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大圣人-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汉的护国之龙就是赤须龙。

    而大宋国的护国之龙竟是眼前这条被压在湖底的龙?

    护国之龙都被镇压了,难怪大宋国乱成这样,内有贼寇,外有强敌,民不聊生,还有鬼神作乱,国运低迷之极。

    原来是整个一朝都走背运啊。

    “那本龙就长话短说了,本龙是大宋国的护国之龙,镇压国运,而因大宋国应火德而生,本龙自然也是一条赤龙下凡,但你也看到了,本龙被镇压在这里,京城火德过剩,积多成灾,自有火灾应势而出,消

    耗这过剩的火德,故而京城时常大火,并非京城一次。”

    “这一次本龙没有想到烧的这么旺,大概是有精怪在暗中作祟吧,若是本龙不被困的话,这样的火灾不会出现,那火德之气正是给本龙进补修行之物啊,你若是早些放本龙出去的话,这大火本龙顷刻之间就

    能平息。”这条真龙道。

    “火德,火灾?”李修远皱起了眉头。

    如此分析的话,这还真的和国师说的差不多一个意思,这是天意,并非人祸。

    是五行失衡,火德过剩,酝酿成灾,难怪郭真求雨会失败。

    “你是护国之龙,真龙下凡,是什么人胆敢镇压你?”李修远道。

    这条真龙道:“不清楚,本龙只是打了个盹就被关在这湖底了,被人用捆龙索束缚了,还压着一座宝刹,里面供奉了一尊如来佛主,这是借万民香火念力,把本龙镇压在这里不得动弹啊,除此之外,泡在这

    冰冷的湖水之中,也阻碍了本龙吸吸收火德之气啊,道行不进反退,否则区区一座宝刹哪能镇压的了本龙。”

    “再过些年,本来被困死在这里也不是不可能。”

    “你可真是一条糊涂龙啊。”李修远脸一黑:“这样的警惕之心活该被镇压在这里。”

    “本龙身为护国之龙,可是体面人,哪会想到有疯子对本龙出手。”这条真龙争辩道,声音很是纷纷不平。

    “体面人?之前还想着吃我,这可不是体面人该做的事情。”

    “心中有怨气,难免忍不了发泄出来。”真龙理直气壮的说道。

    李修远道:“那你吃过人没有?”

    “哪有人会送到本龙的嘴边来?”

    这真龙说道,他试着晃动着龙躯,却只能挪动湖心塔周围,并不能有太大的动作,可见吃人也是一个奢望。

    “最后一个问题了,火灾之中有鬼神出没,那些鬼神皆身穿红袍,头戴官帽,能指挥大火,这又是什么原因?”李修远道。

    真龙道:“本龙记得大宋国的官员官服就是红色的吧,那鬼神的官袍,官帽是不是和大宋国的官员一样?”

    “的确是。。。。。。”李修远道。

    “那些不是鬼神,是对应那些官员而孕育而出的灵官,只是那些官员身穿朱红色官服,对应火德,因为平日里贪财好色,邪念太多,所以孕育出来的灵官也作恶生事,见到火势蔓延不但不救火反扩大火灾,

    若是那些官员心生善念,为人正直的话,孕育而出的灵官也是正直高尚的,不但不会纵容火灾,还会尽量扑灭火灾,让灾情不会扩大。”

    “是这样。”李修远低头沉思起来。

第六百九十四章求画() 
?    “我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多谢你的解惑,眼下时候也不早,我也就不打搅你休息了,告辞。”

    李修远没有选择在湖底久待,问完了问题之后立刻便转身离去。

    湖底的那条真龙却是急了;“你这就走了么?你不是说要帮我脱困么?”

