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礼毕,我开门见山道:“各位爱卿,各位将军,朕今rì将你们招来,是要告诉大家,朕会在临安设立一个新的部门,这个部门叫做参议院,直属朕的领导。顾名思义,参议院就是行参议之事,针对政务、军务两院的提案进行审议。朕最终想达到的目的是,如果参议院投反对票,则可否决政务、军务两院的任何草案,而政务、军务两院的提议一旦被否,就需要重新审视或者制定了。”
    “参议院?”贾似道听罢,首先问道,“陛下,如此说来,那参议院的权限不是大过政务、军务两院了?”
    到了此时,贾似道也不得不承认,当今朝廷的主要权力机构就是军、政两院,而不再是传统的枢密院和三省六部。
    “师臣,并非如此,参议院只有通过与否的权利,却不能对两院的提案进行修改或者干预,简单而言,参议院没有制定提案的权利。”
    贾似道似懂非懂地说道:“是,陛下。老臣大致明白,相互相成。”
    对于我所说的参议院,尽管算是一种新鲜事物,但除了范直尚露出惊讶的神sè外,其余人皆是面sè依旧,毕竟这些人跟随我的时间已久,基本上都已习惯,我是不是会冒出一些新颖的想法。
    我继续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局限xìng,即便是朕,也会在某些领域或者某些时候犯下错误,纵观历史,如英明神武的唐宗、汉武,或多或少也有失误之处,至少在他们身故之后,社会动荡,三国混战,五代十国,均是乱世也,而每一个乱世都导致我华夏一族经济倒退,民不聊生,以至于才会出现异族崛起,欺凌我们。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实为金玉良言,但并非每位执政者都能做到这点,因此,朕希望我朝的制度能够不断完善,以制度来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以制度来约束个人的权力。”
    赵顺孙问道:“陛下,参议院由何人组成?”
    “参议院的人选将会代表着我朝全体百姓的利益,因此,朕打算由每个省或者某些特定群体,比如军队,商界等推举出一定数量的大贤者,由他们担任参议院之参议员,五年一换。赵爱卿,这样来说吧,每个县推举一位贤者,作为县参议员,再从其中选出两位州参议院,直至三到五名省参议员,最后由省参议员组成朝廷参议院。各位爱卿,我朝之政策是由各部各院官员制定,尽管朕相信我朝的大多数官员都能做到大公无私,廉政清明,但在潜移默化中,其意识或多或少会从自身集团的利益出发,从而无法覆盖所有百姓的利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朝未来的政策不仅要顾及舟,更要顾及水,如此方能国富民强,朕之前说过,无论是国富民弱还是国弱民强,都会导致社会混乱,设立参议院的目的就是要做到平衡发展,如此才能使我朝千秋万世,国运长久。”
    “全民参政议政就如同火器一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朕虽为神人,但朕的继承者未必也会是神,因此,朕希望借助参议院的成立,在我朝形成这样一种风尚,那就是,我大宋不仅仅是朕之大宋,也是全体国民之大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我大宋之百姓都到做到以国为家,官员都能做到以家为国,何愁天下不兴,社稷长运呢?”
    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我身后之事,尽管只是寥寥数语,倒让大堂中一小部分有思想之人沉思起来。不过,他们一致认为我正当壮年,继承者之事还早着呢。
    自秦朝一统天下以来,每一代开国皇帝无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可以永久守住江山基业,但又有何人能够做到呢?究其原因,都归结为出现了昏君、庸君,又或是jiān臣、逆贼,知道了表面原因,哪又该怎样避免呢?
    封建体制决定了任何朝代都不可能有万世基业,因为封建zhuanzhi就是人制,这才是内在原因。
    范直尚小心翼翼道:“皇上,微臣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话请讲。”我笑笑道,“范爱卿,在议事之际,所有人均可畅所yù言,这就是他妈的一种体现,当然了,如果在政策制定下来后,朕就不会允许再出现不同的声音了。”
    “是,皇上。”范直尚言道,“皇上之思路开阔,想法极好,但微臣有虑,倘若军、政两院的提案始终得不到参议院的通过呢?比如,军务院提议,要这般进攻蒙古,而参议院不同意,那会不会错失良机呢?”
