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到制裁,除非被人推翻了,他永远都是对的,不关是蝼蚁百姓,还是王公大臣,他们要维护的就是皇权君威,这就是所谓的愚忠,而那些不愚忠的人,就是心怀不轨,他们维护的是自己的权势和富贵,甚至也想做皇帝,尝一尝君临天下的滋味,所以朱影龙并不决定摒弃这一点,这种理论固然是不对的,但不适合他现在这个时候把它推翻,在这个前提下,形成一个新的“求实,务真,实践,真知”哲学理念,然后抛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改革派的力量聚集在一起。
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尖锐的矛盾,那就是“皇权”和“相权”之争,君强则相弱,相强则君弱,这不仅仅是皇帝跟宰相之间的权力斗争,而是代表皇权的皇帝与士大夫阶层的两个政治团体的较量,而朱影龙现在就处于这种对抗之中,礼法,祖制以及各种看不见却实在的利益,千万不要把东林党人看得多清高,看得多伟大,他们也是人,他们一种新型的士大夫阶层,他们求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国家,但他们的目的还是冲着权力过去的,他们希望拿到权力,以自己的想法来改变国家,而这个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纲领,而且相互之间还勾心斗角,意见不统一,即便是朱影龙没有变成现在的朱由 检,或者是朱由检将权力全部交给东林党人,明朝还是亡国,因为封建的文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骄傲而且自以为是!凭这这些人的所谓一身傲气,想阻挡后金的铁骑,入以卵击石,因为他们没有认清国家败亡的本质不在阉党之上,而是在他们自己本身,改变大明朝的命运不仅仅是刷新吏治,革除弊端,发展商业,开放海上贸易和禁止阉党党祸就能达到目的,这些只能延缓它亡国的时间而已,真正的改革应该是从制度 上,改德治为法治,发展科技,强人强体魄,强国强军,废除权贵特 权,包括皇帝本人的一些权力,虽然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很难实现君主立宪这个国家政体,但朱影龙不需要考虑这些,他只需要考虑到他在位的时候,这个国家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就够了,后人自有后人福嘛,再说他有不是神,能达到这个目标他已经很满足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fsktxt。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十二章:喜讯连连(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4 本章字数:3694
间进入十二月,这是北京城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已经 好几场雪了,一到夜里,绝对是零下十几二十度的气温,北方呼啸呵气成冰,冷到骨子里去了。
田淑英真是心灵手巧,在她的琢磨下,将羊毛纺成粗线,由于编织羊毛线衣耗时太长,加上田淑英看到朱影龙每晚批折子手都冻的通红 的,虽然有生着炭火,但屋子太大,还是很冷,于是动了先编织手套的念头,前面几双不怎么成功,不是长了就是指套粗了,最后才真正的掌握了这个编织手套的技术,这成品的第一双自然是进献给他这个皇帝 了,朱影龙一见之下,大喜,还是这小妮子知道他的心思,也懂的心疼人,抱起田淑英在她那光洁的额头上是猛亲了十几下才放下,因为这个小东西的关系,还连续三夜在她的寝宫过夜,羡慕死其他几女了,大呼埋怨他偏心,众怒难犯,只得以身相许了。
手套这东西在这个时空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只不过这种编织出来,既能御寒,十指还能灵活适用,不需除去的好像还没有出现,朱影龙带着这双羊毛手套一上朝,就引起了朝臣的注意,朱影龙更是在朝臣面前炫耀了一番,不过他没有说出这双羊毛手套是谁编织的,的怕就怕这些大臣胡乱猜疑,又联想到立后的事情上去,但有些东西是纸包不住火的,很快就传出英妃得宠的消息,这也让一些提心吊胆地朝臣以为皇帝铁了心的要立宁妃为后的大臣们松了一口气。
