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蛮子想报复,不顾后果,穷尽部落所有人马,的确是可以的。”燕无畏忍不住,跟在胡子后面说道。
    李弘好象想通了其中的诀窍,他用力点点头头,赞许地说道:“你们说得有道理。我们回去吧。”
    他回头对站在附近的传令兵大声叫道:“告诉长敬老伯,叫他今天晚饭加餐,要有肉,大块的肉。”传令兵高兴的狂叫一声,飞身上马绝尘而去。
    “撤回所有斥候,大家都回卢龙塞吃肉去。”
    李弘高兴地站在草地上哈哈大笑。周围的几个军候都用异样的目光望着他,眼神中无不露出惊奇的神色。难道吃肉就这么值得高兴吗?连身边上万名虎视眈眈的敌人都抵挡不住吃肉的诱惑?
    一连三天,卢龙塞都在非常平静的气氛中度过。
    斥候们既没有看到敌人从百灵牧场出来,也没有发现他们有准备进攻的迹象。而李弘好象根本就不关心他们,他关注的是渔阳方向敌军的动静。赵汶里宋都告诉他,既使渔阳方面发生了大战,如果渔阳方面不发出求救文书,部队也是不能过境击敌的。李弘好象没有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只是趴在用绢布织成的幽州地图上,比划个不停。
    李弘率部回到卢龙塞后,立即修改了骑兵的训练内容,命令大家白天睡觉,晚上以屯为单位,在徐无山的山林之间开展实战演练,急行军,突袭,包抄围歼,训练项目有时候一晚上好几个,累得士兵们叫苦不迭。有士兵连呼上当,原来军司马大人加餐给肉吃,竟然没安好心。现在身上掉下的肉都比嘴里吃下的肉多。
    第七天,从渔阳传回来的消息非常惊人。中部鲜卑熊霸的五千大军以闪电般的速度攻下了广平城。而在同一时间,慕容绩率领金雕黑雕两个慕容部落和骕骦部落,土狼部落,天蓝部落共十七个大小部落八千大军突然出现在渔阳城下,开始攻打渔阳城。白檀城里,鲜卑各部落的军队在裂狂风的主持下,陆续集结。此次参加入侵大汉朝的中部鲜卑部落估计会在一百个以上,人数将达到二万人左右。
    卢龙塞的气氛突然之间紧张起来。
    第九天,更坏的消息传来了,拓跋部落和弹汉山数十个部落,联合上谷郡的乌丸豪帅提脱,起兵两万,开始猛攻居庸城,意图南下和慕容风的大军在渔阳城汇合。
    第十天,幽州刺史刘虞率领两千援军渡过沽河,进入渔阳城。
    第十二天,刘政大人带领一千援军,风尘仆仆赶到了卢龙塞。
    “敌人进攻了吗?”刘政劈头就问。
    看到李弘和几个卢龙塞的军候连连摇头,刘政坐在马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随即在大家的搀扶下,下了马,踉踉跄跄的坐到路边地上。
    “好了,好了,让我歇一会。我已经一天没有下马了,你们就让我在这坐一会儿吧。”看到身边的手下要扶他起来,刘政赶忙有气无力的连连摇手。
    “子民,知道上谷郡和渔阳郡的军情了吗?”刘政向李弘招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的身边。
    “回大人,下官已经知道了。鲜卑人和乌丸人再度联手,实力非同小可,居庸和渔阳两城现在都很危险。”
    “我在路上已经接到刺史大人三封求救文书,估计第四封马上就要送到卢龙塞了。我现在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兵去帮助他们。唉,可叹我们的刺史大人心慈手软,一贯坚持对胡人采取什么怀柔政策。如今倒好,放虎归山,虎又出来吃人了。”刘政忿忿不平地说道。
    “这次要是再把乌延抓住,立即给我斩了,不要汇报,立即斩了。“刘政激动地挥手做出斩首的姿势,好象这样就能把乌延杀掉似的。
    “敌人为什么没有进攻?是不是上次给打怕了?”刘政平静了一下略显浮躁的心情,再次问道。
    “大人,据我们几天来的连续观察,发现百灵牧场上的万人大军是乌延伪造出来的,根本就没有什么鲜卑人的军队,只有他自己的一个千夫长带着一千多人,一千多个帐篷,一千多杆战旗而已。百灵牧场里除了草,恐怕也就是几十匹战马了。”李弘轻描淡写地说道。
    刘政睁大了眼睛,惊喜地说道:“你肯定?”
