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了积累战功的良机,这与李昌国的初衷背道而驰。
    对于这次征战,李昌国无论如何是要参与的,良机难得!
    “好!你先做火长,在军府听令!”高仙芝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谢副都护!”李昌国致谢。
    高仙芝要商议军机,李昌国和康德从军府中出来,只见一个身高八尺的壮汉正大步而来,一身虬结的肌肉宛若铁疙瘩,有着用不完的力气。
    “嗯!”
    李昌国大是惊讶,盯着这个大汉,眼中精光暴射,这是高手!
    与此同时,那个大汉眼中光芒闪烁,一双眼睛明亮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盯着李昌国。
    两人你盯着我,我盯着你,就象两头豹子见了面,谁也不让谁!
第十二章 第一猛将
    李昌国和那个大汉,就象两头发情的雄豹在争夺母豹似的,你瞪着我,我瞪着你,谁也不让谁。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危险!
    极其危险!
    紧随李昌国出来的康德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这里太危险,恨不得逃得远远的。快速后退,站在三丈外,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把两人打量一阵,却是不明所以。
    这两人素未谋面,为何一见面就是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呢?
    就在他不明所以之际,只见李昌国和那个大汉同时提起右脚,上前一步,重重跺在地上。
    “砰!”
    两只大脚跺在地面,发出惊天的响声,好似巨锤在轰击地面似的,地面不堪重负,一阵阵震颤。
    两人的右手伸出,紧握在一起,手臂上爬满青筋,好似蚯蚓一般。
    “嗬!”
    两人吐气开声,低沉如同虎吼,威势不凡,震人耳膜。
    “格格!”
    一阵让人心悸的骨节摩擦声传来,两人眼中精光暴射,宛若九天之上的烈日,异常明亮。
    在这一刻,空气凝固了,唯有二人在较量。
    “呼呼!”
    两人的呼吸越来越粗重,脸色红了起来,如醉醇酒般。两人紧握的双手有了变化,李昌国的右手一点一点的蚕食着那个大汉的地盘,把大汉的右手一点一点的压了下去。
    “起!”
    大汉紧咬嘴唇,咆哮一声,如同受伤的豹子般低沉。
    他原本平稳的右手开始颤抖,怒突的青筋彭胀,似欲破裂。脖子上,额头上的青筋如同蠕动的蚯蚓,很是骇人。
    一双眼珠瞪出,似欲掉下来。
    李昌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手臂上、脖子上、额头上的青筋跟老树虬枝似的。眼球充血,瞪出眼眶了。
    无论大汉如何努力,无奈大势已去,再也不能翻盘,给李昌国一压到低。
    “我输了!”
    大汉开口认输,李昌国收了力气,两人相互凝视着,发现对方眼里的欣赏与激动之色,顿生惺惺相惜之感。
    “李昌国!”
    “李嗣业!”
    两人同时开口自我介绍,话一出口,这才发现竟然同时开口说话,大有心有灵犀之感,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嗣业?
    原来是这个猛人!
    李昌国还真的有些意外,打量着李嗣业,越看越是顺眼,大起知己之感。
    李嗣业是唐朝著名的陌刀将领,身长八尺,力大无穷,膂力超绝人,善用陌刀,据史载“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史笔如椽,虽只聊聊数语,却是传神的刻划出了李嗣业纵横千军的雄风。
    因其作战勇猛,总是冲锋在前,被誉为“神通大将”,倍受世人爱戴。
    “怪不得如此难缠!”李昌国也是竭尽所能,方才胜了李嗣业,对李嗣业的佩服之心更胜一筹。
    与此同时,李嗣业也在打量李昌国,把李昌国瞧了个遍,不由得大是赞赏,好感猛增,道:“走!饮酒去!”
    “好!”
    李昌国爽快得只有一字。
    李嗣业执着李昌国的手,就要离去,就在这时,高仙芝的一个亲卫快步过来,道:“李校尉,副都护要你快去,等你议军机呢。”
    “没空!我要饮酒去!”李嗣业的回答让李昌国大是意外,忍不住把李嗣业一通好打量。
    李嗣业眼下是安西都护府的校尉,是高仙芝的爱将,还没有升任副将,按理说高仙芝在等他商议军机,他应该无条件执行命令才是,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一口回绝了。
    回绝就回绝吧,还找了一个饮酒的籍口,世上还有比这更烂的籍口么?
