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份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春季气温低,干旱多风,对棉花幼苗生长不利。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维持棉花播种至出苗阶段土壤水分相对平稳。地膜覆盖后,减少了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使棉花播种层(5厘米土层)温度提高3。5℃~5。5℃,8天出苗率达85%以上。

    2。 延长棉花生育期,促进早发 地膜覆盖棉花播种期比直播棉一般早7~10天,把出苗期控制在终霜期之后,黄河流域以4月20日以后出苗较为安全,采用双膜覆盖技术可使棉苗在膜内生长,有效避免出苗后出现的低温和霜冻危害,因此可有效延长棉花生育期,促进早发。

    3。 扩大棉花种植区域 在半干旱和盐碱地区植棉的最大问题是播种后土壤墒情不足,全苗困难。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解决了上述地区的出苗难题,因此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扩大了植棉区域,缓解了我国粮棉争地的矛盾。

    4。 抑制杂草,减少田间作业 地膜植棉在播种前,为了防止马唐、莎草和狗尾草等优势杂草的危害,要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在覆膜前喷施。此外,如覆膜严实,可抑制杂草的滋生,减少田间作业成本。

    skbshge

(二)局限性() 
地膜植棉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成本增加,易污染环境,棉株下部烂铃增加。

    skbshge

四、化学调控技术() 
化学调控是根据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长势长相,采取化学手段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也称为植物激素,它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殊物质,它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植物激素可分为天然激素和人工合成激素两大类。目前发现植物体内的天然激素有五大类:①生长素: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伸长,也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现在常用的生长激素是吲哚丁酸、2,4?滴、萘乙酸、4?碘苯氧乙酸。②赤霉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的生长,促进开花及萌发。③细胞分裂素:又名细胞激动素,可以防止叶片的衰老,延长叶片的寿命,还能改变植物的开花习性,促进开花。④脱落酸:它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衰老和脱落,二是抑制植物的生长活动,促进休眠。⑤乙烯:它是一种气体,能促进器官的衰老和成熟,还有促进生根,抑制茎的伸长,促进落叶、落果等作用。

    人工合成的生长抑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矮壮素,又名CCC,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可以抑制细胞伸长,但不能抑制细胞分裂,因而使植物变矮,茎秆变粗,节间缩短,叶色加深,叶片加厚。二是青鲜素。化学名称为顺丁烯二酸酰,简称MH,具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可抑制芽和茎的生长。三是三磺苯甲酸,简称TIBA,具有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引起花芽的形成,用于抑制赘芽生长、抑制叶面积生长过大,降低棉花蕾铃脱落率。四是矮健素。化学名称为2?氯丙烯三甲氯化铵,能矮化棉株,减少蕾铃脱落。五是CMH。化学名称为氯乙基偏二甲肼,能抑制棉株的营养生长,减少蕾铃脱落。六是缩节胺。又名壮棉素,英文商品名为P IX,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翁氯化物,能有效地控制棉株的生长,使植株矮化,株型紧凑,促进早熟,提高产量。七是调节磷,化学名称为0?2甲氨基甲酰磷酸铵,可控制棉株顶端生长。

    综合上述各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按其来源和作用性质可分为:

    天然植物激素:①促进型:有生长素(IAA)、赤霉素(GA)。②抑制型:有细胞分裂素(CKT)、脱落酸(ABA)。

    人工合成生长调节剂:①促进型:有乙酸(ETH)、萘乙酸(NAA)、增产灵。②抑制型:有矮壮素(CCC)、缩节胺、2,4?滴、马来酰酐、矮健素、CMH等。

    随着化学调控技术的发展,20世纪初,化学调控发展为全程化学调控,这是指在棉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根据棉田植株长势长相,连续数次使用缩节胺的技术。过去,化学调控仅仅作为一项防止棉株疯长的应急措施,后来通过对生长调节剂的全面研究,认为它对棉株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调节具有多方面的效应,从而把这种技术作为定向诱导、塑造理想株型和群体冠层结构以及优质棉铃结构的主要调控手段。

