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臣-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缚回头看了一眼,却是鲁王府的那个典官、内侍叶游人自以为读过几本兵书就在那里开口胡说话,笑道:“叶典官倒是知道各个击破的道理,林某可以派一支精锐随叶典官出城去各个击破,林某在这里看叶典官建立功勋归来……”
叶游人徒有耍嘴皮子的功夫,却没有领兵出城作战的勇气,林缚这么堵他一下,他不敢再乱插嘴了。从济南逃出来时,他真正的给吓了屁滚尿流,一身腥臭的逃到阳信来,只是忍不住嘴贱要说话;林缚这人的声名恶,惹得他性子起来,不要说骂娘了,要是给他将自己从城头丢下去,岂不是自寻死路?
敖沧海、宁则臣、周同、耿泉山、陈定邦诸将听了叶游人的话都是一笑,虏兵已经完全控制了城外的战场,这边城门开启一下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通传到其中军帐去,哪里可能留他们各种击破的充裕时间跟空间?
纸上谈兵也不是这么谈的。
林缚不会去理会叶游人这样的跳梁小丑,不过多少也要给鲁王府点颜面,看着虏兵在城外的部署,眉头微微皱起来,临清叛将莫纪本胆生怕死、未战就投降了东虏,但他却不是一个平庸无能之辈。
在莫纪本的指挥下,城外虏兵的攻城准备工作进行井井有条,比想象中要快、要完备,而看虏兵各部的部属,完全是想摆开阵势要打堂堂正正的攻城战,这是要拼消耗啊!
林缚回头跟阳信县尉程唯远等人说道:“从今夜时,阳信守军及民勇分四队,轮番上城墙戍守,江东左军、晋中军、邵武军也都会轮番上阵——这一战,要比想象艰难,传我军令下去,拒不上城者、未得令而擅撤者,斩不赦!”又跟镇国将军元鉴海说道,“鲁王府侍卫也有守城之责,自然要分队上城协守,镇国将军觉得如何?”
林缚的声音不大,却有着不容别人拒绝的威严。
元鉴海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按说林缚根本就没有对鲁王府侍卫的指挥权,但是鲁王府逃出来的侍卫就六七十人,元鉴海不知道自己要是当场拒绝,林缚会不会下令将鲁王府的侍卫都捆上城头来当肉盾。
元鉴海这时候也不能说守城战与鲁王府侍卫无关,不管怎么说,只要林缚不要他上城头守城就好说话,便是要死,也是侍卫先去死,他瓮声说道:“林都监这么安排,便听从林都监的安排。”
“听叶典官议论也是知兵之人,鲁王府侍卫上城头协守,那就请叶典官负责统领鲁王府侍卫!”林缚说道,“我治军的军法,想来叶典官是清楚的,要不要林某跟叶典官再额外吩咐一声。
叶游人只觉得两腿发软,忍不住尿要从裤裆里流出来,他哪里想到林缚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当初也不过在鲁王府跟着左堂贵后面说了这小子几句坏话,他竟然报复要自己上城头守城!
给林缚寒芒四射的眼睛盯着,叶游人也不敢说个不字,林缚刚才可是清清楚楚的说过拒不上城者斩不赦,他可不想以身试林缚的军法,给林缚斩首示威。
林缚见叶游人没有异议,跟敖沧海说道:“你将鲁王府的侍卫编入北城的守卫序列之内,这一战,非同仇敌忾不能成功——歼敌于城下,军功任赏,青史留名也可矣!”又跟耿泉山、陈定邦说道,“虽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传进城来,不过我这两天仔细核查军籍,发现浙将赵金龙所统浙兵里,有许多是来自于濠州的军户,濠州已经流贼刘安儿联合陈韩三攻陷……赵金龙很可能这时候已经叛投东虏了。阳信战事激烈,虏王很可能会将赵金龙所部叛兵也调来攻阳信,到那时,攻城战也将进入最激烈的阶段……”
