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山河志-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和当今的庄妃很像,都是挤兑了儿子,扶持了孙子,从而稳居套路的最顶端。
还是刚才曹继武说的,基本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天性是无法展现的,哪怕是最血浓于水的母子之情。
然而血浓于水,至情至性的母子之情,可谓是自然中最纯真的真性。被套路摧残的母子之情,那是绝对的残忍。庄妃的脸色,更加的沉郁。
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母子之情,最伤感情。庄妃外表温柔多情,但内心可是异常的坚韧。对付她这种心机极重的女人来说,光靠感情,是万万不能了。
所以曹继武思绪如电,开始转移注意力:
“当今的清国,和千年之前的北魏很像。你简直就是冯太后的翻版。”
“北魏是鲜卑人的,而冯太后是个汉人,最终在她的引导下,北魏成功汉化,汉人得到了最大的利益。”
“如今的清国,是满人的,而你却是个蒙古人。在你的引导下,清国如果能够蒙古化,蒙古人最终,也会得到最大的利益。”
还从来没有人,跟她说过这样的话。所以这番话一出,庄妃极为震惊,半天回不过神来。
过了一会儿,曹继武轻轻近前,倒了一杯茶,递了过去。
庄妃接过茶水,一饮而尽。
“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
曹继武的观点,新颖而震撼,所以庄妃几乎是毫不犹豫:
“说。”
“当年的北魏时代,南方是东晋。汉人的主体还在。而且北方汉人的基础还在。所以冯太后的改革,最终取得了成功。”
“当今的蒙古人,自从林丹汗失败之后,主体不在了。整个蒙古帝国,分为漠东、漠南、漠西和漠北四大部,以及莫卧儿帝国和金帐汗国。”
“莫卧儿帝国早已突厥化,金帐汗国远在两万里之外。他们影响不到当今的华夏。剩下的蒙古四大部内部,也是纷争不断。”
“漠西卫拉特部衰落,准格尔即将崛起。漠南的和硕特汗国,刚刚建立。漠北的喀尔喀汗国,正在遭受俄罗斯和准格尔的双重压力。漠东蒙古的形势,更是惨不忍睹。”
“朵颜蒙古三卫,已经消亡。乌珠穆沁被分为两部,科尔沁被分为五部,大元中国的遗存察哈尔蒙古,被分为两部。整个漠东蒙古,被大清肢解得七零八落。”
“所以蒙古帝国的主体,已经不在了。而当今华夏的基础,却是汉人。所以清国要想蒙古化,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一番话,将遍布全世界的蒙古人,分析了透彻,也彻底浇灭了庄妃的希望。她浑身犹如电击一般,身形趔趄。
曹继武犹豫了一下,还是给及了及时的肩膀。
定力非常的庄妃,很快恢复了平静。然而曹继武的肩膀,很宽厚,很温暖。她没有坐起来,反而把头向脖颈蹭了蹭。
温存了片刻,她忽然幽幽感叹:“我身上流淌的,是蒙古人的血。无论到什么时候,我是蒙古人,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我在清国这里,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地位。可是我在蒙古人那里,却是不折不扣的蒙奸。”
她说的不错,科尔沁暗通金国,将蒙古帝国卖了个干净。虽然当今的清国,对科尔沁规格很高,但在蒙古人那里,科尔沁的名声,坏到了极点。
然而满清对科尔沁的高规格,是有条件的。强大的科尔沁,愣是被肢解分离。没有实力和满清抗衡的科尔沁,并且能为满清收拾其他蒙古人的科尔沁,才是满清最放心的科尔沁。
科尔沁的反叛,直接导致了漠东蒙古的分裂,最终导致蒙古帝国最后一个共主——林丹汗败亡。
满清对科尔沁的一切粉饰,都是笑里藏刀。至于汉人的粉饰,纯属吃饱了撑得——瞎凑热闹。
汉人本来也痛恨蒙古人,极少有人像曹继武这样,关心蒙古人的局势。他们跟着满清瞎吆喝,还能得到了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庄妃却是蒙古人,只要她活着,她蒙古人的属性就不会变。只要她还有良心,她就要为蒙古人争取利益。
这种心态,其实和曹继武,几乎是一模一样。只不过一个是蒙古人,一个是汉人,都是满清的仆从。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民族,尽量争取更多的利益。
同时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异常的浓烈,庄妃轻轻晃动了一下身子,粉嫩而秀美的脸蛋,滑向了胸怀。
曹继武暗叹一声,伸手揽住了纤腰。
她的腰,柔软,她的秀发,顺滑,她的气息,很轻,她的体味,带着天然的幽香。她就像草原上的马兰花开,温柔得令人心醉。
她酥软的身躯,随着呼吸,荡漾着满满的成熟诱人
第621章 御门听政()
浓翠的碧叶尖上,吊着一颗颗露珠,这是白杨今年最后的纯洁。过不了几天,朔风就会像剃刀一样,将它们所有的繁茂,剃的干干净净。
枝叶繁茂掩映之下的紫禁城,就像一个国色天香的少妇,朱家子孙在这里温存,已经将近三百年。
可是前不久的一阵秋风,把他们像枯枝败叶一样,扫的一干二净。
然而少妇却没有寂寞,如今她的主人,是一群曾经被视为蛮夷的家伙。他们本来是人,但脑后却喜欢拖着‘豚尾’。
这帮‘豚尾’,相当粗野、怪异,满满的虏味,尽管少妇看着他们相当的扎眼,但她空有一副富丽堂皇的外表,却没有选择主人的权利。
上天发出了无奈的叹息:好白菜果真都被猪给拱了!
