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醉-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上拜访一下陈大监,但又怕人说闲话,正自郁闷着,今日既然陈大监来东宫了,那就陪太子好生说一些话,劝解一下太子吧!”
“太子妃言重了,臣位卑言轻,如何敢指点太子殿下!”陈易说着冲韦氏一笑,再转向李显,“臣自不敢当太子殿下亲自上府拜访,要是太子殿下想见臣,要与臣聊些事,尽管派人来传就是,只要臣不被皇后娘娘传话,一定会到东宫来见太子殿下的!”韦氏刚才的插嘴越加证明了她在东宫里的地位,许多事,可能李显真的由她做主,陈易有点好奇,成婚才几年,李显又没遭遇大的打击,怎么就这般听从韦氏的话,任由她强势外露呢?难道真的是性格使然吗?
“子应所说是当真?”李显有点惊喜,竟然一下子抓住陈易的手:“要真是这样那太好,这些天显早就想向子应你讨个主意了,但一直怕不方便,会更让母后厌烦,所以不敢!今日子应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话要与显说,那显就洗耳恭听了!”说着对韦氏使了个眼神。
韦氏会意,起了身,盈盈向陈易福了一礼:“陈大监,妾身先告退了,还请陈大监多多劝慰太子,这些天太子可是食不甘味,夜不成寐,别提有多担心了,真希望陈大监能让太子消除担心,妾身在此谢过了!”说着再一礼,还冲陈易妩媚一笑,再转身袅袅婷婷地走了。
看着韦氏离去的身影,陈易又感叹了句真是奇葩的女子之类的话后,转头看着李显,神情也变得严肃了,并没刻意压低声音说道:“太子殿下,其实今天臣是奉皇后娘娘的意思来向殿下传几句话的!”陈易知道韦氏定不会走远,肯定躲在附近什么角落里偷听,原也没打算瞒他,也不压低声音说话了。
虽然已经有所料,但这样的话从陈易嘴里说了出来,李显还是有点受到惊吓,赶紧问道:“母后有什么话要子应你传的,请尽快告诉显吧!”
“皇后娘娘说,太子殿下自小乖巧听话,是个孝子,深得陛下和娘娘她宠爱,这也是年年两年前力排众议,立你为太子的最主要原因。也希望在许多事上,太子能为娘娘着想!”陈易说的很意味深长,语速也很慢,希望李显能明白武则天让他传的这些话的意思。
“啊!”李显低低地惊呼了声,显然没完全明白陈易所传话中的意思,不过他也只想了一下,就马上明白过来这话是什么意思,一张俊脸有点变色了,但也强制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答道:“请陈大监转告母后。说显记住她的话了,以后一定会听母后的话,时时尽孝!”
看到一句话就让李显吓成这样,陈易心里有点想笑,但想想也没什么可笑的。强自忍住,继续道:“娘娘还有几句话也让臣转告太子殿下。她说相王旦这些年表现的比太子殿下要乖顺。娘娘希望太子殿下能如相王般,对自己的父母亲能多些孝顺,多听娘娘的话!”
“啊!什么?”这话一下子把李显的脸色都吓白了,一下子站起了身,不知所措的看着陈易,不知道说什么话。而陈易也听到了稍远处屏风后面什么东西被撞倒的声音。想着一定是偷听的韦氏受到惊吓之下把什么东西撞翻了。
陈易也不再说什么,站起身对惊魂未定的李显作了一礼:“太子殿下,今日臣只是来传皇后娘娘的几句私话,还请太子殿下记牢了。臣的话传到了,也不敢再打扰殿下,这就告辞了!”他也挺佩服武则天,竟然想到让他来传这几句话!
这几句话在寻常人耳中听起来只是一位母亲对自己顽皮不听话的儿子几句埋怨的话,但这种话由武则天嘴里说出来表示对李显的埋怨,那意思就太不简单了。其蕴含的意思可有许多重,当然最核心的意思是最明白不过了,那就是武则天对李显这位太子这段时间的表现很不满意,李显对她这位当母亲的皇后也没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李显的表现远不如他的弟弟相王李旦啊!不用解释也知道,武则天最终的意思就是隐隐地表达了她对李显任太子以来的表现失望,甚至起了改废立的想法。这样的意思要是李显不明白,那他就枉为武则天的儿子,也不要当这个太子,趁早出宫放牛去好了!
