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山河志-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宣慰司规模。命令悠忽,只留一万人,其余全部就地遣散。如有不从,大清将派千户曹继武,全权处理缅中事务。
缅甸宣慰司,只是缅中众多宣慰司的一个。所以这哪里是文书?分明就是故意撩拨悠忽的。
果然,悠忽读完公文,顿时暴跳如雷。山砍看了文书,脸都绿了。扇乎看了一眼文书,顿时扯得粉碎。
悠忽怒气难消,要杀使者解恨。但仇士良事先知道了文书的内容,递了文书之后,在赵全水的协助下,早开溜了。找不到使者,悠忽更生气了,立即要点起兵马,杀向孟养城。
目前八旗军就在孟养城中。攻击孟养城,就相当于和大清开战。吴三桂刚撤不久,如果和八旗军打了起来,他一定会掉头回来。到时候和吴三桂打起来,缅军不一定能占上便宜。
孟养城只是边陲小城,西南经略使行署,掌管大江以南,半个华夏。这么厉害的机构,怎么可能会在孟养城?一个小小的千户,怎么可能代替了洪承畴?
这封文书,很有可能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暗地里耍的阴谋。经军师山砍提醒,悠忽顿时冷静下来。
然而文书已经被扇乎撕得粉碎,此时根本无法辨认真伪。山砍于是建议,派出一个使者,到孟养城中,问问简亲王。
毕竟悠忽和‘简亲王’有君子协定,白纸黑字,手印、头盔,凭证样样俱全,他总不能不认账吧?悠忽觉得山砍的建议有理,先礼后兵,才是正路。于是悠忽派了心腹白芒,带上礼物,前往孟养城。
孟养宣慰司府,众人正要离开。忽然卫士跑到几度面前:“悠忽特使白芒,特来相见。”
那天几度衣衫不整,形象不佳,竟然被山砍等人,认为冒牌货。几度火燎脾性,一听使者来,气呼呼地宣进。
众人也乐得看热闹,于是纷纷退到一边,给几度捧场面。
白芒进来,一通行礼之后,忽抬头,顿时纳闷了:主位这人,黄金铠甲,威风凛凛,倒是王爷派头,但模样变得也太快了吧!
那个短裤的冒牌货?这家伙,怎么看怎么像。
次席这位,才是‘简亲王’,侧席这位,则是‘豫亲王’。这大清鞑子,到底在搞什么鬼?拿我来穷开心来了?
他娘的,简直不把我放在眼里!不管他,等我回去了,叫大王立即发兵,送你们这些王八蛋上西天,以解我心头之恨。
白芒打定主意,乐呵呵地给次席‘简亲王’,和侧席‘豫亲王’,分别行礼,却把主位的‘冒牌货’,给冷落了。
几度再也按耐不住,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上去一个大嘴巴,将瘦小的白芒,直接扇出了厅外。
白文选也喜欢闹,脱下自己的草鞋,及时地扔给了几度。
暴怒之中的几度,也闻不到臭味了,伸手接过草鞋,一把揪起白芒,一阵呼风唤雨般地狂扇:“挣开你的狗眼看清楚,老子才是简亲王!”
“叫你瞎了眼的犊子,敢说老子是冒牌货!”
“你们这帮瘪犊子玩意,全他娘一群棒槌!”
堂堂大清王爷,亲手打人,这也太不像话了!多尼急忙上前,要劝阻几度。
爱星阿却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曹继武那混犊子,把大话捅上了天,趁此机会,让简亲王再给他添把火!”
多尼白了爱星阿一眼:“这是什么话!殴打使者,就是宣战。军国大事,岂能当做儿戏?”
白文选赤着一只脚,凑了过来:“曹继武这驴球子,他把事都张罗齐备了,他既然喜欢闹腾,咱们看笑话就是了!”
多尼瞪了白文选一眼:“你这是混犊子主意,二十大军,岂能当成笑话?”
马宝也凑过来,一脸的笑嘻嘻:“孟养城条石砌成,城高池深。没有大炮,纵有大军百万,也别想进来。悠忽一旦开战,吴三桂立即就会回来。到那时,咱们里应外合,定杀他个片甲不留。所以洋妖队这帮驴球子,他们要折腾,就由他们得了!”
多尼还是有原则的,怎奈众将都喜欢看热闹。他架不住众将一堆坏笑,愤愤地骂了一句:“一群王八犊子!”
