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必说,在侧弦加装一些6寸shè炮一点问题也没有。7000多吨的排水量给予了它充足的改进空间,而阁下的致远和同级舰靖远,在设计之初就曾经计划在两侧一共安装4座耳台后因经费不足而只安装了2座。所以,从船只结构来讲,加装2门6寸火炮没有什么问题。而经远和来远虽说吨位更大,但是因为是装甲巡洋舰(好吧,徐杰对两舰过窄的水线装甲颇有怨念啊)虽说吨位更大,但是因为厚重的装甲占有了太多的重量,所以加炮后对战舰的稳xing和结构上可能有较大的影响。至于龙威,这是一艘蚊炮船扩大后的产物,也不适合加炮。倒是济远,在下不是十分了解,不做评论。”徐杰简单的把自己的观点总结了一下。

    “济世贤弟对海事果然jing通,如果照此改进,这北洋的阵型应如何安排?”邓世昌问道。

    “如果可以,我很想听听邓公的想法。”徐杰谦虚的说道。

    “这定镇二舰无论如何改进,这船对敌都是必须的,来远和经远以贤弟的意思是不增加武备,这样一来依然是船对敌的战舰,可以与定镇2舰配合,这致远,靖远和济远则可以作为快编队,以纵队列侧弦火炮对敌。至于龙威吗,因其航过慢(105节啊)所以只能和北洋炮艇和鱼雷艇一起作为支援部队了。”邓世昌果然是邓世昌,根据徐杰提供的改进方案,就能很快的拿出一套基本合理的战斗编组,其海事素养可见一斑。

    “如若我北洋3艘新式战舰到位后,该如何编组与使用呢?”随后,邓世昌带有一些考较的语气问道。

    “如若我北洋3艘新式快船服役后,徐某私下以为应该单独编组。”徐杰想了想回答道。

    “为何要单独编组?是因为致,靖,济三舰航过慢吗?”邓世昌问道。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从海战大局来看,随同为纵列3舰编队,但其使用原则和作用都是不同的。致,靖,济三舰航与ri本快舰队相比稍慢。考虑到舰龄,实际战斗中航会有一定差距。这样一来在机动xing方面将比较被动,而且火力方面也比较弱。为了弥补度和火力的双重差距,此编队只能在战线内层机动以弥补航差距,同时与主力舰队相互配合,致远等舰掩护主力舰队侧翼,而主力舰队为致远等舰提供必要的支援。以抗衡ri本快舰队。而新购入的3舰,无论是火力度还是防护都比ri本快舰队强上不少,完全可以担任外线作战的重任,游离于北洋本队,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然后高切入,以凶猛的火力杀伤敌舰,并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摆脱敌舰追击。”徐杰将自己早已设想好的战术仔细解释道。

    “妙哉,如此一来,我北洋水师定能稳cāo胜券。”邓世昌听罢兴奋的说道。

    “这只是讨论ri本人不增加新舰的情况。如若添购新船。这胜负之数可就说不准了!!”徐杰略带悲哀的说道。

    “可目前开来,这倭人定当购买新船,而我大清则未必会再添新舰了。”邓世昌颇为担心的说道。。甲午之华夏新史

第九十一章 严博勋() 
1889年9月12ri的基隆港,一艘体型修长的战舰从远方的海平面高驶来,随着战舰的轮廓逐渐清晰,早已经等候在岸边的人群逐渐sāo动起来,人们的热情随着战舰的驶近逐渐升温,1884年法国远东舰队在基隆港外耀武扬威给台湾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仅仅数艘战舰,在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指挥下,以凌厉的舰炮摧枯拉朽般的摧毁了基隆的炮台,随后刘铭传等人只得带领部队在台湾内陆展开抗战,虽说最后获得了胜利,但是让别人随便踢开大门的处境还是让不少台湾人痛的刻骨铭心。甚至刘铭传计划为台湾组建一支由巡洋舰组成的舰队来保护这个孤悬海外的岛屿,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个计划没有实现,而今天,作为北洋舰队最新锐的巡海快船专程来巡防台湾,并将允许台湾的官员和士绅代表登舰参观。虽说这一友善举动对绝大部分平头百姓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大家以极高的热情站在岸上观赏这艘北洋新锐战舰。对于质朴的台湾百姓来说,即使能在较近的位置好好端详一下,心中也会十分满足。于是乎,整个基隆港的人都沉醉在致远的强大之中,但是有一个人貌似除外。

