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下-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非川对于吐蕃的重要谁个不知,哪个不晓?那里土肥水美,牛羊骏马成群,是吐蕃最为重要的经济区,一旦丢了,无异于天塌了!
    “更可恨的是,桑布扎他谎报军情,瞒着军情不报!”墀德祖赞冲吐蕃百姓叩头,引咎道:“这都是本赞普的错!是本赞普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罪责在本赞普!”
    “赞普!呜呜!”
    作为赞普,能够自承其错失,这太具有感染力了,吐蕃百姓激动难言,齐刷刷的跪倒,冲墀德祖赞叩头,放声大哭。
    “大吐蕃的子民们:桑布扎是罪魁祸首,他的家人一定要受到惩处,本赞普赐予他们死亡!”墀德祖赞大声宣布了桑布扎家族的死刑。
    “杀光逆贼!”
    “杀光叛徒!”
    吐蕃百姓挥着胳膊,怒气冲天,发出惊天的咆哮。
    桑布扎家族个个瑟瑟发抖,大气也不敢出,连求饶的话也说不出来。
    墀德祖赞右手一挥,禁军隆隆驰来,手中的弯刀闪闪发光,很是骇人,。明晃晃的弯刀高高举起,狠狠劈下,人头抛飞,鲜血飞溅,残肢断臂乱飞,惨叫声响成一片。
    不一会儿功夫,上千桑布扎家族的人全部死于非命!
    “赞普万岁!”
    墀德祖赞的雷霆手段博得了吐蕃百姓的好感,大声赞扬。
    “大吐蕃的子民们:我,大吐蕃的赞普,命令你们,拿起武器,投身军旅,来春夺回大非川!夺回石堡城!进攻河湟之地!”墀德祖赞眼睛特别明亮,宛若九天之上的烈日,大声下达命令。
    “夺回大非川!”
    “夺回石堡城!”
    “进军河湟之地!”
    吐蕃人的激情被墀德祖赞引爆了,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人人眼里射出仇恨的光芒,恨不得立时与唐军大战一场。
    “来人!把本赞普的命令传遍大吐蕃的高山密林!传遍大吐蕃的山山水水!传遍大吐蕃的每一寸土地!要让每一个大吐蕃的子民知晓,他们的赞普在召唤他们,召唤他们拿起武器,向唐人复仇!”墀德祖赞是吐蕃的雄主,他的声音富有磁性,很能激励人心。
    “复仇!”
    “复仇!”
    惊天动地的吼声再度响起,贯穿九霄。
    “得得!”
    急促的蹄声响起,吐蕃的兵士冒着严寒,顶着风雪,驰向吐蕃的高山密林、山山水水,把赞普的命令传遍每一个角落!(未完待续)
第六章 李昌国再定计
    第六章 李昌国再定计
    大非川,哥舒翰帅帐,。
    “咕咕!”
    众将争得口干舌燥,大口大口喝茶,仿佛渴牛在饮水似的,声音特别响亮。
    “咦,监军,你怎么不说话?”李晟突然盯着李昌国,很是惊奇的问道。
    “对呀!”众将恍然。
    这场争论,他们人人都在发表看法,就是哥舒翰、李白、李光弼、郭子仪他们也在各抒己见,出主意,想办法,唯独李昌国眉头拧着,一语不发。
    争论得太过专注,若不是李晟提起,众将还不会注意到此事。
    “监军,你在想什么呢?”哥舒翰虎目中精光闪烁,盯着李昌国问道。
    “啊!你说什么?”李昌国抬起头,颇有些茫然。
    “监军,您没听?”众将大是讶异。
    他们这场争论很是厉害,吵得山响,差点把帅帐给震塌了,李昌国竟然茫然无知,他们还真是惊讶啊,。
    “对不住!对不住!我想到一些事。”李昌国这才恍然。
    “监军,你想到何事?不会是有办法灭吐蕃吧?”李晟最是心急,同时对李昌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尽往好的方面想。
    “监军固然了得,可是,要平吐蕃,比登天还要难,他能有什么办法?”尽管众将对李昌国很是钦佩,却是很清楚要平定吐蕃难度太大了,不免在心里腹诽李晟乱猜测。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李昌国重重点头,道:“我有点想法……”
    “什么?”李昌国的话才开了个头,上自哥舒翰,下至众将,齐刷刷的站起来。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李昌国,一脸的难以置信。
    平定吐蕃的难度随着争论的深入,他们越来越清楚,为何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雄主都没有越过积石山。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人力有时而穷。是真的没有办法。
    越是争论。他们的心情越是沉重,若是没有办法越过积石山的话,就无法平定吐蕃,万分让人遗憾,他们是无比焦虑,乍闻李昌国有办法,谁个不震惊?
