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愚配-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财主不信,拿过瓦罐就要揭封。王仕锋忙制止道:“哎呀会飞,必须伸进手去把它捉住以后才能开封,否则,它会飞得无影无终。如果那样。算不算我们买来了?”
    钱财主根本不相信瓦罐里有“哎呀”,反倒以为这是王仕峰**的伎俩。心想:我就按你们地说法做,看你们还有什么说道。在王仕峰地指点下,把手慢慢地伸进瓦罐里。刚在里头一摸,被蝎子蜇着了。疼得他“哎呀”一声大叫。
    “听见了吗?这就是我们买的哎呀”王仕峰理直气壮地说。
    钱财主想发火,想想自己确实喊了“哎呀”,只好承认下来。
    “那,你买地娘呀呢?”钱财主忍着疼痛问道。心里想:“哎呀”让你蒙过去了,“娘呀”你就别想了,我不说。你就是没买来。
    “我买的娘呀随后就到。”王仕峰说。
    “怎么,还有人给送了来?”钱财主有些幸灾乐祸地问。
    “是地。”王仕峰一边回答着,眼睛一边望着窗外,像是等人的样子。忽然,他表情紧张地对钱财主说:“东家,我看见一个人去了西边那间闲棚子,里头没放贵重的东西吧?”
    临近年节,盗贼很多。有些盗贼专爱在擦黑地时候潜入富户的家中,等到夜深人静再里应外合大肆偷盗。财主们已经加了十分的小心。
    闲棚子虽然没有放贵重物品,却是盗贼潜藏的去处。钱财主一听说有人上了那里,立马警觉起来。跟王仕峰他们使了个手势。拿根棍子直奔了过去。
    天麻麻黑,看人看物如同隔着一层雾。钱财主奔到闲棚子前往里一看,影影绰绰看见檩条上吊着一个人。再仔细一瞅,眉眼里很像自己过世的母亲。不由得仨魂儿吓跑了俩,“娘呀”一声瘫坐在了地上。
    这时,王仕峰和小白也赶了过来。
    王仕峰对战战兢兢的钱财主说:“东家,这就是我给你买地娘呀。怎么样?合格不?”说着把那个纸扎人摘了下来。
    钱财主一听又是王仕峰玩的把戏,不由得怒火中烧。爬起来暴跳如雷地吼道:“你,你。你吓死我了怎么办?”
    王仕峰仍然不急不火:“那你说说。这个娘呀我怎样才能买到?”
    钱财主被问住了。吭哧了半天也没回答上来。只好承认这件事两个人全办到了。
    既然没难住,就的如数结算工钱。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呢。钱财主心疼得打扑啦。怎么也舍不得往外掏钱。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软法子——他看准这其中的主谋是王仕峰。就摆了一桌酒菜请他,想让他自己说出来少要一些。只要他服了软儿,小白就是小菜一碟了。
    王仕峰进屋一看这个阵势,就知道不定藏着什么鬼主意,干脆给他个单刀直入:“东家,有什么事就职说吧!”
    钱财主忙说:“没事,没事,喝酒喝酒。”
    王仕峰见说,便大大方方地落座吃喝起来。钱财主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地说了半天,王仕峰给了他个老虎拉磨——不听那一套,装作没听出他话中之意、言外之言,照样大口大口地吃菜喝酒。
    钱财主眼看菜吃光了,酒也干了,事说的八字还没一撇,心里着急。脸上的汗也冒出来了,拿筷子的手也有些发抖。
    王仕峰见了觉得好笑。心想:不就是往外拿你该拿地那点儿钱吗?值得心疼得这样。就不紧不慢绕着弯儿说了起来:“我一来这里,村里的人们就说,那家财主是猪狗嘴里没舌头,净在磨道里杀驴。我也就多留了一份心。经过这一年的观察,原来东家的猪狗嘴里有舌头,杀驴也不是在磨道里杀地。可见是村里的人们不好,故意说东家的坏话呀。”
    钱财主听了,觉得王仕峰软硬不吃,说起话来还西北风刮蒺藜——连风带刺的,反倒想欺主三分。正要发作,又一想,请他吃喝本是为了少给他们工钱,自己要先急起来,目的就达不到了。他既然连风带刺,我也给他来个暗中骂人。便强压怒火,装做很伤感的样子说: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恶梦。梦见我押着车到西山去拉砂壶。天漆黑,山路难走,一群狼嗷嗷地叫着追我的车。真叫人害怕呀!我想车上还有些干粮,狼追近了,我就扔下几个。可狼吃完了还是追。干粮越扔越少,最后一个也没有了。眼看狼越追越近,吓得我顺手抄起一个砂壶,猛地扔了出去。砂壶嘭的一声响,你说怎么着?”