白芒被扇的满脸是血,死去活来。手上累了,几度又一通乱踢,把白芒折腾了个半死。把所有的怨气发泄完了,几度忽然发现,手里拿着的,竟然是一只臭草鞋。
见几度愣愣地傻样,众人全笑翻了。
几度又好气又好笑,一把扔了草鞋,要揍白文选。大厅里追逐嬉戏,顿时闹了起来。
打了白芒,就相当于打了悠忽。白芒一身淤血,悠忽大怒,立即点兵前来。
要想在缅中坐稳王位,孟养城必须拿下。
但这座城虽小,却坚固异常。因此寻常的骑兵、步兵等一般兵种,根本奈何不了孟养城。悠忽于是调集最精锐的象兵,充当先锋。
大象优点非常明显:身躯巨大,像山一样冲击,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身量极高,借助象楼,士卒可以直接跳上城墙。
力气极大,两头大象配合,能轻松撞开城门。
水性极高,越壕过河,简直是小菜一碟。
因此有大象帮忙,悠忽拿下孟养城,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缅军将士,个个信心满满,斗志高昂。
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在行进之间,突然撞见一支怪军。
这群妖怪,装束怪异,个个披头散发,如同巫师一般,滚动着牛皮盾,瞬间缩成了一团,像极了一只乌龟。
谁也没见过这等阵势,热血沸腾的缅军,顿时大感困惑,纷纷停下脚步看稀奇。
精步营列阵孟养城下,早已等待多时。
先头象兵一停,背后的步兵,将会陆续涌来。象兵步兵混杂,就像一股巨大的泥石流,三百精步营,哪里顶得住?所以鱼鳞阵顿时开了一个口子,吐出一个调皮的家伙来。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跳大神的金日乐,又是挤眉又是弄眼的撩拨。扇乎顿时火冒三丈,红旗一招,箭雨标枪,犹如飞蝗。
然而鱼鳞阵严密无缝,箭枪如雨,钉在牛皮盾上,根本不起作用。
箭枪无效,扇乎气得跳脚,红旗又一招,三百头大象,就像一群滚动的大山,向精步营压来。
大象的冲击力,无法用语言形容,这是缅军压箱底的技能。孟养城上,多尼、几度、爱星阿等等,心悬一线,被吊得喘不过气来。
当初孙可望投降,把李定国的老底,全抖露了出来,其中就包括象兵。
赵全水和四兄弟拿着大量钱财,靠着山砍的关系,在缅军当中混的如鱼得水。所以象兵对当前的精步营来说,没什么秘密可言。
所有的事物,至少都有两面性,所以大象也有弱点。
大象全身皮糙肉厚,如同天然的盔甲,连炮都打不透。但脚后跟,耳朵和鼻子,却是大象的敏感部位。驯象人常常刺激这三个部位,来教训不听话的大象。
脚后跟位于后面,鼻子灵动异常,到处甩来甩去。所以正面攻击,精步营要打这两处的主意,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是耳朵就不一样了。那两只蒲扇大的耳朵,扇在大脑袋两边,对于铳法精绝的精步营来说,简直就是活靶子。
然而大象在狂奔之中,为了提高命中率,精步营以二十杆铳为单位,‘照顾’一头大象。
骑兵可以一边控马,一边冲杀,但象兵却不行。
大象身躯庞大,力量惊人,即便有那么大的缰绳,有谁能拉得动大象?
所以对于象兵来说,专门指挥大象的象奴,才是关键。没有象奴的指挥,战场上的大象,就是没头的苍蝇。对于战场指挥官扇乎来说,他指挥的是象奴,而不是大象。
和骑兵一样,象兵也讲究阵法。但一群大象跑动起来,对于弱小的人来说,如同世界末日一般。所以象兵不用迂回包抄等等,这么复杂的一套。三头经验最为丰富的大象排头,六头紧随,依次类推,三百头大象,扇成倒梯形,如同蛮荒洪流,向精步营压来。
精步营的技能,是三兄弟用黄金,打造出来的。
精步营的意志,是三兄弟用钢刀鲜血,浇筑出来的。
精步营的理念,是三兄弟经过海陆恶劣战场,锤炼出来的。
所以,尽管对方的象兵,如同洪荒之力,颇显渺小的精步营,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岿然不动的鱼鳞阵,如同海中的礁石,似乎要承受滔天巨浪的冲击。
等大象冲入了有效射程,三兄弟终于开始动了。
二金托住来福铳,曹继武准备了掣电铳,三兄弟一人‘照顾’一个,将排头的三个象奴射落。
三声铳响之后,刘飞羽的六十名弟兄,顿时将排头大象的耳朵,打得稀巴烂。剧烈而钻心的疼痛,让狂奔的大象,顿时来了个急刹。
仇仕通带着直属队的弟兄,专门射杀象奴。
柳飞矛和刘飞羽,带着各自的六十名弟兄,密切配合,火力不间断,专打象耳。
巩铁城前出阵列,密切防护,防止飞枪流矢的伤害。
炮队的弟兄们,早已按捺不住,隔着盾阵的缝隙,操控鹰扬炮,打出硫磺开花弹。
大象皮糙肉厚,根本不怕炮打。但大象背上的象楼,那可是木头蕉叶搭成的。开花弹一爆炸,炙热的硫磺液,四处飞溅,象楼顿时成了一个个火球。精步营冷静的有效攻击,全打在了关键点上。
象楼上的弩兵、弓兵、枪兵等等,被烧得四处乱跳,纷纷被大象踩死。
没了象奴,耳朵被打烂,又背着一团火球的头象,哪里还敢往前冲?
