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山河志-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后人秉持先祖遗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所以诸葛墨年轻时,经营中药,去过天下不少地方。他用眼一溜,就知道,除了曹继武和沈婷婷之外,其他人,全来自北方。众人皆很吃惊。
金日乐嚷嚷道:“你也会神机妙算?”
老者摇头微笑:“神机妙算倒不会,常年经商在外,眼力还是有些的。”
众人皆佩服他的眼力,曹继武将众人一一介绍。此时石头也将好酒好菜端来了。二金将酒杯都倒满,曹继武示意先敬老人。
诸葛村有太多的奥秘,酒过三巡,金日乐忍不住要打听。这时门外,忽然涌进五六个乡民。这几个家伙,全是一副鬼鬼祟祟地尊容,堆在角落里小声嘀咕。看样子,不像是在鼓捣好事情。众人甚是奇怪。
曹继武问诸葛墨道:“他们在干吗?”
诸葛墨叹了一声,并未回答。
金日乐嘟囔:“不会是在密谋反清的吧?”
诸葛墨连连摆手:“你们是过路人,我们本地人都管不了,你们也别操心了。”
众人更奇怪了,曹继武恳求老人说个明白。诸葛墨喝了一口酒,叹道:“这是塘下村的村民,他们正商量着械斗的事。”
“什么械斗?”金日乐莫名其妙,“和谁械斗?”
除了曹继武和沈婷婷外,其他人,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沈婷婷解释道:“就是打群架。”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还是不解。曹继武进一步解释道:“就是一个村的,和另外一个村,全体出动打架。”
众人大惊:不至于吧,全村的人都出动,能有多大仇恨?
章祥瑞叫嚷:“在我们那里,最多也就两家人打架,我长这么大,整村人都出动,从来没听说过!”
众人也纷纷表示不解。曹继武继续解释:
南方和北方大为不同。大江以南,大多是山多良田少。由于山势无常,导致水流不均。南方都是稻米,没有水,是无法想象的。所以为了挣水,各村常常闹得不可开交。离此地不远的义乌,械斗更为凶狠,戚继光将他们编练成军,就成为名震天下的戚家军。
沈婷婷也来附和:“听说福建那边,很多相邻的村子,互不通婚,老死不相往来。简直比不共戴天之敌,还要仇恨。”
二金,李文章等人,纷纷摇头,表示难以理解。诸葛墨终于解释缘由:
诸葛村旁边,有一口大塘。兰溪穿塘而过,因此称之为兰塘。这兰塘上下,各有一村,称为塘下村和塘上村。两村种田,共用兰塘之水。这雨水充足的年份,还好商量。如果一遇旱年,塘上村由于居上,拦住塘水,塘下村就没有水灌稻种田。
所以一遇旱年,两村因分水的原因,必会械斗。
金日乐甚是奇怪:“这里也会旱?”
在金日乐的眼里,大江以南,到处都是一片水湿,哪里会有干旱的影子。
诸葛墨解释道:“北方十年九旱,但南方并不是没有。比如今年,你们看门前的这条水沟,雨水充足的时候,沟里全是水。而如今都见底了。”
众人纷纷转头,这才注意到,门前原来有条干沟。此时那几个乡民,好像商量好了,转身离去了。
械斗这事,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乱世之中,手里无兵,就没有话语权,金日乐于是建议曹继武:“收编那些械斗的村民,编练出一支,像戚家军一样的部队。趁机也解决了械斗问题,免得他们自相残杀。”
众人皆赞同,金日乐的主意,可谓是一举两得。
然而戚家军的编练,哪有嘴上说的那么简单?当年戚家军的士卒,都是从械斗矿工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壮。普通的农家子弟,很难成为精锐。况且戚继光编练新军,打的是朝廷的名义。如今三兄弟都是白身,拿什么名义去练兵?