    “你……”亲卫一愣怔,半天才反应过来,他没有听错,不由得脸上变色,犹豫了一下,提醒一句道:“李校尉,你这是贻误军机,这是大罪!”
    “饮酒不急在一时,改天也成!”李昌国很想与李嗣业这等英雄豪杰痛饮一番,却知道军情紧急,担误不得,好言相劝。
    “没事!”李嗣业豪气的一挥手,冲亲卫道:“你去对副都护说,我与李昌国李兄弟比力气,我输了!此时不饮酒,更待何时?”
    说完,也不管亲卫的反应,执着李昌国的手,快步而去。
    康德跟着李昌国和李嗣业走了几步,这才反应过来,李昌国和李嗣业是英雄重英雄,豪杰惜豪杰,他们这是要进行高手之间的对话,他这个低手不太适合出现,只得停了下来,自顾自的走开了。
    亲卫望着李嗣业的背影,无奈的摇摇头,回到军府冲高仙芝禀报。
    他一进入军府,高仙芝眉头一掀,问道:“嗣业呢?他怎么没来?”
    亲卫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的道:“禀副都护,李校尉饮酒去了。”
    “饮酒?”一片惊讶声响起,高仙芝、边令诚和段秀实他们一脸的讶然。
    高仙芝他们在等着李嗣业商议军机,他却去饮酒去了,这太不把军法当一回事了,谁人不恼?高仙芝的脸色立时沉了下来,边令诚的脸色也不好看了,段秀实为李嗣业担心。
    “副都护,李校尉有一句话要我转告给您!”亲卫有些惊惧,一颗头颅垂下了。
    “说!”
    高仙芝只一个字,宛若平地一声雷,吓得亲卫一个哆嗦,忙道:“李校尉说了,他与李昌国比力气,输给了李昌国,这才去饮酒。”
    “真的?”
    高仙芝的声音老高,有些尖细刺耳了,猛的站了起来,脖子伸得老长,死命盯着亲卫。
    不仅高仙芝如此震惊,就是边令诚和段秀实也是伸长脖子,瞧他们脖子那长度,跟长颈鹿有得一比了,个个眼里尽是不信之色。
    “千真万确!”这个亲卫去寻李嗣业时,看到他与李昌国比力气的经过,当场说了。
    “哈哈!”
    高仙芝仰首向天,大笑起来,极是欢畅,跟打了个大胜仗似的。
    “嘎嘎!”
    边令诚也在笑,只不过他的声音很尖细,听上去跟公鸭在叫似的,脸上却是带着笑容。
    “呵呵!”
    段秀实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嗣业啊嗣业,你力大无穷,膂力超绝人,无人是你的对手,就是本将也不行,你是安西都护府的第一猛将!没成想,你败给了李昌国。如今,你这第一猛将的名号易主了!”高仙芝笑得特别欢畅。
    若论力气、武艺、勇猛,安西都护府虽然藏龙卧虎,猛将如云,却是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李嗣业,李嗣业绝对是安西都护府的第一猛将。
    谁也没有想到,他的这名号竟然给李昌国终结了。
    “将酒来!”高仙芝右手一挥,豪气十足的道:“李昌国之勇竟然在嗣业之上,我若是收他为亲卫,就是埋没人才了!哈哈!”
    “安西都护府能得如此猛将,一杯哪里够?”边令诚有异议。
    “监军说得对,我们当浮三大杯!”高仙芝笑得极是欢畅。
    得到李昌国这样的猛将,对于高仙芝这个统帅来说,还有比这更高兴的事么?
第十三章 你是我的
    高仙芝抚着额头,很是感慨的道:“想我高仙芝纵横万军之中,无所遇敌手,却是在识人之事上不尽如人意。先是以貌取人,不知封常清之能,如今不知李昌国之勇,惭愧!惭愧!”
