继武微微一笑:“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我们在广州城时,当地的烂豆子和半吊子郎中,曾唆使大批无知愚人,围攻西洋孤儿院。晚辈不希望长沙城,也发生这种事情。”

    成楚客闻言,不解地问道:“既然如此,那不如我们自己建孤儿院,免得百姓们说三道四?”

    三兄弟闻言,连连摇头:

    华夏传统的文化当中,没有孤儿院这个概念。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他们可能有零散的抚养现象,但都没有养成习惯。所以华夏的人,骨子里,根本就没有抚孤的意识。

    而且,华夏的人,即便是抚养,大多数也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拐卖、童养媳、传宗接代等等,乱七八糟的陋俗。所以对于孤儿院这件事情,华夏的人,暂时不适合插手。而对于人们对西洋人的指手画脚,那纯属愚昧的无稽妄谈。

    曹继武说的极为在理,西洋人抚养孤儿,那是以上帝的名义,传播福音,很少掺杂着利益。但成楚客不懂这些,他的脑海里,也没有孤儿院的概念。

    金月生见他一脸蒙的样子,于是对曹继武道:“师兄,前辈听不大明白,不如带他到小吴门看看。等前辈见了王丰素和施来恩,就什么都明白了。”

    “对对对!”

    金日乐附和金月生,对曹继武道,“大师兄,前辈没见过西洋人长什么样子。你所说的孤儿院啊,福音啊,上帝啊等等乱七八糟的观念,前辈也从未听说过。你老在这里扯犊子,还不如直接找那两个洋和尚省事。”

    成楚客闻言,顿时对西洋人,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于是迫不及待地催促三兄弟出发。于是三兄弟带着成楚客,立即赶往小吴门。

    意大利人王丰素,早在大明年间,就已经来华。他对华夏的见解,甚至比成楚客自己,还要高深,因此二人一交谈,就收不住话匣子了。

    德意志人施来恩,此时的明国官话,还不是很熟练,因此很少插话。

    这个施来恩,不但带来了西洋最先进的医学水平,而且也带来了西洋最前沿的化学水平。曹继武大部分西医技术以及化学知识,都来自于施来恩。见施来恩插不上话,于是曹继武用德意志语,和他交谈了起来。

    由于目前分崩离析的德意志联邦,几乎没有施来恩施展的机会。他本想着前往自由之都荷兰,但当时荷兰正在和英吉利打仗,于是他转而想去新大陆。结果通往美洲的海路,经常被英吉利人骚扰,后来就被路德威拉来了东方。

    摩西先生的热情,打动了这个严谨而略显呆板的德意志人。因此对于曹继武的问题,施来恩是知无不言。

    二金都曾跟路德威,学过德意志语,但他们俩对医学和化学,实在提不起兴趣。于是他们偷偷溜出了小吴门,去找佟君兰等人玩耍。

第526章 最合适的归宿() 
湘春门外,冷冷清清。冬日的凉雨,刚刚停歇,没有落尽的枯叶,挂在枯枝之上,无力地摇着衰败的脉络。

    东娥决定回京城了,二金非常的吃惊。但陈圆圆等人,皆心照不宣。

    与其相聚,两个人都痛苦,就不如放手。但曹继武留给了她,太过美好的时光。尤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榕江江畔,两人单独背着一株木芙蓉,相拥而卧,那是她一生之中,最为幸福的时刻。

    她就像一朵浮云,轻轻地飘来,被南国孤峰牵挂,留下了一阵美好的印象。而如今的她,要轻轻地飘去,将那段美好的印象带走。

    二金想叫来曹继武,但被东娥拒绝了。

    她看到了曹继武,怕自己舍不得走了。感情的羁绊,的确让人难受,但总比痛苦要好些。所有的爱情,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但有些爱情,只是一个让人憧憬的过程,是不会结果的。如果强行为之,只会结出让人痛苦的果实。

    所有的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分寸,爱情也是一样。东娥心绪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湘春门外送君亭,大家置酒告别。

    金月生、金日乐、陈圆圆、孔四祯、佟君兰和沈婷婷,一一与东娥深情拥抱,双方都舍不得对方。

    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美好总是暂时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开要好的朋友,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自古长亭相别泪,如同奔流的湘水,永世也不曾停息。不声不响地离开恋人,是一件让人心痛的事情。从来红杉相思豆,就如千年的泪水,永远也不见断流。

    滇国芦管绵绵笙,湘春王府阵阵箫。寸寸青丝缠如梦,杳杳风雨去如年。浏水悠悠寒梅瘦,湘江脉脉不曾留。苍苍南山回雁峰,层层洞庭震天波。寒烟渺渺连云恸,红豆点点不断愁。岁岁不同明月夜,年年相思木芙蓉。忧思殷殷常随君,情意盈盈定依侬。

    继武哥哥,谢谢你,在我最可怜无助的时候,及时伸出了你温暖的大手!

