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儒将-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威堂前安排好了一个香案,案上由大将军王李凌亲自点燃三根檀香。勾程让随行的宦官请出圣旨,站在香案之前,伸手拉开圣旨,看一了眼李凌与李阳,又轻咳了两声,开始宣读圣旨。
圣旨的主要内容是,大将军王镇守建康府,与渤海国大战之中,力挽狂澜,功不可没。大将军王的爵位已经无可再升,皇帝便向李凌赏黄金一万两。对于建州军能驰援庐州府,又夺回清流关与滁州府等功勋,圣旨中要求让李定携建州军五品以上文臣武将接旨后便动身前往南都,皇帝将在金殿之上对建州王及其下属重赏。
另外圣旨中还任命了右丞相勾程,全权负责与渤海国和议谈判之事,并让勾程全面接管建康城的防务,大将军王仍然管制麾下兵马,不过全都要受到勾程的节制。
勾程宣读完圣旨,众人谢恩,而建康王麾下军中的一些将军们却显得对圣旨很不满意。建康王率军与渤海抗击之时,朝廷的援军哪里去了,现在战事平息了,朝廷就急着想要夺走大将军王对建康城的控制权。
李定面上微笑也几乎消失殆尽了,现在他还倒是没有担心此次进京是福是祸,只是在挽惜本来今夜已经与刘林约好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第五十章 和议(2)
香案上的檀香燃烧的青烟仍然如丝般升腾,勾程宣读完圣旨之后,半天不见大将军王李凌领旨谢恩。
勾程便提高了声调督促了一声:“王爷,还不领旨谢恩?”
此时建康王麾下在场几乎所有的将军与文吏们都侧脸望着大将军王的背影,在将军们的眼神之中,只能解读出两个字,那就是愤怒。上一次大将军王在南都被囚,要不是顾及到大将军王的安危,他们早起兵造反拥立李凌为帝。
现在是在建康城,他们更不会允许这个狗屁钦差大臣再把大将军王踩在脚下,在他的眼中唯一值得忠心的便是大将军王李凌。
所有人都在等着大将军王站起来振臂高呼,李凌麾下的将领们都把手按在了腰上的兵刃上。大将军王亲卫军统领骆冰已经悄悄的从后排走开,暗暗调集一千亲卫军人马包围钦差大臣所在的院落。
刘林感受到了附近气氛的诡异,刘林观察到了跪在大将军王身后的那些将领们的轻微动作。这个时候,哪怕是大将军王一声变了点声调的咳嗽,都极有可能立即让勾程那个黑胖的家伙血溅案前。
刘林的心中甚至有着一种期盼,期盼着大将军王会给麾下将领们暗示,而龙袍加身。大将军王要是真的起兵造反,李阳在西南便是一大助力,而李凌真要是顺利登基为帝,无子嗣的大将军王只会从李阳与李定两个子侄中选择继承人。不管他选择谁,在他当政之时便无人再敢窥视帝位。
刘林知道,京城南都里就算新帝李锐没有什么头脑。柳群集一帮人也能够想到一旦逼李凌造反后患无穷。圣旨中并没有明目张胆的提起削去大将军王的军权,这些只是前奏,所有人都能够听出来看出来。而柳群集正是吃定了李凌地那分愚忠,他们才敢这样企图一步步的再次将大将军王的兵权瓦解。
圣旨中并没有提到让大将军王李凌进京,这便没有触动建康王麾下将领的底线。
勾程似乎也感受到了环境的微妙变化,他拉开圣旨的双手将圣旨拉的稍紧,手心和额头都渗出了冷汗。深秋的一阵风吹过,他的双手甚至随着风而轻轻的颤抖。
“王爷,下官只是一介文臣,哪里懂得军事?这建康府所驻兵马哪里是下官所能节制地了?下官现在只想为陛下分忧。与渤海谈判之时不让北边占了大便宜,下官赴安平府与渤海和议,还得请王爷派兵护送保护呢!”勾程手中仍然捧着圣旨,开口向着李凌笑着说道。
李凌轻声却极有威严的说道:“老臣领旨。”