    “范爱卿,应该是朕没有说清楚,对于军务院的提案将分为两类,一类是战事,这点不用通过参议院,原因很简单,参议院的议员们大都不会是军人出身,自然不通军事,不能让外行来监督内行,这就好比朕在军中全面取缔监军一职,参议院针对的只是军务院有关文职方面的提案。比如,在和平年代,军务院提出要增大军备开支,那就必须由军务院说明原因,如果征得参议院同意,那就可行,如果未被通过,那军务院的提议就会作废。”
    绝大多数在座之人都是军中大将,听我说到战事军务不归参议院审核,均自放下心来。自宋太祖起,军中事务大都受文官节制,现在好不容易得以改变,倘若又出现一个外行的“婆婆”,岂不是回到老路?
    陆秀夫道:“陛下,如果军务院认为很有必要,要坚持呢?”
    “遇到这种情况,朕会做出最终的仲裁。军务院的提案或许会牵涉到国家对外的政策,所以可能会出现特例,而政务院的提案基本上都是内务,将会成为参议院审核的主要内容。朕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政务院提议,将盗窃十文华夏币作为官府立案的标准,但参议院认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我朝百姓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十文华夏币太少,不予通过,那政务院以及制定这项制度的部门就应该重新制定,二十文?三十文?直到和参议院达成一致。”
    “是,陛下。”陆秀夫想得很简单,还是由皇上作主。
    “各位爱卿,建立参议院一事将会是一项漫长的事务,或许三、五十年才会成形,但只要形成这样的体系、制度,数百年后,我朝的**就会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师臣,赵爱卿,陆爱卿,朕今rì将你们叫来,就是要让你们做出计划,之后再和朝中商议,等宋元战事结束后,就要开始着手建立参议院了。”
    “是,陛下,臣遵旨。”贾似道等人一起答道。
    “三位爱卿,襄阳城的情况如何?”
    贾似道起身道:“陛下放心,襄阳城一切安好,臣等这次前来,只有一事禀报。”
    “何事?”
    “陛下,襄阳军区制置使吕文德吕大人因身体原因提出致仕,请陛下指示。”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代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而言,官员的致仕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者则会提前。吕文德虽然只有六十出头,但身体有疾,这是我知道的。
    想到吕文德还有一个月的寿命,我叹了口气道:“师臣,准其致仕。三位爱卿,传朕旨意,加授吕爱卿少师衔,封卫国公,赐金带一条。”
    jīng彩推荐:
第535章 出兵许昌
 正文 第535章 出兵许昌    
    第535章出兵许昌
    “是,陛下。”贾似道等人一边回答一边暗自想到,陛下对于吕文德还真是不薄,封赏之重算是出人意料了。
    吕文德,南宋末期的一代名将,纵观他的一生,“自奋于兵间,周旋三边,大小百战”,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在宋朝抵御蒙古侵略的过程中,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可以算得上是南宋抗蒙的中流砥柱。南宋朝廷对其也极为倚重,“列之于三孤,崇之以两镇”。降蒙后的刘整曾道:“南人惟恃一黑炭团。”亦可见其在南宋军方的重要地位。
    当然,吕文德也有极其腐朽的一面,贪赃枉法、排除异己,投靠贾似道,但至少在其生前,并没有投降蒙古。对于设立榷场造成的损失,吕文德也是自觉愧疚,并因此疽发于背,卒于咸淳五年(1269年)十二月十rì。
    我根据后世的记忆加封吕文德,自是不知贾似道等人心里所想。
    “师臣、陆爱卿、赵爱卿,你们三人在此休息一夜,晚上朕再和你们详细说说有关参议院之事,明rì返回襄阳即可。”
    “是,臣等遵旨。”
    “吕师夔、吕师孟将军。”
    “末将在。”
    “今汝父有疾在身,朕令你二人随同太师三人返回襄阳,以示孝心。”
    吕师夔忙道:“皇上,大战在即,末将身为宋军,在这当口,是否。。。。。。”
    我打断道:“不错,你们身为宋军,但你们也是人子,虽然战事在即,也不缺这几rì。朕予以你们十五rì假期,速去速回就是。”
    吕师夔、吕师孟不再多言,叩首谢恩:“谢皇上恩典。”
    吕文德兄弟在襄阳军区耕耘了数十年,于襄阳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我令吕师夔兄弟返回襄阳见其父最后一面,也是为了收买人心,显示我的仁义之德。
    当然,没有人知道,吕文德大限已至。
    十一月中旬,印应雷传来消息,其部四处遁走,终于摆脱了元军的追击,已向汴梁方向靠近。
    尽管印应雷在信中说得轻描淡写,但我十分清楚,其中的艰辛自非言语可以表达,就如后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印应雷所部耗尽了投掷弹后,我改变了让其建立根据地的初衷,而是令他与大军会合。
    “小宸,地图。”
    “是,皇上。”公孙小宸一边应道,一边将墙上的地图展开。
    “修颜,军中投掷弹的数量现有多少了?”