尽管金日乐有些心急,但掌握力量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曹继武思来思去,否决了他的想法。
这清军都没出手,自己人跟自己人,倒是先打了起来。内讧真是让人蛋疼的一件事。当年威震天下的天雄军,正是因为内讧,才最终被借八旗军之手覆亡。李文章等人,作为天雄军的余脉,皆有极大的心理阴影。
老百姓竟然因为水的问题,而闹到自相残杀的地步,所以他们纷纷要求出手,教训教训这帮无知的愚民。
水是收成的保障,有水就意味着能够生存。在生存面前,所有的仁义道德,全都是扯淡。解决不了水的问题,械斗就不可能解决。要用暴力教训的方式,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挣水械斗这种事,在大江以南,非常的普遍。如果能够顺利解决这次争端,就会获取难得的宝贵经验。将来如果再次碰到这种事情,解决起来,便会游刃有余。权衡利弊之下,曹继武决定插手这档子事。
第119章合力止斗()
在众人的相请之下,曹继武仔细谋划好大致的计划,于是对诸葛墨道:“我们帮他们解决这事,到时候要立个字据,作为凭证,老丈是否愿意做个见证?”
挣水这事,已经斗了上千年,连官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一个生瓜蛋子,能解决这事?诸葛墨摇头,直言不讳:“还是算了吧,你管不了这事。”
金日乐嚷嚷道:“我们手里有三百将士,强逼他们就范,看他谁敢不老实?”
诸葛墨连连摆手,不同意用强。
这时石头也跑了过来,冲金日乐一瞪眼:“你吃了饱撑的,这事都成了习俗,也是你能管的?”
金月生白了他一眼:“械斗一起,必有伤亡,多个家庭,皆会遭受重大打击。流血冲突,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谓的陋习,只是没有人敢于面对罢了。”
接着曹继武对诸葛墨道:“看透而不说,选择逃避,问题永远是问题。成败与否,我们尽力而为。如果成功,还请老丈见证。”
曹继武的语气甚为坚决,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态。以诸葛墨多年的识人眼光,面前的这个生瓜蛋子,绝不是等闲之辈。
发生在自家门前的破事,无论是谁,心里的滋味,都不会好受。其实活了一辈子,诸葛墨早想解决这件事。然而两村的人,都认为他诸葛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就不鸟他。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或许这个生瓜蛋子还真有办法。诸葛墨思索一番,打定主意,决定相助:“公子若能解决此事,造福两村,功德无量,老朽怎能推脱?”
诸葛墨终于答应了,曹继武大喜,急忙敬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塘上和塘下两村的具体情况,诸葛墨详细地说给了众人。两村的焦点,是水的问题。而水就在兰塘之中,所以兰塘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曹继武又询问了兰塘的地形,诸葛墨知无不言。通过从诸葛墨这里得到的信息,曹继武的计划,更加具体和完备。
吃完了饭,诸葛墨又带曹继武等人,到兰塘转了一圈。曹继武仔细观察地形地势,并画了下来。众人皆不解其意,由于忙着画地形,曹继武并未做过多解释。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曹继武曾经详读过,里面有关乎农田水利的丰富资料。回到诸葛村,曹继武根据所画地形图,为兰塘设计六条水网和三道壅坝。
三道壅坝,可以保障兰塘之水,旱涝满塘。六条水网,可以充分将水,均匀分配给两村。诸葛村水网发达,诸葛墨对水系,自然十分熟悉。
等曹继武画完,诸葛墨点头称赞:“曹公子果然是高人,这么设计兰塘,不但大大增加兰塘蓄水,而且,水网密布田间,用水甚是方便。若是成功,两村从此,将再无争斗!”
曹继武和诸葛墨二人,商量了一下具体的计划。诸葛墨派了石头,去暗中打探动向。曹继武也吩咐众人,早作准备。
到了晚上,石头引曹继武等人,上了兰岭之巅。岭下就是两村约好打架的地方。此时夜已经深了,但见两村人马,熙熙攘攘,点了火把,拿了锄头叉子等等,黑压压的占据两个高岗。
金日乐眼尖,小声笑道:“真有意思,怎么还有戴面具的?”
