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智愚配-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章 梅韩论战
韩百川的叔叔韩茜华在吴瓷屯有个亲戚,两家走动的很亲近。韩百川投奔叔叔以后,也经常上这里来,随了叔叔把这里当成亲戚走动。
这个亲戚居住在村中间,又临街开了一个杂货铺。加之老板为人随和能说会道,村里的人们都愿往这里凑。杂货铺成了吴瓷屯消息的集散地。
韩百川来到杂货铺里,和亲戚聊起了王家儿子们的婚事。亲戚也百思不得其解:“要说一点儿人样也没有的大儿子花大钱买穷人家的女儿当媳妇,这还能理解。小儿子可就想不通了。本来是换亲的,想不到这个媳妇自愿替换亲的女家上轿。你说怪不怪?”
“难道他们以前认识?”韩百川问道。
“上哪里认识去?不过,曾定过娃娃亲,经官司退的。为这,王家还赔了二百两银子呢。”
“难道她图王家有钱?”
“不是的。梅家比王家不穷。这几年王家又买媳妇又打官司的,已经折腾的快透气了。”
“这就怪了,一不图人而不图钱,那她到底图的什么呢?”
“还有更怪的呢,她妯娌们说,白天没怎么见动针,一晚上就把三件活全做上了。新媳妇回门前能做好这三件活的,吴瓷屯十几年也出不了一个。”
听了亲戚的说道,韩百川“打抱不平”的心又换成了好奇心。
正在这时,梅兰花到杂货铺里来买东西。
韩百川自恃脑子灵活。听说来人就是“聪明机智地巧媳妇”梅兰花。从隔间里转出来。对梅兰花说:“听说你很有才。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好吗?”
梅兰花见问话地是一个四十多岁地中年男性。又是从杂货铺地隔间出来地。和老板关系一定很密切。出于礼貌。说:“请讲。”
韩百川小眼睛一眨巴说:“请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什么意思?”
一个陌生人竞向自己提问这样地问题。梅兰花觉得心里一沉。知道来者不善。问道:“请问尊姓大名?”
韩百川报上名来。梅兰花想起其侮辱自己鲜花插在牛粪上地事。不动声色地说:“多谢你给了驴钱。要是换了别人。驴钱就叫人家给骗了。”
韩百川一时兴起出来提问。全没考虑自己有把柄落在人家手里。一脸尴尬地说:“多有得罪。我也只是想逗逗他而已。”
见他认错,梅兰花也就没再说什么。心里却在暗想:自己替别人上轿嫁王仕峰这事,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的也有,甚至还有说自己非人类的。这些话也传到梅兰花耳朵里了,因为是解释不轻的事情,也就听之任之,一笑了之。今见韩百川忽然提起这句话,杂货铺又是吴瓷屯村消息集散地,而且老板夫妇又都在场。梅兰花就想借此解释一下自己的行为,平息一下传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一句古语。由诸子百家时代杨子的‘为我’阐释来的一句话。意在揭示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何以存在这一永恒主体。”梅兰花从词汇的来源讲起。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万事万物,当然也包括人在内,坚持自我是一切秩序的基础。如果万事万物不坚持自我,一切秩序将不复存在。这里的秩序包括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我们之所以看到天地有别,多彩绚丽的自然景观、自然秩序,是万事万物‘为我’的结果。”
“照你这么说,万事万物都在拼命地‘为我’而存在。比如说:石头在拼命地‘为我’而做石头,大山在拼命地‘为我’而做大山,树木在拼命地‘为我’而做树木,小鸟在拼命地‘为我’而做小鸟,泥土在拼命地‘为我’而做泥土,人也在拼命的‘为我’而做人。”
“是的。之所以说石头做石头需要拼命地‘为我’,是因为石头并非肉眼所感觉的那么坚强,它也会为风雨所侵蚀,随岁月的流逝而老去、死去、最终消失的无影无踪,具备初步的化学知识,我们都可以理解这一点。石头需要自己强烈的分子间引力来抗拒风雨,它的天敌是酸雨。如果石头不再拼命‘为我’而做石头,如果树木不再拼命‘为我’而做树木,如果小鸟不再拼命地‘为我’而做小鸟,如果泥土不再拼命地‘为我’而做泥土,那么我们将回到盘古之前的无天无地的混沌世界。社会的主体是个人,象自然界一样,正是人人的拼命‘为我’导致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景观、促进了文明的繁荣进步。如果人人都不‘为我’而泯灭个性,那么人类的社会景观将灰飞烟灭。”
“这么说,人还得为自己而活着。可是,像你这样,一点也不为自己考虑,是不是有悖天意。”韩百川直奔主题。他觉得人活着就应该首先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尤其是女人,嫁丈夫是一辈子的事,应该慎之又慎。一个美丽又聪明的女孩嫁给一个傻子,这事无论如何也说不通。
“刚才我们说的‘为我’,是指宏观的自然秩序而言。就我们人类来说,是讲‘仁爱’的。爱人如己是人类最高理想。”
“爱人如己是不是就不要自己了呢?为了别人而搭上自己的幸福,这是不是你所说的仁爱?”