在百姓看来。那座高大的红墙里面的一切既是他们羡慕的,也是他们渴望知道的,凡是从这里面传出来的事情都将被无限地关注,成为他们茶余饭后地话题,这些流言蜚语传到朱影龙地耳朵里,至多是一笑了之,丝毫不放在心上。
最近是喜讯不断,现实总督湖广。四川。山西军务的朱 元在消失了近一个多月的王在晋的劝说下。正是向北京朝廷宣誓效忠,身负重任的王在晋马不停蹄的南下贵州、云南,他的下一步就是要去见云贵地土皇帝 国公沐启元,目的自然是要这位颠南无冕之王效忠北京朝廷。
还有一个令朱影龙意想不到的消息,那就是叶涟漪的爷爷,原首辅大学士叶向高在几位忠勇之士的协助下,其中包括了袁崇焕的两个弟弟和堂兄。这些都是魏忠贤想要对付的人,这些人在叶向高悄悄的召集 下,联合起来击杀了魏忠贤派来捉拿他一家老小地左都督田尔耕,然后趁势杀进福建总督衙门,将福建一省地军政大权抓到手里,清除阉党在福建的势力,然后派人联系北京朝廷,叶向高可是太国丈的身份。他登高这么一呼。顿时南面半边天风云变色,部分地东林党人因钱谦益卖身投靠魏忠贤,不满之下。偷偷的举家迁入福建,魏忠贤控制下的其他几个省似乎也有这样斗争的发生,只不过他们没有向叶向高这样有威望的人领导,加之离南京太近,很容易就被魏忠贤出动军队镇压,但福建却不一样,魏忠贤虽然手握几十万兵马,却不敢调动一兵一卒去所谓的平叛,叶向高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福建只有一支不像样的水师,路上军队加起来还不足两万,他还不知道北京朝廷的确切情况,不敢贸然行 动,因此虽然控制了福建的军政大权,却暂时没有敢有任何行动,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所以他控制了福建之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听后孙女婿的指示。
朱影龙见到这个在海上颠簸了近一个多月的报信之人,自然是大喜过望,首先将这个好消息通报给了宫中担心家人安全的叶妃叶涟漪,然后通报给各部,这可是朱影龙在告别天启七年,进入自己的崇祯元年接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令朱影龙更加想不到的是,这个信使居然是乘坐横行闽海的海盗商人郑芝龙的海船过来的,随行的还有一位令朱影龙意想不到的人,这个人就是郑芝龙的三弟郑鸿逵,郑鸿逵的目的自然是来试探一下北京明廷对他们这些海盗商人的态度,另外更深层次的目的看一些是他这个皇帝坐龙椅长一些,还是南京的那位魏公公的命长久一些,亲眼所见一下,好回去给他那位兄长参考一下。
朱影龙自然是看透了这位郑家三弟的心思,嘱咐史可法和周淮安两人对郑鸿逵在京城的所有行事不加干涉,仔细盯着就是,况还要靠他的船才能将叶向高的信使带回福建呢!
福建突然易帜意味着魏忠贤精心策划的北上计划已经破产,如果在有后面云贵沐启云的威胁,那么他只能窝在南京,守着这么几个富庶的省份,至少三年之内没有集聚了足够的力量他是不敢北上的。加上福建有一支水师,这下可是帮了朱影龙一个大忙了,虽然这一支水师战斗力很弱,但用它来运输做贸易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福建、两广一带粮食可以
断的通过海上运送到北方,极大的缓解北方缺粮的状 疑通过郑芝龙到日本购粮,郑芝龙虽然还处于观望之中,但有钱他是不会不赚的,只要能让北方的百姓艰难的挺过这个冬天和明年的上半年,形势就会有所好转,朝廷在大力推行一些能在比较干旱的情况下生长的粮食和经济植物,现在的西部的土地还没有三百年后那样的过度的使 用,如果保护的好,完全可以再现千年以前大粮仓的喜人景象,就算做不到,自给自足总能行吧!
和谈就是谈判双方在磨牙,看谁的牙口好,谁就能坚持到最后,这一点武人绝对比不上这些靠嘴皮子的文人士大夫,所以和谈对后金来 说。基本上是刘鸿训三人跟两个汉奸在磨牙,三人之中,有以周文元地最后意见为基准,刘鸿训心里清除,周文元是皇帝身边的人,是派来监督他们不能出错的,后金也看出这位谈判副使的比起对方正使说话还有些分量,对他是百般暗示。如果他在和谈上松一下口。必有重谢。可周文元早已将自己一条性命卖给朱影龙了,况自己要是收了后金的重 谢,恐怕也没命去享受,这种蠢事他才不会干呢!
