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敛财的工具,一边大家私盐,一边抬高盐价,谋取的利益都进了贪官的口袋,国家却成了百姓怨恨的对向,这真是国之不幸,民之不幸!
临走前,朱影龙让陆浩天解下一百多斤的盐留下,作为村民款待他们的酬谢,村民们千恩万谢的给他们磕头致谢,无论朱影龙怎么劝说都不肯起来,硬生生的受了全村一百多号人一齐磕了三个响头,那一刹那间,朱影龙明白了唐太宗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至理名言,君主是水面上漂行的一叶扁舟,而老百姓就是托起这扁舟往前行驶的水,一旦这叶扁舟偏离了轨道,下面的水就会将这叶扁舟打翻掉,古来帝王都知道这句名言的意思,可到头来有多少人明白这其中真正的含义呢?他们只知道君权神授,是神让他们统治百姓的,这天下都是他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谁要是逆了他的意思就只有死,顺应而生的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偏激的言论。
一路风餐露宿,一行人绕过京城进入了遵化城,补充了一下物资和干粮,好好的休息了一个晚上,又启程出发了。
二月二,龙抬头,朱影龙等人在距大安关三十里地的一个山坡下扎营,准备明天上午出关。
生火做饭,大家有条不紊的在忙碌着,朱影龙却在附近找了一个高坡,坐了下来,注视着看着西边的一丝红霞消失在天际,然后默默的迎接这黑夜的到来。
熊瑚,她是这群人中唯一的女子,又是熊廷弼的女儿,当然了这些猛虎营的军士和他们的营长陆浩天只知道她是他们的头儿,化名雄霸的女儿,现在的熊廷弼嘴巴上是清洁溜溜的,他钟爱的胡须在朱影龙的强烈要求下全部刮掉了,熟悉熊廷弼的人都知道他十分钟爱自己的那一撇胡须和喜欢说脏话,所以现在的熊廷弼就是站在魏忠贤面前,可能他都不敢确认,因为熊廷弼不但名字该了,形象改了,容貌也苍老了许多,而且生活习惯也改了不少,特别是口头禅由“他娘的”改成“娘希匹”了,而且很少说脏话了,重生后的熊廷弼已经完全具备一个战略家的素质了。而作为他的女儿熊瑚,这么多男人的情况下,没有人会要求她去帮忙做什么,因此她成了除朱影龙以外最闲的人,不赶路的时候,她能做的,而且可以做的工作,就是偷偷的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朱影龙。
作为父亲,熊廷弼焉能看不出来自己的宝贝女儿对这位少年王爷产生了情愫,自从自己被下狱之后,女儿原先定的一门亲事就这么黄了,几年来,一个十几岁的少女跟着哥哥四处奔波救自己,大好的青春都浪费了,除了一身的武艺,他这个做父亲的没有教会女儿什么,他没有做到尽父亲的责任,现在想起来,他内心非常的愧疚,信王爷,这个有强大野心的奇特少年王爷,有着似乎与众不同的智慧,行事每每都出乎意料之外,这样的人是女儿托付终身的合适人选吗?熊廷弼这个看了几十年人的人也看不出来!或许,可以让命运来选择吧,所以他没有干预熊瑚的情感,只要女儿自己觉得幸福就可以了。
熊瑚在朱影龙的一边找了一块石头,也坐了下来,她看到的是朱影龙脸部的侧面,慢慢的,朱影龙风吹日晒的轮廓清晰起来,这是一张不算十分英俊的脸,为什么他会吸引自己的眼睛离不开呢?
朱影龙自然知道熊瑚的一举一动,心中一动,突然转过来朝她嘿嘿一笑问道:“丽娘,你这么看着本王,莫非是喜欢上本王了?”
熊瑚的脸霎时红了起来,低下头期期艾艾道:“哪有,丽娘怎么会喜欢上王爷呢?王爷您可不要瞎猜!”