    “我已经亲自侦察过了,连牧场里面我都去过了,的确没有什么军队。这是敌人意图欺骗我们,想瞒天过海,拖住右北平郡的部队,不让我们抽调兵力去支援其他的地方。”李弘赶忙详细说道。
    刘政的精神立即好了起来。
    “哈哈,看不出来,这些蛮子很狡猾的,还会这种招术。哈哈,不错不错,下次抓到乌延,问问他,是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围在周围的军官们大笑起来。
    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静悄悄的躺在漆黑的夜幕上。无数的星星依偎在美丽的月亮周围,调皮地眨着眼睛。卢龙塞沐浴在蒙胧的月光下,显得巍峨而雄伟。巨大的汉字大纛在夜风里狂舞,发出巨大的响声。
    李弘站在城墙上,默默地看着,想着,一股思乡的惆怅慢慢地涌上心头。我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自己的父母,记起自己的亲人呢?脑海中突然闪出清秀淡雅的小雨,瞬间又化作了艳绝尘寰的风雪,接着一团巨大的烈焰腾空而起,霎时将他吞噬。
    李弘遽然一惊,火光消失,面前依旧是明月当空,繁星点点。
    “大人,刘大人已经到了卢龙楼了。其余各位大人都已经早到了。”
    李弘缓缓转身,看到了自己的侍卫雷子。他是燕无畏的兄弟,是个孤儿,很小就跟着燕无畏做了马贼。雷子比小懒小,武功好,聪明机智,大概是自小就在草原上混的原因,显得比同年人要老成的多。李弘非常喜欢他,经常和他在一起闲聊,有时候两人还切磋切磋武功。
    李弘摊开一幅巨大的绢制地图,指着渔阳城说道:
    “鲜卑人想要什么?渔阳的铁和盐。有了它们,鲜卑人的武器供应就更加充足,更加有保障,鲜卑人可以通过它们获得丰厚的赋税收入,增强鲜卑的国力,提高他们自己的生活水平。”
    “相反,我们一旦失去渔阳,对已经步履维艰的幽州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能够支撑幽州勉强度日的赋税会大幅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百姓生活更加贫困,军费开支会大幅萎缩。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幽州就会象纸扎的巨人一样,一触即溃。”
    “失去渔阳,远比被胡人在境内掳掠一番要严重的多。慕容风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心一意要占据幽州北疆,为鲜卑国的进一步强大立下根基。”
    “鲜卑人最早的打算很有威胁性。在冬天来临之前,以优势兵力夺下卢龙塞。然后通过漫长的冬季,在汉军无法反攻的情况下,牢牢守住和巩固卢龙塞,为春天出兵攻打右北平郡占据绝对优势。”
    “这样春天一到,鲜卑人就会联合乌丸人,从渔阳郡的南北两翼同时出击,一来可以掩护鲜卑主力攻打渔阳,牵制其余两郡的兵力;二来可以对两郡展开攻城掠地的军事行动,对两郡百姓进行大肆地抢劫掳掠;三来在主攻不利的时候,可以迅速支援。然而,由于两位大人提前出兵支援,造成鲜卑人攻打卢龙塞失利,兵力大损,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原来基本上无懈可击的计划。”
    “从当前的局势可以看出,鲜卑人在原来计划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修改。他们依旧以占据渔阳城,威胁幽州首府蓟城为主要进攻目标。但在卢龙塞方向,他们只好实施诈术,假装集结大批部队准备攻击要塞,以吸引本郡的军队主力。在上谷郡巨庸方向展开强攻,一来牵制上谷郡兵力,二来一旦夺取居庸,可以会师渔阳。”
    “一旦居庸被攻破,鲜卑人和乌丸人的势力就在上谷郡,渔阳郡连成巨大的一片,这样他们的军队就首先立于不败之地。他们互为犄角,进可攻,退可守。到那时,我们想重新夺回渔阳,难度就比较大了。”
    “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卢龙塞的部队可以分出一部分,往渔阳进行支援。如今熊霸的部队尚在广平,还没有到渔阳和慕容绩的大军会合,机会较好。我们以一部兵力突袭敌人八千大军的一翼,成功的把握还是非常大的。”
    “一旦敌人在渔阳城下受挫,北面居庸城又久攻不下,时间一长,鲜卑人的粮草就有可能不济。这时在我方援军源源不断赶到渔阳城的情况下,敌人眼见夺城的机会越来越小,除了撤军别无它途。”
    卢龙楼内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默默地思考着。
    刘政干咳了一声,打破了屋内的沉默。
    “现在渔阳城下有八千大军,我们需要多少人可以击破它其中一翼?”
