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山河志-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间表面上看起来,还算像模像样的分库,二金纷纷砸开铁锁。然而里面除了荒草,就是乱飞的野雉。破败不堪的银架,早已朽的不成样子。地面上除了趴满烂草的青砖之外,连只老鼠也没有。
看了银库这副摸样,二金心里哇凉哇凉的。堂堂大清国,银库成了这副模样,能长久吗?
金日乐一把揪了索图的襟口:“瞧你们一对父子,真是混犊子。好好的大清国,怎么成了这副鸟样?”
两个混蛋又要耍熊了,索图急忙道出了原委:
原来这座银库,是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建的。
张居正之前,户部的主要收入,商税农赋,合称赋税。农赋主要是粮食,运输不便,不易保存,交易也相当麻烦。
隆庆开关以来,明国的主要收入,由农赋转为商税。所以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主抓商税,农赋转税,全部以白银结算,大大简化了财政的工作量。国库收入大幅增加,于是修建了专门的银库。
然而自魏忠贤倒台之后,崇祯在东林党的忽悠之下,将重税之地江南的商税,几乎全免。
崇祯年间,内忧外患之际,再加连年大旱,农税根本无法应付庞大的开支。自崇祯上台之后,银库的银子只出不进。
到崇祯五年,银库已经一个子都不剩了。银库没有银子可藏,荒废是在所难免的了。
金日乐不大满意:“你说的是明国,如今是清国。穷棒子们到了咱清国,银子照应没少交,都哪里去了?”
索图继续道原委: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对明国大有好处,然而大大损害了江南士大夫的利益。他们联合万历皇帝,疯狂反击张居正。
然而万历皇帝并不傻,打倒张居正之后,将一条鞭法的商税,转为皇家掌控,也就是所谓的内帑。
打倒张居正,士大夫们的切身利益,并没有多少改观。所以万历皇帝的移花接木之术,士大夫们并不傻。所以内帑一直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年满洲入关,大清立足不稳,急需士大夫们支持。因此多尔衮也采用了万历皇帝的移花接木,将内帑连同皇家机构,整合成内务府,重新换个说法,掩人耳目。
金日乐大眼一瞪:“好啊,原来这钱财,全去了皇家手里!多尔衮这混犊子,真够狡猾的!”
金月生点了点头:“清国连年征战,穷棒子们死了成千上万,能活命的,也没有闲工夫种地。所以清国的农税,就是个摆设而已。”
大清户部,竟然穷的叮当响,二金也是无可奈何。
然而军费的事情,刻不容缓,该向哪里要银子呢?
第641章 内务府的秘密()
江南奏销案,苏州、松江、常州和镇江,四府的官吏,已经全部就地免职。
金日乐眼珠子一转,又扯了索图的领口:“刚刚卖官的钱,都哪里去了?”
索图两手一摊:“有一半划归内务府,剩余的一半,补了八旗的军饷。”
“一个子都不剩?你忽悠谁呢?那可是江南重地,一定卖不少钱哩!”
索图连连摇头:“指望卖官,哪是长久之计?再说了,即便是江南重地,如今成立了右布政使司。布政使汤斌,号称豆腐汤,在他手下当官,捞不到油水,谁肯出高价去买?”
“照你这么说,这个号称青天的豆腐汤,如今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索图没有回答,避开了金日乐的眼神。
无论哪个朝代,指望卖官来弥补财政,都是一件荒唐的事情。虽然事出无奈,但卖官对正常的邦国秩序来说,是个严重的破坏。
所以索尼暗中动了手脚,提前任命潼关道员汤斌,升任江南右布政使、
鳌拜事先不知情,等他把苏州等四府的官吏免职后,再去卖时,大家都知道了顶头上司是汤斌。捞不到油水,官价自然卖不上去,鳌拜只能跳脚骂娘。
索图是索尼的儿子,自然不会把老爹的幺蛾子,告诉金日乐。
然而金日乐多聪明!仅从索图躲闪的眼神,就看出了端倪。等他要揪小辫时,索图早一道烟窜球。
“你们爷俩,真是一对混蛋!”