吊死在一棵树上自然不是朱影龙的作风,虽然朝鲜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后金,皇太极在谈判桌上的要价也越来越低,但并没有达到朱影龙心中的底线。所以谈判一直是在一些无关紧要地条款上扯皮,实质性地进展几乎没有,与其把利益送给后金,不如把利益送给蒙古人,后金被蒙古和朝鲜东西夹击之下,我看你怎么跟自己谈条件,于是朱影龙让工部侍郎刘宗周率领了庞大地使团,连续出使了蒙古诸多部落。达成不少令双方都得到实惠的协议。尤其在钢铁方面,由于有了新式的炼钢方 法,原来积压的大量劣质钢铁就没用必要用了。这些钢铁一部分回炉重炼,还有一部分就拿来卖给蒙古的各部落,壮大这些蒙古部落的实力,尤其他们都已经看到了一个邻居逐渐强大起来,一步步的蚕食他们生存地空间,其中还有与金人大仇的察哈尔部蒙古林丹大汗,皇太极登基后以软硬兼施的手段,拉拢并征服了察哈尔部外围的内喀尔喀(巴林、札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特)和科尔沁部,使素来强大的察哈尔部的力量大为削弱。于是皇太极将军事行动的锋芒直指察哈尔部。
奈曼和敖汉为察哈尔八鄂托克成员,影响较大。努尔哈赤及其继承人皇太极早就通过奈曼鄂托克中有影响力的乌木萨特绰尔济喇嘛,策动奈曼部长衮楚克巴图鲁台吉归顺后金。天启七年年二月,皇太极暗中遣人至奈曼部衮楚克所在地,希望衮楚克说服敖汉部首领索诺木杜棱及克什克腾部首领索诺木诺延归顺后金。四月,奈曼和敖汉部遣人表示,他们曾说服林丹汗与后金讲和,但他们地努力遭到林丹汗和克什克腾部长地拒绝。六月,奈曼和敖汉部长派遣乌木萨特绰尔济喇嘛至都尔弼城,通知后金两蒙古部来降。皇太极领诸贝勒自都尔弼渡辽河,迎接了两部长。
此次刘宗周出使的蒙古最大的部落就是察哈尔部,带去黄金两千 两,食盐和茶叶各一百担,丝绸布匹一万匹,精美地瓷器、玉石、玻璃器皿,以及各种生活必须品。并且带去了大明皇帝给他册封的蒙古大汗的金印,双方就通商交易,共同抑制皇太极后金势力等几个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当然皇太极得知之后,自然是极力破坏,先后让秘密答应归顺他的察哈尔阿喇克楚特部长多尔济伊勒登、安班和硕齐、扣肯巴图 鲁、昂坤杜棱等台吉挑动明朝这是不怀好意,蒙古和金人本来就是近宗同源,汉人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汉人这么作是想让他们自相残杀,河蚌相争,渔翁得利,但林丹汗毕竟不是个太昏聩的君主,虽然是蒙古与后金有近枝同源的关系,但却是敌人,别的不说,这些年皇太极吞并了他蒙古那么多部族,这个怨不是那么容易了结的,还有他信奉的喇嘛红教,而后金信奉的宗教逐渐由本宗的撒满教变成了喇嘛黄教,喇嘛黄教和红教是死敌,除非一方消亡,否则是绝对走不到一起的,因此立主与明廷签订了边境贸易友好协定,并且回赠了明廷万匹牛羊,千匹骏马,甚至林丹汗还有意跟明朝联姻,希望明朝能挑选一位公主下嫁给他的儿子额哲,同时希望自己的女儿,美丽的希伦公主(作者杜撰)成为朱影龙的妃子,这样的要求,刘宗周可不敢擅自作主,遂派人上折子奏报朱影龙,自己却留在察汉浩特等待主应力的旨意。
朱影龙接到刘宗周这份奏折是时候已经是崇祯元年正月的事情了,至于为什么用还用崇祯这个年号,那是朱影龙对占据这这副身躯原来的主人的一点愧疚之情,反正不就是个年号吗,他心里其实是无所谓的。
正文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十二章:喜讯连连(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5 本章字数:2340
关,年关,这过年其实就是一个关,六部要统计一年 入,还要对来年的用度预算,虽然局势平稳了下来了,但六部的官员们都是忙的脚不沾地的,整理卷宗,统计数据,由于发生了魏忠贤逼宫立储这样的动乱,所以许多事情后来接替的官员都不甚清楚,这就更增加了统计的难度,忙的是昏天暗地的,现在倒是朱影龙这个皇帝有些清闲了起来。
