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我们在上虞大肆集结兵马,做出打会战的准备,奢家必然要就近从富阳抽兵加强会稽,我们一时间怕是难打下会稽——岂不是帮着浙北那些人的忙?”周同问道。
    “正是要如此!”林缚笑道。
    不帮浙北减轻压力,江宁那边怎么可能将董原调走?林缚也是防备董原调走之后奢飞熊会冒险从浙北突破,所以才放弃先进逼闽北,将兵力往明州府集中,即使浙北出什么变故,淮东军去援,也只要渡过钱江,相对要快得多。
    这时候江宁主要靠江宁、丹阳、平江、维扬四府的税赋撑着,林缚这时候可不敢让丹阳、平江两府给浙闽打残了。
    当下,林缚就宣布对浙南兵力部署的调整:驻守永嘉府以崇城步营为主,浙南战事里受伤将卒治愈,将优先补允崇城步营,使崇城步营扩编到五旅一万五千卒。甚至不需要崇州支持军械,仅靠缴获的兵甲也足以支撑这种程度的扩编。
    新浙南军正式编入浙东行营军,以表明永嘉府整体纳入浙东制置使司的辖防区,浙东行营军总兵力增加到两万四千卒,除陈定邦率五营浙东行营军协防永嘉府外,其余兵马,包括唐复观、左光英所部,都率林缚悉数进入明州府。
    这样在永嘉府以及夷洲,兵力以崇州步营、靖海第一水营以及浙东行营军一部为主,约有两万四千余兵力。不仅要驻守永嘉府及夷洲岛,还要从水陆对闽东沿海地区保持进逼、扰袭作战。
    在明州府,则以长山营、浙东行营军主力、第二水营、第三水营一部为主,约有兵力五万余人,主要驻守明州府,从嵊州、上虞保持对东阳县及会稽的军事压力。除此之外,淮东在明州府编入工辎营的辎兵总数也达到四万众。
    浙南战事刚打完,林缚可没有让奢家松一口气的意思。因为苍括山、天台山等山岳阻隔,也就不利林缚组织兵力在南线在打消耗战,那就将消耗战转移到明州府,沿曹娥江对会稽发动攻击,地形平坦,淮东军又占有控制曹娥江的地利优势。
    '  '
第125章 阳信故人
    (第一更先送上;第二更会在凌晨时分)
    越永兴二年,过了五月,山野里碧草如茵、繁花锦簇,六个马客沿着大道往临淄城方向而行。然而在这繁花锦簇时节,远近残破的村落以及道侧骨瘦如柴的民众,令人触目惊心,深感山河破碎、世道唯艰。
    那六个马客,一在居前,五人稍落在后面。
    落在后面的五个精壮汉子,都穿着褐色皮甲,背负拓木大弓,箭袋、厚鞘大刀绑在马鞍两侧,紧绷的脸,神情严肃而夹有些许的不忿,一路行来,也不言语。
    为首之人在这春暮夏初、地气回暖的时节,裹着深灰色的大氅,引人瞩目。但看他骑着一匹背鬃如焰的红鬃骏马,风帽兜住半张脸,鼻翼有一道很深的疤痕斜斜的划过半张脸,手兜着缰绳,抬头看向远方,除了连绵起伏的丘岭,还是看不到临淄城的影子。
    这六人正策马缓行,西面有马蹄声传来,从一座低矮的山岭缺口里缓缓驰出一队骑兵。这队骑兵看装束像是青州军,地里的农人也不甚注意,看到有兵将过来,只是远远的避开,但在大道缓行的六个马客却勒住缰绳,看向从岭口行来的那队骑兵。
    顾悟尘、顾嗣元父子主持青州军政,治军也严,这队骑兵共有十三人,有大道不走,偏要踩田踏野从侧翼过来,田里的农人只当是军卒跋扈,马客却起了疑心。
    去年入冬,数万胡骑渡河南下,将临淄、青州境内摧残了个遍,虽说主要城池守住,但民生受害甚重。加上地方为保河淮防线,频加重税,时逢河淮旱情严重,民众是越发的难以唯计生计。
    乱兵溃卒,饥民迫反,加上青州、临淄以及到西边的济南、泰安等府县境内的山岳相接,以致山东境内在胡兵退去,乱民、山贼、马匪像春后韭菜一般冒出来,以致小股的胡骑渗透进来,也如入无人之境。
    在荒野遇到小股的兵马掠道,马客怎么会放松警惕?
    那队骑兵且行且近,行到三百步开发,队形展开如锥,两翼的人已经将骑弓取下来,手搭在箭袋上,做出的正是要攻击的势态。
    再细看那队骑兵虽说装束绝像青州军,但金属兜鍪下露出的两鬃没有发茬子。
    “胡狗!”