大象也是结群的家伙,头象一崩溃,后面经验少又胆小的大象,吓得纷纷掉头乱窜。
本该屠杀敌人的利器,结果成了自己人的丧门星。缅军个个被吓出了胆水,跑不及的,被大象撞死,跑得慢的,被大象踩死,跑得快的,被后面的人堵死。孟养城下的战场,顿时真成了缅军世界末日。
兵败如山崩,扇乎见势不妙,想逃。但这得问问机灵鬼金日乐,答应不答应了。
来福铳是精步营最先进的火铳,但因为螺旋铳膛,目前只能用黄金制弹壳。所以整个精步营,也只有二金这两个大手大脚的家伙,拥有这种精良的火铳。
金日乐仗着铳法精准,不断地调戏扇乎。扇乎一会儿窜一会儿趴,被吓得不知所以然。
一颗铳弹二两黄金,比一户中等人家,全年的收入都要多。曹继武踢了金日乐一脚,一铳洞穿扇乎的脑袋,送他归了西。
金日乐很不高兴,还踢了曹继武一脚。但乐子已被曹继武破坏了,金日乐脑瓜子一转悠,顿时又找了乐子。
狂逃的大象,要打它的脚后跟,难度可是不小。金月生觉得有趣,也如法炮制。众兄弟觉得好玩,也要效仿。
大象在缅中,比牛还重要。战事一旦结束,这些大象,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将会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因此曹继武果断地制止二金:“打人不打象。”
打人早腻歪了,威力无穷的象兵,就这么被破了,弟兄们顿时觉得索然无味。
曹继武提醒大家:“接下来会有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弟兄们莫名其妙,曹继武没有多说,回身向孟养城挥旗,指挥众将进攻。
第565章 千里奔袭蒲甘城()
强大无比,势不可挡,犹如远古巨兽般的三百头大象,竟然被不起眼的洋妖队,轻松击破了!城墙上原本看热闹的多尼、几度、爱星阿等等,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浑身每一处毛孔,全被傻酥了。
见众人一个二个,如同木桩一样,没有丝毫正常的反应,曹继武于是弃了指挥旗,搭起三百斤硬弓,朝杨延寿射了一箭。
杨延寿身穿藤甲,刀枪不入,被劲箭一撞,顿时回过神来。
吊桥被放下,藤甲军如同猛虎一般,从城中奔出,追杀而来。
杨延寿一动,众人全醒过来了。几度、爱星阿、白文选等等,纷纷出动。精步营大破象阵,众军将士,个个热血沸腾,精神高涨,犹如雄鹰扑兔,杀将而来。
象兵被破,缅军强大的自信瞬间崩塌。就像西班牙人对付美洲文明一样,运用西洋理念的精步营,让缅军尝到了什么是秋风扫落叶。
密密麻麻的缅军将士,被各路大军一冲,瞬间成了羊群。看这副摸样,阿瓦城肯定是守不住了。久经沙场的悠忽,当机立断,放弃阿瓦城,沿江向蒲甘城撤退。
蒲甘城是悠忽的大本营,一见他撤退的方向。二金顿时明白了,曹继武刚才所说的任务。
杨延寿人数虽少,但也是精兵。藤甲军刀枪不入,水火不浸。悠忽即便回过神来,借助人数优势,对藤甲军反咬一口,也只能崩坏他自己的一口好牙。
此时精步营抢先夺取蒲甘城,如果能够成功,前有精步营,后有藤甲军,悠忽不想归西,佛祖都不可能答应。
但孟养城前去蒲甘城的道路,已经被悠忽的溃兵塞满。精步营要想抢先到达蒲甘城,必须迂回穿插。但这样一来,原本六百余里的路程,陡然间增加了一半。
曹继武早有谋划,精心选择一条,被土人称为蒙古肠的隐秘小路。
当年的蒙古人,为了征讨蒲甘国,专门开出来这条路。但这条路要翻越高黎贡山,太过凶险,加之路程遥远。所以自从蒙古人走过一次之后,这条路就被废弃了。