“民间有个说法,叫做二人成仁。意思就是仁爱,它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自我的状态,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这个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俩人在一起的关系中,能看出来是否仁爱,才能组成家庭、家族乃至人类社会。因此,‘爱人’,就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的规律,遵循仁爱的规律,人就能得到幸福与快乐,违背了这个规律,人的一生也就是痛苦的了。”
韩百川见梅兰花滔滔而言,知道自己在理论上是说不过对方的。就说:“你说的都是些大道理。我给你讲个故事:
“来大水了,一个财主抱着他的金银珠宝上了树。一个农民拿着唯有的两个窝头和财主上了同一棵树。水很大,淹没了所有的房屋和农田。财主和农民所在的那棵树已经被水淹没到多半截。要想活命只有等着来救援了。
“两天过去了,财主因为没东西吃饿得眼睛发花。农民有窝头充饥,精神很好。这时,农民手里还剩一个窝头,财主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就想用自己的全部珠宝换农民手里的窝头。但是,农民却不与他换。
“又坚持了两天,救生船来了,农民得救了。而财主因为四天四夜什么也没吃饿死了。他们也是孤零零的两个人,如果农民讲仁爱之心,把窝头换给了财主,那饿死的就不是财主而是农民了。”
“故事里的财主和农民是两个阶层里的人,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梅兰花说,“一个人要想被爱,首先要去爱别人。只有付出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我也给你讲一个故事:
“天堂和地狱都有一特大锅肉汤,每个人都有一个特长的大勺子。
“天堂里的人都把大勺子里的肉汤舀给别人喝,结果,天堂里的人都喝到了肉汤,天堂里洋溢着幸福的气氛.
“地狱里的人都把大勺子里的肉汤舀给自己喝,因为勺子太长拐不过弯来,无法送到嘴里。结果,地狱里的人很少喝到肉汤,地狱里到处一片抱怨的气氛。”
“你这是讲的一群人的故事。你不是说‘二人成仁’嘛,我给你讲一个两个石头的故事。”韩百川说:
“为了说着方便,我们就叫它们男石头和女石头吧。
“男石头是北方山上的一块灵石,与山神相守了无数个日夜。
“有一天,男石头的命运改变了。他被一个旅游的老者搬到了路边,就是这一转身,他看到了远方的一块女石头。男石头的凡心动了,他想她、恋着她。于是,男石头祈求山神把他变成沙砾,好让风把他带到她的身边。
“山神说,可以,不过要经历好多苦难。
“男石头把头埋在土里,说:‘我心已决!’
“之后,男石头经历了七七四十九难,在阳光下暴晒,在大雨中淋漓,在凛风中干涸,在冰冻中心碎。终于,男石头变成了一粒沙。
“山神兑现了他的承诺,委托风神把男石头带到了女石头的身边。可是,他想抱抱她,却怎么也不能停留在她的脚下。
“于是,男石头又找山神,央求山神施法,让他能伫立在她的身边。
“山神答应了。前提是,男石头要牺牲他的自由。
“只要能和她在一起就行。男石头看着远方的女石头,坚定的说:‘我愿意’!|
“后来,男石头被一只鸟吞到了肚子里,随着它的粪便,他在她的身边长成了一棵大树。
“他和她能在一起了,他们很快乐,谈的很愉快。可是,当男石头想抱抱女石头的时候,才发现他的枝条好高,好高。根本接触不到她。
“女石头也想逗男石头笑,讲了好多好多的笑话。可惜,她也触不到他。
“他们就这样默默地守望着,谁也接触不到谁。然而,男石头却为此失去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和自由。你说,这算不算仁爱?”