李显当然明白了陈易代传的武则天话中的意思,他当然大受刺激,大感惊讶,真没想到自己的母后对他失望到这种程度,惶恐的想哭,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只是呆呆地看着陈易。陈易作礼告辞时候,他也机械地回了个手势,连挽留解释的话都紧张的说不出来了!
见此陈易微叹了口气,再作一礼,也没说什么,顾自走出了内室,准备离开东宫的正殿武德殿,回大明宫向武则天复命!但就在陈易一只脚刚跨出武德殿的时候,一个清脆又焦急的女人声音响了起来:“陈大监请留步,妾身有一些事想请陈大监帮忙!”
一听焦急的呼唤,陈易叹了口气后停下了脚步,转身恭敬地施了一礼:“太子妃客气了,太子妃有什么事请尽管吩咐吧!”将他唤住的还会是谁,自然就是李显的太子妃韦氏了!
“陈大监,请借这边说话吧!”还算镇定的韦氏对陈易回了礼,并作了个请的手势。
“太子妃请!”看到韦氏所请方向并不是室内,而是花园方向,陈易心内一动,很自然地生出一个荒唐的念头来,不过马上就把这个念头掐灭了,低着头跟在韦氏后面,往殿内的花园方向走去。
也不知道是韦氏特别吩咐还是什么,邻近武德殿的这个花园没看到任何一名侍候的宫人,显得很清静。此时已经是初夏时节,昨天晚上又落了场雨,花园里一片清新,有许多陈易叫不出名的花开竞相绽放,但此时的他却没有丝毫欣赏美景的心情,他心里在嘀咕韦氏将他唤住,是要说些什么话!
陈易知道刚才他与李显说话时候韦氏躲在一边偷听,为了让她听的清楚,故意没压低声音说话,也相信他转言的几句话韦氏都听到了。这几句话让李显害怕,感觉到了太子地位受到威胁,聪慧过人的韦氏也肯定有这样的感觉。正因为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才出声唤住她,只是陈易不知道,韦氏究竟要和他说什么,是问询,问清事儿,还是求情,让他在武则天面前替李显美言几句?他相信是后者,谁都知道他得武则天宠信的程度,要是他在武则天面前美言几句,某个人的命运可能就发生重大改变,这定律适用在很多人身上。但陈易想说,这情况并不适合在李显身上,因为李显是太子,武则天要如何处断李显,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一些话而改变立场。不过在武则天立场未完全改变之前,替李显美言几句,可能会有一些效果。
走到一处隐蔽的围廊处后,韦氏站定了身子,转身面对陈易,露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轻声对陈易说道:“陈大监,刚才你与太子之间的话妾身都听到了!妾身知道在这次事件上娘娘对太子不满意了,只是太子并没什么任何事,他曾对妾身说,如今皇后娘娘代陛下执掌朝事,实是大唐之幸,如今的大唐国富民强,四夷来服,强盛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代,这都是娘娘之功,太子他很是敬佩娘娘的,希望娘娘继续代陛下执掌朝事几年。太子自觉才情能力远不及娘娘,万不敢在这个时候继位称帝,那样定会让大唐起乱的!”
听韦氏如此急切地解释,陈易竟然一下子想不出来该如何说,只能在微叹了口气后道:“太子妃你过于担虑了,娘娘她还是疼爱太子殿下的,这次只是让臣转告殿下几句话而已!”
“不,妾身知道,是娘娘不满太子殿下的表现了!”韦氏一张俏脸显出激动,又马上变成一副可怜样,再次请求道:“陈大监,妾身知道皇后娘娘很听你的话,就请你在娘娘面前替太子说几句好话,就说太子一直很听娘娘的话,这次事上太子也没有什么的表示,一切唯娘娘的令是瞻!妾身不胜感谢!”
韦氏说着,不顾一切地上前抓住陈易的手臂,摇头请求。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那饱满的胸部竟然半个贴到陈易的胳膊上,并随着摇晃的动作磨擦着,惹的陈易心里一阵激荡。
这个女人,胸前还是挺有货的,只是她这样,究竟想干什么呢?
