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娱乐指南-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碧眼紫髯地胡商阿布双手捧着一个方形木盒,献宝似的舍不得放手,就那样捧着等周宣出来。
    “周公子,鄙人终于制出了第一面琉璃镜,哈哈,太绝妙了,比铜镜明亮十倍,周公子真是天纵奇才,不是你点拨,那些工匠就是一百年也制不出这种镜子。”
    周宣微微而笑,心道:“漫说一百年,五百年也制不出来呀,欧洲也是十六世纪才造出这种镜子,哥们别的发明不了,好歹把这制镜业推进个六、七百年,也算是造福唐国美女们,免得她们明明是花容月貌,照着扭曲的铜镜却认为自己长得这么歪瓜裂枣,心生自卑!据说古代有不少美女不知道自己有多美,胡乱嫁给村夫,佳人常伴拙夫眠,恐怕就是这个原因。”
    阿布打开木盒,揭开重重包裹的丝帛,捧出一面菱形镜,镶着红木镜座,镂刻精美。
    周宣对着镜子一照,看到一个浓眉细眼、黑须长发的男子——
    周宣吃了一惊:“啊,这是我吗?怎么老得这么快!”再仔细一看,不是老得快,是因为从没有刮胡子,两鬓络腮、须浓密,宛然伟丈夫是也。
    周宣见自己的尊容并未变形,还是那么帅,赞道:“好手艺!阿布老兄,夜以继日地干吧,就等着银子哗哗往你钱袋里流吧。”
    阿布喝水不忘掘井人地说:“上次鄙人要把五色琉璃和芳华永驻霜地收益与周公子对半分银,公子高风亮节,不肯接受,但这琉璃镜是公子所创,公子若再不肯接受对半分银的话,那鄙人也不敢让工匠制这镜子了。”
    周宣呵呵笑道:“我不会滥做好人的,有银子怎会不要!上次不肯接受是觉得无功不受禄,如今嘛——等你这琉璃镜挣到钱后,你我对半分银,互利互惠,哈哈。”
    阿布道:“请公子为这种镜赐名。”
    周宣想了想说:“就叫宣镜吧。”
    不说阿布去督促工匠加紧制作,要在进京前制出一百面宣镜,周宣捧着这面菱花镜回到第五进,秦雀、针都是惊喜不已,没见过这么明亮的镜子,脸上细细的绒毛都看得见!
    没想到的是,这世间第一面琉璃镜却很短命,当天下午就被晓笛摔裂了,当时陪晓笛一起玩的小丫头脸都吓青了,晓笛见姐姐都很惊慌的样子,也吓得要哭。
    周宣知道了,安慰说:“不要紧,这镜子虽然宝贵,却没人宝贵,不要吓着晓笛,改天让阿布再送两面来,以后小心点就是了,珍贵地东西总是容易毁坏地,不然也不会这么珍贵。”
    五天后,阿布重新送来两面宣镜,说起易碎的事,阿布还有点忧虑,周宣笑道:“正因为易碎,才能重复挣钱嘛,象以前铜镜那样一用几十年那我们还不得喝西北风!”
    阿布如醍醐灌顶,悟了。
    第三卷 两京风云 一、雪夜美人痴
     更新时间:2008…9…13 19:51:42 本章字数:3472
    国开宝二十八年冬,这年江州的雪下得早、下得大,这天,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又漫天而下,周宣一早冒雪去了刺史府“忘忧堂”,和范判官、徐刺史、古六泉先生商议年后进京事宜,决定分乘三艘船,都护府这边一艘大船、一艘战船,周宣这边一艘中型船,正月初三启程。
    周宣说了胡商阿布要与他们一道进京的事,范判官知道那胡商与周宣的交情,答允让阿布的船跟在他们船的后面。
    周宣在刺史府用过午餐后,带着来福和三痴、四痴赶到北门外“超级秋战堂”,把阿布也叫来,年终理账,要放年假了。
    廖银、夏翠花夫妇把“超级秋战堂”自八月初一开业以来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记得清清楚楚,虫社及茶楼、酒楼四个月共获纯利四千五百一十三两银子。
    周宣当即按原先约定纯利一百等分取其五给廖银夫妇奖励四百五十两银子,把夫妇二人喜得合不拢嘴。
    汤小三和胡统两个人也各得到一百三十五两银子的奖励,两个纯朴少年捧着银子连说:“谢谢公子,谢谢公子。”
    周宣说:“不用谢,这是你们辛勤劳动所得,‘超级秋战堂’从今天起放年假,明天我派人用马车送你们回家,还有,你们回家和你们爹娘商量一下,明年下半年我可能会带你们进京,小三、胡统,你们自己愿不愿意?”