石头笑了:“凡是戴面具的人,都是对方村里有亲戚的。一旦打起来,彼此碰见了尴尬,所以他们才戴了面具。”
金日乐唾了一口:“这帮混犊子,打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只见两方闹闹嚷嚷,磨叽了半天,终于列好了队形。两村的两个族长,各自的旗子一摆,两边人马顿时喊声震天,朝岗下对冲起来。
揣度时机,曹继武手一摆,李文章等人大喝,跃马而去。紧接着三百侍卫展开队形,扇围了过去。
斜刺里突然杀出了一伙斗笠凉帽的部队,两村人马皆大吃一惊。此时挣水的内部矛盾,迅速转化为国恨家仇。
两村的族长,脑子还没进水,见李文章等人跃马而来,急忙摇旗命令抵挡。
然而村民的军事素养,实在太过低下。李文章等人,已经冲到了面前,他们才反应过来。两边持木盾的村民,纷纷向前夹击。国恨家仇,给了他们巨大的热情。血脉喷张的亢奋,让他们的力量陡增数倍。三百敌人,顿时要淹没在明国遗民的鸡血爆棚之中。
然而李文章左一瓜锤,右一狼牙,迅速将两边的木盾阵,击得粉碎。众村民哪里见过这等凶猛,纷纷退让。鲁志高、木长青、章祥瑞和冷化成,纷纷跳下马来,奋力追击。鸡血没有起作用,众村民顿时崩溃。
方国泰驰马来回奔走,大叫:“放下武器!”
此时三百兵丁俱到,各持长枪大刀,拉起弓箭,结围阵势。锄头铲子粪叉子,怎能干的过真刀真枪?这三百卫士,乃是洪承畴的亲随精锐。尽管村民有上千人之多,但亲兵卫队久经沙场,个个都是杀人机器。
双方实力相差,实在太过悬殊。如果不是曹继武事先有令,不得伤人,上千乌合,早已见了阎王爷。两边村民见势不妙,纷纷放下了手里的农具。
鲁志高和木长青,迅速控住了两个族长。这一下子,械斗双方,顿时战意全无。二金分调卫士,不到盏茶功夫,就控住了局面。
金日乐站立高处,大声嚷嚷:“戴面具的犊子,全都给我出来!”
戴面具的村民不少,但谁也不敢上前。见众人皆不敢动,金日乐迅速取出强弓。一个戴着猪皮面具的家伙,正在躲躲闪闪,脚下突然一声响,箭头擦着鞋尖,余势直透涌泉。这家伙吓得面如土色,连连后退。
金日乐大声咋呼:“再不听话,别怪三爷射穿他脑壳!”
俗话说鬼也怕恶人,金日乐露了一手,瞪眼一吓唬。那些戴面具的家伙,纷纷哆哆嗦嗦地走了出来。约莫盏茶功夫,就出来了五十多个。
好家伙,这么多亲戚!金月生暗自吃惊,大声吆喝:“把面具全都给我摘了!”
一旦摘了面具,那都能看得出来谁是谁了,这多尴尬啊!见众人迟疑,金日乐大骂:“你们这帮蠢材,找揍!”
金日乐马鞭朝空中一劈,清脆之声不绝于耳。众人吓得浑身哆嗦,纷纷将面具摘了下来。为了避免尴尬,这些家伙全低着脑袋。
金日乐马鞭朝空中又是一甩,命令众人抬起头来。
众人连忙抬头,但却闭着眼睛。
金月生大骂:“都是瞎子啊,要不把你们的眼睛全挖出来?”
众人这才纷纷睁开了眼睛。
你们这帮混蛋玩意,真会玩,打架还带着面具!金日乐骂了一句,跳下马来。
刚才被羽箭吓唬的家伙,摘了猪皮面具,实则是一个高瘦小年轻,金日乐逮住了他的衣领:“你就什么名字?”
恶人当道,这小年轻不敢不老实:“王山。”
“王山,倒不如叫山大王!”
金日乐敲了他的脑壳,给金月生递了眼色。金月生会意,立即在对面人群中搜寻了起来。
对面一个须发苍白的高瘦中年人,见金月生看过来,眼神立即躲躲闪闪。目标露馅了,金月生一把把他揪了出来。
金日乐指着中年人问王山:“他是你什么人?”
王山不敢回话。金日乐一甩马鞭,鞭梢几乎贴着鼻子划过:“都说外甥仿老舅,再不老实,抽死你!”
马鞭声脆,鞭风刮的鼻子生疼,王山捂着鼻子,吓得又哆嗦起来,连连点头。
这中年人果然是他舅舅。金日乐一脸坏笑:“真的假的?”
旁边一人多嘴:“是真的,他舅叫李侃。”
王李大侃山,真是一对好亲戚!金日乐哈哈大笑,将马鞭递到王山面前:“你不是要打架嘛。老舅估计没给你上香,来,抽他几下过把瘾!”