    “帮你脱困?嗯,这个我有说过么?扬子江王,你在一旁看着,你听见了我刚才说要帮这条龙脱困么?”李修远道。

    “并没有。”扬子江王道。

    李修远道;“你看,我并没有开口承若过,所以脱困的事情还是下次再商量吧,你这条龙心中有怨气,贸然放出来的话如果没有人约束是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毕竟你已经不是神龙了,坠入了凡尘,染了俗气

    ,再加上怨气为平,谁知道出来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情。”

    “这样不公平,我替你解答了心中的疑惑,你这样一走了之简直就是太不仁义了,亏你还是一个修道之人,难道就没有修道之人该有的德行么?”这条真龙忙道。

    “说的好像有几分道理,不过你之前要想要吃我,这事情就当是扯平了,你觉得如何呢?”李修远道。

    “”

    李修远挥了挥手,此刻顺着湖底的通道,飘然离去:“不用太过担心,你该脱困的时候自然就会脱困,什么时候容我的俗世处理完了之后自然会考虑放你出来,反正你已经被镇压了这么久,再多些时日也没

    有关系。”

    现在他可不会放这条龙出来。

    因为他觉得其中的牵扯必定极大,否则一条护国之龙怎么会被被人为的镇压在湖底。

    当他离开龙吟湖的时候已经看到城南的大火现在已经大多数浇灭了,只有一股股浓烟冒出,已经看不到火光了。

    大雨还在继续倾盆而下,这场火灾算是勉强得到了平息。

    “回去吧,京城这地方还真是乱,看似繁华,实际上是危机四伏啊。”李修远走在湖畔,看着远处不由感慨起来。

    “嗯?”

    蓦地。

    他目光微动,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目光望着某处大雨之中的阁楼看去。

    不过他目光所看的地方却是空无一人。

    “错觉么?”

    李修远皱了皱眉,继续离去。

    而在那阁楼的窗户后面,一位妖异,绝色的女子却是有些心惊起来:“此人还是凡人么?这么远的地方他都能察觉到我的存在,简直比天上的神明感知还要厉害。”

    “你修行还不完美,没有褪去妖身,心中邪念一动,妖气自然也散发了出来,他如今得了东岳神君的神权和阴间阎君的神权,感知你这股邪念妖气还不是轻而易举,幸亏他并非霸道凶狠之人,对精怪鬼神也

    不是不能容忍,否则他追查过来今日你只怕难逃一劫。”

    说话的是一位端庄,美丽的女子,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一股别样的魅力,让人不能释怀。

    而且这两个女子的相貌都一模一样,除了气质略有不同之外,根本让人分辨不出来谁是谁。

    “姐姐,鬼工头这么难缠的对手被他这么快诛灭了,下一步他想做什么?和那国师斗法么,还是祸水浇到我们身上来。”那妖异的女子询问道。

    “只要我们还在京城,这一劫难是不能避免的,除非离开京城,所以还是早做打算吧,对了,刚才你动了什么邪念,竟让他察觉了?”

    “也没什么,就是想知道,如果我们让这个圣人动了凡心,爱上我们的话,那是不是很有趣?”

    “的确很有趣,不过这想法很危险但也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之计。”

    “轰~!”

    她们的话才刚刚说完,突然大雨之中那一道雷光乍现,紧接着雷鸣声响起,一道雷霆从天落下击打在了这阁楼的屋顶上。

    瞬间,阁楼的顶层被劈的四分五裂,冒出了一股浓烟,一股大火腾了起来。

    “咯咯,天上的雷神还在看着么?不过想雷击我们,还差的远了。”一个娇笑声响起,阁楼之内已经空无一物,只有几缕残留的妖邪气息。

    “逃了?”

    乌云之中,一尊雷神的身影一闪而过。

    他奉李修远的命令保证这场大雨落下,只是临时感觉到了有大妖的气息方才降下神雷。

    只是没想到那大妖的道行很高,顷刻之间就没了踪迹。

    而有了吞鬼雷公被妖邪诛杀的先例,这尊雷神没有那么鲁莽强行去追寻那妖邪的气息,只是转而隐匿云层之中,继续维持大雨继续落下。

    转眼之间两日时间已过。

    京城大火的事情虽然严重,烧毁的房屋很多,但好在扑灭大火及时,那一场暴雨制止了大火继续蔓延,索性并没有造成很大的伤亡。

    这两日之内,李修远是闭门不出。

    除了友人拜见之外。

    而在今日,他收到了一位小厮送来了一本书籍,是一本道藏。

    李修远心中明白,这是郭真真人托人送来的。

    翻开一看,上面记载的都是各种妖物,有乡间水鬼,林中狐怪,混迹在府宅之中的精怪,诸如此类。

    而当李修远翻到中间一页的时候,却见到这一页有折痕。

    折痕很新,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上面一页画着一幅图:一条扭着身躯,长着无数细足的蜈蚣。

