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史最强音-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道的四种内涵:

    1。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孙子?形》:“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南史?袁粲传》:“混其声迹,晦其心用……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2。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汉王充《论衡?道虚》:“夫修道求仙,与忧职勤事不同。”

    3。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

    4。遵循某种原则、规律。《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财竭则不能无侵夺。”

    道果的内涵:

    佛道的正果。《百喻经?宝箧镜喻》:“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宋洪迈《夷坚丙志?黄十翁》:“后二日,阴府会善男女於无忧阁下,随其善行,俾证道果。”

    含道的二转青句有二句,其中一句是:

    1、吾道属艰难唐?杜甫?《空囊》

    2、吾道属艰难宋?王之道?《读韦苏州诗因用陪王郎中寻孔徵君韵》

    说明:这句获得两位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两本书籍,文运之气较为强盛。王之道是杜甫的粉丝。一般来说,诗人都喜欢用自己名字中的字来写诗,例如李白的某些诗歌里有多个白字,王之道的诗文里有道字。

    含道的二转青句:

    1、道存空倚命唐?杜牧?《寄兄弟》

    2、道存空倚命亦见唐代许浑集,题作《寄小弟》

    说明:这句获得两位唐朝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两本书籍,文运之气较为强盛。

    83句含道的声动好句:

    第一句:黑潦满道周12341宋?赵文?《抵豫章》

    道周的两个内涵:

    1。路旁。《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周。”毛传:“周,曲也。”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桃李成蹊迳,桑榆****周。”宋夏竦《贺舒州李相公启》:“钦闻朝涣,不获拜伏车下,奔走道周。”

    2。以某种道理普遍地教化之。南朝梁王僧孺《中寺碑》:“道周百亿,化起大千。”《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陈太庙舞辞武德舞》:“道周经纬,功格玄只。”

    第二句:经纶委道周12341宋?戴栩?《和叶水心会昌观小集》

    经纶的两个内涵:

    1。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於物。”《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唐刘知几《史通?暗惑》:“魏武经纶霸业,南面受朝。”清方苞《读<周官>》:“世变虽殊,其经纶天下之大体,卒不可易也。”

    2。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宋秦观《滕达道挽词》:“经纶未了埋黄土,精爽还应属斗牛。”明沉鲸《双珠记?军门优恤》:“白面书生今就武,这经纶可惜埋尘坱。”茅盾《创造》二:“他把满肚子救国强种的经纶都传授了儿子。”

    第三句:青冥鸟道深12341唐?皇甫冉?《送庐山人归林虑山》

    第四句:倾城拱道周12341明?苏伯衡?《送王希赐编修使交趾》

    倾城的五个内涵:

    1。《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郑玄笺:“城,犹国也。”孔颖达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后以“倾城”为女主擅权、倾覆邦国的典故。《北史?后妃传论》:“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

    2。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晋陶潜《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於传闻。”《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子楚累举目观之,此姬絶色倾城。”清宣鼎《夜雨秋灯录?汤文正》:“花烛之下,妇果艳丽倾城。”

    3。形容花色绝美。明刘基《绝句漫兴》诗之一:“芙蓉亦有倾城色,不见东风却拒霜。”

    4。指美女。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宋苏轼《咏温泉》:“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明梁辰鱼《浣纱记?家门》:“三载羁囚,归把倾城相借,得报吴雠。”

    5。全城,满城。晋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唐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叶圣陶《登雁塔》:“将来逢四野花开的时节,春秋晴明的日子……城里人必将倾城空巷而出。”

    第五句:身闲道转迂12431宋?宋祁?《偶作》

    第六句:周才道岂捐12431唐?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周才的两个内涵:

    亦作“周材”。

    1。济世之才。《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李善注:“以出仕为周才,隐居为偏智。”唐杜甫《山寺》诗:“以兹抚士卒,孰曰非周才。”仇兆鳌注:“若移此奉佛之心,以抚恤军士,岂非弘济才乎?”

    2。指有济世之才的人。宋曾巩《吏部尚书制》:“其於程能议功,定勋颁爵,当率厥属,谨循科条,非得周材,曷称兹位?”

