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山河志-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索尼等人大骂之时,湖广战败的消息传来。
四川总督李国英和湖广巡抚张庚,联合二十万大军,竟然被李来亨杀的大败而逃。整个大清朝堂,顿时全是一片骂声。
当今天下,李来亨是最后一支汉人反抗力量。川督李国英和巡抚张庚,竟然令大清颜面扫地。索尼和鳌拜不得已,派出图海为抚远大将军,调集天下所有的八旗机动兵力,齐聚楚西夷陵,力争打好满汉之间的最后一战。
湖广战事一起,如果云南在背后捣乱,将会把大清逼入绝境。所以索尼和鳌拜,不得不答应吴三桂的条件。
吴三桂如愿以偿,在昆明城过起了小日子。
为了给图海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了稳固边疆,大清终于给了缅中名分:
金月生进封为一等武旌公。
金日乐进封为一等武英公。
仇仕通进封定缅侯,并任缅中总督。
杨延寿进封平缅侯,并任缅中总兵。
赵全水为缅中布政使,山砍为按察使。
精步营其他百户,皆被封为游击将军,三百士卒,皆领千户之衔。
此外被精步营招降的白文选,进封承恩公,马宝进封云南总兵。
郑亲王济朗、豫亲王多尼和简亲王几度,皆被赏银一万两。爱星阿和图敏,皆被赏银五千两。
功劳最大的曹继武,因为磨盘峰的见死不救,被削职为民。
消息一传到缅中,众弟兄顿时炸了锅。
磨盘峰的事,一定是几度使绊子栽赃。众兄弟义愤填膺,要找几度算账。
然而身在阿瓦城的几度,比蒲甘城更早得到消息。几度知道,接下来的行情,一定对自己不利,早撒丫子跑球。
二金好说歹说,给弟兄们保证,回朝给曹继武讨说法。
空口无凭,众兄弟要二金盟誓。二金不得已,喝了鸡血酒。
众兄弟还是不放心,于是派了刘飞羽、铁破甲、仇士良、张铁胆和阿强阿生兄弟,跟着二金。
没有曹继武的日子,二金老大不习惯,他们早想开溜。如今朝廷的名分,已经来了,二金唯一的念头,就是赶快回去。于是安抚了众兄弟之后,二金带着刘飞羽六人,飞速赶回云南。
第576章 劝降()
老成持重的中年人靳统武,早已没有了以往的热血和激情。面前的三百多残兵,如果不给他们找条活路,他们只能等死。而能够给他们指路的,目前只有面前的二金。
靳统武叹了口气,踢了刘震一脚,一把拉住了李嗣业。
制止了李嗣业二人,靳统武整了整破烂不堪的衣服,恭恭敬敬地向二金行礼。
尽管中年人一句话也没有说,但在场的人,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此时李定国临终吐血遗言,顿时浮现在众人面前:
‘宁死荒郊,勿降也!’
自从阿瓦城营救朱由榔失败,李定国对后续发生的事情,就有了预感。天下黎民,有谁愿意做亡国奴呢?
显然靳统武的决定,是李定国极度不希望看到的。
但热血大义的希望,早已荡然无存。难道还要这三百残卒,再来一次跳江不成?
当初好胳膊好腿的侍卫,死的窝囊而憋屈,更何况这些残兵败卒?在强大的实力面前,杀身成仁,真是要命的。如果当今全天下的人,都来个杀身成仁,汉人岂不要自灭?