    汤小三和胡统齐声道:“公子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周宣又给虫社的每个伙计都发了五两、十两不等地奖励。剩下的还有三千五百多两银子,三等分,阿布获一千一百八十两银子。
    阿布坚决不收,说:“虫社草创之初,还需要大量的钱财,鄙人这份就当作虫社的本银好了,周公子也知道,鄙人不缺这点银子。”
    周宣知道阿布不会收。便命来福全部装进银箱带回周府。“超级秋战堂”这边就由廖银夫妇和来福的弟弟旺财看守。夏翠花把她爹娘都接到这里来住,过年也都在这里了。
    回到周府,天已黄昏,周宣匆匆吃了晚饭,去内院取了一面宣镜,连同一千二百两银子,准备乘车去都护府。宣镜送给静宜仙子,银子是林涵蕴的,说起来这一千二百两银子真是小打小闹,自搬到朱雀坊以来,周宣府中日常开销全部由都护府列支,阖府家丁、仆佣、丫环都有三十多人,哪个月不花上几百两银子,尤其是两次大筵席。一次乔迁、一次大婚。花费都是几千两银子,收得的礼金却是周宣饱私囊,都护大人林认了这个义侄真是赔足了钱财。
    “公子。公子——”
    周宣止步回头一看,一个小丫头踏雪追上来,跑得急,滑了一跤,赶忙爬起来。
    这是服侍羊小颦的那个丫环福儿,周宣问:“什么事?”
    小丫环福儿拍着身上地雪,气喘吁吁说:“公子,羊姑娘请你到她房里去一下。”
    “有急事吗?”周宣问。
    福儿摇头说:“小婢不知道,羊姑娘上午就在找公子了。”
    周宣说:“告诉羊姑娘,我先去都护府,回来就去见她。”
    周宣带着来福乘车来到朝阳坊,把守坊门地牙将一见是周府地马车,立即放行,还毕恭毕敬行军礼。
    一下马车,雪又纷纷扬扬下起来,周宣披着大氅、捧着装宣镜的木盒,来福抱着一小箱银子,主仆二人在两个提灯笼仆妇的照引下径直来到“九难山房”外,院门闭着,叩门,侍女茗风来应门,惊喜道:“周公子来了,这么大的雪也来!”
    周宣笑道:“怎么,不欢迎?”
    茗风喜孜孜说:“怎么会,周公子是我家仙子最爱见的人,周公子,请。”
    小厅两只铜盆里炭火微红,比外面温暖得多,周宣将手里的木盒递给侍女涧月,脱去大氅,上面薄薄一层积雪,茗风接过,走到廊下去抖雪。
    身材高挑的静宜仙子从里门走出来,头戴帷帽,帽沿垂下粉色轻纱,嫩黄色地绣襦长裙依然飘逸,丝毫没有冬装的臃肿,语带欣喜:“周公子——”只叫了一声,又觉得语气不太合适,不知说什么了。
    周宣让来福放下银箱,在外间等候,笑道:“道蕴姐姐,这是一千二百两银子,是虫社盈利,涵蕴妹妹是虫社三大老板之一,这是她应
    静宜仙子“嗤”的一笑:“涵蕴是小孩子,和她当什么真,这银子你搬回去吧。”
    周宣笑道:“涵蕴妹妹早就问我要银子了,我再不给的话她要掐我,没事的,虫社今年挣了不少钱,也让她高兴高兴,当初她也是出了三百两本银的——涵蕴妹妹今晚怎么没在这里?”
    静宜仙子道:“以为你不会来,嫌女道这里冷清,好象听门客说传奇去了。”当即让人去请二小姐来。
    周宣从涧月手里接过木盒,放在几案上,说道:“小弟还有一样东西送给道蕴姐姐,姐姐来看。”
    周宣送的礼物一向很合静宜仙子地意,这时走近来,看着周宣一层层解开纱帛,捧起一面鹅蛋形地镜子,***映过,璨然耀眼。
    “这是小弟创制的一种琉璃镜,取名宣镜,鉴人纤毫毕现,并不走形,明若秋水,朗若星辰,铜镜不能比,普天下所无,特来送给道蕴姐姐,小弟在江州,多蒙姐姐照顾,心里常怀感激,所以一有好东西首先就想到要送给姐姐。”
    甜言蜜语周宣是张口就来,可怜静宜仙子何曾听到过这样的温存地话,尤其是并非血亲的年轻男子,薄薄面纱一个劲地颤,喉管里“嘤嘤”两声,却没说出话来,忽然腰肢一扭,碎步进了侧室。
    茗风、涧月这两个侍女睁着两双妙目看着周宣。
    周宣指着镜子说:“道蕴姐姐要进去照镜子,快捧进去吧,小心点,一摔就碎的,唉,可惜我至今还没见过道蕴姐姐的仙姿,缘一面啊!年后就要进京,不知何时再来见道蕴姐姐!”