    那六名马客确认接近来的这队骑兵是渗透进来的燕胡游哨所扮,迅速下马,聚集将独臂一人护在当中,将背负的拓木大弓解下,未待谁发令,“嗖嗖嗖”数支利箭就朝踏马冲来的骑队射去。
    马客背负的拓木大弓,是强步弓,能射杀一百五十步之外,马客射术也极佳。
    那队骑兵冲到百步处,这边便已有十支箭射出,集中攒射当前居中的两骑,无一落在空处。两匹马当场即给射杀,悲鸣着撞地而倒,马背上的骑兵也摔落在地。
    这队骑兵才识得这数名马客的厉害,虽然还有百余步就能冲杀到近前,但百余步足够让这数名马客每人再多射出两三箭。
    在强力步弓面前,骑弓吃亏太大,而且接近百步以内,皮甲就无法再有限防护步弓的射杀;这队骑兵迅速将摔落在地的同伙拉上马,不敢硬冲,立即散作两队,往两翼展开,拉开跟马客的距离。
    却是这当儿,数支利箭快如流星,舍马取人,当即射落一人,另有三名胡骑肩背挂箭随众远远的逃开。
    胡骑马快,又擅骑术,两骑打旋驰回,伏身将中箭落马的那人拉上马,便远驰而走,留下两匹倒地还在挣扎悲鸣的垂死战马与数滩血迹。
    马客没有追击之意,也将射入马身的十数箭拔出来,擦干血迹放在箭袋,就收拾行装匆匆上路了。
    远近农人、饥民在经历最初的惊惶之后,围过来抢中箭倒毙的马肉,人越聚越多,没有刀子,便用手去撕扯;也有人为多抢一块马肉而厮打成一团,场面混乱不堪。
    过了许久,才有百余地方兵丁闻讯从东边的大道赶来;为首的中年人穿着青色官袍,骑着一头青鬃大马。
    兵卒将饥民赶走,中年官员看着地上只剩下两具血淋淋的马骸骨架子,久久不语。
    一名小校问询过路人,过来禀报:“杀退胡兵的,是六个路过的马客,有一人断了左臂,想必就是楚将军他们……”当世断臂的武人不多,青州境内犹有,问清楚相貌,便能大体猜到是谁刚才经过这边,将胡骑逐走。
    中年官员带着几名扈从骑马往南追赶。好在马客赶路也不匆忙,追上时,马客在恒台驿铺前下马,正打算在这里落脚宿夜。
    “楚将军!”
    独臂马客转过身来,看到骑马赶来的中年官员,将马儿交给随从,迎上去行礼道:“程大人怎么在这里?”
    “你路过广饶而不入城,倒反过来问我为何在这里?”程唯远反问道。
    楚铮也不为自己辩解,只是道歉道:“楚铮失礼了……”
    “也不怪你,张大人替你辩说了几句,就挨了顾青州一通训斥;你不来广饶,是怕牵累我吧?”程唯远说道。
    楚铮苦涩一笑,说道:“楚铮当年蒙张大人、程大人收留,曾立誓有生之年、不弃阳信而去;今日有违前誓离开阳信,甚至不得不将都督的墓舍孤零零的落在朱龙山头——实在无面目见故人……”
    程唯远摇头而叹,拉着楚铮往驿铺里走。这处驿铺在年初时给胡骑攻破过,三十多驿卒都屠杀一尽,屋舍也给纵火烧毁。
    这里是进临淄的要紧隘口,边上又有一座恒台大镇。二月下旬胡兵退去,军司就紧要拨了银子修复这处驿铺,又派驻了一哨将卒驻守。
    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过去,驿铺新修过,还处处可见劫后的残迹。
    驿丞晓得广饶知县程唯远与刚去职离任的阳信校尉楚铮在这里宿夜,不敢怠慢,赶紧安排了一处安静的独院,送上酒菜。
    “楚将军离开青州,去淮东吗?”程唯远问道。
    “顾家父子本就存有疑心,我要是投奔淮东,张大人与程大人你们在青州的处境只怕更难,”楚铮摇头说道,“我打算回一趟江西老家——以往不敢回去,怕牵累家人;如今新帝登位,前事也无人追问,先回去看看再作打算。”
    楚铮以往是陆敬严的亲卫营指挥,陆敬严死于济南战事,亲卫独存论律是要给追罪问斩的。在阳信战事之后,楚铮得张晋贤、程唯远等人庇护,留在阳信定居,但也没敢跟江西老家的妻儿父母联络。
    其后数年,战事频繁,楚铮也无暇将家小迁到阳信,想如今阳信已成抵抗燕胡的前线,心里也是侥幸。
    张晋贤名义上出任青州制置使司左长史,位在赵勤民之上,实际上已经给架空;程唯远也从阳信给调到广饶任知县,楚铮只是顾氏父子清除阳信系官员的最后一枚要给扫地出门的棋子。更何况在青州防御事务上,楚铮屡屡跟顾氏父子起冲突,五月初给抓住一个纰漏剥夺将职,已经不能令人惊讶。
    “淮东如今在浙东大兴战事,你去淮东能有报效朝廷的好前程,不要顾虑我跟张大人,”程唯远说道,“我与张大人虽说不受侍见,但毕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顾青州虽不待见我们,也不能奈我们何?”