金月生一把扯住了金日乐:“算了,算了。自崇祯开始,户部就已经成破烂了。如今在索图手里,能像个模样,已经不错了。”
内务府主官皇家以及上三旗的一切事务,是皇城之中,最大的机构,凌驾于六部之上。总管衙门离户部并不远,二金没费多大功夫,就窜了进去。
总管正坐在太师椅上喝茶,金日乐定眼一看,顿时跳了起来:“嗬,原来是你个老犊子。不带把的活,你怎么也来凑热闹?”
总管是谁?
正黄旗都统图海。
太监不带把,所以图海听了金日乐的话,拍案而起。
金月生踢了金日乐一脚,急忙上前倒茶:“爹,他就是混犊子,甭理他。”
图海一把抢了茶壶,大眼一瞪:“滚!”
父子瞪眼睛,金日乐一旁看笑话,拉了椅子就坐,就势翘起了脚丫子:“快拿一百万两银子,不然三爷就不走了!”
跑这里耍赖皮来了!图海气歪了鼻子,轮拳就打。
金日乐多机灵!三窜两跳,图海忙活了三圈,连根毛也没捞到。
一旁的王承嗣等人,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自己都半截入土,哪里追的上后生小子?这么闹下去,岂不成了笑话?算了,碰上这么不要脸的,甭理他就得了!
笑声终于让图海恢复了理智,一屁股坐了回去。
金日乐还要上前打趣,结果被金月生拱开了。
“爹,新军编练,乃是国之大事,不可废也!”
“赶快滚蛋,要钱没有!”
金日乐不高兴了:“忽悠谁呢?索老三说了,大清的收入,一大半在内务府。”
原来这俩混蛋,是从户部跑过来的。自己的儿子是新军副将,他俩要是这么闹腾下去,堂堂内务府,岂不鸡飞狗跳?
图海抚了抚胸口,散去闷气,一脸无奈:“如今的内务府,也是入不敷出。我身为内务府总管,已经半年没领薪俸了!”
“不拿钱白干活!”
金日乐满脸都是胡疑,上上下下打量图海,“给大清国无私奉献,你这穷山沟里跑出来的猎户,还没这么高的觉悟吧?”
“你身上的这套衣服,不下三百两银子吧?”
“脑袋瓜子上,扣得这顶帽子,光是一颗顶珠,不下五百两银子吧?”
调皮鬼在图海身上,上摸下掏,图海浑身不自在,一拐子把他拱开了。
金月生将金日乐倚在了身后,打开了茶壶盖,凑近图海面前:“爹,这可是上好的六安瓜片,这等成色,在京师可是堪比黄金。悠着这么好的茶,半年不拿薪俸,别说别人了,我都不信。”
“瞧瞧,连儿子都瞒不住!”
金日乐从肩上探出脑袋嚷嚷,“皇家不发薪水,没见你们家喝西北风啊?这么好的茶叶,我看八层是贡品。是不是小麻子还没长大,你顺手牵羊了?”
“胡说!”
图海跳了起来,“这是我征战茅麓山之时,带回来的。”
“哈哈,不是李国英,就是张庚孝敬的。看来坐在这个位置上,不拿薪水,这好处也是大把”
图海心烦意乱,冲王承嗣一挥手:“把账薄拿给他们,看完赶快滚蛋!”
内务府账薄,皇家所有的开支,全在上面。密密麻麻,林林总总的数字总结,这是全天下最复杂的账薄了。
二金看的心烦意乱,直接翻开了最后一页:
全年花费:
胭脂香粉:四十万两。
御厨:三十万两。
金日乐没看完,就跳了起来:“怎么那么多脂粉钱?全国的妓院加起来,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啊!”
金月生也大声嚷嚷:“如今皇帝还是个孩子,一年竟然要吃三十万两,怎么没有撑死?”
图海等一帮人,闻言尽皆骇然。
这两个混蛋,本身没什么忌讳,天王老子也不怕。王承嗣干咳了一声,挥手让其他人全部退出。
图海终于从惊骇中,回过神来,浑身哆嗦:“皇宫内院,怎么能和妓院相比?怎么能咒皇帝撑死。?你们俩不要命了?这是什么地方,大呼小叫的!”
金月生一脸无辜:“我俩说的是实”
图海大眼一瞪:“说实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吆和,弄虚作假,这可是汉人的玩意。你才来汉地几年?这好的没学会,破烂倒”
图海伸手照脑壳就是一下:“甭管他是什么玩意,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什么乱七八糟的?怪不得大清在你们这帮家伙手里,如今成了这副鸟样。看来这老倭瓜脱秧——真是越来越烂啊!”