    钱财主说到这里打住话头,乜斜着小三角眼望着王仕峰。
    王仕峰一付认真倾听的样子,没做任何反应。
    “娘地,狼崽子还是追。”钱财主气呼呼地继续说道,“难道就叫我白糟了这一壶吗?”
    王仕峰一听,这梦不是滋味!轻蔑地笑了笑,说:“东家,巧了,昨天夜里我也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天旱时到关老爷庙里去求雨,说是如果下了透雨,年底亲自以人头大供来还愿。说也奇怪,五月十三真就下了透雨。到了年底怎么还愿呢?这个人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木制地供盘上挖了一个大窟窿,把头套了进去,露在盘子上边就去还愿。并默默地祷告起来。那关老爷真的显了圣,伸手就抓那人头大供。吓得那个还愿地怪叫一声就要逃跑,关老爷揪住人头就是不放,骂道:好小子,你怎么说不怎么办,愚弄老爷还行……
    钱财主听了目瞪口呆,张嘴结舌。
    王仕峰猛地站起来,说:“看来,说话不说话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脑袋掉了谁也长不出来,花钱买平安还是值得地。何况,那钱还是本就应该往外拿的呢!东家,你说对吗?”
    钱财主无言答对,只好把工钱如数给了长工们。
194 第五卷 第三十七章 讲古“劝”财主
    钱财主用歪点子没有难住长工,摆酒菜请吃没有奏效,只好如数结算工钱。一向爱钱如命抠唆成性的钱财主,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尤其是小白,一下领走两年的银子。这真比要他的命还难受。钱一出手,人就像被抽了筋一样瘫软在床上,发起高烧来。
    东家病了,王仕峰又请先生又抓药,屋里屋外地侍候。
    钱财主得的是心病,药哪里管事!几服药汤灌下去,一点儿作用也没起。依然高烧不退。
    眼看就要过年了,王仕峰惦记着家里的老婆孩子。可钱财主的病不见起色,钱财主的老婆说什么也不让他走。
    望着沉疴中的东家,王仕峰忽然觉得这个人既可憎又可怜:为了给别人几个为他卖命的血汗钱而病成这样,看来,他这万贯家产不知坑害了多少人哩。然而,钱财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反而使他贪恋的本性危害到自己的生命。这真是现世报啊。
    毕竟在他家里端了一年的饭碗,王仕峰忽然觉得有一丝儿想向他说道说道的冲动。见钱财主当时精神不错,就微笑着对他说:“东家,我给你讲个故事宽宽心吧。”
    钱财主点点头。他知道王仕峰很会讲故事,常常逗的长工们“哈哈”大笑。他赶上了也会凑过去听。尤其是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八、九岁。一个五、六岁,一见了王仕峰就缠着讲故事。听起来没完没了,直到他怕耽误活计把儿子们撵走。
    王仕峰见钱财主同意了,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说是很早以前,在一个集镇上住着两个外地来做买卖地人。一个姓尤,开的是油坊,人称尤老板;一个姓吴,做的是杂货铺生意,人称吴老板。
    开油坊的尤老板有一手打油的手艺。他打的麻油,一是清亮。二是纯香。夏天浇在小菜上,光闻那香味,就能增加食欲。他在镇上干了近二十年了,人缘好,生意做得也精,一些商贩们也都认准他家的油,所以生意十分火红
    与他家一墙之隔的吴老板,讲话有点冲,好抬死杠子。人缘不是很好,生意做得也小,家境不算宽裕。因和尤老板是近邻,两家又都是外乡人,相处的也还不错。尤老板常常接济吴老板。吴老板也偶然回敬一些针头线脑的日常用品给尤老板。
    不知是谁家。也不知哪个先提出要将吴老板家三岁地女儿给尤老板做干女儿。这尤老板还真地扯了两丈花布给干女儿做了春、夏、秋、冬四套花衣服。吴老板也回敬了四坛酒。两家就“干亲家”地你来我往了。
    这年冬天。尤老板地老家送来信。说是尤老太太不行了。尤老板赶忙收拾行囊回家。临走前。把二十坛香油暂时存放在吴老板家里。说是等老太太过世后过了“五七”再回来。因每坛都是封了口地。也不怕风吹雨淋。就放在吴老板家后院顺墙根摆着。吴老板还弄了两样小菜请尤老板喝了两杯。算是送行。