    “阳信的形势凶险得很,胡狗在燕南的兵马,二月虽撤兵,但一直聚集在朱龙河下游,胡狗很可能弃平原、济南而先攻青州——淮东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楚铮说道,“阳信的丁户要赶紧往南撤,不能拖下去。”
    “说起来简单,但数十万人怎么撤?”程唯远苦笑问道,“许是形势没那么坏。”
    青州防务以临淄为重心,将临淄以北地区的人口都南撤,形成大纵深的缓冲区——这是淮东极力提倡的河淮东线防御方案。但这个方案不仅江宁那边不接受,青州这边除了极少数人认同外,大多数人都不认同。
    但是张晋贤、程唯远等跟淮东关系亲近的官员,也十分的犹豫。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很少会有人去考虑什么大局;弃土南撤,不要说士子清流了,便是败夫走卒,也会破口大骂官兵无能,无胆与敌作战。
    再者数十万人背井离乡,迁到临淄以南,怎么安置?会对临淄以南的诸县造成怎样的混乱?这都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比起守住朱龙河沿岸,将数十万人南撤是个艰难得多的方案。各方面的阻力都非常的大,不是说做就能做的,非要一个极端强势的人物,才能将这桩事顺利推进下去。
    从内心深处,张晋贤、程唯远等人,也是希望能守住朱龙河一线的,而且此前所经历的战事经验,也让他们内心深处存有依城击退燕胡兵马的幻想,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他们在防御方案选择上立场不坚定——这点并不会因为与淮东的关系亲近而改变,毕竟谁都有自己的看法。
    楚铮是从东闽十年战事里成长起来的将领,经历的战事,远要比张晋贤、程唯远甚至顾嗣元等人经历的要残酷血腥得多——所以他是青州军中少数坚定拥护淮东方案的将领,即使不因跟淮东的关系而给猜忌,在青州军里也会受到排斥。
    程唯远又说道:“守阳信已经定局,无法更改了;当然其中的凶险也是有的,所以我跟张大人合计着,还是希望你能去淮东……”
    '  '
第126章 阳信惊雷
    楚铮这才确定,程唯远追过来,一是叙故人之情,第二就是劝他去投奔淮东。
    楚铮本来是担心会牵累张晋贤、程唯远加倍受顾家父子的猜疑,有负二人这些年来对他的照应,才弃淮东不去,而先回江西老家暂观形势,没想到程唯远追来,倒是一而再的劝他去投淮东。
    楚铮低头看着桌上的烛台,程唯远在灯下说道:“眼前守阳信已成定局;倘若阳信真不幸成为胡狗南侵的主攻方向,能依赖的援兵有三路,一路是西面的梁家,一路是受柳叶飞节制的登州镇,一路就是淮东……”
    将来可能会用上的三路援兵里,梁家与柳叶飞是不值得信任的,程唯远将希望寄托在淮东身上。
    “青州与淮东交恶,我有几斤几两,程大人又不是不清楚,我去淮东能抵什么用?”楚铮苦笑道。
    “林淮东与顾青州翁婿交恶,私心公义掺杂,旁人难断是非,”程唯远说道,“但是将来青州若遇险,请淮东相援,是公义,私心不害;到时候希望能有个人居中说项此事,总比现在音信断绝的好。”
    张晋贤、程唯远给顾氏父子如此排斥,却还如此以青州为念,楚铮动容说道:“程大人、张大人如此为青州着想,楚铮不敢辞,”俄而又说道,“只是当前淮东数万兵马进入浙东,在东线牵制奢家叛军,以分减江宁的压力。虽说淮东此前有永嘉之胜,但奢家在浙东、浙西的兵力主力仍保持完好,未受大损,青州倘若遇险,就怕淮东无法从浙东抽兵,即使相援,怕也有心无力。除了这个之外,更令人担忧的是顾青州一心以为燕胡会拖到冬季冰封之后,才有再次大举南侵的可能。但看近期胡狗在沧南集结的程度以及大量斥候潜渡扰袭的密度,在秋冬之前,胡狗若是强渡朱龙河,怕是要给打个措手不及啊。即使淮东有心想援,时间上也来不及……”
    “尽人事以听天命,”程唯远深感时局唯艰,他与张晋贤又给排斥,心里有深深的挫败感,又强打起精神来,说道,“总不能束手坐观吧?”