王承嗣伸手拦住图海,上前打圆场:
“凡是女人,天生爱美。皇家是天下第一家,皇家的女人,胭脂香粉的用度,自然不是穷棒子们,所能想象的。”
“皇帝贵为九五之尊,这吃饭,自然也不是穷棒子所能想象的。”
金月生大眼一瞪:“可是如今邦国都快撑不下去了,皇家就能坐的安稳?”
王承嗣摇了摇头:“话是这么个说法。自大禹王定鼎以来,历代都是家天下。所以如果不是皇帝本人,所有把邦国利益挂在嘴边的人,都是一厢情愿而已。”
金日乐瞪了眼睛:“照你这么说,这天下所有的好处,皇家满足之后,其他人才能喝口汤?”
王承嗣没有回答,表示默认。
金日乐看了金月生一眼:“看来英吉利刚刚实现的君主立宪制,还是蛮先进的!”
金月生点了点头:“早在先秦时代,墨子就提出过,共举贤能为王的主张。看来这华夏真是越传越烂,如今说句真话,也他娘的这么费劲。”
君主立宪制是什么,图海不知道。然而墨子的主张,他是知道的。幸亏如今皇帝还小,如果大了,二金的言论,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图海终于忍不住拍了桌子:“不要再说了,全是犯忌之言!”
王承嗣把二金拉到了门口:“不是总管不愿给钱,皇家的开支,实在是太大。如今天下纷乱刚过,内务府入不敷出,也是在正常不过了。”
“那你给三爷说说,皇家一年,要花多少钱?”
“账面上是两百多万两,实际上”
王承嗣伸出了整整一只手掌。
二金大吃一惊:“五百万两?”
王承嗣点了点头:“看不见的开销,那是不可想象的数字。光是贡品一项,价值就无法估算。再加上路上的花费,以及原产地的开销,谁也不清楚,到底值多少钱。”
二金惊得目瞪口呆。
王承嗣叹了口气:“皇家的事情,外人是无法想象的!”
金月生看了金日乐一眼:“看来咱们辛辛苦苦一场,到头来白忙活一场,全给他皇家干长工不成?”
金日乐点了点头:“这也太不公平了,上帝都说了,人人平等。要不咱们干他娘的,大不了就去他英吉利耍耍?”
金月生点头:“我看成。”
“成你个头。”
王承嗣敲了脑壳,“你们真想造反不成?这是华夏,不是英吉利。快去找曹继武,捞钱的事,他一定有办法。”
话音刚落,王承嗣塞了一张纸条。二金聚头一看,立即翻身上马,飞奔而去。
第642章 袈裟包容神功()
东西会馆,在曹继武的主持下,异常热闹。
人员和资源的流动,这是商业的根本。通过商界朋友的传播,曹继武的名号,迅速传遍整个京师。
三兄弟不敬圣人,不敬佛祖,也不敬道祖,行为妖端,身着西洋服,满头披发,大神曹继武,二神金月生,三神金日乐的金字招牌,竟然成了清国的一大‘美谈’。
金日乐的女真名字,乐乎,汉语就是熊的意思。
金月生的女真名字,库阿痕,就是一岁的熊仔。
曹继武的女真名字,那森,就是马熊,像马一样大的熊,超大号的熊。
所以满洲内部,三兄弟的名号就是大熊,二熊和三熊。因为他们主张采用西洋理念,对大清国进行番化,所以和他们政治主张一致的人物,就成了熊派。
汉人儒家礼教,提倡的仁义道德,不过是维护士大夫利益的幌子而已。所以人家满洲根本不傻。
在人家满洲的眼里,士大夫们高举仁义道德的大旗,把汉人牢牢束缚在田地里当羊养。羊群不堪一击,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在辽东白水黑山之间,猎犬可是女真生活最重要的伙伴。有了猎犬帮忙,猎人不用跋山涉水卖力气,等猎犬把猎物收拾的差不多了,轻轻一箭就妥了,多自在!