    哥舒翰、郭子仪、李白、李光弼、李晟,以及众将,人人在血水里打过滚。在死人堆里睡过觉,其胆量何等的惊人,可是,这事干系太大了,由不得他们不震惊。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快说呀!”
    众人异口同声的催促起来,瞧他们那模样,恨不得从李昌国嘴里撬出答案。
    “我有两策。”李昌国微一颔首。语出惊人。
    “两策?”
    虽只两字,却是雷鸣般响亮,上自哥舒翰,下至将领,人人一脸的震惊,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平定吐蕃的难度太大了,若是能有一个办法的话,就很了不得了,李昌国倒好,一来就是两策,谁能不震惊?
    “哈哈!”
    震惊过后,众人就是仰首向天,发出一阵畅笑声,欢喜难言。
    哥舒翰最是过份,一个熊抱,把李昌国拥在怀里,狠狠捶着李昌国的肩头,一脸的喜色:“兄弟啊,你太了不得了,竟然有两策!”
    “大帅,您莫要打扰监军,让监军说话呀!”哥舒翰的亲切举动却是被众将一齐指责:“你这样儿,监军怎么说话?您想不想听?”
    “想听!太想听了!”哥舒翰虽是被指责了,却是欢喜之情丝毫不减,放开李昌国,一双眼睛瞪得比牛眼睛还要大,死盯着李昌国不放。
    “我有上下两策,先说下策。”李昌国把众将那副急切样儿看在眼里,微微一笑,道:“下策就是我们争论得最多的法子,只是略加变通。”
    说到这里,微微一顿,道:“这些天,我们争论来争论去,争得最多的就是把吐蕃引诱出来,在大非川大战一场,打败吐蕃,乘胜追击,能一举越过积石山那是最好,不能越过的话,也没什么。因为来春一战,吐蕃必然是起倾国之兵与大唐一战,吐蕃战败,其实力大降,数十年难以恢复,对大唐没什么威胁了,大唐就可以集中兵马钱粮与大食争锋。”
    “是呀!”众将点头附和。
    若只是丢了石堡城,墀德祖赞很可能不会再起大军与唐朝大战。石堡城虽然重要,不过是前出河湟之地的门户罢了,丢了石堡城,大不了不去河湟之地。
    大非川丢了,问题大就了,对于吐蕃来说,无异于天塌了,吐蕃一定会起倾国之兵前来大战一场,要夺回大非川,这就给了唐朝机会,。只要把吐蕃的军队解决掉,吐蕃数十年难以恢复,唐朝的西北边境就有一段非常长的安宁时期。
    无论如何,三二十年的安宁期是有的,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唐朝来说足够了,完全可以在中亚与大食一决雌雄。
    “我的下策便是,我们可以在击败吐蕃以后,实行离间计,让吐蕃分裂。”李昌国一语刚落点,引来一片赞叹声。
    “妙!妙!好谋划!”
    众将恍然,齐声赞扬。
    “哈哈!”众将太过欢喜,又是一阵畅笑声。
    “此计大妙!”李白眼中精光暴射,道:“前朝分裂突厥,不就是如此么?大军邀击于外,离间于内,突厥最后分裂成东西两部,彼此仇视,厮杀,给了前朝和大唐机会,方才击败、灭掉突厥。”
    隋朝分裂突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采取的办法就是隋朝大军攻于外,离间计行于内,突厥最后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之间仇杀不断,大战不断,隋朝左右逢源。
    唐朝能够灭掉突厥,就是承这一计策的遗惠。若是隋朝没有把突厥分裂的话,唐朝灭突厥之路会更加漫长,更加困难。
    “来春大战之后,吐蕃军队被歼灭,内部必然是矛盾重重,彼此指责仇视,正是大唐行离间计的良机。”郭子仪虎目中精光暴射,剖析道:“大唐可以效前朝分裂突厥之计,扶弱抑强,让吐蕃彼此去厮杀。”
    隋朝分裂突厥,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计谋,就是扶弱抑强,谁弱小我就扶助谁,谁强大我就打击谁,就这样,使得突厥始终处于均势,谁也奈何不了谁,彼此仇杀百年,给了唐朝以可趁之机。
    若这一计策用于吐蕃的话,可以想象得到,吐蕃各部之间谁也奈何不得谁,最后一定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到那时,弱小的吐蕃部族就会请求大唐出兵相助,大唐就可以一举越过积石山,把吐蕃各部全部歼灭,一举而收吐蕃万里疆域!”李昌国声调略高。
    吐蕃分裂后,各部彼此厮杀,必然会有部族请求唐朝出兵相助,唐军就有机会越过积石山。唐军只要过了积石山,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了,那是唐军纵横驰的时候,吐蕃也就成了囊中物。
    “妙!妙!妙!”