说着伸出双手,勾程连忙将手中捧着的圣旨交到李凌的手中。李凌站了起来,他在领旨的时候并没有“谢恩”,勾程也不敢再计较这一步小礼节,刚才那一刻让勾程又惊又怕,悔恨自己怎么听信了柳群集的话。接了这趟差事。
“丞相大人哪里的话,只要是为了大唐与渤海和议有益之事,丞相大人只有何吩咐,孤必定全力支持。”李凌对勾程面无表情的说道。
勾程的一双眼睛似乎是无意识地瞟了一眼李凌身后的那些随之起身的将军们,这些将军们仍然手按兵器,双目怒视着他。
“那下官就先多谢王爷了,下官旅途劳顿。还是回旧宅休息,明日便渡江北上安平府。”勾程想要现在离开。
李凌双手拱起道:“好,和议要紧,孤便不留丞相。”
已经包围了大将军王府南院武威堂前院的千名亲卫军士,没有得到骆冰的指挥,没有人拦截勾程的离去。
李凌很生气,他只是安排了一名普通的文吏送勾程出府,在李凌迈开步子走进武威堂地时候,大将军王府首席文臣王刊已经让亲卫军统领骆冰安排人,盯着勾程的一举一动。并命令守城的军士。无论是谁没有大将军王的亲令。谁也不允许放钦差大人往东面回去。
普通的官员在勾程与大将军王离开之后,纷纷小声议论着离开了。随李凌进武威堂的只有李凌的几名心腹将领与文吏。
李定向刘林使了一个眼色,小声的说道:“长云,我们走,先顺道去秦淮河用了午餐,下午再乘船去平江府,从平江府转道去南都,怎么样?”
“谢王爷。属下想先安置好舍妹惜然。再随王爷启程。”刘林说道。
“这个好办,长云还安排你那两名护卫随行保护令妹。让他们随建州军一同回建州便是。再没有哪里能比建设军中与建州府安全了。”李定说道。
刘林也不想带惜然去南都,这一次去南都的任务挺重,如果李锐与柳群集真的开始猜忌李定,此行极有可能凶险无比。
两人正要离开,武威堂里跑出一名李凌地亲兵上有说道:“殿下,请留步,王爷请您与刘将军进去。”
李定伸手在额头上轻轻一拍,那动作有几分滑稽,刚准备忙里偷闲地去放松一下,马上就要启程去南都了,建康王还是不放过自己,现在让他们进去肯定又有什么事,那去秦淮河的事又泡汤了。
李定对那名亲兵说道:“本王马上就去,你先去吧。”
那名亲兵离开之后,李定立即叫来麾下长史陈春和,对他说道:“你马上让人去接素馨与兰若,将她们护送往建州。哦,还有伊雅也接过去,让秦宏领兵走陆路去建州,你与陆佑蒋武随孤一同进京,都去准备一下吧。”
随后,李定与刘林进入了武威堂。大将军王李凌与心腹的几名文吏、武将在武威堂内的左侧偏厅,他们进入武威堂的时候长史王刊正在向大将军王进言,以刘林的耳力在外便能听到。“王爷,朝廷时时不忘的要削您兵权,我们不得不防啊。”
从事中郎中隋尚竹接过话说道:“王爷,于其坐而待毙,不如王爷登高一呼,天下各府兵马谁人敢不听您号令?只有王爷执掌天下,大唐才有希望。”
大将军王紧蹩着已经花白的眉头,轻轻地摇了摇头叹道:“孤不会去从侄儿地手中夺过江山,皇兄如果地下有知会惩罚逆子的。”
“王爷,那湖州王殿下怎么样?”军咨祭酒北马启机敏地接过话便低声询问道。
“臣觉得建州王更合适一些,江北数役便是证明。”王刊说道。
“孤不会纵容他们兄弟自相残杀,大唐先有西南之乱,又有渤海八侵,战火连绵,百姓生活苦难,孤不想再看烽烟四起,孤也想明白了,谁当皇帝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只要能保大唐社稷。可李锐让孤实在太失望了……”
建康王说着有侍卫禀报建州王与刘将军到,偏厅之内立即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偏厅的门口,望着李定与刘林一前一后从外走了进来。
李凌让李定与刘林二人坐下,然后便对李定说道:“此去南都,定儿可有什么准备?”