所以竭力想把大清汉化的士大夫们,就成了犬派。
索尼、遏必隆、鳌拜、图海等等,这帮用钢刀鲜血打拼的清国一代,看不上犬的撅屁股趴地,也担心熊来抢食,所以他们成了虎派。
目前虎派占据着绝对的控制权,可是熊派的人物虽少,但个个都很强悍,索尼、鳌拜等人不愿招惹,是能躲就躲。
犬派的人数最多,也最为虚伪。当初他们成功把顺治给拉下水,结果如今被虎派逆袭了。他们干不过虎派,所以就拼命给熊派泼脏水。翰林院那帮吃闲饭的,迅速舞文弄墨,把三兄弟黑的是一塌糊涂。
他们还觉得不解恨,联合全国各地的圣人高徒,把三兄弟的恶名,迅速推向了全国。
在华夏这种格局下,穷棒子除了种地,还是种地。他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就是那几亩地,所以他们大多数的见闻,只能来自圣人的高徒。
所以经圣人高徒的扇乎,万万大清国民,几乎个个对三兄弟恨之入骨,人人欲除之而后快。尤其是曹继武,身为汉人,更是被万万汉人,列为妖邪第一,毁我华夏的异类。
茅麓山之战,乱兵执行李国英的扫穴无异类政策,兴山县百姓,被屠杀殆尽。图海在曹继武的建议下,亲自相请金印,主持从巫山向兴山移民事务。
东西会馆客厅之中,金印和曹继武,正在谈论巫山移民的事情,突然不约而同地注视门外。
门外几乎没有脚步声,但高手所具备的特殊势场,是掩饰不了的。螳螂神功在身,金印第六感异常敏锐,很快就判断出:来人的脚法,出神入化!
曹继武脸上,露出了微笑,悠起了小茶。
从他掌控从容的仪态上,阅历丰富的金印,立即就猜出了端倪:来人曹继武一定认识,他不是来行刺的。
来人迈过门槛,脚底犹如踩着小旋风,仍然没有声音。
原来是车驾司主事马奔龙。
金印是关内对蒙贸易中,最大的茶商,车马用度无数。这个马奔龙,车驾司的老油条了,他当然认识。只是他没想到,马奔龙竟然也是身怀绝技。
马奔龙行礼,递上了一张请柬。
请柬上只有五个字:香山碧云寺。
金印出言提醒:“妖邪第一,大神曹继武,天下闻名。万万汉人,恨不能,寝你皮,啖你肉。各方势力,已经涌入京师。这可能是个圈套。”
曹继武微微一笑:“碧云寺葬了魏忠贤。崇祯当年将死之际,打了士大夫的脸,打了全天下的脸。所以对于碧云寺,那帮人格高尚之徒,唯恐避之而不及。”
崇祯一上台,扳倒了魏忠贤,天下顿时欢呼沸腾,士大夫们更是甘之如饴。
可是最终崇祯还是明白了,按照魏忠贤的遗愿,收了他的遗骸,将他葬在了碧云寺,亲手打了天下所有人的脸。
所以那帮自以为民族大义,自以为高尚崇高,自以为国恨家仇,自以为热血激昂,自以为反清复明,自以为慷慨激昂
自以为是的华夏赤子之徒,是不会选择被打脸的地方,来对付曹继武的。
既然请柬出自碧云寺,说明下帖之人,和魏忠贤是一路人。
魏忠贤虽然阴险毒辣,但他的所作所为,绝大多数是为了大明帝国。
所以下帖之人,有可能也是阴险之人。但能把邦国利益放在心上,一定是个理性之人,不会像慷慨鸡血之徒一样,难以交流。
所以他下帖的目的,无非就是想会会,曹继武这个所谓的妖端。
久经商海历练的金印,已经知道了对方是谁,但他不想说破:“茅麓山已成过去,缅怀徒增伤感。人生最合理的选择,是立足现在。此去碧云寺,你一定收获满满。”
“想我曹某人,何曾做过亏本的买卖?”
“所以你更像是个生意人!”
二人对视,皆哈哈大笑。
碧云寺,位于京西香山北侧。如今的香山,秋枫经霜,一片殷红的海洋。
鹅黄金缓步慢行,曹继武置身霜枫美景之中,连连感慨不已。
前方霜叶浓密,掩映一块黑色大盘石。石上一位身裹金黄藏袍袈裟的高僧,盘脚端坐,闭目养神。
金黄本属于秋的特色,然而这里却是红色的海洋。所以坐在高处的高僧,极为显眼。
他虽然闭目,但脸上满是慈祥的佛容,安静恬然的仪态,隐隐深不可测的功力,高瞻广阔的气场功势,令曹继武吃了一惊。
自从蒙古人一统欧亚大陆,藏地高僧出现在京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具备卓绝武功的高僧,绝对是意想不到。
曹继武翻身下马,搭胸为礼。
高僧没有睁眼,语气却很慈祥:“你是汉人,怎么行胡礼?”