第六章都被惊呆了
好不容易暂时将韦氏劝慰住,陈易像逃跑一下从花园里跑出来,匆匆离开武德殿,离开东宫,回大明宫复命。在出东宫的途中,陈易竟然有点狼狈的感觉,他自己也弄不明白,为何在与李显说这些话时候,表现的那么自信,但在韦氏的哀怜请求下,竟然有点失了方寸,不知道如何回拒她的请求,虽然最终没有明言答应替李显在武则天面前求情,但还是答应了,会将一些话转告武则天的。
想来想去,只能认为他不适应女人楚楚可怜样的哀求,幸好韦氏没有在他面前掉眼泪,要是掉眼泪,他更不知道如何回拒了。今生最怕的就是女人在他面前掉泪,再硬的心肠也会软,很多时候连原则性都会失去,即使是不太相干的女人也是这样,他知道这是自己的致命弱点,但竟然改不了。
不过在出了太极宫后,他的心情马上改变了,在为李显和韦氏感到一点悲哀的同时,也深深地敬佩起武则天来。简单的两句话,就将李显和韦氏这对夫妻吓傻了,这还是很含蓄的警告啊,要是武则天将李显痛骂一顿,然后再给一个裸的威胁,李显还不被吓傻。陈易也相信,他这几句话传到后,李显会有所行动的,肯定会当众表示一番,至于如何表示,那就要看李显和韦氏能商量出什么结果来。
在皇宫中如他这般畅行无阻的人并没几个,几乎到了哪都没有人敢阻拦,不需要通报,陈易就直接跑进了仙居殿。武则天正躺在软榻上休息,闭目养神,几名宫女正在一边侍候着。替武则天捶肩捏手,瞄见陈易进来后,武则天懒洋洋地将侍候的宫人挥退,只留下陈易。
“子应,本宫的话传到了?”在陈易再次作礼间,武则天没有什么感情的问话响了起来。
“是的,娘娘,臣已经将你的话原原本本地传到了太子殿下的耳朵里!”
“唔!”武则天睁开了眼睛,在陈易脸上看了一会,嘴角露出一点看不出味道的笑容。再道:“我那宝贝儿子听了这几句话,可有什么表现?”
陈易挺着身子回答:“娘娘,太子殿下很惶恐,说这些天他做错事了,请求皇后娘娘原谅。他以后都会听娘娘的话,绝不会让你失望的!还有。太子殿下也说了。这次事他一定不会让娘娘难办的,他会主动做点什么的!”
“哦?!”这话让武则天眉头挑了挑,嘴角又浮出点笑容,这笑容里有玩味的意思,眼睛却离开陈易,看向殿顶。声音依然淡淡地问道:“子应,太子他有没有说,他会做什么?”
“这个不曾说!”陈易摇摇头。其实在听了他所传的话后,李显并没说什么话。只是被吓呆了,一些意思是韦氏表达的。陈易相信,韦氏这样说,她定会劝服李显去做。他也就在武则天面前大胆说了,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真的在武则天面前替李显说好话起来。
其实也不能算好话,只是把李显未说,但韦氏表的态戴到李显头上去,这样可以让武则天觉得她这位儿子还是挺懂事,要是李显真的做了点什么,那可能会让武则天对这个儿子改变一些看法。李显在这个时候表态了,那武则天一些事肯定不会做,李显的地位也不会动摇。
“那也随他了,希望不要再让本宫失望!”武则天幽幽地感叹了句,再次闭上了眼睛。
陈易走到武则天面前,在她身边坐了下来,轻轻地替她按捏起身体来,“娘娘,这些天你一定累着了吧?你可千万要注意休息,不要太过于操劳,臣献给你的那些养颜药物要及时服用,要是有机会,臣给你好生按捏一下!”
武则天再睁开眼睛,冲着陈易浅浅一笑:“子应,多谢你,你有心了!本宫并不累,只是有些气恼,这件事差点酿出大问题来,这段时间本宫也没心思想其他的,待事儿完了,再让你进宫好好陪伴一下,你可不要计较本宫现在这样啊!”
这笑容明显与刚才的不一样,有点柔情在里面,陈易自然也感觉到了,心里也有点暖意起来,轻抚了武则天脸颊一把,温柔地笑笑:“娘娘,没事,臣只是担心你太操劳而累着,这件事你已经不要太担心,臣想太子殿下肯定会有所表示,太子殿下有表示了,陛下的身体又逐渐康复之中,那些想逼娘娘做出决定的人定是无话可说,这件事你不要太担心了,每天晚上要睡好觉,不然会变老的,臣的心血也会付诸东流,娘娘你可不能这么做的哟!”陈易说到最后,已经变成了调侃的味道,这些天武则天的尽情很沉重,特别是前几天,虽然最近这两天因为李治身体的变化让她的担心少了一点,但依然不能完全释怀,他想开个玩笑什么的,让武则天乐乐。
这话果然让武则天动容了,横了一眼有,嗔怪道:“子应,你是不是现在就嫌弃本宫老了呀?”