    谢谢你,在我最需要依靠的时候,给我最坚实的肩膀!

    谢谢你,在我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给我最宽厚的胸膛!

    谢谢你,陪我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到了什么地方,继武哥哥,你都是我最爱的人!

    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不管你喜欢多少美丽的女孩,继武哥哥,我都会将你埋在芙蓉花中,那里藏着我们的二人世界!

    继武哥哥,我们此生的缘分已尽,来世希望我们化蝶双飞!

    继武哥哥,希望你今生今世,平安无事!

    东娥的倩影,消失不久,树林里忽然闪出一个白衣人。

    此人剑眉凤眼,身形削立,白袍青巾。虽然一脸的忧郁和冷傲,但此人的一双冷眼,却突然变得温柔,远远地站着,深情地看着沈婷婷。

    沈婷婷愣了一下,随即向他飞奔而去。

    这人正是沈婷婷的哥哥沈南星。见妹妹扑了过来,沈南星深情地点了点头,接着又无奈地摇了摇头,遂转身而去。

    沈家的轻功燕子飘,施展起来如春燕点水,既快又轻且灵。沈婷婷功力不如哥哥,很快就被落在了后面。二金急忙赶上,扶住了即将摔倒的沈婷婷。

    望着沈南星远去的背影,沈婷婷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出来。除了曹继武之外,沈南星是沈婷婷最亲的亲人。

    然而沈南星天生的痴情种子,为情所困,先困于红杏,在困于东娥。但这两个女人,喜欢的却都是曹继武,这让他很是痛苦。所以他极想找曹继武决个胜负,但妹妹却不合时宜地夹在了中间。这让沈南星很是郁闷,所以他不想见到沈婷婷。

    但沈婷婷毕竟是他唯一的亲人,自从父亲死后,他却没尽过一天哥哥的责任,所以他也很内疚。

    其实沈南星深陷情感泥潭,不能自拔,他连他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提照顾妹妹了。

    东娥走了,沈南星追随而去,沈婷婷懂得沈南星的心思。

    这么一别,从此一南一北,相隔万里,再次相遇将是一种奢望,沈婷婷泪如雨下。

    经历了闺蜜离别,兄妹分别,场面异常的伤感。为了消散大家的沉闷,陈圆圆邀请大家,到芙蓉阁听曲。

    久经风月场的陈圆圆,练就一手昆曲。这种昆曲,是苏州特有的一种曲子,声音婉转悠扬,唱词连绵迟慢,处处透着柔情。大家皆喜欢听,因而欣然应邀。

    哥哥点头,意思是他很好,叫妹妹不要为他担心。哥哥摇头,满脸无奈。哥哥对相公心有偏见,因而反对我和相公在一起。但圆圆姐或许是对的,我或许错怪了哥哥。

    东娥走了,她放弃了。孔姐姐似是而非,不愿再回精步营,似乎她也准备放弃。那么我呢?

    相公可是爱我的,他为了我,能付出他所以的一切。但他的大部分心思,却在普济众生上,圆圆姐真的对吗?相公真的,不是我最好的归宿吗?

    沈婷婷低头寻思,忽然纤手被一只大手,轻轻拉了一下。

    除了相公之外,还有一个人的手,在接触自己时,显得如此异常的温柔。难道这人才是我最好的归宿吗

    不,相公才是我一生的伴侣

    你是不是自作多情了?你应该知道,在相公的心里,杏姐姐永远是第一,佟姐姐是第二,而你只是第三。这第三者,似乎是倒贴,很是让人烦恼

    不,你又想多了,你连第三都不是。相公很喜欢翾翾,听说翾翾有了身孕。这真让人莫名的羡慕嫉妒恨

    佟姐姐热情活泼大方,人又靓,相公喜欢是应该的。而翾翾妹子曼妙俏皮,天生丽质,自然也能吸引相公。而你,腼腆忧郁,拘束保守,相公好像不是太喜欢

    不,你不要想太多,相公对你的感情,是真挚的

    但真挚又能怎么样呢?你还是争不过佟姐姐和翾翾妹妹

    脚下忽然被石头绊了一下,“哎呀”一声惊叫,沈婷婷踉跄扑地。一只大手及时地揽住了小蛮腰,要不然她非来个狗啃泥不可。

    金月生扶起沈婷婷,用另一只手试探了一下,见她没有拒绝,于是从背后轻轻抱住了腰。

    热情而奔放的气息,如泉喷涌,沈婷婷的脸蛋发烧,心脏如小鹿乱撞,娇羞一声:“我和继武哥哥已经”

    沈婷婷早和曹继武有夫妻之实,然而金月生却是一个熏染西洋观念的满人,对汉人的贞操观念嗤之以鼻。

    近年来,沈婷婷一直喊曹继武为相公,今日是金月生,第一次听她说出“继武哥哥”。所以尽管沈婷婷的话,没有说完,但“继武哥哥”四个字,已经表明了她的心意。

    金月生内心一阵狂喜,脱口而出:“我不在乎!”