    以貌取人,不知封常清之能,一直是高仙芝的短处。
    封常清使用了无赖招数,赖在他门下不走,高仙芝这才不得不收留封常清,却一直不重视。直到有一次打了胜仗回来,要人写捷报时,封常清早就写好了,呈给他看,大合他之意,这才知道封常清有过人之能,引起他的重视。
    后来又发现,封常清有将才,是名将之才,高仙芝大是后悔当初没有尽早识封常清,每当他出征,就把留守的事宜交给封常清处置,封常清处置得非常好。
    如今,要不是李嗣业与李昌国比力气输了,还不知道李昌国之勇竟然在李嗣业之上,想想他适才要李昌国做他的亲卫,实在是埋没人才。
    亲卫将酒送来,高仙芝、边令诚、段秀实三人痛饮三杯。
    他们欢喜难言,至于原因,用边令诚的话来说:即将对小勃律大举用兵,得李昌国这员猛将,此战的胜算就大了!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xxxxxx
    疏勒城外一处偏僻之地,李昌国正和李嗣业在豪饮。
    李嗣业今天虽然输给李昌国,却是心服口服,痛快不已,酒到杯干,极为豪爽。
    李昌国也是一样,他对李嗣业的好感大增,视为知己,与李嗣业对饮,来者不拒。遗憾的是,他喝惯了现代的高度酒,唐朝的低度酒喝来不过瘾,他喝在嘴里跟啤酒、清酒差不多,两坛酒喝下去,一点醉意也没有,只不过给身后的古树浇了浇肥。
    反观李嗣业,已经是醉得脸上泛起了红光,舌头有些大了,说话都有些结巴了,拍着李昌国的肩头,道:“兄弟,你得叫我大哥!”
    “就凭你长得比我俊俏?”李嗣业很健壮,帅气说不上,李昌国这是在说笑。
    李嗣业大着个舌头,摇头晃脑,结结巴巴的道:“一是我比你大,我自然是做得大哥。二是我是军校,你是火长,我的官比你大,你说我是不是该做大哥?”
    他是酒意上来,胡乱说的,倒不是因为他真的与李昌国攀比官位大小。
    “有道是:酒桌上无大小,只看谁的酒量豪!我的酒量比你好,你就得乖乖做小!”李昌国逗李嗣业。
    “兄弟,我算是服气了!”李昌国不过是一句说笑,李嗣业竟然重重点头,道:“兄弟,你的力气比我大,酒量也比我好,人也比我俊,我跟你没得比!没得比!”
    一句话没说完,推金山倒玉柱般摔倒在地上,四仰八叉的,鼾声如雷,竟然睡着了,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口水顺着嘴角流到衣襟上,大手一抹,咂巴着嘴唇,接着呼呼大睡。
    把李嗣业这副样儿看在眼里,李昌国下巴差点砸到脚面。
    他是绝对想不到,“挡嗣业刀者,人马俱碎”的李嗣业竟然有如此率性真情的一面。
    李昌国把李嗣业背起来,回到军府,安顿好,这才离了军府。
    他此番前来疏勒,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报捷,二是要打造一杆称手的枪。
    高仙芝已经到来疏勒,唐军正在朝这里集结,只等集结完成,唐军就要远征小勃律,没有趁手的武器那是不行的,打造武器这事是重中之重,原本想报捷完之后就去忙这事,却是遇到李嗣业,有这番波折。
    顺带,把那张狐狸皮卖了,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在疏勒城里转了一圈,疏勒极大,很是繁华,虽是地处西域不毛之地,比不了内地的城池,能有如此繁华,很是难得了,李昌国好一通赞叹,唐朝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的梦幻王朝,辉煌无比,盛唐气象让后人景仰。
    来到疏勒城里最好的铁匠铺,与铁匠商议一通,最后决定打造一杆五十斤重的长枪,要全用上等精钢打造。把铁匠吓了一大跳,他打造了一辈子兵器,就没见过如此重的枪,要不惊讶都不成。
    打造长枪需要几天时间,李昌国离开铁匠铺,去卖狐狸皮。
    一想到这狐狸皮,李昌国就有些好笑,他调戏了那个女子,不知那个女子是什么来路?
    也许是冤家路窄,李昌国来到疏勒最好的商铺,刚把狐狸皮取出来,就听有人冷哼一声:“看你能逃到何时?”
    一听这声音,李昌国就是一愣,这不是那个女子还能是谁?扭头一瞧,果然,那个女子和她的丫头正站在身后,气鼓鼓的,腮帮子鼓得老高,死盯着李昌国。
    李昌国微微一笑,挥手笑道:“想哥哥了?”
    此言一出,那个女子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
    丫头眼睛一翻,冷斥一声道:“你这偷狐狸的奸贼,你竟敢对小姐不利,我们这就去……”
    “够了!”女子忙喝阻。
    丫头这才发现她差点又漏嘴了,赶紧闭嘴,一副乖巧样儿。
    “莫要乱说,你不是好好的在这里么?”李昌国巧舌如簧,骂人还不带脏字。
    丫头转着眼珠,却是不明所以。
    那个女子已经是脸色泛白了,恨不得把李昌国给撕了。
    偏偏这时节,丫头想明白了,大嘴巴就嚷了出来:“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说小姐是狐狸精!”话一出口,立时醒悟,又漏嘴了,忙用手捂着嘴巴,低垂着头。
    “狐狸精?”
