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古人皆为豺狼虎豹之辈,皇上切不可轻信。”孙慎行忙委婉的规劝道。 
  “这个朕自然清楚,只是朕现在还需要蒙古这只日薄西山的老虎去跟后金这只如日东升的恶狼撕咬。所以朕暂时还要利用这个林丹 汗。”朱影龙点了点头道。 
  “四位爱卿。林丹汗这一次出的代价可不小……”随后将料图所说的财宝牛羊的数量一一说了出来。不过传国玉玺的事情暂时有所保留,没有说出来。 
  “好家伙。蒙古人还真有钱!”孙慎行管理财政,朱影龙一说,他一听就知道这些东西值几何,起码抵的上现在大明两年的赋税收入,激动地他一张老脸胀的通红。 
  礼下与人,必有所求,下这么重的礼,所求必定非常之大,难怪皇上心中难以决断,其余三人眼神一个交汇,发现居然想法惊人的相同。
  “皇上,难道林丹汗要求我大明出兵相助不成?”孙承宗问道。 
  朱影龙点了点头道:“就算不是,也相差不远。” 
  “后金?”孙承宗和熊廷弼俱眼神中闪过一丝讶然,显然两人又想到一块去了,徐光启和孙慎行虽然慢了半拍,也跟着眼中露出惊诧之 色。  
  四位重臣都知道大明迟早会跟后金有一战,但他们都明白现在地国力和财政绝对没有能力支撑跟后金来一场大战,就算又林丹汗的补偿也并不能弥补这个损失,尤其是国内改革的逐步铺开,这个时候连打一场局部战争都会对国内的改革有所影响,所以即使孙承宗和熊廷弼两位军方重臣也不支持这个时候对外来一场战争。 
  “皇上,国内改革已经进行了一小半,如果这个时候被拖入战争地话,可能以前所做的都会前功尽弃,就算皇上得到了林丹汗的补偿,也是得不偿失地,而且还可能会多一个潜在地敌人,林丹可以跟大明结 盟,自然也可以跟后金结盟,虽 
   可能性非常之地,但国与国之间什么仇恨都是虚地, 本!”孙承宗一针见血道。 
  “朕又怎么会养虎为患呢!”朱影龙点了点头道,“朕与林丹虽然有姻亲关系,但这层关系非常脆弱,林丹汗不可能因为妹妹的原因而放弃他地野心,而朕也不可能因为康妃的原因而放弃对林丹的堤防。” 
  “皇上能这么想就好了。”孙慎行道。 
  “不过四位爱卿可曾注意到一个事实?”朱影龙话锋一转道,“如今林丹汗虽然表面上手握十万铁骑,实力雄厚,但实际上已经在走下坡路,如果没有朕的暗中支持,此时的察哈尔蒙古早已分崩离析,而后金却不断的累积实力。国势也在不断的增强,皇太极是位雄才大略的君 主,麾下良臣猛将如云,不出三年,就能全面压倒蒙古,而以蒙古十分松散地力量,根本不足以与皇太极对抗,一旦皇太极把蒙古收服,数十万铁骑枕戈待旦,到时候就该是我大明的噩梦了。” 
  “皇上说的是。如果不能及时抑制后金的发展,这对我大明来说不是个好兆头,皇太极正当壮年,而且野心勃勃,他会甘心的守在辽东一隅之地吗?”徐光启赞同道。 
  “那怎么办,难道答应林丹汗的条件吗?”熊廷弼一瞪眼道。 
  “全部答应林丹汗的条件显然不可能,不过既然他有求于我大明,只要将谈判的条件归于对我大明最为有利就行。”孙承宗淡淡一笑道。
  “怎么谈?再说林丹汗会同意吗?”熊廷弼问道。 
  “同意,他自然会同意。”朱影龙微微一笑接过道,“因为他没得选择。只是让朕为难的却是谈判的条件,究竟怎么做才能使得条件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对我大明最为有利,这才是朕找四位爱卿过来商议地真正目的。” 
  “那么皇上可有些什么想法?”孙承宗问道,但凡这样的大事。皇帝心中一定会有些想法才会召见他们商议,否则便直接交予他们办好 了。  
  “朕是有些粗浅的想法,现在说与四位爱卿听听……”朱影龙将自己刚才沉思熟虑过后的想法道了出来。 
  “皇上是想全面介入蒙古内部的纷争吗?”孙承宗听了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大明对外的政策这数百年来一直就是抵御为主。主动出击为辅,但是现在皇上居然兴起了扩张的念头,而且还是在这个时候。他自然惊讶万分了。 
  根据他的判断。大明要进入扩张阶段起码还需要十年的修养生息。因为他已经从皇帝地一些列的做法中看出了不少苗头,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熊廷弼听了之后自是一脸兴奋。要对外扩张,自然少不了军队,这下到了军人建功立业的时期了,武将的地位必定会大幅度攀升。 
