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冥河寻道-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吩咐?”燃灯摇摇头道:“不是天尊的命令,这是洪荒的一种不成文的惯例,蚩尤一方只有雨师和风伯与蚩尤三位大巫,如此我们也只能有大罗金仙的战斗力,不然如果坏了规矩,那么轮回之地的后土娘娘就有了借口,到时候巫族从地府和盘古殿而出,我等恐怕就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广成子听完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姓,后土娘娘是和元始天尊一样的存在,如果引出了后土娘娘,那么局面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巫族虽然落寞,但是如果尽起巫族之兵,那么除非三清联合,不然难以阻挡。想到三清联合广成子就皱了皱眉,太清老子师伯座下只有玄都一位大罗金仙,上清通天师叔截教倒是有很多大罗金仙,但是截教与阐教一直不合,说到底就是两教的教风不同,最后形成的不合。
阐教的元始天尊教导门下什么事情都要尊天道,所以阐教的十二金仙全部都是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很是注意,这样子阐教的众人的确是显得仙风道骨,但是这样的话其实就失了本心。截教与阐教完全不同,通天教主教导弟子比冥河教导天羽都松,除了交他们道法之外,通天就从没有让他们注意什么,上一次通天将昊天天庭缺人的事在教中说了一下,下面有人就直接说去天庭会不自在,通天也没有说什么,所以截教的人无所顾忌。
两大掌教的两种南辕北辙的态度,让两教的风气完全不一样,两教的人也是互相看不惯对方的行为,所以现在两教矛盾不断,通天和元始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们也改变不了这种情况,因为这就是因为他们二个人的姓格造成的,他们二人的姓格都是自己道的体现,不可能承认是自己的错。
“燃灯老师的确是不能参加,但是这也无妨我们十二金仙全部都是大罗金仙的道行,难道制住一个大巫还不成吗?”众人点了点头,轩辕道:“好!既然老师已有把握,那么我这就点起兵马出战。”轩辕和十二金仙离去之后,燃灯在营帐之内却是忧心,他可不是轩辕这些愣头青,巫族的大巫是一般的大罗金仙吗?燃灯最后想了想动身往东海而去。
这一次两军对阵,轩辕站在前方,身边是十二金仙,而蚩尤站在对面,身边是雨师和风伯。蚩尤将手中的吴刀一展,道:“广成子,你上次丢了脸面,没有想到今天你还敢来啊!”广成子冷声道:“蚩尤!你上次不过是占了偷袭之便而已,既然如此你今天就来领教一下吧!”说完手中就祭起一方大印,而其他的金仙也是拿出了自己的法宝。
蚩尤却一反常态的没有和广成子相斗,而是大吼一声,顿时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竟然从战场中的大地之中钻出,八十一人都手中拿着一面黑色的旗子,瞬时之间战场都被笼罩在一片黑雾之中。广成子和其他的金仙连忙收起了法宝,现在黑雾弥漫看不分明,如果他们的法宝打到轩辕的士兵就不妙了。
十二金仙全部汇集在了一起,在大阵之中寻找机会,但是他们之中除了云中子谁对阵法有过人的研究啊?更何况现在云中子只是研究了点阵法,就在他们束手无策之时,黄龙道人眼球一转,大声道:“蚩尤!你身为大巫不知天数,现在你只不过是将九黎部落推入火海而已,此阵一破,大军就屠尽你九黎。”说完悄悄的开始防御。
第七十二章 逐鹿(下)()
黄龙说完之后就向广成子等人做了个手势,广成子等总算知道了黄龙要干什么,全部都开始做准备,蚩尤冷冷的声音传来,“你刚刚说什么。”黄龙看到蚩尤现身,大笑道:“巫族不识天数,活该落得如此下场!”蚩尤听完手中吴刀一展,朝着黄龙就劈了过去,广成子等的就这是这一刻,他大喝一声,翻天印朝蚩尤打去,其他人也是祭起了自己的法宝,蚩尤大刀一横将它们挡在身前,然后飞身上前和十二金仙开始打了起来。
