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山河志-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四祯没有说话,但看她脸色,曹继武已经知道了答案,于是给二金等人递了眼色。二金也不再瞎闹腾,指挥着侯得林等人,动手将灵柩火化。

第544章 辞灵() 
曹继武用眼神,示意刘玄初一起去辞灵,但刘玄初却没有动。回头看了他闪烁的眼神,曹继武知道他有暗话,于是冲他点了点头。

    二金带人去添柴,孔四祯在哭灵,此时偌大的灵堂之中,只有曹继武和刘玄初二人。刘玄初用眼神四处瞄了一圈,确保无人,才不动声色地凑近曹继武,暗中往他手里塞东西。

    一锭朱金,一锭雪花银和一枚厚感的铜钱,曹继武没有看,仅凭感觉,就知道手里的东西。

    华夏的历史,记载的全是帝王士大夫的斗争,但背后的推手,却是不折不扣的利益。只有利益不可调和,才会有纷争。

    所以金银铜这三样东西,是王朝稳固的根基。大明之所以败亡,其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朝廷缺钱。这么隐秘的根由,华夏传统仕途经济思维的人,是无法看到的。

    如今的云南,是华夏金银铜的主产地,曹继武何等精明,立即就洞悉了刘玄初的意图。

    刘玄初这人,渊综广博,机谋高深,实乃天下少有的高人。但他的主公吴三桂,曹继武却不敢恭维。

    于是曹继武微微一笑,冲刘玄初小声道:“争锋天下,非大志之人不可为。那个老犊子,好像还欠点火候!”

    吴三桂大志不足,成就一方诸侯,绰绰有余了,然非争雄天下之人。

    刘玄初明白曹继武的意思,摇头回道:“火候是熬出来的,机会是等出来的。刘邦朱元璋之流,所谓的大志,是后人臆造出来的。不管是什么人,历史的滚滚浪涛,有时会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将他推向前台。”

    “这个时候,如果他能抓住机会,就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深的印痕。关中良相王猛,南朝良将陈庆之等等,老弟饱读诗书,就不用老夫枚举了吧?”

    历史的浪潮,如果真的拍到了面前,无论是谁,不接是不可能的。平西王吴三桂,虽然没什么大的追求,但至少要比孔有德尚可喜之流强些。

    自张居正一条鞭法以来,明国的税赋以白银结算,从此西班牙白银,大量涌入华夏。明国的金融命脉,也被牢牢掌控在西班牙人的手里。因此万历皇帝,发动了改土归流战争,就是要控制西南的金银铜资源,摆脱西洋人对金融的控制。

    控制了云南,牢牢抓住金银铜,就掌控了大清的金融命脉。掌控金融命脉,就牢牢控制了大清的国运。如果在刘玄初的辅佐之下,吴三桂真的占领云南。无论在任何时候,吴三桂对大清,都具备绝对的主动权。

    以现在曹继武自己的实力,如果和吴三桂硬拼,必定是两败俱伤,这也正中大清的下怀。

    对方已经主动暴露玄机来示好,自己不接,就相当于撕破脸。

    曹继武想了一下,叹了口气:“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一言为定!”

    刘玄初伸出了手掌。曹继武伸手对了上去,点了点头。刘玄初大喜,于是伸手引路。曹继武也不客气,二人并肩来到了门外。

    太阳发出炙热的光芒,照得大地到处发烫,让人的感觉极不舒服。然而谁也没有抱怨,因为眼前熊熊的大火,在愤怒地燃烧,烧掉了大明的罪恶,同时也烧掉了大清的忠心。

    干柴被大火无情地撕裂,发出阵阵的噼啪之声,似乎在宣泄着自己满腔的不甘。浓烟被燥风肆意地抽打,散出滚滚的焦臭之味,好像在挥霍着自己无尽的罪恶。

    对于定南王孔有德,刘玄初最多的是愤恨。然而自己的主公吴三桂,和孔有德实乃一丘之貉。没有实力的支撑,激愤的民族情绪,只会让耻辱来的更快、更彻底。空有的一腔热血,极有可能就像眼前的罪恶,被大火烧的,最终连点渣也不会剩下。

    望着不断闪烁的火苗,刘玄初心中感慨万千。

    二金作为大清的人,对汉人孔有德的忠心,自然是大感意外。为什么他孔有德,会把自己的忠心,留给了大清?