    一旁有一行注解:蜈蚣乃五毒,又名天龙若成精得道,虽为虫类,却有龙能,可大可小,可呼风唤雨,更改四时变化畏惧阳刚之气。

    后面又有一张图,上面画着的是一只公鸡正在啄食一条硕大的蜈蚣。

    “蜈蚣天龙?”李修远看着短短的几行字陷入了思索。

    “李公子,还在看书呢?喝一杯茶歇息一下吧。”

    就在他思索的时候,一个轻柔的声音响起,却见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端着茶水送了上来,她粉脸微红,带着几分少女的娇羞。

    “秋容姑娘?”李修远回过神来,忙站了起来施了一礼。

    “秋容姑娘客气了,这端茶送水的事情怎么能有劳你呢?”

    “李公子先后两次救了小女子的性命,难道一杯茶水都不应当饮么?还请李公子莫要拒绝,这点小事和李公子的救命之恩比起来,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秋容目光有些闪缩,带着羞意道。

    她看了看一旁的屋子,却见到房门小谢的身影在那里晃动着。

    想要出来,却又不敢走出来,生怕被外面的阳光照到,伤了鬼躯。

    “秋容姑娘都这样说了,那我就不能再推辞了,如此便多谢秋容姑娘了。”李修远笑了笑,却也那么距离,取过茶水饮了一口。

    没有所谓特别好的泡茶技艺,也没有什么好茶叶,依然是平常的味道,只是胜在别人的一片心意。

    “李公子你在看什么书?这好像是神鬼异志的杂书吧,没想到李公子喜欢看这样的书。”秋容瞅了一眼,不禁掩嘴笑道:“还以为李公子多是看四书五经,治国治民的书籍呢。”

    李修远摇头道:“天下的士子那么多,济国安邦的人才更是不少,少我一个又有什么影响呢?而且我对治国安邦不太感兴趣。”

    “这是为什么?”秋容有些诧异起来。

    但凡读书人,无不是怀着一颗报效朝廷,治国安邦的雄心壮志,反而眼前这位李公子竟说出了这样格格不入的话。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治国安邦是朝廷那些衮衮诸公还有当今官家的事情,我何必去多那份闲心?若是这次能顺利的述职回扬州的话,做好我的扬州刺史,管好那一州之地就够了,其他的事情我也懒得多想。”李修远道。

    大宋国这个样子了还怎么治?

    只能继续苟延残喘,不断的消耗国运,等到朝代更替的那一日。

    他不想去逆大势,挽天倾,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人神共治的理念。

    “李兄,你这镖局外也不管管么?有一大群书生堵着你府门呢,说是要拜你为师,学习传说之中张僧繇的画龙点睛的技艺?有些人已经开出万金求购你的画作了,啧啧,一万金啊,听的在下都心动无比,不如你送我一副画,让我去卖了换点酒钱可好?”

    这个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却见张邦昌和钱钧却是闲着无事溜上门来。

    李修远说道:“眼下京城火灾刚刚平息,城南乱成一片,这些人还有心思上门拜师,一点都不知道避讳,就冲这一点我都不可能收他们当弟子,至于为什么不管那些人,不是我不想管,而是我镖局没有人手了,该有的人手都派出去帮忙救灾了。”

    “李兄说的有道理,咦,这位姑娘是夫人?”张邦昌见到秋容的时候楞了一下,却又施了一礼下意识的唤了声。

    秋容羞的满脸通红,转身就小跑着离开了。

    “是客人,遇到难事,暂住在府上而已。”李修远道:“两位请坐,府上也没有下人招待,希望别介意。”

    “诶,李兄说什么话,我们怎么会介意。”张邦昌笑着说道,随后却又瞟了瞟那离开的秋容道:“那女子真是暂住在府上的客人?我看不是吧,那女子的目光可是一直都停留在李兄你的身上,多半是对李兄有情,我看迟早是会成为夫人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玩笑开不得。”李修远道。

