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商业三国-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久,房顶上可见微光闪烁,象几朵火苗摇曳,继而一道金光从地面上突然冲出来,逐渐融入暗色之中。这时似乎可以听到一个正在离去的幽灵地叹息,在漆黑中留下了几条飘忽的光带,象噩兆似的难以捉摸……
这是一间明亮的房间,屋中琉璃窗明净不染纤尘,各种摆设与其说是奢华,无宁说是精致。门口是一挂珠帘,在阳光地映照之下熠熠生辉,而这屋内却呈现出一副异常诡异的情形:赵昱歪倒在精雕细刻的檀木桌上,身下是一大滩血迹,蜿蜒流向门口,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淡淡地腥气。与此同时,他的尸体旁立着一个满口诵经的慈悲人,一脸庄严、一脸神圣、一脸地悲天悯人。
后世,睢宁下邳八景之一的九镜塔即是笮融所建佛祠之一,塔上九面铜镜即塔刹上的铜盘,除宝塔外还有大雄宝殿及山一湖边长郎。在建刹吸引周边佛教信徒之外,笮融还用免谣役法引导境内外百姓来祠听课讲道。每逢浴佛会时,在路旁设席长数十里,置酒饭任人饮食,其费用以巨亿计,百姓来观及就食者达万人之多。可想而知铺排之奢华,场面之宏广,气势之雄伟世所难见。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由楚王英首倡礼佛。楚王英因叛乱罪被发配后,佛教在楚地陷入低潮,其后,笮融督造彭城钱粮,彭城是楚国封地地都城,佛教因为笮融的大肆礼佛而再度兴起。愉好,东汉末年是信仰最为混乱地年代,各种教派纷起,徐州信佛之人日益增多,佛教因此把根留在了中土大汉。
琅邪本属徐州,并入青州后,刘备不限止个人的宗教信仰。赵昱乃士族,对自己的出生格外自傲。故此,选择了徐州本土最流传的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对于笮融这个徐州当地教首格外尊敬,没想到,开门揖盗。
看着赵昱已停止了抽搐,笮融蹑手蹑脚的走上前去,轻轻地将赵蛟提离了血泊,温柔的解开赵昱衣扣,旋即扒光了赵昱所有的衣物。
赵昱生前,颇以曾在刘备军中服役为傲,青州以军功赏罚最为重,青州百姓也以身为军人为自傲。因此,军人的服饰成了青州最流行的款式。赵昱为了提醒别人记住自己的军旅生涯,并以文武双全自诩,他抛弃了在士大夫中流行的宽袍博带峨冠,日常服饰采用了刘备设计的箭袖紧身衣(猎装、夹克)。每粒扣子都采用金属制造,亮闪闪的扣面上都有赵昱的家徽。
笮融把赵昱扒的赤条条后,拎起赵昱的衣服,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身材,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又不满的看看那衣物上地鲜血,再打量一下自己的衣物,闻到衣服上散出的酒臭,一咬牙,脱下自己的衣物,换上了赵昱的猎装。
汉灵帝时期,灵帝好胡服,公卿大臣们也以穿胡服为时尚。刘备崛起于辽东蛮荒之地,这种窄袖紧身主服地风格与胡服一脉相承。此后,随着许多穿这样衣服的人被封爵或成为功民,一时间,这种穿着一进成了青州上流社会的专享。尤其是冲压锻造出的金属扣,每个扣子上都雕有家徽。打磨地光滑无比,走在街上,这种腰身明显的服装更容易体现男人的威武之气。
徐州毗邻青州,也常见识到高傲自大地青州商人们,向穿这种服饰的青州人谦恭的行礼致敬。故此,徐州士子对于这种服饰也充满了艳羡之心。可惜,蒸汽冲压机是青州绝对地战略武器,有钱购买这种机器的青州商人,绝对需要相当的身份。他们对于青州人技术地领先看得格外重。徐州本土虽有仿制这种衣物的制衣店,却根本造不出青州衣物地那种韵味。原因很简单,青州制衣衣匠有着丰富的制做军服的经验。刘备学要求工匠们计算出人体各部分比例,按黄金分割率选择标准尺寸,搭配出最佳造型。这也是青州制衣匠不外传的秘密,更别说,用冲压机一次冲压成型的金属扣子。