二月一日,也是叶济多镝下令攻城的最后期限,虽说准备工作还不算很充分。为了叶济多镝颜面好看,入夜后,那赫雄祁也驱使归降汉军对阳信城进行试探性的进攻。也是要试探林缚在阳信城里的守城部署,他在城外可以做针对性的调整。
再说也没有办法不攻城了,一般说来,整个燕冀平原会在二月下旬开始解冰,他们哪怕是作为殿后部队,最迟到二月末也要撤退了。
在阳信的南面、东面,都是隆起的丘陵状地块,乱葬了一些坟茔,有大片杂树林。地形虽然比朱龙坡更低矮,但是地形要更复杂,距阳信城更近,留下能展开兵力的空间非常狭窄,完全在城头床弩、掷石弩的射程之内,南城、东城都不是攻城的理想地点,阳信攻防战便在二月一日夜间正式从北城、西城展开。
夜空虽然无月,但是星辰稀朗,四野又有积雪浅沃,又有远近营火映照,这光亮倒是足够附墙攻城。
数百名归附汉军从围垒后而出,推着厢车、拿着大盾、顶着拿收集来厚门板、棺材板制成的大护盾,胁裹着数十名青壮丁扛着撞木往北城门拥来。
城门永远是城防的薄弱处,特别是没有瓮城的城池,经不住那有一人抱粗细的撞木狠撞几下。东虏破边入寇以来,连破三十余座,绝大多数都是撞门而入,夺得城门后,再以骁勇善战的武士杀入城中陷城。
城头也不顾那些青壮丁是不是受胁迫,梁柱改短的擂木滚石倾泄而下,趁着敌阵站不稳,城门内埋伏的甲卒从突然打开的城门内冲出去。对于这些叛将降兵,晋中军、邵武军都是恨之入骨的,甚至迁怒到那些给胁裹来随军的民夫身上,下手绝不容情。
那赫雄祁在围垒后盯着战场,归附汉军只是从城门洞子冲入,展开面非常的狭窄,还要受到城头上的攻击,根本就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林缚在城中有两三千的精锐,他们这边要只是攻北城门,便是攻一年都不要想攻进城去,必须要实行多点打击,将守军的精锐分散开来消耗。
那赫雄祁将莫纪本喊来,要他在一天时间,不仅对阳信四城门进行攻击,还要在利用兵力展开的阳信西北面,向阳信北城、西城进行附城攻击。
破边入寇以来,阿济格也参与了多次攻城战,除了济南城稍激烈外,也就这阳信最为棘手了,也许南朝的守城战术并不能轻视。
' '
第48章 敌军太狡猾
(第二更,求红票!为了尽可能的写得精彩一些,不可避免的要写慢一些)
七熊将护盾绑在手臂上,右手持刀,带着一队东胡健勇,钻进洞屋车内,仿佛是一座带车轮的木房子,人在里面可以推着车往前走,不用担心来自城头的打击。但是听着城头坠下的滚石砸在洞屋车顶砰砰乱响,七熊真担心洞屋车会支撑不住裂开来。
在他们前面就有一辆洞屋车结构不牢,给一根梁木砸得四分五列,里面十六名东胡健勇没等有什么反应,就给接着砸下来的滚石砸得脑破血流,只有六人带了伤冲进城门洞参战。督战参领将负责造洞屋车的南人工匠里当头的抓过来,一刀将脑袋砍落下来,血喷了一地。
洞屋车顺利抵接城脚根,七熊带着手下往城门洞子钻去,同时附拥过来的还有新附汉军一都队人马。
前三日,都用新附汉军攻阳信,丝毫未能撼动阳信城一寸一厘。
第三天好不容易将阳信北城门撞塌,上千名新附汉军从北城门外一拥而进,却猛然撞到城门内的护门墙上。
护门墙两侧仅有狭小的空间也给守军封死,城门洞内侧的新附汉军进不去,城外新附汉军要躲避城头的滚石擂木,只能拼命的往城门洞里挤,好些兵卒都是骤然停住撞在一起,给身后来不及收回去的枪矛、刀剑刺死。
守军将灌满灯油的陶罐从城门与护门墙的空隙里砸下,纵火烧之,等到后边的新附汉军知道前面堵住要后撤时,给纵火烧死或烟熏而死或挤杀死的新附汉军就高达四百人。
那赫雄祁勃然大怒,抓住督战的东胡参领与汉军参领破口大骂:“城中守军数次开门出来扰袭,怎么会看不到城门内侧还砌着一道护门厚墙?”