李定起身笑着回道:“回皇叔的话,侄儿什么准备也没有,正好此次去南都可以重游一番,真怀念南都的湖光山色,建州可没有那么好的景致。”
“果真如此孤也就放心了,孤只怕皇上召你进京,会出什么乱子,定儿万事要以保全自身为重。你三弟昨日给孤来信,他也就在这几日便可进京,你们兄弟间相见可不能生出嫌隙来。”李凌说道。
“哦,老三也进京了,那好啊,可以一起喝喝酒散散心,只是老三不一定肯愿意赏光?”李定依旧面露淡淡微笑的说着。
“好,你能这样想就好。阳儿也爱长云之才,长云现在又能领兵为将,孤担心阳儿会因长云与你生出嫌隙,你为兄长,对皇弟要谦一些。长云是孤的徒儿,孤不会代他做出选择,只要你们所做之事都是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孤便不会为难你们。”李凌这话说的李定心里有了一丝凉意,刘林也在猜测,李凌这是不是有意以告诉李定,不要与李阳争了。
凭着李凌的能力,刘林不相信李凌真的不了解李定,难道对一个人的爱恶真的可能让李凌不会分辨贤能?难道李凌这是在表示自己支持李阳?
李定拱手说道:“侄儿遵命。”
李凌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对于李定也有所了解,这一次又见识了建州军的实力,李定竟然拥有这样一支有巨大潜力的军队,这在让李凌吃惊的同时,心底也开始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安。
李锐的所作所为,李凌的心底已经不再容忍,他已经做出了选择,即使李阳实际上真的没有李定优秀,他仍然会选择让李阳去接替帝位。谁人也不知道李凌为何会把李阳做为皇帝位人选的第一选择。
第五十一章 暗藏危机
刘林有话想说,见李凌李定并不避讳旁边的王刊等几人在说着话,他在旁边陪着也就没有插话。
李凌说完李定,便开口问起了刘林:“长云,为师问你一件事。”
刘林拱手回道:“师父请讲!”
李凌的目光落在刘林的身上,左手食指与拇指掐着两边的太阳穴位置,轻轻的揉了揉,他昨夜肯定又没有睡好,甚至可能是没有怎么睡觉。
李凌严肃的说道:“渤海燕王军撤退时候留下数万骑兵,长云率清流关守军诱敌深入,围而歼之,血战之后战果颇丰,建州军的损失对于这整场战斗来说,并不算什么。昨夜孤才知道,在渤海军北撤之前,宇文远致麾下两员必腹大将遇刺,一员姓纥奚的将军身亡,另一名重伤,……建州军的军报之上,并没有这件事,孤想知道是何人能有此能力,在万马军中刺杀敌将如探囊取物?”
李凌的目光说话的全过程都盯在刘林的脸部区域,刘林也同样注视着建康王李凌,仔细的听着他说话。刘林知道,李凌没有询问李定,而是选择在李定的面前去询问自己,他估计是已经有把握认定是自己所为,此时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了。从李凌看刘林的眼神中,刘林可以肯定李凌相当的关注此事,他那眼神分明是希望能够通过他多年的阅历来审视刘林后观地回答的真实性。刘林面色平静。表现的波澜不惊,他知道李凌地突然发问不会那么简单。
原本刺杀敌将这件事,刘林也是事后才告诉李定。李定也曾责备刘林太过于冒险,要是行刺不成反让自己身陷敌营万马军中,那便得不偿失。刘林理解李定对自己的那份心情,他先斩后奏也是为了让李定安心。李定也没让陈春和在军报中提及此事,他也不想让刘林锋芒毕露过于招眼。他的麾下有刘林这样一员行踪诡秘的大将,与他相对立的人恐怕都不会放心。
要不是刘林担心建州军会成为两国大战的牺牲品,为了不让建州军全军覆没,刘林才入敌军营伺机行刺。扰乱敌阵营。原来以为只要仗打胜了,建州军又有所创伤,南都方面便不会视李定的建州军为排除对象,没想到建康王倒是极关心这个事件。从一开始李凌发现刘林,到后来介绍刘林与李阳相识,这一切都足以表明李凌是想要给李阳增加一个臂助,而现在李凌的一点点表现,已经足以让刘林发现一丝不妙地端倪。
刘林还从李凌的话中听出,原来丘穆陵刚并没有死,明明刺中心脏位置。难道这丘穆陵刚的心脏的位置与常人有异?这人也算是命够大的了。
“王爷,战前刺杀敌将是臣所为,臣没有禀明建州王殿下,是臣的过错,臣甘愿受罚。”刘林拱手诚恳的说道。
大将军王李凌麾下心腹王刊等人本不相信刘林能有这样的作为,听刘林在李凌面前亲口承认,无不是吃惊的看向刘林。在他们的眼中,刘林也许只是一个文吏,这个时候穿上了将军地铠甲,他的身上仍然露出一股儒士的味道。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出。一员可以独闯千军万马敌营中刺杀敌主将的人与刘林划上了等号。
“皇叔,侄儿此事知情,只是觉得这事并不大,也没影响到了战局。便没有详细报来,其实战报之上也提起此事了。”李定忙接过话来说道。
李凌笑了笑道:“你俩还真挺默契,战报之上是有,只是过于简略,只提敌军中有变,这区区五字,定儿你说让孤怎么猜的出来?你是在让孤猜谜吗?”