北京城秋天的早晨,相当的凉。天凉不可怕,可怕是人,心凉,更可怕是人,心寒。
因为心寒,紫禁城是崇祯的出生地,也是他命丧之地。他的那些所谓忠心爱国的家伙,如今脑后全拖了一根“豚尾”。
这帮“豚尾”,对崇祯心寒,可是对‘豚尾’,却是一颗“火热的心”。
前不久,他们这颗“火热的心”,受到了满蒙混血儿福临的青睐。所以他们“火热的心”,像是被打了鸡血,顿时热的发烫。
然而好事总是来不及品味,就烟消云散。混血儿福临,如今被排挤出去了。“火热的心”稍微凉了,但还必须保持足够的温度。
因为这足够的温度,“豚尾”们像当初的崇祯时代一样,勤勤恳恳,每次早朝,全部赶在‘豚尾’前面,都是第一批到达太和门,屁股朝天趴在地上,比对亲爹亲娘还要恭顺。
除了“豚尾”们的脑袋和身上的虏皮之外,还有一点不同。
崇祯时代,“豚尾”们是皇帝的红人和股肱,所以崇祯待他们也不错。他们几乎全部居住在,离皇城最近的内城。所以他们五更鸡打鸣,从炕上爬起来,骚骚首弄弄姿,上朝也不会迟到。
然而如今不一样了,“豚尾”们全部被赶到了外城。整座内城,只有崇文门是全天候开放。所以他们从外城的家里上朝,穿过崇文门,至少要绕上大半个北京城。
“豚尾”们的官轿,就是拿人当畜生使唤。畜生天生的四条腿,力气大跑得也快。人畜的两条腿,晃悠悠晃悠悠。所以家离崇文门比较远的“豚尾们”,三更半夜都得爬起来上朝。所以如今的“豚尾”们,比崇祯时代,更加的勤快。
常言道,勤劳致富。“豚尾”们如此勤劳,真的能致富吗?
明国旧例,御门听政,太和门是最常规的朝政之地。只有重大或者紧急的军国大事,皇帝才会在自己的寝宫——乾清宫听政。金銮殿只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并不是朝政的地方。
一阵嘹亮的鸡鸣声起,小皇帝玄烨,从被窝里伸出了光溜溜的脑袋,伸了伸懒腰,长长哈了一口气,极不情愿地穿起了衣服。
皇帝身边不是有太监吗?玄烨怎么能自己穿衣服呢?
这是太皇太后的严格要求,即便是当年的小皇帝福临,自理的生活,还得自己来,何况是现在的小玄烨?