    目前,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缩节胺,它控制营养生长的药效期一般为15~25天。在多雨年份或水肥充足、长势旺盛的棉田,药效期会缩短,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都需要适当增加;而干旱年份和旱地棉田,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都需要适当减少。用药的时间和次数还要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种植方式而定。黄河流域一熟春棉或麦棉两熟套种春棉,除播种时用缩节胺浸种外,生长期间化学调控一般进行2~3次。第一次在蕾期,6月15~20日;第二次在初花期,7月10日左右;第三次在盛花期,8月5~10日,其中初花期和盛花期两次最为关键。长江流域近年来以种植杂交棉为主,强调个体发育,搭起丰产架子,种植密度小。此外该棉区土地较肥沃,雨量充沛,因此化学调控更具有灵活性,原则是以抑制旺长为目的,调控时间一般在初花期、盛花期和结铃期。西北内陆棉区种植密度大,强调群体结构合理。此外该棉区降雨量少,因此化学调控比较容易掌握,一般在浇水前进行,调控原则是前期少,中期适当增加,开花后用量加大。

    skbshge

五、配方施肥技术() 
土壤配方施肥是在培肥土壤、合理科学施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施肥技术。合理增施化肥可以作为低产田培肥土壤和迅速提高粮棉产量的重要措施,也可以作为高产棉田持续高产、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在现代农业中,化肥在整个肥料的构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无机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肥效,充分发挥培肥增产的效果。因为有机肥的肥效慢、作用时间长、养分全,而化肥的肥效快、营养单一,两者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在缺乏微量元素的棉田中增施有机肥,可以减少或避免单一化肥因缺素而引起的生理病害。

    土壤配方施肥,首先要测定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再根据棉田的产量指标计算每种元素的需求量,还要根据土壤性质了解各种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从而判断哪些元素缺乏,哪些元素不缺乏,然后制定科学的配方施肥指标。麦棉两熟棉田与一熟棉田相比,土壤养分的消耗较多,连续多年套种的田块,在不采用配方施肥的情况下,常会出现土壤肥力下降,或因为氮肥过多出现旺长,或因为土壤氮肥缺乏而迟发早衰。据调查,在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0千克小麦需要氮素4。5~5千克,五氧化二磷7。0~7。5千克,氧化钾5。0千克;每生产50千克皮棉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4~9千克,五氧化二磷2~3千克,氧化钾3。5~7。5千克。因此,每667米2

    产小麦200~250千克、皮棉50~75千克的套种棉田,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6~17。5千克,五氧化二磷9千克,氧化钾8~10千克。考虑各种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和转化时间长短,即可确定所补充的主要元素数量及施肥时间。

    棉花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对肥力的需求也明显不同,见表1?2。

    表1?2 棉花不同时期需肥占全生育期的比例(%)

    土壤配方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家肥施用量少,土壤团粒结构差,保水、保肥能力降低,施肥后不易在土壤中贮存,流失严重;化学肥料营养单一,常会造成某些元素过剩而另一些元素供应不足;我国干旱地区较多,施肥后不能及时浇水,棉花生长发育无法利用,而雨季常造成土壤和肥料严重流失,按照配方所施的肥料随水流失,也会造成营养缺乏。因此,棉花科学施肥,应建立在增加农家肥,通过培肥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的基础上,测定土壤肥料的盈亏,进而采取配方施肥技术。此外,改善棉田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skbshge

(一)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棉花简化栽培管理技术,是棉花由传统栽培管理向现代栽培管理的技术变革,亦是棉花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栽培管理模式相比,它不但可以大大地节省劳动力,减轻棉农的田间作业强度,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棉花单产,是棉农大规模种植棉花最直接、最简单易行的栽培管理措施。

    棉花简化栽培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项棉花栽培技术,其核心是对过去的复杂栽培技术加以优化筛选,根据棉花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简化,以减少劳动投入,提高劳动效率。棉花简化栽培主要包括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保留营养枝和主茎叶,化学除草以及部分免除中耕松土等农业措施。

    skbshge

(二)棉花简化栽培的核心() 
棉花简化栽培的核心技术概括为“小、壮、高”。

    小,指在满足群体适宜总果节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群体起点,减少密度。采用宽行距、远株距以减少株数,实行宽窄行种植。黄河流域种植,可宽行120厘米,窄行60厘米,平均行距90厘米;把株距放大到30~40厘米,每667米2

    种植密度降低至2500~3000株。长江流域,可实行1米等行距,株距在30厘米左右。实行宽窄行种植可以推迟棉花封行期,使每株棉花都处于边行相对优越的环境中,多结桃,结大桃,少烂桃。降低密度可以减少用种、用药,节约物化投入和劳力。

    壮,指在有效生长期内,充分发展个体,尽可能地提高果枝层数和单株果节数,用壮个体去达到群体适宜总果节量和适宜叶面积的要求。留营养枝(即叶枝、“油条”),使棉株个体发育健壮,留下部分营养枝,增加幼苗叶面积,增强根系发育,并积极促进叶枝茁壮成长,让其萌生出可利用的次生果枝,并在次生果枝上正常现蕾,开花结铃。保留果枝下1~2个叶枝,留行间不留株间,留大去小。在主茎6~7片叶时踏苗压土,使苗向宽行倾倒,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减少蕾铃脱落,防烂铃早衰。