    李弘不假思索地说道:“至少三千人,采取夜袭的方法,可以彻底歼灭鲜卑人的侧翼。一旦鲜卑人的部队陷入混乱,他们在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有先行撤退,徐图进攻。”
    刘政对着李弘苦笑了一下,双手一摊,一言不发。卢龙塞要留部队防守,他无论如何也没有三千人可供抽调。
    就在这时,一阵密集的鼓声突然划破了宁静的黑夜,在卢龙塞上空轰然响起。
    一屋子的人无不面色大变。
    ()
    手机访问:!
第二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六节
    李弘再次看见了鲜于辅。
    鲜于辅带着四百铁骑飞速进入卢龙塞。李弘赶忙迎上去,喜笑颜开,远远的就叫喊道:“鲜于大人,你怎么有时间到卢龙塞?”
    鲜于辅比年前消瘦了许多,大概是最近一段时间太累了。他现在是幽州刺史府里主要负责兵事的官员,如今幽州战事频起,处处告急,怎能叫他不忧心如焚。
    鲜于辅飞身下马,以下属的身份给李弘行礼。
    李弘现在是军司马,秩俸是一千石,(东汉时秩俸都折合成谷物计算。一千石大约80斛谷。汉代一斛为120斤;一斤约合现在的250克。)级别,秩俸和一个大县的县令是一样的。汉代以“若干石”的俸禄额度来标志官僚等级,是所谓“禄秩”,大约有十八个等级。
    军司马在军队中至少可领两曲八百人马,是军队中的基层官员。虽然官不是很大,但就他的年纪来说,二十岁不到,在军队中有如此位置,已经是罕见了。如果不是卢龙塞保卫战的光辉战绩,如果不是卢龙塞大战后唯一幸存下来的军官,这个军司马的位子无论如何也是轮不到他的。就以他的庶民身份来说,终其一生,做到军候这个位置,每月拿六百石秩俸,已经是到顶了。
    在汉代,开国君主刘邦是依*因军功而升迁的阶层打下了天下,所以大汉国的军功阶层一直都是很有权势地位的,直到东汉末年,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门阀,宗族势力开始膨胀,加上皇亲国戚,官僚贵族的轮番掌权,造成了军功阶层的迅速没落。
    但现在李弘就不一样了,军司马的官职已经使他脱离了庶民的身份,一跃而成为一个小官僚了。在军队中,军司马可以独自领兵出战,积累战功的机会多,接触的上司都是军政大官,只要努力,升迁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幽州刺史在东汉末年是个奇怪的职位。孝武帝时初置刺史十三人,秩俸是六百石。到了成帝时更为牧,秩俸二千石。建武十八年,又再次更名为刺史,秩俸复为六百石。但它的权力一直未变。每年州刺史大人都要在七八月间巡视所在州的各个郡国,考核当地官员的政绩,处理一些重大的诉讼案件,考察一些当地的名士人才,然后在下一年年初到京都上奏天子。刺史大人的奏折,对当地大小官员的升迁任免,人才的选拔推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权力很大,但秩俸却非常少。
    因此跟在刺史后面的下属自然秩俸就更少了。象鲜于辅,功曹从事,是刺史府的主要下属官吏,到了县里,县令都要亲自出迎的,但秩俸却只有可怜的三百石,仅仅相当于一个县尉或者一个屯长的秩俸。
    李弘虽然贵为卢龙塞守军长官,但也不敢怠慢刺史府的官员。他看到鲜于辅给他行下属之礼,吓了一跳,赶忙跑过去伸手扶起:
    “不敢当,不敢当。鲜于大人这是为难我了。”
    鲜于辅根本不理睬他的客套,第一句话就把李弘听呆了。
    “大人必须跟我到渔阳去。”
    “为什么?”李弘不由自主地问道。
    “去年刺史大人离开卢龙塞时,大人曾经对今年幽州的形势做过预测。现在正如大人所言,鲜卑人和乌丸人再度联手,两路同时攻击我幽州北疆,居庸和渔阳如今均岌岌可危,急待大军救援。”
    “刘大人大约能够从各郡国抽调多少兵力?”