太监王承恩,站在身边,只能干看着小皇帝的一举一动,而不能去帮忙。这一点,比明国的皇家子孙们,强的太多了。虽然眼下是浓浓的虏味,但王承恩还是相当佩服的。
小玄烨以最快的速度,套上了小号龙袍,迅速地整理了笔墨纸砚和书籍,麻利地塞进了书包里,胳膊肘子一甩,搭在了肩上,伸手一把,将帽子扣在了脑袋上,没来得及和王承恩说句话,就一道烟窜出了乾清宫。
他刚刚到达太和门,地上撅起了一大堆的屁股,早已趴满了“豚尾”。
“平”
‘身’字还没出口,远处突然几个人影,歪歪斜斜地晃来了。
人影渐渐近了,原来是穆马、爱星阿、图敏、洞明等等一干人。
他们一个二个,睡眼朦胧,哈欠连连,走路一扭三晃。穆马和爱星阿二人,朝服腋下扣子,根本就没有扣牢,三扭两晃就开了。图敏的一只脚,拖了半截脚后跟。洞明的帽子歪了,捂住了半只耳朵,露出了三分之一的脑壳。
御门听政,这可是重大的场合,这帮混蛋,衣冠不整,行动懒散,简直是岂有此理!
地上趴着的一帮“豚尾”,对朝政礼仪极为专业。穆马等人的一扭三晃,简直就是对他们‘职业操守’的羞辱,然而他们却敢怒不敢言。
礼部尚书兼任正黄旗都统图海,也很生气。然而他虽然身为礼部尚书,掌管天下礼仪礼节,可是这是御门听政,还轮不到他先说话。
于是图海转头看了一眼,结果王承嗣却把脑袋扭向了一边。
满人的事情,王承嗣才懒得搭理。小皇帝来此,不过是走走过场。既然皇帝都不上心,王承嗣才不去多吃闲饭淡操心。
图海暗骂了一声瘪犊子,刚要替小皇帝嘿呼穆马等人,忽然瞥见,身边的辅政大臣索尼和遏必隆,竟然也打起了哈欠,另外两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眼皮子也在打架,兵部尚书佟六十,同样是一副心不在焉。
礼部尚书只好把嘿呼的话,给生生咽了回去,心中连连骂了一阵的瘪犊子。
穆马等人,常年在外领兵打仗,根本不习惯这么早上朝。况且他们身为纵横疆场的武将,喜欢的是雷厉风行,对上朝这种文绉绉的磨嘴皮子,自然是超级的不感兴趣。
所以他们来上朝,纯属赶鸭子上架。能够这么早地从舒适的炕上爬起来,对他们来说,已经是烧高香了。
到了跟前,穆马等人,伸手搭胸,躬身向小皇帝行礼。
此时的满人,瞧不上汉人那一套,自然不愿撅起屁股趴在地上,一副欠踹的姿势。然而穆马等人搭胸躬身礼,也是懒懒散散。
小皇帝对眼前的场景,丝毫不感兴趣,懒洋洋地还礼,哈欠连连。
忽然一阵马蹄声碎,一道靓影风驰电掣般驶来。
谁有这么大胆子,敢在太和门前纵马驰奔?
来人是个蒙古姑娘,小皇帝的启蒙老师苏茉儿。
如今的小皇帝,父亲被逼出家,母亲病逝归西,他最大的依赖,就是佟君兰,其次是太皇太后,再者就是苏茉儿。
佟君兰并不在宫中居住,况且她还要照顾更小的小宝。按照套路,太皇太后,并不能随随便便和小皇帝相见。所以小皇帝虽然经常往佟家跑,但见面最多的,还是苏茉儿。
所以一听到苏茉儿的马蹄声,小皇帝精神顿时一振,全身如充满电般的高能,掂起书包要跑。
然而他刚跳下台阶,忽然瞥见了佟六十。
佟六十是娘家四外公,也是小皇帝最亲近的人。所以一看到他,小皇帝顿时想起了昨日,四公公主持的武科。
如今清国的大政,都在索尼和鳌拜手里。凭小皇帝对他们俩的了解,昨日的两个武举,一定会被他们给打发了。
这不要打四公公的脸吗?
那个摩西先生,还是朕的老师,我还要向他学箭呢?怎么能让辅政大臣给打发了呢?
小皇帝顿时回头嚷嚷:“昨日的状元,做顺天府府尹。那个武举,去太原府做守备。”
顺天府的管辖范围,就是北京城一带,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府。
顺天府府尹,正三品大员,在京官中品级虽然不是太高,但府尹直接掌管着北京城的政务。除了皇帝之外,所有的京官,包括王公贵胄,都在府尹的管辖之下。
这么重要的位置,竟然给了一个武状元!