    这是一个,让汉人不敢面对的问题。但眼前的事实,确实发生了。选择性遗忘和选择性逃避,都是愚昧弱者惯有的德性。所有不好的问题,在愚昧弱者面前,似乎永远都是不好的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年大宋帝国的耻辱,五百年后的今日,又重新轮回了一次。

    如何解决不好的问题,如今的大清,好像没什么头绪。难道以后,大清也要像汉人一样,还会再来一次轮回?二金感到一阵的后怕。

    作为汉人,曹继武不齿孔有德的所作所为,但这仅仅只是情怀。

    作为理性之人,孔有德的忠心,也让曹继武产生出异样的佩服。试想,有几个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忠心留给大清?

    大清的荣耀,就是大明的耻辱。耻辱的结果,大半的原因,却是在大明自己身上。无知产生了愚昧,愚昧产生了无能,无能的结果,就是耻辱。

    无知容易情绪化,愚昧的表现是麻木,无能的体现,则是恨铁不成钢。从皇帝到士绅,再到黎民百姓,无知愚昧和无能,是大明最真实的写照。大明几乎没有一个人,敢面对自己的问题,更别提去解决了。

    要解决无知愚昧和无能,自己这些妖异的观念,或许有效。然而自己就是那根出头的椽子,但如果这根椽子是刚,是铁,等房子倒了,椽子也不会烂掉。看来还是实力决定一切,要想施展自己的理念,必须提升自己的实力。

    诚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实自身的硬实力,才是正道。

    对于那些无能之人,孔四祯自然是瞧不上。所以此时的她,根本无视别人的看法,一心想着,让自己的家人魂归故里。

    出于死者为大的情怀,和三兄弟的面皮,侯得林等人,才来帮忙的。要不然,即便是八抬大轿,他们也不会来费、这番讨人嫌的力气。

    面对火中的亡灵,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心事。谁也没有说话,大家心照不宣,默默地注视着不断蹿升的火苗。

    大火整整烧了一个时辰,才慢慢熄灭。二金带着侯得林等人,将骨灰按照灵牌,装了几十个坛子。没有装完的骨灰,被侯得林等人就地掩埋。

    对于大家的帮忙,孔四祯非常的满意,不断地向众人鞠躬致谢。

    桀骜乖张的孔家大小姐,如此的谦虚,侯得林等人,也不再讨厌她。

    金日乐扶起孔四祯:“心意我们领了,你真要带着他们回家?”

    孔四祯点了点头。

    万里扶灵,这好像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以孔四祯刚毅的个性,要改变她的疯狂,此时此刻,恐怕只有曹继武的话有效。众人的眼睛,不约而同地盯着曹继武,但曹继武却向众人点了点头。

    家庭的剧烈惨变,给孔四祯很大的精神打击。孔四祯的这个想法,虽然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却是她目前的精神支柱。如果曹继武改变了她的想法,那这个精神支柱,就变成了爱情。曹继武是有老婆的人,他不太愿意再来招惹情愫,所以他支持孔四祯的决定。

    所有的人,都心照不宣,二金让侯得林去准备灵车。

    对于曹继武的态度,孔四祯有些落寞,但也无可奈何。毕竟男人要对女人负责,但不是所有的女人。恨上天有眼无珠,慢了半拍。如果最先进入曹继武视线的,是她孔四祯。那么曹继武现在要负责的,一定是她孔四祯。

    灵车很快就备齐了,孔四祯心存些许希望,两眼充满渴求:“继武哥哥,跟我一起走吧!”

    自己对她是什么感觉呢?爱她?怜她?疼她?好像都有。

    如果没有遇到杏儿,兰儿和婷婷,或许真的有希望。自己不是一个无情的人,但自己的专一,好像很有水分。兰儿虽然嘴上没有说,但她心里不会不想。

    这个时候,四祯还是把希望落在自己身上。哎!做好男人真难!有时真的希望,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

    曹继武心绪澎湃,他没有说话。

    见曹继武默然,金月生走上前来,凑近孔四祯,轻轻附耳道:“路上会遇到兰儿的。”

    卓绝而睿智的男人,几乎是每个女人,梦寐以求的伴侣。然而不属于自己的,真的就得不到吗?沐云翾走了,东娥走了,沈婷婷也退出了,陈圆圆只把你埋在内心深处。自己真的也要退出吗?继武哥哥,你若真是个流氓,那该有多好

    月生替你给了答案,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兰儿是最适合你的。哎!既然得不到,就好聚好散。继武哥哥,我也会把你埋在心中。不知你是否也是如此?