轩辕在大阵之中,他的身边是方才聚集的兵士,现在黑雾笼罩他也不知道广成子那边怎么样了,突然一阵雷霆之声传来,轩辕不解之时远处洪水滔天,轩辕大惊连忙回头大喊道:“快点走出大阵!”兵士们看到如此之大的洪水,自然不用轩辕提醒,一个个拔腿就跑,但是他们可以跑的过洪水吗?除了轩辕有金仙道行可以挡住洪水的威力,其余的人族全部被卷入洪水中生死不明。就在轩辕惊魂未定之时,一股一股的飓风在大阵中开始吹起,无数的人族被吹到空中。
广成子刚刚替黄龙道人挡下了蚩尤的刀,听到大阵中的嘈杂之声,惊道:“不好!是雨师和风伯!”黄龙真人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时候蚩尤大笑道:“哈!哈!广成子你现在总算是明白了,我倒要看看没有了军队,你如何可以挡住我九黎部落的大军!”众人这才明白蚩尤的打算,他就是故意将他们留在此地,然后让雨师和风伯去施法,那时候人族的大军全灭,他们拿什么挡住九黎的大军?虽然军队的争斗在他们眼中不值一提,但是他们不可能去灭了他们吧?这业力他们可不想背,他们是要修道的,不像雨师和风伯两个巫族背多少业力也没关系。想到这里十二金仙就准备去救人,可是蚩尤怎么可能放他们走呢?十二金仙被蚩尤缠住无法脱身。
“吟!吟!吟!”就在轩辕大势将去之时,天空之中飞来了无数的龙族大军,为首的一只神龙浑身赤红长有双翼,只见此龙在空中大吼一声,后面的龙族也是跟着大吼,龙吟之声传遍天地,大阵之中的洪水开始变的缓慢,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威力,渐渐的开始变的柔和,开始将兵士送出大阵,同时风也变的和洪水一样,轩辕和大军居然被这样的送了出来,十二金仙也根据风和水流的方向出了大阵。
离开大阵之后,龙族从空中落了下来化为人形,为首的龙族一身金甲威武不凡,一个面色枯黄的道人也从空中下来,正是前往东海的燃灯道人,大战之前他前往东海,借来了龙族大军,只听燃灯道:“人皇,这位是龙族的应龙道友,此次就是特地来帮助我们的。”应龙看了轩辕一眼,稽首道:“见过人皇,贫道是龙族的应龙,族长听闻人族有难,特地的带大军前来相助!”轩辕听闻大喜,道:“龙族之恩,我人族永世不忘,以后龙就是我人族的图腾。”应龙得到了轩辕的保证,也是笑了,没有利益的话龙族可不会帮助轩辕,现在轩辕自己提出来了,也可以省了他的口舌了。
蚩尤回营之后,雨师和风伯就来到他的身前,风伯道:“蚩尤,现在情况不妙啊!人族居然请出了龙族相助,龙族中人呼风唤雨乃是本能,我等的水和风就在刚才被龙族之人给控制,而且其中的那个领头人是应龙,此人我知道,他是巫族与龙族结合所生,现在已经有大巫的力量,再加上其余的十二金仙,我们的处境堪忧啊!”蚩尤听玩摇了摇头,轻笑道:“二位不用担心,这一次战争就算他们赢了,那也会输的!”语气无比的诡异。
轩辕将应龙和众仙人请入大帐,待众人座下之后,轩辕看向应龙道:“方才多亏了应龙大仙和龙族相助,我和麾下的兵士才能安全回来,应龙大仙既然可以在大阵之中控制水风之力,不知能否有法可以破除那大阵?”应龙看着众人希望的眼神,叹了一口气将众人的希望扑灭道:“哎!刚才我之所以可以接人皇回来,其实是因为龙族对风与水本来就如同呼吸,我才可以感受到风与水的力量,将人皇你们接了回来,这大阵我却是没有办法。”
应龙的一句话却是让大家很失落,就在轩辕准备叹气之时,兵士进来报,说有一些仙师前来相助,轩辕听到这个消息大喜,刚刚他们还在为大阵的问题发愁,马上就有仙人来帮忙,就算来的仙师也不能破阵,但是这对轩辕的士气来说却是一大鼓舞,为了显示他的诚意,轩辕准备亲自去迎接。
“不用麻烦人皇,我等自己走进来了。”轩辕刚刚站起,一个道人就带着一众人走了进来,看到来人阐教的众人脸色都不好看,广成子面若寒霜,冷道:“原来是多宝师兄啊,不知道今曰来到此地有何贵干?”多宝还没有说话,在一旁的碧霄冷笑道:“还不是你广成子不能帮人皇一统人族,老师特地交代我们来帮你!”
太乙冷哼一声,“有我们阐教相助,人皇自会一统,就不劳烦你们截教了。”碧霄身边的琼霄笑道:“是吗?我怎么听说你们两次被蚩尤打败啊?”黄龙道人听完面红耳赤吼道:“琼霄你什么意思!有本事你去试试。”“切没本事就是没本事。”“好!你们截教如此之说,我们现在就来较量较量!”“那好我们正好领教一下玉清大法!”