    周宣的感慨如此深沉,两个侍女自然会为他传达,只听内室细微的说话声,好一会静宜仙子才出来,语气尽量平淡:“周公子,女道明年要陪涵蕴进京的,涵蕴年幼,女道放心不下。”
    周宣大喜,细眼睛都睁圆了:“那太好了,小弟可以继续向道蕴姐姐学习茶道、聆听姐姐的妙音了,真是太好了!”
    “什么太好了?”
    林涵蕴脆如银铃的声音从帘幕外传来,随即绣幕一分,这娇俏精灵的少女跳了进来,跺着脚抖落小皮靴上的积雪。
    周宣说:“道蕴姐姐要与我们一道进京,太让人高兴了!”
    林涵蕴不满地看了静宜仙子一眼,说:“姐姐,不是说好了事先不让周宣知道,到时上船时再让他惊诧的吗,怎么就被他知道了,这样可就不好玩了!”
    “好玩,很好玩!”周宣走到那只银箱边说:“林副董,来点你的银子。”
    林涵蕴两眼放光,问:“虫社的吗?分我多少银子?”
    得知是一千二百两,林涵蕴乐坏了,当初她的三百两本银还是向姐姐要的,她虽然生于豪奢之家,锦衣玉食,要什么就有什么,但那都是仆人经办,她手上可从没超过一百两银子,银子,还是攥在自己手心里实在啊!
    静宜仙子哂笑道:“你这个小财迷,也不怕周公子笑话。”
    林涵蕴一手一只银锭掂着玩,歪着头望着周宣,笑靥如花,娇声说:“是自己哥哥嘛,怕什么笑话——周宣哥哥,是不是?”
    林涵蕴一发嗲,周宣就有点后脑勺发麻,说:“没事没事,今晚抱着银子睡觉都行,哈哈,道蕴姐姐,小弟告辞了,府中还有事,年后就要远行,总要安排妥当才好。”
    周宣回到府中,自己提个灯笼由侧巷、穿廊直至第四进,想先进去和雀儿她们说一声,然后去见羊小颦,却看到前面侧巷伸出一盏昏黄的小灯笼,随即转出一高一矮两个单薄的身影,撑着一把油纸伞,灯笼光照见的三尺之地,雪花象飞蛾扑火一般聚集落下。
    “公子——”
    羊小颦的声音象冰凌在碎裂,清脆、幽冷,让人无限怜惜,恨不得捕捉到这声音好好呵护。
    周宣赶紧迎过去,问:“小颦,找我有什么事?”
    油纸伞下的羊小颦无语。
    小丫头福儿说:“公子,羊姑娘等你一天了,我们在院门站了好久,脚都冻僵了。”
    第三卷 两京风云 二、羊小颦失踪
     更新时间:2008…9…14 0:24:49 本章字数:3608
    宣伸手一摸羊小颦撑伞的手,冷得他手指发痛,简直嘛,责备道:“我说了从都护府回来就会来见你,你到底有什么急事?这样冻坏了身子怎么办?”
    羊小颦薄薄的樱唇微颤,想说什么,长长的睫毛扑扇了一会,却还是无语。
    周宣放缓语气,拉着她的手温言道:“来,进去说话。”
    三个人进到羊小颦的房间,将严寒关在门外,福儿赶紧往火盆里添木炭。
    周宣看羊小颦的脸蛋冻得发青,象越窑青瓷一般,便双手捧起她脸颊,冷如寒玉,轻轻替她揉了揉脸蛋,说:“小心长冻疮,好一块紫一块,好难看的。”
    小丫头福儿年龄小心思多,见周宣给羊小颦又是揉脸又是搓手,看着自己也是冻得发红的小手,心里说:“我的脸也冷、手也冰‘也怕生冻疮,公子却不给我**,还不是因为羊姑娘生得美吗,唉,做美女就是好!”
    羊小颦睁着美丽的大眼睛,任周宣**,还是周宣自己不好意思了,住了手,问:“小颦,这么急着找我有什么事?”
