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的觉醒-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国平倭提督李华梅早已通过地方百姓将日军的行动了解得一清二楚,驻守釜山的大军分水陆两路齐进,将日军直逼入长馨岬的九龙浦内。数万日军士兵拥挤在长宽均不过二三十里的滩头上,海上有战列舰的猛烈火力轰炸,陆地上狭窄的通道也被明军堵得水泄不通。每天都有武士在绝望中切腹,逃散投降的足轻更不计其数。迫不得已之下,羽柴秀吉只能派出使者前往明营向李华梅求和。
“日军全体官兵放下武器,交出所有器材物资,仅携带粮食淡水由海路离开朝鲜?”帝国提督大帐内,李华梅看罢日使递交的书函,随手丢到一边,冷冷哼道,“你们有资格提出这样的要求吗?”
“提督大人,”使者道:“我军将士尚有七万之多,如若走投无路拼死一战的话,这样的结果相必提督您也不愿看到吧。”
“是吗?”李华梅站起身来,伸出白皙修长的玉指轻轻拂了拂额前的刘海。“那你就回去告诉羽柴秀吉整军准备一战吧,草长得越密,割起来才越有劲哩。秋收季节快到了,本提督也不想和你们多耗时间耽误农时。五日之内,我定要结束此战。”她走到青铜滴漏壶前瞅了瞅,接着说道:“马上就到午时了,我军将于未时初刻发起攻击,请使者早回本军吧。”
“不!提督大人!”日本使者连忙摆手道:“我们可以再商量!您也把条件说出来吧。”
“投降。”李华梅轻描淡写地回答道,“这是你们唯一的活路。”
“提督大人,您的意思是?”
“自羽柴秀吉以下将领都前来帝国军前乞降!交出所有军器物资,全体官兵一律解除武装按俘虏论处!这就是我军的条件,没有任何更改的余地!”
9月9日,恼羞成怒的羽柴秀吉一口回绝了帝国军的劝降条款,下令麾下日军拼死突围。
地平线上隐隐升起一抹黑线,继而幻化作千万个模糊的人影,数之不尽的日本士兵如同涨潮时汹涌的巨浪,朝着明军阵地席卷而来。
尽管敌人数量众多,帝国士兵脸上却毫无惧色,前有壕堑拒马长枪巨盾,后有重炮火铳强弓硬弩,如此坚固的防线根本不是毫无组织的日军所能突破的。此时带火的箭矢如飞蝗一般激射而下,火光落处日本士兵纷纷惨叫着扑倒在地。再过得片刻,各式火器也把怒火倾泻到敌军群中,日军抵敌不住如此猛烈的火力,冲锋之势也渐渐减弱。
“提督大人请看,”一处小山顶上,李家南站在旌旗伞盖下对李华梅说,“以我军防线之固,敌人是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的。”
李华梅举起千里镜望了望战场,断然下令道:“命朝鲜兵团让开一条道路,放倭人过去。”
“提督大人,这怎么行?”李家南惊道:“这不是白白放敌人一条生路吗?”
李华梅嫣然一笑,道:“我正是要给他们一条生路,让倭人心中不存死斗之志。当敌军从防线缺口一拥而过之时,也正是他们精神上最脆弱之刻。我们可以等到倭人突围近半之时从两侧发起强力攻击,把斗志全无的他们拦腰截断!脱围而出的敌人必定会仓皇逃窜无暇反击,正好派出精锐骑兵从后面追击驱赶!这样是不是比对付七八万负隅顽抗的困兽要好得多呢?”
李家南后退一步单膝跪下,“提督高见!属下等但听提督将令行事!”