“很凄美的一个故事。”梅兰花听他讲完,动情地说:“其实,守望也是一种幸福。树叶落下来给她挡风遮雨;树荫洒下来为她消除炎热,这也是爱的一种方式吧。”
“如果这也叫爱,未免太残酷了吧!”韩百川不解地说。
“仁爱就是宽仁慈爱,强调舍己为人,以他人为中心。有这样一个故事:丈夫因脑外伤成了植物人。妻子不离不弃,每天给他按摩、擦洗,给他讲故事唤起他的记忆。衣不解带地侍候了十年,丈夫终于醒了,一个将要破碎的家就这样被妻子的爱心给挽留了下来。”
“你说的这是病,傻子可是天生的。要想让傻子醒过来除非再另给他换个脑子!”韩百川表情有些许轻蔑。
“越是傻子越应该呵护。跟一个傻子斗心眼,算什么能耐!”韩百川脸上轻蔑的表情虽然细微而又一瞬即逝,梅兰花还是扑捉到了。不由得刺了一句。
韩百川有些尴尬。便直奔了主题:“能不能简单得给我说说,你为什么非要嫁给一个傻子?”
“因为爱!”梅兰花直截了当地说。丝毫没有顾及时代的差异。
“爱什么?金钱吗?”显然,韩百川没有领会梅兰花的意思。
“金钱不是自己,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身外之物,仅是我们维护生活的工具。如果为了钱,我不可能住进那三间又破又低矮的土坯房里去。”
“那你到底为了什么?世界上这么多傻子,你为什么偏偏选中王家的这一个?”
“因为缘份!”梅兰花不卑不亢。
“缘份又是什么?”韩百川步步紧逼。
“缘份是两坨一般大小的泥巴。他们一个叫缘,一个叫份。把他们砸碎了,混合在一起,用水合成泥,揉匀了,然后再塑造成两个一摸一样的泥人,他们彼此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根本无法区分哪个是缘,哪个是份。把他们和在一起,就叫缘份。有缘千里来相投,就是这个意思。”梅兰花不温不火,慢慢道来。
“你是说的娃娃亲。”一直在一旁静听的老板娘忽然插嘴说。
梅兰花心里猛然打开了一扇窗:怎么就忘了这块挡箭牌了呢!冲老板娘笑笑,爽朗地回答:“是的。”
“难道你就一点儿也不为自己着想?”
“爱情里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
“他可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傻子!”
“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
“你和这么一个不能跟你说说道道的人在一起,不觉得苦闷?”
“当你真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会忘记自己的苦乐得失,而只是关心对方的苦乐得失的。也就是说,真正的爱,是在放弃了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
韩百川叹了一口气,摇着头自言自语地说:“没听说过,没听说过,人还有不为自己着想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梅兰花笑笑:“说了一圈,又回到起步的位置上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能简单地理解**不为了自己,就会遭到天诛地惩罚。”
“人是自私的,这一点你总得承认吧!”
“所以,自私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无私才是快乐的源头。**曾说:一个人只要有毫无自私自利之行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是谁”?韩百川不解地问。
“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梅兰花答道。心里却在暗暗笑自己:怎么顺口把**说出来了。在这个朝代给他们解释**的事,你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
韩百川却在想:这个**自己连听说都没听说过,人家都能背出他的言论来。看来,自己的知识面比这个才女窄的多。再要论下去,自己非出丑不可。抱起拳向梅兰花施了一礼,说:“真是人各有志!多有得罪了”!
