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刀之刀锋天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恕罪不敢,你们手下得了教训就够了,也没必要非得不死不休,不过事情可一不可再,若有下次,就不会这般简单了,尔等请便。”林远下了逐客令。孙马二人也知,这种情况,不看见两家人马过江北返,林家的人是不会离去的。
孙马二人一揖手,代领人马往渡口而去。林远收起长剑,急忙去查看周睿伤势,周睿外伤倒不严重,只是深受内伤,再加上一直不得修养复原。不过对于习武之人来说,只要休养一段时日,内伤比之外伤更易复原。
“原来是江湖鼎鼎大名的快剑林远,久仰久仰,今日多谢搭救。”西门川揖手为礼道。
“西门兄客气了,你兄弟二人与我林家均有渊源,即便没有渊源,孙马两家在我东州动武,林家不可能坐视不理的。”林远客气道。
“林兄,你怎的在此处?”周睿问道。
“在下奉命押送货物北上元江城,听闻此处有位远近闻名的神医,便顺道前来求访,不曾想偶遇二位兄弟。”林远说道。
“求医?可是惜夕姑娘的病又发作了。”周睿又问道。
“不错,哎,去年入冬以后惜夕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此次不同往常,病情来势汹汹,不少郎中均断言过不了今年。”林远神情萧索的说道,三人均是一阵沉默。
“少爷,可曾受伤,对方是什么人?”东边来的十余骑行至近前,当先一人一身橙色衣裳,束发带冠,额头一圈发带,下马问候道,身后十余骑均是差不多装束,应该均是林家弟子。
“北刀盟的人,我没事。林平,你们怎么来了?”
那个被林远称为林平的人说道:“家主传信,命我们尽快回去,属下不见少爷回去,便前来寻找。”
“不错,今次确实耽搁了几日,”林远又转向西门川兄弟说道,“二位兄弟,下一步行止如何?若还未决定,不如同去林家暂住几日。”
西门川看向周睿,询问周睿的意思:“小弟与惜夕姑娘相识,既然惜夕姑娘有恙,自然应该前去探望,二哥想必也没什么急事,便同去吧。”
即使周睿不说,西门川也应该去一趟林家的,毕竟他的师父西门追和林惜夕的父亲林劲是结义兄弟。便说道:“好。”
“如此甚好,林平,你去安排一下,腾出两匹马来给二位兄弟,等回到采石镇再补充马匹。”林远吩咐道,林平领命而去,西门川兄弟就随着林远前往林家。
太平历七二二年七月十六日申时,东州东郡涧东县,林家村林家祖屋
林远一行人快马南归,终在第六日晚间赶回了林家村。林远和西门川兄弟马不停蹄,直接赶往林家祖屋西院林惜夕的住所。
林惜夕的住所是一座独立的小院,名曰百花楼。百花楼既为楼,主屋自然不止一层。其实像林家这样的大家族来说,根本不存在用地紧张需要建楼的地步,不过也正因为财大气粗,自然有钱建造自己喜欢的建筑。林惜夕体弱多病,常年深居简出,林劲为了不让爱女闺中孤苦,特意建造了此楼。百花楼,顾名思义,里面栽满了奇珍异草。林惜夕于闺中无事之时便摆弄自己的花花草草,简而言之,百花楼一片生机景象。
林惜夕的闺房在二楼,女子的闺房一般是不允许男子进入的,尤其是未出阁的女子。因此林惜夕在一楼也设置了一榻,作为白日休憩之所,此处也用来接待探病,诊病之人,林远三人便是在此处见到了林惜夕。
院中檐前,百花齐放,不过初秋时节,还是以菊花居多,各色菊花整齐排列。三人进门之时,第一眼看到的并不是林惜夕。
林惜夕的百花楼坐北朝南,门开在南面,一楼的床榻靠东墙,床头朝北,床头附近,一女子跪坐旁边,一身淡橙色衣裙,绸缎束腰,女性的曲线显露无疑,头上似乎是个百合髻,由于背对众人,看不清面容。
“小妹,大哥回来了。”林远还未进门就说到,床榻旁的女子闻言转过头来,看见来的不止林远一人,便急忙起身,瓜子脸,身材高挑,竟然是林惜晨。
“大哥,你回来了?”林惜晨打招呼道。