    采用“一基一追后添补”的施肥方法。把60%以上的肥料用于基肥施入,用于棉花前期促发棵,搭丰产架子,其余30%~40%的肥料用于花铃肥保结铃,减少施肥次数,减少用工次数,后期叶面喷肥防早衰。建议每667米2

    用40千克控释肥或棉花专用肥。

    高,指结铃期群体有高的成铃率、高的物质积累量。采用科学的化学调控和化学除草技术。缩节胺能有效地控制棉株的纵横生长,调节棉叶的生理功能,促进棉根发育,增强根系活力和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改善成铃结构,提高棉铃质量。按标准剂量用药,做好二次稀释,坚持前轻后重的原则,宁轻勿重,少量多次,喷高不喷低,喷壮不喷瘦。最好在施肥后,灌水前进行。每667米2

    用缩节胺0。3~3克。最终目的是增结伏桃和早秋桃,减少蕾铃脱落,抑制赘芽生长,简化整枝,防贪青晚熟。化学除草剂用氟乐灵和乙草胺等,以减少用工,节省投资。

    skbshge

(三)对棉花简化栽培技术要正确理解() 
过去,人们常把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称为“懒汉棉”,这是理解的一个误区。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利用棉花的生物学特性,科学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资金投入,高效植棉,但一些必要的农业和生物措施还是不能省去的,如及时整地、及时足量施肥和浇水等。

    有人认为,棉花简化栽培必然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比如留营养枝,有人认为会延长生育期,导致棉花迟发晚熟。如果品种选用得当,在光热资源不丰富的棉区选用早熟性好的品种,实行简化栽培,同样可以丰产丰收;种植杂交棉的地区,一般种植密度偏低,实行简化栽培技术,充分发挥个体优势,也可以高产优质,如湖南省岳阳地区2007年种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57,每667米2

    种植1800株,实行简化栽培技术,单株结铃数55个,铃重6。2克,衣分40%,每667米2

    产皮棉220千克左右,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节省用工2个,节省农药22元,合计减少投入52元。

    skbshge

七、无土育苗技术() 
不用土壤,而用非土壤的固体材料作基质,浇营养液,或不用任何基质,而利用水培或雾培的方式进行育苗,称为无土育苗。按是否利用基质,又可分为基质育苗和营养液育苗,前者是利用蛭石、珍珠岩、岩棉等基质并浇灌营养液育苗;后者不用任何基质,只利用某些支撑物和营养液。育苗根据育苗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又分为普通无土育苗和工厂化无土育苗两种。普通无土育苗一般规模小、育苗成本较低,但育苗条件差,主要靠人工操作管理,影响秧苗的质量和整齐度;工厂化穴盘育苗是在完全或基本上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技术进行秧苗的规模化生产,具有效率高、规模大,育苗条件好,秧苗质量和规格化程度高等特点,但育苗成本较高。

    图1 无土育苗的育苗盘

    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作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研发的棉花重大栽培技术之一,其育苗用工多、技术要求高、移栽劳动强度大。无土育苗移栽技术的研发成功是棉花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变革,它真正使棉花育苗实现工厂化,移栽实现了轻型化,它的推广将大大提高棉花生产的科技含量。无土育苗移栽技术的“四个有利”:有利于节省棉花管理用工,解放劳动力;有利于促进良种规模化种植,提高棉花一致性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棉花育种水平,降低育苗风险;有利于降低棉花育苗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无土育苗是无土栽培中不可缺少的首要环节,并且随着无土栽培的发展而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的无土育苗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实现了多种蔬菜和花卉的工厂化、商品化、专业化生产,棉花无土育苗的基质配备、苗床管理及机械化移栽等关键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无土育苗由于采用了各种通透性好的无土基质和养分平衡的营养液,极大地改善了幼苗的生态条件,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发育,所以与有土育苗相比,具有下列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无土苗生长迅速、整齐,缩短了育苗周期。

    第二,避免了苗期土壤传染性病害的侵染,也减轻了其他病害的发生。

    第三,降低劳动强度,节水省肥,减轻土传病虫害。无土育苗按需供应营养和水分,省去了大量的床土和基肥,既隔绝了苗期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又降低了劳动强度。

    第四,便于运输、销售。无土育苗所用的基质一般容重轻,体积小,保水保肥性好,便于秧苗长距离运输和进入流通领域。

    第五,提高空间利用率。无土育苗所用的设施设备规范化、标准化,可进行多层立体培育,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育苗数量,节省了土地面积。