王山不敢接,勾着脑袋,连连后退。金日乐调侃甥舅二人,众人早笑破了肚皮。
两个族长,一个叫王崇福,一个叫李秉义。众人全都在笑,可他们两个老家伙,却一直在躲躲闪闪。金日乐发现不对劲,向好事者一打听,才知道了原委。
原来这俩人是亲家,李侃是李秉义的儿子,王山却是王崇福的孙子。这一下又有好耍的了,金日乐立即逮住王山,非要他揍李秉义。
外甥要打外公,这一下众人全笑翻了天。李秉义和王崇福,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连连给诸葛墨使眼色。
时机也差不多了,诸葛墨和曹继武对了一下眼神,出来打圆场。
曹继武忍住笑,站在高处,对两边村民朗声说道:“首先声明,本人并无恶意。明天一早,你们两村,选出德高望重之人,齐到诸葛老先生家里,到时本人有话要说。哪个村要是耍滑不去,别怪本人不客气!”
金日乐接着大声吆喝:“带面具的留下,其他人全部滚蛋!”
曹继武小声问道:“你又要搞什么名堂?”
金日乐一脸坏笑:“这帮犊子,明知都是亲戚,却还要打架。三爷要亲自出马,治治这帮混蛋,好让他们长点记性!”
调皮鬼又是一肚子坏水,指不定怎么捉弄这帮倒霉蛋。曹继武敲了他脑壳,叮嘱他把握分寸。金日乐要了一百卫士,把五十多个面具人,全部押回了诸葛村,好喝好吃地招待着。除了自由之外,其他一切安好,这帮人的情绪,迅速恢复平常。
曹继武等人前脚刚走,两村那些不甘心者,要悄悄出来再打一架。但李文章、鲁志高、章祥瑞和方国泰四人,带着剩余的两百百兵丁,早已把住了两个村口。一场本要发生的械斗,就这么被三兄弟连唬带吓,给平息了下来。
第120章帮人帮到底()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塘上村族长王崇福,塘下村族长李秉义,这俩亲家,真是不打不相识,早早地来到了诸葛墨家。
众人一一叙礼毕,坐了下来。诸葛墨主持场面,拿出了曹继武设计的图纸。王崇福和李秉义二人,也是饱读诗书的老学究,文字方面,自然难不倒他们。
诸葛墨于是参照诸葛村水系,详细地给两位族长,解说图纸的奥妙。
兰塘的地势,早就印在两位老人的心中。筑壅拦坝,加大蓄水,能够平分塘水,大家都有水灌田,谁还去械斗?对于曹继武的出手相助,两位族长感激不尽。
谈妥了水的问题,其他的一切都好说。于是曹继武主笔,诸葛墨作保,王崇福和李秉义签了印章:
两村永不械斗,平分塘水,和平共存。
协议一签,众人皆大欢喜。然而兰塘改造工程,耗资巨大,不是寻常百姓,所能承担的起的。曹继武、诸葛墨和两位老人一起,仔细对图,精细打算人工、石料、土方和木料,一点一点地估算花费。
到了中午,他们终于大概算出来了,如果按设计施工,至少需要五千两银子。一个中等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就十二、三两银子。这么巨大的花费,两村无力承担,就连经商的诸葛墨,也是紧皱眉头。
三位老人面露难色,曹继武看在眼里,于是问他们能出多少钱。王崇福和李秉义二人,经仔细合计,在保证基本口粮的情况下,两村的极限,只能各筹出一千贯钱。
当时的一个铜子,也是相当值钱的。一贯就是一千个铜子,两千贯才两千两银子,远远不够。然而普通的农家村落,能够凑出一千贯,差不多到了当裤子的地步。兰塘上下两村,能挤出两千两银子来,已经是尽力了。
金月生暗中踢了曹继武一脚,小声笑道:“让你多管闲事,这回要剁手了吧!”
既然出手相助,就要帮彻底。一两黄金能兑换八两白银,曹继武仔细算了一下,于是吩咐良茂才,取出四百两黄金。洪承畴总共才给了五百两,一下子要吐出一大半,李文章等人,皆吃了一惊。
良茂才拱了曹继武一肘子:“老丈人给的嫁资,就这么吐了?”