“惜晨也在,来,为兄给你介绍一下。。。。。。”林远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你怎么在这里?”周睿说道。
“大哥不用介绍了,这二位小妹都认得。。。。。。”林惜晨几乎同时说道,榻上的林惜夕今日似乎精神还好,笑看着站着的四人。
“周大哥这话说得,小女子是林家的人,在林家祖屋有什么奇怪。”林惜晨说道。
“惜晨姑娘误会了,三弟的意思是以为姑娘如今还在云都,在此处见到姑娘有些意外罢了。不过说起来,惜晨姑娘,我们都认得对方,却从未正式认识过。”西门川说道。
“对对对,就是就是。。。。。。”周睿附和道。
“如此甚好,小妹估计还不认识二位兄弟,就借此机会重新给你们介绍一下。”林远说道。
“这位是在下二叔,林家掌门林劲的女儿林惜夕,你兄弟二人和林家均有渊源,直接称呼惜夕便可,”林远顿了一下,面向林惜夕说道,“小妹,这位是刀怪西门先生的高徒西门川西门少侠,周兄弟你认识就不介绍了。”
“惜夕姑娘。”“西门大哥。”林惜夕行动不便,只得在榻上颔首致意。
“这位是林家外总管,在下叔父林泉的女儿林惜晨,”林远又转头对林惜晨说道,“这位西门少侠介绍过了,这位是周睿周兄弟。”
“惜晨姑娘。”“西门大哥。”“周大哥。”三人相互见礼道。
众人见礼之后便在林惜夕榻前分宾主坐下,没想到还是林惜夕先开口道:“去年听周大哥提起,一直很想见见你们三位结义兄弟,如今已经见到两位,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哥,没想到今生还有幸一见。”
西门川兄弟闻言想起了自己的大哥,心下黯然,林远同样如此。可是林惜夕的话说得有些奇怪,还是周睿最先反应过来,疑问道:“惜夕姑娘此言何意,莫非在下大哥有消息了?”
林惜夕姐妹看着三人疑惑的表情,恍然大悟,林惜晨说道:“大哥你们三人应该是直接来的百花楼吧,是这样,几天前,二叔收到西门先生传信,说赵天龙赵二哥被医王祖孙所救,安然无恙回到西川城,此刻赵二哥和医王的孙女思雨姑娘应该正在来东州的路上。”
“真的。。。。。。”西门川兄弟异口同声的道,林远虽未说话,表情也是欣喜无限,在场三个青年均是一般,既和赵天龙有关,也和林惜夕有关,间接的和吴思雨有了关联。
“既然是西门叔父传信给父亲,应该不假。”林惜夕说道,脸上也有欣喜之情。
“小妹听二叔和大伯商量,说要不要派人去接一下赵二哥他们,大伯一开始不甚乐意,二叔说赵二哥他们在东州人生地不熟的,再说怠慢了怕驳了西门先生的面子,大伯才勉为其难的答应,此次召大哥回来便是因为此事吧。”林惜晨说道。
似乎为了验证林惜晨的说法,一个林家弟子前来禀报道:“师兄,掌门请你和西门少侠去前厅叙话。”
“知道了,西门兄,还请你与我同去。”林远说道,西门川便起身与林远同去,屋子里只剩下林惜夕姐妹和周睿。
林惜夕一脸惋惜的说道:“周家的事小妹听说了,周大哥还请节哀,节哀之后首要之事,便是好好活下去,小妹想这是周大哥的家人在天之灵最希望看到的。”
“小妹说得是,三哥常说周兄弟是最乐观开朗的人。”林惜晨也说道。
周睿此时心情已稍稍平复,毕竟之前家破人亡,义兄不知所踪,红颜知己命在旦夕,如今义兄重现江湖,还给红颜知己带来生的希望,确是半年来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这一年来确实发生了不少事,家仇倒还罢了,我周家祖传的裂云刀不知所踪,周家的人但凡还有一口气在,都不会让它落入歹人之手。不过二位妹子也不必为我担心,为兄不会再鲁莽行事了。”周睿说道,原来他一直在找的是裂云刀。
林家祖屋会客厅内,主座上一人橙色交领衣衫,金冠束发,面色红润,上唇一字胡,下巴只些许胡渣,正是林家掌门,剑圣林劲。下首客座二人一左一右,林劲左手边是一身黑衣的西门川,右手边是林远。
“远儿,你才回来又要你出门,此次还是为了惜夕的事,为叔有些过意不去。”林劲说道。
“二叔客气了,惜夕的事就是林家的事,况且相助我林家之人,林家自当奉为上宾。”