    孔四祯心绪如潮,轻轻地依偎在宽阔而厚实的胸怀里。

    曹继武没有拒绝,也无法拒绝,他伸出双手,紧紧地抱住了她。

    良久,孔四祯耐心地帮曹继武整了整,被风吹散的鬓发。二人相顾默然,眼神却包含千言万语。

    曹继武立志洗革,孔四祯一直担心,语气充满关切:“那些人是拉不动的,他们不但不会感激你,还会无比的痛恨你。继武哥哥,你还是”

    孔四祯不想让他伤心,所以她只说了一半。

    但曹继武明白她的心意,帮她捋了捋秀发,语气坚定而无畏:

    “我不在乎!”

    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如石沉大海,没有一点的波澜。曹继武一脸的平静,超然的平常。对于实力超强的自信,孔四祯顿时觉得,自己的关切有些多余。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孔四祯没有再多说一句,转身而去。

    曹继武暗中将一支镖,塞到吴妈的手中,小声叮嘱道:“路上有人为难,出示这支镖,可保平安!”

    吴妈连连点头,小心藏了镖,转身随着灵车而去。

    成楚客是湖广的脸面,他不干涉,湖广就是安全的。少林寺一战,三兄弟暗中施恩与中原武林。看在曹继武的薄面,他们也不会干涉。

    大清要为孔有德举行国葬,到了直隶境内,京师自然会派人迎接。湖广和河南早已是大清的国土,只要有实力的江湖朋友,卖曹继武的情面,灵车就是安全的。对于一个少女,万里扶灵,这是曹继武唯一可以帮忙的地方了。

    浩浩荡荡的灵车,很快就消失在山峦起伏的远处。关于忠心与可耻,功臣与罪人,争议与公议的纠结,随着灵车的远去,也算是结束了。活着的人,永远都有自己的事情。活人嘴里,所有逝去的人,也都是为自己服务的。所以过好自己的当下,才是活人的正路。

    调皮鬼金日乐,冷不丁捅了刘玄初的腰眼,一脸的坏笑:“你这蜀耗子,动动嘴皮子,就让我们白干粗活。这拱地的本事,可真是不一般啊!”

    金月生也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趣:“死人忽悠完了,活人忽悠走了。接下来,你这狗头军师,又有什么坏豆腐水?”

    “都狗头军师了,能不忽悠崽子吗?”刘玄初一脸的平静,掩饰不住的坏笑。

    “这老东西,嘴巴还真溜!”二金这下上手了,金日乐挠左边,金月生挠右边。刘玄初护痒,一脸极为难看的笑容,连连求饶。

    直到刘玄初答应请众人到阳江楼吃酒,二金才放手。

    军师弯腰捡起被折腾掉的帽子,叹了口气:“哎呀!我都七十多岁的人了,竟然和你们这帮后生崽子瞎闹,这副老脸,也真没谁可比了!”

    金日乐不耐烦地推搡:“少扯犊子!快走。”

    刘玄初站立不稳,摇头骂道:“你个龟儿子,怎能有奶就是娘呢!”

    “叫你个蜀耗子嘴油!”

    金日乐又上手了。一老一少,顿时又闹了起来

第545章 李牧旧事() 
白文选和李定国里应外合,在安龙府打败孙可望。刘文秀和艾能奇二人,趁机在镇远府策动兵变,归建李定国。

    李定国念在往日的兄弟情分上,答应只要孙可望悔过自新,依旧与他和好如初。刘文秀和艾能奇二人,也派人劝说孙可望幡然醒悟。在众将的恳求之下,永历朱由榔,也赦免了孙可望的罪过。

    然而孙可望作为老大,久在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之上,一朝落败,羞愤难当。他不顾原大西军众弟兄的劝阻,只身逃往长沙,向洪承畴投降了。

    仅仅是投降还不够,孙可望把大明在云南的一切,全都告诉了洪承畴。这一无耻之举,令清军对云南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