    一个身材高挑。面庞白净,身穿一身西装的年轻人只是撇撇嘴,随后露出一丝略带不肖的冷笑自语道:“所谓北洋干城,就都是这种货sè吗?”随即准备离开。但就是在他抬脚刚刚准备离开的时候,一只大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朋友,说话注意点。”来人虽然语言平和,但是语气中透出了一丝愤怒。而常满老茧的手上传来的力道也让这个刚才还面带嘲讽的年轻人感到鸭梨山大。至少如果真动气手来,这个一看就带着书生气的哥们是明显不是哪位爷的对手。

    “正卿兄,年少轻狂而已,算了吧。”徐杰笑着说道。

    “谁说我是孩子,小爷我可是美利坚国的正派船舶设计师,要说道战舰和轮船,你们算什么?”年轻人看着哪个刚才劝架的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不满的说道。

    “你叫什么名字?”徐杰笑着问道。

    “严博勋,在美利坚国西雅图造船厂担任设计,你们知道西雅图在哪吗?”说道这里,严博勋脸上带出一丝嘲讽的表情。

    “看来我们还是同行啊。”徐杰善意的笑了笑。

    “福州船政局的?”严博勋扫了一下徐杰脑后的假辫子说道。

    “我也是海外归来的华人。不过现在在北洋当差罢了。”徐杰说道。

    “兄弟原来在哪混?”你还别说,严博勋还真有点自来熟,一听对方也是海外的华人设计师立马来了jing神。

    “意大利。”徐杰含糊的说道。

    “意大利吗?哪阁下应该听说过一个叫徐杰的华裔设计师吧?”严博勋眼中闪出一丝兴奋。

    “认识,就是那个**设计局的徐杰吧?我和他很熟的。怎么你找他有事?”徐杰憋着笑说道。

    “据说此人现在大清,兄弟你帮我引荐一下,我给你这个数。”严博勋伸出三个手指头晃了晃。

    “300英镑?”徐杰装模作样的问道。

    “呃。”严博勋脸sè顿时变得铁青。“你为什么不去抢?”手指头哆嗦了半天,才挤出这几个字。

    “不就300英镑吗?我们那结算都按英镑的。”徐杰差点笑出声来。而邓世昌和张佩纶已经别过脸偷偷的笑了起来。

    “你糊弄谁啊。意大利用的是里拉。”严博勋白了徐杰一眼。

    “你还不信了。”徐杰二话不说,从兜里取出一张支票,在上面写着什么。然后在严博勋眼前一晃,说道:“不就300英镑吗?给我一个你见他的理由,这钱就是你的了。”

    “你要是在后面加个零的话,我让你看一件东西。”严博勋嘿嘿一笑。

    “什么东西值3000英镑?”徐杰不由的皱了皱眉头问道。

    “土老帽,这东西真值3000英镑,你若有诚意,我可以先给你看看草图,如果你觉得可以,我们再详谈。”严博勋颇为得意的说道。

    “好的。不就3000英镑吗?”徐杰眉头皱了皱,直接把这张300英镑的支票收了起来,随后当着某人的面又写了一张3000英镑的。“现在可以了?”

    “济世,你这是何意?”一旁的张佩纶赶忙问道。

    “没关系,玩玩而已。”徐杰故作轻松的说道,虽说徐杰有钱,但是远没到对着3000英镑一点也不在意的程度。不过徐杰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不简单!!

    “呃。”在严博勋眼里,徐杰直接从土老帽上升到了土财主!!“走,去我驻的地方去验货”愣了半响,严博勋咬咬牙说道。

    “我们还要到驿馆,别跟这小子浪费时间了。”邓世昌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不在乎那一会,说不准,我们能捡到一个宝贝。“徐杰神秘的一笑。于是一行人在严博勋的带领下来到他居住的地方,随后他从一个柜子中取出两卷白纸铺在已经腾出来的桌子上。

    “这是?”当徐杰看清第一张图上的战舰线图后,差点喊出来:“你y不会是穿越的吧?”只见这艘修长的战舰上,在中轴排布这4座露台主炮,如果不仔细看,徐杰差点以为这是某艘2战时的某艘图纸舰了。不过仔细看看,这艘船依然保持着当时战舰的冲角,基本船型和上层建筑依然没有摆脱当时战舰设计的框框,而且这4座8门火炮也不是后世常用的背负设计,仅仅是平铺而已。所以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设计这个东西的人,绝对不是和他一样的穿越众。不过这思想却是前卫的够可以。

