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秘书隐秘情事-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递给奶奶筷子,桂智明拿着筷子开始大口大口地吃饭,吃了几口饭后,桂智明把筷子伸向桌子中间的那个小碗里,似乎是想夹着什么,筷子夹起来的东西突然“碰”的一声掉在桌上,还滚向了桌边,桂智明愣了一下,筷子仍举在半空中。
杜秀青走近桌子一看,只见那小碗里盛着几个小鹅卵石,鹅卵石和水差不多小半碗。
杜秀青用手沾了一下碗里的水,放在舌头上一湉,带点碱味,顿时她就一切都明白了。
这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团县委书纪,顿时泪流满面,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生活在农村,她切身地感觉到农村人的生活艰苦,可还没有看到过如此苦难的画面。
一位孤寡老人,一位留守儿童,就着一碗盐水煮石头来下饭!
面对他们,杜秀青的心在颤抖,她无法形容内心的感受。只是无法制止不断涌出的泪水
模糊的泪眼中,杜秀青再次打量着眼前这个不平凡的孩子,甘愿跟这个瞎奶奶过如此苦难般的生活。她摸着桂智明的头,说:“孩子,我们对不起你我们一定会帮你的!”杜秀青把身上仅有的200多元,全掏了出来,放进了桂智明衣服的口袋里。
其他人也纷纷从口袋里掏出钱,放到桂智明和老乃奶的手中。
“谢谢,谢谢老师”老奶奶颤抖着双手,不停地说着感谢。
桂智明则低着头,泣不成声。
走出房门,杜秀青的心情很沉重,依旧难以抑制自己的泪水。
直到现在,她都无法相信自己刚才看到的一幕是真的。
香港回归了,澳门也回归了,国家正在带领人民大步流星跨进新时代,奔向小康生活的二十一世纪,却还有孩子每天就着盐水煮石头来吃白米饭,这岂止是用贫穷两个字能形容的生活?
想到自己和活土匪偶尔在一起吃东西浪费的那个场景,杜秀青就觉得那是一种罪过。
富人官人随手丢弃的任何一点东西,都足以让这对弱小生活得很好。可是,当这些人在肆意消费和挥霍的时候,有谁能想到这个世界上,同一片蓝天下,还有如此孤苦艰辛的人民等待着救赎呢?没有
杜秀青想到了那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路上,没有一个人说一句话。就在他们即将走出村庄时,喊声打住了杜秀青的脚步。
“老师,老师——我要读书!”
杜秀青的心被这喊声震撼着。
她扭过头,桂智明站在村前那棵古老的大樟树下,望着他们。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很有新闻价值()
杜秀青向桂智明狂奔而去,一口气跑在桂智明面前,气喘吁吁地说:“孩子,你说什么?”
桂智明哭着说:“老师,我要读书,我不要离开奶奶”
“孩子,你慢慢说。”
“听村里回来的人说,下个月我爹就要回来,他带我出去打工”
听着桂智明的话,杜秀青明白了。她对桂和民校长说:“一定要让桂智明读书。如果他爹回来了,你就打电话告诉我。”
杜秀青蹲下子,帮桂智明抹去脸上的眼泪:“孩子,你放心,老师一定会让你爹把你留下来读书,并照顾好奶奶。”
“老师,我不能离开奶奶,不能”桂智明哭道。
“老师知道,孩子,你放心”杜秀青流着泪,把桂智明抱在怀里。
这个如此弱小的孩子,本该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却要承担如此巨大和艰辛的责任,这需要怎样的一颗心啊!杜秀青的心,真真切切地被眼前这个瘦弱的孩子感动和震撼了,在孩子面前,她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
回到县城,杜秀青交代梁晓素把桂智明的事迹材料整理一下,准备在全县各中小学来宣传桂智明的学雷锋行动,宣传桂智明的优秀品质,让全县的中小学生向桂智明同学学习。
杜秀青意识到桂智明这个典型事例,一定很有新闻价值,于是她直接把电话打给了宣传部副部长冯永斌。
“冯部长,好久不见,我这儿有个绝好的学雷锋人物和事迹,冯部长一定会感兴趣的!”杜秀青开门见山地说。
“说说看。”冯永斌说。
杜秀青把自己在方庄镇看到的桂智明的事迹重复了一遍给冯永斌听,当然,这里面加入了她作为一个女性的视角和感动,冯永斌听得几乎都要落泪了。
“是个绝好的新闻题材,你给我那个学校的电话,我马上安排人员去深入采访。”冯永斌说。
杜秀青把桂和民校长的电话给了冯永斌。她心里期待着冯永斌能带着她心里的那人去,她觉得这个新闻能有收获。
冯永斌果然把朱大云叫到了办公室,跟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桂智明是事迹。冯永斌说:“这个新闻写得好,一定能获奖,很契合现在的政志气候和宣传需要。你明天就去方庄镇。”
“冯部长,我”朱大云一听说是团委推介的学生事迹,心里立马有了一种抵触,不想沾染那个女人的任何事情,更不想因为工作的事情和她有任何瓜葛!