    捣蛋鬼回答的干脆利落,没有一丁点的犹豫,沈婷婷相当满意。

    然而金月生不在乎,那他的家人会怎么看呢?沈婷婷虽然为女真沈谷之后,但那已经是五百年前的事了。如今大清横扫天下,到处烧杀掠夺。所以尽管同祖,除了金月生、金日乐、佟君兰和东娥外,如今的女真人,在沈婷婷眼里,没有一丁点的好印象。

    于是她有些担心,支支吾吾:“那你爹”

    “他年轻时打猎为生,相当的野蛮。后来去经商,一脸的市侩。再后来打仗,相当的勇敢。如今听大哥说,他迷上了仁义道德,有些酸腐的味道,不过”

    见沈婷婷的脸色突然变了,金月生顿时住了嘴,轻轻贴到耳边:“不过你放心好了。在他们眼里,我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形象,我爹见了一定跳脚。你若不嫌弃,到时可以看看好戏。”

    这一句话,直接把沈婷婷逗乐了。

    不错,大清的人都留着辫子,大明的人是拢发包巾。而三兄弟披头散发,活像发疯跳大神的神汉。再加上一身怪模怪样的洋装,所以三兄弟在华夏,无论到了哪里,都是怪异的存在。

    除了模样之外,三兄弟满脑子的怀疑、理性、平等自由等等,西洋新时代观念,更是令世人惊骇。所以金月生的老爹,要是见了,不跳脚才怪。

    但经过自己切身的体会,金月生早已将古老而落后的观念,扔的干干净净。所以他们爷俩一见面,必定有戏发生。以金月生的性情,绝对不会向落后低头。

    但老爹毕竟还是老爹,所以沈婷婷还是不放心,轻轻叹道:“据说老学究都是犟驴脾性,喜欢尥蹶子。”

    这是在调侃自己的老爹,见沈婷婷偷乐,金月生敲了一下她的脑壳。

    沈婷婷捂着脑袋护疼,抬头冲金月生撇了撇嘴,脸上带着愠色,眼神里却露着坏笑。

    金月生捏了捏她的脸蛋,一脸坏笑:“师兄没把你调教开,却灌了你一肚子坏水!”

    沈婷婷气歪了鼻子,笑岔了气,粉拳乱砸了过来。金月生哈哈大笑,紧紧地将她捂在了怀里。

    过了一会儿,沈婷婷的脸色,又暗淡下来。

    开玩笑归开玩笑,但事情还没说清楚。万一老爹不同意,给金月生来个父命不可违,沈婷婷可就抓了瞎。

    因此见她脸色变了,金月生及时安慰道:“按照我们女真人的古老习俗,我爹也没什么好说的。”

    沈婷婷迫不及待:“什么古老习俗?”

    金月生反问:“在湘淑的葬礼上,郑亲王济朗曾经说过,你难道忘了?”

    沈婷婷闻言,回忆了起来。

    女真人的古老婚俗,济朗的确说过,但比较简单。

    见沈婷婷脸上疑云顿起,金月生缓缓解释道:“第一种是抢婚,就像满塔一样,比较野蛮。这种婚俗,一般会造成两家人员的伤亡,所以只要不是背信弃义,一般不会采用这种方式。第二种就是自由结合,这种方式,相对比较符合天性,也是最流行的婚俗。”

    沈婷婷忙问:“怎么个自由结合法?”

    “对于我们猎户而言,只要双方同意,打头山猪送过去,就完事了。”

    金月生顿了一顿,用手指刮了刮她的鼻子,“比起媒约之言、父母之命等等乌七八糟的利益纠葛,简单的多吧?”

    沈婷婷闻言,低下了头。

    然而曹继武给她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想要忘却,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恋人的羁绊,会不会影响金月生呢?沈婷婷拿不定主意。

    看她脸色,金月生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头,轻轻叹道:“师兄是你最爱的人,或许永远都是,但我们却是最合适的!”