    楚铮与程唯远在恒台驿铺的独院里秉烛夜谈,到天明才分手各自上路。程唯远返回北面的广饶,楚铮在扈从的簇拥下,改变原先的行程,从临淄、青州借道,沿着胶莱河南下。
    年初时胡兵掠境,对胶莱河道的破坏极大,决堤、填堵不下数十处。
    山东春后旱情严重,到现在没有因为胶莱河道的破坏而造成严重的洪灾、涝灾,也算是侥幸,但青州资源几乎都给抽到北线修筑阳信…朱龙河防垒,一时间也腾不出手来修复胶莱河道。
    春后使得青州境内的田作大受影响,已经成灾,但看胶莱河面目全非的样子,一直进入雨季,就会从旱灾急遽的转为严重的涝灾,会将沿河两岸的田地、村庄及道路漫淹得面目全非。
    胶莱河不仅是贯穿山东半岛的水路命脉,沿岸道路纵横,也是山东半岛沂山与昆俞山两座山系之间最重要的陆路枢纽。
    倘若阳信遇险,不是三五千兵马就能解困脱围的,而三五万大军越境接援,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
    胶莱河通畅时,淮东军主力可以从即墨登岸,沿胶莱河水陆并进,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临淄府。此时胶莱河被毁,而顾氏父子又无心第一时间修复胶莱河道,淮东军从既墨登岸北上接援临淄府就不再现实。
    抛开这些不谈,楚铮最担心的还是怕时间不够。
    年后,燕胡驱使大批民夫修筑从河间等城往沧州、沧南集中的大道,大量的物资、兵力也在往沧南集结。
    一方面,燕胡兵力往沧南集结,是加强近海地区防御的需求,要防备淮东、登州镇水师可能从海路发动的袭击;另一方面,燕胡很可能会以沧南为依托,越过朱龙河,对阳信发动强攻。
    沧南距阳信仅百余里,虽说同于黄河下游地区,河泽纵横,不利大股骑兵在夏秋季行动,但燕胡已经在沧南集结大批工匠修造桥梁,再者就是集结在沧南的兵力以新附汉军为主,受河泽影响的程度较骑兵要小得多。
    在楚铮看来,燕胡在沧南集结的兵马,随时都可能越过朱龙河打过来。而朱龙河在阳信北面,虽容纳了一部分黄河流水,但也只有两三百丈宽,远远谈不是兵马不能逾越的天险。
    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楚铮屡屡与顾氏父子起冲突,最终给夺去将职,逐出青州。
    楚铮一路马不停蹄的南行,二十四日与五名扈从抵达山阳县。
    淮东诸人心里盼不得想挖青州的墙脚,楚铮跟淮东的渊源也深,他过来投,曹子昂亲自出面接待,赶巧宁则臣也在山阳,也赶来一叙故情。
    见到面,给接到曹子昂在山阳城里的行辕,刚坐下来才喝两口茶,来不得多叙旧情,楚铮就迫不切待的将阳信当前危急的势态相告。
    曹子昂苦笑道:“楚贤弟或许不知,就在你赶来淮东的路上,陈芝虎从沁阳率部东进,从饶阳强渡卫河,横穿平原府,三日行三百里,已于二十一日攻克乐陵……”
    “啊!”楚铮愣怔当场,半天说不出话来。
    虽说顾氏父子坚持认为燕胡兵马非到入冬后不会大举南下,但对集结北面的燕胡兵力,也不是没有警惕心,时刻加强朱龙河南岸的诸多渡口,防备胡兵渡河南下,但是谁能想到陈芝虎会率部从西线突然横渡卫河,马不停蹄的穿插梁成冲率重兵驻守的平原府,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奇袭阳信西北的要寨乐陵?