徐州本土仿制的衣物多数采用术扣、骨扣、绳扣,奢华点的采用玳瑁扣、玉石扣等,这些物品易雕刻,可以在上面刻出类似青州家徽的图案,只是少了那点亮闪闪的味道。
笮融穿上衣物,左扭扭右扭扭,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英姿,口中连声诵道:“阿弥陀佛。”
天已经大亮,按照徐州本土的作息时间,现在是吃完饭下地劳作的时候。赵昱生前处处比照青州规矩,现在仍不是他的起床时间。起床后,他还要在城内骑马溜一圈,看看各地民情,然后才返衙吃饭,等日上在竿(凌晨七时许),他才开始办公。广陵城被他这样散漫的治理了两年有余,城内居民早已随了他的作息时间。笮融在屋内自我欣赏了半天,也没有仆役进来打搅。平定下来,笮融偏着头想了片刻,立即在屋内翻箱倒柜起来。
将屋内看上眼的摆设与装饰品全部打包后,笮融闪身出了厅堂。跟随笮融而来的佛徒均采用徐州作息时间。此刻,已满满当当地站满了庭院。笮融唤过几名心腹,让他们看守住厅堂大门,禁止任何人出入,随后,引领的部众手持钢刀悄悄地向后院摸去。
不久,后院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哭喊声、哀叫声、呻吟声、怒骂声,在这嘈杂的喧闹中,时不时地还配着庄严的佛号声。
一名满脸、满身全是鲜血的佛教徒冲出屠杀的现场,举着个小包,呈献给屋门口,满脸祥和在阳光下展示自己新衣的笮融——唯一遗憾的是衣服上还有斑斑血迹——笮融打开了包裹,欣喜地高声诵道:“佛祖保佑,正是此物。”
阳光下,一个青铜印绶熠熠发光,这是赵昱的广陵府太守印。
笮融叮属佛徒:“把守院落,谁也不准进出,除你们外,院内不许留一个活人,佛祖保佑,超度他们去西方极乐世界吧。”
笮融右手高擎着印绶,带领着二、三十名心腹,摇摇摆摆直奔广陵府衙。门卫见这大队的陌生人直往里闯,本打算拦阻,可笮融示威性的冲他晃着印绶,门卫又缩了回去。
徐州受青州的影响盛大,连云港的联合办公已经给徐州一个示范,在很多地方,地方官府已渐渐采用了青州的官员体制,在这方面赵昱做得最为彻底。广陵太守府官衙坐落在一个四合院内,迎门是个小二楼,一楼为大型会议室,楼两侧有楼梯直通二楼回廊,那上面为太守及其掾属的办公场所,与小二楼垂直的两排房子,一面是主管财税、工商登记的吏所,一面是主管农业与教育的书办,门墙两边是接待室和警卫室。
凭借着当地身份号牌(卡纸印刷的身份证明),百姓可自由出入府衙,办理各项公务,没有身份号牌的将由接待处负责接待。
此刻,府衙内上班的人不多,有百姓围拢在各个办公室门口,等待开门办公,早来的官吏走路匆匆忙忙,没人理会他。
笮融本来是个小豪强,来来往往的都是些层次较低的农夫,偶尔有一、二个官员与他交往,从来都是在佛寺见面,他哪里见过这样原汁原味的青州式太守衙门。等他高举着印绶,在院落中示威的转了一圈,竟无人理睬,偶尔硬性的拦住一、两个人,该人只会拱拱手,转身绕路而行。倒是有几个等待办公的农夫,认出了这位下邳教首,微微冲他颔首致敬。二三警卫昨日曾参与赵昱的迎送,向他行致目礼。
笮融哪理会这些小人物,郁闷得几乎吐血,只想高声大呼:“快来看看我手中的东西,这可是太守印绶!!”
在院落中寻了半天,笮融找不见平常官衙里常设的登闻鼓,左场瞅瞅右瞅瞅,才发现四合院的角落边有一高耸的角楼,上面窗户隐隐透出口大钟。笮融不顾警卫拦阻,三拳两脚打到守卫,冲上角楼,用乱棍猛敲一气。
举城震惊……
从办公楼二楼上连滚带爬地跑下一名官员,大吼道:“谁在敲警钟?乱敲一通,这敲得是什么保证?胡闹!”
笮融洋洋得意地走下钟楼,高高举起印绶,以便让这个发话的官员从多个角度观赏太守大印。
全城的警钟一起响了起来,随即街道上奔跑声、呼喊声响成一片,稍待,一声姜厉的警报声拉响,警报声过后,全城一片寂静,仿佛时光在这里停顿了一下,豁然奔跑声四起。从楼上奔下来的官员脸都绿了,连声说:“胡闹!胡闹!警卫都干什以去了?为什么让这个人登楼敲响警钟?”