军机阁成立之后,在武英阁正式挂牌,孙承宗、张国维等人正式在武英阁上半办公,孙承宗接手军机阁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裁撤京营,编练新军。
京营原七十二卫组成,现在全部裁撤掉,改卫为旅,借鉴戚继光在蓟州、昌平、保定、辽东四镇练兵时候的编制,结合自己做辽东经略统兵的经验,还有从朱影龙那里的新式练兵方法,将余下的京营官兵踢除老弱,在宁缺毋滥的原则下,共得精壮兵员六万三千四百二十八人,编为步兵十二旅,炮兵、车营各两个旅,就步兵旅为例,按旅、团、营、连、排、班的新式编制,这些名词自然出自朱影龙的脑袋,对应的是原来的营、部、司、局、旗、队,12人为一班,设正、副班长 排37人,设排长一人,三班为一连,设正、副连长各一人, 》 勤一个班,官兵125,三连为一营,设正、副营长个一人,书吏一人。营直属炊事后勤、警卫两个班,全营官兵一 402,三营为一团,设正团长一人、副团长二人,书记官一人,团直属炊事后勤一个班、警卫一个排,共1360人,三团为一旅。设正旅长长一人、副旅长二人。总书记官一人。旅直属炊事后勤一个班、警卫一个连, 4217人。十六个旅官兵加起来共六万七千余人,其中部分步兵旅是少量步骑混合,缺员四千余人,设募兵处从流民中募的精壮者加入。
编整完成之后,妥善安排被刷下来地老弱残兵,愿意耕地纳粮的朝廷安排将卫所的屯田分给他们。朝廷负责提供种粮和农具等等,愿意干点别的,朝廷给予同等价值的银两让他们自谋生路。
同样那些被选进新军的不但按月发军饷,而且家中如还有人的,朝廷对待他们跟那些被淘汰的老弱一样地待遇,原本缺口地四千不到三天就招满了,此后连续数日这兵部地募兵处依然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既然是新军,那就得里里外外都是新的。从军服、铠甲到兵器都将全部更换。朱影龙有心要打造一支全火器的军队,所以这从上到下不变不行。
而这些所有东西生产出来最起码需要半年的时间,如果装备到形成战斗力还得需要半年的时间。还有培养下级军官和高级军官的在全火器的情况下如何指挥作战以及战斗方式和方法,就算这两者并排进行,最快也得一年半地时间,这支军队才能有点样子,要检验这支新军是否能经得住考验,成为一支钢铁劲旅还要拉出来溜溜才知道,南京的伪明朝廷就是这支新式军队的磨刀石。
整编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彻底完成,还要等到过年之后,整编将会历时三个月,先是兵员到位,然后是遴选低级军官,班、排一级的士兵自己推选,连、营一级的军官军机阁可直接任命,旅、团一上的须朱影龙钦定,而且这十六个旅分为三个军种,需要一个统一地指挥 官,需要一个老成稳重,精通军事有能对新式军队要求各方把握准确,陆皓天还太嫩了,孙承宗年纪大了,他身上地担子也不小,所以朱影龙一开始圈定了熊廷弼,但须等他从宁远回来,才能接手。
除夕之夜,朱影龙让嫣红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宴,将后宫中不管是自己的妃子,天启帝地遗孀,刘老太妃一辈,光宗的妃子都聚集在一 起,大家团团圆圆的过了个年,也让朱影龙认识了一下这些准备在宫中等着老死的可怜女人。
大年初一,朱影龙在太和殿赐宴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员,君臣也算同乐了一回,从初二开始,往年都是六部填阁单,统计结算去年一年的朝廷用度,然后交给司礼监批红,然后商讨来年朝廷各项用度的计划,而今司礼监批红的权力已经没了,今年自然不同,朱影龙不仅要求内阁六部计算接下来一年的用度,还要求他们起草年度计划,让他们列出条条框框来,将来年要朝廷要做的事情和要完成的计划一一列出来,并且详细到每一个月,朝廷每个衙门都要写,六部衙门一级的提交内阁讨论审议,一级一级送上审议,让后批准按计划执行,而且还要形成制度。