    清军主帅,征西大将军吴三桂当机立断,绕过重兵防守的安龙府,向七星关进发。

    七星关位于蜀南、滇北和播州交界之地,扼守西南要道。只要打通七星关,便可以攻占乌蒙府,打开滇北的门户,从而直插滇中昆明城。

    黔中乃当年僰人的重地,尽管吴三桂是秘密行军,但大军延绵百里,行军的过程中,还是被杨延寿知晓。杨延寿势单力薄,无力抵挡吴军,于是将消息,迅速通报镇远府的刘文秀和艾能奇。

    此时的刘文秀和艾能奇,只是看住了原来孙可望的旧部,军心不稳。然而身在前线的刘文秀和艾能奇,一听到消息,立即洞悉了吴三桂的意图。形势异常危急。作为职业军人的敏感,他们也等不及李定国的命令,直接率兵飞奔七星关,截击吴三桂。

    西南咽喉七星关,顿时成为了明清双方争夺的焦点。

    七星关前七星卫城,乃明朝大将傅友德所建。此处卫城,乃七星关的门户,一旦有失,吴三桂的十万大军,将会像潮水一样涌入关中。到那个时候,就是神仙亲自下凡,也抵挡不住吴军进击云南的步伐。这也是当年傅友德,击败大元梁王的招数。

    两百多年的梁王旧事,会不会重新在七星关,再来一次呢?

    好在刘文秀和艾能奇二人,临阵应变能力超强,几乎和吴三桂同时到达了卫城。两支兵马,一左一右,夹击立足未稳的吴军。卫城里原有的明军,也趁机用回回砲远距离攻击吴军。

    血拼亏本,吴三桂秉持军师的轻重缓急四字方针,见明军的援军来了,立即后撤。

    刘、艾二人兵少,没敢轻易追击。吴军见明军退回卫城,又掉头返回,将卫城的正面堵死。

    卫城关城,乃当年傅友德用青石糯米浆,修建而成,异常的坚固,对于冷兵的防御,堪称完美。吴三桂毫无办法,只得发下大将军令,急调佟国纲赶来。

    然而黔中道路,湿滑起伏,异常的狭窄复杂。火器营的装备,沉重庞大,行军速度,异常的缓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吴军只得停在关前,静待火器营的到来。

    卫城虽然坚固,但却抗不住火炮的攻击。刘、艾二人的先头部队,人马不多,于是急忙上表,请求昆明城火速增援。

    李定国打败了孙可望,终于被永历朱由榔委以大任,独掌军国大事。老大要做的,是运筹帷幄,统筹全局。而李定国一直擅长的,却是计谋画策,前线冲锋。所以一直是老二的李定国,猝然之间当了老大,产生了极大的不适感。

    毕竟突然之间的角色变换,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然而明国生死存亡之际,对手吴三桂,是不会给李定国适应时间的。否则他吴三桂,有可能就会步孔有德和堪尼的后尘。

    返回昆明城之前,李定国已经在安龙府,做了周密部署。按照他的设想,即便吴三桂有三十万大军,也无法突破安龙府防线。

    久经战阵的李定国,当然对自己的策划信心满满。但战局的变化,则是弹指之间的事,吴三桂绕开了重兵守卫的安龙府,直插兵力薄弱的七星关。

    前线危机时刻,此时的昆明城晋王府内,鸿胪寺少卿卢莫渝,将刘文秀和艾能奇发来的十万火急表文,递给了李定国。

    李定国得知七星关被袭,惊得浑身颤抖起来。

    见李定国要签发调兵军令,卢莫渝急忙伸手制止:

    “且慢!”

    卢莫渝的举动,让李定国大吃一惊。

    但他是朱由榔身边的红人。李定国定了定神,急切地解释道:“七星关乃滇北咽喉,一旦有失,昆明城将无险可守!”

    卢莫渝微微一笑,捋着山羊小须,不紧不慢,颇有一副神机妙算的范儿:

    “七星关距安龙府千里之遥,一路上高山险峰重叠,溪流河汊纵横,道路曲折庞杂。大军行进的实际路程,至少在两千里之上。吴三桂要袭击七星关,肯定是秘密行事。”

    “镇远府,安龙府和七星关,呈三角布局,三地之间,都在两千里的路程,刘文秀和艾能奇身在镇远府,又是如何得知这一消息的?既然他们知道这一消息,只需一人前去即可。但二人却同时去了七星关,难道镇远府就不要了?黔中就不要了?”