不是我军无能,是敌军太狡猾。
城门内侧是砌了一道厚墙不假,但是守军找了彩棚匠人跟画匠对护门墙用篾席、彩绸进行装饰。
搭彩棚本是地方上一样习俗,婚嫁丧寿,庙社唱戏,都要搭彩棚。这彩棚有简单有奢华,奢华的请画匠在彩棚四壁画上山山水水、房舍屋宇,远远的看过去惟妙惟肖、真假难辨。
阳信守军便是使彩棚匠人与画匠在护门墙画上阳信城里寻常见的街景,画上有列队的甲卒,有屋檐长街,有飞矛盾车,有满弦的巨弦,十分的逼真。
城门打开时,他们只能在城外远远的望进去,再加上城门洞里的光线昏暗,愣是没有发现这堵墙的存在。
直到城门给撞开,上千名新附汉军一头撞过去,才知道他们这几天看到的只是护门墙上的一副画。
腿断只能坐在躺椅上指挥督战的叶济多镝气得吐血,就因为这副画,每回他们都不敢尾随扰袭撤回的守军夺门,就因为这副画,新附汉军给堵在城门洞里烧死四百多人,士气给打得要崩溃。
叶济多镝即使让那赫雄祁不断给新附汉军补充兵员,但奈何伤亡太大,新附汉军的士气低落,莫纪本狠心连督砍了十几个擅自撤退者的脑袋,还是没有用。
那赫雄祁只能将东胡健锐夹在新附汉军当中一起攻城来提高对阳信的攻击强度。
七熊钻进城门洞里,这里已经有近一百人,中间是辆大型冲车,说是冲车,其实就是一根长巨木固定在板车上,十七八人猛推着冲车撞击前面的护门墙。
护门墙与城门洞的空隙很窄,限制他们从城门洞冲进城去,但是也限制守军冲到城门洞。这时候,从城门内侧探出来两只大探钩,要将绳子套在冲车撞木的头上将冲车拉倒以阻止他们用冲车撞倒护门墙。这边立即从城门洞里冲出来两人将麻绳砍断,躲避不及从两侧射来的弓箭,两人身上各插了三四支箭回来,一人脖子上给射了一眼,喘气像是破风箱。
看着护门墙摇摇欲坠,七熊给后面打手势,要后面立即上人。
护门墙给撞塌的那一瞬间,他们要想控制住局势,要有足够的冲击力,要有足够的人手冲进去才行,城门城里才百余人,这怎么够?
七熊看到后面大队人马做好往前突冲的准备,好些人只是单薄得可怜的护盾。毕竟能抵挡城上攻击的洞屋车、大盾、厢车有限,一次只能护送两百余人接近城脚根,大部分新附汉军只能凭脚步快与好运气躲过城头砸下来的滚石攻击冲进城门洞了。
七熊整了整护盾,眼睛盯着护门墙,护门墙倒塌的一瞬间就是他与身后百余健锐奋勇进击的瞬间,也是在两百步外六百多士卒往城门洞突冲的瞬间。
七熊觉得手心有些流汗,嘴里发干无唾,眼睛却盯着摇摇欲坠的护门墙,摇了一下、摇了两下,再撞一下,“哄”护门墙仿佛从中间断开似的倒崩,“冲啊!”七熊挥刀奋身站起来,不等冲车拉回来,就带着人往里冲……
“等等……”七熊一脚踏空,意识遮眼灰尘前头、护门墙后面竟然是道深壕,来不及收住脚步,给身后人猛/撞了一下,整个人连刀带盾跌倒深壕里。断墙大半都倒塌在深壕里,激起灰尘满天,七熊想要挣扎站起来,只听着头顶呼呼风声,连续七八人没收住冲势,一起跌了进来,一人正撞到他的头上。七熊在丧失意识之前,只想到一句话:“敌军太狡猾!”
由于护门墙塌扬起灰尘将城门洞都遮掩住,站在护门壕这边的林缚看不到城门洞里的情形,城门洞里虏兵也看不到只剩下墙基的护门墙后面还是一道深两丈宽三丈的护门壕,最后跌入护门壕的东虏兵拿蛮语大叫:“有陷坑、有陷坑!”新附汉军却听不懂蛮语,再说局势如此紧张,只一心想着往前冲,便是听懂“有陷坑”三个字,脑子也一时转不过弯来想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更无法及时让后面冲上来的虏兵撤退。
最关键的是两侧的弓弩已开始发箭,惨嚎声连成一片,里面人慌不及的拿盾挡箭,这也混淆了他们的听觉。
林缚按着佩刀,护卫持刀盾将他拥护在当中,他抬头眯眼看见城墙。
城头守军大声呼告,大量虏兵正往北城门拥来。
林缚冷冷的一笑,他身前八架床弩填装的巨弩箭更是发出森寒的光芒正对准城门洞子,这才是杀器,就等着林缚发令,八架床弩一起发射。
“射击!”