第三卷:辽东风云 第二章:出关(二)
更新时间:2008…4…7 13:45:52 本章字数:2366
口是心非,还叫自己不要瞎猜,朱影龙没有追问下去,也没有点破对方对自己朦胧的情意,目光也从熊瑚羞涩的脸庞上挪开了,因为他的心思不在谈情说爱上面,他内心的想的是辽东的事情,按照历史记载,因为孙承宗去职,新任的经略兵部尚书高第懦弱无能,不懂军事,认为明军不能够坚守关外,将关外诸城舍弃,撤军关内,袁崇焕在宁前孤立无援,兵力淡薄,后金天命可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认为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一定能攻下宁前,打开进攻北京的通道,于是利用锦州、右屯守军撤退,局势混乱,人心不稳的时机,于天启六年正月二十三日,尽起倾国之师十三万人渡过辽河,大举进攻宁远。袁崇焕不下不过一万多人,面对十几倍的敌人,关外人心惶惶,努尔哈赤带兵越过宁远城,在通往山海关的路上驻扎,截断袁崇焕的退路,将宁远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在山海关的高第不该发兵相救,消息传到明廷,朝臣手足无措,没有丝毫的办法,但是朱影龙一路走来,却一直没有听到宁远前线任何的消息,难道努尔哈赤没有攻宁远城,还是历史记错了,抑或是历史改变了,还是朝廷封锁了消息,怕造成恐慌,民心不稳?虽然他记得历史说这场仗是明朝打赢了,但他还是担心,万一历史上的某一个环节被自己无意中改动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就不得而知,就像崔呈秀本来应该是做他的工部侍郎的,现在却是河南布政史。
熊瑚忽然发现坐在对面的朱影龙没有了声音,天已经黑了,她只能看到对面一个人的浅浅的轮廓,至于面部的表情就看不清楚了,忽然间耳边传来熊廷弼的呼喊声,一定是环他们回营地了,不过朱影龙还是一动也不动,熊瑚等了许久,忍不住开口道:“王爷,我们该回去了,爹他们在叫我们。”
朱影龙身躯动了动,站了起来弹了一下衣角,道:“知道了,我们现在就回去。”
众人看到熊瑚和朱影龙一块回来,大家都颇有意味的看着两人,尤其是熊瑚跟朱影龙离的很近,脸上红晕未消,看上去更添几分妩媚,不仔细的看上去就像是一对刚回来的恋人。
待两人走近营地,熊瑚也发觉众人看她的目光都大不相同了,她自己也蕙兰质心,立刻知道众人看她的目光为何不同,羞涩的与朱影龙分开了一段距离,这种明显欲盖弥彰的情形自然瞒不过所有人的眼睛,只不过处在熊瑚那种心态下的女子惯有的举动而已。
“王爷,明天我们就出龙井关了,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蒙古的领地了,大家伙可要小心了。”大家围着火堆烤火,熊廷弼一边搓手一边解释道。
“我们将要进入的是蒙古的哪一部?”朱影龙问道,他虽然知道一些蒙古部落的名称,但是要说这些部落的领地在何处,他却一句也说不上来,自然出口询问了。
“是科尔沁扎噜特部,从喜峰口外至京师一千二百八十里,东西距八百七十里,南北距二千百里的三十六万公里都是科尔沁部的领地,属于嫰江流域,所以又称嫩科尔沁,跟后金交好,与我们为敌,以往我们的商人出关经常被他们抢劫,所以我们要小心一些。”熊廷弼久在边关,自然对后金和蒙古熟悉的很。
一行人中多数没有去过边疆,对那种纵马边塞,建功立业的生活十分的向往,大家围着熊廷弼让他讲在边关的奇闻经历,熊廷弼不愧是一流的军事家,从蒙古各部的由来到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以区区几千兵力击败九部联盟的十几万人马,再到以“七大恨”誓师攻打明朝,蒙古各部奇异的风俗习惯和后金“辫子兵”如何的骁勇善战,如果熊廷弼哪一天退休了,当一个合格的说书艺人应该会大红大紫,尤其是他呢贴近百姓的大白话,更能引起人的共鸣,连朱影龙都听的入神了,说到精彩之处,也跟着大伙一起叫好!
“这努尔哈赤真的这么厉害吗?”人群中有人忍不住问了出来。
熊廷弼喝了一口热酒,仰天叹了一口气道:“的确,这努尔哈赤是个军事奇才,当年他不过是李成梁将军府里的一个小小的奴仆,谁会想到就是这么一个枭雄式的人物,此人若在,当是我大明最大的敌人。”
月已西沉,大家散去各自休息,这一路上,朱影龙都是跟熊廷弼一个帐篷,一来熊廷弼武艺在所有人中最高,可以就近保护他,二来嘛,纸上谈兵朱影龙固然能说的是头头是道,但真到实际情况就不一样了,方便他随时可以请教,以增长实践经验,不然朱影龙犯不着舒适的日子不过,跑出来挨冻受累。
朱影龙刚躺下来,熊廷弼就后脚钻了进来,朝朱影龙道:“王爷,近几天来,你似乎心思重重,常常一个人走神,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影龙知道自己近几天的举动逃不过心思慎密的熊廷弼,只不过他此刻才问起,到有些让他感到奇怪,坐起来道:“本王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熊将军的眼睛,本王正琢磨着后金会不会在这个时候攻击我们?”