“嗯,很好,二哥传信于为叔时,说二人是走水路,七月十五从安阳城出发,如此一算,你明日出发,等你抵达元江城时,他二人也差不多到了。”林劲说道。
“是,二叔。”
“西门贤侄,采石摊一役可曾受伤?”林劲问道。
“多谢林掌门挂怀,在下并未受伤,倒是三弟的伤势重一些。”西门川恭敬回答道。
“贤侄,你是大哥的儿子,又是二哥的弟子,不必那么生分。远儿是自己人,不必隐瞒。”林劲说道,示意西门川不必对林远隐瞒身份。
“是,叔父。左右无事,不如小侄同林兄一同前往元江城,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西门川说道。
“西门兄若说照应,大可不必,目前在东州还没人敢对林家怎么样;若是西门兄想出去看看东州风土人情,那还另说。”林远劝道。
“远儿说得不错,左右他二人是要来到林家村的,贤侄一去,周公子想必也坐不住。如此,为叔希望贤侄能在林家稍待几日。”林劲央求道。
“如此,小侄恭敬不如从命。”
“周睿小子在清河城的事为叔略有耳闻,他一次次的进出清河城周府到底是在找什么?”
“三弟说他周家祖传的裂云刀不知所踪,占领周府的马家三兄弟直言不曾见到,三弟不信,便一次次的硬闯,可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况且三弟父母兄长埋骨何处一直不得消息,因而我兄弟二人在清河城逗留甚久。”西门川回答道。
“哎,一代刀圣,闻名厉朝的人物,也不知是何人出手,竟然如此惨死?”林远叹道。
“不错,为叔和周渊打过几次交道,周渊为人虽跋扈傲慢,可行事却是光明磊落,是个和大哥上官杰一般的英雄人物,不过大哥太完美,周渊还比不上他。”林劲叹道。
“小侄头部受创失忆,以前的事大都记不得了。”西门川叹息道。
“说及此事,不知医王的孙女思雨姑娘医术如何?西门兄到时可请她为你诊治一番,说不定还能恢复记忆。”林远建议道。
“贤侄十三岁之前必定是幸福安乐的,十三岁之后是宁静祥和的,至于十三岁那年发生的事,若没有心理准备,依为叔之见,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现在这样不是也挺好的。”
西门川闻言一思索,确实如此,遂说道:“多谢叔父提点,小侄会慎重考虑的。”
skbshge
第125章 前往林家()
太平历七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未时,东州东郡,元江城元江港
这一日,从安阳城出发走水路前往东州的赵天龙吴思雨二人即将到达元江城。
元江城位于东州东郡北部,元江南岸,和北岸的蓬莱城隔江对望。蓬莱城和元江城均是厉朝东部重要的港口城市,北边的蓬莱港归王家所有,南边的元江港则归林家所有。
元江从云州的安阳城开始便可行船,不过安阳城至云都一段江水湍急,江面相对略窄,不适合大型船只航行。从云都港再往下游走,江宽水深,且历朝历代均重视这条水上生命线,每年均要花许多人力物力财力清淤、拓宽和改造河道,从云都沿元江顺流而下可直接抵达元江入海口,因而元江在物资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船只的建造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造船业发展至今,各种船只层出不穷。小到木筏,大到战舰,包括载客运货的客船货船应有尽有。小型的木筏和船只制造技艺相对简单,朝野均有制造,大型的楼船或者战舰制造工艺复杂,基本上被大势力垄断,尤其是战舰,独孤氏一直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小型的船只或木筏一般通过撑杆或者摇撸来获得动力,大型的楼船或者战舰则必须通过风帆来获得动力,因而才有帆船一说,其实大型船只均为帆船。