    “好漂亮的狐狸精!”
    这里有不少人正在买卖货物,给丫头的话惊动,把这个女子一打量,眼睛放光,狠狠点头,大是赞同李昌国的比喻,只有狐狸精才这么漂亮。
    如此一来,这个女子就再也受不了,眼圈儿一红,就要哭出来,任何一个女子给人当众骂为狐狸精也是受不了。
    女人的眼泪太有杀伤力了,把她那副泫然欲泣的样儿看在眼里,李昌国有些局促,觉得很不好意思。原本是想说笑几句,谁知道那个丫头长了一张大嘴,竟然当众叫破,这不是给人难堪吗?
    “你说要怎么办?”李昌国挠挠额头,有些无奈。
    “哼哼!”女子得意的哼哼,一昂下巴儿:“你是军府的人,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你迟早是我的!”
    啥?我是你的?
    李昌国除了翻白眼还是翻白眼。
    女子醒悟过来,她的话有语病,一张俏脸涨成紫色,转过身,小跑着去了。
第十四章 参赞军机
    李昌国摇摇头,把狐狸皮卖了一个不错的价钱,这才回到军府。向李嗣业打听,这女子是谁?从她的言外之意,他与军府有莫大的关系,找李嗣业打听正好。
    然而,让李昌国意外的是,李嗣业笑嘻嘻的说:“兄弟,你惹到天大的麻烦了。”
    依李昌国对他的了解,若真是有天大的麻烦,他肯定第一个跳出来帮着排忧解难,他如此嬉笑,说明这没什么大不了。
    接下来几天,李昌国就是与李嗣业切磋武艺,两人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番切磋,都受益良多。
    三天后,李昌国的枪打造好了,两人的切磋达到高氵朝,闹得满城风雨,所有的唐军都知道了,就连高仙芝也给惊动了。
    李昌国对这杆枪很是满意,想试试手,找李嗣业切磋。两人原本以为在校场上切磋切磋就是了,没想到这一打起来,就是不可遏止。
    要是就此为止,不至于闹得满城风雨。就在二人打得性起之际,给唐军一个军校发现了,这军校大是震惊,竟然有人与李嗣业打得难分难解,立时当作特大新闻广而告之,不一会儿功夫,就有不少唐军闻讯而来观战。
    就连高仙芝和边令诚、段秀实也给惊动了,赶来观瞧,把二人打斗的情形看在眼里,大是振奋,连声赞好。
    高仙芝和边令诚更是亲自击鼓,为两员猛将助威。
    两人较量半天,李嗣业惜败。他虽然输了,却是心服口服,满心欢喜,要不是高仙芝压着,他又要拉着李昌国去饮酒了。
    这一战的直接后果就是李昌国一举成名,疏勒的唐军都知道有一个叫李昌国的火长竟然比起李嗣业还要了得。
    自此以后,无论是校尉,还是将领,见到李昌国都要尊敬的称呼一声“李火长”。
    唐军就是这样,尊敬强者,你越是强,越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尽管李昌国还是一个小小的火长,军阶上比起校尉和将领差得远。
    尽管李昌国成名了,成了唐军的明星级人物,不过,他还是得在火长这个位置上呆着。因为唐军中的升迁不是看你有多勇猛,不是看你有多了得,而是要军功。你就是再勇猛,没有军功,也不能升迁,该在哪里呆着就在哪里呆着。
    象李嗣业,勇冠三军,以他的声望和勇猛,当将军不是问题,问题是他还没有积累到足够升迁的军功,只能屈就校尉一职。
    李昌国就是这样的情况。
    这天,李昌国与李嗣业正在切磋,高仙芝派人把二人叫了去,要他参与军机。按理说,李昌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火长,没有资格参与军机,不过呢,谁都知道李昌国积功升迁只是时间问题。
    二人到来,李昌国放眼一瞧,军府里好多的人,高仙芝、边令诚和段秀实在座,还有不少校尉和别将,济济一堂,不下百十人。
    不用想也知道,高仙芝这是在召开出征前的动员大会,在对这次南征做最后的准备了。
    高仙芝的帅座后面,挂着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是唐朝在西域的态势图,主要地区就是葱岭,核心地方是小勃律。
    众将看见李昌国到来,没有一点意外,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儿,谁叫李昌国已经是安西都护府第一猛将呢?他不参与,谁有资格参与?