    第七句:心苦道途知13421宋?周弼?《访别》

    第八句:一与道人期13421唐。韦应物。《简恒璨》

    道人的五个内涵:

    1。有极高道德的人。《庄子?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王先谦集解:“语又见《山木篇》,道作至。”晋葛洪《抱朴子?行品》:“禀高亮之纯粹,抗峻标以邈俗,虚灵机以如愚,不贰过而谄黩者,贤人也。居寂寞之无为,蹈修直而执平者,道人也。”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书?京房传》:“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颜师古注:“道人,有道术之人也。”《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汉桓谭《新论》:“淮南王之子娉迎道人作为金银。”

    3。道教徒;道士。《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傕使公卿诣汜请和,汜皆执之,相攻击连月,死者万数”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傕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讴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宋史?吴元扆传》:“乃集道人设坛,洁斋三日,百拜祈祷。”明汤式《风入松?寓意》曲:“杜鹃啼过落花多,天气近清和,道人不管公家事,一樽酒抚掌而歌。”

    4。佛教徒;和尚。汉牟融《理惑论》:“仆尝游于阗之国,数与沙门道士相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竺法兰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在朱门?’”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晋宋间佛学初行,其徒犹未有僧称,通曰道人,其姓则皆从所授学。”清张锡祚《赠涧上僧》诗:“道人了观化,心止神流行。”

    5。佛寺中打杂的人。《水浒传》第四回:“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西游记》第三六回:“那道人道:‘师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这里扫地撞钟打勤劳的道人。’”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道人道士之别》。

    第九句:天道果难知14321宋?王炎?《太上皇后挽诗》

    第十句:天道杳难知14321宋?楼钥?《王通判挽词》

    第十一句:天道与胡兵14321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第十二句:含风百道连21342唐?张南史?《泉》

    第十三句:林光百道合21342宋?叶适?《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

    第十四句:龙天古道肠21342宋?白玉蟾?《题福海院》

    第十五句:炉薰养道情21342宋?姜特立?《竹翠》

    第十六句:霞分鸟道红21342唐?李商隐?《访秋》

    第十七句:行封海道纶21342宋?邓剡?《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第十八句:于今蜀道怜21342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第十九句:陈诗道所怀21432宋?赵蕃?《呈陆严州五首》

    第二十句:何关道者情21432{送广通上人游江西(唐?皎然)}

    第二十一句:名与道相妨23412唐?白居易?《钱侍郎使君以题庐山草堂诗见寄因酬之》

    第二十二句:长道舒羽仪24132唐?储光羲?《述华清宫五首》

    第二十三句:营道知止足24132唐?皎然?《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辛阳王》

    第二十四句:博道子孙无24312(唐朝的元稹)

    第二十五句:不道使车遥24312唐?徐安贞?《送丹阳采访》

    第二十六句:驰道指京城24312唐。韦应物。《四禅精舍登览悲旧,寄朝宗、巨川兄弟》

    第二十七句:儒道两相妨24312唐?陈子昂?《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第二十八句:闻道五军集24312唐?陶翰?《赠郑员外》

    第二十九句:闻道羽书急24312唐?王昌龄?《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第三十句:吾道岂淹留24312唐?李商隐?《江上》

    第三十一句:吾道属艰难24312唐?杜甫?《空囊》

    第三十二句:吾道属朱刘24312宋?赵蕃?《寄送潘文叔恭叔二首》

    第三十三句:狎道访仙查24312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第三十四句:值道甲申年24312南北朝?庾信?《道士步虚词四》

    第三十五句:始知没道理31243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第三十六句:五千道德阐31423唐?李峤?《经》

    第三十七句:古惟师道子32143(明末清初的傅山)

    第三十八句:几道泉浇圃34213唐?杜甫?《佐还山后寄三首》

    第三十九句:显道腾今古34213宋?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结实分主》

    第四十句:傍枯林古道41234宋?张炎?《甘州/八声甘州》

    第四十一句:道深玄草在41234宋?林逋?《寄曹南任懒夫》

    第四十二句:圣恩愁远道41234唐?宜芬公主?《虚池驿题屏风》

    第四十三句:未知韩子道41234宋?释智圆?《述韩柳诗》

    第四十四句:道心闲始见41234宋?司马光?《游山呈景仁》

    第四十五句:道安本儒士41324唐?柳宗元?《韦道安》

    第四十六句:道高杳无累41324唐。韦应物。《云阳馆怀谷口》

    第四十七句:二尊此成道41324唐?储光羲?《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禅塔上温上人》