    众将一个劲的赞扬,一口气不知道说了多少个“妙”字。
    众将欢喜难言,有人放声歌唱,有人蹦跳,仿佛此计已经成功了似的。
    “此计虽妙,却是有一个缺陷,就是时间太长,没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难以见效。甚至,还有可能时间更长。”李光弼眉头一挑,沉吟着道。
    “要不然,怎么会叫下策呢?”李昌国重重点头,很是赞赏李光弼的剖析。
    此计的可行性非常高,不说十成把握,至少有九成的可行性。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的时间太长了,十几二十年能见效已经很不错了,说不定要数十上百年的时间。
    “上策呢?”众将齐声问来,声响若雷,个个眼睛瞪得象铜铃,死盯着李昌国。
    “上策事关重大,越少人知道越是好。”李昌国扫视一眼众将,缓缓道来。
    “大帅,监军,末将去巡视营地。”众将虽然很想知道上策是怎么回事,然而,他们却是知道如此大计,越少人知道越是好,忙找籍口离开。
    “去吧,!”哥舒翰一挥手,众将离去,只留下李白、郭子仪、李光弼和李晟。
    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白、李晟,不约而同的把李昌国围在中间,个个眼睛赛过铜铃,异口同声的道:“说吧!快说!”
    他们也太急切了,李昌国强忍着笑意,道:“这上策虽然妙,却是成功的希望不大。”
    “成算不大?这也没什么,攻打石堡城不是成算也不大么?我们一样成功了。”李晟豪气的一挥手,一点也不在乎。
    “这不一样,石堡城虽然难打,却只是一座雄关,打下来就完了。积石山中如石堡城这样的险关要隘很多,若是有一座不能打下来,就会前功尽弃。”李昌国狠狠摇头,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道:“这上策就是……”
    李昌国压低声音,一通解释。
    “这……能成么?”李晟一脸的难以置信。
    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眉头紧拧,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
    李昌国静静的等待,没有打扰他们。
    “这谋划有一个好处,便是失败了,对大唐几乎没有损失!”过了好半天,哥舒翰率先清醒过来,低沉道来。
    “是啊!”郭子仪大声附和道:“没什么损失,完全可以一试……”
    “即使失败了,再行下策也不迟。”李白接过话头。
    “关系重大,需要当面向陛下陈述,我看就监军回长安去见陛下。”李光弼想得更远了。
    “就这么定了!”哥舒翰他们异口同声的道。(未完待续)
第七章 杨国忠
    第七章 杨国忠
    长安,一队兵士簇拥着一辆极为奢华的马车,在大街上行进,百姓一见这马车,无不是变色,低声咒骂,。
    “姓杨的就没有一个好东西,仗势欺人!”
    “还不是靠女人的裙带?姓杨的没有一个有正经本领,全是诌媚之徒,尤其是这个杨钊,本是市井小子,不学无行,却靠着讨贵妃娘娘的欢心,青云直上。”
    “五杨就这个杨钊最是可恨,贪得无厌,大肆搜刮。”
    这队伍正是杨国忠的队伍,他奉旨出京办差,今日回京。
    杨氏因为杨贵妃的关系,满门富贵,仗势欺人,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队伍在百姓的低声咒骂中,来到一座极大的府第,这是杨国忠的府第,占地极广,多半个坊被杨国忠圈入府内。
    杨国忠一身华贵的衣饰,看上去富态十足,跟个富家翁似的,一头钻出马车,只见家人都在,堆着笑脸迎接他的回归。
    “爹,您可回来了!”杨晰越众而出,伸出双手,扶着杨国忠下车,一脸的讨好神色。
    “晰儿,!”杨国忠对这个小儿子很是欢喜,伸手为杨晰拂去雪花,笑问:“家里还好吧?”
    “好呢!”杨晰脸色微变。
    杨国忠看在眼里,眉头一挑,脸一沉,问道:“发生何事了?”