    “真没想到李兄也有这么迂腐的地方。”钱钧笑了笑:“还以为李兄不在乎这些世俗的礼节呢。”

    “随口说说而已,让人听的顺口一些,其实我也不在乎什么世俗礼节,只是要融入世俗却又必须奉行这一套,没办法。”李修远无奈道。

    “哈哈,有道理,有道理。”两人大笑道。

    笑完之后。

    张邦昌却又低着声音道:“其实这次来是有事相求。”

    “哦,说说看,不知道我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李修远道。

    张邦昌讪讪一笑道:“自然是和门外的那些人一样,羡慕李兄的这等神乎其技的画技,想要虚心求学。”

    “钱兄也想学么?”李修远道。

    “朝思暮想。”钱钧脸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道。

    之前李修远还骂了门外那些求画,拜师的人,自己这转而却又开口求这事情,的确是羞愧。

    李修远笑了笑,看来自己这展露出来的这手段让人眼红啊,尤其是读书人,便是对名利没有追求的张邦昌和钱钧也不免心动。

    不过这也能理解。

    读书人也是人,不贪图名利,自然就会喜好别的东西。

    “其实这画技也不是不能教你们,只是要达到画龙点睛的地步说实话很困难。”李修远收起笑容,认真的说道。

    “有何难处?”张邦昌问道。

    李修远道:“两位知道才气么?”

    钱钧摇了摇头。

    到是张邦昌喜欢记载神鬼异志的事情知道一点,他道;“其色如彩锦,如形如云霞,隐于身内,发于头顶,或成锦鸡,或成凤鸟,不一而足,此为才气。”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才气是一个读书人积攒学识最直接的体现,只是这才气鬼神能看到,寻常人看不到而已。”李修远,随手一动,一根墨笔出现在了手中。

    这墨笔散发出五彩的光芒,耀眼夺目,便是凡人也可以看到。

    “你们的才气只有凝聚成墨笔,达到这个地步才能做到画能通神,若是做不到这地步,便不能通神,而要达到这地步,天赋,才情,努力缺一不可。”李修远道:“我也是得了机缘,占了便宜才有这样的一根墨笔,只是因为得来不正,所以羞于在人前施展画技。”

    “若非那日骑虎难下,为高藩讨回一个公道,我也不会展露这样不被世人接受的技艺。”

    “那依李兄看,我们要达到这地步,这辈子有指望么?”钱钧看着那神光奕奕的墨笔,心中一凛,自知自己的斤两,不免有些忐忑道。

    李修远笑道:“便是达到了这地步又如何?还不是画几幅山水画作而已,利国,利民还是利己?两位都是进士出身,将来必为官员,治理一方,造福一方百姓,难道这比不上一幅画重要?何必浪费一生的时间在这上面?”

    两人闻言陷入沉思,随后肃然起敬,皆起身弯腰施了一礼。

    “李兄此言如当头棒喝,我等受教了。”

    “若是哪日两位走马上任,我必送上画作一副,希望两位不要忘了初衷。”李修远道。

第六百九十五章朝会() 
?    翌日。

    京城逢五日朝会一次。

    这一日,天还未亮李修远便已经起来了。

    之前国师给他送了一封圣旨,让他今日参加朝廷的朝会,既是述职,也是在处理善后九山王的一些事宜。

    而在昨日的时候,李修远就已经让韩猛准备了一切。

    若是顺利的话,不日他就可以离开京城,返回扬州,继续自己没有完成的大事。

    若是不顺利的话。。。。。。李修远只怕觉得自己不能如此轻易的离开京城,至少他认为国师不会这么简单的容许自己离去。

    “说实话,我还真穿不惯这官服,色艳而肥大,有种臃肿感觉,显得暮气沉沉,少了几分干练之气。”李修远看着镜中的自己不禁心中暗道。

    大宋国的官员官服以品级不同官服的颜色也就不同。

    李修远的官服是朱红色,而三品已上则是紫色。

    故此也有满朝朱紫贵这么一说。

    除此之外文官系鱼袋,武官系玉剑。

    他现在算是武官,所以之前朝廷封赏下来的时候送的是一柄玉剑。

    所为的玉剑也就是一柄装饰大过用途的宝剑而已,剑身铜铁铸造轻薄而脆,若是用这样的剑去杀人的话,那还不如用一根木棍去打人。

    这是朝廷的忌讳,怕武官一言不合就在朝廷上拔剑,所以玉剑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有些文官腰间的玉剑甚至是一辈子都没有拔出来过,偶然情急之下拔出来之后却是立刻断裂成数截。