“侄儿本以为只在仗打胜了也就算了,侄儿正在心疼我建州的阵亡的那么将士……”李定还要说。被李凌伸手示意打断了。
“长云冒险刺敌主将。是大功一件,孤王怎么会怪罪于你。要不是你挺身刺敌酋。渤海军也不会撤退的这么快。孤只是想弄清楚这件事而已。”李凌收起注视刘林的眼神,语气平缓的说着。
“徒儿能刺敌成功,也是那敌将过于疏忽,要是他们不骄纵自大,只要严密防范,徒儿与几名亲兵也不可能得手。”刘林说道,他在这里强调刺杀并非他一人之力,想以此减少一点李凌对自己地防范。
“且不说这些了,孤知道此事经过便可。”李凌说。
“皇叔,侄儿稍后就要启程进京,侄儿临行之前有一事相求,还请皇叔能够准允。”李定恭敬的请求。刘林也正准备请师父李凌答应一件事,现在李定先提出了请求,他只好暂时把自己的话压了回去。
李凌挥了挥手,示意李定可以接着说下去,李定便接着说道:“侄儿这件事是替长云求您,让两位郡主随长云一同进京吧。”李定说着,微笑着抬眼瞅着大将军王李凌。
李凌的目光一扫,从李定地身上落到了刘林的身边,刘林完全没想到李定说请求大将军王一件事,竟然与自己想的不谋而合。李定总是能做到急他所急、想他所想,怎么能让刘林不为之感动。
“两位郡主身为王爷之义女,怎能这样不明不白的随刘将军而去,这样堂堂大将军王的颜面何在?”王刊这时接过话来说道,一股子迂腐的味道,这一句话终于刘林生出了一种被期骗的感觉。他不能相信,原先李阳想要通过两女来作为要胁自己的筹码,现在大将军王李凌居然也会玩起这样地手腕。
刘林不想再忍,他挺起了身子淡淡瞥了一眼王刊说道:“王长史,小将不是无耻之人,我家王爷所请也实属小将地心声。燕儿与双儿确是小将所喜,这也是林想要接她二人同赴建州的本因。”
李定接着说道:“长云与两位郡主情投意合,大战已停,建州清静,她们定居建州不会受到委屈,还请皇叔成全!”
李凌轻声咳了两声,望了王刊一眼,王刊立即拱手恭敬地低下头,刚才还准备开口说话的,又将想要说的咽回了肚子里。
李凌说道:“这是长云与燕儿、双儿之间的事,定儿就不要多操心了,还是让他们自己做主吧。”
“谢师父成全,师父可请燕儿、双儿出来,询问于她们是否愿意与林同行。如若不愿,林必不强求,自会忘却这番相识,今生再也不会纠缠此事。”刘林顺势说道,同时也在言语之中提醒,他自己不会受制。
“不必了,孤同意便是。不过她们即身为郡主,尚未婚嫁便随你而去,这会让孤遭人非议。”李凌说话间停顿了片刻之后接着说道:“你们明日再启程吧,孤今日为你们主婚,将两女下嫁与你,长云要好好对待他们,也不枉湖州王妃亲自送她们至建康与你相会之美意。”
刘林本以为李凌答应便好,没想到他会让他们火速成亲,李凌还特意提起了湖州王妃卿凌风,有意让刘林记下卿凌风的一番恩情。
刘林的脸色显的有些激动,高兴的对李凌说道:“谢师父成全,林不会忘记,也不会忘记湖州王妃的美意。”
李定也被李凌这么快做出的决定给惊住了,他看看李凌,又看看刘林,心下苦笑,这究意是怎么回事?皇叔为何又要提起卿凌风,为何皇叔要让刘林欠下湖州王妃的一份恩情?怎么特意询问的隐晦军报之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好了,你们去准备一下吧,孤这就让人去办。”李凌说完,李定与刘林便告退出去了。
李凌与几位心腹接着他们的议事,李定与刘林两人从武威堂出来后,李定面露喜色的对刘林说道:“恭喜长云了,一举娶得两位郡主,真是羡煞旁人。”
“谢殿下,属下有要事要单独与您商议。”刘林停住了脚步,神秘的小声对李定说道。
等候在外的陆佑与蒋武见李定与刘林出来了,向这边迎了过来。李定对他们说道,“刘将军今日便要成婚,你们都准备着喝喜酒吧。”
几人听闻刘林的喜讯,都为他感到高兴,蒋武更是大嗓门的问道:“三弟娶哪家姑娘啊?”