    沈婷婷闻言,彻底放心了,身子不由自主地一歪,轻轻躺进了金月生宽厚的胸膛。

    此时时间似乎停住了,二人相拥良久。

    沈婷婷闭眼,正在享受幸福,忽然粉嫩的脸蛋,被大大地啃了一下。

    在这世间还有谁,会有这么大的胆子?不用想,沈婷婷没来得及尖叫,一脚就踹了过去。

    调皮鬼一脸的得意,几乎笑破了肚皮。

    原来二人只顾谈情说爱,早落在了后面。金日乐正和佟君兰闲耍,忽然察觉到少了两个人,于是悄悄往回走了过来。

    沈婷婷又被吃豆腐了,气急败坏,发了疯似的追赶金日乐。金月生也很生气,帮着沈婷婷追了过去。

第527章 前线态势() 
严酷的法令,对于秩序规则的确立,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玄门道法,阳极生阴,阴极反阳,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所以所有的事情,至少都有两面性。

    法令的最大的不足,就是残酷,曹继武快刀斩乱麻,确立了新的规则,但也杀了不少人,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遗留的孤儿,如果放任不管,他们只能自生自灭,这违背了曹继武洗革的本意。

    而王丰素和施来恩的到来,对解决这件事,起到了关键作用。有了杜省斋的支持,孤儿院的经费,就有了保障。

    西洋人的理念和东方人的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两种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矛盾。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纷争。成楚客身为湖广第一高手,在侠客中的威望最高。因此有了他的加入,让那些想闹事的人,也断了念头。

    曹继武又请了杜省斋、顾炎武、王夫之等民间人士,来处理其他的后遗症。

    相对而言,民间人士出面处理后遗症,远比官府来的有效。因此此时,由湖广右布政使司主持,民间力量辅助,两者相辅相成,长沙府的发展,很快进入了良性循环。

    经过强力手段治理,长沙城的面貌,焕然一新。时局稳定之后,曹继武将一切事务转交,并派仇仕通带上精步营一半的弟兄,跟着王辅臣前往武昌。

    仇仕通将曹继武的治理方法,详细地向经略使洪承畴作了报告。洪承畴对曹继武的雷厉风行,大加赞赏,同时也对他善后的方法,极为感兴趣。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完仇仕通的报告,洪承畴显得异常的高兴,迫不及待地想立即赶往长沙,亲眼看看右布政使司的新面貌,但却被哈尼等人,极力劝阻。

    湖广巡抚哈尼,虽然身为满人,但饱读诗书,对仁义之道和心性中庸等,汉人儒家精神,极为痴迷。他早就听说过曹继武的残忍手段,简直是愤怒得要撞墙。

    而武昌左布政使张庚,则认为范承谟捞了便宜。所以他不但痛恨曹继武,也嫉恨范承谟等人。因此张庚也帮着哈尼,说曹继武等人的坏话。

    监察御史马自达和巡按御史李步统,早就和曹继武有隙,因此二人仗着朝廷的撑腰,准备弹劾曹继武。

    但曹继武是打着经略使府的名义施政,因此洪承畴对两个捣蛋的御史,很是不爽。

    曹继武只是个千户,正五品武将,远远达不到弹劾的品级,而且洪承畴也不是软柿子。于是这帮人在背地里捣起鬼来,他们决定不管曹继武的品级。

    为了增加可信度,两个“聪明”的御史和哈尼等人商议,背着洪承畴,把右布政使范承谟、穆马、爱星阿、祖泽润、刘之源和耿介等人,统统当成曹继武的同党,加以弹劾。

    御史的奏折,很快上达天听。大清朝堂之上,那帮愚昧无知的家伙,听闻曹继武残酷的手段,顿时将他们的嘴上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前方的军心刚刚稳定,哈尼等人,突然这么来了一下子,湖广长沙前线,众位大员,顿时炸了锅。济朗亲自出面,也平复不了众人的怒气,他只得向朝廷发出六百里加急文书。

    好在辅政大臣索尼,还没有老糊涂,亲自下令洪承畴,将西南经略使行辕,移驻长沙,并任命吴三桂为征西大将军。

    这么一来,文由洪承畴负责,武由吴三桂负责。大清将湖广前线的命运,交给了两个汉人。虽然有很多人,对这个局面不满意,但前线有济朗支持,朝廷有索尼主持,众人也只是赔上力气吆喝几声而已。

    小吴门驻地,让给了孤儿院,曹继武只得将精步营,驻扎在湘春门外关帝庙。

    洪承畴一到右布政使司,立即对长沙府进行了考察。

    曹继武处理政务的能力,真是让洪承畴吃惊。尤其是西洋人主持的孤儿院,真是让他大开眼界。从此洪承畴对曹继武,刮目相看。

    如果没有洪承畴的统筹坐镇,吴三桂的征西大将军,也只是个虚名而已。因此吴三桂对洪承畴,更加的敬重,腾出了自己的王府,让给经略使行辕。

    但洪承畴不愿夺人所爱,想驻关帝庙,毕竟精步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