各办公室门口等待的居民一脸的震惊,一名老农打扮的人凑近那名楼上奔下来的官员问:“廖主簿,这是几级征召令,我怎么从来没听过这种调子?比一级还厉害吗?难道是特级?”
笮融听到“征召令”这个顿时一阵毛骨悚然,明白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
仿佛是在印证笮融的想法,快马自府衙前掠过,马上骑士吹着铜哨,哨声间隙中,骑士高声吆喝:“各里长、弄长、甲长开始点校人员,功民们披甲持剑武装起来。”
随即各街道响起了一片片开门、关门声,稍后,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报到声:“某里、某弄某某户,姓名某某,家中男丁三口,已武装完毕,持枪者一人,持剑者一人,持斧者一人,前来报到……”
……
笮融成色苍白,满身冷汗,勉强将印绶举到廖主簿面前,强辩道:“我乃府君大人故友,府君大人将印绶托付与我……”
第六十节
笮融本想说赵昱举郡相让,可看到廖主簿神色不对,马上改口道:“……他身体有点小恙,让我暂时代理几天公务。”
廖主簿神色严峻,跨步上前,说:“拿来,我要验印。”
笮融不以为然,伸手把印绶递人廖主簿。
廖主簿接过印绶,眼光却没瞥向太守印,闪身退后一步,死死的盯着笮融,半晌,再退一步,看也不看将印绶塞入怀内。
“来人,拿下这群匪徒”,廖主簿大吼。
笮融气急败坏,暴跳着说:“大胆,我乃府君大人旧友,昨日被府君大人亲迎入府内畅饮,府君大人宿醉未醒,才让我代理几日公务,你敢拿我,不怕府君大人怪罪吗?”
廖主簿冷冷地笑了一下,答道:“蠢才,府君大人真要对你有所交待,你怎会不知:广陵之政,对人不对物。天下万物以人为本,玺印不过是一死物也,仅凭玺印就想代理广陵政事,想的愚蠢。”
府衙警卫迟疑不前,有认识笮融的,惊疑不定地说:“主簿大人,这位佛徒确实是府君大人昨日亲迎入府内,随同安置的,还有男女数万人佛众,马三千匹……”
廖主簿厉声断喝:“住嘴,上官有令叫你动手,你还不快行动,这要是在青州,我非治你个违抗军令之罪!还不动手。”
警卫还在犹豫,笮融见印信已失,事不可为。早已暗暗向随从们使眼色。那些佛教徒们也已跃跃欲试,得到信号,发出喊声,抽刀向警卫扑去。笮融则紧紧盯住廖主簿,刀刀落,砍个不停。
廖主簿绕院急跑躲避,幸得一名警卫稍稍拦阻一下,廖主簿闪身跑上二楼,边跑边大呼:“拦住他,别让他上楼。”
楼上奔下几名青年,挥舞着椅子腿在楼梯上与佛教徒们交手,此刻,院中已乱成一片,有心打无心,佛徒们渐渐占了上风,倒在血泊中的几乎都是无辜老农与(忄曹)懂的警卫。
不一会,廖主簿再度出现在楼梯口。这次,他顶盔贯甲,背上背着一把弩弓,左手持刀,右手拿着把军号,站在楼梯口吹出了三长两短的信号。
笮融心内一寒,知道事情不妙,奋力砍倒相持中的警卫,断然下令:“走!”