李华梅含笑点点头,她知道这位副官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军方已经认可了自己的指挥才能。“李大人,这是我们在朝鲜打的最后一仗了,干得漂亮点吧。”
当日沉西山大战落幕之时,九龙埔的地面已经横陈了三万多具日军士兵的尸体,羽柴秀吉在突围途中死于乱军,其下将佐大多率队投降。
至此,乙酉中日战争朝鲜战事正式结束,为期一年半的战争中帝国军付出了大约两万的伤亡,而朝鲜军民伤亡达到七十余万;至于日本方面,参战的三十八万大军尽数覆灭,其中绝大多数战死或失踪,四万零九百二十七人为帝国所俘虏。按照内阁特使带来的建议,李华梅命令将日军俘虏不分高低贵贱一律卖至朝鲜矿山充当奴隶,售卖所得用来充抵军费开支。
第二节 兵临城下
10月的北京被笼罩在一层铅灰色的云幕之下,细碎的雪粒纷扬洒落,积在房檐屋梁街角树梢之上,为帝国京师的市容点上一抹银妆。
忠武王府内,两尊麒麟鎏金铜炉中通红的栗炭火燃得正旺,袅袅热浪在西域进贡的大红色织金羊绒长毛地毯上蒸腾翻滚,令暖室中增添上几分融融春意。萧弈天身着黑色便装,懒洋洋地靠在堆满皮草靠垫的坐榻上,侧身倾听着内阁大臣的例行报告。
于庆丰翻开手中的一沓文件,从中抽出几页递到首相面前,“平倭提督副官李家南奏报,远征军已全歼朝鲜境内之敌,所得俘虏全部卖至朝鲜矿山为奴,共计白银二百万两有余。朝鲜王室已向我们支付了总额的四分之一,其他部分将以咸镜、平安、江原、庆尚四道矿山五十年内出产量的一半来结算,包括金银铜铁铅和硫磺等,按照战前生产水平预计年收入不会少于十万两。根据朝鲜方面提供的资料,他们的大多数矿山都开工不足,如果我军能提供更多奴隶的话,产量还可以大大提高。”
“很好,”萧弈天略一点头,从侍从手中接过一杯暖热的黍酒,“奴隶不过是战争的副产物而已,只要李华梅的舰队登陆倭国,别说四道,就是让整个朝鲜的矿山满员运转也不成问题。把大批奴隶输入朝鲜,让他们的矿山能够生产出廉价的金属,让他们的田地能够生产出廉价的谷物,而这一切都正是帝国所需要的。作为回报,我们可以向朝鲜供应瓷器、茶叶、铜器、药材和丝棉织物,从经济上把这个国家牢牢置于帝国统治之下。蹇尚,此事就由你来具体负责。”
户部尚书恭顺地点点头,“大人请放心便是。另外,新法实施到现在已经有四个月了,正如先前预计的一样,在瓦尔基里雅商会的带动下江淮及沿海地区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我们也迁发了三十万户无地的佃户前往夷洲和琼州开辟新土地。”
“各地贮存的粮食还足够吗?特别是迁发出海的百姓,可一定要保证他们的食物供应!”
“粮食的储备量比去年同期低了很多,但到明年夏粮收获之前,基本供应仍然能够保证。随着南洋稻谷的不断调入,相信情况很快就会得以好转。”蹇尚回答道:“大人,我想吴侍郎倒是可以给您一个这方面的好消息。”
萧弈天微微一笑,把酒杯放回紫檀桌几上。“哦?若秋怎么也插手管起户部的事情来了?快说来听听。”
“大人,蹇侍郎是在开玩笑呢。”吴若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答道,“两年前,您下令派往英吉利国学习的百名少年学子们前日已经回来了。”
“唔,你不说我都快忘记这事了。”萧弈天直起身接过吴若秋呈上的文件,“好吧,你下去后安排一下,明日我在天相殿接见他们。蹇尚所指的就是这个事吗?”
“不,大人。”吴若秋又继续道,“学员们回国的时候,西洋行省的林太平托他们带了几船货物交给您,说是给大人救急用的。”
“嗯,林公送来的东西?都有些什么?”
“这个……”礼部侍郎犹豫着回答道:“是一些中土没有的瓜果种籽之类,若秋孤陋寡闻辨识不得,只能烦请舒侍郎为大人介绍了。”
“老舒?”
舒时德从袖中摸出一张清单,“大人,这些都是新大陆特产的作物,以前的众位总督因怕引起朝中大臣非议,不敢私自引进中土。总计有番薯一万五千斤、番麦一万斤、阳芋一万斤、番柿种籽千五百斤、其余各色蔬果两千斤。番薯和阳芋耐旱高产适应性强,可在江南山区及遭受旱灾的地区推广种植;番麦耐寒,除在缺水山区种植外还可以在直隶、辽东大力推广。这些高产作物正可以解我们目下的燃眉之急!”