    李昌国和李嗣业找个地方坐了,两人坐在一起。
    高仙芝环视众人一眼,这才缓缓道:“本将这次南征,就是要拿下小勃律!”
    他是开宗明义,直接道出南征的目标。
    “本将之所以要进行这次南征,那是要切断吐蕃进入西域的通道,把吐蕃堵在高山密林里,不得染指西域!”高仙芝大声说出战略意图。
    小勃律很小,是葱岭中的一个小国,领土狭小,人口少,国力极弱。却是地处吐蕃进入西域的必经之路上,吐蕃要想进入西域,必须经过小勃律。
    换句话说,只要高仙芝拿下小勃律,就切断了吐蕃进入西域的道路,吐蕃就给堵在青藏高原上,无法染指西域。
    “西方的大食正在蠢蠢欲动,其东方总督正在对石国、葛逻禄、突骑施拉拢。”高仙芝接着道:“大食这次是来势汹汹,极为不善。大唐要想与大食大战,必须先安定西域!要安定西域就必须把吐蕃堵住,不准吐蕃进入西域!要堵住吐蕃,就得打下小勃律!”
    高仙芝远征小勃律一事,并不是一次孤立的行动,而是整个唐朝西域战略的一环,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集中兵力与大食作战。
    在当时,唐朝有两个主要敌国,一个是吐蕃,一个是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这两个国家中,吐蕃虽然与唐朝打了上百年,却是因为其国力不强,军事实力弱,顶多就是滋扰唐朝,无法对唐朝造成重大打击,是以,吐蕃是唐朝的二号对手。
    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才是唐朝的主要对手。
    阿拉伯帝国的征服速度旋风一般快,在其崛起的过程中异常迅速,先是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后是灭掉波斯帝国。在此之后,阿拉伯帝国并不满足,快速东进,与唐朝在中亚相遇,两国大打出手,相持百年。
    对于唐朝来说,阿拉伯帝国是其西进的主要敌人,不打败阿拉伯帝国唐朝无法继续西进。
    要知道,在唐太宗年间,波斯帝国在其灭亡前夕,派人前来长安,向唐朝求援。这是当时唐朝进入中东的绝佳良机,可惜的是,当时的西域为西突厥控制,唐朝大军不可能从西突厥土地上通过去增援波斯帝国,唐太宗几经考虑后,最终拒绝出兵。
    这一事件,对唐朝的刺激非常强烈,在灭了西突厥后,就开始经营西域,准备入主中东。为此,唐朝一度想把波期帝国的末代太子俾路斯重新扶上王位,还设立了“波斯都督府”。
    唐朝当时的战略目标不是中亚,而是中东!
    对于阿拉伯帝国来说,唐朝是可怕的敌人,不打败唐朝,阿拉伯帝国无法把征服的土地伊斯兰化。
    历史上,阿拉伯帝国征服了大片的土地,西起地中海,东到中亚,却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伊斯兰化,因为唐朝牵制了阿拉伯帝国。直到怛罗斯之战后,唐朝停止西进,阿拉伯帝国方才有余力把征服的土地伊斯兰化。
    是以,两国都有大战的强烈愿望,都想把对手打趴下,这一战不可避免!
    正因为如此,两国才在中亚爆发了上百年的战争。唐朝以其雄厚的国力,压着阿拉伯帝国打,大占上风。可是,阿拉伯帝国也是一个庞然大物,虽然屡战屡败,却是败而不伤,屡败屡战。
    解决唐朝,是阿拉伯帝国东方总督的首要任务,为此,其不惜重金拉拢唐朝的属国。
    高仙芝要西进,必须要安定西域。要安定西域,就得拿下小勃律,把吐蕃堵在青藏高原,这才有了历史上那场著名的山地作战。
第十五章 此路不通
    第十五章此路不通
    交待完了这次出征的战略意图,高仙芝之才来布置这次出征的方略。站起身,来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连云堡,道:“连云堡是吐蕃设在西域的军镇,驻有上万吐蕃大军,是我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首先必须清除。第一战,就是打下连云堡,拔掉这颗眼中钉!”
    连云堡是吐蕃打入西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