值得一提的是帆船的工作原理。人类的智慧绝对是其余生物望尘莫及的,用先入为主的观点来看,外行人一定会认为帆船不顺风,不顺水便无法航行,这绝对是一个误区。帆船上最重要的配件便是风帆,无论是航向还是航速均与此息息相关。航速易理解,简单来说便是需要提速时升帆,需要减速时降帆,风帆升至桅杆顶端获得最大航速,风帆全部落下再加抛锚便获得最低速度,停靠时一般都要用麻绳固定船只。
风帆的制作和船体一样,一面凸一面凹,当风横向吹过风帆时,凸面的风速比凹面快,由此产生一个自凹面向凸面的推力,这便是风帆提供动力的原理。用风帆来控制船只航向,其中学问便多了,一般分为顺风、逆风和横向侧风三种情况。第一种,顺风,顺风的意思便是船自西向东航行,风向也是自西向东,此时风帆产生的推力反而是最小的;第二种,逆风,逆风行驶又称顶风行驶,风向与航向相反,此时无法获得和航行完全相同的推力,只能不断调整风帆折线前行;第三种,横向侧风,从产生推力的原理来说,横向侧风是最理想的动力,不过横向侧风在提供前行推力的同时,也有横向的力作用于船身,对船只航行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一个知道如何把握风向,调整风帆的舵手对行船来说有多重要。有些大船,日夜航行不辍,更是配备不止一个舵手。舵手还有一个雅称叫船老大,船老大下面一般还会配备若干船工,按照船老大的指令调整风帆,控制航向和航速。船老大是水上最吃香的职业,经验丰富的船老大一月薪酬为白银八两左右,要知道,厉朝普通一家三口一年的花销也就十两左右,日子相对紧张的人家花销则更少。
对于在自西向东的元江上航行来说,吹过厉朝大地的东南风和西北风均属于横向侧风,十分适合行船,内陆河船运发达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赵天龙二人乘坐的是率属于独孤家的一座大型楼船,长约二十丈,宽约五丈,船底有舱室,上置三层,共可载客百人左右,还不计舱室所载货物。楼船一般有民用和战船之分,民用楼船相对较小,也基本不配火炮。民用楼船加舱室共分四等,最末等便是乘坐于舱室,舱室乘客众多且基本没有座位,价格自然低廉,从云都乘船出海最多五钱银子,多为短途乘客乘坐,百名乘客至少半数在此处乘坐;上方三层越往上独立居室越少,居室条件越好,价格也越高。赵天龙二人乘坐在第一层,二人每人一两二钱银子,共处一室,船上不比他处,此时也是无奈之举。
“前方马上就到元江港了,还请在元江港下船的旅客们注意。”船工在甲板上吆喝道。赵天龙二人开始收拾随身物品,走出楼船客房到甲板上。
“额,走了十天,终于要靠岸了。”赵天龙走到甲板上,伸了个懒腰说道。
“大哥,这一路走来,两岸的风光着实不错,这一次远行倒是让小妹大开眼界了。”吴思雨笑道,对于她来说,十日来走过的地方比她前二十一年走过的还多。两岸良田千万亩,江面日出日落,却是自己从不曾见过的景致。
“马上进入云都港了,降下两座主帆。”甲板上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向船工吩咐道。
“咦,大哥你看,北边似乎还有一座城池。”吴思雨指着北方惊呼道。
“嗯,不错,既然和元江城隔江对望,那应该是蓬莱郡的郡府蓬莱城,今后若有闲暇,倒是可以去逛逛。”
“我二人今次要去的林家距元江城还远吗?”吴思雨又问道。
“这个为兄也知之不详,为兄也是第一次来东州,据说林家所在的涧东县在东郡西南部,元江城在东郡正北,从元江城到涧东县估计还有八九天路程。”
“哦。”
“距元江城不足二里,降下八座副帆,老八,准备抛锚。”船老大又吩咐道。大型船只惯性较大,停船时至少要距江岸一丈,一般在船尾和靠岸的另一侧抛锚,在靠岸一侧用绳索固定。此处所说距江岸一丈指的是船底与水接触之处和江岸的距离,此时船体外檐正好在岸边上方,便于乘客上下船。