    镇远府真的就不要了?军情十万火急,其实刘文秀和艾能奇二人,根本就没想这么多。而实际上,吴三桂进军七星关的同时,洪承畴也派出赵廷臣,在镇远府背后插了一刀。

    前有大清贵州巡抚赵廷臣,后有征西大将军吴三桂。孙可望叛变,其部下军心,本来就不稳,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镇远府也是非丢不可。刘文秀和艾能奇二人,是凭着职业军人的直觉,果断地做了丢车保帅的举动。

    然而此时的李定国,身不在前线,对战局的实际变化,当然是毫不知情。卢莫渝的这一番话,在此时的李定国看来,却是非常有道理的。

    见李定国久久不说话,卢莫渝旁侧敲击,漫不经心地添把火:“当年的赵匡胤,借助契丹入侵的名义,东京城外陈桥驿,开了黄袍加身的先例。镇远府是黔中的门户,其守将大多是孙可望的旧部。清军的动向,连主帅都不知道,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赵匡胤!”

    的确,孙可望的一阵幺蛾子折腾,给李定国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前线大将刘文秀和艾能奇擅自调兵,经卢莫渝一挑拨,竟然让李定国看到了孙可望的影子。

    尽管刘文秀和艾能奇的表文,把险情说的很详细,但不在前线的李定国,却看不到。平常之间,刘文秀与艾能奇二人,和孙可望的关系更为亲近。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担心最终占据了上风,李定国立即以整顿军务的名义,下令刘文秀和艾能奇返回昆明城。

    当刘文秀和艾能奇接到命令的时候,气得当场吐血昏厥。众将急忙将二人扶到床上。

    过了很久,刘文秀首先醒了过来,捶足顿胸地哀叹。接着艾能奇也清醒过来,满腔的悲伤,无尽的痛惜:“三哥,二哥这是怎么了!咱们三十年的兄弟,从来没见他如此糊涂过?”

    李定国这人,外表木讷沉默,不拘言笑,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外在形象。不但是刘文秀和艾能奇,就是大西军内部的许多弟兄,平时也不太愿意和李定国靠的太近。

    然而李定国久冲前阵,以智睿勇猛著称,是张献忠军中最能打的一个。众兄弟虽然膈应李定国冷漠的外表,但一到危机关头,对他却是绝对的信赖。包括刘文秀和艾能奇,尽管他们和孙可望表面上亲近,但内心一直没有怀疑过李定国的能力。

    所以孙可望出了幺蛾子,几乎所有的兄弟,都向着李定国。然而眼前的军令,让刘文秀和艾能奇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

    见刘文秀久久没有回答,艾能奇突然下定了决心:“三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如”

    艾能奇还没说完,就被刘文秀摆手给制止了。

    当年的刘文秀,不大一点,就跟着李定国贩私盐。几十年的交情,刘文秀对李定国果决的性情,比任何人都要了解。

    过了一会儿,刘文秀叹了口气:“二哥一口唾沫一个钉,属犟驴的脾性。军令不可违,如果咱们抗命,最终的结果,就是杀头。赵国的李牧,就是这么死的。到那个时候,咱们就连辩解的机会,也没有了!”

    艾能奇不甘心,叫嚷道:“二哥要是真杀了咱们,难道他不会后悔?”

    刘文秀摇头苦叹:“他肯定会后悔,但那是后话。当年的李牧死了,赵王也很后悔,但赵国还是灭亡了。如果咱们俩是李牧的命,吴三桂就会立即突破七星关。到那个时候,大明的彻底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作为老三,刘文秀还是要比艾能奇谋高一筹。如今李牧的命运,竟然毫无征兆地落在了二人的头上,让二人愤懑难当。刘文秀说的很对,身死国破,最终也改变不了结果。

    艾能奇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愤愤地怒道:“二哥这是怎么了?他饱读诗书,难道不知道李牧的故事!”

    当年李牧的死,表面上是因为王翦的反间计。实际上却是郭开和赵王,一个贪财,一个昏庸。朱由榔像极了当时的赵王,这郭开呢?

    刘文秀突然惊呼:“卢莫渝!”

    艾能奇闻言,大吃一惊:“三哥的意思,是卢莫渝背后捣鬼?”

    “极有可能!”

    刘文秀点头,愤愤地骂道,“这个驴球子,一直极力暗示朱由榔制衡。他久在二哥的军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