  孙慎行最为苦恼,要打仗,没钱是不行地,但钱从何来,还不是他这个管钱的尚书大臣从国库里面出。 
  “其实仗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起来,但是朝廷必须要做好准备,如果要打,就要打出我大明的实力和威风来!”朱影龙沉声道,既然决定要立威,自然来不得半点马虎。 
  “皇上,如果我们要对白彦动手的话,那么理由呢?”徐光启不无担心道。 
  “这一点徐老爱卿不必担心!”朱影龙哈哈一笑解惑道,“如今顺义王地金印以及发放互市通关的印信都在白彦手中,但是白彦并非顺义王继承人,只要朕下道旨意让他交出顺义王的印信和发放互市通关地印鉴,如果他不答应,朕就有动手地理由,而且朕还会册封卜石兔之子额璘臣为新地顺义王!” 
  “如此一来,朝廷不是在挑唆鄂尔多斯蒙古与哈喇慎部的争斗 吗?”徐光启惊讶道。 
  “当然不是,土默特部在上次大战之后已经烟消云散了,右翼蒙古三个万户中就剩下鄂尔多斯和哈喇慎(永谢布万户余部)了,而白彦与苏布地分属两位哈喇慎东西两部首领,苏布地向明,白彦向后金,朝廷与蒙古互市多是通过册封右翼三万户地济农为顺义王来完成,现在顺义王的印信和互市通关的印鉴落入白彦之手,那么后金很有可能会利用互市购买到他们国内却少的精铁等战略物资,所以说互市通关的印鉴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能得到巨大的利益以及迅速强大起来,林丹汗控制下的左翼蒙古离我大明边境太远,就算有互市,也只能通过中转,所获得的利益当然非常细小,若不是朝廷对其的直接援助,林丹汗还能不能撑下去还说不定呢,不管是为了利益,还是权势,鄂尔多斯和白彦控制下的哈喇慎西部和部分土默特残部都不会和平相处的。”孙承宗解释道。
  “也就是说林丹汗要动手的话,必定也是选择这个白彦台吉。”熊廷弼惊叹一声道,显然已经全然明白为何皇帝要选这个白彦开刀了。
    正文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三章:皇帝万寿(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52 本章字数:3381
    不错,只不过朕的条件是:归化城由顺义王额璘臣和 管,而大明则负责归化城的安全,也就是说驻军,而且归化城从此之后不允许有其他任何军队。”朱影龙眼神平视北方,闪过一道历芒。 
  “那苏布地呢?”孙慎行问道。 
  “这个孙大人自然不需要担心,只要到时候拉上他,许下些利益给他,自然就不会有问题的。”孙承宗一笑道,苏布地能有今天,靠的是大明被背后撑着他,不然他也不会心向大明了。 
  “林丹汗会同意吗?还有那个额璘臣?”徐光启担心的问道。 
  “老臣料想这二人一定不会同意,额璘臣是卜石兔之子,第五代顺义王的直接继承人,归化城是土默特的驻部所在,身为土默特济农之子又怎肯把祖宗的基业拱手送人呢?林丹汗也不会答应了,归化城是他西迁必经之地,一旦西迁不成,前有后金步步进逼,后面退路又被别人掌握,林丹汗如何能同意?”孙慎行分析道。 
  “其实皇上若想控制归化城,并不一定要驻军!”孙慎行微微一 笑,似乎想到了什么,胸有成竹道。 
  “孙老爱卿请讲!”朱影龙喜悦道,正是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办法将归化城控制在大明手中,这才不得已想出一个驻军最直接的办法来。 
  “皇上可在归化城设一互市通商的总办处,办理大明与蒙古一切关于互市以及通商的事宜,这样一来归化城必定会成为关外汉蒙杂居最繁忙之地,皇上再暗中鼓励商人前往归化城与蒙古人做生意,并暗中大量移民,到时候等归化城中汉人多过蒙古人的时候。归化城也就是我大明的一座城池了。”孙慎行道。 
  朱影龙心道,这虽然不是最直接的办法,而且行效很慢,不过到也契合蒙古并入大明之后移民迁徙民族大融合的政策,现在不过提前施行了,而且这样做也不容易引起额璘臣和林丹汗地强烈反对,见效慢,但却是行之有效的。 
  “可这个总办处该封个什么官职好呢?”朱影龙出口相询道。 
  “不如就叫总领事吧,皇上您看如何?”孙慎行脱口而出道。 
  “不错,不错。孙大人的提议非常妥帖!”徐光启也点头表示赞 同。  
  不过这到听的朱影龙自己一呆,是不是再搞一个‘租界’什么的,连总领事都出来了,没有租界怎么行呢? 