“太好了!”萧弈天兴奋地站起身来:“蹇尚,把这些作物种籽各取五十斤保藏,其他的送往各地示范推广!阳芋的播种季节快到了,要尽快安排下去,优先供给夷洲和琼州的迁户。户部再出一道政令,鼓励往来商船多多携带这类种籽,国家可以给予一定奖励。说到番麦,万历九年我前往印加探险的时候,那可是漫山遍野都看见当地土人开垦的旱田……”
“大人!”胡波不愿见首相因忆景思人而致伤感,连忙转移话题道:“大人,那年您征服印加国回来之后便一直为国内政事所累,后来帝国对那里的开发占领似乎不如您原先预想的彻底啊。”
“啊,是了!”萧弈天惊喜地叫了起来,“运河!对,现在我已经拥有了当年所不能想象的政治权力,现在该是实现那个抱负的时候了!老舒,拟一道命令,着西洋行省征发二十万阿兹特克劳工在中美地峡开凿一条运河,工程标准应该以能通过靖海侯宝船为准,入海处还要有军营和大型港口!蹇尚,你可以着手组织移民到西洋行省,等运河修通之后,再向新大陆西岸发展!”
舒时德并没有马上表示同意,而是低声说道:“大人,在这之前我还有一个问题。如胡侍郎先前所说,我们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帝国本土已经太久,对于西洋行省忽略得太多。现在帝国的海军大半都集中在大明海,李华梅部要登陆日本,阎渔樵部要在南洋督运粮食,仅剩下的德雷克部又必须在地中海跟土耳其人周旋;这样一来,小西洋航线的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这条航线关系到帝国本土生产的大量丝棉陶瓷和海外购进的各种珍奇异宝的流通,可以说是帝国的经济命脉,请大人务必给予重视。”
萧弈天叹口气,“我知道你想要什么,说吧。”
“在小西洋投入至少三十艘共工战舰。”
“这不可能。”首相断然回绝道:“青龙军现有共工战舰八十四艘,二十四艘配属给了李华梅的平倭军,阎渔樵那里也有三十艘,另有五艘拨给德雷克替换地中海舰队的老旧船只。剩下二十五艘中,直隶海防至少需要十艘,这是为了应付辽东和朝鲜的不时之需;新大陆也需要留够同样的数量,那么小西洋方面我就只能先给你五艘,然后再每月补充一艘。”
“这哪里够啊?”舒时德牙痛似的皱起脸道:“行省的生产能力不是有每月八艘吗?”
“那是生产线全开后的维持速度,”于庆丰回答,“一艘战舰的生产周期要四个月,就算马上扩大生产规模也要再等四个月才行。再说,八艘共工舰的造价就是两百四十万两白银,整个行省一月的财政收入还没那么多呢。还有,八艘战舰需要五千多官兵近千门大炮,一年的开支用度要好几十万,你先问问蹇侍郎户部有没有你这笔钱的预算吧。”
“行行行,每月一艘就一艘吧。”舒时德连忙道,“可从其它地方多调几艘总行吧?”
于庆丰忍不住笑道:“还不知足哪?小西洋上可还没有哪股势力能够对抗五艘共工啊。”
舒时德愁眉苦脸地回答道:“可是您也想想啊,那么大个小西洋,十多个藩属城市近百个友好港口,我这区区五艘战舰该去保护哪里啊?”
“好了,您也不用太费心,”沉默多时的慕容信光也开口道:“就让那些商船自己来保护自己怎么样?”
“慕容侍郎,这样不太好吧?让民间拥有海上武装的话,万一发展到以后尾大不掉可就难办了。”吴若秋首先表示疑问。
“嗯,其实新大陆那边早就有人这么做了,”舒时德道,他自己在追随萧弈天前就曾经做过商船队的护航舰舰长,“主要是购买海军退役的三千料护航舰,价格约在两万上下。”
“吴侍郎说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法令来控制。”于庆丰也表示赞同,“除了限定武装商船的大小及火炮数量外,还可以通过颁发特许状的方式,只有对帝国做出过一定贡献的商会才可以组织武装船队,贡献越大特许状等级越高,能够拥有的武装船队规模也就越大。拥有特许令的商会必须每年向帝国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否则该特许状将被取消。至于贡献,举个例子,我们前面所议的鼓励装运高产作物种籽就是一例,装运得越多,对帝国的贡献自然也就越大了。”