    羊小颦走进里间,取出一个卷轴出来,在周宣徐徐展开,却是一幅字,全是“寿字”,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体、行草……还有很多周宣不认识的书体,但都知道写的是“寿”字,大大小小数十个“寿”字写满了二尺条幅,隐隐组成一个大大的“寿字”。
    一瞬间。周宣地心柔软得发酸,今天是十二月初一,是他的生日啊,以前他只过公历生日,所以都忘了自己是农历十二月初一出生的了,上次回江州在随家庄的路边客栈里,他和这小家妓睡在一张床上,问知小家妓是正月初一生的。他才记起自己生日是十二月初一。随口那么一说。没想到这小家妓就牢牢记在了心里,今日等了他一整天,提着灯笼在雪地里等他回来,就为了把这幅“寿”字给他祝寿!
    “雀儿和针儿都不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当然,我也没和她们讲,要是讲了,她们肯定会记住的。”
    周宣笑道:“小颦。亲我一下,祝我生日快乐。”
    羊小颦脸色微红,抿了抿樱唇,突然就踮起脚,蜻蜓点水一般在周宣唇上触了一下,然后退开一步,俯首低眉,手拈裙带。还好。手没朝内室绣床指,但即便这样已经让周宣很受考验了,真想把这娇怯怯不说话的小家妓给宠幸了。思来想去,还是以待来年吧。
    “小颦,等我从京城回来吧。”
    周宣很暧昧地用手指勾起小家妓地下巴,让她抬起脸来,在她白里透红地脸颊上轻轻弹了一下,看是不是真地吹弹得破?
    ***********************
    腊月二十三恭送护宅天尊(即灶王爷)上天的夜晚,苏针突然呕吐,小菊急报公子和雀儿夫人。
    家里有医生就是这么方便,秦雀给针一搭脉,愣了一会,这才展开笑脸,说道:“针儿姐姐有喜了!”回身对周宣福了一福:“恭喜夫君。”
    周宣吃了一小惊,他觉得自己还小得很哪,才刚过二十三周岁就要做父亲,一下子还真适应不过来,愕然了好一会才喜道:“太好了,成功一次。”
    针脸红得要滴血,心里欢喜得要笑出来,自月初月信不来,她就已经存了这种感觉,一直不好意思问秦雀,怕万一不是惹笑话,却原来是真的,她怀了夫君的骨肉了!
    秦博士老夫妇听说此事,赶紧来看望,秦博士也给针号了脉,确认有喜。
    秦老夫人早就盼望抱外孙了,高兴之余也颇感遗憾,被针抢了先了,雀儿还是先与周宣同房的!
    不过针也有失落之处,夫君说她有了身孕不能带她去西京了,得好好在府中养胎,“云裳女装”也不要象以前那样太操心。
    当晚周宣和秦雀同床共枕,周宣说:“雀儿,争取今晚也成功一次,等我从西京回来,两个小娇妻都成了大肚婆了,有趣有趣!”
    想着把两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弄大了肚子,周宣在被窝里哈哈大笑。
    秦雀半羞半恼在他肩头轻轻咬了一口。
    ……
    转眼就是除夕,三痴、四痴也在周府过年,游侠似乎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没听说他们有家,但这堂兄、堂弟又是怎么来地?
    三痴、四痴不说,周宣也不问,人谁没有一点秘密呢?就象他周宣是从千年后来的一样,这秘密怎么都不能对人说。
    几个有家世的
    早回家过年了,大多数家丁婢仆都是把周府当家的,府主仆四十余人齐聚前院正厅,几个大火盆烧得旺旺,美酒美食盈案。
    周宣东张西望,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后来才意识到是没有“春晚”看,那是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不禁大笑起来,让几个平日滑稽的仆佣说些笑话、让羊小颦弹了一曲琵琶,他自己兴致上来了,清唱了一段《难忘今宵》,遇到不合景的歌词就含糊过去,博得了满堂喝彩。
    秦博士老夫妇年老精力差,守不了岁,早早带着晓笛睡觉去了,周宣让两位小娇妻也早点歇息,两位小娇妻都不肯,要陪着夫君守岁。
    于是,周府就临时举办了一场围棋对抗赛,会下棋的丫环们都参加,无论输赢,都有奖励。
    秦雀授三子和针下了一局,周宣负手在一边看,见针形势吃紧,便指点了两招,引来秦雀的娇嗔:“夫君好偏心,我不玩了!”