    田修颜道:“回皇上,目前已有一万八千颗之多,据临安消息,火药监下属的第二兵工厂已于九月初开工,所以制作速度快了许多。”
    “好,是时候拿下许昌了。”我指着地图道,“江爱卿所部的粮草所剩不多了,冬天已至,当尽快取得许昌,打通邓州和汴梁的联络。小宸,传众将到此议事。”
    一众将领在此休养了一个多月,早就想出兵攻打元军了。此时一听皇上召开军务会议,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作为随军参议的公孙小宸首先介绍道:“各位将军,目前,我汴梁军区已经扩冲至两个军的兵力,虽然元军增派了不少军队前往汴梁,但围困汴梁的元军依旧主要集中在城南,城东,而西、北两面的元军全是训练未果的新军,早就被我军之火枪击退到五十里开外驻扎了。因此,我汴梁驻军可从西门、北门随意出入。”
    “再说许昌,从我军掌握的情况来看,许昌城内仅有元军一万余人,其守将为元朝名将郭侃。这郭侃乃是前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人,鸷勇有谋略,曾远征西域,且百战百胜。不过,我军有火炮之利,拿下许昌并非难事,唯一要提防的就是南阳元军的袭击。各位将军,请看。”
    公孙小宸指着墙上的大型地图,继续道:“我军斥候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份河南境内的详细地图。南阳元军如果要袭击我军,可能会在郾城或者昌武军一带摆开阵势。目前,攻打许昌的条件已经成熟,综合各种情况,我军制定的初步计划如下。第一,熟悉路径的张顺将军所部六千余人和完颜天雷将军率领的两小队火炮营经昌武军北面的郏县抵达许昌,汇聚印应雷将军所部,组成攻打许昌的前沿部队,由印应雷将军统一指挥,于十一月二十七rì凌晨起攻打许昌南门,同时,汴梁城内的文璋所部由范良复带路,经汴梁西门南下,绕过围困汴梁的元军,攻打许昌之北门。”
    “第二,吴松含将军率领本部兵马以及御林军第二师的一个半旅,由吴松含将军统一指挥,在郏县以南阻击可能到来的南阳元军。第三,范天顺将军率领本部兵马以及御林军第三师两个旅的军力,由范天顺将军统一指挥,在郾城以南阻击可能到来的南阳元军。这两路大军视南阳元军的动向互相支援或调配,以火枪、投掷弹为主,阻挡南阳援军对许昌城的增援。”
    “第四,其余各部随同皇上、吕元帅驻守邓州,外松内紧,如果南阳元军不救许昌,全力进攻邓州,我军则可退守邓州城内。第五,一旦拿下许昌,则由印应雷部、御林军第三师之一个旅以及范天顺将军所部两个军的兵力驻守许昌,剩下各部各自返回出发地。第六,如果南阳元军大批出动,兵向许昌,我邓州主力则趁机东进,攻打南阳。以上乃攻打许昌之草案,请各位将军提出各自的看法。”
    吴松含道:“皇上,各位将军,目前,南阳军按兵不动,并非他们不想动,而是不敢动。只要我军行动迅速,在阿术、伯颜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就将许昌拿下,乃是上策。因此,末将建议,担任主攻的张顺将军部可在二十七rì前分批向北潜行,且只在夜间行动,争取做到秘密行事。而末将及范将军部在出发时各自带上二十两虚拟炮车,以作疑兵,让害怕火炮的元军心存顾虑。”
    “吴将军提议甚好。”张顺道,“末将得范良复将军指点,上次我军押送军需物资的粮道就颇为隐蔽,这次一定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许昌城外。”
    完颜天雷跟着道:“只要能顺利抵达许昌,火炮营的二十门火炮集中火力轰击一处城门,应该只需半个时辰的工夫便可轰出一条通路。”
    。。。。。。
    经过两个多时辰的仔细合计,最终由我宣布了各军的作战方案。