在三兄弟的眼里,天道运行的规律,既然打不过,要么被奴役,要么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想要翻身,必须得有实力。什么仁义道德?什么纲常人伦?什么正统公平?没有实力,全都是忽悠人的鬼话。
以前的李定国等人,根本理解不了三兄弟,也根本不想理解他们,更是极度的痛恨哥仨。可是到了如今,残酷的现实,终于把他们打醒了。可是醒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阳江楼对论,如果李定国听了曹继武的计谋,局面怎么可能,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当初明国打不过清国,难道还收不回缅中吗?有了缅中作为后方,将士们至少还有立锥之地。
如果李定国听了曹继武的,收拾了朱由榔这帮坑爹货,至少磨盘峰可以搬回局面。
可是所有的如果假设,都是不存在的。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这些残卒的后半生。所以靳统武的示弱行礼,众人谁也没有说什么。
金日乐指了指靳统武的鼻子,一脸坏笑:“要想让三爷指路子,你们必须投降表态。”
此言一出,有胳膊的人,纷纷拔刀而起,没胳膊的人,脚下纷纷夹起石块。靳统武还算冷静,及时拦住了众人。
金日乐等人是清国人,而靳统武等人,却是明国人。明国人要想找清国人帮忙,没有代价,是不可能的。尽管靳统武等人,傲骨凛然,战到了最后一刻。但这对清国人来说,没什么实际意义。
两方人员,属于不同的国度,所持有的立场,自然不同。明国倒了,清国就崛起了。一方的耻辱,在另一方眼里,就是荣耀。明国人的铁骨铮铮,在清国人眼里,就是顽固不化。明国的正统正义,在清国这里,就是歪门邪道。
总之对立的词语,可以在明国与清国之间,任意切换。具体谁说的算数,那就看谁的实力强了。
大大咧咧的金日乐,蹲在一块大青石上,冲着李嗣业等人,面带微笑,眼神当中,全是戏谑。刘震等人,除了愤怒,没有一点其他的招数。
这些人是明国最后的力量,一旦选择投降,意味着明国彻底的死绝。李定国的临终之言,时时萦绕耳边。违背主将的遗言,等于彻底的背叛,所以投降,是众人绝对不能容忍的。而投诚,还能保留最后一丝尊严。所以靳统武为了给弟兄们找条活路,选择的是投诚示弱。
但没有实力,根本就没有尊严可言。所谓的故国情怀,在二金这里,根本不管用。不选择投降,明国最终也是彻底的死绝,只是时间稍长些而已。
金月生不客气地对靳统武道:“我们作为清国人,赔本的买卖,是不会做的。你们所谓的气节,正统的骨气,坚强的脊梁,我们统统佩服。但为了照顾汉奸的感受,所以你们的那些玩意,只能被历史的洪流,冲的一干二净!”
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个希望,和什么国家,没有任何实质的联系。所以当大明帝国,不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之时,天下之人,望风而降。钱谦益之流的富裕,令多铎咂舌不已。
对于李定国等人,在满人的内心深处,纯属不识时务。而在钱谦益等人的内心深处,却造成了极度的恐慌和不安。既要保住荣华富贵,又要保住颜面,天下所有的汉奸,都是这个德性。
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投降的汉奸,保住了荣华富贵,但却被李定国等人,狠狠地打了脸。
常言道,打人不打脸。可想而知,那些汉奸,对李定国等人,是多么的痛恨。
然而如今是清国时代,投降屈膝,汉奸贼子,成了主流正统。孔孟的徒子徒孙,刮了脑壳,拖了小辫,换了一身虏皮,又重新掌握了话语权。所以那些不识时务的李定国等人,自然要被慢慢抹杀干净。
李嗣业等人,满脸都是愤恨痛苦,金日乐却笑得很开心:“想反制那些汉奸吗?只要你们也投降,他们就不敢满嘴乱咬了。”
如果不属于一个阵营,疯狂乱咬,这是稀松平常之事。但李嗣业等人,一旦投降了,那些所谓的正统主流,就再也不敢对李定国说三道四。
因为李嗣业等人,是大明最后的尊严。他们在清国眼里,能够起到巨大的标杆典型作用。所以同在清国卵翼之下的孔孟之徒,自然不敢再胡言乱语,肆意诋毁。所以此时选择投降,至少能够保住李定国的身后名节。