“你不想去?”冯永斌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我现在的任务主要是完成那个头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写别的稿子。”朱大云说。
冯永斌知道,这小子又在犯浑。朱大云和杜秀青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不就是被那个女人甩了吗,难道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她?
“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你想好了?你要是不写,立马就有人争着去写!”冯永斌说。
“我真的没时间。冯部长,我们不是过几天就要去省城打攻坚战,上头条吗?我不想因为别的事耽误了手上的这个稿子。”朱大云说。
“好,你决定了我也不强求。只是到时候你可别后悔啊!”冯永斌说。
后悔?上次采访那个杜强胜的事情,我没有去,不就是获个市里的好新闻吗,我才不后悔。再说,学雷锋的稿子年年写,估计也就是老调调,写不出什么新意,更没必要浪费时间了!朱大云心里想,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条新闻具有的冲击力,更想不到自己真会为不写这条新闻而悔青了肠子。
冯永斌看朱大云的想法很坚决,也就不再勉强,立即通知许利发去采访。
他真想不通,朱大云对于过去的事情那么耿耿于怀,念念难忘,这样的情怀,真不是一个男子汉的作为。
冯永斌看着朱大云离去的背影,不免摇了摇头。年轻人,终究还是喜欢意气用事。
梁晓素很快就把桂智明的事迹材料整理了出来,送到了杜秀青的案头。
杜秀青细细地读着,她想不到梁晓素的文笔这么流利,虽是一份事迹材料,却写得非常感人,杜秀青亲历现场被感动过,看她的文章却再次被感动。她相信,桂智明的事迹,一定能感动更多的人。
“写得不错,我再看看,今天是周五,下周一我们印发到全县的中小学,在全县开展向桂智明同学学习的活动。”杜秀青说。
下午杜秀青下班回到家里,丁志娟站在大门口迎接她,脸上挂着那么灿烂的笑容。
“嫂子,你回来啦!”老远的丁志娟就叫道。
“志娟来啦,孩子老公呢?”杜秀青问道。
“我下班直接过来的,不管他们。”丁志娟缠着杜秀青的胳膊说,“嫂子,我是来向你报喜的!”
“什么喜事啊?”杜秀青明知故问道。
“嫂子,我已经被任命为学校的总辅导员了。”丁志娟喜滋滋地说。
“是吗?那要恭喜你了!”杜秀青笑着说。
其实,这个事情杜秀青已经知道了。易耿林校长在任命丁志娟的前天,就打电话向她汇报了!而且余河一小总辅导员的职位还得在团县委和教育局备案。
“谢谢嫂子!”丁志娟说。
“谢我啥啊,是你自己的能力!易校长说,你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啊,要好好发挥你这个人才的价值和作用。”杜秀青笑着说。
“嫂子,我心里清楚,如果不是你提起我的事,他们哪能发现得了我?三四年了,都没发现我是个人才,到现在突然间就发现了,说要好好发挥我的价值?呵呵,嫂子,真是朝里有人好做官哪!”丁志娟笑着说。
两人走到了屋里,方鹤翩正好端菜出来。笑着问道:“志娟,那么高兴,有什么喜事啊?”