“这个时候,恐怕不会吧,眼下气温寒冷,天寒地冻的,不适合行军作战,努尔哈赤岂会犯这样的错误?”熊廷弼想了一下道。
的确,漫长的冬季在冷兵器时代,所有的军事统帅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打仗,尤其还是进攻的一方,熊廷弼的想法并没有错,不过朱影龙知道这是一场关于努尔哈赤生死的一战,历史应该不会记错的,现在只有一种可能了,就是这场战争推移了,像这样胜利的一仗,起初阉党可能会封锁消息,但是这场仗只打了三天,而且是明朝胜利的一仗,阉党是不会放弃这个捞取功劳的机会的,他记得,魏忠贤尚在襁褓中的从子魏良栋,从孙魏鹏翼都封了爵位的,经过这么一分析,朱影龙顿时觉得自己浑身的血都在沸腾了,这场仗一定是推迟发生了,原本按照行程,他们当在这一仗打完了才能到宁远,现在如果自己赶的快,或许还可以亲眼见到宁远保卫战的全部过程,他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焉能不兴奋。
“本王只是猜测而已,还是早点睡吧,明天还要出关呢!”朱影龙不愿意多说,言多必失,自己可不想被人无故的神化了。
熊廷弼也知道朱影龙的脾气,带着一肚子疑问也跟着躺下了。
第三卷:辽东风云 第三章:故人(一)
更新时间:2008…4…7 13:45:52 本章字数:2779
“王爷,前面就是龙井关了!”熊廷弼指着前面隐隐约约的城墙道。
龙井关左、右两山相对如门,西南三座雄峰耸峙,关居其中。有澈河经关下向东南流,关城筑于河右侧。关始建于明朝初年。关城为石筑,高一丈五尺,厚四尺,城周二百九十七丈八尺,东、北各有一门。
龙井关的守军大约有两千多人,关内也有不少的商户,还有马市,开放互市,属于汉蒙杂居地带。
像食盐和茶砖都是关外的紧缺物资,大多能在这儿卖上一个好的价钱,士兵守关辛苦,又被上司盘剥克扣,还吃空饷,战斗力可想而知了,一关边防尚且如此,国内就更不要说了,这也并非阉党误国才有的,实在与明朝的当政者,坐在龙椅上的历代皇帝有莫大的关系。
在兜售了不少私盐和茶砖,给了守关参将不少好处之后,朱影龙等人顺利的拿到了出关的凭证,不过却不能在白天放他们出关,说是最近风声紧,他们一行人多,目标太明显了,所以等夜深了,悄悄的把他们放出关去。
朱影龙一听就觉得不对劲,有了出关的凭证,为什么偏要等到晚上才放行呢?
熊廷弼似乎早已知道遇到麻烦了,坐在一旁默默的不吭声,好像在想对策。
沈溪看朱影龙脸色难看,熊廷弼也坐在一旁不说话,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中大骂那个收了自己重金的参将,这是个什么世道!明明收了钱办好了出关凭证,就是不让出关,还不是看自己这条鱼太肥了,想全部吞下,还不能做的太明显,要是把过往的商客吓走了,以后就没财发了,所以用这么一招,先稳住自己等人,然后等夜里出关,悄悄的派人把自己等人收拾了,这不就是全归他自给儿的了,而且他们还是私盐贩子,抓着了就是死罪,将来也不能把他怎么样?这都是这些边关守将惯用的伎两,自己怎么当时就没有看出来呢,还糊里糊涂的答应了下来!
外出打探消息的陆浩天这个时候回来了,他带了的消息证实了朱影龙等人的猜想,他们被人监视了,自己的人已经在人家的砧板上了!
朱影龙神色冷峻,考验他的时刻到来了,自己能不能带着众人走出这个龙井关不但关系到自身的安全,而且还能证实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子,如果他没有这个能力带着大家走出这个小小的龙井关,那么他哪有资格让手下这些人跟着自己,拥护自己呢?