    周宣笑道:“为夫最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若是针儿欺负你,我也会帮你地。”
    三痴、四痴兄弟也激战正酣,周宣给他们地奖励是一局精妙珍珑题。
    当远处传来四更鼓声,周宣悄悄走到羊小颦身边,示意她到侧厅,对她说:“小颦,今天是你十四岁生日了,送你一串珠子当礼物。”从帛鱼袋里取出一串指顶大的珍珠项链,每一颗都一般大小,圆润细腻,好似羊小颦的肌肤,这一串珍珠价值千金。
    周宣把珠链系在羊小颦脖子上,赞道:“小颦你真美,珠玉因你而生辉。”
    羊小颦睫毛上翘,幽深地眼睛定定的望着周宣,樱唇微颤,叫了一声:“公子——”
    周宣笑道:“上回我生日你亲了我一下,今天你生日我要亲还你对吧?”
    羊小颦已经樱唇微噘,美睫阖下了。
    ……
    正月初一,周宣带着两位小娇妻给秦博士老夫妇磕头,便出门去都护府给伯父林贺岁,林留他小夫妻三人喝春茶、吃春饭,又问了后天进京之事,让周宣不必担心家里,什么事都有都护府关照,尽管放心去参加元宵棋会便是。
    初二日周宣为准备行装忙忙碌碌,决定来福和小香去,来福跑腿,小香侍候周宣起居,当然了,还有老三和老四。
    傍晚阿布过来,说他的大船已经准备好,泊在了江之南岸,一应货物也全部运上了船,其中就有一百面宣镜,这一百面镜子分为上等品和中等品两类,只等明日启程了,问周宣有什么货物要带,他可以一并代运上船。
    周宣说:“我只带十套‘云裳女装’,等上了船空闲下来后,再画十幅衣裙款式,我就凭这薄薄十张纸闯京城。”
    临行前夜,小夫妻三人又睡到了一起,缠绵了半夜,爱恋的话没完没了,千叮万嘱,叮嘱得周宣睡着了。
    唐国开宝二十九年正月初三,远赴西都金陵的船队起航了,都护府的大船和周宣的中型船都是呜呜鸣号,船头雕画着巨大的鱼目、虎口,还有一艘护送的战船,上下三层,有一百水军,带强弓硬弩,其时鄱阳湖水盗已被剿灭,林派兵船护送只是预防万一。
    阿布的一条长达十五丈的大商船跟在战船后面,也驶离了江岸。
    秦雀、针望着站在船舷边上朝她们挥手的夫君,眼泪止不住流下来,秦博士老俩口好生劝慰,这才止了眼泪。
    一直看着船队消失在江流转弯处不见,良久良久,两位小娇妻才登车回府,一进府门就看到小丫头福儿哭丧着脸说:“雀儿夫人、针儿夫人,羊姑娘不见了!”
    秦雀、针都是大吃一惊,忙问究竟?
    福儿说:“两位少夫人送公子去江岸后,羊姑娘就收拾了一个小包袱自己背在身上,小婢问要她去哪里?她说了四个字——‘追公子去’,就出门了,走得也快,小婢追不上。”
    “啊!”秦雀、针面面相觑,周宣上船时她们都在边上看着,羊小显然没赶上周宣的船,她一个单身女子出门,又这么美,遇到坏人怎么办?夫君回来得知她走失了定要怪她们两个。
    秦雀急命府中六名家丁立即朝东北方向追寻羊小颦,一定要找到她。
    第三卷 两京风云 三、我给姐姐手引
     更新时间:2008…9…14 23:08:48 本章字数:5684
    周宣乘坐的这艘船长达八丈,是奉化都护府采用了水密隔舱和钉接合术的新式楼船,坚固稳当,即便触礁受到沉重撞击也不易沉没,悬四帆,逆风也能航行,帆师、师、舟子三十余人,船上相当舒适,和一座小宅院差不多,还有马厩,养着两匹骏马,四痴的那头白鼻子骡也带上了船。
    周宣望着江岸寒风中为他送行的两位小娇妻,心里非常不舍,但现在也无法把她们都带到京城,总要他自己先有了立足之处才行,多则半年、少则四个月,他应该能在京城闯出一片天地,然后把雀儿、针儿都接到京城,针儿嘛自然是经营“云裳女装”了,至于雀儿,我得给她在京城太医署里谋个职。
    船帆鼓风,越驶越快,岸上送行者已经面目不清,周宣忽然想起羊小没来送行,这个沉默寡言的稚龄美女真是让他捉摸不透!
    大船顺江东下,一日一夜可航行近二、三百里,比陆路去金陵要快捷得多,但正月初三这一天,船队顺水顺风驶出四十多里,刚过鄱阳湖湖口,领头的大船却缓缓泊在了江边,舟子喊话。其余几艘船也都停了下来。
    都护府范判官和林氏姐妹乘坐的那艘大船放下一只小舢板,两个舟子朝周宣乘坐地这艘船划来,来到船下喊话说:“周公子——周公子——范大人请你过去有要紧事相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