    乐陵是距阳信城约七十里不到,是朱龙河上游最重要的渡口,也是顾氏父子要修筑的阳信…朱龙河防垒的西线起端。陈芝虎抢占乐陵,自然??临行时的托付,没想到刚到淮东,噩耗就传来,如晴天听到一声惊雷,心里焦急,但眼下的情形,除了梁家能就近派出援兵外,淮东在千里之外,是鞭长莫及。
    睁眼看着曹子昂、宁则臣,他一名铁铮铮的汉子,双眼赤红,急得都快掉出眼泪来。
    乱世当前,有苟且偷生的人,也不乏忠义之士,要非顾氏父子排挤,即便晓得阳信局势危急,楚铮也断不会弃阳信而去——此时只能无力的、眼睁睁的看着阳信慢慢朝万劫不复滑落,叫他心里如何不恨、不急、不痛?
    “军情昨日才传到山阳,我已派人同时通报江宁、崇州,只是当前也只能耐着心思看阳信局势下一步会怎么发展了?”曹子昂说道。
    “林制置使此时身在何处?”楚铮问道。
    “大人与高宗庭还在明州,”曹子昂说道,“你若要去明州,我派人送你过去。”
    “我想今天夜里就走,”楚铮说道,“有劳曹大人安排船舶……”
    “坐船?这时候东海风暴甚烈,坐船太凶险。况且南行又是顶风,不比马快,”宁则臣劝阻道,“从山阳到崇州,已经建成驿铺,一天骑兵能走三四百里;从崇州渡江到虞东,从浙北借道,渡钱江便到明州……”
    不管楚铮此来有无替青州救援之心,楚铮是出身东闽军的重要将领,像高宗庭、陈定邦、耿泉山、唐复观、杨子忱等出身东闽军的诸人都在淮东效力,曹子昂、宁则臣都不会怠慢了楚铮,何况当年在阳信时,还有联手并肩作战之谊。
    '  '
第127章 渡海跨江
    时唯五月之末,江浙沿海多雨多大风。
    得曹子昂通融给予方便,楚铮从山阴走捍海堤马不停蹄的南下,从江门渡扬子江南下虞东。楚铮踏上虞东的土地时,正赶上台风过境,飓风、暴雨将虞东境内的道路摧垮数处。
    楚铮心急见到林缚,以叙阳信局势之危急,顶着风雨南行。
    好在飓风已经过境,虽不晓得下一波会不会再来,但也有一定的间隙时间。楚铮与扈从一行人,冒着风雨骑马南下,虽说艰苦,但也谈不上有多凶险。
    进入嘉兴境内,楚铮才晓得虞东境内的风灾还算是轻的。
    这次台风刚巧从横穿昌国岛,在嘉兴东南的海盐、平湖两县交界处入境,一路北扫,到到虞东时风力已经减弱许多。昌国岛与平湖县受灾严重。
    到处都是给飓风摧毁的屋舍、田野、道路,死伤甚众,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
    楚铮这时才稍能体会当年西沙岛风灾,一夜溺毙数万人是何等的凄惨,才能体会当年以西沙岛流民健勇为主体的江东左军为何对林缚忠心耿耿,为何能如此的英勇作战,不畏生死。
    道路给摧毁,骑兵也难行,直到六月初三,楚铮一行人才赶到海盐县南的门山渡。
    在门山渡的湾口里停泊了许多躲避风暴的渔船,楚铮想雇一艘船送他们渡江去。
    门山渡段的钱江口异常的开阔,到慈溪上岸有五十里的水程。渔船皆小,其时天气又阴,风还没有完全的止息。
    没有人愿意为几两银子冒险送楚铮渡江去,都劝他去海宁,走塔子山渡去对岸的上虞,才二十里水程。从上虞走陆路去明州府城也方便。
    楚铮不晓得林缚、高宗庭等人就在上虞,心想着去海宁绕道,要多走两天,还不如在门山渡多住一日,明日兴许天色会转好,就能直接渡江。
    门山渡是有处渔港,形成不小的镇子,虽说镇上没有客栈,倒是可以租住民院。睡到夜里,听着风声呼呼的刮着,雨打在屋檐、门檐上浠淅有声,楚铮担心天亮还是走不成。
    不晓得风雨何时止息,给敲门声惊醒,楚铮醒来,听着是有人在敲主人家的院门,听着门扉打开,有人在院子外询问主人:“入夜前可有六人、其中一人断了左臂,在你这里宿夜……”
    嘉兴属浙北制置使司辖防,算是董原的地盘。虽说董原也是出身东闽军的人物,楚铮跟董原也相识,但当今形势复杂,人心难测,楚铮担心董原将他们几个人扣下来,从虞东南下就没有张扬。
    按说董原没可能知道他们经过嘉兴,但半夜有人敲门询问,也由不得楚铮不警惕。
    不管怎么说,楚铮都无法跟董原刀兵相见,即使他们几人给董原扣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