    自十一月十九rì起,邓州军营中的斥候全部出动,沿着东、北方向各条道路打探消息。二十一rì傍晚,张顺将军亲自率领一个军的兵力悄悄离开了邓州大营,向北而去。一路上,张顺将军在每处关键地段都留下了接应后续部队的士卒,并监视来往的道路。二十二rì晚,张顺所部另外一批人马保护着火炮营向许昌方向开拔。二十四rì拂晓,吴松含和范天顺各自率领队伍从邓州军营出发。
    得到消息后的南阳元军主帅伯颜、阿术立即召集手下大将进行了商议。
    伯颜首先道:“阿术元帅,各位将军,此次南朝军队北上,其目的无非有二,一是直接进入汴梁,二是攻打汴梁南部的重镇许昌。根据我军斥候回报,随同南朝军队北进的除了火枪手外,还有四十辆密封的战车,这四十辆战车所拉动的应该就是南朝的火炮,如果他们是进入汴梁,我军可暂时按兵不动,等其入城后再看,是否围城;如果他们是攻打许昌,那我军可在郏县一带阻击宋军。”
    阿术道:“和襄阳之战时相比,南朝军队的御林军多了一个整编师,也就是说,多了数千名火枪手,对于我军来说,这并非好事。不过,这一次南朝军队北上,明显分化了其火器的布局。因此,本帅认为,我军也当分兵两路,一路北上,在郏县与宋军一战,另一路则进攻邓州。”
    “好。”伯颜想了想道,“南朝北上之军队如果带走了四十门火炮,那留在邓州军中的火炮就只有十五门,不过,最近一两个月来,却不知南朝是否有新的火器抵达?但不管如何,既然出现了这样的机会,我军自然不可放过,时间越久,南朝的火器就会越多,对我军就越会不利。”
    阿里海牙道:“伯颜元帅,大帅,下令吧。”
    伯颜点点头道:“在邓州的南朝军队一共有七、八万人,其中一半人北上,从我军掌握的情报来看,南朝皇帝应当没有随军北上,而是留在了邓州,所以,我军这次的重点进攻目标就在邓州。众将听令,下面由阿术元帅布置各军的任务。”
    “各位将军,如果能够击杀南朝皇帝,则失去无数个许昌也是值得的。”阿术点将道,“阿里海牙将军。”
    “末将在。”
    “本帅令你率领一万骑军,多打旌旗,大张旗鼓,以五万兵马的势态前往郏县。”
    jīng彩推荐:
第536章 重燃战火
 正文 第536章 重燃战火    
    第536章 重燃战火
    阿里海牙道:“是大帅末将明白”
    阿术“嗯”了一声继续下令道:“等阿里海牙将军出发后我大军便突袭邓州阿刺罕将军张弘范将军”
    “末将在”
    “本帅令你们二人各带一万人马于明夜子时前出发分别攻打邓州之东门和北门不得有误”
    “是末将尊令”
    “阿塔海将军”
    “末将在”
    “你率一万五千名步军留守南阳”
    “是大帅”
    “其余众将随伯颜元帅和本帅一起于明夜子夜出发攻打邓州”
    众将齐声呼道:“是大帅”
    次rì中午时分公孙小宸和田修颜带着两名斥候小队队长回报南阳元军大将阿里海牙领兵北进不同的是两名斥候的判断相差很大一说有五、六万兵马一说还不到一万
    “怎么区别这么大”我想了想道“再探再报”
    “是皇上”
    斥候离去后吕文焕道:“陛下南阳元军原有十万左右后來郭侃带走一万多人应当还剩八万余人这一下就出动了五、六万大军末将觉得不太可能”
    “恩吕爱卿言之有理朕有同感南阳元军大营中如果只剩下两三万人是很难阻止我军进攻的阿术、伯颜当会明白南阳一失整个河南就完全暴露在我军面前了”
    “正是如此”吕文焕道“想那阿术当不会作此冒险之事”
    田修颜道:“皇上待末将前去探查究竟”
    我知道田修颜武艺高强自可去得:“也好修颜多带些人马”
    “不用皇上末将一人反倒方便行事虽然末将不敌千军万马但要逃逸却非难事”
    “那好全一你赔修颜走上一遭”
    张全一双手抱拳道:“是陛下”
    吕文焕目送二人走出中军大帐言道:“陛下在田将军、张将军回來之前我军需要对邓州大营的兵力重新调整做到进退自如”