此时,院内已不存在拦阻笮融地力量,被他轻松地破围而出。廖主簿什么都不管不顾,连吹三遍军号,直到城内响应的军号四起,方停了号声,拔刀加入了追逐当中。
城内,征召令下聚集的百姓还没完成编组,笮融领人一路杀回赵昱府,随着时间流逝,笮融一行越走越坚难,四方百姓齐齐向杀声处聚拢过来。此刻,百姓才明白,刚才下达的征召令不是演习,这次动真格的了。
随着廖主簿骑兵走进战场,战斗开始有章有法,一队队广陵百姓以里、甲为单位,你方战罢我登场,循环不断,绵绵不绝。弓弩兵开始登上屋顶,居高临下射击,随着战斗的进行,笮融身边的随从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支撑。
正危及间,一群佛徒冲出赵昱府接应而来,这些佛徒多数没有兵器,空捏着双拳,就敢嘶嚎着扑向林立的刀枪,前仆后继,一往无前……
等他们扑近了广陵百姓,即使身上带着箭矢,带着刀枪造成的沉重伤痕,他们也要用牙齿咬、用头撞、用拳击,与广陵百姓撕扯到一起,不把他们斩得粉身碎骨,他们绝不停止撕咬。他们的悍勇让广陵百姓胆寒,攻击地势头稍缓,笮融已躲进赵昱府。
廖主簿以拳击掌,狠狠地下令:“前部稍退,以弓弩拒敌。缠住他们,等正规军来了再冲击。”
说罢,廖主簿仰天长叹道:“可惜府君大人动手晚了,我等若是早实行《紧急动员法》,只需要早动手一年,百姓的战力那会如此差劲,这些贼子们怎会如此狷狂。”
复又垂头,沮丧地说:“吾今日方知主公之智,深如渊海。《紧急动员法》有了,还需要民间多布武馆,让百姓学习格斗技巧;布退役兵会社、军衔制的存在,让百姓可以了解团体作战之术;可以自发归属统带;还有,城内建筑必须采用石屋石墙,才可以承受兵士们体重,便于登墙登屋,居高临下作战。
我等只学了主公一个皮毛,竟然沾沾自喜,今日受这教训,天罚也。“
眨眼间,广陵城卫军统领朱明领军到达,廖主簿从怀中取出刚才夺自笮融的太守印信,在一个空白纸上盖上印章,交给朱明:“事情紧急,我来不及书写命令,这是你的攻击授权,立刻发起攻击。”
朱明迟疑地问:“廖主簿,这是府君大人的家院,府君大人尚在里面,我等如此行事,府君大人不会归罪吗?”
廖主簿举起印绶,道:“刚才歹徒持此印绶来府衙,要求代管广陵郡府。你说,要是府君大人尚安然无恙,他会把印绶给歹徒吗?”
朱明打了个冷战,答:“见印绶交权,那是别处的做法。广陵郡府来往公文都是采用纸制公函,竹简已被废除。所以,印绶只是个盖章工具。依据律法,即使府君大人要人代管广陵郡府,写一个公函,盖上章就足够了,何必让人拿印绶来作法……”
廖主簿点点头,解说到:“或是府君大人有一句交待地话,歹徒怎会如此狂妄无知?即使府君大人真要移交府治,按律法,也不该移交给一个不曾在广陵纳过半天税的闲人。倒是本官,正是第一顺位移闪我。阁下排第二,元老院第一元老排第三。我看,歹徒既不知这些情由,又搜出了府君印绶,只怕……”
朱明立刻明白,催马回队,边跑边喊:“快点动手,或许……”
赵昱府,笮融惊魂未定,尚地盘算错在哪里,门外喊杀声四起,笮融突然放声大笑。从人惊讶,询问缘由,笮融答:“我明白了,袁术称帝时,曾有传言,真玉玺早让刘玄德给摔了。你想,刘玄德连玉玺都敢摔,其手下还会把府印看上眼?我拿印绶想占据广陵,一定是在这里出了错。”
手下急喊:“佛首,现在来的是广陵卫军,攻势猛烈。兄弟们挡不住了,请大人快想办法。”
笮融答:“慌什么,此地乃是广陵,赵昱信佛,城中佛徒必然不少。城卫军么,军官多数是赵昱军中故旧,可士兵还是有不少佛徒,你去,招呼部众大声颂扬佛号。另外,再密遣人马出城招呼城外佛众,入城解救我们,搞不好,鹿死谁手犹未定呢!”