“汉礼胡礼,皆为礼。佛法广大,平视芸芸众生。”
高僧点了点头:“不拘一格,善解佛缘,希望不是红口白牙之逞。”
“大师为何挡我去路?”
“收到请帖之人,应该不是白食之人。能不能进碧云寺,还要施主亲力亲为。”
原来高僧在此等候多时,目的就是要试试曹继武的本事。
曹继武一手搭胸,一手前引:
“大师,请出招。”
高僧依旧静坐高石,闭目养神。淡然的仪容,似乎要包容天地万物。
“大师好强的定力,晚辈得罪了!”
话音刚落,曹继武虎步箭窜,诸阳澎湃,肩背雄浑,打出了一招熊形。浑厚无比的气浪涌摧,似乎要将高僧的白须,全部生生抽断。
然而高僧仍然没有睁眼,藏袍袈裟,突然暴涨如球,嘭地一声闷响,如同卷毯张开,迎上了熊形推山。
这副藏袍袈裟,实际上就是一张藏地氆氇,质地温柔顺滑,韧性弹力十足,将雄浑的劲力,吸收缓冲了大半,顺势要将曹继武包个严严实实。
曹继武吃了一惊:“袈裟包容之功,果然非同寻常!”
高僧摇了摇头:“施主只用了八分功力而已。”
当年二金上山学艺,带的身份旗子,就是藏地氆氇制成。所以曹继武早就见识过藏地氆氇的特性。
这种料子,异常的弹性柔滑,正是克制刚猛劲力的最好材料。况且高僧的这副袈裟,是用藏地特有的羚羊毛,搓织而成。曹继武即便打出十成熊形功力,也不一定能击破袈裟。所以曹继武如果强行加持功力,一定是徒劳。
先机已逝,眼看双手即将被袈裟包裹,曹继武膀力一灌,龙形横盘,一股别样的雄浑大气,将半树霜叶,尽数摧去,犹如朔风夹着超大号的鲜红暴雪,扫向高僧侧面。
高僧吃了一惊:“阴劲竟然也能大气磅礴!”
阴劲应该是柔才对,可是曹继武的龙形,却是阴刚,同样的大气磅礴,却和阳刚迥然不同。眼看高空涌动,枫叶龙头暴至,高僧不敢怠慢,丹田气海鼓荡,双手一缩一放,一股强大的吸力,将袈裟移向了侧面,尽数囊括半树枫叶。
曹继武正要乘隙进击,然而袈裟突然啵地一声响,来了个大翻肚,半树枫叶,犹如暴雨骤至,扑向面门。
毫厘之间,应变速度乃是关键。熊推立即变成了虎扑,牺牲肩背之力抢速度,在枫叶暴雨未到之前,闪电般突袭。
高僧反应同样迅速,手拉袈裟一角,迅速接招。
嘭——
一声巨响。
两人隔着袈裟对了一掌,恢宏壮阔的冲击,无形气劲的涌动之下,莽莽红枫颤动,漫天都是狂舞的霜叶。
高僧凌空一纵,裹了袈裟,轻轻落地,稽首为礼:“龙虎熊三招,一阴两阳,雄浑壮阔,刚猛厚重,老衲艺成之后,遇到的最强高手,佩服,佩服!”
曹继武挥手,轻轻拂开面前飞舞的红叶,搭胸见礼:“袈裟包容之功,大师已经尽得真谛。佛武双绝,大师想必是贡嘎活佛——扎西德错。”
高僧点了点头:“前面还有两关,施主好自为之。”
话音刚落,扎西德错一闪身,踏着霜叶,没入殷红湖海之中。
第643章 大钟神功()
扎西德错,包容之海,高僧超脱红尘之外,怎么会出现在香山呢?仅仅为了试试自己的身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自唐代以来,吐蕃分崩离析,逐渐形成了活佛管理制度。经过数百年的纷争风云,藏地林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