    “代郡的部队已经支援居庸城去了。现在能够抽调兵力的只有广阳郡,右北平郡,加上渔阳郡的潞城,雍奴城,最多能够凑出三四千人马。”
    李弘听完几乎晕倒。堂堂一个大汉国,五千多万人口,在幽州这个北疆边郡,竟然连上万的驻军都没有,简直夷非所思。
    “去年你曾经亲口对刘大人说过,卢龙塞今年将不会有什么战事。一旦北疆其他各处战事危急,可以从卢龙塞抽调兵力前去支援。刘大人至今没有收到你的告急文书,他确信卢龙塞方面没有重大军情发生,因此派我日夜兼程赶来,一是向太守大人求援,二来如果卢龙塞不能派兵支援,也要把你借走。”
    李弘用奇怪的眼神望着鲜于辅。
    “刘大人相信你的才能,他认为你能战胜鲜卑大军。”鲜于辅苦笑了一下,同情地望着李弘说道:“在如今这种情况下,谁还有信心战胜鲜卑人的铁骑,除了疯子和白痴。”
    他从怀里掏出一封火漆封印的小号竹简递给李弘,“这是刺史大人的授权,你可以指挥广阳郡,渔阳郡的支援部队。”
    李弘糊里糊涂地接到手上,傻乎乎地说道:“我不能私自离开卢龙塞的。”
    鲜于辅点点头:“我知道。快带我去见太守大人。”
    刘政低头望着自己白净的双手,沉默不语。
    鲜于辅疲惫的坐在席上,旁边的李弘小声问他为什么幽州边军这么少?鲜于辅警觉地望了一眼刘政,然后压低声音说道:
    “现在大汉国的朝政完全被皇亲国戚和后庭宦官把持着,各地的大小官员和门阀宗族都是依附他们而生存。在他们的支持下,这些地方官吏豪强都大肆吞并土地,盘剥百姓,大汉国无数的财富都被集中在这些人手里,从而出现了极度富有的大臣和豪族,极度贫穷的国家和百姓的奇怪现象。成千上万的百姓忙碌了整整一年,往往还不够交租上税的。去年的黄巾暴乱,波及的范围之大,和这个原因不无关系。”
    “国家太穷,边境战事又少,于是就削减军队。而各级军官为了克扣更多的军饷,都虚报人数。结果造成部队人数剧减。“
    “去年因为黄巾暴乱,部队人数少,清剿不利,于是陛下授权各地州郡,可以适当募兵扩军。如果不是去年扩军,今年幽州的兵马就更少了。”
    李弘还想问什么,刘政开口说话了。
    “子民,你确信乌延和弥加不会在卢龙塞兵力空虚的时候,突然出击攻打卢龙塞?”
    “大人,我已经详细解释多遍。他们的确没有实力再来一次进攻。去年的惨败对于他们来说起,不是一年或者两年就可以恢复元气的。即使他们想进攻,没有上万人,如何能攻破卢龙塞?东部鲜卑和乌延去年都吃了大亏,再想集结大军,鼓动更多的部落出兵出钱,根本就是竭泽而渔的行为,不会得到大多数部落首领的响应。慕容风的中部鲜卑主力在围攻渔阳,他自然不会愚蠢到在两条线上同时作战,分兵前来攻打卢龙塞。”
    “但如果我们延误时机,不去支援渔阳,而导致渔阳失陷,任由鲜卑铁骑一泻而下的话,守住一个卢龙塞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大汉的国土被胡人肆意践踏,幽州的百姓被敌人蹂躏屠杀,战火在北疆四处燃烧,此时守住一个小小的卢龙塞能解决什么问题?能够赶走胡人收复家园吗?能够挽救在战火中呻吟的生灵吗?能够大展我大汉国不可侵犯的威严吗?”
    李弘激动的涨红着脸,大声说道:“大人,一旦鲜卑人攻破居庸,夺取渔阳,他们的势力就会在幽州北部连成一片,而此时卢龙塞将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根本就是一块无险可守的绝地。如果他们围上我们几个月,饿都能把我们饿死啊。”
    刘政那张保养得非常光滑的脸,随着李弘挥动的双手神经质地抽搐了几下。李弘的话终于打动了他,迫使他下定决心出兵支援渔阳城。
    “子民,留多少人守卢龙塞比较妥当?”