“不错,”萧弈天做出盖棺定论,“这样不但减轻了帝国海军的负担,也鼓励商人们多多为国效力。通过出售特许状和武装商船也可以增加一大笔财政收入。就由户部、工部和兵部会同一起拟定个方案吧。”
西元1586年10月15日,帝国内阁颁布《商业航海法令》,规定普通商船不得装备舷炮和两门以上甲板炮,船员也不得持有轻火器;只有持特许状的个人或商会才能向帝国军方定购武装商船,船只大小不得超过五千料,火炮数量不得超过四十门,火枪不得超过百支。特许状共分为二十等,由户部和工部官员联席审议评定后,按照申请者对帝国的贡献大小授予相应等级的特许状,其年费从一千两到近二十万两不等。商会继承人可以继承原有的特许状,但功勋计算要重新开始。
第一至五级的特许状由精制松木框镶边,其上刻有幽兰报春图。持有者可以向帝国造船厂购买一定数量的武装商船,或者将已有商船予以改装,但大小和武装均不得逾制。
第六至十级的特许状以衮金紫铜镶边,上面铭的是寒梅映雪图。持有者不但可以拥有更大规模的武装商船队,还有权在任何海域自行搜捕海盗,如若俘获盗酋可不经帝国官方审讯直接处死,所得战利品则需将其一半上缴。
第十一级至第十五级的特许状外皮为白银镂空劲竹迎风图,素色绸缎上绣着靖海侯航海图的水纹。持有者可任意攻击敌对势力的船只,封锁港口捕获渔船和商队,所得战利品只需向朝廷上缴四分之一。
更高等级的特许状以金丝织成的雄鹰松柏图为皮,内中绣着万国全图的淡黄色精织绸缎之上是当朝皇帝的御笔亲书。持有这种黄金特许状的商会已经相当于帝国的辅助海军编外舰队,不仅能恣意攻击敌对势力的港口城市,也可招募训练义兵进行地面作战,甚至以帝国的名义开辟殖民地修建要塞港口,作为代理地方官实施统治。由于颁发该级特许状所需的功勋标准极高,以致此后近百年间都只有瓦尔基里雅商会拥有唯一一张十八级的黄金特许状。
后世的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商业航海法令》是中华帝国大航海时代开始的标志,由于特许状授予条件的严格,达不到条件的小商会往往不得不依附于拥有武装船队的大商会,通过缴纳一定费用换取航行安全,继而又逐渐演变成为以商船作资本投入按载货量计算分取红利的辛迪加模式,股份制公司的雏形也就这样在十六世纪末的江南沿海诞生了。
正当帝国境内的大小商会千方百计想要赢得一张特许状之时,登陆日本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当中。庞大的舰队在对马海峡中聚集,后续部队也源源不断开进釜山,10月18日,壹岐岛主在重重围困下宣布向明军投降,战火已经进逼到日本本土的边缘。在发起正式攻击之前,李华梅命令舰队首先对日本沿岸进行为期一旬的火力准备。
帝国的战列舰队以雷霆之势横扫九州北部的肥前、筑前、丰前三国沿海,在封锁港口的同时,又调集战舰阻断九州与本州之间的海上要冲关门海峡,数十艘中型战舰则组成驱逐舰分队,四出劫杀倭人的运输船队。
11月2日,肥前国,长崎城。
“竹本君,大明国海军这几天的攻击减弱了很多,想必他们快要开始登陆了吧。”茶道室内,跪坐在草席上的肥前国大名大村纯忠伸出短粗肥胖的双手捧起茶具,向坐在案几对面的中年人问道。“你看他们会首先进攻哪一国?”
被称为竹本的男子略一躬身,小心地回答道:“主公,依属下看来,明人的主攻方向若非丰前,那便是我肥前国了,只怕进攻我国的可能还要略大几分。”
大村纯忠两手一颤,几滴茶水便从碗沿溢了出来,他慢慢将黑陶茶碗端到唇边,却又踯躅着久久不饮,“竹本君此言当真?”
“主公请想,明人的登陆部队是经对马、壹岐而来,锋锐所指正是我肥前和筑前、丰前三国,如果敌人在丰前登陆,那么便截断了九州诸国通往本州的要冲关门海峡;但是,现在关门海峡本已经处在他们的封锁之下,这么做似乎意义不大。如果在筑前登陆,他们将面临肥前、筑后、丰后、丰前四国的四面夹击,作为登陆的一方也不甚有利,而若是取我肥前,一则不必腹背受敌,二则可借长崎港口之利,将援军和粮饷物资源源不断运至。因此,他们最可能的主攻目标就应该是长崎。”
“岛津义久公从九州南部调集的军队现在在哪里?”大村纯忠身子略往前倾,睁大浮泡的眼睛死死盯着中年人:“他们为什么还不快前来援助我国?”