“臣不敢!”陈易赶紧嘻嘻赔笑,“娘娘你这话也说错了,你现在可一点不显老,这段时间还显得挺精神,看来臣所献药物挺有效果,娘娘你可要一直服用啊!”
武则天已经开始服用陈易让宁青研制的药物,这种有养颜及特殊功效的药物可是让他和宁青费了不少心血,最终的效果也不知道,他当然希望能在武则天身上表现出好的效果来,这样可以在以后极大的减少他和他身后那些家人的危险呢,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他没犹豫就做了。
武则天没有什么犹豫就服用了,让他放了大半的心。
“是有一些效果,希望一直服用效果更好!”武则天说着,冲陈易露出了一个媚笑,“子应,你有心了,真不知道如何感激你!”
“娘娘你别这样说,这都是臣要做的,何言谢与不谢呢!”陈易嘻嘻笑着道:“只要娘娘少责骂臣几次就行了,前些日子,臣可被你吓坏了!”
一想到前几天因为陈易没及时侦查到众臣联名“逼宫”的消息,骂了陈易一顿的事,武则天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忙解释道:“子应,那只是对事不对人,可能军情院刚建立不久,事儿做的不熟练之故吧,希望以后能改进,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了!好了,你也不要耿耿于怀,这件事并不是真的恼你,只是当时情况紧急,又不知道如何应对,所以才恼怒的!还好你想到了对策,差不多能解决事儿了,本宫也不担心了!”
武则天能解释这事,陈易心里舒坦了很多,又嘿嘿一笑:“也请娘娘以后少骂臣几次,臣会很惶恐的!”
这话让武则天突然想到了什么,狠狠地瞪了一眼,嗔道:“本宫对你还不够宽容,你做了那么多坏事都没和你计较,你看看团儿的事!”
“娘娘,团儿快生产了,这段时间没让她在你身边服侍,还真有点不好意思!”陈易有点尴尬。武团儿的产期快到了,肚子挺的老大,再不可能呆在宫中,武则天也同意让陈易在几个月前将她接去宫去,但也告诉陈易,在武团儿产后休养好了,依然要进宫来服侍她的,她现在不能没有武团儿在身边。对于这要求陈易也只能答应,他原本以为时间慢慢过来,武则天最终会答应彻底让武团儿离宫,却没想到现在她依然不松口。
似知道陈易心思般,武则天幽幽地说了一句:“子应,你看看,这段时间团儿不在本宫身边,许多事本宫都没人可以交付去做,让别人去做也不放心,唉,真不能没有她,希望她能尽快调养好,再回到本宫身边,呵呵,子应,你别怪本宫,现在真的找不到可以替代她的人,这段时间她不在身边,让本宫有点放不开手脚的感觉,你可要理解啊!”
“臣理解,臣很能理解!”陈易干笑,结果又得了武则天一个白眼的回应。
武则天也没留陈易太久,吩咐了几句,就让他出宫了。
。。。。。。。。。。。。。
李显的动作还是挺快的,在陈易向他传武则天几句话的第二天,就写了一份长长的奏表,呈给武则天,里面将大唐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都称诵了一遍,并明言这一切全是皇后娘娘代皇帝陛下执掌国事而得,这份功绩是任何人都抹杀不掉的,作为太子和儿子,他都很佩服自己的母后在代父皇执掌国事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表示他这个新即位不久的太子在处理朝事方面的能力远不及自己的父皇与母后,在这方面他需要学习的是太多太多了,他期望在接下来几年内,一心一意地向父皇和母后学习执掌处理朝事的经验,还请母后再代父皇多执掌几年朝事,云云。
李显的这份奏表是在朝会上当众呈请的,并且将主要意思当着朝臣们的面讲了出来,他这么一讲,震惊了朝堂上下。
不只武则天被惊到了,那些原本想拥立他继位为帝,逼迫武则天答应要求的大臣们更是惊讶不已!