    “爹,没事,真的没事!”杨晰很想告诉杨国忠,他给李昌国狠揍了两顿,却是不敢在杨国忠刚回来之时说,一个劲的否认。
    “你是我儿子,你能瞒得过我?说,发生何事了?”杨晰沉声问道,语气极为严厉。
    “爹。您请回房,孩儿说给您听。”杨晰一脸的笑容,象讨好的哈巴狗。
    杨国忠知道肯定有大事,大袖一拂,转身进屋。一众家人忙跟在身后,大气也不敢喘一口。无不是小心翼翼。
    杨氏一门因杨贵妃而位极人臣。权倾天下,这个杨国忠是最得杨贵妃和李隆基欢心的,他跺跺脚,长安都要抖三抖,谁敢不小心?
    来到大厅坐定,杨晰忙颠儿颠儿的给杨国忠奉上茶水,讨好似的为杨国忠捶肩捏腿。儿子有这番孝心,杨国忠大是受用,眼睛半睁半闭。缓缓开口,问道:“晰儿,何事?”
    “卟嗵!”
    杨晰双膝一软,跪在杨国忠面前,未语先哭。眼泪象水一样涌出来,道:“爹,您要给孩儿作主呀!孩儿给一介武夫李昌国欺负了!呜呜!”
    一把鼻涕。一把泪,好象他被人轮了一百回似的。
    “李昌国?”杨国忠眉头一拧,成一处川字。
    “爹,这李昌国心狠手辣,善于逢迎,不把我们杨氏放在眼里,讨得陛下的欢心,做了十万大军的监军,目下正在大非川,。”知父莫若子,杨晰很了解杨国忠,他最担心的就是有人讨得李隆基的欢心,那样的话,他的地位就笈笈可危了。
    杨国忠就是靠溜须拍马而发家的,靠的就是讨得杨贵妃和李隆基的欢心而上位的,一听这话脸色大变,冷哼一声,道:“一个跳梁小丑,蹦得了几天?我不在,你怎不去找贵妃?”
    “爹,您有所不知,也不知道这个李昌国给贵妃灌了什么迷汤,贵妃对他很信任呢。”杨晰哭丧着脸,大声诉苦:“李昌国太嚣张,当着贵妃的面打我呢,贵妃却是说打得好。”
    “什么?”杨国忠脸色大变,猛的站起来,手中的茶盅一晃,茶水四溅,泼了一身都是。
    杨氏一门能有今日,那是因为杨贵妃。杨贵妃是杨氏一门的基石,是杨国忠的最大靠山,杨贵妃竟然放任李昌国打杨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杨贵妃器重李昌国,他杨国忠的地位危在旦夕,他只觉一颗心怦怦跳,差点从胸腔里蹦出来。
    “你说的可真?”杨国忠一字一顿的喝问,吼声如雷,震得杨晰耳朵嗡嗡直响。
    “爹,千真万确呀!”杨晰忙肯定一句。
    “你可知贵妃为何器重他?”杨国忠忙问道。
    杨晰当然不会照实说,不然的话,他的仇就莫想报了:“爹,孩儿哪里知道呀。”
    “嗯!”杨国忠皱着眉头沉吟。
    杨晰掉起三寸不烂之舌,大加贬损李昌国。在他的嘴里,李昌国十足十一个诌媚之徒,只会溜须拍马,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
    “哦!”杨国忠反而放下心来,溜马拍马,讨人欢喜,杨国忠是拿手好戏,还真不拍。沉吟一阵,道:“我这就进宫,。”
    主意一定,杨国忠快步而去。
    “爹,您换身衣衫再去不迟。”杨晰提醒杨国忠。
    杨国忠办差回来,风尘仆仆,如此进宫,那是失仪,杨晰的提醒很有道理。然而杨国忠却是大摇其头,轻斥道:“蠢!”
    弯下身,抓起雪团,不住在衣衫上揉搓,衣衫上顿时湿漉漉的,打量一阵,这才满意,驾车而去。
    xxxxxxxxxxxxxxx
    兴庆宫,杨贵妃正在剥着荔枝,吃得很是香甜。她极美,举手投足间流露出颠倒众生的魅力,这吃东西也不例外,优雅而富有魅力,仿佛上苍的杰作。
    “禀娘娘,杨钊求见。”一个宫女快步进来,冲杨贵妃禀报。
    “杨钊?叫他进来。”杨贵妃微一点头,剥起了荔枝。
    杨国忠本名杨钊,还没有给赐名“国忠”,叫杨国忠还要几年。
    宫女领命,快步出去,不一会儿,杨国忠快步进来,冲杨贵妃叩头请安,道:“臣杨钊参见贵妃娘娘!”