“妈,我升官了!”丁志娟得意地说。
“哦?你也升官了?看来我们家是喜事连连啊!”方鹤翩高兴的说。
“真的,我被任命为学校总辅导员,这个得谢谢嫂子。”丁志娟说。
“这是你自己的能力。”杜秀青笑着说。
方鹤翩看着丁志娟,又看看杜秀青,她对丁志娟的话是百分百的相信。这个女儿从来就快人快语,心里藏不住事儿。一定是秀青帮志娟说了话。
“那你可得好好谢谢你嫂子。”方鹤翩笑着说,心里为秀青的顾全大局高兴。
“那是,我特意过来谢谢嫂子的,今晚我要敬嫂子三杯酒,连敬三杯!”丁志娟说。
“别别别,我这几天不能喝酒。我说了,这是你自己有能力,校长才会重用你!”杜秀青笑着说。
“嫂子,你真低调,是个做大官的料子。”丁志娟说,“你说,要是你真的当了大官,我不就也麻雀变凤凰,飞上高枝了么?哈哈。”
丁志娟笑得那么灿烂,似乎这一切近在眼前。
杜秀青看着她,觉得真是有些夸张。不就是个总辅导员吗,这么高兴?
丁志华也回家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吃饭。
在方鹤翩的眼里,似乎这个家从来就没有这么和谐美好过,现在女儿的事业也上了新台阶,儿子和媳妇的关系也好了,这个家就没有什么危机了。
只是丁志华的那个病,还是方鹤翩的一块心结,或许,这就是家里唯一的不完满吧!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家。但愿这个家能这么平安幸福地走下去,这是方鹤翩心里唯一的愿望。
周日下午,杜秀青陪着子安在院子里玩耍,杜华青从家里赶了回来。
杜华青推开门,看到杜秀青的那一瞬间,愣了一下,然后低着头走了过来,脸上的表情很痛苦。
杜秀青被他吓了一跳,急忙站起来问道:“华青,你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
“姐”杜华青还未开口,泪就流了下来。
“怎么啦?”杜秀青走过去,扶着弟弟的肩膀,不会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吧?
“华青,告诉姐姐,家里出什么事了?啊?”杜秀青焦急地问道。
“没有,不是是”杜华青已经泣不成声了,“是强盛”
“强盛?强盛怎么啦?”杜秀青问道。
“姐,强盛,他,他死了呜”杜华青大声哭了起来。
“啊?”杜秀青觉得脑袋“轰”的一下,一阵眩晕。
许久,她流着泪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上星期,还在医院里就没了”杜华青流着泪说。
“怎么会呢?过年的时候我回去看他,还好好的呢,怎么会呢?”杜秀青嘴里念叨着,泪水无法抑制的流了下来。
她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个有些瘦弱,脸色有些苍白的杜强胜。
“老师,我要上学,我不想在家里呆着,一个人太闷了”杜强胜的话犹在耳边。
多好的一个孩子啊,那么聪明,那么乖巧,那么优秀一个家庭的希望,就这么没了,孩子没有了,这个家就什么都没了想到强盛年迈的爷爷,朴实憨厚的父母,杜秀青的心里犹如在滴血,让这个家如何能承受得了这么大的打击啊为什么要给这个家庭这么大的劫难呢,为什么不让这个孩子健康地活下来呢,天啊,你有时候是不是太残忍了
杜秀青抱着自己的弟弟,就那么静静地站在小院的中央,伤心落泪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引起中央的关注()
“妈妈,妈妈”子安过来拉着杜秀青的手,“妈妈,你怎么哭了?”
“宝贝”杜秀青抱起子安,紧紧地抱着,生怕孩子也会突然间从自己身边消失似的。
定了定神,杜秀青擦干眼泪,对依旧在流泪的华青说:“华青,别难过了,我相信强盛一定到了天堂,他一定愿意看到他身边的每个人健康快乐地活着他是个好孩子,也许上帝也很喜欢他,让他提前去了天堂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比身体重要。你现在学习很紧张,如果觉得累了,那就放下书本,让自己好好休息,彻底放松自己,别太跟自己较劲了,知道吗?”