第七章争论
李显当殿的奏议引得朝堂上一片惊sè,在他陈述完毕,并将手中的奏议交给迎过来的一名内侍省宦官后退到一边时,诺大的宣政殿内竟然没有一点声音发出来,众臣大半在愕然当中。
当然有一些人是抱着明哲保身的念头,在这种场合绝对不吭声,以免惹祸上身。
对于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李义琰等联名上奏的大臣来说,这是一件坏的不能再坏的事,作为太子的李显当殿表示了现在不愿意继承帝位,他没有任何处理朝事的经验,这相当于裸了打了上奏时候把李显能力说的非常出sè,完全可以胜任一个皇帝职责的戴至德等人的脸。这并不是李显的客套,显然这是李显不敢,不愿意,这位太子殿下一定感觉到了什么风险,或者被皇后武则天威胁到了,才打退堂鼓的。虽然说前些rì子李显躲在东宫不愿意见他们这些在臣已经让戴至德等人感觉到惶然,但也被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成李显的懦弱,不敢在关键时候表态,获取更多的支持,他们以为将局势逼成骑虎之势,李显最终会被迫或者半推半就地同意的,但却没想到这位太子哥在朝会时候上演了这么一出戏,并且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没对他们这些人透露半点消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过戴至德等人也不是善茬,他们能混到这个位置也是久经大风浪的,惊愕之后也马上有了反应。
在这些人里面,戴至德的资格最好,按现在政事堂的排位他也在其他几人之上,在李显陈述完后,他也第一次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启禀天后娘娘,太子仁德,怕朝纲出现混乱。因此才一力推拒继承皇位!太子才学出众,让臣等非常敬佩,太子的仁德,也让所有人敬仰,如此大仁大义又才学非凡的太子,理应帮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处掌朝事,如今天皇陛下久病不能理事。许多朝事因此久置不能决!国不可一rì无君,朝事不能搁置太久,不然天下会生乱,臣等恳请天后娘娘,立太子为君,继续帝位。以让天下人安心!”
上一年朝廷已经下诏,改皇帝和皇后以“天皇、天后”的称呼,虽然许多场合仍然可以用“陛下”和“皇后娘娘”相称,还有一些人执著不想在私下时候改变,就如陈易这样私下间依然以皇后娘娘相称武则天,武则天也没什么意见。但在正式的朝会上,却是要以“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相称的。
戴至德一出。张文瓘、郝处俊、李义琰等人鱼贯出列,站在戴至德身近,一起躬身请命,以相似的理由请求立太子为君,以免天下生乱。跟着这些政事堂宰相出列的还有不少大臣,但比联名上奏名单上的大臣人数少了一些,那些很圆滑,看情景不对。已经在犹豫了,不敢跟着戴至德等人出列,当殿逼武则天表态。许多人并不是真的看不惯武则天揽政,他们只是觉得跟着联名上奏,可以逼迫武则天立太子为帝,拥立新帝的功绩可以让他们捞到不少政治资本,说不定这就是大红大紫的筹码。
但如今太子李显自己站出来呈请让天后娘娘继续代皇帝执掌朝政了。再看武则天这些天并没太多的动静,没有什么异动,宫中也很平静,从诸多情况上来看。天后娘娘可是成竹在胸,一点也不忌惮这么多大臣的逼宫,今rì在帘后坐朝虽然看不清她的样子,但从刚才的表现上来看,也没有任何失态的表现,诸多迹象表明,逼宫的大臣是肯定失败的。
既然逼宫的举动会失败,那跟着一道行事的大臣肯定会倒霉,那些“涉足”不深的墙头草类型的大臣们,干吗还在这种关键时候去淌这浑水,给自己找不自在呢?因此许多犹豫着要不要跟着站出来一道陈言的大臣,迟疑了一会后,最终还是收回了脚步,准备先看看事态的变化如何。一些人则是直接放弃了当初的打算,准备装聋作哑,不表态了,以免给自己惹祸上身。
支持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李义琰逼宫的人不少,但反对他们,力挺武则天的人也肯定有,第一个站出来驳斥这些人逼宫之举的也是政事堂的宰相,不是别人,却是李敬玄。在一片吵闹声中,李敬玄大步从班列中走出来,走到殿前,没看身边那些鼓躁的人,冲殿上帘后的武则天行了一礼后,以中气十足的声音说道:“天后娘娘,臣反对让太子殿下在这个时候继位为君的建议!”
李敬玄声音很大,憋足劲的吼声一下子盖过了边上那些鼓躁的声音,宣政殿也在片刻间安静了些下来,李敬玄的声音也继续响了起来:“天后娘娘,诸位同僚,如今天皇陛下依然健在,只是因身体有恙让天后娘娘代为执掌朝事,有朝一r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