卢莫渝的叛变,让众人对孔孟之徒彻底绝望。而阿瓦城外,朱由榔的表现,让李嗣业和刘震,彻底死了心。
然而投降,毕竟是对尊严的践踏。这个选择,相当的艰难。
就在众人挣扎犹豫之时,满脸坏笑的金日乐,突然面容严肃:“满洲镶黄旗,清国一等武英公金日乐,现在代表朝廷,册封靳统武为榆林卫总兵,李嗣业为宁夏卫总兵,刘震为靖远卫总兵。前提条件,就是投降。”
一上来就是三个总兵,众人大吃一惊。
然而李定国的临终遗言,就像最后一层窗户纸,死死地封住了李嗣业等人的眼睛。情绪的波动,全在脸上。内心的挣扎,似乎让众人喘不过气来。
投降的念头,即将被窗户纸弹回之时,金月生捅破的恰到好处:“凡是做事的人,总会惹来非议。李定国的临终遗言,如果你们真的照做,那正中汉奸的下怀。清国为了照顾他们的感受,一定将你们的气节、骨气、正气、脊梁等等,统统抹杀干净。”
“所有的念头,都是活人的。杀身成仁,成的也是活人的仁。好人,坏人,妖人,奸人,上天才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你死了,上天就像收拾残枝败叶一样,将死人重新化为泥土。”
“至于死人身后的名声、气节、骨气等等,乱七八糟的玩意,却是各个活人,不同需要的体现。目前的清国,汉奸就是主流,李定国之流,就是异类。所以你们要想保住名节,也只有投降这一条路。”
榆林卫、宁夏卫和靖远卫三处,直面漠北和漠西蒙古,都是陇上边防重镇。这三卫背后,就是李嗣业等人的家乡。将他们家乡的命运,交到他们自己手里,清国可谓是诚意十足。
利用李嗣业等人的身份,清国可以压制海量的汉奸,免得他们舒服一段时间之后,又要翘尾巴了。而李嗣业等人,可以借此机会,保住李定国身后的名节,同时也能为保护家乡,出一份力。
二金的指路,对双方来说,都是稳赚不赔。
众人的心理防线,顿时被二金击溃。李嗣业和刘震,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
然而靳统武没有跪,三百多残兵,也没有一个下跪的。
靳统武年过半百,连日来的身心憔悴,使他的面容,像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榆林卫乃河套门户,目前是大清帝国、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争夺的焦点。靳统武已经没有精力,来担当总兵的重任,所以他选择保留最后的尊严。
三百残兵,个个残废,即便留得一条性命,也是慢慢等死,所以他们,也选择了最后的尊严。
众人都没有投降,李嗣业和刘震二人,显得极为的尴尬。所以他们俩,赶紧又从地上爬了起来。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谁也没有怪罪二人的意思。
人各有志,不便强求,二金要赶去昆明城,不愿在此浪费时间。
金月生又给李嗣业等人,找了个台阶:“卢莫渝即将被斩首,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索尼等人,拱起翰林院的酸腐,暗中挑起事端,希望削弱吴三桂的实力。可是人家吴三桂,却利用卢莫渝,狠狠打了翰林院的脸,给索尼等人,当头来了一记闷棍。
翰林院就是一群窝囊废,鳌拜想让他们全部滚蛋。然而一旦离开了翰林院,这一辈子的功名利禄,可就全完蛋了。所以这帮高规格的孔孟正义之徒,发觉势头不对,立即见风使舵,把本该送给吴三桂的诋毁,转手塞给了卢莫渝。
索尼等人,也顺水推舟,给卢莫渝办了个斩立决。对于这个结果,孔孟之徒、朝廷和吴三桂都相当满意。三方重新穿上一条裤子,竟然是通过卢莫渝,是不是相当有趣?
而李嗣业等人,一听到卢莫渝三个字,就恨得咬牙切齿。
磨盘峰一战,卢莫渝的变节,直接葬送了大明最后的希望。众将士群情激奋,纷纷要生吃卢莫渝的血肉。
金月生找了卢莫渝这个台阶,众人投降的耻辱感,顿时被仇恨掩饰。金日乐则顺手牵羊,李嗣业和刘震,再也没有犹豫的理由。
三百多残兵大多行动不便,他们跟去,一定会成为李嗣业二人的累赘。然而他们如果不去昆明城,留下来,也是坐等悲凉的死亡。靳统武自身难保,哪里还能顾得上他们?