    “怎么样?不错吧。”看着徐杰的反应,严博勋得意的说道。

    “想法很不错,但是还需雕琢啊。”仔细看了看下面的数据,徐杰轻轻的摇摇头说道。“冥河级高铁甲舰,长132米,宽17米,吃水6米,干弦6米。排水量8867吨,度20节。8门10寸35倍阿姆斯特朗火炮,12门76火炮,尾穹甲50。主装甲带200。主炮炮盾200。”

第九十二章 北洋设计局开张() 
“你不满意?”严博勋皱了皱眉头。

    “设计上不乏亮点,但是我确实不太满意。”徐杰笑着说道。

    “该战舰侧弦火力可以达到8门10寸炮,这在所有同吨位战舰中可是最强的。航堪比巡洋舰。”严博勋自然还不知道硬化装甲的出现。所以对200厚的钢面铁甲很不放心。

    “10寸炮shè多少?”徐杰对着200的装甲厚度倒不是很在意,因为毕竟200的硬化装甲足够抵挡12寸炮的攻击了。

    “2分半一。”严博勋回答得很干脆。

    “6寸shè炮呢?徐杰接着问道。

    “一分钟六左右。”严博勋说道。

    “哪一分钟内,你的10寸炮和6寸shè炮的投shè量相比较而言如何?”徐杰微微一笑。

    “这自然是6寸shè炮要高出不少,但是10寸炮的227k的穿甲弹威力可不是6寸炮可以相比的!!我这是对付对方主力舰的。”严博勋颇为不满的说道,眼神中也露出一丝蔑视。

    “其实有一种shè比较快的10寸舰炮的。”徐杰对严博勋的轻视丝毫不以为意,继续自顾自的说道。

    “嗯,据说意大利人搞出来了,不过这东西貌似是非卖品,别国搞不到。”严博勋眼睛中透出一丝惊奇,毕竟这个消息并不确定,而且流传范围也不大。他实在没相当这个“土财主”是如何知道的。

    “我只能说,你的想法很不错,但是可惜的是,无法在如此大才船体上装上4座双联10寸shè炮系统。而且你的船极端缺乏副炮。75级别的炮顶多可以对付一下鱼雷艇这个级别的战舰。遇上对方的防护巡洋舰的话,75舰炮杀伤力有限,必须使用47寸或者6寸shè炮。而10寸露台炮转和shè相对于航高达20节以上的对方巡洋舰都是不够的。更为关键的是,你这个中轴线平铺主炮的布置确实相当不错,但是这样的设计明显挤占了太多的空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副炮。”徐杰非常细心的解释道。从所要面对的敌人到火力的选取方面都做了细致的解答。

    “呃,您的解释确实非常正确,不过我也没有错误。”严博勋脸上带着一丝尊敬,在他心里,这位不知从何而来的华人,已经从“土财主”一下跃升到“大师了”不过呢,严博勋并没有放弃。因为他也考虑到对付对方穹甲巡洋舰的办法。

    “先生,您看一下这张图。这是我设计的专门用来对付对方轻型战舰的穹甲快船,火力相对充足,航一般,但就是便宜,可以大量建造,和冥河级铁甲舰配合使用。”严博勋边说边展开另一张图说道。

    “排水量1570吨,长76米,宽10米,吃水45米,动力4800马力,航19节,有穹甲,火炮护盾70。尾2个2联装47寸露台炮,中间有一座单装47寸炮,中轴线布置。”徐杰一边看一边念到,看完后,又把图递给了一旁的邓世昌。“这小子怎么就爱走极端啊。主力舰和辅助舰差距也太大点了吧,不过呢,这个设计对于大清水师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因为这种吨位较小,火力可以的战舰(相对吨位来说),造价低廉,确实适合资金更加不充裕的南洋,两广和福建船政水师装备,而且刘公不是一直想为台湾组建一个有快船组成的巡海舰队,这个改改后正好可以用啊。”想到这里徐杰眼前一亮。

    “这人不会是想黑我吧?”看到徐杰盯着自己的眼神,严博勋心中一紧。

    “有兴趣去北洋船舶设计局吗?徐杰问道。而一旁的邓世昌和张佩纶对望了一眼,心中想到,有这个衙门吗?