    “大少爷,一切准备妥当了,可以随时出发了。”

    忽的,门外响起了韩猛的声音。

    李修远整理了一下不他习惯的衣冠,这才走出门去。

    门外,韩猛,吴象,还有其他的一些甲士已经准备妥当了,他们身披铠甲,腰挂宝刀,精气神十足。

    上次大病一场,李修远可没有少花费钱银给他们调养身体。

    “那些文书,册子之内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么?”李修远道:“还有封赏的名单,罢官处决的名册,诸如此类的东西?”

    “回大少爷,都以及准备妥当了。”韩猛道。

    “辛苦了,这次上朝述职。。。。。。。你当心一点。”李修远沉吟了一下,忽的道。

    韩猛诧异道:“大少爷此话是何意?”

    “不清楚,我只知道朝廷若是不放心我的话,必定会对你下手,是好是坏我不能断定,总之谨慎一些。”李修远道:“我和国师达成了交易,朝堂之上的百官不会对我怎么样,但是你与我一道上朝受赏的话

    那就不一定了。”

    “小的明白了。”韩猛郑重的点了点头。

    “吴象我不会担心,他在那些文官眼中只是一个莽夫而已,成不了气候。”李修远又看了看一旁的吴象道。

    吴象只是憨笑着挠了挠头,并没有开口。

    “左千户那边有通知么?所有的犯人都被他压进了天牢之中,傅天仇而已应当在天牢之中待着,这次朝会应该会有一个结果吧。”李修远道。

    “已经让沙金派人通知了。”

    李修远点了点头:“很好,出发吧。”

    很快。

    一行人骑马驾车,顺着街道往皇城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到处都是充斥着一股焦烟味。

    左右两侧的街道上没有往日繁花似锦的景象,全部都被烧毁成了一片废墟,现在京城的百姓正在愁眉苦脸的重建当中。

    一场大火,不知道烧掉了多少户百姓。

    李修远没有去看,只是心中微微一叹。

    虽然他求来一场大雨救了无数人,可是他并没有感到高兴,也没有因为自己的一点微薄功绩就沾沾自喜。

    因为他不需要向谁邀功,他要做的是改变这世道。

    出了城南。

    靠近皇城的官道之上,便陆陆续续的有车马出现。

    那些多是同样掐着时间上朝的朝廷诸位大臣,有六部侍郎,也有中书省各位大人,还有太尉,太师。。。。。。京中的一些武官。

    平日里朝会他们都彼此熟悉,见到谁的轿子出现就知道是哪位大人坐在里面。

    而今日。

    李修远骑着一匹骏马,带着甲士上朝,立刻就引起了很多大人的注意。

    他们纷纷掀开马车窗幔的一角,顺着马蹄声看去。

    当见到李修远这个陌生人的相貌时且又不禁皱了皱眉。

    再看其朱红色的官服,便能猜到这也是一位官阶不低的人,而看其相貌,年纪轻轻,让人却又很是好奇起来。

    朝廷之上,什么时候多了一位如此年轻的五品已上的官员?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不认得李修远。

    中书省的杨大人,却是知道,此人就是平了九山王李梁金的李修远,也是此人以献城之罪斩了自己儿子的大仇敌。

    纵然仇人就在眼前,他一张老脸亦是脸色如常。

    多年养气的功夫到底是没有落下。

    杨大人的轿子在京城的皇城前停了下来,他走下来对着一旁守城的禁军吩咐了几句,然后便衣袖飘飘的进入了皇城之中。

    “那人是谁?这次朝会第一次见到此人。”

    “定然是述职的官员吧。”

    “述职?今年可没有殿试,而且此人官服都已经穿上了,说明之前朝廷已经赏赐了官职,此事一定会经过中书省,杨大人呢?他应当知晓此人。”

    “几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