给再多的钱也是没用的,因为人家只要把自己等人解决了,身上的一切还不都是人家的,而且人家也正是有这个打算,想要用钱来买平安,根本不可能。
朱影龙想了想,低声让陆浩天传令下去,让所有人不要理会身边的任何事情,发现了有人监视也要装作没看见。
陆浩天离开传令去了,这个时候熊廷弼开口道:“王爷,末将觉得装聋作哑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朱影龙知道他并非故意在自己下令之后才说出自己的意见,他没有阻止朱影龙下达这个命令,就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出一个更好的计策来,刚才如果说出来,反而会让朱影龙犹豫不决,所以才等朱影龙下了命令之后才说出。
“贩卖私盐就是在刀口上舔血过日子,如果一点警觉性都没有这岂不让人生疑,所以我们如果故意装作不知道就有些不妥了。”熊廷弼解释道。
“熊将军顾虑的有道理,不过这守关参将必然也知道这一点,他还派人监视我们,这岂不是暴露他的意图了,这么愚蠢的事情他会做吗?”朱影龙反驳道。
“王爷了解这个守关参将吗?”熊廷弼反问道。
朱影龙摇了摇头道:“听沈溪提起过,此人不过一个酒囊饭袋,所以本王也就懒的去了解了!”
“王爷,你难道认为朝廷会把一个这么重要关**到一个酒囊饭袋的手里吗?”熊廷弼点拨朱影龙道。
“熊将军的意思说,他派人监视我们又可能是故意的?”朱影龙猛然醒悟过来道。
“王爷果然聪明,一点就透!”熊廷弼赞许道,“不过这也只是我的猜测,这个龙井关的参将薛琮当年曾是我部下的一个千总,后来有人举报他贪墨军饷,于是就将他革职查办,后来我被诬陷入狱,此事可能就不了了之了,却没有想到短短的几年,他居然官复原职还做到了参将,真是没有想到呀!”
“原来还是故人!”朱影龙道。
“此人虽然贪婪爱财,打仗倒是有两把刷子,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可惜品德太差,不然的话,可惜了……”熊廷弼只说到这里,叹息的一声。
“此人倒是一个人才!”朱影龙一拍大腿也叹了一口气道。
“王爷为何如此说?”熊廷弼惊诧的看着朱影龙问道。
朱影龙嘿嘿一笑道:“要是将此人送到努尔哈赤身边,本王岂不是随时都能知道他在想什么了吗?”
熊廷弼一错愕,脑子没有朱影龙转的快,没明白什么意思,一脸的疑问,怎么把人送到努尔哈赤身边,他就能知道人家的想什么呢?
朱影龙诡异的一笑道:“熊将军难道忘记了我们南宋的大丞相秦桧了吗?”
“哦,王爷的脑子转的可真是快呀,不过此人恐怕难以收服呀!”熊廷弼倒是忍不住赞了朱影龙一句,现在自己还在人家的砧板上没脱身,居然想到以后怎么让人家给自己办事了,如此镇定,如此年纪岂能不让他感佩三分。
“王爷,爹,你们遇到了什么的事情,笑的这么开心,也说给丽娘听听?”熊瑚跑了过来,开心朝两人道。
“开心的事情到没有,不过倒霉的事情到不少,养足精神,今晚可能有一番恶战!”朱影龙接过话来道。
“我知道,刚才陆营长传下那个命令,我就猜到了今晚有人想对我们下手了!”熊瑚得意的看了朱影龙一眼道。
果然是虎父无犬女,熊瑚紧接着毫不客气的指出了朱影龙刚才下的那道错误的命令,说这样会让对方更加谨慎,对于今晚的脱身很不利!难道她也猜到了那是人家故意的?朱影龙与熊廷弼面面相觑,他们两人边商量边交换意见才得出的结论,熊瑚居然几句话都看出来了,这也太厉害了吧?
“丽娘,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朱影龙忍不住想找一下差距。
“这个嘛,很简单呀,我出去一转,了解了一下这里守关参将的情况,很容易的就打听到了,这个人贪财但又非常机敏,善于巴结,短短的两年就把这里原来的守将给挤掉了,像这样的人是不会做出监视我们这么蠢的事情来的,既然他做了,那么目的只有一个,他是故意的,因为他不怕,就算我们知道他的意图,也逃不出去,我们就成了砧板上的肉!”熊瑚非常冷静的分析道。
“照丽娘你这么说,我们岂不是有死无生了?况且你打听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朱影龙嘴硬道,他并不担心这个,实在不行,他们可以使用秘密武器,他们身上每人两支遂发式手枪,这是徐光启的外甥,他的关门弟子陈于廷历尽千辛万苦制造出来的,用的是最好的钢材,因此区区龙井关怎么困的住他这条蛟龙。
“当然不是,爹,今天我在关上还看到一个人!”熊瑚突然岔开话题道。
“什么人?”熊廷弼随口问道。
仓促成章,可能写的不好,大家见谅,帮忙提出批评!