    话说有一天。吴老板在自家地后院铺了两张席子晒豆子。不知是谁家地鸡从墙洞里钻进来。在晒豆子地席上连吃带刨。豆子滚地到处都是。吴老板发现后。气得抓起一只小板凳就砸。这一板凳飞出去却砸在了尤老板存放地香油坛上。吴老板不由得叫了声“不好”。心想这下要赔人家一坛油了。岂料坛子砸碎了却不见一滴香油流出。倒有两锭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甚是耀眼。
    吴老板跑过去一手抓起一只银锭掂了掂:“乖乖。都是二十两地银元宝”。吴老板又打开其它坛子。每坛都是如此。都装着两锭银子而没有香油。
    二十坛一共有四十锭、八百两。吴老板惊得目瞪口呆。心想:这么多银子。别说有了。连见也没见过这么多。乖乖。这尤老板还真能攒!平日还说打油利小。妈地。利小能攒下这么多银子?又一想:这世上没有一个人肚里不藏着鬼地。去他妈地。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发”。也该我吴老板粗几天腰了。一不做。二不休。这吴老板把银子全收藏起来。把二十只空坛都装上了油。然后依原样沿墙摆好。没事人似地仍然做他地杂货铺买卖。
    再说尤老板奔到家后。老太太看了最后一眼就归天了。尤老板忙完丧事。烧了“五七”。就匆匆赶回镇上料理起买卖来。
    吴老板见干亲家回来了,装着无事似的和尤老板一起把油坛搬回尤家。
    当尤老板打开封口一看,个个坛子都满满地装上了香油,不见了银子。顿时傻了眼,气得要过去和吴老板理论。但一想临走时明明说是二十坛油,现在这二十坛油摆在面前,你要说坛子里装有银子,如何有人肯信?又到哪里去说呢?尤老板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一口气阻在心口窝,病倒了。
    尤老板因何而病,吴老板心里明镜似的。可他表面上一点儿也没显露出来。一边忙着请大夫,一边一日三餐地送吃捧喝。镇上的人们都夸吴老板是个大好人。
    没两天尤老板死了。吴老板花钱雇人去尤家报丧,尤家兄弟姐妹来了好几个。吴老板对尤家人说:“干亲家回来后还念叨着老太太,可能是伤心过度而亡”尤家人信以为真。又见吴家几岁的女儿披麻戴孝,甚是感激。
    按照风俗,尤家人要将尤老板灵柩拉回去安葬。但所带银两不充足,央求吴老板帮忙,把油坊无论几个银子变卖了。
    吴老板把胸脯拍地“咚咚”响。说:“此事包在我身上。决不让油坊少卖一文钱!”随即请人盘了价,连油带东西一共算了四十两银子。可镇上人们都嫌贵,不愿买。吴老板便拿出四十两银子自己买了下来。另外出钱替尤老板买了口上等棺材,还哭得死去活来,边哭边诉说干亲家为人怎么怎么好,对他家小女怎么怎么疼爱。哭得周围人都受了感动,也都陪着一同流泪。满镇子人都夸吴老板够义气。
    尤家兄弟姐妹对吴老板千恩万谢后,将灵柩运走了。111
    吴老板平空得了八百两银子,还在镇上落了个好名声,又有了油坊。当地人也都纷纷上他的油坊买油。加之尤家人到处宣传吴老板如何如何重意气。尤老板的一些老客户也纷纷相继而来。吴老板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很快成了镇上数得着地富户。后又讨了二房,一心想要个传宗接代地。1111一天一天傍黑儿,吴老板自斟自饮喝了两杯酒,觉得晕乎乎的,就依在太师椅上打瞌睡。刚刚闭上眼,迷迷糊糊就听有人在叫他:“亲家,亲家,近来可好?”。吴老板一看。喊他地人一身阴槽地府的打扮,看穿着还是个不小地官呢。当他眨巴眨巴眼睛一细看,原来是死去地尤老板。吴老板吓出一身冷汗,认为尤老板地鬼魂向他讨债来了。他想爬起身,可光用劲。怎么也爬不起;想喊,却发不出声。
    这时又听尤老板的鬼魂说:“亲家,你拿了我的银子,可要加倍还的哟。”完朝二太太房里走去。
    吴老板想阻止,可动不了。正在这时,一佣人大呼小叫喊醒了吴老板。那佣人高兴地说:“老爷、老爷,二奶奶生了个带把的。”吴老板拍拍脑门说:“我不是在做梦吧”?那佣人跑过来拽吴老板说:“不是做梦,你快到二奶奶房里看看。”
    吴老板跟佣人来到二太太房里。婴儿好像要诉说什么似的,“哇哇”地哭个不停。吴老板解开襁褓一看。果然是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
    吴老板喜得儿子。高兴得了不得。早把那梦忘到脑袋后头去了。
    二太太坐月子不能侍寝,吴老板便回到大太太房里去休息。
    这大太太生了个丫头后再也没怀孕。二太太生了个带把的得宠了。大太太有点醋意。见吴老板美滋滋的过来,冲他来了一句:“生个带把地就了不起了。保不住是个来讨债的呢?”