正义大业落下个惨淡的结局,平淡的生活还要继续。靳统武面无表情,摆手示意残兵们离开。
李定国死后,靳统武成了残局新的精神象征。但这个象征早已崩溃,能行礼的,恭恭敬敬地行礼。不能行礼的,点头表示。
朝阳初起,灿烂的烧云,照耀了残损的背影。
凄惨的背影,越来越远,靳统武仍然像一尊雕像,静静地立在江边。
没有成功的结局,只能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就像雕像一样,没有人来精心的维护,最终会被风雨侵蚀掉。
然而经历惨败的结局,一旦能够脱胎换骨,往往是新的开始。天道运转,时刻不停,人想不想停留,那就是人的事了。就像那东方的朝阳,他不会因为人的关系,而选择不出来。人事不尊天道,最终会被无情地抛弃。
第577章 龙海庄园()
夕阳穿透了一片絮云,血色的光芒,将梁王山烧的一片赤红。
六百里滇海,就像一汪历史的沉淀,毫无保留地吸纳,盘龙江所有的水分。
南诏被大理取代,大理被蒙古灭亡,云南被迫融入华夏。可惜的是,大元帝国不到百年,就要寿终正寝。
当明国的大军,开到云南之时,末代梁王亲手将家眷,送入了滇海,自己站在山巅,面对北方,眺望万里之外的草原,拔出了自己的宝剑。
当年的祖先,用钢刀和鲜血,征服了这片土地。百年之后,明国用同样的方式,抢夺这片土地。梁王无力回天,他把忠心和鲜血,留在了元国的土地上。
作为这片土地曾经的主人,梁王当然不甘心。两百七十多年之后,他的不甘心,应该可以安慰些许。因为清国用同样的方式,抢了这片土地。末代沐家沐天英,用三杯毒酒,结束了沐家在云南所有的传承。
梁王家族和黔国公家族,尽管逝去的方式不同,但他们毕竟殊途同归,将所有的灵魂,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滇海之滨,盘龙江口,梁王山脚下,这里曾是龙海庄园。
龙海庄园原是初代梁王所建,是历代梁王最喜爱的地方。后来这里成了沐英,最喜爱的地方。
为了重新修建昆明城,沐英特意派人,去请当时最有名的堪舆大师汪湛海。
然而明国的税赋,是元国的数倍,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汪湛海对新生的明国,并不感兴趣。听说汪先生深爱滇海,沐英于是忍痛割爱龙海庄园。
然而末代梁王的鲜血,染红了梁王山。而梁王山,却是龙海庄园的门帘。所以大师汪湛海,认为庄园不详。所以这座庄园,就慢慢被废弃了。
堪舆大师时不时道破天机,容易遭到天谴。汪湛海知道自己守不住龙海庄园,也感慨梁王的忠心殉国。所以血溅梁王山不详的说法,只是汪湛海不让别人染指庄园的幌子。时隔两百七十多年之后,高人刘玄初,一眼就看穿了汪湛海的谎言。
龙海庄园前临梁王山,背靠滇海,盘龙江环绕,实乃风水宝地。刘玄初选择了这块宝地,准备建造闲情居,作为自己安度晚年的地方。
对于故友卢莫渝,刘玄初确实花了不少心血。卢莫渝很聪明,见识也远在常人之上。然而即便是这样,一厢情愿的帮忙,最终没有改变他的本性,这让刘玄初很是痛苦。
刘玄初帮助吴三桂,不仅仅是为了知恩图报。处于乱世之中的高人,他也想发挥自己的才智,改变百姓的命运。可是连卢莫渝他都无能为力,更何况是缺少见识的百姓?
刘玄初不但没有拆穿汪湛海的谎言,而且还大肆重新宣扬。借助这个古老的幌子,刘玄初偷偷将卢莫渝,葬在了这里。
尽管卢莫渝是小人,是伪君子,但情怀毕竟令人揪心。经过汪湛海谎言的洗礼,这里早已一片荒芜,正是卢莫渝安静的栖身之所。
官道之上,两个少年并马缓行。远处破败的院墙之下,突然堆起了一堆新土。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谁家的丧主,会埋在这里?
两位调皮的少年极为好奇,于是下了官道,拨开乱草钻了过去。
刘玄初侧卧坟堆,正要给卢莫渝敬酒,忽然背后草丛响动:这荒郊野外的,谁会有这份闲心?
军师刚要回头,忽然背后腰带被人提了起来:“好你个蜀耗子,忽悠了活人,竟然又来忽悠死人!”
听声音就知道对方是谁,刘玄初很是不高兴:“你个龟儿子,快放开手爪!”
金日乐倒提蜀耗子,一把将他扑在新土堆上,笑嘻嘻地骂道:“你个瘪犊子玩意,竟然也和卢莫渝穿上了一条裤子,也不愧你蜀耗子的名头!”
刘玄初被撺了一把,扑趴在坟头上,跌了一脸泥土。背后的金月生,伸出一只脚,照他的屁股搓来搓去。
二金属于捣蛋的霸王,和这两个混蛋较劲,常规的方式根本不起作用。于是刘玄初不得不展露出老流氓的痞性,团了泥土团子,涂了唾沫,照金日乐面门就砸。
二金被逗得哈哈大笑。一老二少,顿时在坟前闹腾起来。
铁破甲、刘飞羽六人,远远听到二金的闹嚷嚷,纷纷跑去看热闹。
李嗣业感到莫名其妙:只是一座新坟而已,有什么好闹的?这几个驴球子,真会折腾!