  结果朱影龙的这个看似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建议得到恶四位重臣的一致赞同。 
  看来西方列强的历史怕不会出现了,东方一强的历史将会出现了!
  眼下他们五人商议出来地也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具体实施起来需要一个极其周密的步骤和计划。 
  林丹汗不是笨蛋,想一下子就统一漠南蒙古是不可能的,大明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林丹汗和额璘臣、苏布地做到同一张谈判席上,林丹汗和额璘臣可谓是仇深似海,卜石兔虽然不是死在林丹汗大军的刀下。却也是间接的被起害死,因此要与林丹汗心平气和的坐下来,绝对不是一间容易的事情,而苏布地与林丹汗更加困难了。两部根本是死敌,仇怨结的很深,而且还要他跟自己地对头联合起来向现在的盟友开刀,恐怕更加是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就凭大明本身对三方的影响都足以让三方坐到一张谈判桌上。 
  唯一地办法就是制造矛盾,额璘臣与白彦的矛盾很好处理,一个顺义王的名位足以让额璘臣心动。跟白彦闹翻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白彦和苏布地之间地矛盾可就难办了。这里面还有后金的因素在里面,靠挑唆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上也太慢了。效果也不一定好,唯一地办法就是暗中挑起事端了。 
  蒙古族维系和加强两个部族地关系地办法通长就是联姻,这种非常古老的方法却是极其有效地,像皇太极现在后宫的几个宠信的福晋还有为数不少低级妃嫔几乎都是蒙古女子,后金也正是通过联姻的手段一步一步的加强自己与蒙古之间的关系,并且不断的将蒙古部落收服。 
  要破坏白彦和苏布地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是让苏布地的人跟白彦的仇人联姻,第二就是破坏白彦和苏布地两部之间的联姻,并且使得两部反目成仇, 
   办法操作起来都有相当大的困难,机会也是可遇不可 
  而别的办法相对来说要更难的多,一旦操作失当,很容易会引起两部的警觉,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一场大战之后,蒙古几大势力的人口锐减,不但是本部内结婚者 多,部与部之间也是联姻不断,而且为了恢复实力,各部汗王或者首领都在鼓励生育,而蒙古贵族之间联姻的频率也增加了许多,尤其是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遗孀有很多,这些女子自然不会像汉人妇人那样,会一辈子为死去的丈夫守节,他们都会再嫁,只要没有直系血源的男人都是可以娶这样的女子,因此说大明若从两部联姻这一方面着手,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而在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之前,朱影龙要做到是一方面拖住后金再一次发动对察哈尔蒙古征伐的时间,另外一方面要督促林丹汗整军备战,还有尽量的让更少的蒙古部落参与到两方的大战中,或者保持中立,尤其是苏布地和白彦,后金出兵察哈尔蒙古,他们两个对林丹汗恨之入骨,肯定是落井下石,狠狠的踩上一脚的。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大明这一次注定要扮演一个不光彩的角 色!  