    第六,幼苗素质高,苗齐、苗全、苗壮。由于设施形式、环境条件及技术条件的改善,无土育苗所培育的秧苗素质优于常规土壤育苗,表现为幼苗整齐一致,生长速度快,育壮苗指数提高。由于幼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健壮,定植之后缓苗期短或无缓苗期,为后期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土育苗与有土育苗相比,其缺点是要求更高的育苗设备和技术条件,成本相对较高,而且无土育苗根毛发生数量少,基质的缓冲能力差,病害一旦发生容易蔓延。

    skbshge

一、区域性() 
我国棉区辽阔,涵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和北方广大地区,由于各地种植制度不同,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高效节本技术也不应该雷同,因此各地应根据具体条件灵活运用。如简化栽培技术,西北内陆棉区的特点是种植密度大,无霜期短,由此产生的“密、矮、早”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果照搬稀植、留叶枝的技术,势必造成减产。又如,干旱和盐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肥力不足,生产条件恶劣,如果照搬无土育苗技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而在该地区推广高效配方施肥技术,能收到节省成本、提高产量的预期效果。

    skbshge

二、生产条件() 
生产条件是棉花节本增效技术应用的基础,生产条件不同,适宜的节本增效技术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生产条件越优越的地区,推广节本增效技术的条件越成熟。如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杂交棉种植面积占90%以上,在该地区推广应用简化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无土育苗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等均较有利;黄河流域棉区植棉历史悠久,水肥条件较好,因此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化学调控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简化栽培技术等条件成熟,而推广无土育苗技术较为困难;西北内陆棉区植棉历史较短,自然降水很少,无霜期短,但光照充足,除北疆外热量丰富,尤其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条件较好,因此最适宜推广的节本增效技术为地膜覆盖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化学调控技术和简化栽培技术等。

    skbshge

三、认识程度() 
对无土育苗的认识程度受当地植棉技术水平、棉农文化水平、接受新技术的难易程度等的影响很大。在过去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地区,棉农对培育壮苗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无土育苗技术与营养钵育苗技术的对比分析,棉农很容易理解无土育苗技术的优越性,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心中有数,更能体会到无土育苗的轻便和快捷,也知道如何降低无土育苗成本和提高移栽成活率,而对于植棉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推广应用这项技术的难度就较大。棉农的文化水平对无土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关系较大,基质配比、促根剂的合理应用、温度和湿度的调节等,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skbshge

(一)中棉所41() 
品种来源 中棉所41是国审双价转基因抗虫棉,2000—2001年参加黄河流域抗虫棉区域试验,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先后通过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四省转基因安全性评价,200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中华神农科技二等奖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2008年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征特性 中棉所41生育期130天,植株高度1米左右,筒形,叶片中等大小,叶色中绿。棉铃卵圆形,铃重5。8克,衣分41%,铃壳薄,铃嘴尖,吐絮畅。皮棉色泽洁白,有丝光,籽指11克,种子短绒灰白色。发芽出苗性能好,前期生长发育快,开花、结铃、吐絮早而集中。

    产量表现 2000年在黄河流域抗虫棉区域试验中,每公顷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278千克和1068千克,分别比对照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增产1。4%和0。1%。2001年每公顷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488千克和1396。5千克,均比对照品种抗虫杂交棉中棉所38增产3。1%。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每公顷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产量分别为1494千克和1402。5千克,比对照杂交棉中棉所38增产6。1%和5。4%。

    纤维品质 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毫米,比强度30。6 cN · tex…1

    ,麦克隆值4。6,整齐度85。4%,伸长率6。4%,反射率74。1%。

    抗病虫性 抗病性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3。7,黄萎病指27。3,抗耐枯、黄萎病。2000—2001年抗虫性鉴定结果,2代棉铃虫蕾铃被害减退率分别为72。0%和74。6%,3代棉铃虫3龄以上幼虫存活率分别为0和10%,抗棉铃虫性突出。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采用地膜覆盖或营养钵育苗,北方高水肥地块密度以每公顷4。4万~5。25万株为宜,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密度5。25万~5。7万株。

    科学施肥 要施足基肥,重施蕾花肥,补施盖顶肥,后期视长势情况追施叶面肥以防早衰。缺钾地块要及时施足钾肥,确保中后期生长活性。

    适当应用生长调节剂 一般蕾期每公顷喷缩节胺7。5~15克,初花期每公顷喷施22。5克,盛花期每公顷喷施45~60克为宜。

    虫害管理 一般2代棉铃虫不需要防治,3代后的棉铃虫视田间幼虫数量决定是否防治,一般百株幼虫达到15头,或百株3龄以上幼虫10头应采取化学防治。对棉蚜、红蜘蛛、盲椿象等害虫要及时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宜黄河流域棉区推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