对密集人群的近距离射杀,床弩能发挥出恐怖的杀伤力。只是给灰尘遮住,除了那喊爹喊娘的哭嚎声之外,林缚一时还无察看床弩的威胁。士卒们熟练而快速扳动绞车给床弩上弦装箭,等候着下令发第二箭。
床弩上弦填箭速度并不慢,但是在发射过程中,皮索滑动连接件的速度快得惊人,使得局部受热严重,要是不加冷却,皮索、连接件射几箭就要废掉不能用。
床弩的威力是大,但是关键处的配件磨损、消耗太厉害。
前列的刀盾手拿刀将要从护门壕里爬出来的虏兵砍杀,两侧的弓箭也毫不留情的将箭乱射进护门壕里。
这时候灰尘才散掉差不多,林缚挥手下令射第二箭,这正是后面数百名虏兵一起冲进城门洞的瞬间。林缚这时候看清楚床弩近距离射杀的威胁,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一箭要连续射穿三四人才势尽,皮甲根本就没用。便是巨弩箭射歪,在城门洞里撞得粉碎,对虏兵的溅射伤害也是极大。
护门墙倒塌,但是横在护门壕前还有一座齐腰高的宽厚墙基,城门洞里的虏兵还是给挡住视线没有看到护门壕,看着这边床弩射尽装填需要时间,大叫着跃上护门墙基要飞扑过来,才看到墙基下的护门壕,大叫着“有陷坑、有陷坑……”这边箭集如雨,要么倒在墙基那头,要么一头栽进护门壕里。
当床弩第三次发射时,拥挤在城门洞里的虏兵在经过最初混乱后才想起要后撤,只是八架床弩、百具强弩的攒射以及他们撤出时,城头的滚石、擂木像山洪一样倾泄,使得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没能撤出去。
还有那些重伤者在城门洞里哀嚎,这边辅兵过去,毫不留情的将他们的性命收割走。也许好多人在不久之前还是同僚,但是叛降要有叛降的自觉,打得这么激烈,哪一方都不会收留重伤战俘的。
“日狗/娘!”那赫雄祁气得暴跳如雷,他知道接下来就是派人运泥土将护门内壕填平再继续往里攻,但是这究竟要用多少人命填进去才够?
那赫雄祁能想到林缚守城绝不好对付,却没有想到林缚设下的陷阱一个接一个,要将他设的陷阱都破掉,唯有拿人命去填。
新附汉军士气不足,他必须安排东胡健锐上阵才能保证攻击力,就在刚才,东胡健锐就死伤百多人。
叶济多镝反而平静下来了,想起在济南城北汗王问那赫雄祁要多少兵力才能制江东左军,那赫雄祁说要八千骑兵,若是江东左军避入城寨则能不攻则不攻,当时他恨那赫雄祁打了败仗,连胆子都吓破了,恨不得一刀宰了他。
如此看来,那赫雄祁没有吓破胆子,江东左军之强,阳信之难攻,堪如十数年前的宁津堡。
“调赵金龙部过来,”叶济多镝断然说道,“汉军左都统、右都统在东胡本没有尊卑,但是谁能最先攻进阳信城,谁便为尊!”这几天也用尽了手段,新附汉军莫纪本部的伤亡在三千人以上,即使能将青壮丁补充进去,但是战斗力已经减弱,只能将赵金龙部调过来,他是不会拿东胡男儿的性命去填阳信的。
' '
第49章 南门之变
(第一更,求红票!)
燕京发勤王诏时,两浙北上勤王兵马多达两万人,赵金龙乃两浙勤王师副将,率十二营卒走东路至济南后就没敢再北进,贪图地方给的赏饷,遂率七千浙兵协守济南。
只是济南府地方拨的赏饷,过于贪婪的赵金龙都装进自己的口袋里,除了他手下数百名直系部属得到实惠外,绝大部分浙兵都没有得到分毫好处,怨气极大。
这就是济南南门之变的直接根源。
济南战事爆发后,赵金龙倒是没有想过要临阵脱逃,但是济南攻防战事甚烈,其他没有得到地方赏饷好处的浙兵将领孙中武、圣天喜、周知众等将都不肯死守济南,在虏兵合围南门之前,胁裹着赵金龙一起弃南门而逃。
如此情形下的临阵脱逃是灭族大罪,但是没有办法,赵金龙也不可能在其他浙兵都逃去时,他还有胆子率四五百名亲信留下来守南城,只能半推半就的给诸叛将胁裹着南逃。
逃进南部山区,浙兵倒没有散去,也没有立即返回两浙。孙中武、圣天喜、周知众等叛将必须要考虑事后会给追究临阵脱逃、害济南陷落的大罪,再说他们中好些人都是濠州人,濠州给流贼刘安儿攻破。虽说率军前往濠州投靠刘安儿也是条出路,但在一路虏骑绕到泰安北,诸叛将最终还是继续胁裹着赵金龙,一起降了东虏,又一起拥赵金龙坐到汉军右都统的位子上。