    我点点头道:“眼下这种局面分兵而战对于我军无疑是有利的吕爱卿传令下去各军进入备战状态西门、南门关闭各城门每rì只开放一个时辰西、南两处的驻军全部退回到邓州城内火炮营驻扎东、北两门之外以东门外大营为主严加防御”
    “是陛下”
    二十六rì下午申时三刻田修颜、张全一风尘仆仆地赶回了邓州两人一路奔波连水都來不及喝上一口便立即向我禀报道:“皇上已经确实阿里海牙只带了一万兵马我等于今rì凌晨潜入敌营抓获了一名百夫长据其交代阿里海牙大张旗鼓实则只有一万兵马目的就是为了迷惑我军至于南阳大军的动向这名百夫长就不得而知了”
    “迷惑我军”方灵道“阿术不管许昌了吗”
    “不会许昌也算是兵家重地除非”吕文焕若有所思道
    “恩吕爱卿说得对阿术对于我军的兵力也基本清楚江爱卿带走两万将士这次吴将军、范将军又带走一大批不管他们知不知道张顺军已提前北进只要他们相信吴松含、范天顺带走了四十门火炮则很有可能袭击邓州朕的大旗一直在邓州东大营的营寨中倘若阿术攻下邓州就可切断我北伐军与后方襄阳的联络还可将朕击杀在此一举两得啊”
    “一举两得”方灵笑道“阿术尽做白rì梦我军的四十多门火炮正在等着他们呢”
    我笑笑:“吕爱卿传令众将到此议事”
    “是陛下”
    “修颜朕还有一事要你去做体力尚可”
    “皇上放心就是”
    “好修颜你休息片刻立即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赶至郏县一带令吴将军、范将军合兵一处主动出击集中火力先歼灭阿里海牙部然后返回邓州如果朕料得不差两军可以内外夹击这次有机会重创阿术的中路军了”
    田修颜毫不犹豫道:“是末将这就前去”
    二十七rì拂晓在和印应雷部汇合后张顺率军向许昌南门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二十门火炮齐齐瞄准南门随着完颜天雷一声令下炮声似雷瞬间打破了凌晨的安宁
    “神器神器啊”印应雷部曲第一次见到火炮齐鸣全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來投掷弹的威力已经让他们震惊何况是威力更大的火炮
    就连印应雷也按耐不住兴奋暗自想道:“火器的发明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作战方式冷兵器时代很快就要结束陛下不愧是神人也”
    自从在山东半岛登陆后印应雷和韩靖带着部队四处流窜完全就如土匪一般按照事先的计划印应雷坚决执行了我的游击方针尽管从表面上看宋军十分狼狈但也让追击的元军疲于奔命并无收获数月前印应雷抓住唯一的一次战机以数千颗投掷弹为代价大胜额都率领的五千怯薛身负重伤的主将额都也死在韩靖枪下一战下來直让元军心惊胆颤不得不调集更多的部队前來追杀
    数月來部队不停的行军或者叫做逃窜更为恰当有时在睡觉打盹之际也得睁着一支眼以防元军的袭击这其中的困难和艰辛只有印应雷和其部下知道在最为艰苦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小部分逃兵好在大多数宋军将士最终挺了过來在印应雷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突破了董士选、李庭所率元军的围堵來到许昌城下
    许昌城虽然也是古城重镇但数十年未经战火城墙之坚固远不如处在边关的邓州约莫半个时辰后南门被集中火力轰炸的火炮所炸塌印应雷一声令下两支部队在火炮的掩护下如脱弦之箭向城门冲去几乎在同一时间文璋、范良复率领御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