    大太太这一提,吴老板猛然想起邦黑时做的梦。心想:怎么这么巧,自己做梦梦见了尤老板,二太太就生了。而且还是自己在梦中眼看着尤老板走进二太太房里以后才生的。更巧的是二太太生了个男孩!虽然遂了自己地愿,但这孩子来的蹊跷……
    吴老板倒吸一口凉气:乖乖,别再是尤老板来投胎讨债的。听人说城隍庙的小鬼每三年换一次。这尤老板死了正好三年了……
    从此,吴老板便坐下了一块心病:老是想着这个梦,猜测这个孩子是不是尤老板投胎来逃债的?怎么个讨法?会不会夭折?或者是个忤逆之子,**后吃喝嫖赌败尽家产?整日里神思恍惚,吃喝无味,睡卧无眠,生不如死。
    岂料这孩子还真争气,出了娘胎一直没病没灾,一分多余的钱也没花过。十分听话,十分孝顺,十分聪明。读书过目不忘,能诗善对,十四岁时参加乡试中举。后被选官干了个知县,因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几年功夫官升四品做了知府。吴老板看儿子耀宗光祖,频频升官,这才把那梦忘了。正当他想心安理得地享受儿子给他带来的荣耀时,儿子却因参加什么“变法”被朝廷法办了:杀了头,抄了家,没收了全部家产,就连吴老板的小油坊也给封了。
    吴老板没了儿子,没了家产。这时,他的大太太早已病故,女儿已嫁人,二太太经受不住丧子抄家地悲痛也离开了人世。他成了一个真正一贫如洗地孤老头子。
    这时他又想起了许多年前做的那个梦。彻底相信了昧良心地歪财不能要。他用自己的经历把“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发”改成了“马无夜草不肥,人昧外财是祸”。并到处宣扬,希望以此来洗刷自己地罪孽。
    钱财主不知是被故事打动了还是另有所思,在王仕峰的整个讲述过程中,一直默默地听着,一句话也没说。
    王仕峰讲完故事,又补充了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能要。谁要是昧着良心巧取别人的财物,那就是欠下了别人的一笔债。今个欠下的,明个是要还的。故事里的吴老板说人昧外财是祸,你说对不对呢?东家。”
    钱财主瞪着小三角眼,气呼呼地说:“明天你回家过年去吧!”
194 第五卷 第三十八章 一刀之罪
    不知是钱财主怕日后遭报应,还是慑于王仕峰的机敏,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歪点子克扣长工们的工钱。
    光阴荏苒,王仕峰已经在钱财主家当了近三年的长工。由于工钱都能拿到手,加之梅兰花边带孩子边饲养一些家畜,还拦些给人洗衣和缝缝补补的活计,家里多少有了一些积蓄。正打算明年结束长工生涯时,一件意外的事故把王仕峰推上了断头台。
    这年秋后,当秋粮都入了囤,场里只剩下一些零碎活时,钱财主十二岁的大儿子在场院里练习骑马。当时王仕峰正在那里垛秸秆,钱财主便吩咐王仕峰瞧着他的大儿子点儿。
    钱财主的大儿子少年心盛,在场院里骑了几圈觉得不过瘾,打马直奔了大道。任王仕峰怎么招呼也不回来。王仕峰只好扔下杈把扫帚去追赶。
    可人哪里有马跑得快!更何况钱财主的大儿子还一路用小鞭紧抽着。王仕峰被远远地落在后头。
    路上有一头拉小板车的毛驴,看见飞奔而来的马匹,不由得“嗯啊”大叫了一声。这一叫不要紧,马受了惊吓,撩着蹶子狂奔起来。一下把钱财主的大儿子甩到沟里,脑袋又正好磕在沟内的一大块石头上,立时丧了命。
    钱财主在一瞬间没了儿子,自是悲痛。忽然想起几年前王仕峰给他讲过的关于吴老板和尤老板因果报应的故事。当时,他确实被这故事震慑了。怕以后遭到报应,再也没敢克扣长工们的工钱。可是,事还是出了。看来,出好心也得不到好报!他开始怀疑王仕峰所讲的故事的真实性,怀疑王仕峰用故事来“损”他,要挟他,甚至怀疑王仕峰用讲故事来告诉他:他迟早是要报复他的!