    “一千人足够了。”李弘看到刘政已经同意出兵支援,惊喜的和鲜于辅交换了一个兴奋的眼神。
    “援军刚刚赶到,非常疲惫,不适宜再次长途跋涉。你就带上卢龙塞的两千人马立即出发吧。”刘政一旦下了决心,倒也雷厉风行。他马上就下了出发的命令。救兵如救火,时间就是一切,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鲜于辅跪倒在刘政面前,为表示对他的感激之情,一连磕了三个头。
    刘政挥挥手,示意他起来,笑着说道:“告诉你家大人,右北平郡能力有限,也只有李子民这两千人马可以抽调了。这两千人有一大半都是李子民从鲜卑人手里救出来的马贼,没有李子民,也就没有卢龙塞的援军。如果能够击败胡人的入侵,希望你家大人不要忘了多多提携李子民。”
    李弘心里一阵感动,连忙跪下给刘政行了一礼,大声说道:
    “大人请宽心。此次出战,子民必不负大人的期望,誓死奋战,击退胡虏,保我大汉国土。一旦战事完毕,当即刻返回卢龙塞,重归大人麾下效力。”
    刘政伸手把他扶起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突然伸手将李弘散落在胸前的几缕长发顺到他的肩后。动作虽然细微,不经意,却是那样的温暖,充满了慈祥的长者对小辈的爱护之情。李弘心内一阵激动,眼眶不由自主的有些湿润。
    此去战事险恶,将来可有相见之期,谁能知道?
    刘政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拍拍李弘的肩膀。
    李弘再施一礼,大步走出。
    天上明月当空,繁星点点,正是杀敌报国的大好时机。
    李弘大吼一声:“击鼓,整队出发。”
    霎时间,如雷一般的战鼓声震撼了整个卢龙塞。
    李弘站在山坡上,望着两千四百名骑兵战士飞驰在徐无平原上,心里沉甸甸的。鲜于辅站在他旁边,轻轻问道:
    “大人……”
    李弘抬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我们曾经一起出生入死,并肩作战,彼此之间无需这么客套。我不喜欢你喊我什么大人,真的。我想喊你羽行兄,可你每次都恭恭敬敬的叫我大人,让我无法出口。我们真的不熟悉吗?”
    鲜于辅不曾想到李弘会说出这种话,一时间愣住了,神情非常尴尬。
    李弘笑了起来:“羽行兄叫我子民,难道不是很好吗?”
    “可下官……”
    “人与人之间交往,朋友与朋友之间交往,讲究的是投缘。换成是你在卢龙塞,你也就是军司马了。官职的大小可以让你我之间连朋友也做不成吗?”
    鲜于辅非常感动。其实在内心里他还是非常想结交李弘这个人的。只是因为官职,因为年纪,或者是因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短,总之鲜于辅有些难以开口象喊朋友一样的喊一个自己很敬重的人。可李弘不这么想,他听了觉得别扭,他想和鲜于辅交交朋友,他觉得鲜于辅看上去就是一个非常稳重可*,很有才华的人。
    “渔阳之战,胜负未卜,也许你我都会死在那里。”李弘苦笑着说道。
    鲜于辅不好说什么。
    “天亮后我们就到徐无城,是不是歇一下?”
    李弘突然想起了小雨。
    谷雨轻轻拉开门。
    她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她看到了披头散发,一身甲胄的李弘。
    李弘站在门外,满面笑容,默默的望着她。
    “你还好吗?”李弘轻轻问道。
    谷雨点点头,清秀美丽的一双大眼睛里,全部都是惊讶和欢喜。
    李弘一直看着她,默然无语。想到自己一旦战死,这个女人将怎样生活下去呢?谁来保护她呢?姬明临死前的叫喊似乎再次在他耳边响起。
    李弘心里一阵剧痛,脸上的笑容突然之间消失了,眼睛里都是无尽的悲凄和无奈。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伤心欲绝的风雪。她现在已经到了扶余国,她好吗?
    谷雨似乎读懂了李弘眼内的悲伤,她无力地*在门框上,小嘴嗫嚅着,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雷子把许多东西搬进了屋里。随即飞身上马,等待李弘地离去。
    “小雨,我来看看你。”李弘平静了一下心情,缓缓说道:“部队要出征。”
    两人互相望着,谁都不再说话。
    谷雨脸上的哀怨和无助越来越浓烈,几乎让李弘透不过气来。
    “保重。”
    李弘再也不望谷雨,转身上马,绝尘而出。
    谷雨的泪水滚落下来。
    ()
    手机访问:!
第二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七节
    两天后,部队到达飞云山。此处距离鲍丘河五十里。越过鲍丘河,再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