地上趴着的一群“豚尾”,全傻了眼。
索尼、鳌拜等人,顿时睡意全无,全都大为震惊。
“胡”
索尼的‘闹’字还没出口,小皇帝早一道烟窜了个无影无踪。众位满人大员,干瞪眼睛,找不到发泄的对象了。
按照惯例,府尹是文官的位置。而且这么重要的位置,一般是皇帝的心腹重臣,才能担任。况且如今的小皇帝,还没有亲政,官吏的任免,根本就没他什么事。
所以小皇帝也很识趣,迅速逃离了现场。把扯皮的功夫,留给了在场的一帮大员。
小皇帝背着书包上学去了,王承恩也跟着不紧不慢地去了。太和门外,一片鸦雀无声,非常契合秋日的早晨。
太和门虽然有巨大的房檐遮挡,但还是相当的空旷。一阵凉风透过窗缝吹来,没有头发保护的脑袋边缘,顿时麻的发紧。
索尼首先回过神来,朝地上一挥手:“你们先回去吧。”
地上趴着的一顿大屁股,大失所望。他们勤勤恳恳的辛劳,换来了皇帝一个字,以及索尼的六个字。
秋日的早晨,虽然没有汗水,但睡眠和奔波,“豚尾”们可是实打实的。这付出和回报,这不成比例了。
然而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怨言,还是静静地趴着。
索尼等人,转身去了太和殿。穆马、爱星阿等一帮没什么事的家伙,回家继续睡觉去了。
直至满人全走光了,“豚尾”们才敢起身。
太和门偌大的空间,依然只剩下原来的那一帮人。然而这帮人的脑壳,身上的皮,以及大义忠心,全都没了。
三只早起的乌鸦,突然窜上了房梁,一阵极为难听的呱呱呱。熊赐履、陈廷敬、徐乾学、马自达。李步统等等,纷纷抄起朝靴,把怨气撒在了乌鸦身上。
第622章 太和殿议政()
小皇帝背着书包上学去了,给众位大老爷们,留下了一个难题。
曹继武和王宗岳的位置,到底该不该给?
庄重威严的太和殿,国事决策的大堂之中,索尼、鳌拜等等实权人物,纷纷找地方坐了下来。
如今的满人,还没有完全脱离原始。不像汉人那么死板老套,连个位置也要分个高低贵贱。大家坐的犬牙交错,就像茶话会一样简单随便。
康熙朝第一次武科,两个进士,全是汉人。满洲骑射技术号称天下第一,再一次被打了脸,众人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主考官是佟六十,这个家伙尽管汉化严重,但汉人的套路,他却没有熏染。
在佟六十眼里,有能力就上,没能力就赶快滚蛋,投机钻营,根本没门。这也是女真最古老的秉性。满洲也正是靠着这个,使真正有本事的人,各得其位,从来横扫天下。
佟六十没有一点私心,这个大家都很清楚。满人没人能够中榜,这只能说明天下第一的骑射,已经成了过去时。尽管大家都不想承认,可这就是事实。
按照古老的传统,有能力就上。曹继武和王宗岳的能耐在那摆着,位置必须得给。
可是给了他们位置,这不更是显得满人笨蛋吗?
是要传统,还是要脸面,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鳌拜忍不住了,站起来叫嚷:“他们是汉人,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便是汉奸贼子,也巴不得咱们赶快遭雷劈。所以这位置,决不能给他们。否则他们一定利用我们给的位置,背地里捣鬼,坑害咱们大清国。”
索图不以为然:“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已经取得了天下。天下这么大地方,我们仅仅才四十万人,人手严重不足,不用汉人,那能用谁啊?”