李定说完并没有停留,随着刘林快步的向着大将军王府门外走去。刘腾领着二十余名亲兵,与严显、封国跟随其后。李定的数十名亲卫军士,在李定与刘林钻进停在王府南门左侧的马车时,都骑马保护在两侧。
蒋武与陆佑等人不知道为何他们跑的这样快,话还没说完呢,他们走的时候也没有叫上自己,两人搞的莫名其妙。好在刚才知道刘林就要成婚,两人作为他的义兄自然高兴,忙着追出府门,从建州王亲卫军士手上接过马缰绳,翻身上马,跟随李定的马车向着城东方向而去。
刘林接李定上马车,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让架车的军士先将马车驶向秦淮河方向。马车跑了一会,已经远离大将军王府所在的街区,李定这才问道:“你这样急拉孤出来,究竟是何要事?”
“殿下,属下今夜拜完天地之后,洞房之时便携燕儿、双儿离开王府,连夜与殿下前往南都。还请殿下在我们离开之后,派亲卫军士禀明大将军王,就说您不敢延误进京面君之期,所以连夜前往不及告辞。”刘林小声的说道。
“这是为何?”李定不是一般的吃惊看着刘林。
第五十二章 收心
刘林说要在成婚当夜潜离建康城,李定初听他的话时候不明白刘林的用意,可稍一加琢磨,李定感觉到了情况的不妙。
“不可能,皇叔不会这么做。”李定不敢相信自己从刘林话中得出的推测,目光左右游离着,没有正视刘林的脸。
刘林何尝不希望自己的估算是错误的,他不知道建康王是从何时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但他可以肯定,建康王永远是不会像蜀王那样与敌国勾结谋反。原先李锐的储位建康王要想早去夺取,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小。
而现在,因为李锐登基前先帝的直接死因,造成了李凌对李锐的改观。
刘林一点点的了解了李阳,他可以肯定李凌对李阳的了解绝对很深,而李凌对李阳与李定之间的态度,在刘林看来似乎只有一种可能了。
现在刘林不想再去思考与自己无关的东西,他感受到了建康王的一丝杀机。
建康王以前对他完全是因为想要荐刘林为湖州王所用,而现在似乎他已经无法挽回刘林对湖州王的观感。如果李定与李阳最终争位,刘林必定会成为李定的一大助臂。建康王本就知道刘林的特异能力,现在又确切得知了刘林已经可以在万马军中刺杀武功了得的大将,这样的能力足以成为李定日后与李阳争位的一张杀手锏。李凌在先帝在位之后,顾及忠孝大义,而现在似乎就算李凌知道李定比李阳优秀,也不可能改变支持李阳的立场,这就不难想象建康王为何会露出一丝杀气。
“属下顾虑并非空**来风。”刘林说道。
“孤不是不信任你,只是无法想象皇叔为何要……”李定挠着头说。
“因为我效忠于殿下您。”
“啊?”
“是的,因为我效忠于殿下。将来势必会成为湖州王的阻碍。”
“皇叔不会支持任何一人去夺皇位的,他不愿看到我们兄弟相残,可……”建州王李定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李锐弑父登基只要是朝中明眼的人都肯定知道了。www。~~!!现在与渤海大战刚停,西南之乱才定,要不然李凌早就会出手除去李锐。
李凌为了不使自己背上夺侄皇位地历史声名,便会在李阳与李定之中选择一位登上大位。李凌对李阳是绝对偏袒的,李定早就感受出来。但他没有刘林猜想的这样大胆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