然而当地的玉石小贩,为了躲避官府的搜查,常常不顾凶险遥远,秘密趟这条路。因此这条路,也被当地人称为翡翠小路。其间高山林立,江河纵横,丛林密布,瘴气弥漫,极为的艰险。
地图上显示,这条翡翠路,大概只有八百里。但加上高山的落差,溪流的弯曲,金日乐仔细相了相,实际应该不止一千五百里。这比沿江道路,长出一倍还要多。
金月生仔细相了相潞江江滨道路,推测出悠忽的行军速度:溃兵拥挤,道路狭窄。悠忽要带着大军,返回蒲甘城,最快也要六天时间。也就是说,要想全歼悠忽,精步营必须在六天之内,跑完一千五百里的险路。
当年五十三个倭寇,从南京城到无锡县,在不熟悉路径的情况下,一昼夜狂奔近三百里。后来精步营当初训练时,经常跑着倭人原来的踪迹。所以跑路对精步营来说,难度不大。
但二金担心的是,地图的准确性,和路上有没有伏兵。
通过各类文献对照,这条路的真实性,曹继武早就确认了。赵全水早年经商之时,也曾走过这条路,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是不敢走这条路的。所以尽管官府也耳闻这条翡翠路,但却没有人敢来巡哨。
曹继武信心满满,二金也没什么好说的。众弟兄也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曹继武命令众弟兄,检查装备、药品和食物。等一切停当,精步营立即开往翡翠路,带着当年蒙古人开拓进取的超级顽强精神,向敌后大胆穿插。
这一路的凶险,果然名不虚传。高耸入云的险峰,一座连着一座。其间烈日、阴云、冰雹、冷子、大雪、大雨等等,所有的天气,一应俱全。
翻过一座高山,历经四季交替,冰雪沁骨,燥热熏蒸,寒暑间隔煎熬,这种滋味,远比受伤疼痛,难受多了。饶是见多识广的精步营,也是第一次感受。
溪河周边,湿雾弥漫,蚂蝗臭虫,满树都是,幸亏精步营备有盐泥,涂抹防护。要不然,指头粗的蚂蝗,从树上落在身上,比挨一刀还要可怕。
腐败沼泽,瘴气笼罩,毒烟肆虐。弟兄们带上防护夹炭草面罩,服下仙重生,口含薄荷脑。三兄弟打头阵,一会儿脚踏实地,一会儿攀树跳枝,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这令人恶心的死亡之地。
密不透风的丛林,野蜂四处横飞,毒蛇到处乱窜,弟兄们纷纷打开酒葫芦,往身上洒雄黄酒。
雄黄酒浓烈的气味,形成了一团看不见的防护罩。蟒蛇,过山风,野蜂毒虫,纷纷四处逃避,让开大路。
精步营少歇多动,翻山越岭,跳溪过涧,攀崖吊嶂,一路骂着老天,终于在第六日午时时分,赶到了蒲甘城下。
当年蒙古人做到的事情,精步营用自己的脚步证明,大神出身的穷棒子汉人,同样也能做到。众位大神爷爷,顾不上欢呼雀跃,趁守军错愕之机,迅速攻入蒲甘城内。
洋妖天降,就像当年的蒙古人一样,少见多怪的守城部队,很快就歇菜了。
话说两头,杨延寿的藤甲军,一路紧追不舍,不给溃兵停歇的机会。悠忽在山砍的建议下,果然反咬杨延寿。
象兵被精步营破了,所有的大象,早不知窜到哪里去了。悠忽只得派出了自己的亲兵卫队。但藤甲军刀枪不入,水火不浸。亲兵卫队,被打得四处乱窜。
这一下子,悠忽再也没有反击的力量。缅军知道了藤甲军的厉害,溃兵顿时更乱成了一锅粥,根本没法组织。
缅军的心气全没了,他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挤出吃奶的劲撒丫子,拼命逃回蒲甘城,借助坚固的城池喘口气。
乱兵相互拥挤践踏,犹如一团洪流,也终于在第六日,滚到了蒲甘城下。然而精步营抢先一步,占了蒲甘城。
此时的缅军,被杨延寿踢着屁股狂追,早已精疲力竭。将士们连站的力气都没有了,哪里还能打仗?