    “有这地方吗?兄弟你开玩笑吧?”严博勋哈哈大笑道。

    “我说有就有,我是设计局的局长,然后你是雇员。”徐杰半开玩笑的说道。

    “两个人的设计局,你开玩笑吧?我的工资呢?”严博勋笑道。

    “你要多少?在大清就算白银吧。”徐杰问道。

    “我在美利坚国的工资是……。这样吧,算我吃亏,凑个整,每月200两银子吧。一周有一天休息,管吃住。一天三餐是不能少的,午餐和晚餐要四菜一汤,对了,晚餐要有开胃红酒,没这东西我睡不着的。”严博勋眼珠转了转滔滔不绝的说道。”

    “你给个总价的了。”徐杰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心想y你咋这么麻烦啊。

    “250两银子,少一个子也不干!!。”严博勋立即说道,他自然知道刚才说的那些话过于苛刻,不过呢,这个谈判吗?对方是肯定要还价的,自己开高点不至于吃亏。

    “你看看这个可以接受不。”10分钟后,徐杰写了一个大概的协议递给严博勋。

    “一个月50英镑!!新船提成每吨03英镑,我靠,了。”严博勋登时就傻眼了,套用一句徐杰哪个年代的话叫,终于知道啥叫大户了,50英镑,300多两银子啊。这一年就3600两银子

    “徐兄,我北洋水师提督的官俸才3360两啊(此外还有船俸是5040两),总兵的官俸和船俸加一起也不到4000两啊,这一个设计师就近4000两银子,还有提成,是不是太多点了。”一旁的张幼樵吃惊的问道。

    “一点都不高,这笔银子实在不行我出。”徐杰一点都不在乎。

    “嗯,还有每年100英镑的保密费,以及根据年终的考评给的红包。当真是不错啊。”严%%道。

    “看下面的,别老看薪水多少,后面的条款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就签字。”徐杰实在对这个人无语了。

    “有啥不能?我现在就签。”严博勋草草扫了一眼后兴奋的说道。随后就在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并且摁了朱砂手印。

    “记住啊,你至少要为设计局工作10年。”徐杰指着其中一条说道。

    “那我什么时候上班?”严博勋不理徐杰的茬。眼中充满了兴奋!!

    “现在就算工作,把你的1570吨的穹甲巡洋舰给我整理一下,2天后我要用。”徐杰颇为无奈的说道,自己怎么遇上这样一个活宝啊。

    “那我的工资??”严博勋一边整理一边喊道。

    “6个月的,先把草图整理好,然后我给你新标准,你再改改。”徐杰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随后直接把先前写好的300英镑支票放在桌子上。

    “对了,你知道我是谁吗?”徐杰出门前扭头问道。

    “知道啊,你应该就是徐杰徐先生吧?”严博勋眨眨眼睛说道。

    “你怎么知道的?”这回轮到徐杰吃惊了。

    “在大清,且jing通舰船设计的,还留个假辫子的人貌似除了您应该没别人了吧?”严博勋颇为猥琐的说道。

    大家支持一下吧,这样才有动力,该见刘铭传了~~。甲午之华夏新史

第九十三章 拜会刘公(一)() 
2天之后,徐杰,张佩纶和邓世昌一行如期来到了刘铭传的官邸。随后徐杰等人恭敬的递上拜帖站在门外等候。

    “济世,你今天好正式啊。”张佩纶笑着说道。

    “呵呵。”徐杰只是淡淡的一笑。并不作答。在徐杰心里,如果仅从个人感情来说,徐杰更加敬重这位守台湾建台湾的台湾任巡抚对自己心中敬仰人物,徐杰自然是十分重视,专门穿了一身正装,而除了代表北洋带来的银两武器等物,徐杰还专门搜刮了自己和维托里奥等人从欧洲带来的各种物品。原因无它,民族英雄吗,尊敬是必须的!!