第三卷:辽东风云 第三章:故人(二)
更新时间:2008…4…7 13:45:52 本章字数:3689
“什么人?”熊廷弼随口问道。
“孙慎行孙伯伯,小的时候他还抱过丽娘,所以丽娘一眼就认出他了。”熊瑚回答道。
朱影龙对孙慎行这个名字可是一点不陌生,当初自己为写关于明末的架空小说,可是为此看了不知道多少历史资料,孙慎行,字闻斯。武进人。政治家著名的东林党人。幼受外祖父唐荆川影响,学习认真。明万历二十三年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累官礼部右侍郎。曾数度请假归里。精研理学,并讲学东林书院。也是著名的书法大家,天启元年任礼部尚书。翌年,他首先评论李可灼进“红丸”,李选侍不早移宫,大学士方从哲在“红丸案”中应负推荐医人的责任,遂为宦官所忌。次年托病辞官。四年,阉党作《三朝要典》。翻“红丸”案,指他为罪魁,被发配充军宁夏。怎么他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龙井关呢?难道是历史记错了,还是这已经不是那个历史了,朱影龙正狐疑着,熊廷弼却一脸激动的道:“丽娘,你可看的是真的?”
熊瑚肯定的道:“丽娘虽然不曾靠近仔细看,但可以肯定就是孙伯伯没错!”
熊廷弼突然泄气下来,连连摇头道:“我在狱中听说他被发配宁夏戍边了,怎么会在龙井关呢,不可能!”
原来历史并没有记错,朱影龙问道:“丽娘,你真的没看错?”
熊瑚很肯定的道:“丽娘没有看错!”
“那个人现在何处,丽娘你知道吗?”熊廷弼抬头问道。
“好像在军马处,丽娘打听过,他好像是个马倌,专门饲养和管理军马!”熊瑚想了一下道。
朱影龙和熊廷弼交换了一下眼色,都明白对方的眼神里的含意,不管是不是孙慎行,这个人都要见一见,说不定对今晚的脱身有很大的帮助。
时间紧迫,朱影龙、熊廷弼和熊瑚三人立刻动身,避过监视人的眼睛,从临时的栖息地悄悄的溜了出来,时间已经是傍晚,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那酷似孙慎行的人的行踪,这里的人基本都认识这个叫做孙老倌的马倌,他每天都会去关里的一家小酒馆沽半斤老酒,近三个月都习惯了,这在关中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很容易就打听到了。
“掌柜的,照规矩,半斤烧酒!”孙慎行将自己的酒葫芦朝柜台上一放道。
“老大人,您等着,我让伙计这就给你盛去!”掌柜的一见到孙慎行,顺手接过酒葫芦递给一个小伙计,热情的招呼道。
“苏掌柜,不要叫我老大人了,我已经不是了,现在是个养马的马倌!”孙慎行不厌其烦的重复这一句道。
“瞧您说的,孙猴子还喂过马呢,后来不也当上了齐天大圣?”那掌柜的笑呵呵的道。
“苏掌柜也知道孙猴子呀,以前读过书吧?”孙慎行掉过话头问道。
苏掌柜叹息一声道:“小时候家里穷,哪有钱念书呀,这个呀,是我听北门那个瞎子说书的听来的,还别说,这孙猴子还就真厉害……”
孙慎行微笑的看着说的吐沫横飞的苏掌柜,正好小伙计把酒葫芦送了过来,孙慎行接过葫芦,丢下十枚铜子道:“苏掌柜,钱你收好,我走了!”
苏掌柜抄起柜台上的铜钱,忙探身往前拉住孙慎行道:“老大人,您的酒钱已经有人付过了,这钱您拿回去吧!”
孙慎行一愣,道:“我区区一个养马的,谁还会替我付酒钱?”
苏掌柜朝馆内朱影龙三人那一桌努了努嘴道:“老大人,您看,就是那边三位!”
“他们什么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