“嗯,我知道”华青抹着眼泪说。
“那好吧,我们都在心里为强盛祈祷吧!保护身体,好好生活,是对强盛最好的想念。洗洗脸,去学校吧,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姐,姐会帮助你的。”秀青替弟弟擦干了脸上的泪水。
“好,我知道。”华青说完走进了房间。
杜华青出来的时候,杜秀青看到弟弟的脸上虽然还有哀伤,但是已经没有了泪痕。
或许,杜强胜的离去,对依旧年幼的杜华青来说,是心灵的一个创伤。
而杜秀青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杜强胜是她看着长大的。对他,杜秀青感觉就像是自己的亲弟弟一样。
听说这个孩子得了白血病后,她竭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就是希望能给他和他的家庭带来希望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在骨髓移植成功了之后,杜强胜似乎就要康复了的时候,却突然间来了这么一个惊天的逆转,孩子终究还是没能逃脱病魔的掌控杜秀青难以想象,这个家庭在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后,面对着如此人才两空的凄惨局面,将如何走下去
果然,在杜秀青担心的同时,强胜家里又传来了更大的不幸:强胜的爷爷因为承受不了失去孙子的打击,很快就撒手西去;强胜的妈妈因为失子之痛,精神失常
一个本就贫困的家庭,彻底垮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杜秀青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悲伤,就那么趴在办公桌上痛哭不止
这些可怜的人啊,有谁能来拯救你们呢!在天灾、疾病面前,他们的生命就像一朵飘零的秋叶,任凭秋风吹打,秋雨淋落,最后归于尘土,消失殆尽
好长一段时间,杜秀青的心情都被这种悲伤笼罩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悲戚之感,时时袭击她的心头,让她总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周一上班,杜秀青吩咐梁晓素按照她的提示,把关于桂智明的那份材料好好修改一下,然后印发给全县的中小学校。
这个在杜秀青心中具有伟大精神的孩子,杜秀青决定好好宣传他,但愿能够改变他的生活和命运。
关于向桂智明同学学习的号召下发到全县中小学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各个学校都在开展向桂智明同学学习的活动,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热潮。
更让杜秀青没有想到的是,县委报道组组长许利发采写的关于桂智明同学的报道,在省报发表后,被新华社全文转发,中央级报纸也纷纷转载。短短的时间内,桂智明不仅成了余河县的名人,也成了全国的五讲四美好少年的典型人物。
中央电视台和古南省电视台专门奔赴余河县来采访桂智明同学的感人事迹,桂智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央电视台的到来,也让余河这个小小的县城上上下下紧张了一通。
中央电视台的到来,对于余河这个小地方来说,无异于是天大的好事加喜事。黄忠华希望借这个机会,好好宣传一下余河,让余河这个曾经千村霹雳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地方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为了迎接中央电视台的到来,县委书纪黄忠华亲自作出指示:要在全县上下掀起一股学习桂智明同学的高朝,不仅要有行动,更要有思想,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体现活动效果!
县委布置所有单位包干负责,把县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包干到位,卫生工作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整治;县城的各主干道上,都被清扫布置一新。从余河县城通往方庄镇的路来不及重修,但是沿路的村民们都被告知,路边堆放的有碍观瞻的东西一律清除,比如稻草啊,粪堆啊,泥土沙堆啊什么的,各个乡镇干部负责分点落实,在中央电视台一行到来前,彻底清理完毕!