佛号声一起,城卫军攻势一滞。人丛中,笮融从人再以“迫害佛徒”的名义,四处蛊惑煽动广陵士兵。广陵城卫军士气顿消。形势急转而下,朱明虽连连催促,城卫军军官也上下奔走,士兵们望向军官地目光却越来越凶恶。
兵变光头显露,身为外人的朱明感到无力,遂气急败坏奔回廖主簿身边询问计策,却见廖主簿满脸是泪,说:“我等攻打了这么久,还不见歹徒劫持府君大人出来,要挟我们,恐怕——府君大人凶多吉少。”
朱明心如死灰,无心再谈士兵的事,答:“唯死而已。”
说罢,扭头就走。
青州律法,主官阵亡,从僚亦是死罪。若从僚死战,抢回主官尸体,更是打败敌军,那么可以不剥夺从僚遗属的继承权,从僚遗留下的爵位以及功赏,其遗属可以继承享用。现在,城内发生了战事,全城均已动员,就必须依据军法,宣布赵昱死于军事冲突。即使平定了内乱,廖主簿、朱明仍须殉死,只是,可以不祸及妻子儿女。
广陵本属徐州,可以不按青州律法实行。然而,廖主簿、朱明来自青州,赵昱已死。他俩如果以不在青州不行青州军令——殉死——除非今后再也不回乡,否则,周围人鄙视的眼光,足以让他们羞死。并且,“畏死”地名声一出,军衔被剥夺不说,退役兵会社也绝不会接纳他们。
青州这几年的富足安乐,最重要的是,青州人享受的“私权”之大,足以让天下人羡慕。而青州这几年扩地万里,只要有功劳,不怕没有封地,这种强大地武力也让青州人斜眼傲视其他州郡。廖主簿、朱明就是真打算狠下心来,退休后定居广陵以逃避殉死,那就要抛弃别人求之不得的青州功民身份。
这还不够,他们即使做到这一步,其所属宗族决不愿族内出现一个胆小鬼,害了本族的名声,让本族在与别族争雄中落于下风。故此,只要他们还保持着与宗族的联系,族内一定会派人来“劝解”他们殉死。而缺少宗族地支持,他们必须隐名埋姓,孤家寡人在南方、这个宗族势力最强大的地方辛苦挣扎,最后地命运是:要么被其他宗族吞吃,要么让自己地后人奋头多年寻到出头之际。
为了家族,为了自己的子孙,他们只能选择死亡。
有了死亡地觉悟,有了必死的决心,朱明脸色平静,回到队伍里,招手叫过手下士官、尉官,淡淡的将廖主簿的猜测告诉了众人。
晴天霹雳,众人一时呆了。
朱明用梦呓般的声音叙说道:“徐州本地的军官可以走了,青州人,现在谁也指望不上了,为了荣誉,让我们战死吧。”
徐州军官惊愕地张大了口,青州军官平静地站起身来,相互握握手,拍拍肩膀,拥抱一下。一名军官哑声对另一位军官说:“兄弟,我还欠你三个银币,可惜现在不能还你了,等会儿我会写与字据,让我的儿子还给你地孩子,或者你的家人。”
一股悲壮的气氛笼罩其间,徐州军官不知所措,半晌过后,方有人结结巴巴的询问青州军官缘由,不少军官无心作答,忙着留下遗书,交待后事。直到最后,一名被问得不耐烦地青州军官,才简略的回答道:“青州军律,主官阵亡,从僚战死者仍可获得阵亡待遇,苟活者,必须殉死……”
徐州军官震惊之下,连忙开解他们,一各平素与徐州官相熟的青州军官拆叠起自己的遗书,摇头道:“没用的,说什么都没用了,青州战士地荣誉我们不能玷污,家族的荣誉不能抛弃,隐姓埋名苟活于世,活着等同于死。主公说过:真正地勇士当持剑而死,决不能老死于床上。我们,无权苟活。”
部分徐州官员无奈的离开了,平素与青州官员交往密切的徐州官,部分还做着最后的努力,劝解他们,部分则肃穆的向他们诀别。
突然间,一名徐州官说:“兄弟,我不信佛,也不信神,不过若是府君大人真的死了,那么那群豺狼太不地道。昨晚,府君大人还好酒好吃招待他们,他们竟能如此残暴。兄弟要赴死,我不拦你。不过,请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能与勇士并肩。”
那名青州官瓮声瓮气的答:“胡闹什么,这里没你的事,我等死后,得享哀荣,子孙后代皆以我为榜样。你家人老有小,瞎掺和什么。”
徐州官员被刚才的同僚提醒,看着赵昱府内佛号声声的信徒,嘴角一撇道:“我等真要拼力作战,这群没受过什么军事训练的匪徒,哪有他们嚣张的份。兄弟,且等一会儿,待我把这里的情况跟士兵们说说,我就不信,这三千城卫军里找不出几百个不信教的士兵,我们挑选猛士狂攻,让动摇者押后,瞬间即可解决战斗,如何?”
赵昱府北侧,喊杀声越来越响,朱明抬起头来,脸色阴沉的向北门眺望:“见鬼,谁打开了交门,城外的佛徒已经来接应了,兄弟们写好的遗书交给廖主簿,准备战斗。”
喊杀声越来越近,赵昱府内佛号已停止,剩余的徐州军官彼此用眼睛打了个商量,齐齐迈前一步,行军礼呐喊道:“将军,请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与勇士并列。”
第六十一节
喊杀声越来越近,朱明拔剑而起,平静地说:“战斗吧——青州人,用我们的血,用我们的生命洗刷耻辱。”
青州军官排成一列,依序拔出配刀,扔下沉重的胸甲,正了正头盔,紧紧手臂上的圆盾,低声应和朱明的话:“有我无敌,有进无退。”
徐州军官面面相觑,一名徐州军官愤怒地解开胸甲,原地跳了跳,试了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