“主公,岛津殿已经从萨摩、大隅、肥后、筑后、丰后六国调集了总共十万联军,但因为难以判断明人的主攻方向,故而停留在筑后国等待后发而动。如若北部三国任意一处受到明人的攻击,联军都会以最快速度赶到救援。”
“那即是说受到攻击的大名在此之前只能自己坚持了。”大村纯忠哼了一声,“竹本君,如果我军不幸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就拜托你协助我成就光荣的武士道路吧。”
大村纯忠话音未落之际,手中的茶碗突地猛然一抖,一汪微绿的茶水溅在他纯白的武士服上。房屋的木制框架在雷霆的咆哮中嗡嗡作响,下空的地板在怒涛的震撼中格格战栗,持着茶杓的侍姬不知所措地瘫软在地,被这神祇的震怒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来了。”大村纯忠失魂落魄地爬起身来,踉跄着踢开掉落在地的茶碗走到门口。“他们来了!”
历史上日本曾多次面临来自大陆的武力进犯,而规模最为庞大的当属西元十三世纪蒙古帝国的两次入寇。其中第二次所谓“弘安之役”,以蒙古铁骑及其仆从军十万之数仍不能取胜,反倒因台风毁船之故尽数罹难。
这两次战争的主要登陆点都在长崎附近,由于日本军民奋起浴血抵抗,令得蒙古入侵者在复出惨重的代价之后始终难以侵入内陆。漏洞百出的战略计划、骄矜自大的战术部署、对后勤补给问题的习惯性忽视、不善近战的蒙古兵和心存狐疑的仆从军,再加上一场莫名其妙的“神风”,一场浩浩荡荡的大举入侵就这样惨淡收场。蒙古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就像一个越吹越大的肥皂泡,终于扑地一声被自己无止境的野心涨得粉碎,原先浮动在外表的流光溢彩转眼间化为梦幻般的过眼云烟。然而,那堆积成山岳的尸骨、那流淌成河川的鲜血又岂是能够简简单单忘却的数字?
两次战役不仅使日本有了大规模反登陆作战的实战演练机会,大陆国家集群机动多兵种协同的战术意识更给日本幕府当局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他们后世的战争有了质的飞跃。
此刻大明帝国的舰队前来攻打长崎,虽然事发仓促,却也并非出于日本守军的预料之外。为了避免损害长崎未来的战略价值,帝国军队没有从海港正面攻击,而是选择城市北郊的海滩作为主力突破方向。尹成浩率领的一支分舰队已经在前一天依次攻占平户、中通、福江等近海岛屿,一方面杜绝了腹背受敌的危险,另一方面也为前线士兵提供了更为近便的补给基地。平倭先锋官易飞则率舰队继续扼守关门海峡,令对面下关的幕府军队望而兴叹无计可施。
肥前大村家的私人武装早已经在海滩上修筑了不少木栅糊泥的矮墙,用意在于抵消中国军队的骑兵优势,阻止大兵团的迅速突进。按照大村纯忠的命令,领地内所有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都要在中国军队登陆时应征作战,因此当帝国朝鲜兵团的士兵们登上长崎海滩时,迎接他们的就是这些手执各色武器从矮墙后冲出的民兵。阴险的敌人意图把这些低贱的农民作为廉价炮灰,让他们来耗尽中国军队的箭矢火药,消磨帝国士兵们的战斗意志。让平倭远征军重蹈当年蒙古人弹尽粮绝的覆辙。
然而帝国拥有悠久历史的战争艺术远非昔日那个发迹塞外的游牧民族所能比拟,更不会做那种只携带两月补给孤军进击的蠢事。按照《中朝共同防卫协定》,朝鲜国需要承担帝国军中朝鲜兵团军费的六成,换而言之即是说每月向前线输送五万石军粮。另外,帝国每月从南洋诸藩并琉球国运送五万石军粮至前线,又从南京调集大批作战军器装备,对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民用商船队的帝国来说,这点运送量根本不在话下,何况沿海有的是想要削尖脑袋争着承接这笔运送业务挣取功勋的商会。尹成浩更是早就用宣祖李昖支付的“购倭奴款”在朝鲜趸买了粮草八十万石,加上从日军处的缴获以及先前结余总计百万石之多,如此一来至少一年之内都不必为粮食问题担忧了。
至于海滩上的登陆作战却是平凡得毫无新意。衣衫褴褛手执农具的民兵,或者直接说就是农民们在军容整齐衣甲鲜亮的帝国大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虽然有武士押阵催促他们向前猛冲,也往往不及交锋便自行溃散。逃兵们在致密炮火的追逐下乱哄哄挤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