    对于自己的上司,现在的直隶总督,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派来的这个三人“代表团”的目的,刘铭传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就这3人身份而言,一个是李鸿章新收的门生,据在台湾的洋人说还是意大利著名的舰船设计师,并和维托里奥库尼伯蒂等人把新式战舰卖到北洋,这见识和能力肯定不一般。另一个是和自己曾经一起抗法的张佩纶,虽说张佩纶打败了,但是其中难言之隐老刘还是知道的。更何况现在人家是老上司的女婿,于情于理自己都不该怠慢。至于邓世昌吗?刘铭传还真是不感冒。y的丁汝昌都曾经在自己手下干过,这个比老丁低了至少2级的副将自然入不了老刘的法眼。

    三人被请到客厅后,闲杂人等退去,4人分宾主落座。张幼樵先代表老李表示对老刘的慰问,随后又叙旧拉近2人的关系,在活跃了半个多小时的气氛后,张幼樵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于是便把李鸿章的亲笔信交由刘铭传。

    一封不长的信,老刘竟然用了20多分钟,看着老刘多变的脸sè,徐杰和张佩纶都有些担心,老李信上的内容,别人不知道,徐杰和张佩纶可是相当清楚的。别的不说,就单纯必要的时候要求台湾与北洋方面在银两方面“互相接济“就够让老刘恼火的了,别人不知道,老刘还能不知道李鸿章的敛财手段?就拿买定镇来说吧。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

    定远舰加价1409万两,镇远舰舰价14248万两,加上各项杂支、回国路费,共支银3舰。李鸿章提出拨用“淮南北盐商议捐报效银100万两”又称“各省拨借轮船招商局官款,拟于该局运漕水脚项下分年扣还,计每年应拨还银35万余两,在各省多属闲款,其缴还多少有无,无关紧要。应请酌提招商局三届还款100万两,抵作订造铁甲之需”。所谓“盐商议捐报效银”,历来是明火执仗的勒索,至于挪用招商局归还各地官款,更是榨取地方财政。说到底,李鸿章却不费吹灰之力,筹得购买铁甲舰364万两巨款,并最终把这两舰纳入北洋囊中。(以上资料出自北洋水师网站)

    而更让徐杰张佩纶等人想不到的是,老刘又把当年本来打算拨给台澎的致远,经远,靖远,来远4舰让老李鼓捣到北洋这件事情给想起来了。(历史事实,确实这4条船是打算给台澎的,说不定最后指挥权还会落到老刘手里)再一联想北洋此次巡防台湾来的正是这4条战舰中的致远!老刘就觉得一股无明业火腾的就起来。直接把李鸿章的亲笔信扔到了一边愤怒的吼道:“李中堂算计都算到了淮系老人头上了啊。即使当年张树生来指掌北洋,也不过如此吧?他李鸿章把原本用于尾台澎的4条快船都调到他的北洋,还不知足?还想让我台湾为他扩军买单吗?休想!!”就这样,老刘骂着,而徐杰等人听着,直到半个小时后,刘铭传骂累了,徐杰才准备开口。

    “刘大人,晚辈能否问几个问题吗?”徐杰恭敬的问道。

    “呃,有话快说,本大人还有事去做。”刘铭传颇为不耐烦的说道。

    “李中堂是否有负于大人?”徐杰问道。

    “呃,除了这件事,还没有。”刘铭传虽然在气头上,但是就他的品xing而言,还不至于睁着眼说瞎话,毕竟无论是当年铭军的兴起还是他防守台湾,老李都给与了很大的帮助。

    “我北洋现在有几艘主力战舰?”徐杰继续问道。

    “加上福州船政局建造的龙威,应该是8艘,你这个李门弟子应该比我清楚。”刘铭传没好气的说道。

    “那就好说了。李大人未曾对不住大人,那大人何必说李中堂算计淮系老人呢,当年张树生所为,刘大人应该知道吧?是谁先难的?”徐杰平静的问道。

    当年张树生妄图取而代之的事刘铭传自然知道,所以刘铭传也不说啥,只是等徐杰的下文。

    “至于战舰,刘大人既然知道北洋现在算上刚刚加入北洋的龙威也不过8艘,如若致远,靖远,经远,来远4舰去了台澎,哪北洋舰队还能叫北洋舰队吗?仅仅只有4艘巡海快船的台澎难道真可以抵御外敌吗?您是经历过抗法战争的,不难想吧?”徐杰继续以一种平静的语气说道,而这平静中所包含的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他北洋乃朝廷jing制之师,有朝廷养着,他北洋缺银子,与我台湾何干?”刘铭传依然怨气依然很重,但是那股怒火已经逐渐消散了。诚然,这位后生说的没错,张树生之事确实怪他自己,而李鸿章用尽心机筹建北洋也不是为了他一己之私。不能说没有私心,但是出点还是好的。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