由于搞出这个新的制度,原本六七天就能完成的事情,却拖了月尾才勉强拿出了一个所谓的年度计划,朱影龙深知一个新的制度出来,不会一下子就能成熟起来的,慢慢来吧,急不来的。
而就在过完了元宵节,朱影龙就收到了刘宗周从蒙古察哈尔部发来奏折,取得的成果自然是喜人的,与蒙古察哈尔的林丹汗达成这样一系列的协议,看来刘宗周离开察哈尔之时,就是朝廷与后金达成议和协议之时,可这林丹汗提出联姻这个要求让朱影龙头疼起来,有明一朝,好像并不忌讳与外族通婚,太祖皇帝还有几位妃子是蒙古人呢,成祖皇帝的亲生母亲就是一个蒙古女子,曾经是元帝的一个妃子,所以汉蒙通婚应该不是问题,不过这没见面就成亲,也不知道对方长的什么样,高矮胖瘦都不知道,就把人娶回来,未免心中有点不情愿。
再说了,光宗朱常洛,说起来应该是朱影龙这副皮囊的老爹,生有九女怀淑公主,七岁而 ,追册。余五女皆早世,未封。宁德公主,下嫁刘有福。遂平公主,天启七年下嫁齐赞元。先正管着宗人,就剩下一个乐安公主,今年才十四岁(作者杜撰,人是有,但查不到具体年龄),天启帝生有二女,即便是还活着,也不过四五岁,唯一可以能出嫁的就是这位乐安公主,自己这身皮囊的亲妹妹了。
难道非要用和亲这一招吗?也得看自己这个妹妹愿意不愿意再说 吧!
正文 第十一卷:驱虎吞狼之第一章:和亲联姻(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5 本章字数:2673
古是一头病虎,后金是一头饿狼,朝鲜是一只绵羊, 下的大半明帝国呢是一只还没有睡醒的狮子,还有东面那个小日本是条毒蛇,还在冬眠,俄罗斯那只北极熊爪子还不太长,但已经露了出来,南面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是只大笨象,缅甸、老挝这些鸡鸭小国就不算 了,现在的东亚战乱频繁,这就是朱影龙心中对现在亚洲局势最形象的看法。
“这个刘宗周,给朕添了这么大的一个麻烦!”朱影龙看着刘宗周的奏折自言自语的苦笑道,把这个蒙古的公主格格形容的跟天仙似的,生怕他会不同意似的。
“皇上,参汤。”嫣红悄然走到跟前,在御案上轻轻的放下一杯参汤道。
“嫣红,朕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朕不需要进补,不喝这玩意,拿 走,快拿走!”朱影龙正心烦呢,看到这黄黄的参汤就更加心情大坏 了。
“皇上,这可是诸位娘娘吩咐的,奴婢不敢违背。”嫣红颇感委屈的申辩道。
“唉,朕又没病,人参这玩意不是吃的越多,身体越好的,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想的。”朱影龙叹息一口气,妻子们的一番心意,都是关心他,他怎么会不明白?
“皇上,娘娘们看您当了这个皇帝之后都瘦了一大圈了,心疼您,这才吩咐奴婢每天给您进一碗参汤的。”嫣红解释道。
朱影龙忽然想起这孙承宗、徐光启等几位老臣年纪也不小了,身体虽然大毛病还没有。这小毛病还是经常有的,有地时候还要熬夜帮他处理政务,正是需要补补身子,于是问道:“嫣红,这参汤,你熬了多 少?”
“回禀,皇上,奴婢可没偷吃!”嫣红吓了一跳。瞪大眼睛无辜的看着朱影龙道。
“噗哧……”站在一旁的大玉儿忍不住失声笑出声来。
朱影龙抬眼狠狠的灯了大玉儿一眼。大玉儿顿时吓得赶紧捂住了 嘴。垂首俏立。
“无私显见私,你这个小丫头怎么就藏不住心思呢?”朱影龙自己也忍不住调侃嫣红道。
嫣红一张俏脸刷的一下子就红了起来,嗫嚅道:“奴婢就是尝了一尝味道而已,再说了,不吃不就都浪费了吗,皇上您自己不是总教育奴婢不能浪费吗?”
大玉儿虽然低着头,但还是抿着嘴在偷偷的笑。全被朱影龙看在眼里,突然脸色一变,冷冷的朝大玉儿道:“玉儿,想必你也偷吃了 吧?”
大玉儿可不必嫣红,她曾经是高高在上的蒙古科尔沁地公主,现在迫于形势才做了朱影龙地贴身秘书,与生俱来地高傲,使得她面对朱影龙要比嫣红有个性多了。嫣红不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