王崇福和李秉义闻言,很是不好意思。尽管他们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但四百两黄金,对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大多数人,活上一辈子,也不太可能挣到这四百两黄金,于是两位老人想放弃。
已经签了协议,怎么说退就退呢?钱财乃身外之物,它应该去它,最需要去的地方,曹继武踢了良茂才一脚。
既然曹继武都不心疼,他良茂才还心疼个锤子?一个本该局外的后生,竟然如此宅心仁厚,诸葛墨大受感动:“曹公子乃远道之人,岂能让你多费川资?老朽作为保人,愿出一千贯相助!”
强客不压主,诸葛墨既然说了,曹继武也顺水推舟。不过曹继武这四百两黄金,照出不误。加上三千贯,总共六千两百两白银有余,已经超过了预算花费。
众人疑惑吃惊,曹继武解释道:“工程一旦施工,便会有不确定的偏差出现。兰塘既然修了,就一定要修好。多余的一千两百两,就作为偏差的补充。如果还有剩余,就来捐建学堂,资助后辈好学子弟,三位前辈,以为如何?”
施工的过程中,偏差是不可避免的。要想工程保障质量,充足的资金,是先决条件。否则兰塘如果修成了豆腐渣,曹继武的热心帮忙,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曹继武深谋远虑,顾事周全,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王崇福和李秉义二人,要给曹继武磕头致谢,被曹继武、鲁志高等纷纷架起。
良茂才终于包出了四百两黄金,递给了王崇福。四百两黄金,对于普通农家来说,绝对是巨款,王崇福接了黄金,竟然犹豫了起来。他实在没见过这么多钱,于是将黄金递给了李秉义。对于怎么调配这钱,李秉义也犯难。
诸葛墨德高望重,他早想解决两村的争端。可是苦于资财能力有限,他一直是有心无力。促成今日这个结果的过程中,诸葛墨也出了不少力。工程款项不是小数目,怎样能把钱用在刀刃上,得有稳妥之人保管调配才是。
于是李秉义和王崇福对视一眼,决定修水之资,由诸葛墨保管。
然而经商多年的诸葛墨,深知钱财最招人嫌。此时贸然接受,如果处理不当,落下个贪污的恶名,他这晚节就全废了。然而众望所归,他是推不掉的。诸葛墨叹了口气,只好把这事揽了下来。
于是三个老人和曹继武,共同商讨了钱财大致用处。最终王崇福执笔,写下了三份钱财用度协议。确认无误之后,主要资方曹继武,施方王崇福和李秉义,保人诸葛墨,分别在协议上签字盖章。
诸事处理妥当,众人皆欢喜不尽。曹继武化干戈为玉帛,功德无量,王崇福三位老人,感激不尽。了却了多年的心愿,诸葛墨自然高兴,于是吩咐石头摆宴,招待众人。
李文章、章祥瑞等等,全都上了酒席。众人开怀畅饮,场面十分的热闹。
曹继武瞅了半天,不见金日乐,很是奇怪:这日里鬼,又窜哪去了?
正在他疑惑之时,门外忽然一阵锣鼓喧天,众人吃惊。
曹继武等人刚出门口,迎面就走来了一批游行队伍,好像专门来给大家庆祝的,大家于是纷纷凑了上去。
这群人胸前被带了大红花,脖子上被挂了螃蟹,耳朵上被吊了蚂虾,头上被顶了一竹篓子蛤蟆,形象极为的搞笑。
在好事者的簇拥之下,他们一手拿着桂枝,一手扶着蛤蟆篓子,一路垂头丧气地慢慢挪步。众人定眼一看,原来都是昨晚戴面具的家伙。
队伍后面,有好事者敲锣打鼓吹喇叭,吆吆喝喝起哄:某某某人,高中进士,荣归故里。乡里贫穷,然情怀不可丢失,为略表心意,恭祝蟾宫折桂,学成归来。
这宏大场面,被金日乐布置得比唱戏还要精彩,众人哄然大笑。
李侃和王山二人,作为引路排头,被戴了草编的乌纱帽。他们看见了王崇福和李秉义二人,脸上的表情,十分的丰富。两位老人,急忙抬袖遮面,不忍直视。
金日乐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要请两位族长出面,亲自给他们训话。然而这两个老家伙,吓得纷纷往诸葛墨身后缩。
两位族长颜面尽失,老脸丧尽,曹继武忍住笑,急忙叫金日乐收场。
好不容易才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