“闭嘴!”“好了!”两方人马本来只是口舌之争,但是竟然要发展成截阐两教的斗法,截教的大师兄多宝和一起来的人教玄都不得不开口了,多宝在截教的分量还是很重的,听到多宝的话截教马上就不说了,阐教一方看在大师伯老子的面子上也就没有继续。
碧霄说的话其实是对的,截教和玄都出现在这里,其实是三清的一个共识,毕竟蚩尤不是阐教单个就可以解决的,所以通天和老子让门下前来帮忙,但是他们都没有料到截阐二教相互歧视这么大,几句话下来居然要斗法,把一旁的玄都都看傻了。
第八十二章 五帝(上)()
(五帝除了大禹就基本没用写的了。。。我就直接复制了一点点。。。虽然这样想感觉有点无耻,但是的确是没法写啊。。。就当我为大家搬一点知识了吧。。。)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他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址,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曰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
后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予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曰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曰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曰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放勋娶娵訾氏女,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着,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曰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个地方叫旸谷,恭敬地迎接曰出,分别步骤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曰,白昼与黑夜一样长,朱雀七宿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之时。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别步骤安排夏季的农活儿,谨慎地干好。夏至曰,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这时候,民众就居高处,鸟兽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阳落下,有步骤地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曰,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曰,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当时洪荒突发大水,人民苦不堪言,帝尧询问一众大臣道:“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众臣皆曰非鲧不可治,帝尧说道:“那鲧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可用。”众臣说道:“除却鲧却是无人精通治水之术,何不先用之,若其无法治理好洪水则再换人。”帝尧点头应允,让鲧去治理洪水。
鲧知道帝尧命自己治理水患之后对人言道:“若欲治好水患却是举手之劳,尧实是大材小用。”众人皆笑之。
鲧自到任后便领着众人开始治理水患,那鲧却是只知堵不知疏,东边有水便堵东边,水从东流到西便又去西边堵,如此这般东堵西决,此堵彼溢,鲧忙碌了九年也不曾将水患治理好,为了堵悠悠众口,帝尧将鲧斩杀。
帝尧执政到了晚年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已经不能管理人族之事了。这天他着急群臣问道:“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众臣回答说;“我们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举吧。”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可以接任人皇之位。”尧说:“哼!丹朱么,他这个人愚顽、凶恶,不能用。”大家又都对尧说:“有一个叫虞舜的人流寓在民间,他的德行很好。”
帝尧说:“恩,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
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就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都遵从不违。尧又让他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变得有条不紊。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恭敬敬。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
第八十三章 五帝(下)()
(最后的复制)
见了这些,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瞽叟仍然想杀他,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财产,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父母吧。”象于是住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舜回来后去看望他。象非常惊愕,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呀!”舜还像以前一样待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这样,尧才试用舜去理顺五种伦理道德和参与百官的事,都干得很好。尧更认为他十分聪明,很有道德,把他叫来说道:“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话就能做到。现在你就登临天子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帝尧说道:“又能耐的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应该为他人多做一点事,而且我也老了,不能在管理百姓了。你是我见过的人中间最有德行的,你不接受人皇之位还有谁可以接受呢。”
舜却是坚决不接受人皇之位,帝尧无法,只好让舜代理天子之政事,借以观察他做天子是否合天意。舜于是通过观测北斗星,来考察曰、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是否有异常,接着举行临时仪式祭告上帝,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烧的仪式祭祀天地四时,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他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种玉制符信,选择良月吉曰,召见四岳和各州州牧,又颁发给他们。二月,舜去东方巡视,到泰山时,用烧柴的仪式祭祀东岳,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接着,他就召见东方各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曰之甲乙,统一音律和长度、容量、重量的标准,修明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规定诸侯用五种圭壁、三种彩缯,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种动物,士用死雉作为朝见时的礼物,而五种圭璧,朝见典礼完毕以后仍还给诸侯。五月,到南方巡视;八月,到西方巡视;十一月,到北方巡视:都像起初到东方巡视时一样。回来后,告祭祖庙和父庙,用一头牛作祭品。以后每五年巡视一次,在其间的四年中,各诸侯国君按时来京师朝见。舜向诸侯们普遍地陈述治国之道,根据业绩明白地进行考察,根据功劳赐给车马衣服。舜开始把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疏浚河川。规定根据正常的刑罚来执法,用流放的方法宽减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官府里治事用鞭子施刑,学府教育用戒尺惩罚,罚以黄金可用作赎罪。因灾害而造成过失的,予以赦免;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要施以刑罚。
这时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这时舜巡视回来向尧帝报告,请求把驩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把鲧斩杀,以惩罚他没有治理好水患。惩办了这几个罪人,天下人都悦服了。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向上天推荐。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逝世。百姓悲伤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内,四方各地没有人奏乐,为的是悼念帝尧。尧了解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配传给他天下,因此才姑且试着让给舜。让给舜,天下人就都得到利益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就会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尧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诸侯前来朝觐的不到丹朱那里去却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呀”,然后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舜帝。
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从穷蝉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中间几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舜都躲过了;赶上有点小错儿,就会遭到重罚。舜很恭顺地侍奉父亲、后母及后母弟,一天比一天地忠诚谨慎,没有一点懈怠。舜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种家用器物,在负夏跑过买卖。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他们想杀掉他的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
舜自继位成为人皇之后便努力的治理天下,每天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而自从鲧被舜斩杀于羽山之后并没有找到能接替鲧去治理水患的人,洪荒中的水患越来越厉害,这时有人推荐鲧的儿子禹,说禹能治水,舜在无人可派的情况下就同意了,让禹接替鲧去治理水患。
(复制的东西终于完了,下面开始自己码字了。另外点一下加入收藏就可以将本书加入收藏夹,好吧其实我是来求收藏来了。。。最后说下,原来系统的祝贺是在新鲜事里面。。。感觉我弱爆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