    现在报复到了:他白白给穷长工们发了三年工钱不说(他认为给雇工们工钱是白给)。还搭上儿子的性命。自己落了个人财两空!
    钱财主怀着对王仕峰的怨恨和猜疑。把王仕峰告上法庭。推说是他没有看管好自己地儿子,以至使儿子丧命。并私下里买通县官,判了王仕峰个一刀之罪。
    那时,判死刑分为一刀之罪,即砍头;两刀之罪,即砍头后再腰斩;最重者为七刀之罪,即大卸八块。
    梅兰花听说后,把女儿托付给邻居照管,自己急急忙忙直奔了县城。
    当时正下着蒙蒙细雨。路很泥泞。梅兰花掂着一双小脚。行走在雨幕里。想到王仕峰就要屈死在刽子手地屠刀下。泪水就像断线地珠子。合着雨水一串一串地往下涌流。
    王仕峰是她前世今生地唯为了他。她从自由开放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穿越到封建闭塞地大清朝;为了他。她从一个富家地三小姐沦落到给人帮佣……苦也吃了。累也受了。但是。她毫无怨言——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王仕峰!
    在没有见到他之前。她信心百倍地到处奔波。到处寻找——因为她心里有王仕峰;
    在见到他以后。尽管他傻得不知东西。不辨麦蔬。甚至不知男女情事。她仍然对他满怀希望。她深信。只要他人在。在自己地帮扶下。他一定会清醒起来地。她始终抱定了一个想法:无论他怎样。她都不会言弃——因为他是她地唯一;
    现在地王仕峰。智商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她。这从女儿地抱怨声中就可以听得出来:“妈妈讲地故事一点儿也不好听。还不如爸爸讲地呢。我最爱听爸爸讲故事了。”
    她自己也感受到了这一点:那些生动地民间故事地脉络。那些滑稽地语言。渐渐地在头脑里模糊起来。导致她懒得去思考它们。每次都是在女儿地要求下才讲地。而且讲地生硬呆板。过去地风趣幽默一点儿也找不回来了。
    最大的变化是做针线活。给外出打工的单身汉们缝缝补补还可以。剪样绣花的技能全忘了。为了给女儿做鞋,她甚至找人替鞋样。这在过去可是别人来找她的呀!“聪明地巧媳妇梅兰花”的灵气。在她的身上已不复存在。“梅兰花”也似乎被人忘记,取而代之的是“王梅氏”。
    她家里没有镜子。她也从来不主动找镜子照。今年夏天,一场大雨把她家里用来存水的水缸都灌满了水。当缸里的水沉淀变清亮后,她在水面上看到了一张陌生的容貌:灰暗菜青色的脸,干涩发黄的头发,眼角地鱼尾纹一直延伸到鬓际……除了那一双大眼睛能证明这就是她自己外,整个影子看上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地农家妇女——一个不折不扣的黄脸婆!
    她没有为自己地变化伤心。她知道,岁月再催人老,也不会在三、四年里将一个美貌少妇催化成一个黄脸婆!这是奇典大神给的那道符起了推波助澜地作用。
    奇典大神曾经提醒她说,她和王仕峰两人的智商总和是一定的。当王仕峰的智商高过她时,冥冥中,他会无情地、快速地掠夺她的智商。她也就会迅速地变老、变笨,甚至变傻。阻止这一后果的唯一办法,是在王仕峰的智商接近正常人时,她赶紧把那道符撤了。
    她没有这样做。因为她太爱王仕峰了。她不希望自己所爱的人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没有幸福可言。只要他能发展,自己就是做出牺牲,也在所不惜。更何况,他们是前世今生两世的姻缘,如果她的牺牲能换回王仕峰前世的记忆,哪怕是最后的时刻,她也就心满意足了。她把那道符牢牢地缝进王仕峰的枕头里,再也没动过。
    自从来到麦糠屯村,王仕峰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浑身充满活力。时时处处以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