因为桂智明是团县委发掘的,所以杜秀青被县委指定为这次接待的负责人,全权负责中央电视台一行到方庄镇采访桂智明的事迹。另外被黄忠华指定来做接待工作的还有县委办公室主任胡国成和方庄镇镇委书纪蔡明初。
县委宣传部和县电视台均派出记者全程采访记录。县委报道组依旧是派出许利发来负责采访。
一切工作都在中央电视台到来之前做好了准备。
古南省电视台的采访专用车载着中央电视台一行如期抵达余河县。
县委派出了黄忠华的一号车作为接待用车。
警车开道,县委一号车在中间,省电视台的车紧跟着,余河县电视台的采访车押后,一行浩浩荡荡开往方庄镇。
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的主持人被安排上了县委一号车。杜秀青陪着她们一起,坐在一号车上。
一路上,两位美女主持人愉快地和杜秀青交流,了解一些关于桂智明的事迹。
跟记者说话,一定要谨慎。这是黄忠华事先交代的。所以杜秀青尽量字斟句酌地表达,生怕有丝毫的闪失。
杜秀青偶尔看向窗外,发现公路两边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往日占道的一切什物都被清理干净。原本窄小的县道也显得比较通畅。
正值早春三月,公路两边的景色非常美丽:大片大片的紫云英铺满了田野,紫色的晕染在湿漉漉的空气里,显得格外美丽;紫色的田野中又间或一些黄色的油菜花,鲜亮的黄色,配上一些小块的绿色蔬菜地,还有一些被农民们翻犁过的水田,就像一幅写意的中国画,非常唯美。
两位美女主持人兴奋至极,叫司机靠边停车,拉着摄像下车狂拍了一阵外景,边拍还边说:“哇,真是太漂亮了!”
一路行进到方庄镇,山区的路有些泥泞,但丝毫没有影响她们的兴致。山里湿漉漉的空气和刚挂绿的山林,在久居都市的人眼里都是那么的美丽和新鲜。两位女主持人又是一阵感叹和狂拍,杜秀青看她们那兴奋的表情,似乎忘记了即将要采访的孩子。
但是杜秀青想错了,进入到桂智明和老乃奶的家里后,两位女主持一改刚才路上的欢快,立刻变得伤感起来。
来到桂家村的时候,快到中午,桂智明要赶回家里和瞎子孤老奶奶一起吃中饭。
导演告诉杜秀青,不要惊扰桂智明,他们要拍一段桂智明和孤老奶奶吃饭的原生态镜头,来反映桂智明真实的日常生活。
桂智明一路小跑着来到了家里。看到门口站着的这些人,他愣了一下,朝杜秀青走了过来。
“老师,你来啦。”桂智明腼腆地说。
“智明,电视台的记者过来采访你,就拍你日常的生活,下午放学后,再单独和你聊聊天,好不好?”杜秀青走过去,扶着桂智明的肩说。
“老师,我”桂智明的表情有些为难,似乎不太愿意。
“别担心,老师一直在这里陪着你,有什么想法,你跟老师说。”
“我,我不想他们来采访我。”桂智明低着头说。
“智明,我理解你的心情。不过,他们过来都是好心,是来反映你的生活,是来帮助你的。这个采访结束后,你的父亲一定不会把你带出去打工,一定会让你留在家里继续读书了。”
桂智明抬起头,有些不相信地看着杜秀青,他的表情似乎在问:“真的吗?”
“相信老师,是这样的。”杜秀青肯定地说。
“我爸爸过几天就要回来了。”桂智明说。
“那最好了,到时候我会来找你爸爸的。”杜秀青说,“你现在进屋去和奶奶一起吃饭,和平时一样。”
桂智明听了杜秀青的话,像平时一样向屋里走去,刚到门口就大声喊道:“奶奶,我回来啦!”
老奶奶边答应着边从屋里摸索着走了出来,桂智明扶着乃奶的手一起走进了后面的灶房里。
两台摄像机跟着一起走了进去。
桂智明熟练地从锅里端出两个小白碗,然后盛了两碗饭,一碗给了奶奶,一碗放在自己身边。然后两人开始吃饭。
昏暗的屋子被补光灯照得很亮,摄像机对准了小桌子上的两个碗:一小碗白菜,黄黄的,似乎是昨天的剩菜;另外一碗,还是上次杜秀青看到的水煮石头
看到这一幕,两位美女主持人立马就捂着嘴,泪水溢满双眼,这是她们从来也没有见过,也从来没有想象过的画面,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和这个孤老瞎眼乃奶的贫穷生活,令在场的每一个人心有戚戚焉
吃完饭,桂智明洗好碗和锅,还给老奶奶拿来湿毛巾擦脸擦手,给老奶奶到了杯水放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