说完扭身出门走了。
第六章 借织布机
常言说:农活半年闲。农民们三月播种,九月收获,进了十月,也就地净场光,进入农闲阶段了。农村妇女多在这个时段里,纺花织布做针线,料理明年的穿戴。
梅兰花见家家户户的闺女、媳妇们都在纺棉花织农家土布,自己也买来棉絮学着纺起线来。一架手摇纺花车“吱愣愣”“吱愣愣”转地飞快,没几天就纺了好多棉纱。浆晒好,做成轴子,就等着上织布机了。可家家户户都在织,织布机忙得不行。想起娘家有一台,就打算借来用用。
织布机是用木头做的,分量不轻,少说也得三、四十斤,体积又大,她一个小脚妇女无论如何是弄不来的。想来想去,只有打发丈夫王仕峰去了。又怕他到了那里忘记了借错了的出差错,或是学不清舌借不来,就嘱咐说:“你一边走路,一边口上不停的说着‘织布机’‘织布机’,这样,你就忘不了了。”
王仕峰倒也很听话,一出自家门,就一边走路,一边不住地嘟念着“织布机”“织布机”。边走边嘟念,从来没停过。
走着走着,冷不防被一块石头拌了一脚,一下摔了个大马趴。等爬起来,刚才嘟念的那三个字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有个“机”字。“什么机”?“什么机”?他一边说着一边跺着脚在那里打磨磨,急得抓耳挠腮。
正急得冒火,忽然一拍肚子,想起来了:杜梨机!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又一边嘟念着“杜梨机”“杜梨机”,一边连蹿带蹦地向丈人家跑去。
到了丈人家以后,他嘴里还一直在嘟念着“杜梨机”“杜梨机”。
梅贾氏听他说“肚里饥”,以为他路走得多了,早饭没吃饱,肚子饿了,就马上到厨房里烧了一碗点心让他吃。
王仕峰吃好之后,还是不断地说着“杜梨机”“杜梨机”。
梅贾氏想:他这么个大个子,可能一碗点心吃不饱。看看天也快晌午了,又赶紧做中午饭,好让他饱饱地吃一顿。
吃过中午饭,王仕峰还是对着丈母娘一个劲儿地说“杜梨机”“杜梨机”。而且连续不停。
梅贾氏心想:吃了这么多还嚷“肚里饥”。莫非他傻地连个饱也不知道?给他吃吧。再把他撑病了;不给他吃吧。他又不住嘴地嚷嚷。就假装生气地拿起身边地织布机板子说:“吃了这么多还说‘肚里饥’。你是猪啊!再说‘肚里饥’。我打你一织布机板子。”
王仕峰一听丈母娘说“织布机板子”。一下想起来了。笑嘻嘻地说:“丈母娘哎。俺媳妇就是要我来借这个东西地。”
梅贾氏一听。这才知道女婿是来借织布机地。马上拿来柴绳扁担给他缚好。叫他挑着回家去了。
王仕峰挑到半路上。觉得有些累。就放下织布机休息。
路上有位行人跟他开玩笑说:“织布机有四只脚。你只有两只脚。应该是它背你地。而你反要挑着它走。你这个人是真笨啊。”
王仕峰一听。觉得他地话很有道理。就坐在织布机上面。对织布机说:“听见了吧。你有四只脚。我有两只脚。你应该背着我走。现在我上来了。你快走”。
自然,织布机一动也不动。
王仕峰生气了,对着织布机骂开了:“你这个混账东西,我用肩挑你,挑得满头大汗,现在想叫你背一下,你却这么懒惰,一动也不动。你既然不背我,我也不挑你了,咱各人走各人的。你有四只脚,我有两只脚,看看谁走得快先到家?”说完,就空着两手自顾自回家走了。
梅兰花见他空着手回来了,问他道:“你借的织布机呢?放在那里啦?”