但悠忽不甘心失败,拼命驱赶将士攻城。蒲甘城是众将士老巢,所以即便拼了老命,也得夺回。
可是连象兵都奈何不了精步营,谁还敢上前?所以悠忽令旗一摇,后退的将士,竟然比前进的还要多。
悠忽大怒,亲自提刀督战。
即便是一群溃兵,少说也有近十万人。如果他们真的被悠忽,重新组织起来,精步营和藤甲军将会消耗不起。
在悠忽大刀的逼迫下,这帮溃兵的斗志,终于被逼出一点。
然而此时,混在军中的四兄弟,悄悄摸了上来。
董来顺架住了悠忽的大刀,黄飞升趁机一跃而起,雁翎刀轻轻一挥,就斩下了脑袋。陶之遥一脚,将悠忽的脑袋,直直地踢飞入半空。侯得林飞跃而来,脚尖一点,将头颅踢到了城楼上。仇仕通顺势长枪一挑,将脑袋高高地挂在了旗杆上。
悠忽一死,众将士再也无心恋战,纷纷投降。
斥候队的弟兄,早已熟识缅军的内部组织。在四兄弟的指挥下,阿强和阿生,带着弟兄们,很快就控制了关键将领。在精步营和藤甲军前后夹持之下,近十万人马,不到一个时辰,就全部被曹继武接收。
在斥候队弟兄的帮助下,数日之内,三兄弟对缅军,进行了精编。该留的留,该遣散的遣散,最终编简精兵五万余人。
完全控制了军队之后,曹继武以西南经略使行署的名义,发下命令:
命令仇仕通为缅中代巡抚,带着新编两万人马,南下接应周崔芝,巩固大古剌宣慰使司,牢牢控制缅中的入海口。
命令杨延寿为缅中代总兵,带领藤甲军以及新编两万人马,收复车里宣慰司、老挝宣慰司和孟艮府,打通云南通往安南和暹罗的通路。
军务处理完之后,曹继武又着手主持政务:
建立缅中布政使司,任命赵全水为缅中代布政使,山砍为代按察使。
悠忽在世时,虽然对山砍有所防范,但总体而言,待之还算甚好。山砍对他颇有忠心,再加上他不愿为大清服务,所以自从悠忽死后,山砍一直闭门不出。
自大元帝国以来,经过四百年的归化,缅中当地的仕人很多,山砍可是他们的代言人。这些仕人熟悉当地的情况,没有山砍帮忙,缅中布政使司的政务,很难展开。赵全水三次登门道歉相请,都被山砍拒绝了。二金想来横的,但却被曹继武拒绝了。
第566章 海棠的幽怨()
炎热多雨的南国,尽管有些潮湿,但并不荒凉。
海风吹来,精美的花盆里,文竹摇摆着修长的枝条,向周围展示着青翠。点点摇摆的修叶,不断地交错,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一颗巨大的芒果树,吊满了铃铛一般的青色果实,这些调皮的果子相互挤碰,似乎在交头接耳,切切嘀咕着什么。
三颗茂盛的香蕉树,晃悠着巨大的绿叶,似乎在努力地,将周围的湿闷扇走。
院中的一片海棠,来自江南。两百多年的传承,海棠依旧,人却早已换了十几代。
刚刚下了一场小雨,本来潮湿的空气,如今增添了多余的水分。似乎犹豫滋润过盛,一朵一朵,原本灿烂的垂丝海棠,此时显得更为的妖艳。
巨大的香蕉叶,扇走湿闷的同时,划过海棠,送来一阵阵幽香,似乎在传递着远古的精华。
院中的主人,斜躺在竹条椅上,望着繁盛的海棠,却一脸的郁闷。
这些海棠,凝聚着先祖的灵魂。先祖的繁茂,就如同现在的海棠。可面前的海棠,依旧能够亲眼看到,而先祖却只能用灵魂去感触。先祖没了,海棠依旧存在。可是如果海棠没了,先祖的灵魂,还会在吗?
主人的心,仅仅一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