赵天龙二人下了船,只见此处左右船只无数,大中小船只应有尽有,离江岸不远大小房屋不少,人群熙熙攘攘,有船工,有乘客,还有接送亲友之人,再往南看去,一座城池出现在眼前,城墙甚宽,看不见东西边界。二人缓缓往南走向城门。
“赵兄。。。。。。”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赵天龙左顾右盼,这个声音似乎听过,因而意识到对方在叫的可能是自己。左右均不见,赵天龙一个回头,只见后方三人迟疑的看着自己二人。
只见三人一人在前,二人在后,均是一身橙色衣裳,额头一圈发带,为首一人发带镶玉,身材修长,腰跨长剑,容颜俊朗,不苟言笑,赵天龙看见他思索片刻,恍然大悟:林远。
“你是。。。。。。林兄。。。。。。”赵天龙揖手为礼道,那人见眼前的高个束发男和戴头巾的女子认出自己,急忙也上前行礼。
“赵兄,果真是你,云都一别,已过六年,在下不敢确信还能认出你。”林远说道。
“彼此彼此,确实好久不见,这位是医王的孙女吴思雨姑娘,”赵天龙一顿,又转向吴思雨说道,“这位是林家家主之子,江湖人称快剑的林远。”
“林公子,小女子有礼了。”吴思雨先行礼道,林远却没有及时回应,赵天龙看向林远,只见林远望着吴思雨出神,眼神不是狐疑,而是。。。。。。赵天龙一个浅笑。
林远犹如大梦初醒,自觉失礼,急忙道:“思雨姑娘客气了,在下一时失礼,还请姑娘恕罪。”
“咯咯,公子说笑了。”吴思雨倒也不恼,所谓女为悦己者容,毕竟没有哪个女子会真的因为男子多看自己两眼而不悦,她们开心还来不及呢,除非男子有进一步的轻慢之举。
“林兄怎的会在此处?不会是前来接我二人的吧?”赵天龙问道。
“赵兄说得不错,二叔言道赵兄二人从未来过东州,人生地不熟,恐在路上耽搁时日,遂命在下前来迎接二位,也算是略尽地主之谊。”
“嗯,这次倒是沾了思雨妹子的光,若是在下一人前来,恐怕没这种待遇。”赵天龙笑着揶揄道,吴思雨闻言看向赵天龙,又看看林远。
“呵呵,赵兄说笑了,若是赵兄提前明言前往林家一访,林家必定也是要让赵兄体验一番林家的待客之道的,毕竟近一年来赵兄的为人和声望可是如日中天呐。”林远也笑道。
“林兄谬赞了,在下和林兄一比还是差了些。”赵天龙恭维道。
“赵兄不必妄自菲薄,凤鸣城救下上官静怡,拨云城说和梁刘两家,单枪匹马挑了清风寨,撒拉哈沙漠抗击沙盗,西川城独闯虎穴解救云公主,赵兄当为年轻一辈第一人。听闻赵兄坠崖落江,在下深感惋惜,还曾派人前往找寻,如今再见,确实不甚欣喜。”林远说道。
不等赵天龙回话,吴思雨先说道:“二位公子就不必相互谦虚了,我们还是换个地方说话吧。”
“是是是,在下得见赵兄确实欣喜过度,今日就委屈二位在这元江城落塌,明日再出发前往涧东县。”不苟言笑的林远今日话不少,不知是欣喜再见赵天龙,还是其他。
“听闻惜夕姑娘的病迫在眉睫,要不还是即刻出发吧。”吴思雨建议道。
“姑娘为小妹考虑,在下感激不尽,不过二位舟车劳顿,之后还要再行走八九天,姑娘的身体也要注意,若是还未到林家便身体不适,反而事倍功半;况且小妹这几日许是得知自己有救,状况比之前好了不少,倒也不是非要急在这两日。”林远说道。
“林兄说得有理,思雨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将所需的准备工作交代一下,好让林前辈有所准备,以便你到林家之后可以节省一些准备的时间。”赵天龙建议道。
“唔,好吧。”
“如此,二位请随我来。”一行几人就此回元江城歇息,第二日出发前往涧东县,琐事在此略过不提。
八月初三日酉时末,东州东郡涧东县,林家村林家祖屋
赵天龙二人和林远一行人终于在这一日酉时初赶到了林家村,林家村里里外外还是如往常一般忙碌。林肃兄弟亲自接见了赵天龙二人,本来是要两位林家掌舵人亲自接待饮宴的,但考虑到今日在林府的均是青年男女,与老者在一处恐怕拘束,就派林远和林惜晨代为接待。
林家祖屋西院百花楼,林远三人见过林家两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