一路之上,二金、铁破甲等人,闹腾个没完没了。三百多残兵,早已习惯了闹嚷嚷。他们身心俱疲,没工夫去凑热闹,纷纷躺在路边休息。
远处传来阵阵‘龟儿子’的骂声,这一定是个蜀人。刘震好奇,于是拉起李嗣业,也跑去瞧热闹。
二金戏耍刘玄初,滚倒了一大片荒草,新坟更加的显眼。一片破败的木牌上,‘故友卢莫渝之墓’七个行楷,苍劲有力,透着浓浓的情怀。
然而‘卢莫渝’三个字,一映入眼帘,就深深扎了李嗣业二人的心窝。撕心裂肺的怒喝声,让一老二少吓了一大跳。
见二人拔出腰刀,疯狂地刨坟,金日乐很不高兴,大声嚷嚷:“你两个瘪犊子玩意,和死人计较,算什么英雄好汉?”
金月生也撇下刘玄初,跑去制止:“你们要算账,去找朱由榔。折腾背锅侠,要不要脸?”
二金说话毫不客气,李嗣业二人大怒,纷纷提刀,要和二金干架。铁破甲、刘飞羽六人,纷纷上前劝阻。
刘玄初终于得空,从草窝里一咕噜爬了起来。蜀耗子快速掸了泥土,扒去头发上的碎草,整了整混乱不堪的衣服,咳嗽一声,朝李嗣业二人行礼。
尊重长者的基本素养,李嗣业二人还是有的。
见二人停止了动手,刘玄初叹了口气:“卢莫渝罪孽深重,他已经受到了惩罚。看在老朽的薄面,还请二位别再计较!”
然而卢莫渝葬送了大明最后的希望,这等弥天大罪,岂能轻易了结?
李嗣业一把揪起刘玄初,愤怒地呵斥:“听说是凌迟,是不是你改的斩首?”
索尼给卢莫渝的批文,本来是凌迟。为了减少他的痛苦,刘玄初偷偷将批文改成了斩首。
对于葬送自己希望的罪人,刘玄初的故友情怀,李嗣业二人根本不可能理解。被提在半空中的蜀耗子,一脸的愧意:“老朽交友不慎,愿意接受惩罚!”
李嗣业和刘震二人,愤怒的铁拳早已提了起来,要不是蜀耗子年老,铁拳早已毫不客气地落了下来。刘玄初没有逃避,坦然接受非议,二人恨得咬牙切齿。
张铁胆和仇士良二人,架开了刘震。铁破甲力大无穷,一把卡住李嗣业的臂弯,将刘玄初解救了下来。阿生和阿强兄弟,急忙横身挡开了李嗣业和刘玄初。
铁破甲一把倚住李嗣业的胸口:“算了算了。要论罪孽深重,洪承畴、吴三桂、钱谦益之流,才是大头。可是大头都他娘的活的滋润,这狗日的世道,到哪说理去?”
卢莫渝不过是个小虾小米,真正葬送大明希望的,其实是朱由榔。可人家朱由榔是皇帝啊!李嗣业二人,怎敢指责皇帝的不是?
朱由榔不是二金等人的皇帝,他们自然敢说敢言。如果李嗣业二人,也来否定朱由榔,那么等同于否定李定国,否定大西军近二十年的抗清大业。
然而残酷的事实,就在眼前,当初大西军跟随朱由榔,实则是一个致命的失误。
将帅无能,坑死三军,这种事情,在华夏的历史上,枚不胜举。然而当这种窝囊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无论是谁,都是相当的憋屈。
事到如今,李嗣业二人,开始羡慕铁破甲等人了。
精步营跟的是曹继武,即便满清取得了天下,他们也有了好的归宿。而反观身后的残兵败卒,他们的后半生,至今没有着落。
靳统武无能为力,他把弟兄们托付给了二金。耗尽精力的残卒,无论放在谁那里,都是一堆巨大的累赘。二金作为正牌的清国人,能够接纳这群累赘,已经是相当的宽大了。
李嗣业二人的眼神,时不时地瞄向身后的弟兄们。
他们的关注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