    第四十八句:盖公偶谈道41324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

    第四十九句:忘心乃得道41324宋?王安石?《杂咏八首》

    第五十句:大阳千里道42134宋?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

    第五十一句:道人心已静42134{题双鹊图(明?龚诩)}

    第五十二句:道言庄叟事42134唐?王维?《济州过赵叟家宴》

    第五十三句:故人千里道42134唐?刘长卿?《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

    第五十四句:汗流出鸟道42134(唐代岑参《赴犍为经龙阁道》)

    第五十五句:客情今古道42134宋?晏几道?《临江仙》

    第五十六句:客行方远道42134宋?欧阳修?《春使道中作三首》

    第五十七句:入云开岭道42134唐?刘长卿?《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第五十八句:下临车马道42134唐?丘均闾?《临水亭》

    第五十九句:幸闻东李道42134唐?李峤?《晚秋喜雨》

    第六十句:道存空倚命42134唐?杜牧?《寄兄弟'亦见许浑集,题作《寄小弟》'》

    第六十一句:道传诸子后42134{苏唐询秀才晚学于予告归以四韵勉之(宋?石介)}

    第六十二句:道逢西北客42134宋?艾可翁?《番阳道中》

    第六十三句:道本阴阳造43124元?王吉昌?《黄鹤洞中仙》

    第六十四句:道阻天难问43124唐?钱起?《秋夜寄张、韦二主簿》

    第六十五句:尽属诗人道43124宋?黄庭坚?《蓦山溪》

    第六十六句:莫指襄阳道43124唐?李贺?《大堤曲》

    第六十七句:送我睢阳道43124宋?苏轼?《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第六十八句:用此空名道43124魏晋?陶渊明?《杂诗其四》

    第六十九句:道场今独到43124唐?张籍?《题晖师影堂》

    第七十句:道与翛然会43124宋?王安石?《无营》

    第七十一句:迨我南京道43214{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并呈诸大僚之作(唐?崔日知)}

    第七十二句:迨我咸京道43214{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并呈诸大僚之作(唐?崔日知)}

    第七十三句:道侣怜栽药43214唐?姚合?《闲居遣怀十首》

    第七十四句:道与时相会43214{奉和右省仆射西亭高卧作(唐末宋初?徐铉)}

    第七十五句:寄语黄山道43214宋?汪莘?《水调歌头》

    第七十六句:乐彼长生道43214唐?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观》

    第七十七句:绿野扶风道43214唐?刘禹锡?《马嵬行》

    第七十八句:暮走邯郸道43214唐?储光羲?《效古二首》

    第七十九句:树远秦中道43214宋?韩维?《送吕寺丞》

    第八十句:万里流沙道43214唐?杜甫?《东楼》

    第八十一句:置酒长安道43214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第八十二句:自古为君道43214唐?李频?《府试丹浦非乐战》

    第八十三句:道左逢幽寺43214宋?吴芾?《游荆山寺》

    道左逢幽寺43214=4321+3214,任意相邻4字的发音都是四种声调全有,即为四声喜全递,念起来最声动。1代表1声字。

    基于今音的四种声调,5字句一共有1024种声调结构,契合四声喜全递的声调结构仅有24种,因此找出这83句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202章 言诗定点头,言的文气等级:)() 
言诗定点头,头璧相与还。

    还聚五星文,文章至老淳。

    刘旭星在地球的时候,与言有缘,研究过神秘的“九字真言”,九字真言3412,四种声调全有的四字。又名奥义九字,六甲密祝,系由“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所成之咒术。典出《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九字真言是中国道家与兵家所盛行的秘术。传入日本后,混入真言密教之一部,并被误抄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反而成为日本修验道之山伏所重视的咒法。

    刘旭星于是决定研究含言字的声动好句,用以炼制含言字的宝字灵钟。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言字的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70句含言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言的文气等级是70级。

    含言的三转青句有一句:

    1、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2、一言以蔽之{秋怀三十六首其一十二(宋?邵雍)}

    3、一言以蔽之{秋明室杂诗(五十二首录三十)其五(近现代?沈尹默)}

    说明:这句获得三位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三本书籍,文运之气极为强盛。

    含言的二转青句:

    1、寄言养生客唐?钱起?《月下洗药》

    2、寄言养生客宋?释文珦?《游兴》

    说明:这句获得两位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两本书籍,文运之气比较强盛。释文珦是钱起的粉丝。

    70句含言的声动好句:

    第一句:司言品秩清12341唐?李中?《献中书张舍人》

    司言的两个内涵:

    1。谓担任中书舍人。唐之中书舍人掌管诏令、侍从、宣旨、接纳上奏文表等事,故云。唐刘禹锡《代裴相祭李司空文》:“度忝司言,公持化权。”唐钱起《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诗:“司言兼逸趣,鼓兴接知音。”

    2。宫中女官名。负责传宣圣旨。宋周密《武林旧事?册皇后仪》:“内命妇各就位,皇后首饰褘衣,内侍引司言,司言引尚宫,尚宫引皇后出合。”《明史?职官志三》:“女官。六局。尚宫局,领司四: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原注:“凡令节外命妇朝贺中宫,司言传旨。”

    第二句:虽言我巷殊12341宋?梅尧臣?《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第三句:一言简圣聪12341唐?钱起?《送襄阳卢判官奏开河事》

    一言的四个内涵:

    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汉班固《白虎通?谥篇》:“谥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谥,质者以两言为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唐魏徵《述怀》诗:“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孙炳华《重赏之下》三:“林启达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到机床边上看看,一言不发,看一会就走。”

    3。谓陈述一次。《谷梁传?昭公四年》:“庆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语?屈节解》:“遽发所爱之使告宓子曰:‘自今以往,单父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

    4。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鲁国之羣臣以千百数,一言於季氏之私。”

    第四句:一言以蔽之12341(《论语?为政》)

    第五句:知言敢自诬12341宋?陈造?《再次韵十首》

    知言的三个内涵:

    1。有见识的话。《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伯问於士鞅曰:‘晋大夫其谁先亡?’对曰:‘其栾氏乎?’秦伯曰:‘以其汰乎?’对曰:‘然,栾黶汰虐已甚,犹可以免,其在盈乎。’……秦伯以为知言。”《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以为秦汉世礼义陵迟,不可复用周制封诸侯,着论明之,儒者以为知言。”聂绀弩《从陶潜说到蔡邕》:“离开陶潜,曹先生的话,也不算完全的知言。”

    2。谓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何谓知言?’曰:‘詖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唐韩愈《送杨支使序》:“夫乐道人之善以劝其归者,乃吾之心也。谓我为邑长於斯而媚夫人云者,不知言者也。”

    3。知音。《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昔称吾於颍川,吾常谓之知言。”李善注:“惬其素志,故谓知言也。”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八三:“千古知言汉武帝,人难再得始为佳。”

    第六句:清言见古今12431唐?储光羲?《题虬上人房》

    清言的两个内涵:

    1。高雅的言论。晋陶潜《咏二疏》:“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唐章八元《酬刘员外月下见寄》诗:“独郑爬銮翰浇忧逖浴!蓖蹶'运《罗季子诔》:“甲寅之秋,常接谈燕,清言相酬,如对琼树。”

    2。指魏晋时期何晏、王衍等崇尚《老》《庄》,摈弃世务,竞谈玄理的风气。晋陶潜《扇上画赞》:“郑叟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晋书?郭象传》:“﹝郭象儆胁爬恚谩独稀贰蹲罚芮逖浴!鼻逡ω尽叮甲诱乱澹拘颉罚骸坝喙壑卣家岳矗角逖远 甭逞浮赌锨槐钡骷啃∑肺牡奈;罚骸敖那逖裕绾退某煌恕!

    第七句:僧言药有瘳12431宋?舒岳祥?《山甫病中归峡作此问之》

    第八句:微言注百川12431唐?李白?《赠僧崖公》

    微言的五个内涵:

    1。精深微妙的言辞。《逸周书?大戒》:“微言入心,夙喻动众。”朱右曾校释:“微言,微眇之言。”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絶,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唐李白《别韦少府》诗:“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宋秦观《代蔡州进兴龙节功德疏》:“贝叶微言,善会权而归实;蘂珠妙旨,能却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