王仕峰听了梅兰花的话,知道织布机还没到家,就哈哈大笑,说道:“织布机真没用,四只脚还走不过我两只脚。”
梅兰花听了他的话,一头雾水,问他是怎么回事。他便一五一十地把路上的人跟他说的话、自己与织布机比赛看谁走得快的经过讲了一遍。
梅兰花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对他说:“你这个人脑子真的一点也不会转的,这是人家在给你闹着玩儿,说笑话呀!织布机是木头做的,怎么会自己走动呢?赶快转回去挑了来,否则要被人家给挑去的。”
王仕峰对梅兰花的话还是非常听从的。马上转回去了。
此时,天已傍黑儿,露水也很大。到了放织布机的地方,也算运气,没人挑去。织布机原封不动地摆在老地方,只是上面已凝结了许多湿漉漉的露水。
王仕峰见状,忙对织布机说:“你就不要哭了,说好比赛回家的,却仍然要我来挑你。我没有办法呀,我不挑你回去,媳妇会骂我的。”
说完,挑起织布机回家了。
第七章 智斥两无赖
吴瓷屯有两个杂货铺:一个是村中间的万有杂货铺,一个是村东头的百强杂货铺。百强杂货铺的生意远没有万有杂货铺的兴隆。百强杂货铺的老板请来算卦先生,让其给自己算算,看看店铺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才能兴盛起来。
算卦先生掐掐指头,煞有介事地说:“不好说,不好说。你这店铺被人家压着好几头哩。”
店铺老伴急忙问道:“请问被谁压着呢?”
“北村中间的那个万有杂货铺。你想想,人家是万,你是百,这万和百可差老鼻子了。百字被万字压着,多会儿也抬不起头来。”
听了算卦先生的话,百强杂货铺的老板心里便有了一块病。
在距吴瓷屯不到三里的邻村,有两个无赖秀才。一个姓张,一个姓王。他们两个人虽然读过书,但并非是自己考上的秀才,而是靠他们老子的权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走后门弄了个秀才名。他俩尽管没真才实学,还总爱卖弄点文化水,到处去作践、嘲弄、欺负没念过书的人。还喜欢干些吹毛求疵无事生非的事,从中捞些好处。方圆十几里,都知道他们的臭名声,躲避唯恐不及。又因姓张的很胖,姓王的头顶上没了头发,人们背地里叫他们张肥子、王秃子。
百强杂货铺的老板和王秃子认识。
一日,百强杂货铺老板提着两瓶酒找到王秃子家里,给王秃子学说了自己的心病,央求王秃子说:“你有文化水,脑子也灵活。看想个什么办法让他把那个万字给去掉?”
王秃子拍着胸脯说:“小菜一碟儿,包在我身上,你就晴好吧!不过,我得和张肥子一块儿去。”
百强杂货铺老板自知这句话的含义。抱拳作揖说,事成之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们俩。
再说万有杂货铺。
这天。店老板正忙碌地接待顾客。只见从外面走进两个一肥一瘦油头粉面地年青人。漫不经心地对货物“评头品足”。店老板一看俩人地模样。猜想一定是张肥子和王秃子。知道来者不善。连忙堆起笑脸迎上前去:“两位公子光临敝店。实在增光不少。不知两位想买点什么呢?”
那两人耳语一阵。其中瘦地阴阳怪气地问老板:“贵店果真是什么都有得卖?”
“当然。敝店虽小。但五金百货、山珍海味样样俱全。”老板摸着长胡子。喜滋滋地说。
“那好”。那肥地双手叉腰对老板说:“我们想买五样东西。不知你这里有没有?”
“请指教……请指教………”
“你听着——一买软过棉。二买硬过铁。三买深过海。四卖大过天……”
那瘦的紧接道:“五买公鸡生的蛋!嘻嘻,如果没有货,贵店的宝号就得改一改了。”
店老板左思右想,一时不知如何作答,额角竟沁出汗珠来。未了,只好堆起笑脸说:“两位公子要的五种货,敝……敝店早就卖完了,请在五天之后再来取吧,对不起……真对不起……”
送走了张肥子和王秃子后,老板夫妇百思不得其解。心想:要的这五样都是没影子的东西。这不是存心来捣乱吗?自己并没有得罪他们啊!老板长叹一声说:“若解不了他们要的这五样希奇,我们家的铺号就要改名,招街坊取笑不说,还会影响生意呢,唉……”
老板娘也很发愁,一双柳眉拧成个八字。想了一会儿,说:“我去找‘聪明机智的巧媳妇’梅兰花去。她点子多,古今的事都知道。你看她那天跟韩百川那个答对,无一句漏洞。让她给咱出出主意,帮着化解化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