赵金龙连死的心都有,就是有一百张口也莫辩。
临阵脱逃、叛投东虏,他都是首罪,一切足以诛三族的大罪名都归到他一个人的头上。赵金龙只能派亲信骑马走小道,希望能赶在消息传到地方官府之前,通知家人逃难。
孙中武、圣天喜、周知众诸叛将都是从罪,本人论律当斩,妻、子充军,比赵金龙这个首罪要轻得多。
一步走错就骑虎难下,率部投降后就紧接着给虏骑监押着攻打章丘屠城。
这一步走错,所有回头路就给堵绝了,就只能跟着东虏一条道走到黑。
在攻章丘屠城杀章丘满城及避难流民两万余丁口后,赵金龙及诸叛便得到东虏的信任,至少新附汉军右都统的位子算是坐稳了。
在济南给攻陷后,城中来不及突围撤出的济南守军,少数力战而死,大多数选择投降,叶济尔汗便拿这些降兵来补充赵金龙、莫纪本部。
不管战力如何,莫纪本部强攻阳信数日,伤亡超过三千余,所以麾下兵马不降反增,增至七千余众。
赵金龙部弃济南而逃时,虽说诸将未散,但是下面的普通士卒都大量逃亡,等他给胁裹着投降东虏时,甚至都不足四千人,在屠章丘城后也给补充到七千余众。
赵金龙4日夜在章丘接到率部前往阳信参与攻战的调令,叶济尔汗也将阳信视为破边南侵的最后一战,不再使主力继续东进,在战略开始回收。
江东左军通过海路表现出绝佳的兵力投送能力,虏兵主力对水战几乎没有任何概念,这时候自然也不可能再冒险夺船走海路回辽东去。
日黄昏,赵金龙率新附汉军右路七千余众抵达阳信城外的朱龙坡。
这边营寨都已经备好,赵金龙赶到阳信,等大军鞍马稍歇,他又马不停蹄的带着孙中武、圣天喜、周知众等将到北城来看莫纪本部攻阳信。
虽说莫纪本部的兵员都得到及时补充,兵力一直保持满员,但是士气低落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赵金龙赶来时,这边正派出新附汉军左路数百士卒进攻北门,挤拥到离城门洞还有七十步的距离,没有等城头石箭俱下,只是从城门洞射出来一支巨弩箭,整个冲锋阵列就顿时散乱了。有持盾顿步不前的,有往两翼躲闪的,更有直接撒脚往后逃的,更有人弃了兵器坐在地上等死,就是没有敢往城门洞冲锋的,要不是后面的虏兵督战队弹压着,这些进攻的士卒怕是会立即闹出哗变来。
赵金龙无法想象过去几日的攻城情形,毕竟军情往来只是廖廖如语,不可能记下攻城的详细。即使东胡人摆明是要他们这些新附汉军上城墙送死,但是莫纪本部在攻济南时表现甚佳,怎么可能才四五天的时间就一副给打崩溃的样子?
赵金龙还记得在济南林缚看上去文弱、骨子里却极为强硬的模样,在济南宴席上虽说相处冷淡,倒也没想过有城上城下两军对战的今日。
赵金龙刚刚从西城外骑马绕过来,从城门到城头都是激烈征战的痕迹,再看这边对阳信四座城门的壕垒封锁以及满地给打散架的战具,可见莫纪本组织攻城还是有一套的,再说又有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竟然给打到就要崩溃的边缘,战事之惨烈,真是难以想象。
赵金龙翻身下马来给叶济多镝叩头行礼,说道:“汉军右都统赵金龙率麾下诸将给多镝王爷叩安……”
叶济多镝从躲椅上欠起身子,眯眼看着赵金龙,说道:“废话不多说了,我等着你们右路汉军将阳信给我攻下来!你要多少时间才能将兵力在西城、北城外展开组织攻城!”
“明天天亮之前,我部就能准备就绪!”赵金龙说道。
莫纪本脸如死灰,他也不跟赵金龙争什么尊卑,他如今已经领教到叶济尔汗的手腕,到现在貌似他麾下还有七千兵力,比在临清献降时一点都不少,但是他的嫡系在两次攻城中消耗殆尽了,就剩下几十名老卒亲卫。
要不是叶济多镝的兵马在这里督战,他根本没有能力将新附汉军左路七千余众弹压住,甚至极有可能给这些士卒闹哗变撕得粉碎。嫡系兵马都给消耗一光后,莫纪本除了跟着东胡一条道走到黑外,当东胡一条忠心耿耿的狗外,他还能什么选择?
莫纪本倒要看看赵金龙如何将阳信城攻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