满洲四十万,有十万人镇守满洲,二十万人守卫北京城,其余的十万人,分派到各地驻防。驻防八旗,人数最多的是江南,才八千人。全国各地,光靠满人,人手严重不足。
所以鳌拜说的是实话,索图说的也是实情,众人依旧大眼瞪小眼。
有曹继武做顺天府尹,在京城的政务方面,给皇帝安插了一个心腹,也是美事一桩。况且曹继武这人,能力非常,真要是做了府尹,还真能镇得住京城的大小刺头,这对掣肘鳌拜,也是极为有利的事情。
苏克萨哈主动向皇帝靠拢,因此皇帝的决定,他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支持。
然而以目前正白旗的实力,完全无法和镶黄旗抗衡,所以苏克萨哈虽然有心,但不愿和遏必隆和鳌拜正面交锋。
目前能和镶黄旗,勉强掰腕子的,只有正黄旗。
正黄旗人才济济,辅政大臣之首索尼,礼部尚书兼任正黄旗都统图海,以及两颗新星,索图和明珠。
让正黄旗出面,和镶黄旗交锋,正白旗能够避免锋芒,还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刚才索图已经和鳌拜杠上了,所以过了一会儿,见还没有人说话,苏克萨哈给明珠使了个眼色。
叶赫那拉明珠,出身海西叶赫部。以前和努尔哈赤是世仇。但如今时代变了,满洲取得了天下,在这么大的利益面前,以前的世仇,已经算不上什么了。
明珠很聪明,苏克萨哈的心思,他非常清楚。但索尼的缩头乌龟,和图海的顾虑重重,明珠相当的不耐烦,况且他也看不惯镶黄旗一家独大。
“既然要用汉人,那就遵照古老的传统,有能力者上。总不能老是弄些汉奸贼子,去充当重要的位置吧?”
“你懂得犊子!”
洛洛瞪了明珠一眼,“曹继武那是个啥人?妖端怪异,行为荒谬,活脱脱的一个神棍。这犊子到处招摇折腾事,多次坏菜咱八旗军。他要做了顺天府尹,北京城还不被他搅个天翻地覆?以后咱们八旗,还能有安稳日子吗?”
“不错。”
吏部尚书哈尼也来抱怨,“曹继武这个妖怪犊子,把长沙变成了人间地狱,湘水色赤,五日不绝。好好的湖广鱼米之乡,愣是被他搞成了冤魂荒冢。所以这顺天府尹,说什么也不能弄个妖怪上来。”
原征南大将军,现任都察院右都御使博格,也来揭短:“曹继武这混犊子,连先皇的老婆他也敢抢,还有什么事他不敢干的?把北京城交给他,除非脑袋是被驴给踢”
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佟国纲,顿时不高兴了:“这是皇上说的,你在骂皇上吗?”
博格可不敢得罪皇上,连忙找梯子:“现在是辅政大臣主政,管皇上什么事?”
“什么?你说我们脑袋被驴踢了?”
鳌拜一瞪眼,博格顿时缩到了一边去了。
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也相当的窝火,众人却暗笑不已,哈尼挪了椅子,把博格挡在了身后。
诚所谓众口难调,作为辅政大臣之首,索尼不便发表个人意见。
然而扯了半天犊子,自己竟然挨了骂,索尼终于坐不住了:“武科进士,就任守备一职,这是崇祯朝旧例。既然有例可循,咱们也不必计较了。顺天府尹,由洛洛接任。至于曹继武,找个守备的空缺,打发他得了。”
守备一职,四品武将,一府的常驻军事长官。
鳌拜有些担心:“那个王宗岳尚可把控,可是曹继武那犊子,孔有德、尚可喜、吴三桂等人,没一个敢惹他。听说老龟王济朗,豫亲王多尼等等,见了他也是绕着走。贸然授予军权,万一他反了怎么办?”
“不错。”
洛洛也来添把火,“听说曹继武那犊子,竟然敢打东娥格格的主意,害的巴图鲁亲王,差点在长沙闹起了兵变。这样一个不安分的犊子,给他兵权,一定会打着民族大义的名义,造我们大清的反。”
“曹继武造反,是你们多虑了。”
索图不以为然,“曹继武的精步营,经常深入敌后,数次和李定国、李来亨等人接触。可是无论明国怎么拉拢,他都没有心动。”
洛洛反对:“没有心动不代表他不想。”
“想那是正常的。天下所有的汉人,都希望咱们尽快滚蛋。可是咱们清国统一天下,这是上天给予的机会,不是他们汉人的自以为是。曹继武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情愿跟着洪承畴这个大汉奸,也不愿跟朱由榔上一条船。”
“你在广州期间,早和曹继武穿上一条裤子了。我知道你和他关系不错,咱也不和你扯犊子。你说的那些屁话,有谁能为你作证?”
“茅麓山之战,这是满汉最后一战,曹继武当时就在现场,没有任何幺蛾子。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都可以作证。”
大家的眼光,纷纷望着图海和哈尼。
的确,茅麓山曹继武的出现,完全是为了二金,没有任何影响清军的行动。战争结束之后,曹继武反而出谋划策,妥善稳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