    “啊!”杨贵妃把杨国忠那副“疲惫不堪”样儿看在眼里,惊呼出声,一张小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
    此时的杨国忠身上湿漉漉的,灰尘仆仆,一副奔波万里的样儿,疲惫不堪,随时会倒下。
    听着杨贵妃的惊呼声,杨国忠心下暗自得意,这番心血没有白花,脸上却是不动声色,依然是那副诚惶诚恐的样儿,死狗一样趴在地上,呼呼喘息,却是拼命忍着又忍不住的样儿。
    “杨钊,你怎么成这样了?”杨贵妃震惊太甚,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大声喝问起来:“你瞧你这身,跟乞丐似的,。”
    “禀娘娘,臣忠心为国,就是跑断腿也是应该的。”杨国忠更加得意了,却是接着演戏,更加谦卑。
    “快起来!快起来!”杨贵妃手忙脚乱的放下荔枝,快步过来,伸手来扶。
    望着白玉似的素手,杨钊心下没来由的一抽搐,如此美丽的人儿却成了李隆基的禁脔,多可惜啊,要是能有机会一亲芳泽,如虢国夫人那般,那该多好。
    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虢国夫人在他身下婉转呻吟,不住扭动的曼妙身姿,眼中异样光芒大盛。
    “赐座!”杨贵妃天籁般的声音响起,杨国忠心下一凛,他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对杨贵妃下手,只能把这份色心埋在心里。
    “谢娘娘!”
    杨国忠谢一声,小心翼翼的朝锦墩坐了下去,只有一小片屁股挨着锦墩,身子躬着,一副奴才嘴脸。
    “杨钊,你忠心王命,也得顾惜自己的身子啊。”杨贵妃半数落半怜惜,道:“你如此劳累,那怎么成?总有一天会累垮的。”
    “谢贵妃娘娘训诲,臣记住了。”杨国忠小心翼翼,声音放得很低,用讨好的口吻的道:“娘娘,臣为娘娘搜寻了样宝贝,请娘娘过目。”
    “好啊!好啊!”
    杨贵妃黛眉一挑,根根向上翻,极是欢喜。
    杨国忠讨人欢心很有一手,很能揣摩人的心思,他寻来的宝贝件件精致,样样出人意表,杨贵妃一向很是喜欢。
    杨国忠的手一招,一个仆人端着一个银盘进来,上面盖着一张红色的丝绸,。不等杨国忠进献,杨贵妃就走上前来,纤纤素手伸出,揭起红绸,只见盘中一块美玉雕成的女子。
    杨贵妃的眼光何等了得,一眼便看出,这块美玉质地上等,是珍品中的珍品,极为难得。而这雕工极是了得,放眼下天,也没有多少玉工能有如此技艺。
    “就这个啊!”杨贵妃一点惊讶之情也没有,波澜不惊。
    杨贵妃什么样的珍品没有?以她的得宠,只要她开口,皇宫都是她的,这美玉虽然难得,还入不了她的法眼。
    “娘娘,这有个名目,叫送子娘娘!”杨国忠深知杨贵妃的心何所在,小心翼翼为杨贵妃解释起来:“蜀中鹤鸣山是张天师得道之地,留下仙迹,蜀中百姓凡有不生子者,前去叩拜,张天师就会派送子娘娘前来送子。”
    “真有如此灵验?”杨贵妃怦然心动,眼睛放光。
    杨贵妃虽然得宠,却是不能生育,这是她的心病所在,若是能生得一儿半女,对于唐朝来说,必然是震动天下的大事,李隆基对她的恩宠会更盛。
    “臣心想贵妃娘娘万金之躯,不能入蜀,就请良工巧匠雕得一方美玉,来到鹤鸣山请法师做法会,求得张天师赐福。”杨国忠一个劲的表着忠心。
    “杨钊啊,难得你有如此忠心!”杨贵妃把美玉抱在怀里,死死捂着,生怕丢了似的:“我要如何赏你呢?”
    “贵妃娘娘,这是臣的本份,不敢领赏。”杨国忠以退为进,话锋一转,道:“娘娘,李昌国他们打了胜仗,陛下一定欢喜吧?”
    “你说李昌国啊,这人了得呢,会做人,有才学,文武全才呢。这样的人才,不多哦!”杨贵妃美目一闪,夸赞起李昌国了。(未完待续)
第八章 快快有请!
    第八章 快快有请,!
    杨国忠是在试探杨贵妃的反应,没成想,杨贵妃竟然如此夸赞李昌国。如此夸赞,是很高的评价了,可以说是盛赞。他杨国忠挖空心思讨杨贵妃的欢心,虽得杨贵妃器重,也未有如此这般高的评价,杨国忠一颗心直往下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