  有些事情都不可能想做就做的,虽然现在已经定下要对蒙古“立 威”的计划,而且是拿那个白彦台吉开刀,而且必须在后金发动对察哈尔蒙古战争之前,时间虽然紧迫,但计划只能一步一步的来,没有十分的把握,朱影龙是不会进行这个计划的,他甚至想把这个计划延后。 
  为此朱影龙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就是如果“立威”的计划可以施行,且可震慑蒙古各部,不让其投向后金的怀抱,那么就需要拖住后金发动战争的步伐,不过这样一来,大明将会提前介入蒙古与后金的战 争,还有可能引发全面的大战,当然只要不在大明国土上打,全当是实战练兵,这一点到不怕,第二手呢,“立威”计划不能施行之时,就要迫使林丹汗认清形势,还要后金与林丹汗大战的时候,白彦和苏布地两部保持中立,但是这样朱影龙就非常担心林丹汗的战斗力了,在没有任何援军之下,林丹汗会不会像历史上的那样,败走青海呢? 
  这两手让朱影龙头疼不已,换做是以前的天启帝,蒙古和后金他们狗咬狗好了,关大明什么事情?何须如此烦恼? 
  但是这场战争关系到蒙古是否走向衰落,而后金能否征服漠南蒙 古,成为关外第一强国的野心欲望,朱影龙又怎么会允许后金变得越来越强大呢? 
  也许并非“破坏联姻”这一条方向,苏布地向明,白彦则向后金,如果从这两条关系入手,会不会拉大两部的分歧裂痕,最终导致两部决裂的呢,而这样的结果对大明更为有利,那就是苏布地以后就更加依靠大明了。 
  “哎呀,朕怎么这么笨呀,可以双管齐下嘛!”朱影龙暗责一声 道。  
  于是他下诏令让刘宗周和周文元一同前来御书房,给两人下达了命令,一是,全面破坏苏布地部与白彦部接下来联姻,能破坏多少就破坏多少,但重点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人物身上,比如部落的头领的子女身 上,尽量的把祸水引到林丹汗的身上,加重他们之间的对立对大明来说只有好处,第二,全面拉拢苏布地和额璘臣部,从政治到军事,经济上的大范围的合作,逐步的疏远白彦,令其对苏布地产生嫌隙,直到将这两部都绑在大明的战车上;第三鼓励移民,不管是大民移民蒙古还是蒙古移民大明外交部都在今后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开绿灯,同时引导更多的商人去这两部贸易,孤立白彦部。 
  这三条命令的发布和实施对蒙古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第三条,虽然暂时只是对鄂尔多斯蒙古和原兀哈良三卫蒙古开放,但民族融合的趋势因此而形成,一些小的部落既不满与林丹汗的残暴统治,又不愿与后金有任何瓜葛,最好的办法就是托庇与大明,移民政策的放 开,这些小部落欣喜若狂,同时也让额璘臣和苏布地的实力有所增长。
    正文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三章:皇帝万寿(三)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52 本章字数:4578
    理完这件事,接下来朱影龙的关注的是西班牙与荷兰 暗斗,做生意讲究强强联手,但国与国之间却不能套用这个,荷兰想把西班牙挤出东亚的生存空间,独霸与日本和大明的贸易,这显而易见 的,但是大明却不可能只跟荷兰一个欧洲国家贸易,尤其大明也需要走出去,不然的话,大头总是让别人赚了去。 
  住在钓鱼台国宾馆里的荷兰特使威廉姆斯很着急,他虽然来东方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他却清楚的知道就算荷兰东印度公司再强大十倍也不是大明的对手,在东方这片大陆上,大明是个不折不扣的霸主,而且它已经一改以往谦逊、以和为贵的作风,越来越暴露出它强大的野心,尤其是对海洋的野心,这种野心令他感到非常的恐惧,如果非要作个比喻,大明如果是一头鲸虎鲸的话,那么荷兰只能算是一条小小的鲨鱼,鲨鱼再厉害也斗不过一头虎鲸的,如果虎鲸打瞌睡的时候或许可以占一点便宜,但是等虎鲸醒了,那可就是鲨鱼的末日到了。 
  “公使先生,京城这么繁华,您怎么不出去走走逛逛呢?”一道清朗明快的声音从威廉姆斯身后响起。 
  威廉姆斯转过身来,瞧见走进自己房间的来人,露出一丝苦笑道:“哦,原来是何通译,我还以为是谁这么不礼貌的就闯进我的房间。”
  何斌原本是郑芝龙手下智囊,郑家归顺之后,何斌的罪也就被赦免了,先是在南京大学学习了一年,后被外交部挑中,成了外交部的一名七品通译。专门负责对荷兰外务的翻译以及在北京大学任教,教导出更多的会荷兰语的人才来。 
  何斌礼貌地笑了笑道:“公使先生的房门是开着的,所以何斌就不请自进了,还请公使先生不要见怪!” 
  威廉姆斯连忙摇手说道:“不见怪,不见怪。” 
  “你们东方人有句俗语,叫做无事…不…什么的。”威廉姆斯一口蹩脚的汉话道。 
  “公使先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何斌微笑道。 
  “对,对,对,无事…不登…三宝殿。”威廉姆斯结结巴巴的道。“何通译,这‘三宝殿’是何物呀?” 
  何斌一愣,没想到这威廉姆斯还这样的不耻下问,好在他还知道这个典故,不然可就丢丑了,忙道:“所谓三宝殿,是我们中土佛教里面的称呼,指的是佛、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此三者有互相联系的神圣关系。通俗些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即是佛所说地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殿当然就是三宝殿了,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 “藏经楼”;还有僧人“燕息(即和尚等出家人睡觉之意)”的“宁静禅房”。这三处地方,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乱闯。” 
  威廉姆斯信奉的基督教。是标准的基督徒,佛教对他来说自然是异教,本来就不甚了解,听起来就更加如云山雾罩。不知所云了。 
  不过打断对方说话是一种不礼貌的举动,所以威廉姆斯也只能等何斌解释完,才道:“何通译。请坐。我去给你泡一杯茶。” 
  何斌忙摇手道:“公使先生客气了。本通译来是有重要的事情通知公使先生的。” 
  威廉姆斯一听,惊喜道:“贵国皇帝陛下愿意接见我了?” 
  何斌摇了摇头道:“不是。是皇上愿意加大与你们荷兰王国的贸易往来,但是呢有些条款需要公使先生前去商榷一下,我是来统治公使先生明天早上八点前往外交部参加第一轮地商贸谈判。” 
  “当然了,如果公使先生认为我大明没有诚意,或者说没有这个必要,那大可自行离去,恕我大明招待不周了。”临走前,何斌还特意的加了一句,深怕丢了“怏怏中华,礼仪之邦”的好名声。 
  接到这个消息,威廉姆斯应该感到高兴的,大明终于肯让步,愿意跟荷兰开战直接地贸易了,但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大明的态度陡 变,说明了大明与西班牙的秘密协定已经签订,先前的那些空穴来风都是真地了,这对荷兰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一旦在谈判桌上谈判破裂的话,荷兰将会丢失东亚绝大部分的利益,他也不知道如何对东印度公司薰事会交代! 
  其实西班牙与大明并没有完全达成所有协定,只是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地共识,谈判相应地进入平缓期,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荷兰这个西班牙地敌人来借力打力了,利用的好,用荷兰压迫西班牙,用西班牙威胁荷兰,只要处理配合得当,最后大明地利益自然会大大的增多。 
  外交上换来的东西未必就比打一场胜仗得来的要少! 
  “皇上,军机阁差人来报,石柱总兵官、骠骑将军马祥麟押解蜀王以及一干叛逆臣将进京了,现在正在午门外侯旨召见。”徐应元的禀告打断了正在沉思中的朱影龙。 
  一听徐应元口中的消息,顿时大喜道:“好,好,快,快传!” 
  午门献捷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这要在以前那可是要普天同庆 的,叛乱的贼将是要被拉着游街三天的,以警世人。 
  不过,这一次叛乱的首脑身份非凡,又是皇室至亲,因此蜀王极其家属游街的惩罚就免了,不过手下的叛臣贼将则被拉着整整游了三天之后被投进了京城第一监狱。 
  马祥麟个子不高,但身的是英伟不凡,龙行虎步,面带煞气,身上亮银甲冑未除,左手紧握战刀,半膝跪下,抬首挺胸,已失去一目以一黑眼罩遮挡,剩下一目寒光凛凛,望之令人生畏。 
  天启 
             。                |     守山海关。血战浑河,被敌军的流矢射中一目,他忍痛拔出箭簇,援弓搭箭向远处的敌人射去,连发三箭,祥麟中矢,犹拔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